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西找了小本子一一记录下来,又与众人说了一会儿话,这才散去。 这边准备去京城,而苏家那边,也开始准备第一个重孙子的满月宴。 苏爷爷和苏奶奶为了家里添丁进口这件事,都高兴得不得了。 第一个孩子,自然是十分重视。 二老早早就商量好了,要在壹鸣阁办孩子的满月宴。 孙子们这一辈,他们没有办过满月宴,那是因为家里条件本来就不好。 但现在不一样了,家里的条件好,肯定不能委屈了白胖的大重孙子。 苏桃花和沈自珍知道了这个消息,与自家女婿商量,要不要干脆两家一起办满月宴。 霍思年问过了自己的父母,知道父母都回不来,便应下来。 反正,他们家没打算大办,本来就是打算几家熟悉的人家凑在一起吃个饭。 既然苏家要办,不如凑在一起。 于是乎,苏子乐小朋友的满月宴和霍清泓小朋友的满月宴就放在一起办了。 霍清泓小朋友出生之后,霍思年将儿子的出生年月告知父母。 霍家父母找人算了一下,说是小孙子命中缺水,就给取了这么个名字。 霍思年觉得清泓叫起来拗口,又给取了个小名叫天天。 苏奶奶知道之后,笑着说,这两个孩子名字放在一起就是天天快乐的。 以后一定能成为最好的兄弟。 为了两个娃的满月宴,大人们忙得不可开交。 苏家在京城里交好的也就只有那么些人,苏爷爷提前几天就打发孙子们邀请过了。 除了交好的几家人,再就是和孙子们感情都不错的老师同学。 霍思年和沈自珍那边也有一些相熟的人邀请了,并不多,翁婿二人统共就只邀请了不到三桌的人。 两家将人定下来之后,竟然也有十来桌的人了。 苏小甜还提醒苏爷爷和苏奶奶,要多准备两桌食材,万一还有其他人来,没地方坐怎么办? 苏爷爷原本还觉得,苏小甜想多了,但再一想,也不一定。 最起码,董元忠那边到底来几个人就很难说。 转眼,就到了苏家办满月宴的前一天。 李林林整个月子吃得好睡得好,养得可精神了,整个人的状态,简直就比生孩子之前还要好。 主要可能是因为长肉了,看着就珠圆玉润的。 但家里人还说她刚生完孩子,并不让她太过劳累。 “孩子我抱着,你自己坐着。你现在觉得精神,但要是劳累过度了,以后要受罪。” 王香花看到李林林抱着孩子过来,忙就从她手里接过孩子,让她自己坐下。 李林林听着婆婆念叨,嘴角都是笑容。 “你婆婆说得对,林林,你得好好养着,你奶说了,咋都要让你这个月子坐上四十二天才算。” “你们妯娌几个以前坐月子的时候,家里没条件,现在可好了。”苏奶奶感慨地说。 “娘,比起别人家刚生完娃就下地干活的,我们已经很好了。”梁秀笑着。 家里条件确实不太好,但是婆婆是心疼人的,男人也不错,她们妯娌三个在生孩子坐月子这事儿上,还真没有受过委屈。 或许,就是因为在坐月子的时候没有受委屈,婆媳关系才会更好。 “是嘞,娘,三弟妹说的是。”王香花一面逗弄小孙子,一面对婆婆说。 就在苏家人说话的时候,大门被人敲响了。 苏老三忙就去开门,王香花和李林林婆媳抱着孩子先回到屋里去了。 苏老三到大门口,却看到,自家二哥二嫂站在门口。 他们的身后还跟着好几个人,正是李柱子夫妻二人,还有苏长久父女二人。 六七个人风尘仆仆一脸疲惫的站在门口。 “二哥、二嫂、村长、柱子、弟妹,还有小草,你们怎么一起来了?”苏老三吓一跳。 这几个人之前也没说过来,咋就忽然站在门口了? “我侄孙子出生了,我这个当二奶奶的,能不来看看?”齐良英嗔怪的瞪了一眼苏老三,拎着手边的大包小包就朝着屋里走。 苏老三这才想起,应该招呼人进门。 看到这一伙人过来,苏奶奶、苏爷爷也都惊讶了。 “你们咋都过来了?你们来了,生意咋办?” “都雇了人看着店的,几天不在也不打紧。”李柱子笑着说:“这么大的喜事,我们当长辈的,咋也要过来看看娃。” 提到孩子,苏奶奶高兴的不得了,但这几个人是远路上来的,孩子还太小,得讲究讲究才能看孩子。 按照老家那边的讲究,得先在屋里坐一会儿,最好是洗洗手,才能去见小孩子,免得进门的时候,带上什么不干净的。 小孩子弱,最容易被惊吓,可要仔细些。 大家都是成年人,也都清楚,并没有忙着去看孩子,而是先问候苏爷爷和苏奶奶的身体。 说了一会儿话,梁秀端着盘子进来了,红漆盘子里,是西红柿鸡蛋面。 白生生的面,红艳艳的西红柿,加上碧绿的菠菜,看着就诱人可口。 苏奶奶让几个人先洗手吃饭,说等吃完饭之后,再看孩子。 “婶,我这可是真的饿了。”苏长久也不客气,笑着率先去洗手。 一路上风尘仆仆的,又累又饿的几个人,这会子看到热腾腾的西红柿鸡蛋面,只觉得肚子开始咕噜噜的叫了。 第775章 洗了手,几个人也不推辞,端碗开始吃饭。 几个人是坐硬座车厢来的京城,大老远这一趟,路上吃不好睡不好的,其实挺受罪。 这会儿有热乎乎的面吃,一个个都觉得肚子咕咕叫了。 梁秀做得并不多,一个人一碗面的量。 “先吃点儿垫垫,等会儿就该吃晚饭了。”梁秀笑着说:“要是吃得多了,晚饭就吃不下了。” “吃了白花花的面条,还吃啥晚饭啊。”苏长久一面吃饭,一面不忘抽空回答。 虽然说,南岭村的日子现在比起以前好过不少。 但实际上,庄户人家的生活还是艰难。吃的大部分都是包谷面杂粮。 白面条都是节约着吃,条件好的隔天吃一顿,条件不好的隔上几天才能吃一顿。 苏长久两口子为了给闺女存点儿嫁妆钱,吃的上面十分节省。 “晚饭还是要吃的,要不哪能熬到明天早上。”苏爷爷摸着胡须笑着说。 “那行,我们吃了面,等会儿再吃晚饭。”苏长久倒是从善如流。 等苏长久吃得差不多了,苏爷爷才再次开口了。 “长久啊,你们咋也不说提前打个招呼,拎着这么多东西,多累啊!” 大包小包的,也不知道这几个人是咋带回来的。 说不定,一路上连觉都不敢睡,就守着这些东西呢。 火车上不安全,小偷骗子都有,一个不小心,东西就找不到了。 “这有啥,我们这么多大人,还拿不动这些东西?”苏长久不以为意的笑笑。 东西确实有些多,大部分都是村子里人给准备的山货,各色各样的不少。 拎在手里沉甸甸的,但他们都是干惯了农活的人,这点重量也不算太累。 “吃了饭,先休息一会儿,看你们一个个脸色都不好看的。”苏奶奶看着也是心疼。 京城远,大老远的一趟,着实辛苦。 “叔,这是村子里人送过来的,说是他们不能亲自来贺喜,让我们把他们的心意捎过来。” 李柱子喝下最后一点汤,这才顾得上开口说话。 “劳大家伙儿惦记着了。”苏爷爷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了。 真是没想到大家还惦记着他们家这点事呢。 不就是家里添了个娃,这咋好意思? “叔,这都是平日里您与人为善的缘故,要不是您在村子里帮过的人多,咋能让大家伙儿这样惦记着。” 李柱子自己就是苏家帮助才将日子过起来的,他经常在想,如果不是苏家人帮自己,自己现在过的应该是什么日子。 “不说你们家以前,就是今年,要是没有小四和柱子叔侄两个,帮大家伙儿的忙,大家的日子可不如现在好过。叔啊,大家都记在心里呢。” “不瞒您老说,咱们村的日子,现在可比周边其他村子里日子过得要好上很多。” 苏长久也吃完了饭,坐在旁边,一口气将感谢的话都说了出来。 他的语气里,满满的都是骄傲和自豪。 之前村子里生活就不错,现在就更好了。 有苏家和李柱子在,或许过上几年,村子里人的生活还要过的更好嘞。 他这个村长,有生之年能看到大家伙儿过上好日子,也能安心了。 “都是一个村里的,帮忙是应该的,只盼着,大家伙儿都勤劳一些,就能多赚钱了。”苏爷爷客气的说。 苏长久明白苏爷爷心里担心的是什么,忙说道:“叔,您别担心,现在村子里除了个别人之外,其他的人都铆足劲干活呢。我看着,咱们村的好日子在后头。” 苏爷爷听苏长久这话,也算是放心多了,他一直都在担心,村子里的人会不会生了别的不该有的心思,觉得,钱应该是天上掉下来的。 如果大家伙儿都能好好干活赚钱,以后,倒是还能帮的更多一些。 “长久啊,我们家现在也就是勉强混个日子,帮大伙儿的有限。” “小甜说,等以后我们过的再好些,说不定还能帮村子里的人更多些,让大家早些过上好日子。。” 苏爷爷想起苏小甜说,将来在南岭村也建厂这件事,便顺嘴先提了一句。 就是苏爷爷这一句话,苏长久觉得,自己今天这一趟算是来着了。 有了苏家这话,以后乡亲们也能受益更多。 但他也听明白了,苏爷爷这意思很明白,以后苏家有钱了,会继续帮村子发展,但前提是要看村子里的人怎么表现。 但不管怎么样,终究是有希望的。 他站起来,冲着苏爷爷恭恭敬敬的行礼,态度十分真诚 “叔,我代表村里人,给您老鞠躬了。” 苏爷爷没想到就是自己一句话,竟然让苏长久给自己鞠躬,也是被苏长久这动作给唬了一跳。 “这是干啥,别来这一套,咱爷俩好好说话,你这搞的……” 苏长久这才憨厚的笑着重新坐下:“叔,这是您应该受的礼。” 苏爷爷又说:“长久啊,村子以后会怎么发展,还要看你这个领头人怎么带。” “叔,我会好好盯着村子里的人,让大家伙儿齐心协力谋发展!” “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我们家虽然能拉拔一下村子里的人,但说到底,还是要自己努力。” 虽然打算帮,但苏爷爷也没打算养出一群白眼狼。 “这是自然,叔,您放心吧,村里人都知道。” 至于个别不知道的,苏长久也是打算直接忽略了。 苏长久有自己的想法,反正他是村长,不是那些人的亲爹,管那么多干啥? 帮不过来,就不用帮了! 一个村子大部分人富裕就行了,有个把穷人没毛病。 哼,倒是要让那些不愿意通过努力,就等着吃大锅饭的人看看,好日子是咋过出来的。 这些年的大锅饭,把这些懒汉们养成祖宗了,成天就等着天上掉馅饼了。 既然想躺着等馅饼,那就躺着等吧,总有一天,看到别人过上好日子的时候,有他们后悔的。 苏长久这个人,虽然没啥太大的见识,但在基层治理方面,也算一把好手了。 要不然,也不能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让村子里的人能混饱肚皮。 第776章 堂屋的一边,男人们说着大事。 另一边,苏小草陪着苏奶奶等人说话。 知道苏小草是来京城培训的,苏奶奶可欢喜坏了。 “那就住在我们家里,可不许推辞。” 苏奶奶对苏小草其实是很喜欢的。 早年,苏小草和苏小梅两个在县城读书,没少在苏家住,苏奶奶对这两个勤快又努力的女孩子都喜欢。 小梅现在就在京城,倒是经常能见到,反而是小草,从上大学开始,能见到的次数很少。 现在见到了,苏奶奶自然很开心,尤其是听到苏小草说要在京城里培训几个月的时间,更是高兴得很。 苏小草还有点迟疑。 毕竟…… “奶奶,我还是住在学校方便。” “咋越大越客气了?以前也不是没在我们家里住过,也没见你这么扭捏。” 苏小草:…… 那时候,和现在并不一样。 人就是这样,心态变了,所有的一切都会变。 苏小草觉得,自己现在并不适合住在苏家,她怕自己难以克制自己的情感。 苏奶奶哪里知道苏小草心里这些想法。 老太太不由分说地说:“你培训的学校是七中,小甜几个以前就是在这个学校上学的,距离我们家也不远,住学校,哪有住在家里舒服。听奶奶的,就住在家里!” 苏小草垂下眼眸。 最终,苏小草没有拗得过苏奶奶的,还是答应住在苏家。 这边苏小草要住在苏家这事情定下来了。 而另一边坐着说话的苏长久才知道,苏小梅家的孩子也出生了,只比苏子乐小五天,十分惊讶。 “我还说这次来了,也要去桃花家里看看,没想到,她也当姥姥了。”苏长久感慨地说。 桃花这也算是熬出头了。 年轻的时候,遇到李长明那么个玩意儿,差点就毁了一辈子。 谁知道桃花是个有福气的,还能遇到沈自珍这样的人。 “我这既然来了,也得去看看桃花家的小娃娃。”苏长久笑着说。 南岭村的人,大部分都是苏家人,从血缘关系上说,并不是很亲,但大家都住在一个村子里,互相帮衬过日子,也就亲近了。 “是应该去看看,你们在火车上累了,好好休息一个晚上,明天见见老朋友。” 苏爷爷说起老朋友,苏长久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 “杜家、迟家可都在京城,你来了,不得过去看看?” 苏长久忙就点头。 去看看是应该的,到底是长辈,不去看不合适。 “他们住得远不远?” 苏长久问。 今天从火车站过来,才知道,京城可比小县城大多了。 “不远,就几分钟的路程。”苏爷爷抽了一口烟说:“后天咱们去桃花家里看看。” “要是不远,咱们早上去看看,下午去桃花家里看看小娃娃,叔,家里放心不下,后天我就打算回去了。”苏长久忙说。 “那可不行,大后天两个娃过满月,你没来就算了,来了咋也要等两个娃满月过完再回去。” 这次,不等苏爷爷说话,苏奶奶正好听到,忙就开口阻拦苏长久返回。 苏长久原本打算最多待两天时间就回去,现在倒是不好就这么回去了,怎么也要等两个娃的满月过完。 “就是,村长,好不容易来一回京城,咋也要多待几天。”苏老三忙也劝着:“我明后两天也没啥事,带着您各处走走。” “来了京城一趟,总要看看升国旗的,也得去瞻仰一下伟人,还有以前皇帝家住的院子,来了也得去看看不是?” 苏长久来的时候,真没想过这么多。 但现在听苏老三这么说,觉得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他这辈子,要是不出意外,可能就只会来京城这一趟,啥也不看看就回去,不是白来了? 要是真能去这些地方看看,等回去的时候,也能给村子里的人说说不是。 “咱不得给乡亲们买点儿京城里的特产啥的,都要时间嘞,长久啊,既然来了,就多待上几天,让我们好好招呼一下你!”苏奶奶十分热情地说:“左右家里能住得下,也不用去外面住宾馆花钱。” “对对对,村长,回头给嫂子打个电话说一声,您在京城里多留几天。”苏老三也一再劝说。 苏长久想了想,最终还是下决心,多留几天。 这一趟来,可是花了不少车费,要是就这么回去了,这些车费确实都浪费了。 “行,那我就多留两天,等两个娃的满月酒办完了再回去。” 苏长久庆幸,来的时候,将家里的钱都装上了,要不到时候过满月宴的礼钱都没有。 几个人说了一会儿话,苏爷爷就催促他们先去休息。 几个人这一路上确实辛苦了,便也不推辞,直接去休息了。 苏家的孩子们不到周末都不回来,家里住的地方倒是够了。 等几个人睡了一觉起来的时候,苏家已经热热闹闹了。 原来,知道苏长久等人来了,杜同和两口子也过来了。 倒是迟格现在住在谈子石那边的孤儿院里,一时半刻过不来。 晚饭已经做好了,很丰盛,有鱼有肉,有米饭还有馒头。 苏长久看着这一大桌子的饭菜,忍不住又觉得饿了。 真是太没出息了,咋就饿了呢? 前头还说吃了面条可以不吃晚饭的。 可这样的晚饭是真的丰盛,他们家就是过年,也没吃过这么多的菜。 “长久,赶紧过来吃饭,缓了一觉,看着气色都好多了。”苏奶奶笑着招呼苏长久。 “大队长,怎么来之前没说一声,你要是早说一声,我们老两口指定专门等着你。”杜同和握住苏长久的手,十分激动的说道。 当初,他们去红心大队,亏得有苏长久这样的大队长,和苏家这样心善的人,要不然,他们老两口可能和好几个老伙计一样,回不来了。 老苏家的恩情,他们老两口记得,同样的,苏长久这个大队长的恩情,他们老两口也没有忘记。 苏长久看着和以前在村里完全不一样的老夫妻,都不敢认了。 果然,回来了就是不一样了。 “你们二老可还好?我还说明天过去看你们,你们咋就过来了。” 苏长久不好意思了,他就是觉得,应该是自己先上门拜访两位老人。 怎么好意思让两位老人来看自己。 第777章 “大队长,早年要不是你的照拂,我们这两把老骨头还在不在,都不一定。你来了京城好歹也要让我们尽一尽地主之谊。”杜同和十分客气的说道。 有些恩情当时看着寻常,回头看的时候是救命之恩。 他们在红心大队的时候,或许还没有感受到这份恩情究竟有多重。 回到京城,与很多朋友说起那几年的时候,便知道,与其他人相比,他们几乎是在天堂里生活一样。 这一切,眼前这个憨厚朴实的汉子功不可没。 当然,也与村子里的人骨子里的质朴与善良有关系。 杜同和到了这把年纪怎么可能不通透? “顺手帮一把而已,您老不用太客气。” 二人客气了好一会儿,这才坐下来一起吃饭。 一顿饭,也不用分宾主,大家都很畅快。 杜同和来的时候,还带了两瓶茅台酒。 喝了酒,几个人都有些醉意,约定了第二日去孤儿院看望迟格之后,杜家二老才在苏老三的护送下回家。 一宿无话。 翌日一早,杜家夫妻二人早饭也没吃就到了苏家。 杜家夫妻过来的时候,苏老三带着苏长久几个人去看升国旗了,还没有回来。 杜同和便与苏爷爷说话。 余瑞媛则帮着苏奶奶准备早饭。 很快,去看升国旗的几个人回来了,都是一副心潮澎湃的模样,看得出来很激动。 “咋样?村长?” 苏长久听杜同和这样问,激动的眼泪都差点儿掉出来了。 他们不是没有升过国旗,可是,在这里看,和在村子里看,完全不一样。 当国歌响起的那一瞬间,苏长久泪流满面。 这样的心情,一直持续到了回家。 “真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亲眼看一眼。值了,值了!” “咱早上去看看老迟,下午去瞻仰一下伟人。”杜同和笑着说:“还有你激动的。” 回到京城之后,第一次看到升国旗仪式的时候,他也十分激动,激动得当场就哭了。 能理解苏长久这个朴实的乡下汉子现在的心情。 苏小草心情也很激动,但没有苏长久这样激动。 她看到父亲这样,觉得自己真的应该让母亲抽空也来一趟京城看看。 华国人,一辈子总该来京城一趟,才不枉此生。 她上班这些时间,手里也存了一些钱,回头就让母亲来逛逛。 至于钱,花完了再挣就有了。 苏长久原本一直都觉得,自己这一趟把家里存款花完了很心疼。 这时候,完全不心疼了。 值得,值得,这一辈子,还是应该来一趟的。 早知道,应该将家里给邻居托付一下,带着老婆子一起来京城。 苏长久想着,竟也就将这话说了出来。 “要不,我们想办法买张火车票,让嫂子现在过来?”齐良英说。 “不了不了,以后吧,说不定还有机会。你们不是说,二小子也有对象了,等二小子家的孩子生了,让你嫂子过来。” 家里没钱了,这一点苏长久很清楚,忙就推辞。 “也行,嫂子一个人没出过远门,到时候,还是您陪着过来,到时候,在京城里多住一段时间。”齐良英听到说自己儿子将来生孩子了,心里那个高兴啊。 老人就是如此,到了一定的年龄,总是想着赶紧有个第三代。 看着大嫂子当了奶奶,齐良英心里那个羡慕啊。 但没办法,自家儿子和未来媳妇都还在读书,要等一等才行。 “等啥生孩子啊,二小子结婚的时候就过来!”余瑞媛笑着说:“大小子结婚去了老家,我估计二小子应该要在京城。” 苏奶奶应和:“老了,跑不动了,二小子到时候就在京城结婚。然后让他们小两口去村子里。” 就算在京城结婚了,去老家待客也是少不了的。 左右,老二两口子就在省城。 到时候,别人都不回去了,老二两口子看着招呼客人就行了。 苏长久点头,表示十分赞成。 媳妇跟着自己,一辈子吃苦,也该让媳妇也来京城看看。 只是,他们两个年龄越来越大了,赚钱的本事越来越小了,还有个小闺女等着出嫁。 算了,回去再说吧,二小子那媳妇,听说还在读书,还得两年时间。 村子里现在发展好,说不定到时候就不差钱了。 在苏家吃了早餐之后,苏老三专门找了一辆车,送几个人去孤儿院探望迟格。 苏长久坐着小汽车,很新鲜。 他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在京城里坐小汽车。 “京城里的人,看着就是比咱有钱。”苏长久感慨:“只是,也不想传说的,地上都是黄金。” 几个人听到苏长久这话,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长久哥,皇帝住的地方,是金砖铺的,其他地方,和咱一样。” 杜同和听苏老三这样说,便解释:“皇帝住的地方,是金砖铺的,可也不是真正金子做的砖,只是敲击起来是金石之声罢了。烧制的过程很不容易,价值也高。” 苏老三还真没研究过这些,听杜同和这么解释,很惊讶:“杜伯伯,真是这样?” “真的,金砖名字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种是金砖是由苏州所造,送往京城的,所以是“京砖”,后来演变成了金砖。另一种说法是金砖烧成后,质地极为坚硬,敲击时会发出金属的声音。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明朝的时候,一块金砖价值一两黄金,所以叫做金砖。”余瑞媛笑着解释。 苏长久和苏老三都没听过这些,听得津津有味。 “这就算不是黄金做的,那也老值钱了。”苏老三没忍住感慨说道。 说笑中,几个人就到了谈子石两口子办的民营孤儿院门口了。 带着苏奶奶给孩子们和迟格等人准备的东西,几个人下车进到院子里。 杜同和两口子也是经常来孤儿院的,和孩子们都很熟悉。 孩子们看到两位老人的时候,一脸兴奋地跑过来,才发现竟然还有陌生人,一时之间,站在当场不敢继续往前了。 “怎么不过来了?你们苏爷爷和苏奶奶让我给你们带好吃的了。”余瑞媛笑着冲几个孩子招手。 苏奶奶经常会做一些吃食补贴孩子们的伙食,大都是做肉菜让人送过来。 孩子们也都习惯了。 “有丸子吗?我最喜欢苏奶奶做的丸子了。” “我想吃红烧肉!” 小家伙们的心思被好吃的三个字吸引了过来。 余瑞媛将手中的一个大袋子递给帮工的人,让拿到厨房去。 “中午的时候,加菜。” 第778章 谈子石这边雇佣的两个工人是退伍军人,勤劳肯干,十分尽职尽责。 现在不光要负责帮忙做凉皮、凉粉、甜胚子等赚钱,还会帮忙照顾几个孩子。 加上收养的几个孩子也知道,他们现在能有这份稳定的生活,都是靠着谈子石两口子,因此,比一般人家的孩子更加懂事一些。 相处的时间长了,这些人倒是和一家子人差不多了,热热闹闹的。 迟格现在孤零零地一个人过日子,自从到了这边和这些孩子在一起之后,心情反而比以前好了很多。 这些孩子在这些人的照顾和教导之下,一个个都十分乖巧懂事。 这样融洽的气氛,与苏长久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他去过孤儿院,那里的孩子与这里的孩子完全不一样。 孤儿院里的孩子,总是给人一张底气不足怯生生的样子,而且,穿的衣裳也都不太合身。 孩子们见到人的时候,也十分木讷,并不敢靠近。 而且,孩子们私下里的关系似乎也不好,彼此之间很冷漠。 但这个私立的孤儿院里的孩子完全不是这样。 孩子们大的小的能互相照顾。 而且,见到了人能主动打招呼。 最主要的是,这些孩子们面容之上的笑容是做不得假的。 很真诚灿烂。 “这些孩子,被照顾得好。”苏长久忍不住感叹。 如果不是被很好地照顾,这些孩子,绝对不会是这样的一种状态。 “都是靠着大家伙儿的帮衬,才有现在。”谈子石感慨地说:“我叫谈子石,咱们以前也没有见过,但您的名字我听过。” 这两天听到谈子石这个名字的时候,苏长久觉得似曾相识,这时候终于想起来了。 谈子石,可不是一般人啊。 这位当年在省城也算得上是风云人物。 毕竟,谈半城的名字相信在当地没有多少人没听说过。 最近听到谈子石,似乎是两年之前,有人来村子里打听谈子石的下落。 据说打听谈子石去向的是谈子石的儿子儿媳妇还有孙子。 这件事当时闹得还挺厉害的。 怎么谈子石却在京城? 有自己的儿孙不回家享受天伦,却在这里养活一帮别人家的小孩子,怎么想,都觉得不能理解。 苏长久不知道谈子石到底知道不知道自己的子孙后辈们在找自己。 他试探地问道:“前两年,听说您的儿孙们在到处找您,这件事您知道吗?” 谈子石没想到,与苏长久的第一句对话竟是如此。 “让您见笑了。我没打算回去,家里的房子也留给他们了,算是我为他们尽心了。” 如果当初,儿孙们没有存着不良的心思,企图要欺负黎瑜娘,最终逼得黎瑜娘背井离乡来京城的话,或许,他们的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了。 可是,偏偏那些孩子们一个个狼子野心,容不下黎瑜娘。 还让黎瑜娘受尽委屈。 他也是因此才看透了那些儿孙们,最终下定决心,远离他们。 “您这是不打算回去?”苏长久显然没有想到,会听到这样的话。 谈子石这话里的意思究竟是什么? 是知道儿孙们在找他,但是以后还是不会回去。 “村长,我拜托您一件事,您见过我的事,如果回去有人问起,还请您帮忙瞒着。” 苏长久更加傻眼了,这话是啥意思? 当了一辈子村干部的人,显然是很能理解这话里意思的。 这分明就是在说,如果有他的儿孙找他,千万不能说的意思。 苏长久其实不能理解,这是为啥。 毕竟,作为长辈和儿孙,又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 难道不是坐在一起说一说就说清楚了吗? 为什么会这样? 可这是别人的家世,苏长久觉得,自己不适合追问。 “我知道了,您放心吧。”苏长久郑重点头。 “咱们又见面了。”迟格过来与苏长久打招呼。 迟格是几个人里与苏长久接触最多的人。 自从迟格到了红心大队之后,其实没少接受苏长久的照拂。 不光是私下悄悄的给他们送一些吃的,对于村子里一些激进的人企图要对他们祖孙动手的人也都压制了下来。 那几年,对于迟格来说,日子算不上好过,但也没受罪,这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 那些年,对于有海外关系的人,简直就是容不下的,而他们迟家,儿女都在国外,这已经是原罪。 当初,去红心大队的时候,他甚至都抱着可能再也回不到京城的想法。 如果没有苏长久这个在村子里一言九鼎的大队长的照顾,他们祖孙两个,能不能活下去都不知道。 “迟老,你好啊,好久不见了!” “是好几年不见了,要不是我这把老骨头实在是跑不动了,还想着去村子里看看呢!”迟格笑着说。 虽然那是一段说不上好的回忆,但经历了,就是过往。 迟格没有想过将那几年的时光从记忆深处磨灭,而是打算永远记住。 不光是他自己要记住,也要让迟意远记住。 回到京城的日子里,迟格一直在教导迟意远,要记得在乡下的那些日子,记得那些在他们祖孙二人最艰难的日子里,曾经帮过他们的那些善良的村民们。 没错,迟格一直都觉得,红心大队的村民是善良的,即便是有些人对他们祖孙是漠视的。 但没有上门欺辱,就已经是善良的体现了。 “您老好好保养身体,以后要是有机会,我再来看您。”苏长久说着,拿过一个袋子:“这里面装的是一些我们那边的山货,我们乡下地方,也没啥好的,就这点粗鄙的东西,给您尝个鲜。” 苏长久这次来的时候,确实是带着四份礼来的。 除了给苏家的,杜家、迟家还有苏桃花家里都有。 迟格没想到,苏长久竟然还给自己带了礼物。 “大队长,您真是太客气了,这么大老远的,您来了,能看过一眼,就是记着咱们的情分了。”迟格接过小袋子,十分感慨的说道。 第779章 “当年,我其实也没帮你什么,说起来,还是小甜这孩子,一直帮着你们。” “如果没有您支持,小甜就算有心也做不到。”迟格笑着说:“村长,你们的善良,最终会有回报。” 人是故乡亲,虽然迟格他们不是红心大队的人,但因为早年的情分,见到苏长久的时候,都格外亲切。 知道苏老三下午要带着苏长久各处转转的时候,几位老人都表示,要带着他各处去看看。 原本苏老三计划,第一站要去故宫博物院。 但迟老等人都说,故宫太大了,一个下午转不完,要转就专门抽出一天时间,认认真真地看看。 “那可是皇帝住的院子,比咱们村子还大。”迟格笑着说:“里面有很多值得研究的。” “也行,咱们明天一整天去故宫里,下午可以去大学里看看。”杜同和从善如流的笑着说道:“正好,最近自珍在京城里,咱们下午先去看看自珍。” 对于苏长久来说,其实并没有觉得大学有什么好看的,但因为沈自珍是在大学,他也确实想见见沈自珍这个对农民有恩情的人,便答应下来。 中午饭是回到壹鸣阁吃的。 苏长久看着苏家餐厅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便知道,生意很好。 也难怪苏家现在能发展起来,这么多的客人,饭菜的价格还这么高,日子咋能不好过? 京城里的人真有钱,换成他们村子里的人,是真的不舍得花这么多钱吃一顿饭。 此时的苏长久并不知道,壹鸣阁这个餐厅,对于现在的苏家根本不算什么。 苏家真正赚钱的是苏小四经营的荣发商行,以及苏小甜的工厂。 吃饭的时候,苏小草也过来了,说早上去学校报道之后,学校让她下午休息,明日一早正式去学校。 因为苏小草也有一个下午的时间,苏长久便说要带着苏小草一同去大学里看看。 苏小草以前在省城读的师范学院,一直都很羡慕苏家的孩子们能在大学里读书。 听到他们要去大学,很是高兴,当即答应了下来。 苏家人招呼客人,那是真的实实在在。 梁秀主厨,做的都是店里的招牌菜招呼大家。 苏长久这一顿饭吃得很满足,但也忐忑。 “这么多的菜,得多少钱啊,我看你们店里的菜可都不便宜呢。” 对于这个朴实的农民来说,都不知道自己这一顿饭吃掉了多少钱,但他知道,这一顿饭的钱,他们老两口大半年都未必能赚得到。 “在家里做点儿吃多好,咋就这么祸祸了。” “爹,您这是贵客待遇。” 苏小草笑着劝慰父亲,这是老苏家人的心意,说一说也就罢了,说得多了,估计苏家人心里也要不舒服。 苏长久收到了女儿的示意之后,终于不说了。 “长久啊,饭菜对外的价格高,可是咱们自己吃,也就是花材料钱,跟在家里没啥差别。”苏爷爷笑着劝苏长久。 这些话要是不说透了,估计苏长久这顿饭吃下去都不能好好消化。 苏长久听苏爷爷这么说,这才恍然大悟。 “看看我,一时之间被价格给吓到了,都糊涂了。”苏长久不好意思的笑一笑。 放下了心结,苏长久吃得就香甜多了。 吃罢午饭,略微休息一会儿,一行人去了农业大学。 因为已经事先联系过,沈自珍正在学校里等着他们呢。 再见沈自珍的时候,苏长久盯着沈自珍看了很久。 对于苏长久只盯着沈自珍看却一句话都不说,众人都很奇怪。 苏长久并不是一个言语上木讷的人,为啥看到沈自珍不开口了? 沈自珍自己也奇怪,他还回去过一趟呢。 苏长久不应该不认识自己啊。 就在沈自珍忍不住打算问的时候,苏长久终于开口说了一句话。 “沈教授,别人到了京城都看着年轻了,我还以为是咱们京城的水土养人,可你咋看着老了呢?” 苏长久这一句话说出来,其他的人都沉默了。 是啊,沈自珍回到京城这几年,明显地衰老了,这是有目共睹的。 还不是因为回到京城之后,沈自珍不要命地工作,这几年,能安心睡觉的时候都少。 “是不是桃花没有好好照顾你?这妮子,这样可不行,我得说说,让她好好照顾你的身体。” 作为农民,苏长久当然知道,沈自珍这样的人,对于国家,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他也深切地希望,沈自珍能够保重身体,研究出更多优良品种,让更多的人有粮食吃。 一直以来,苏长久对于苏桃花能够嫁给这样一个国之栋梁而骄傲。 但现在,才回到京城短短几年时间,沈自珍的身体竟然就这样坏了下去。 下意识的,苏长久就觉得,是苏桃花没有照顾好家里。 沈自珍听到苏长久这么说,忙就解释:“不是,不是,是我的工作太忙了。” 桃花很用心地照顾着他,就算厂子里也很忙,但对他的照顾一点都不少。 要是没有桃花的悉心照料,他的身体,肯定还不如现在。 “其实,这半年,小甜给我开了几个药膳方子,吃着挺好。” 吃过苏小甜药的人都知道,效果十分好,但为什么在沈自珍这里就效果不明显呢? “自珍,小甜的方子我们用了效果都很好,为什么你用着,效果不明显?” 迟格问出了心里的想法。 他的老毛病都被苏小甜用最简单的方法给治疗好了,怎么沈自珍都半年多时间了,还不见明显起色? “老师他是因为平日里不注重身体保养,该吃饭的时候,要是忙起来,也就对付一口。” 开口说话的是苏三恭,苏三恭的身后,正是苏桃花。 苏三恭说话的时候,若有若无地看了一眼一脸尬笑的沈自珍。 不遵医嘱的病人,最有效的药也没用。 这一点,苏三恭也很无奈。 苏小草看到苏三恭的这一瞬间,只觉得整个人心跳加速。 第780章 她忙伸手抚上自己的胸口,拼命压制心中的悸动。 过来的时候,苏小草并不知道要去哪所大学。 她以为要先去看望苏小甜。 一路上还想着见了苏小甜要说点什么。 后来在路上才知道,要先来农业大学的时候。 她那时候就想过,要不然找个理由回去吧。 但人已经在路上了,找什么理由都不合适。 怀着忐忑的心情,一直到了农业大学,见到了沈自珍。 在发现沈自珍身边没有苏三恭的身影的时候,她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她还以为苏三恭不在学校,这样的话,就能避免见面了,多少能让她有缓冲的时间。 压制了好几年的思念,需要时间方能缓解压下。 但谁知道,竟然在这样突兀的情况下,苏三恭出现了。 眼前的人,依然是记忆中的帅气俊郎,卓尔不凡。 即便是从事与农业相关,却一点都不显得土气。 反而让人有一种更加着迷的沉稳气质,就像是大地一样的浑厚朴实。 苏小草发现,几年不见的人,越发地优秀出众了。 可是,不管眼前这个男人再怎么优秀,都不是她能觊觎的。 这是她的族兄啊,他们同是苏家人,同族不通婚。 这样的感情如果被别人知道了,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苏小草拼命将自己的身形藏起来,甚至不敢多看一眼苏三恭。 她怕,多看一眼之后,拼命压制的感情就会掩饰不住地流露出来。 是的,苏小草喜欢上了苏三恭,在明明知道不应该的情况下,深深的喜欢上了。 到底是什么时候喜欢上的,苏小草自己都不知道了,但喜欢就是喜欢。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从上大学的时候开始,苏小草逐渐与几个曾经的小伙伴逐渐疏远了。 这几年了,苏小草一直都在沉沦中挣扎,忍受着内心的折磨。 她觉得,她有罪。 简直是不可原谅的罪过。 为了忘记苏三恭,苏小草不光拒绝了与苏三恭的联系,甚至很少与苏家人联系,包括苏小甜这个小妹妹。 也就是苏首温结婚那年,她与苏家人接触多了一些。 也正是那一次的接触,让她更加放不下这个人,感情一发不可收拾。 这几年,她不是没想过找个对象,忘记眼前这个人。 但,他就是他,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能够代替的存在。 尝试过之后,她终于选择放弃找个人过日子的想法。 她心里有人,不愿意找对象成家。 可是这样的想法,不能对任何人讲,只能深深埋在自己心里。 其他的人根本没有注意到苏小草,他们现在的心思都在沈自珍的身体上。 “是我没照顾好老沈。”苏桃花走到苏长久面前说:“他的工作忙,经常外出工作,一走就是一两个月,身体就这么耽误了。” 苏桃花其实不是没想过,将服装厂盘出去,专心照顾沈自珍。 可是,家里还有两个儿子没结婚。 她不光是妻子,还是一个母亲,要为儿女们的将来考虑。 到了京城,他们的生活注定了与以前在乡下的时候会有差别。 苏桃花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将来也能过上优渥一些的生活,所以,只能趁着自己还有精力的时候拼命。 “不怪你,桃花,我以后就算外出,也认真吃饭。”沈自珍忙就表示。 他不能自私到让苏桃花放弃自己的追求专门照顾自己。 苏三恭看着沈自珍无奈的摇头。 老师就是这样,每一次说得好听,但是忙起来的时候,根本不记得。 原本,小甜说,按照沈自珍的身体状况,吃药膳的效果最好。 但药膳做起来麻烦,而且,放凉了再吃也就没有效果了,有些时候外出也凑不够材料。 有些时候,送过来的药膳都凉了,重新热过之后,效果明显打折。 这些事,他对苏小甜也说了。 并且请求苏小甜重新想办法给沈自珍调理身体。 苏小甜最终决定,让沈自珍吃药丸子调养身体。 药膳再好,吃不到时间上,也是白搭。 “小甜前些天给我说,她调整了方子,正在配药,以后让老师直接吃丸药,方便。” 这件事,其实小甜已经着手很久了。 不过,她给沈自珍开的药里有一味药材难寻,一直找了三个月才算找到。 大概再有两周时间,药丸子就能做好了。 “小甜的药丸子效果也好,三恭啊,这件事要交给你,等小甜的药丸子做好了,你一天三顿盯着你老师吃。” 迟格很郑重地将这个伟大的任务交给了苏三恭。 苏三恭也十分郑重地保证,自己以后一定会照顾好沈自珍的身体。 “不要总说我的身体,我觉得,我的身体还好,再坚持个几十年不成问题。”沈自珍乐呵呵地说。 沈自珍招呼众人到自己办公室去。 “沈老师,你是我们农民的贵人啊,您要保重身体,我们这些人才能放心。”苏长久还是忍不住叮咛几句。 对于苏长久开口就关心自己身体,沈自珍也是感动的。 这是一个农民对一个科研人员的关心,无关其他! “大队长,哦,现在应该叫村长了。你放心吧,我现在身体还算不错,就是刚回来的两年熬得过分了,后面调养一下就好起来了。” 刚回来的时候,百废待兴,身边也没有人能帮自己。 什么都要自己干,沈自珍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好在三恭和小梅这两个成长得很快,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帮到自己了。 苏三恭是这个时候,才看到
相关推荐:
py交易(1v1,校园文)
兽
我的岳父大人
把小基文误发给男神后[电竞]
将军的情妇
春梦无边(古代篇)
狼的慾望 我的狼王子系列(一)
影帝家养小仓鼠[娱乐圈]
末世,靠着经营宾馆走上人生巅峰(gl)
陆在云之下(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