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王有关系,但是他觉得未必。 晋王妃是端王妃的亲妹妹,尤其是这姐妹俩还曾闹得几乎断亲,一个在京城爹娘跟前长大的,如今却对在外长大的俯首帖耳。 而且端王妃的亲生父母被逐出伯府,端王待她更是情深义厚,可见这位端王妃的手段有多厉害。 晋王妃的性子怎么能想到这样的事情,当然是有人指点。 而且自己的人暗中去查钱知府,证据拿到得太过顺利,若不是有人暗中相帮怎么会如此? 张阁老心头发沉,再看看不争气的晋王,长长地叹了口气。 钱侧妃的事情,只怕端王这边早就发现了端倪,只是一直压着没说,就等着皇后与婕妤两败俱伤。 而现在,他还要承端王雪中送炭的情,真是想想就堵心。 好一对豺狼虎豹的夫妻! 皇帝睁开眼后,眼前一片片的黑影,张阁老与几位阁臣皆在身边候着,瞧着皇上醒来,立刻上前见礼。 皇帝定定神,丁肇上前慢慢地扶着皇上靠着软枕坐起来,他轻声说道:“陛下,您先喝点水吧。” 皇帝嗓子又干又涩,心口如压一块大石喘不过气,他轻轻点头。 丁肇亲自将放温的茶盏端过来,小心服侍着皇帝喝了半盏水,这才低声又说道:“几位阁臣都在这里候着,太子与诸位王爷也在殿外守着。” 短短一句话,就把形势交代清楚了。 皇帝心中有了数,侧头看向张阁老。 张阁老立刻上前一步,沉声说道:“陛下,有何吩咐?” 皇帝眼神虽然已浑浊却依旧犀利,他看着张阁老问,“钱知府的事情,你当如何处置?” 张阁老知道,皇上这话不止是问钱知府,更是在试探他对婕妤与晋王的态度。 张阁老心头一震,随即便说道:“回皇上,钱知府所行之事罪大恶极,实在是不能宽恕,当以国法处置。” 皇帝自然不会宽恕钱知府,他要的是张阁老的一个态度。 张阁老言语中没有丝毫提及张婕妤与晋王,皇帝慢慢收回自己的眼神,良久才说道:“朕一向深信爱卿处事公正,此事交由你彻查。” “是,微臣必不负皇上所望。” 张阁老心里松口气,皇上让他去查,这一次看来是没有庇护皇后母子的心思了。而他为了避嫌,必然也不会恶意构陷。 张阁老接手钱知府一案的消息迅速传开了,皇后坐在坤德宫里面色铁青。 万万没想到,还会有这样的反转。 好一个张阁老,真是咬人的狗不叫! 此时,东宫里白时溪看着新进东宫的美人,这是太子三日前带回来的,宣州首富谢家的嫡长女谢慕华。 谢慕华长相不算是很出众,但是她最为出众的是谢家给的嫁妆,一地首富,拿出了大半家财给谢慕华傍身。 这丰厚的嫁妆,对如今的东宫而言简直是雪中送炭。 钱知府一案,就如悬在东宫头上的刀。 第521章 帝王心海底针 明曦出月子那日,女儿的名字萧沐宸翻遍了书籍终于定了下来,叫做知意。 萧知意。 皇家郡主要上玉碟,皇帝接到了萧沐宸的折子,看到这个名字嘴角抽了抽,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知意,知意,可真是粗浅得很,他那点心思恨不能昭告天下! 没出息! 皇帝本来还在养病,被这个逆子给气得生龙活虎地去淑妃那里发了一通火。 “他也不怕丢脸!”皇帝黑着脸怒道,“给女儿取这么个名字,经过人家孩子同意了吗?” 淑妃:…… 当初你选我进宫,经我同意了吗? 你们皇家父子一个德行,骂谁呢? 谁的种像谁,抱怨什么? 她这么多年在后宫这个泥潭里挣扎,都没埋怨他呢。 淑妃心里吐槽不已,嘴上还得为惹祸的儿子说情,“皇上骂得对,我看他是一点脸面也不要了。自己稀罕媳妇就算了,还把自己闺女带上了。这事儿不能让他得逞!” 皇帝看着淑妃如此生气,与他同一阵线,心口那点火气也就消散了些,“朕也不是对端王妃有不满,就是觉得不能这么纵着。” “是啊,臣妾也是发愁。也就是明曦这孩子自幼跟着她养父行商,走南闯北的性子历练的坚毅,这要但凡换一个人,还不得尾巴翘上天,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恃宠生娇的祸事来。”淑妃一脸愁容地开口。 皇帝听着淑妃这样说,仔细想了想,段明曦自从嫁给老四后,确实不像在闺中时做事那么招摇,而且还拿出那么多银子…… 一想起银子,皇帝有点心虚。 老四家的毫无怨言,当初他不好封赏段明曦,把恩赏给了伯府,但是也只是升了一级官职罢了。 这赏赐着实算不上丰厚,但是不管是老四还是老四媳妇从没有抱怨过,便是伯府的人也从无怨言。 又想起上次亓坪府一案倒霉的段愉,这倒霉蛋,接连两次被人算计,能这么糊涂做官的也就是他了。 一点也不长记性。 还有做了给事中的段宁,虽是庶出却才华出众,而且骨头特别硬,官职不高,但是却十分敢说敢做,上任短短数月,不知得罪多少人,户部上下官员都要让他得罪遍了。 不过,也正因为他行事坦荡,敢说敢言,户部才能清理得干干净净的,刘楚先能平平稳稳地告老致仕,保留一世清名,也有他几分功劳。 刘楚先为他效忠几十年,若是临老都不能保全,他如何心安。亓坪府一案来得又急又快,皇帝当时气晕了头,一开始没顾上刘楚先。 如今回想起来,段宁虽然年轻气盛,但是做事却急中有稳,心思又正,是个难得的好苗子。 段家老二在尚膳监做得也不错,他新送上来的膳食单子,有好几道菜色都十分合他的胃口,最近饭量都添了些。 还有在御马监养马的段家老三,听说他上任后,养的马膘肥体壮,而且配的马种也好,生出来的小马崽速度快,耐力高,若是长途奔袭效果奇佳。 这么一想,皇帝没忍住对着淑妃说道:“定远伯府这两年倒是蒸蒸日上,以前怎么没发现他们府上的人倒是有点奇才。” 虽然官做得不高,但是个个能务实,肯做事,还不争功。 难得。 淑妃心想当然是她儿媳妇的功劳,也不看看她儿媳妇没回来前,伯府是个什么烂摊子,全靠着老伯爷那点仅剩的脸面撑着。 但是这话淑妃是不能说的,她看着皇帝轻笑一声,“千里马也得有伯乐赏识,伯府的人便是有些才华,若不是皇上破格任用,岂能有今日的前程?” 皇帝觉得淑妃这话说得甚合他心,当初他确实把段明曦的功劳分给了伯府的人,才有了今日嘛。 这么一想,皇帝又觉得段明曦确实吃了不少亏,看着淑妃说道:“老四家这个女儿不能委屈了,我看名字老四这个倔脾气是不会改的。” 淑妃心想她儿子这头倔驴,宁肯罚跪也不会改,不仅她知道,皇帝也是深有体会。 她满面愁容地看着皇帝,“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认准的事情十头驴也拉不回来,臣妾代他给皇上请罪。” 皇帝把淑妃扶起来,“与你何干?不能委屈了朕的孙女,赐封昭华郡主,你看如何?” 昭华? 淑妃眉心一跳。 昭,光明照耀。 这个封号会不会太耀眼了些? 但是不要是傻瓜。 淑妃立刻上前谢恩,“臣妾叩谢皇恩,有您这封号,这孩子一生必然平安顺遂,事事如意。” 皇帝也觉得极好,以后人人都会称这孩子昭华郡主,谁还知道她闺名叫什么。 儿子不要脸,做老子的还得给他补上,想想就气! 这哪是生过了个儿子,倒像是给自己生了个…… 皇帝及时打住了自己的想法,脸不由又是一黑。 淑妃瞧着皇帝面色变幻不定,眼睛微微一转,立刻说道:“皇上,皇长孙女的封号想来您也有了定夺,皇长孙的名讳不知定下没有?” 皇帝:…… 对上淑妃殷殷期盼的目光,皇帝很是心虚,也不是他疏忽,东宫与豫王府也没上折子请封不是? 怎么会是他疏忽? 说起来,还是淑妃最周到。 皇帝一本正经地看着淑妃说道:“朕自然是想好了,回头旨意一并下达。” 皇帝回了崇政殿打补丁,很快三道册封旨意抵达各府。 太子妃所生皇长孙女封瑞安郡主,皇长孙赐名萧嵘,端王之女封昭华郡主。 几道旨意一出,瞬间引起京城上下的注意。 萧嵘也就罢了,豫王已经绝了继承大统的路子,皇上赐这个名字,很有可能是希望这个孙子好好读书,多添几分才华傍身。 但是瑞安跟昭华两个封号,私下里不少人捉摸不透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瑞字自然是极好的,但是跟昭字比起来,似乎也不占什么优势。 帝王心海底针。 不过,到了第二天,端王因差事不力被皇帝骂了个狗血淋头,还在崇政殿外罚站半个时辰,这些非议也就慢慢地散了。 第522章 假装大度 谢慕华进了东宫便封了良娣,顶替了姜素洁的位置。 姜素洁与陈良娣争宠起了争执,不小心摔倒流产,太子恼怒姜素洁不懂规矩不知收敛,仗着有孕肆意而为,不仅没有安抚她失子之痛,反而把她贬为承徽。 姜素洁被太子禁足,还是白时溪为她说情,在谢慕华进东宫那日,让她出来喝了杯喜酒。 姜素洁看了一眼新进东宫的谢良娣,容貌只能说清秀,但是眉眼清亮,举止柔和,带着江南女子的婉约温和,说话柔声细语,便是她听到耳朵里,这吴侬软语也令人醉心。 姜素洁凝视着她,曾经她也是京城有名的一朵花。 如今却落得这样的境地。 姜素洁并不恨顶了她位置的谢慕华,因为谢慕华一进东宫便携厚礼拜访了她。 谢慕华进东宫之前,她就不是良娣了,对她没有什么好恨的。 她只恨陈蓉这个贱人害她小产,恨太子妃冷眼旁观。 为她说情? 不过是假装大度罢了。 白时溪如今有女万事足,扫了一眼眼神愤愤的姜素洁,并不太放在心上。 至于陈良娣…… 白时溪扫过谢良娣,她一进来,只怕陈良娣的好日子也要到头了,不信走着看。 谢慕华进了东宫没几日,钱知府事发,太子在东宫大发雷霆。 陈良娣偏要在此时装贤惠,不想撞在太子的枪口上,被太子责骂一顿,哭着回了自己的院子。 倒是谢良娣不动声色地给太子送了十万两银票,让东宫属臣拿出去为太子奔走,才有了朝堂上为太子说话的朝臣。 曹国公如今只有个空爵位连个官职也没了,皇帝的面都见不到,更不要说为太子求情。 再加上曹国公得势时,做事多有猖狂,兴安伯那更是四处招摇,为太子也得罪了不少人。 太子得势时,这些人自然不敢做什么,如今大厦将倾,谁不想暗戳戳地踹上一脚。 白时溪如今已经掌控了东宫内宅的权柄,这些消息自然有她的眼线回报。 她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在太子前来探望女儿时,还能如往常一般温柔贤惠,一副一心扑在女儿身上,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架势。 太子这次虽然没有被禁足,但是皇帝也没开口让他听政,钱知府的事情让他有些缓和的地位再一次遭遇风霜。 太子的性情越来越阴晴不定,白时溪日日担惊受怕,有时候太子过来看女儿,她整个人都绷紧了一颗心,一直到太子离去才松缓下来。 素英看着都替自己主子难受,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 白时溪看着素英,“陈良娣与谢良娣那边让膳房仔细些,多送些温补之物养好身体,才好给殿下开枝散叶。” 只要她们任何一个生下儿子,太子就不会一直盯着她的女儿了。 她生产时难产伤了身体,太医说了最近几年不宜怀孕,她也以这个为由拒绝与太子同房。 太子是个性子高傲的人,自己拒绝他一次,他就再也没有入夜后进过自己的屋。 她的女儿,太子起了个名字叫做蕴珠,她其实一点也不喜欢这个名字。 皇上赐封瑞安的封号,她反而觉得甚好。 瑞安…… 她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这一生能祥瑞平安。 如今她只称呼女儿的封号,从不叫她的闺名。 她身边的人也跟着叫着瑞安郡主,萧蕴珠这个名字,渐渐地也就无人提起,只是记载皇家玉碟上的一行生硬的字罢了。 开年后朝廷风波不断,皇室里又接连有孩子出生,不管是哪一个的洗三满月都办得很是低调,尤其是她的瑞安洗三宴上又闹出那样的祸事,皇后与贵妃相争,结果她的女儿却受牵连,心中岂能畅快? 于是,在女儿百日时,太子问她要不要给女儿过百日,她婉言拒绝了。 太子为了朝堂上的事情分神,见她拒绝也没有坚持。 谢良娣献银有功,太子如今对她椒房专宠,陈良娣也失了宠,姜素洁倒是高兴起来,每次来
相关推荐: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总统(H)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鉴昭行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镇痛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