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凤帝临朝 > 第10章

第10章

,自家老爹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 “你闭嘴!”康仁德狠狠瞪了苏满香一眼,才对苏爷爷说:“爹,您闺女不会说话,您别和她计较。” 苏爷爷并不喜欢这个女婿,这么多年了,也算看清楚了,这就是个骨子里头都自私的人。 苏爷爷没吭声。 苏奶奶看着这样的情形,便开口说:“老三媳妇,你去厨房给他们熬一碗地瓜粥来。来者是客,不给吃饭,要被人笑话。” 梁秀十分不满意,就这样的人,还给饭吃?美得他们。 可婆婆说话了,她也只能听着,因此转身磨磨蹭蹭地抬脚出门。 听到不给自己鸡蛋汤,苏满香是不满意的,但想着有白面包子,闻着还有猪肉的味道,便也不计较了。 地瓜粥不好吃,但白面包子好吃啊,到时候不喝粥,只吃包子就行。 她将目光看向苏小甜手中的包子,这死丫头,咋还将包子抱在怀里?她难道不知道,这些包子,迟早是要落到自己嘴巴里的? “老三媳妇,把这些包子端下去,给咱家的娃们留着晚上吃,别被不相干的人祸祸。”苏爷爷看到了苏满香的目光,觉得心气儿不顺,开口道。 对这个小女儿,他是真的再没一点期许了。 苏奶奶对苏爷爷这样的安排,并没有提出异议,显然也是同意的。 但康家一家子人面色就不好了。 康仁德虽然没有明说,但他也想吃白面包子,包子的香味已经深深地吸引了他。 这个包子的皮虽然带一点点黄,但肯定是白面比玉米面多。 这样的包子,要放开肚皮吃。 可这些泥腿子,居然舍不得给他吃,他是老苏家的女婿,那就是最尊贵的客人! 他看了一眼苏满香,苏满香会意,立刻闹了起来。 “爹,娘,我姐来了就吃白面包子,咋到了我这里就变成地瓜粥了?我不依,我不依!” 苏小甜怀疑,苏满香下一秒钟就要坐在地上撒泼打滚做小孩子状了。 就是不知道,这样一个将近三十岁的女人做出这样的动作,会不会闪瞎人的眼睛。 苏爷爷看一眼矫揉造作撒娇的小闺女,老神在在地说:“等啥时候,你把借咱家的粮食还回来了,我让你娘给你做白面包子吃,纯白面的。” 听到苏爷爷特意表明白面的几个字,苏小甜忍不住笑了,笑容甜美得很。 倒是苏满秀,虽然没抬头,但听得清清楚楚的。 她局促不安,只咬了一口的包子,捏在手里,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梁秀算是扬眉吐气了,她从苏小甜的手中接过装着包子的盘子,看到了一旁装鹌鹑的苏满秀,便轻轻扯了一把。 “大妹,咱去厨房说话去,给小妹熬地瓜粥!有些时候没见你了,就想着和你说说话。” 地瓜粥三个字,梁秀说得格外解气,与苏满秀的对话,格外亲昵,一看就是亲疏有别。 梁秀将迷迷瞪瞪的苏满秀一起拉走了。 二人出门的时候,苏满香的目光简直要杀人了,她在娘家啥时候这么不值钱了? 这事儿是从啥时候开始的? 好像是从上次苏小甜那个贱丫头被美华推到河里开始的。 真是小心眼儿,那死丫头不是活得好好的?怎么一个两个都跟自己记仇了? “外婆,我要吃包子,我不要吃地瓜粥!”康小宝看到白面包子从自己面前飞走了,开始不依不饶了。 他从小被娇惯长大,家里有了好的都是紧着他,看到吃不到这样的事儿,对他来说,绝对不行! “你爹是供销社的干部,要啥没有?回你家吃去!”苏小甜软软糯糯的声音落地有声:“我家的包子是我的,是我哥哥们的!” 哼,和你们姐弟没关系! 苏小甜甚至还不忘记得意的冲康美华笑一下。 康美华不是介意在老苏家,她苏小甜最得宠吗?那就让她看看,什么叫做得宠! 这个眼神,康美华看懂了,她的五官几乎要扭曲了。 一个泥腿子贱丫头,得意个啥?她可是镇上的! 不就是一个包子?不吃还能咋的?她又不是没吃过。 “你们这种放了玉米面的包子算啥?我在镇上吃的都是白面的大肉包子,那才叫好吃呢,你们见都没见过吧?土包子!” 康美华说出这话的时候,可一点都没考虑后果,只是逞一时之快。 苏小甜依然是笑嘻嘻的:“你们家的肉包子你们吃,我家的菜包子我们自己吃!” “不吃就不吃,以后,穷鬼,也别想吃我家的东西!” 苏爷爷的脸瞬间变了,苏奶奶的面色也黑了下来。 “原来在你们心里,我就是个土包子,是个穷鬼,既然这样,你们就回去吧,地瓜粥也别吃了,省得脏了你们高贵的嘴!”苏爷爷对苏满香,真是哀莫大于心死。 孩子的话肯定不是自己想出来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当长辈的天天说,才会让孩子有这样的认知。 康家五口人离开老苏家的时候,一个个都黑着脸。 第一次,他们到老苏家的时候,不是被好吃好喝的伺候,而是空着肚子来,空着肚子回去的。 一路上,苏满香没得丈夫一个好脸色,就更埋怨爹娘不给她做脸了。 他们咋就不为自己想想?她一个乡下姑娘,嫁到镇上,要是娘家不贴补些,人家能看得起她自己? 她最近都没拿回去吃的,她婆婆康老太太对她也是阴阳怪气的说话,丈夫更是对她没有一句好言语,原本想着这一次一家子人都来了,她爹娘咋也要给她点脸面。 可是,她爹娘是个啥意思? 倒是苏满秀,直到苏满香走了,还没搞懂到底咋了。 以往小妹要啥,家里人都给,怎么忽然变了? 自己什么都没带,可爹娘和嫂子们给她吃了放肉臊子和鸡蛋的面条,还给她吃肉包子。 “大妹,爹娘其实也是疼你的。”梁秀开口,安慰一句。 大妹心里的想法,她多少能理解。这是被家里人忽略的太久了,以至于连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也是有人爱着的。 苏满秀迷茫的看着远处,真的吗? 她爹娘也疼爱她?可从小到大,她怎么就没发现呢? “大妹,小妹她做的过分了,你不要有别的想法。”齐良英拿着一双鞋走到苏满秀跟前说:“你和二嫂的脚差不多,这是二嫂刚做的鞋,你试试能穿不!” 苏满秀连忙摆手:“二嫂,我不能要,我有……” 这话她说的十分没有底气。 她哪里有,她在老王家什么都没有。 “你就收下吧,看看你这双鞋,都成啥样儿了!” 要是真的有,能穿着这样的鞋走亲戚? “二嫂,你给我一双穿过的吧,这样的好鞋,我穿回去就不是我的了。”苏满秀垂眸说。 齐良英心里叹息一声,最后还是给了一双穿过,已经快破了的鞋给苏满秀换上。 这双鞋虽然快破了,但也只是最外面一层布快破了,还能补,不像是苏满秀这双,就算补都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中秋节的晚上,阖家团圆,老苏家的伙食十分好。 一是因为过节,二是因为苏满秀自从出嫁之后,第一次在娘家住。 苏奶奶存着补偿大女儿的心思,只恨不得将家里好的都给女儿吃,以至于连怒气冲冲离开的苏满香都忘在脑后了。 苏满秀看着一桌子好吃的,泪水流了下来。 她已经有多长时间没吃过这样的饭菜了? 在老王家,要是能剩下她就吃一点,剩不下,她基本上就没得吃,有时候饿的在地里挖野菜吃,连土都来不及洗。 苏小甜格外注意苏满秀的神情,看到苏满秀哭,她伸出短短的胳膊,抱住苏满秀。 “大姑姑,以后,我们都能吃到好吃的,比桌子上放的这些还好吃!” 苏满秀听小侄女这么说,反手抱住苏小甜,掩饰自己的泪水。 “大姑相信,大姑相信会有这样一天。” 再抬头的时候,苏满秀的眼中已经没有泪水了。 “爹,娘,这么多好的,留下给娃们吃!” 又是肉,又是鸡蛋的,这可是费老鼻子钱了。 苏爷爷说:“赶紧吃,家里不差你这一口吃的,不用给娃们省,他们有他们的。” 苏满秀看着家中哥哥嫂子们也都在很自然的吃饭,终于相信,娘家的日子好过了,真的不需要省这一口。 莫不是之前的传说是真的,家里得了大官的帮助,日子过起来了? 吃罢了晚饭,月亮已经明晃晃的挂在天边,银色的月光洒在人间每一处,宁静祥和! “可惜不能祭月神!”苏奶奶坐在院子里,看着月亮,遗憾的说。 “爹,娘。我去给那边送东西。”苏老三拎着一个篮子走出来说。 李柱子的一份,苏首温下午已经送过去了,牛棚那边不好在大白天送,只能等晚上悄悄去。 而且,给牛棚送的,比给李柱子的又要多上不少,让人看到了不好。 “去吧,小心些!”苏爷爷叮嘱。 苏满秀虽然不知道三哥说的那边是哪里,但她不是个多嘴的人,因此并没有问。 “秀啊,家里的日子现在好着嘞,你要是吃的不好了,就回来,娘给你做些好的。”苏奶奶拿着锥子用力扎着千层底,一面说。 这个女儿,要是也能隔三差五来一趟,总不至于瘦的皮包骨。 “娘,家里的日子怎么忽然就好过了?”苏满秀对此很好奇。 她心里一直忐忑,怕自己今天来,爹娘为了招呼她,会把家里好的都拿出来,这样之后怕是就要饿肚子了。 但她爹娘都一再保证了,家里日子过的不错,她就没忍住问出口了。 “你爹早年救了一个人,那人现在做大官了,给咱家贴补了不少,咱家又都是勤快人,吃的够了。”苏奶奶一面纳鞋底子,一面笑着说:“等明天你回去的时候,也带点儿吃的回去,在老王家,也别委屈了自己。” 苏满秀停下了手中整理破布的动作,坚决的摇头。 带吃的回去,能到她口中吗?不能! 婆婆会毫不客气的将所有的吃食都拿走,就算能给她剩下一点点,也会被王解放拿给那个不要脸的小寡妇! 她何必拿着娘家的东西贴补不相干的人? 王香花正在认认真真的将碎布头拼在一起,以为是苏满秀不好意思,遂劝道:“大妹,你带点东西回去,说不定……” 说不定老王家那边能看在食物的份上,对她好一点。 可没想到苏满秀直接开口打断了她的话:“大嫂,我们家的东西不给畜生吃!” 苏满秀态度决绝。 院子里婆媳们看着都有些惊诧,苏满秀以往都不是这样的性格。 也好,要她以后性格能变一变,多少能在老王家少吃一点亏。 “那你明天迟点儿回去,等午饭吃了再说。”王香花立刻开口:“带去了吃不到,那就吃到肚子里再回去。” 几个人都噗嗤一声笑了。 这边正其乐融融的说话,就听到有人在砸门。 大门被敲的山响。 “这是谁啊?有啥要紧事儿?”苏奶奶奇怪的说:“小五,你去开门,看看啥事儿!” 苏五让几步跑过去,将门栓拉下来。 就在他拉开门栓的一瞬间,大门就被人大力的推开了! 第56章 亏得苏五让是个灵活的少年,急忙跳开了,要不然,肯定要被拍在门上。 “谁啊,这么粗暴的!”苏五让埋怨道。 “苏满秀,你不回家,还在这里干啥?”这人一开口,苏五让就知道了,是大姑父来了。 他本来想打个招呼的,但看着那副气势汹汹的样子,最终还是没开口。 “你咋来了?”苏满秀霍的一声站起来,浑身颤抖着,显而易见是害怕。 “我不来你这个败家玩意儿都不知道回去了,我能不来?”王解放从头到尾一句问候长辈的话都没有,直接扯了苏满秀的胳膊就往外面拽。 “你干啥?”苏爷爷忍不住了,站起来呵斥。 “老头子,你家闺女是个不下蛋的鸡,除了我王解放心地善良还愿意要她,你问问去,换了别人家早就和她离婚了。”王解放得意地说。 虽然他说话十分难听,可是,一句不下蛋的鸡,却让所有的人都没了底气。 就是苏满秀自己,也是瞬间垂下脑袋。 是她无能,生不下个娃,要不王解放也不至于这样。 “还不滚回去?家里那么多事儿等着你呢,你不回去,家里人吃啥?”王解放看到在场的人都蔫了,语气越发得意起来:“记得给小翠弄点儿好的送过去,就这么点事儿,都靠不住,老子要你有啥用,不如离了算了!” 王解放说得解气,苏满秀却已经苍白了一张脸。 最终,苏满秀跟着王解放回去了。 苏家三兄弟想阻拦,却被苏满秀自己拒绝了。 “哥,这是命!这是我的命!” 苏满秀临走的时候,留下的只有这一句话。 苏家兄弟们眼睁睁地看着妹妹就这样被王解放带走了,甚至,他们还听到了王解放呵斥苏满秀的声音。 一群汉子不忍心,却只能蹲在角落里默默哀伤。 苏小甜想让家里人无论如何留下苏满秀,但到底没说。 这时候,再说这些,就像是戳心窝子一样。 刚才王解放说的那个小翠,应该就是他找的小寡妇。 王解放这个不是东西的玩意儿,都已经让大姑给小寡妇送好吃的了,可见,根本没有将大姑放在心上,一点面子都不给。 等那个小寡妇逼迫他的时候,离婚就是必然。 既然如此,留下大姑姑或者让她回去,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所有的问题,都还是要大姑姑回到王家去解决。 她第一次觉得,自己没用,虽然手中有个读书系统,可对解决当下的问题,一点用处都没有。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她还是个孩子,没有话语权。 就算说了什么,别人也只会当她是随口说说,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老苏家的人已经很难过伤心了,可这一个中秋,注定了是不平静的。 第二日一早,老苏家人就得到了一个消息,苏小琴不见了。 原来,苏家二房早上做月饼的时候,刘秀英心气儿不顺,又把苏小琴给打了。 苏小琴哭着跑了出去。 刘秀英并没有当一回事,还骂骂咧咧的怪苏小琴越来越矫情。 中午苏小琴没回家吃饭,也没做饭,刘秀英并没有放在心上,甚至说,不吃还好,省得浪费粮食哦。 等到晚上做饭的时候,苏小琴还没回来,刘秀英骂骂咧咧地自己做饭,一家子人吃了饭,根本没有人想着找一下苏小琴。 一直到天亮苏小琴还没回来,刘秀英就觉得不对了,她招呼苏小琴的爹娘一起找苏小琴,找的时候,还念叨着不会是上山去被狼给吃了吧? 一个人不见了,这可不是小事,苏长久也坐不住了,立刻动员全大队的青壮年人帮着一起找。 但全大队的人将周边找遍了,还是没有找到苏小琴,甚至连一点点苏小琴出现过的痕迹都没有。 众人回来之后,只能无奈表示,人是真的找不到了。 苏小琴这个人就像是莫名其妙不见了一样。 苏家三兄弟回家的时候,还在担心苏小琴。 毕竟是个十来岁的女娃娃,要是真的出了啥事儿,后悔都来不及。 苏小甜也很惊讶,上辈子,好像没有发生苏小琴失踪这件事。 苏小琴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会忽然失踪? 挨打什么的,上辈子好像苏小琴也没少挨,还不是都忍下来了? 一连三天,大队里的人都在找苏小琴,但还是没有找到。 秋收的时候到了,也不能总让全村的老少爷们放着农活不干去找人,寻找苏小琴这事儿就这么搁下了。 苏小琴的失踪在大队里引起轩然大波,但很快,就风平浪静了。 三天之后,随着农忙时节到来,村子里的人都忘记了苏小琴失踪一样。 除了刘秀英在干活的时候,会怀念一下苏小琴在的时候,自己不用伺候一大家子里里外外之外,所有的人都将她遗忘了。 其中包括了苏小琴的爹娘。 因为农忙,学校放假了,苏小甜本来就不想去学校,这下也算得偿所愿了。 学校里的气氛并不好,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在家里好好读书。 苏家其他的兄弟们,苏小甜也打算等农忙假结束之后,多请假,少去学校。 农忙是大事,只要是大队里的人,只要能站着走路的,上至八十岁老翁,下至三四岁的小孩子都要参与。 苏家十几口人,苏爷爷和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妇都算壮劳力,苏奶奶次一等,十几岁的四个苏家小子一个人也能顶半个人的工。 至于剩下的几个小孩子,大体就是做一些捡土豆、捡谷穗这样的活儿,挣不了多少工分。 但毫无疑问,一大家子人浩浩荡荡的,还是看得村子里很多人眼热。 尤其是常家婆子,看着苏家一溜儿的男娃,眼睛都快直了,少不得又要骂几个儿子媳妇没本事,生了一堆赔钱货之类的。 常家的女娃们不敢对自家奶奶有意见,便也只能对苏家有意见。 尤其是对苏小甜,更是意见大得不得了。 毕竟,看到了苏小甜,就让她们更加自卑,觉得自己过的更不是人过的日子了。 人就是如此,在过得艰辛的时候,往往不会去反省自己是不是有错,而是会觉得,自己之所以过得不好都是别人的错。 她们处心积虑想给苏小甜一点苦头吃,可是苏小甜是谁? 她是有九个哥哥保护的小甜宝,怎么可能吃苦? 一整个秋收下来,常家的女娃竟然没有能如愿。 庄稼收获之后,学校开课了,可是苏家的几个孩子一起请假了。 苏爷爷对此本来是有意见的,听苏首温说学校里现在已经乱得不成样子,他不想跟着那些人胡搞才不去学校,便也释然了。 做人不能亏心,不管咋说,本本分分过日子最重要。 不去学校的日子,除了苏首温在包干的时候会去地里帮忙干活外,其他小的几兄妹每天都去山上。 家里人开始还担心,后来就习惯了。 这几个娃每天去割猪草,除了能得一点点工分之外,还能带回来不少山货贴补家里。 尤其是九月之后,山上能吃的东西就更多了。 板栗、山核桃还有野柿子这些,几个孩子没少带下山,也不知道往年怎么就没见过这么多的好东西,但整体来说苏家的伙食又好了不少。 最开始的时候,只有苏家兄妹会上山去寻宝,后来,迟意远也会跟着去。 不过,他们并不是一起从村子里离开,而是分别离开之后,在半山上集合。 苏小甜上山下山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几个哥哥轮流背在身上的。 她自己倒是不想享受这样的待遇,但无奈几个哥哥都是很执着的人,坚持认为,上山下山太辛苦了,坚决要背着她,要不然就上山不带她。 迟意远跟着上山的时候,对苏小甜也是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就连苏家的几个哥哥都自愧不如。 有时候甚至有一种,小甜甜是迟家闺女的感觉,可分明这是他们老苏家的孩子。 要不是考虑苏小甜和苏次良要在迟格跟前学习,他们真的都不想带着迟意远这个粘人精了。 对此,迟意远感受到了。 他郑重其事地说:“小甜是你们的妹妹,也是我的师妹,所以,我也是她的哥哥,和你们一起照顾她,没毛病!” 这话听起来是没毛病,就是苏家几个少年也觉得没毛病,但苏小甜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她不是迟教授的学生吗?迟意远是迟教授的孙子,这辈分真的没问题? 大田里的庄稼收割完了,苏长久给社员们放了几天假,让他们收拾自家自留地里的庄稼。 而且,他专门跑到苏家的自留地里看。 果然,苏家的粮食长得就是好。 “队长,你这是干啥?你家自留地的庄稼收完了?”苏老三看着苏长久在自己家自留地里不回去,忍不住好奇地问。 苏长久搓搓手,激动地说:“老三,我早就发现了,你家自留地里的庄稼长得好。所以专门过来看看,这一看可不得了,真的比咱们大田里的庄稼长得好太多了,亩产估计能高出三成这样。” 高出三成啊,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要是全大队的庄稼都能高出三成的产量,那他们大队妥妥成为先进大队,到时候表彰少不了,农具啥的也少不了。 听说,明年公社里有一台拖拉机的名额,他们大队也要争一下才行。 苏老三不知道,苏长久的心里已经想了这么多,甚至连明年的事情都已经考虑到了。 他只看到了一个傻乐的苏长久。 苏家其余人也看到了一个傻乎乎笑的苏长久,大队长这是咋了?看着他们家的庄稼笑啥呢? 他们家的庄稼收成是好一些,可这是自留地,所有收成归自己家所有啊。 “老三啊,你跟哥说说,你们家这庄稼是咋种的?” 大队长一个糙汉子,两只眼睛都快闪闪发光了,就像眼前的人不是苏老三,而是个大美人一样! “就正常种,也没咋多操心,不过,小甜说庄稼要长得要,营养要均衡,给捯饬了一些肥料。”苏老三是个实诚人,还真没有骗苏长久。 可苏长久不相信啊,苏小甜才几岁的娃娃,能有这样的本事?别骗人了! 等等,莫不是这娃得了县里大官的注意,给老苏家专门给了化肥? 听说,化肥的效果好,可惜,他们县里的化肥厂还在筹建中,化肥金贵得很,他们大队到现在都没见过一斤化肥。 苏老三以前看着是个老实的,没想到也会糊弄人,可他是那样容易被糊弄的人吗? 哼哼! “老三啊,你说的是不是化肥?我听说,那玩意儿可好使了,是县里的大官给你们家的?” “大队长,你想啥呢?陈部长也就是因为我爹救了他老上司的缘故,给我们家送了一些粮食和其他物资,化肥可是真的没有,一点点都没有!”苏老三着急了,忙就开口辩解。 苏小甜和哥哥们到自己家自留地的时候,正好就听到了这几句话。 她甜甜一笑,凑近大队长身边。 “小甜啊,你这孩子,悄没声的到伯伯跟前,吓一跳!” 瞧着眼前灵动可爱的小姑娘,苏长久伸出粗糙的大手抚摸一下苏小甜毛茸茸的小脑袋。 这孩子,头发真好,滑溜溜的,又细又软,可不想村子里其他人家的孩子,油腻腻的像荒草。 还是苏家大房会养人,看看这些孩子,一水儿的俊俏好看,就没有一个长得不好看的。 尤其是最近,他们吃得好了,长了一些肉之后,看起来就更漂亮了。 “长久伯伯,你想知道我们家的庄稼为啥长得比别人家的好吗?”苏小甜歪着小脑袋问。 苏长久傻傻地看了一眼苏小甜,心想着,莫不是苏小甜这女娃真的知道他们家的庄稼为啥长得好? 可她不是才七岁?这样的年纪,除了玩泥巴烧火之外,还能干啥? “你一个小丫头片子,还能知道这个?”苏长久显然不相信! “我当然知道!”苏小甜底气十足地说。 可是,很多时候,明明就是说了实话,别人不相信也没办法,就像现在,苏小甜分明说了实话,可苏长久就是不相信。 第57章 看着苏小甜说得一本正经,苏长久虽然不相信小娃娃的话,但看着苏小甜这样怪可爱的,便与她说笑。 “小甜既然知道,那给伯伯说说?” 苏小甜看看周围,小心翼翼地凑进苏长久的身边说:“长久伯伯,我只告诉你,你可能不能告诉别人哦!” 苏长久哑然失笑,这孩子,还是个谨慎的性格。 “你说吧,伯伯一定不告诉别人。”苏长久郑重其事地对苏小甜保重,但声音也很低,除了苏小甜,别人都听不到。 “因为牛棚里的杜爷爷懂种地,我看着家里庄稼长得不好,找他问地。”苏小甜说出这话的时候,其实是带着一点冒险的。 她赌的是苏长久是个正直的人,但她也很清楚,如果赌输了,那可能会有不可预测的后果。 到时候可能需要扯虎皮拉大旗,借着陈子安的名声来解决这件事。 苏长久的脸色变了,这小娃说的是真的? 方才苏老三是咋说的? 这是小甜想出来的法子,而小甜说,是牛棚里的杜同和说的。 但杜同和是个资本家,怎么可能会种地?在资本家的心里,种地不是最下等的吗? 他一个有钱人,还学这个? “小甜,好娃不能说谎。”苏长久正色说。 苏小甜点头道:“长久伯伯,是真的呢,杜爷爷懂得很多种地的知识,他说每块地都不一样,适合种的庄稼不一样。还说,庄稼不一样,需要的营养也不一样。还说,庄稼就像我们人一样,各有不同。” 她说出这些话的时候,那表情说不出的郑重其事,看得苏长久都要相信了,苏小甜说的这是真的。 但到底,他还是觉得一个小娃娃的话,不一定就是真的。 苏长久表情凝重地思索了很久,看得苏小甜心里忐忑不安。 她难道错了吗? 她原本想着,小房子那边的生活条件太差了,要是能让大队长知道杜同和善于种地的话,或许能改变他们的生活条件。 虽然这段时间,他们家明里暗里的照顾,让那边儿的几个人身体还算健康,但之前就有人举报,以后也说不定。 只有过了明路,让大队长首肯这件事,并且让该知道杜同和懂得农业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个事儿,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就在苏小甜忐忑不安想着怎么圆回这件事的时候,苏长久忽然扬声喊道。 “川叔,您能过来一下吗?” 苏小甜的心瞬间提起来了,这是啥意思? 莫不是要跟她爷告状? “长久伯伯,你说了不告诉别人的!”苏小甜的小脸圆鼓鼓的,生气的样子也十分可爱。 苏长久捏了一下她嫩滑的小脸蛋儿说:“长久伯伯不告诉你爷爷,就是有其他的事情和你爷爷问问。” 要是寻常的孩子可能就相信了,但苏小甜不是寻常的孩子,她骨子里已经是个成年人的灵魂了。 但她却做出一副相信的样子,安静地蹲在一旁等着听苏长久到底打算怎么办。 “大队长,啥事儿?”苏川过来之后,蹲在苏长久旁边,拿出一卷报纸和自制的烟叶沫子开始卷纸烟。 他还不知道,他家宝贝小甜甜竟然已经给大队长说了这么重要的事儿。 “大伯啊,我想和您老打听下,您对小房子里住的那些人可了解?”苏长久试探地问。 苏爷爷也是老滑头一般的人了,听大队长问起这个话,当下头摇晃的拨浪鼓似的。 “不了解,不了解,我怎么会和那里的人打交道?大队长,您可不能相信别人诬陷我们家的话。别让我知道是谁举报了我们家的,要是让我知道,肯定饶不了他!” 义愤填膺,语气没有任何毛病。 苏长久笑了,憨厚的脸上都是奸诈。 “川叔,您去了好几次小房子,我都知道,小甜和二小子去的次数最多,他们几个人这段时间还胖了,应该是你们家照顾的吧?” 苏长久这一番话说出来,苏爷爷原本搓着纸烟的手停顿了下来,甚至有些轻微的抖动。 大队长这话是什么意思?莫不是大队长想拿自己家开刀? 现在全公社各村都有典型了,就红心大队还没有,因为这个,没少被公社里的领导批评。 苏爷爷虽然担惊受怕的,但面上却没有表露出多少,只是看着苏长久,静静的等着苏长久继续说下去。 一旁的苏小甜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一颗心也是拧巴了起来。 她一直觉得自己挺小心的,可是却还是被人注意到了。 或者大队里不光大队长注意到了,还有更多的人都注意到了。 她原本在地上画圈圈的手也不动了,安静如鸡。 这一次,她是不是给家里人带来了灾难? 不,应该不会,大队长苏长久是个十分正直的人,上辈子到了最后,红心大队也没有树立起一个典型。 所有的压力都被他一个人默默地扛了起来。 这一辈子,应该一样还会是这样吧? “川叔,您别怕,我知道了也没打算往外说。”苏长久笑着说:“我就想知道,杜同和是不是会种地。” 苏长久怕自己继续卖关子会吓坏了苏川,因此很实诚地说出了最想问的一句话。 “是的!小甜喜欢种地,知道杜同和懂得很多种地的知识之后,就成天缠着他。”苏爷爷还是选择有保留的说。 “大队长,小甜就是个小孩子,您可千万不要和小孩子计较,要是您觉得不合适,我回头管着小甜,不让她去了!” 苏爷爷说出这话的时候,还是十分遗憾的,毕竟,这段时间,家里孩子们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 “川叔,这可是好事儿啊,要是杜同和真的会种地,咱们的庄稼就能增收。” “他确实会,我听说,他以前学过种地,而且,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就是这人的身份……”苏爷爷迟疑的说。 “身份咋了?都是人,到了咱红心大队,只要不做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事儿,那就是我们能团结的人。”苏长久高兴坏了。 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大队里所有的社员都能吃饱,都能吃上干饭。 杜同和说不定就是机会,是他的机会,也是红心大队的机会。 苏爷爷没想到苏长久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一时之间愕然了。 “川叔,我看你们家的庄稼最少比别人家的庄稼能增收三成,我要求也不高,要是老杜能让咱大队的庄稼增收两成,我保他在红心大队平平安安衣食不愁。” 苏长久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但到底在大队里当领导这些年,说出的话底气十足,十分让人信服。 “大队长,谢谢您为了咱们考虑!”苏爷爷十分诚挚的说出了感谢的话。 当天晚上,苏长久就去村尾的小房子里。 作为大队长,他去这里的理由可是十分充分,那就是做思想教育工作。 苏长久本着试一试的想法与杜同和谈话,在试探了很久之后,他终于确定了,杜同和确实是个真正的人才,懂得许多知识,甚至比他这个种地种了半辈子的人还要明白。 “老杜啊,你真是我们大队的希望啊。” 苏长久这一句话,将已经胆战心惊的杜同和吓坏了。 今天晚上大队长突如其来的到访,让他们几个人都心虚不已,唯恐是霉运到来。 没想到,苏长久说了许多不相干的话之后,竟然冒出这么一句。 “老杜,你确实是会种地的人,明年,你可要好好帮着我们大队,我们太缺乏这样的人才了!” 苏长久握住杜同和的手,甚至忘了眼前的人,可不是他的社员。 “大队长,这怎么行?我是个罪人!” “屁的罪人,当我不知道呢?你是对人民和国家有功劳的人,你的儿子也是为了打敌人牺牲的。只是……老杜啊,你放心,只要我们大队明年的庄稼能增收,我必定能护着你的周全,让你在大队里衣食无忧的生活。当然,大队里的生活你也看到了,肯定不能和你之前的日子相比。” 说的激动了,苏长久保证完之后,才想起来,眼前这个人,可是资本家,以前的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好,他能提供的太少了。 “能平平安安过日子,已经是托您的福了。” 听到大队长说这些话的时候,杜同和心如刀绞,他的儿子啊,年纪轻轻就牺牲了。 可是,他当年的功劳没有人再提起,他的爹娘,也要被下放到这样的地方受苦。 也不知道孩子在九泉之下是不是能安心。 但这些苦,能给谁说? 没想到,在这个大队里,这个朴实憨厚的大队长口中,却能听到这样一句话。 “您不用客气,不过,老杜,有些话我还是要说在前面,你们现在的身份限制,我也不好太护着你们,暂时,你们还是要住在这里,而且,还要接受思想教育。” “在红心大队,我们都没有受什么苦,已经很知足了,大队长,我们都是知道轻重的人。” 这个晚上,大队长离开牛棚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 回去的时候,大队长还晕晕乎乎,好像喝了二两酒的样子。 他媳妇朱兰花看着他这副样子,嗔怪的道:“你这出去一趟,闻着没酒味儿,咋像是喝了酒似的?” “媳妇儿啊,你可不知道,我今晚大有收获,可比喝了酒要高兴。” 朱兰花再问的时候,苏长久却不说了,这样的事儿,就是一个炕上睡的人也不能说。 “不说就不说,对了,他爹,我今日听了几句闲话,李会计和上次来咱大队查抄老苏家的刘干部是亲戚!”朱兰花想起这事儿,对自家男人说。 苏长久听了一愣,他怎么不知道? 再仔细一想,好像李会计的媳妇家有个啥人是嫁到了刘家,莫非,就是刘干部家? “他爹,你说,会不会是李会计举报的?”这事儿,她今天压在心里很久了,可是苏长久出门就是好几个小时,她都找不到人说。 苏长久听了,若有所思。 “莫不是,他想借着这件事,将你扯下来?”朱兰花又猜测道。 “那得多傻?就算我苏长久倒霉了,这个大队长还轮不到他,他到底只是个外来户!村子里的人能听他的?”苏长久冷嗤一声说道。 “那是谁?”朱兰花想不通,村子里还有谁会干这样的缺德事儿。 毕竟,老苏家一家子都是与人为善的性格。 “我之前打听了,听人说,那日有个小姑娘去了公社里。” 朱兰花一听是个小姑娘,吓了一跳。 “咱们村总不会也出现那样的人吧?” 听说,城里很多年轻人每天无所事事,就带着红袖章,忙着走街串巷的查抄别人家,要是红心大队也出来这么个人,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也不怪朱兰花会担心,她娘家哪那个大队,就是因为出来几个这样的年轻人,安生日子都没有,不是在批这个,就是斗那个。成天鸡飞狗跳,庄稼地也荒了,一年里有半年没有饭吃。 “谁知道呢,其实我一直在怀疑是苏小琴,全村的女娃子,就这个心术不正!”苏长久叹一口气说:“可到底,我不愿意相信,早两年,苏小琴没少在川叔家里吃饭,要是她能去举报川叔……” 苏长久不想将一个小姑娘想的这么坏,可是,他这段时间根据打听到的消息,对全大队的女娃子都排摸了好几遍,还是锁定了苏小琴。 加上苏小琴突兀的失踪,他是真觉得,这像是苏小琴能干出的事儿。 朱兰花也沉默了。 几天之后,红心大队召开社员大会。 第一项议题,就是要交公粮,这些年,年年如此,也就是说一声,所有的社员都没有意见。 苏长久安排,各家的壮劳力到时候都去交公粮,还说了,前三个交公粮的大队,有奖励,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抢在别人前面。 “第一名咱们抢不上,地理上不占优势,但第二三名还是有指望的!为了明年的农具能更加趁手些,咱也要加一把油啊!” 全大队的人在苏长久一番鼓舞士气的话之后,激动地不得了,都表示,晚上不睡觉了,到了交公粮的日子,直接装车连夜去。 对此,苏长久很满意,他便又说了第二件事儿,那就是牛棚里现在住了四个人,思想教育要跟得上,他和大队里的干部们都很忙,顾不过来,就建议让老苏家的人去帮忙做好牛棚里人的思想教育。 “大队长,这恐怕不太合适吧?苏家都不是干部,做这事儿,不太合适!”开口反对的是李会计。 他敏锐的感觉到,这事儿可能有别的说头。 大队长瞥了李会计一眼:“怎么,以后你每天过去给牛棚里的人讲课?” 李会计哪有那么多的时间,讪讪的表示,他作为会计还是很忙的。 “大队长,我就是觉得吧,苏家人都不是干部,要不,咱们几个干部轮流教育?再不济,隔几天在场院里让大家伙儿一起教育……” 被苏长久冷冷的眼神看的发慌,李会计终于说不下去了。 “李会计,村子里能当会计的人不少,我看苏首温这娃就不错,学历还高,当个会计没问题。还有常栓子,去年就初中毕业了,也没问题!”苏长久不冷不热的说。 李会计吓出一身冷汗,这是打算换了自己? 那可不行,当个会计,可比当个农民要好的多,在大队里,谁不对他尊敬三分? “大队长,我也没说啥!”他嗫嚅的辩解。 “我们红心大队,人人都是一颗红心向着党,都是积极向上的好社员,你可别总想着搞三搞四的,要是耽误了劳动大生产的工作,别怪我不客气!”苏长久一点情面都没有的直接斥责了回去。 李会计这才不敢说话了。 苏长久便说:“苏川是个什么样的同志,大家都知道,苏家的晚辈也都是积极向上的好同志,一心向着党,让他们帮助小房子里的人接受思想教育,我看最合适。” 如果是以前,或许大队里其他的人会有些意见,但现在老苏家在大队里的地位可是比别人都高,谁让人家救过大领导? 就因为救了大领导,县里的领导对他们家另眼相看,就连被人举报到公社,也啥事儿没有。 最最要紧的是,苏家的日子真的好过了,以前,他们家妥妥是大队里过的最差的人家,可现在,苏家可是大队里日子过的好的那一部分人了。 再加上,反对的李会计被大队长给斥责了,其他的人当然更不敢说出反对意见了。 甚至,很多人都觉得,大队长这是给老苏家体面,说不定,大队里下一个干部就要从老苏家出了。 谁让老苏家的第三代已经成长起来了,而且一个个表现都不错。 因此,大队里的人纷纷表示,这一家从老爷子苏川到家里的晚辈们,思想都是十分靠得住的同志。 大队里有这样政治觉悟高的同志,肯定能帮助小房子里的人接受思想教育,更能缓解大队干部们的压力,也算为大队做贡献了。 大队长的安排,没毛病! 苏爷爷也没想到,大队长还能贴心的帮他们家找到一个能与小房子里的人接触的理由,以后,孩子们去,就不用担心被人看到了。 他哪里知道,这是大队长和杜同和约定的。 第58章 就在之前,苏长久已经和杜同和约定,以后,关于村子里庄稼该怎么种的问题,杜同和只教给苏家人,然后通过苏家人的嘴巴说出来就行。 毕竟,一个关在牛棚里的人说出的话,怕是未必能让人信服,万一期间被谁举报了,还会惹出许多是非。 但如果真的有效果,等庄稼真的增收了,再将庄稼增收的真正原因说出来,社员们就很容易接受并且相信。 如此一来,就需要给苏家一个光明正大接触牛棚的理由,他可不希望下一次,还有人举报苏家和牛棚里的人打交道。 牛棚里,迟意远正坐在门外认真地看书,他十分专注,就连迟格走到他的附近都没有发现。 这些书,是陈子安委托苏小甜给他的,是高中课本,所有的学科都有。 迟意远是个聪明的孩子,心里清楚,这是他爷爷没有办法教导给他的,只有靠自己认真系统的学习才行。 看着孙子看书时候的专注样子,迟格老怀安慰。 不是因为迟意远在认真读书,而是觉得,这孩子终于从当年的痛苦中走出来了。 他肯认真看这些书,从某种程度上代表这个孩子相信将来还有重回学堂的一天。 “老迟,你可以安心了,小远将来会很好。” 杜同和不知什么时候走到迟格的跟前,看着认真读书的迟意远,颇感欣慰。 当年迟家遭遇那样的痛苦,这些年最走不出来的不是迟格,而是迟意远。 “能遇到苏家一家人,是我们的造化。”迟格看着老苏家的方向说。 “苏家人确实很好。我也没想到,小甜这孩子,竟然将这么大的功劳推在我的身上。” 别人不清楚,杜同和自己清楚得很,他虽然也在教导苏小甜,可是很多苏小甜知道的知识,他都不太清楚,而且,那孩子的想法很前卫,反而给了他很多启发。 他和苏小甜的关系,与其说是师徒关系,不如说二人互为师友。 迟格作为全程看着的人,哪里不知这其中利害。 “老杜,有些恩情,咱们记在心里就行!”。 “你说得对,记在心里,要是这把老骨头,还有侥幸离开这里的一天,再回报小姑娘也不迟!”杜同和笑着说。 “何止是你,这两个月,我的胃好多了,都不怎么疼了。你不知道,在你来之前,我甚至都做好了活不长久的准备,谁知,在小甜的悉心之下,竟好了这么多。” 曾经,他以为,自己可能很快就要死了,长期吃不到养胃的食物,只靠着半饥半饱地吃野菜过日子,胃会越来越坏。 可是,苏家给了他粮食,给了他鸡内金,让他逐渐的好起来了。 这才是天大的恩情。 “老迟,我一辈子统共一个儿子,他都没给我留下一个念想。我最近总想着,要是能认小甜做孙女就好了。”杜同和对自己的老朋友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他有这样的想法也不是一天半天了,可因为身份限制,他都不敢说出来,唯恐给苏小甜惹来祸端。 “既然想,回头和老苏商量商量,或许老苏能同意。” “

相关推荐: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取向狙击   凄子开发日志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吃檸 (1v1)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盛爱小萝莉   数风流人物   蔡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