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习?《数理化丛书》做得怎么样?会做吗?” 陆明煦向郑思启等人提出租书的申请,他们问过许清欢了,毕竟,书是许清欢借给他们的。 许清欢就说,“他愿意学习是好事,年纪还小,也不可能真的在这乡下待一辈子。” 郑思启才会把书借给他的。 “有些会,有些不会。”陆明煦窘迫不已,“我不会的能不能来问你?” 许清欢点头,“不会的,你可以拿来我给你讲。” 陆明煦高兴不已,他怕许清欢烦他,不敢久坐,就起身离开。 走到门口,许清欢唤住了他,“陆明煦!” 他扭过头来。 “你选择不了自己的出生,无法选择投胎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选择什么人做你的父母,但你可以选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陆明煦眼里慢慢地蓄满了泪水,他唇瓣嗫嚅,颤抖,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他毕竟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许清欢关照他也并非是因为他与自己一母同胞,这对许清欢来说都是笑话。 她只是看他年纪小,人生就像是一张白纸,提点一下,如果肯上路,也算是成就了一个人。 许清欢站起身,走到他跟前,拍拍他的肩膀,“未来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想好将来自己想做什么,努力去追求,过好自己的一生。” “我会的!”他在心里默默地喊了一声“姐姐”。 不管她认不认,在他的心里,她都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 以前,知青点这边只有陆明煦和段庆梅从来不去许清欢家里,每次他请教知青们,都有人说“你也去啊”,但陆明煦怕许清欢不高兴,从不越界。 现在有了许清欢这句话,他可以光明正大地去了,果然,收获很多。 过完年,孔丽娟来找沈金桔。 沈金桔也在防人,每天写完作业,都把书和笔全部都收起来,就是怕人看到。 这会儿桌上干干净净。 “你打听过了没有,他们是不是都在学习?是不是要恢复高考了?”孔丽娟问道。 “我上次问过了,他们都不说。政策还没有下来,他们也不敢说。” 孔丽娟一听这话就知道沈金桔在骗自己,她这句话就是向着许清欢他们说的,她必定是从许清欢那里打听到了什么消息。 “我看你男人现在去许清欢家去得挺勤的,都去干啥啊?” “就和江小五说些生产队的事儿,他们男人在一起还能说什么。”沈金桔轻描淡写地道。 她越是这样,孔丽娟越是不舒服。 “都是知青,你们现在就防着我一个是吧?”孔丽娟本就不是沉得住气的,“我也没这个本事能够考上,我要是考得上,我也就一个人,能碍着你们啥事儿了?” 沈金桔可不敢得罪她,万一她跑去把他们告了咋办? 现在政策可都没下来呢。 “哎,你这是说哪里话呢,真有什么政策,我能不告诉你。就你说的,我们都是知青,哪怕你我嫁到了上江大队,关键时候,在他们眼里,我们都是外人呢。” “呵,整个知青点都在学习,热火朝天的,一问都说不知道,这难道不是欺负我一个人?”孔丽娟一说,眼泪都流下来了,“许清欢屋里,天天一堆人,围在一起哪有那么多事儿商量? 你男人也去,我就不信,你啥都没听说过。” 过年没开工期间,许清欢家里的确像是开补习班一样,知青们三五成群地过来,董良成基础差,他是每天不落地过来,学完了回去还要辅导沈金桔。 他听一遍,再给沈金桔讲一遍,领悟会更加深刻。 一个正月下来,他进步不少。 沈金桔也是吃红利的人。 “何必打听那么多!”沈金桔语重心长地道,“你我都不是聪明人,跟着聪明人学就是了,别人学我们也跟着学,终归不会出错。” “学?怎么学,书也没有,资料也没有,怎么学?” “我这里也没有多的,就一套教材,初中的可以给你用,高中的我们良成要用。” “你们董良成居然也学啊?”孔丽娟毫不掩饰的语气,狠刺了孔丽娟一把。 “你叫孙癞子也跟着学呗,多认识几个字,至少还能不当睁眼瞎呢。” 沈金桔也不客气。 这一会儿,她真是后悔死了,当初就不该同情孔丽娟。 孔丽娟不客气地拿了书回去,孙癞子回来,就看到她把孩子哄睡了,坐在桌前看书。 “干啥呢,学啥啊?” 孙癞子是大字不识一个。 虽然沈金桔嘲讽了她,但她可没有想让孙癞子跟着一起进步的心思,她将来,可没打算带孙癞子一起进城。 邱菱花成天嗑瓜子到处唠嗑,被打多少遍都不可能改性子,听说知青们都在学习,城里有可能会恢复高考。 以前没这回事,邱菱花嫌弃孔丽娟,现在一想到孔丽娟会进城,她儿子又会打光棍了,邱菱花又怕。 她等孔丽娟去出门了,就把她拿回来的那些书塞灶膛里一把火给烧了。 孔丽娟回来,没有找到书,问起来,就知道是邱菱花捣鬼。 她冲到灶房里,看到里头书页烧成的灰,怒火直冲天灵盖。 她拿起斧头就把家里的铁锅砸碎了,“不让我好活,大家就都别活了!” 她受够了这狗币的人生。 第428章 高考补习班 邱菱花半天才回过神来,她大喊大叫地扑向孔丽娟,“你这个败家玩意儿,一天不打,你上房揭瓦!” 婆媳两人打在一起。 孩子一头从炕上栽下来,一下子就闭过气去了。 孔丽娟脸都吓白了,将邱菱花一脚踹开,朝儿子奔过去,将儿子抱起来,就往许清欢家里跑。 “许清欢,你救救我儿子!” 屋里,挤满了在学习的知青,这会儿忙避到了东厢房去,就跟搞地下工作一样。 “咋回事啊?” 许清欢看着孔丽娟就烦,看着孩子又觉得可怜。 这么小的孩子,三天两头出事,这命也真是太贱了点。 “摔了!”孔丽娟话都说不出来了。 她抱着孩子,整个人都在哆嗦。 许清欢从她怀里接过孩子,诊断一番,就放到了炕上,先塞了一粒黄豆般大的药丸给他,然后在他的几处穴位上扎了几针,过了一会儿,孩子才醒过来,哇地一声哭了。 孔丽娟整个人摇摇晃晃,扑到炕沿就哭,“你要有个三长两短,妈也不想活了!” 许清欢这才注意到她,跟人打了一架的样子,脸上几道血痕,头发凌乱,衣服也被扯破了,邋遢不已。 许清欢取了针,“孩子没事了,看好点,别一天到晚出事。” 孔丽娟这才向许清欢道谢,“谢谢你!” 她掏出两块多钱,“我就这点钱了。” 许清欢接了钱,“回去吧,天冷,注意给孩子保暖。” 过了这天,孔丽娟每天都来许清欢家里学习了,无论怎么撵都撵不走。 一开始,大家都很不适应,但时间长了,难免被她执着的精神打动,她学起来非常认真。 她那孩子也很乖,有时候吵,孔丽娟不管他,许清欢给他点吃的喝的,他就不哭了,然后一个人拿一个玩具,一玩就是大半天。 江星灿经常观察他,大约也是想不到,怎么会有小孩安静成这样。 一晃又是四月,东北这边蛰伏一冬之后,这个时节要准备春耕了。 上江大队都是用拖拉机打田,董良成直接安排了几个社员将田地整出来,没有安排知青这边干活。 到了这时候,知青们只要请假,生产队和厂里都会批准。 整个上江大队都知道,知青们都在紧张复习,要准备参加高考了。 江星灿和江驰景衣服穿少一点,就会走路了。 几个孩子都玩在一起。 孔丽娟的孩子明显就很不合群,这是一个十分沉默的孩子。 许清欢分水果的时候,别的孩子都会抢,但这个孩子会默默地站在最后,口水直流地看着,却不会上前讨要。 他似乎知道,这个世界对他没有太多善意。 许清欢每次把最大的一块留给他,“阳阳特别乖,阳阳吃最大的一块。” 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腼腆一笑,眼里含光地看着许清欢。 江星灿是个霸道的丫头,只要看到妈妈对孙双阳好,她就会吃醋,过来挤这孩子,自己占据妈妈的怀抱。 但,不得不说,这孩子在许清欢这里待了一段时间后,养好多了,没有生过病,也长了点肉,性子开朗了一些。 形势慢慢地在变化,每个人都感受到了。 以前,鸡蛋只能卖给收购站,现在,鸡蛋提到城里去,会有人主动上来收,价格比收购站要好多了,最起码不会有故意压价的情况。 陈德文三月份从申城回来,说那边的大街上已经有个体户在做生意,推着小车卖包子馒头的。 陈德文到底没有把那些钱全部要回来,和组织沟通后,每个百货商店赔了一点,合起来有个三四万块钱,离合同约定的百万有着天壤距离,但这是白得的钱。 对于这笔赔偿款,江行野按照厂子的规定,给了百分之三的提成给陈德文。 平常正常的销售都是按百分之一的比例提成,但如果是索赔款,要起账来,比正常销售要繁琐得多,肯定不能按照正常销售提成。 因此,当时许清欢提议,按百分之三的比例提成。 要不然,这索赔款,大家都不想去要了。 陈德文跑了这一趟,拿了千把块钱,里头赔进去一点,也有八百多块钱,够本了。 他挺开心的。 “政策肯定在变了,以后考不上,进不去厂子,自己做点小生意也是条路子。”陈德文坐在江家的堂屋里和几个知己讲道。 “真想看看现在城里是什么样子了。”乔新语向往道。 “反正风气是开了。”陈德文道。 “以后,只会越来越好!”许清欢鼓励道。 “对,肯定会越来越好。”陈德文抹了一把头发,“野哥,申城那边的生意还搞吗?” 江行野道,“随你,看你怎么安排,你要搞,就按正常的流程搞,全国这么多城市随你挑。你要不想搞,就好好在家里复习,这段时间,你一个人在外跑挺辛苦的,学习也没有跟上。” 陈德文是不想学的,他一个学渣,都当爸爸了,还怎么能用心学? 乔新语一巴掌拍过来,“你给我在家好好学,这一次大家差不多都会考上,你要考不上,你一个人留在上江大队。” “这么严重?”陈德文吓死了。 许清欢道,“你先把《自学丛书》好好做一做,再就是我们讲的几个作文题,你让新语给你讲了,好好写,我帮你看看。” 她看向江行野,“等政策最终下来了,我们大队就开个补习班,我给大家做一下考前冲刺。” 厂里有油印机,那玩意儿挺简陋的,有蜡纸油墨就行了,许清欢让江行野买了点蜡纸回来,她抽空就在家里刻印卷子。 整个上江大队的高考备战就这么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 许清欢把数理化的题目进行归纳总结,根据不同的题型,每天每科刻一套卷子,题量和高考差不多。 但一套卷子,基本上就是一个题型。 这样反复练习下来,基本上所有人的能力都在突飞猛进。 许清欢每天也就只给江行野改一下卷子,他的卷子基本上都是满分,然后每个人都对着江行野的卷子进行订正,如果实在看不懂,就问江行野或是许清欢。 一般男的都会请教江行野,女的就请教许清欢。 新来的知青里头,就曹秀荣和方博然融进来了,其余的知青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每天积极地上工干活,没人把时间花在学习里头。 许清欢只觉得诧异极了。 曹秀荣不以为然,“什么呀,他们不就是觉得现在政策还没下来,下乡后,我们的资历又浅,要是惹得生产队不高兴,搞不好就要被撵去种地了,在城里也是当工人,在上江大队待遇各方面还好些,有得班上,还上什么学啊!” 第429章 恢复高考 别人怎么想的,怎么打算的,许清欢也管不着。 四月份,两个孩子周岁生日,简靖川专门从燕城赶回来,一起来的,还有霍家老太太和沈秀琴。 江行野两口子没想大办,只打算家里亲戚热闹一番就行了。 但知青点人人都送了重礼。 他就多开了两桌,在江家把知青点的人一并请了。 两个小家伙抓周,江星灿满手抓的都是吃的,江驰景抓了一把木头剑,江星灿就要和江驰景抢。 江驰景虽然从来不主动招惹姐姐,但姐姐想欺负他,那也不能。 眼看两个小的就要打起来了,简靖川忙把一本红宝书递给江驰景,他抓住书后,江星灿看到书的颜色好看,又要过来抢。 江驰景抓住书的同时,把她不要的木剑一把抢了过来,转身就朝妈妈扑过来。 许清欢接住了他,江星灿气得抓了茶缸子就要砸弟弟,皱眉的模样,和江行野如出一辙。 但她力气小,气吼吼地把茶缸子扔了,然后瘪着嘴委屈地找爸爸。 观礼的都笑起来了。 “两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江老太太看似在责备,实则语气里满满都是骄傲。 江老爷子也是乐呵呵地笑。 现在燕城那边每天都有新政策出来,简靖川也是抽空回来一趟,第二天就要走了。 临走前,他跟许清欢说,七八月份差不多就有消息。 八月初,上面组织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座谈会上,有人发出了恢复高考的声音,赢得了全体代表的热烈响应。 任商陆给许清欢打来电话,问她复习的情况。 “在认真复习,您放心,不会偷懒。” “那就好,我又让人出了几套卷子,回头给你寄过去,上次的卷子都做完了吧?” “早做完了,太简单了!” “嘿嘿,还嫌简单,到时候要不拿出点成绩,看我怎么收拾你!我可是跟人说了,你是我的得意门生。” “您放心,不会给您丢人!” 到了十月二十一日,各大媒体刊登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许清欢家里挤满了人,知青们都来了,人人都是涕泪交替。 这里头只有三个人不是知青,江行野兄妹和董良成,看到大家这样,三人的心情也挺复杂的。 江行野道,“终归是盼来了好消息,应该高兴点。” “对,应该高兴!”郑思启还是挺有号召力的,“要知道,我们提前了多少年在复习?绝大多数人都是最近才得到消息,他们复习起来都晚了,我们可是占了绝对的优势。” “应该感谢清欢。” “感谢我们的许老师!” 许清欢笑道,“行了,别说这些了,现在政策下来了,培训班也正式开始。正好现在已到了猫冬的季节了,我们就抽晚上的时间开课。 大队长,你这边组织资源,我看就把知青点的堂屋收拾出来,装几个瓦数大一点的灯泡。电费就由参加培训的人共同承担,看大家的意见。” 要知道,这大半年来,许清欢可以说隔三差五地刻卷子,一些常见的题型,她是反反复复地给大家讲解,然后再综合起来组织考试。 但凡跟着她学习的,基本上信心十足。 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回过头去做,大多数的题型都是手到擒来。 她刻印的那些卷子,别的大队知青知道后想要,但哪怕关系再好,也没有人把这些卷子泄露出去。 毕竟,谁也不愿多一名竞争对手。 一共十四个老知青,八个新知青,大队里还有六个打算参加高考的人,一共二十八个人,组成了一个培训班,许清欢给大家授课。 知青点的堂屋被清理出来了,墙上挂了一块刷了黑漆的木板,江行野去学校弄来了粉笔,许清欢站在台前当老师。 “我先把知识点给大家整理一遍,先谈数学,数学的话,毫无疑问从数开始……” “砰!”一道响声在女知青屋里响起。 许清欢眉头皱了一下,她接着再讲,又讲了几句,声音再次响起。 许清欢把粉笔捏在手里,笑了一下,“这是有人不想让我讲下去了!” 教室里人人都气愤得不得了,因为不用多说,就知道是谁在干这样的事。 曹秀荣腾地站起身来,“傻逼一个,我去看看!” 然后,两人就在屋里打起来了,等大家过去的时候,就看到曹秀荣单方面殴打段庆梅,拽着她的头发在炕沿上,狠狠地撞击,“我让你发疯,我让你发疯!” 许清欢担心会出事过去拦了一下,“段庆梅,我们在这里学习,你要是觉得吵,你可以出去。但你要是妨碍大家学习,就向上反映,帮你还给知青点。” 段庆梅道,“这是知青点,这又不是学校,凭什么你们这么多人吵着我?” “你也知道这是知青点,这不是你家,我们干啥你管得着吗?”曹秀荣从她身上起身,从炕上跳下来,“再作怪,看我打不死你!” 段庆梅哭道,“我要去告你们!” “告,你去告,你最好现在就去。你今天不去,明天我们就去告你,上江大队知青点有你没我们,有我们没你!”曹秀荣威胁道。 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段庆梅就跟死了一样。 许清欢用的是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数学这一门学科,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知识点全都串起来了,也让大家很直观地认识到,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对后一个阶段的贡献。 知识点连成了一个网之后,理解起来就更加容易。 很快两个小时结束了,许清欢宣布了下课。 但没有一个人起身,大家都在抄笔记。 许清欢等了一会儿,等江行野抄完后,两人一起去江家接孩子。 “许知青,许老师,谢谢你啊!你这个串联的讲解方法真是太好了,真不知道你脑子是怎么长的,和我们是不是不一样。”曹秀荣诚挚地恭维道。 “一样,当你的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你也能够做到融会贯通。”许清欢笑道。 其余人都是一脸崇拜地看着许清欢,都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做到这样博学多识。 “我感觉我一辈子都做不到许知青那样,她懂得的真是太多了。” “我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我总觉得,人跟人的天赋还是有差距的,比如说咱们志坚数学方面有天赋,再生的话就是烧窑方面有天赋……” “许知青是方方面面都有天赋!” 大家都笑起来了,气氛好极了。 第430章 警惕 去江家的路上,江行野牵着许清欢的手。 “你以前读的是哪一所大学?”江行野问。 “燕大医学院。”许清欢道。 “那现在呢?” “文凭肯定还是要一个的,将来,社会上认的就是这个。还是燕大医学院吧,学这个轻松点,不需要我费什么劲。毕竟和以前不一样,有两个娃要带呢。你呢?” “我和你上同一所大学,不过我想学理工科。” “嗯,那就燕大吧,燕大的数学系很厉害,你是学数学还是学机械?” “哪一个好?” “看你的喜好了。我倒是觉得学数学很有挑战,感觉能够学数学的人脑子都非常厉害。。” 江行野被许清欢训练了很多奥数题型,他的思维已经远远不比从前了,许清欢空间里的书他也看的差不多了,对于选什么专业,他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对数学是很感兴趣,但我将来不打算从事科研。” 所以,他没打算选数学。 许清欢也只是说一说而已,。 “你选你自己喜欢的,愿意奉献一生的专业,因为喜欢容易成功,因为喜欢一生都有斗志。” 江行野深深地看着她,他愿意奉献一生的事业只有一个,那就是许清欢。 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当初娶她时,心头的念想,他的公主应当住在城堡里。 所以,其他所有的一切和他有什么关系呢,就如同当年他在上江大队办起工厂,他的初衷只是想让许清欢不用下地干活。 如果只有她一个人不用下地干活,她必然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但如果大家都不用下地干活,她才是真正地不用下地干活。 随着各省媒体报道恢复高考,各省的高考时间很快就定下来了,绝大多数安排在十二月份。 一片哀嚎! 除了上江大队。 上江大队的知青们是早两三年就开始在复习了,时至今日,他们有的已经完成了好几轮复习,最少的,现在也已经在进行第三轮复习。 许清欢把每一科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讲解一遍之后,所有人对每一个学科都有了一个非常明朗清晰的总体认识。 课后,大家把这些知识点一遍一遍地牢记在心,然后自己默一遍。 再做题,就能够很容易地找到解题所需要用到的知识点了。 之后,就是每天晚上的一场考试。 数理化和语文轮番来。 语文上用到的一些文学常识,许清欢也会根据试卷上的题型,进行展开讲解。 每天都很累,白天上班,晚上复习,但大家都感到非常充实,随着考试越来越熟练,考分越来越高,每个人的心里对高考的到来,充满了期望,而不是紧张和害怕。 十一月十日,各省启动高考报名,上江大队的所有知青,但凡想报名的,都报了。 段庆梅没有报名,因为她压根儿都没有复习。 新知青来之前,她一个人住,男知青们复习,她根本啥都不知道。 等新知青们来了,有人开始复习,她打算复习的时候,发现自己啥都跟不上。 她得罪了所有知青,没有一个人愿意带她,她不会做的题请教人,人只有嘲讽她的,就算是指点也只是随便说两句,告诉她用什么公式。 但段庆梅多少年没有碰过书本了,手把手教,她都不一定会。 一大早,就只有段庆梅一个老知青和少量的几个新知青来厂子里上班。 邱菱花抓着一把瓜子,又在门口蹲瓜,看到段庆梅,“哎呦,段知青,你不去报名啊,不打算参加高考了,咋地啊,不想回城啊,早说啊,婶儿给你找个俊朗后生,往后你就是上江大队的媳妇了。” 有些大队卡知青们报名,新来的知青,来了没几天的,都不许报名。 老知青们和大队有牵扯的都不许报名。 但上江大队没有这个规定,谁想报名都行,只要想考,都能考。 段庆梅笑道,“婶儿真是个好婆婆,孔知青都去报名了,我听说她复习得挺不错的,将来要是考上了,婶儿家里可是出了个大学生,孙癞子有福了。” 邱菱花脸色一变,嘴里的南瓜子儿咬碎了,嚼吧嚼吧咽了,“她有这个能耐,我凭啥不许啊?她再咋地,考出去了,也是我孙子的妈,她能上天去?” 看得出来,这家子人是打算赖上孔丽娟了。 段庆梅心头冷笑,正要说话,周桂枝过来了,横了她一眼,道,“邱菱花,你还有点聪明,你拦人家知青干啥?你那孙儿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她对谁不好,都不会对你孙儿不好。 将来,你孙儿出息了,孙癞子也有个养老的后,你还以为你家孙癞子能有啥本事,将来还能娶孔知青这样的女子当婆娘不成?” 邱菱花这才知道自己是被段庆梅挑拨了,笑道,“段知青,孔知青要是考
相关推荐:
生化之我是丧尸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长夜(H)
九品道士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掌中之物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呐,老师(肉)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