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却在腹腔里面找到了这一块巴掌大的、染血的牛皮。 案卷上也详细地记录了刑部和大刑寺还原案发时的场景。 郑家父子提刀与黑衣人相斗,年仅八岁的孩子被刀刺中,倒地身亡。 郑唤堂疯狂的冲过去,却被几个黑衣人围攻,最后倒在儿子的身旁。 杀手以为他死了,便去屋里找剩下的母女俩。 谁知郑唤堂却还没有死透,他一寸一寸的,艰难的往前爬,爬出一条长长的痕迹。 他想爬到儿子身边,握一握儿子的小手,不想在儿子身旁发现了这一块不知从何处扯下的牛皮。 这时,火光大起。 郑唤堂用最后一点力气,把自己的肠子扯出来,再把这块牛皮放了进去。 他知道自己死后,仵作会替他收尸。 只要一收尸,就会发现这张薄薄的牛皮,替他把真凶找出来。 郑府一案的总负责人,便是当今太子赵彦洛。 太子与锦衣卫,三司仔仔细细研究这张牛皮纸。 研究了整整两天,才发现这张牛皮其实是一张简化了的地图,上面标注了四九城东南面所有暗渠的位置。 而标注所用的字,并非汉字,而是齐国的文字。 三司根据这两样证据,推断出凶手便是吴关月父子。 随即,锦衣卫顺着这张地图上标注的暗渠找过去,终于在一处暗渠里面,找到了埋在泥里的十二件黑衣。 由此又推断,杀手共有十二人。 “谢知非。” 晏三合深深吸一口气。 “我们暂且抛开吴关月父子不是凶手的这个念头,就以目前这个案卷,案卷上的这些信息、证据来推断一下。” 谢知非蜷起手指,“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怎么推断都是吴关月父子。” 晏三合:“没错,我们到书房说话。” 谢知非朝黄芪、丁一他们递了个眼神,示意他们赶紧跟进来。 …… 书房里,小裴爷和李不言正好把最后一卷看完。 两人一个揉着脖子,一个揉着眼睛,脸上都是一副白痴的表情。 感觉脑子不够用啊! 晏三合走到书案前,把她用过的茶碗分散开来,先拿起茶托,往桌上一放。 众人赶紧围上来。 “郑家武将出身,郑老大、郑老四一个是武学教官,一个在亲军卫,这两个都被杀了,可见对方功夫高强,手脚利索,可对?” 谢知非反应极快:“对!” 晏三合:“吴关月父子能逃脱,靠的就是这些暗卫,周也的身手我们都见识过,和朱青不相上下,可对?” 谢知非:“对!” 晏三合拿起茶碗,放在茶托上。 “这是做案的整个过程,事先踩点,统一行动,手起刀落,怎么逃脱,每一步都算计的有条不紊,有预谋,有组织,有能力,可对?” “对!” 谢知非接着又道:“而且这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能做到的,光摸清那些个暗渠,都要费上一两年的时间。” 晏三合看着他,“那么请问三爷,谁会花这么大的人力物力,来对付一个郑家?” 小裴爷不甘心谢五十和晏三合一问一答,显得他脑子很不行的样子,赶紧抢话道: “肯定有深仇大恨呗。” 晏三合把最后的茶盖一放,“叮”的一声脆响. “吴氏一族被郑老将军屠杀,吴关月父子丢了皇位,被逼流亡,算不算深仇大恨?” 小裴爷:“必须算。” 晏三合:“最重要一点,当年吴关月父子逃脱,也是借着那一把大火。” 谢知非眸子骤然一缩。 “动机很明确,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手法很相似,杀戮,大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所以。” 晏三合目中寒光一压,指着桌上完完整整的一个茶盏。 “案卷没问题,案子没问题,查案子的人也没有问题。” 第四百三十六章大神狂欢周:神秘番外 永和元年。 七月十五。 电闪雷鸣,大雨如注。 郑府,书房。 郑玉背手站在窗户前,眼前是一片浓稠的雨雾,什么也看不到。 郑唤堂张了张口,“父亲?” 郑玉没有什么反应,只是重重叹出一口气。 郑唤堂的心,一瞬间被吊起来。 父亲这是怎么了? 把他叫来,却一言不发,整整一个时辰,就这么干站着,满腹心事,昨天还高高兴兴呢。 想到昨天,郑唤堂心里涌上一点喜悦。 妻子赵氏生下一对龙凤胎,两个小家伙一落地,就哭得震天响,别人儿女双全要花几年时间,他却是一下子抱俩。 好命啊! 就在这时,窗前的人转过身,目光深深地唤了一声:“阿堂。” 阿堂的郑唤堂的小名,成家后,父亲就很少这么叫他了。 郑唤堂心慌慌。 他从这声低唤中,听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父亲,儿子做错了什么,您就直说,该打打,该骂骂,您别憋着。” “儿啊,我……” 郑唤堂艰难的开了个头,又说不出话来。 郑唤堂觉得自己猜到了几分,一撩衣裳,双膝跪下。 “父亲,您别听那接生婆胡说八道,什么鬼节,鬼胎,我是不信的,咱们郑家……” “把那小的杀了吧。” “啊?” 郑唤堂猛的抬起头,脸上的血色倾刻间退了个干净,“您,您说什么?” 郑玉面上一片悲色:“把你女儿杀了。” 杀我女儿? 郑唤堂瞳孔骤然急缩:“父亲,你疯了吗?她是你孙女啊,是我的亲骨肉,亲骨肉啊!” “阿,阿堂 ……” 郑玉浑身颤抖,两行热泪从眼眶里缓缓滑落。 “轰隆隆——” 雷声打在了郑唤堂的心头,他活二十年,还从来没见过父亲的眼泪。 将军泪…… 郑唤堂脑子里嗡嗡直响,下意识问道:“父亲,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你跟我来。” 郑玉扔下这一句话,走进了屏风后面。 郑唤堂微微一愣,忙起身跟过去。 屏风后面,是间小小的卧房,卧房虽小,五脏俱全,郑玉偶尔会歇在这里。 他走到床前,一把掀开帐帘,“你看?” 郑唤堂急步上前,惊得目瞪口呆。 床上有个襁褓,襁褓里是瘦得像猫儿一样的小婴儿,婴儿的脸色很白,呼吸很浅。 “这,这是谁家的孩子?” 郑玉闭了闭眼,在隆隆雷声中,用极其嘶哑的哑声道:“阿堂,父亲从前……” 他说的很慢,每一个字都像榔头敲在郑唤堂的心口。 原来如此。 竟是如此! “阿堂,从今往后她才是你的女儿。” 郑玉看着儿子,眼里带着痛,“把那个孩子杀了吧。” “不能杀!” 郑唤堂跪倒在地,满脸哀求,“父亲,赵氏心细如发,这事瞒不了她,这不是最妥帖的办法。” “你打算怎么办?” “我想想,让我想想。” “你若想出好法子,我便留她一命,若没有,那便是我郑玉对不住她。” “我能的,我一定能的。” 郑唤堂的目光凝在小婴儿身上,忽然想到几个月前和赵氏一同去的水月庵。 “父亲,我有一个主意……” …… 半个时辰后。 郑唤堂撑着伞走进海棠院,大丫鬟迎出来,“七爷,七奶奶刚刚醒。” “两个孩子呢?” “正在吃奶呢。” 郑唤堂:“喂完奶后,把孩子送到老爷书房。” 丫鬟一愣:“这么晚了?七奶奶还说一会要看看孩子呢。” 郑唤堂:“老爷请了和尚来批命,一点都耽误不得,吃完后,让奶娘立刻抱过去。” “是!” 郑唤堂转身就走。 丫鬟看着七爷的背影,心里觉得奇怪,七爷和七奶奶平常好得蜜里调油,怎么七奶奶醒了,爷也不去瞧瞧。 正想着,却见七爷又打伞折回来。 “把七奶奶从前用过的帕子,找出一块来,再把针线盒子给我。” 丫鬟虽然一头雾水,却只当是和尚那边要的,赶紧把东西都拿出来。 郑唤堂接过帕子、针线盒直奔书房。 书房里,一灯如豆。 郑唤堂一手拿着针,一手去穿线。 线穿好,他开始在帕子上绣东西,虽然十根粗长的手指笨拙的跟什么似的,但一针一线都缝得十分用心。 缝好,他把帕子塞进怀里,然后吹灭灯,直奔郑玉的书房。 …… 书房里。 三个孩子并排放在床上,两个脸蛋红扑扑,一个脸蛋白兮兮,都睡得昏昏沉沉。 郑玉抱起其中一个,放在臂弯里。 这个曾经杀敌无数,名震天下的老将军,低头用脸蹭了蹭婴儿的额头,交到了儿子手里。 郑唤堂用白布将婴儿缠在胸前,随即披上黑色大麾,又在大麾外罩一件蓑衣。 “父亲,我去了。” 郑玉把自己的腰牌递到儿子手里,“万事当心,速去速归。” “是!” 郑唤堂戴上蓑帽,冲进夜色里。 夜色如墨,雨势渐小,老将军在屋檐下站了半晌,脸上露出只有在战场上才有的肃杀。 “下面,就该着手处理海棠院的那些人了,一个都不能留!” …… 风雨中,郑唤堂骑马到了西城门,掏出腰牌给守卫,守卫见是郑老将军的腰牌,二话不说,就把城门拉开一条缝。 郑唤堂一跃而出,直奔水月庵。 到水月庵门口时,天色依旧暗沉, 他解开白布,把婴儿抱在手里,用目光一寸一寸描摹着婴儿的五官。 郑唤堂看了许久后,腾出一只手去掏怀里的帕子,小心地塞到襁褓里。 这个帕子是他的私心,爹都不知道。 “孩子,你叫郑竹西,是我郑唤堂的女儿,我……” 语调哽咽,他再也说不下去,快步走到庵门前,把襁褓放到了地上。 郑唤堂不敢多看一眼,扭头就走。 他把马牵到树林里,又折回到庵门口,躲在一根大树背后,两只眼睛死死的盯着地上的襁褓。 天色一点一点亮起来,庵门终于吱呀一声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一个白净的尼姑。 白净尼姑抱起地上的襁褓,四下看看,忽然,襁褓里的女婴“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尼姑一边哄,一边又四下看看,见没有人,轻轻叹了口气,转身走进尼姑庵。 树后。 郑唤堂泪流满面。 第四百三十七章剁了 没有问题! 谢知非嘴角勾起一抹苦笑。 如果不是他们亲眼见过吴书年,吴书年又亲
相关推荐:
小寡妇的第二春
满堂春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痛之花(H)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芊芊入怀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流萤
成瘾[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