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婆死了,摊在床上谁都不管,不说送葬的事,就开始扯分房子的事了?”乔新语道,“房子分了,将来你婆婆咋搞?” 孔丽娟从来没有融入过这个家庭,她一心开始考大学后,就更加不关心孙家的事了。 现在说起她儿子,她才觉得要护住房子,“搬是肯定更不会搬走的,搬走了住哪儿。当初他们两家把孙癞子撵出来,是生产队把他们安置在这里,这两年我们在这房子上花了不少钱修整。 现在他们还要把我们撵走,就瞅着我们好欺负?” 董良成和沈金桔过来了,拿了志愿表来发,大家开始讨论填志愿的事。 孔丽娟填了阿城市工业大学。 这在后世也是个很牛的大学了,军工大学中的楚翘。 听许清欢说这大学不错,孔丽娟又开始患得患失,“我要考不上咋办?” “会给你调剂的,只是好坏问题,总能让你上大学。再说了,还是应该有点希望,拼一下,说不定就成了呢!” 孔丽娟松了一口气,又满心期盼起来了。 江行梅跟着许清欢二人,填报了燕城的大学,不过她填报的是纺织大学设计专业。 主要是她听许清欢说这在华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将来这个行业与国际接轨,引领时尚,左右社会审美,非常牛逼。 许清欢也跟她说,女人要活得精致一点。 她这几年跟着许清欢有了很大的改变,眼界和格局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陆明煦问许清欢他报什么专业好? 许清欢反问他,“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见他很茫然,许清欢又问道,“你从小到大,什么时候取得成绩的时候,你最兴奋,想取得更好的成绩,获得认可?” 陆明煦想了想,摇摇头,“那时候不算。” “怎么不算?” “那时候我想得到陆让廉的认可,我考了全班第一名,他也没有太当一回事。”陆明煦自嘲一笑,“这些都不算。” 他想了想,“我最想造飞机,想造大炮,想提升我们国家的军事实力,但我这样的身份政审肯定是不会过关的。” 他这次虽然报名了,也只是想去试试,究竟能够考多少分。 他年纪也还小,十六岁都不到,也不急着上大学。 许清欢道,“之前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所以出身非常重要。但将来,只要不是特殊岗位,政审也就不会那么严格。你想造飞机,大炮这些,只要能力出色,国家一定愿意给你机会。 人,不坠梦想,终会有实现梦想的时候。” 这一届高考上面已经给了政策,除了某些专业和院校,政审还比较严厉,其余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 于晓敏、林于飞和乔新语报了申城的交大,陈德文成绩差点,他报了申城大学,不在一个学校,但在一个城市也没啥。 郑思启和戴亦风二人自然报的是燕城的大学,不过,两人报的是国防科大。 他们终究还是走进了部队。 曹秀荣和方博然报了申城的大学。 刘志坚是个数学迷,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只能把数学当做业余爱好了,没想到他还有参加高考的一天,他的其他所有科目都很差,如果不是许清欢,他就算数学能拿满分,也不可能考上大学的可能。 但这一次,他估分有三百三十多分。 在许清欢的建议下,他报了燕大的数学系。 其余人则听从了许清欢的建议,根据自己的成绩,尽量选择了申城或是燕城的大学。 多年后,户口留在这两座城市的他们无一不感激今天许清欢给他们的宝贵建议。 一月底,分数就出来了,上江大队二十八名考生,全部都考上了。 这些年来,上江大队无论哪一方面都走在其他生产大队的前面,经济、工业、农业各方面的发展红红火火,现在高考成绩也如此卓越,一下子引起了轰动。 很快,省里收到了举报信,信上说有人给上江大队的知青们透露考题了。 调查组的人来到上江大队走访,知青们都义愤填膺。 许清欢先前就让大队的考生将所有做过的卷子都整理好,包括错题本,这会儿派上了用场。 每个人都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 调查员看到那些油印的资料,震惊极了,“这都是你们自己出题,自己做的?” “对,是我们许知青给我们出题,给我们辅导,给我们上培训班,讲解知识点,给我们组织一次次模拟考试,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宋安平考了三百四十多分,说这番话的时候,眼睛都湿润了。 其余的知青们也都红了眼。 “我们的复习分好多轮,第一轮是复习知识点,这是我的笔记,您看看!”罗再生将自己的笔记递给调查员看。 看到他画的那些思维导图,调查员问道,“这是什么?” 罗再生指给他看,“这是一种图示学习法,根据逻辑关系进行推导,可以形成一种串联记忆,也有助于理解。” 第435章 举报,欢庆 调查员看了一眼手里的成绩记录表,许清欢的高考成绩是397分,政治扣了两分,语文扣了一分,理化是满分。 江行野仅次其后,总成绩是395分,作文比许清欢多扣了两分。 上江大队最差的成绩都是三百二十八分。 这是别的大队最好的成绩了。 正是如此,省里收到举报之后,他们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调查员一张张卷子看,错题再和错题本上核对,不光一个人的错题本对得上,所有人的错题本都对得上。 数理化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在一轮一轮复习。 语文和政治则做了很多笔记。 看语文笔记的时候,调查员看到非常全面的语文常识的积累,从修饰手法的应用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到常见的错句病句的修改,一条条记录得非常详细。 笔记本很旧,但也看得出来学习的人非常珍惜。 到了这一刻,调查员基本上已经可以相信,这些人的成绩都是自己学出来的,都是真实的成绩。 许清欢也被请了过来,她直言道,“他们的复习都是我负责引导的,如果不相信我们的成绩,省里市里可以重新给我们组织一次考试,我们二十九个人参加,包括我在内。 如果我们依然考出了好成绩,那么举报我们的人就是诬陷,我希望组织能够对这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调查员从上江大队的高考复习中看到了别的东西,“许知青,我们会把调查的内容真实地反馈上去,不过,在汇报的时候,需要提供证据,请问这些,我们可以拿回去展示给领导们看看吗?” 许清欢笑了一下,“但凡看到我们复习资料的人,都明白这里头的价值。这些复习资料分两大块,一块是专题训练,一块是综合训练,两种训练都分层次,由简到难; 我们这些,如果汇编成习题,其实用价值不逊于《数理化自学丛书》。” 调查员表现出羞赧,“许知青,如果这里头的习题刊印成册,将来主编人员我们会署你的名字,也会有一些奖励,绝对不会少了你的份。” 许清欢点点头。 她也不怕这些人把她的东西据为己有,或是拿去牟利,谅他们也不敢! 这些人的确是不敢。 调查组将许清欢专门备的一套空白的卷子带走了,同时带走的还有宋安平的一套文科笔记,因为他的记录最完整,字迹也最工整。 省里的人将这些资料看过之后,不需要调查员说,就已经明白,上江大队的知青们是没有舞弊的。 因为,从考场分布来说,他们每一个人待的考场中,他们的高考成绩是最高的。 而许清欢和江行野的成绩接近满分,他们抄谁的能够抄出满分来呢? 至于举报者,是红旗公社知青办的干事尤宇翔,他曾经向上江大队的知青们借资料,但被拒绝,高考只考了一百多分,一气之下才举报了整个上江大队的知青。 上面对尤宇翔做出了惩罚,终生不允许再参加高考。 这基本上是绝了他通过考试回城的希望。 成绩出来后没多久,录取通知书陆续到了。 省里和市里还有县里一起来人,将上江大队的考生们的通知书一起送过来,并现场进行嘉奖。 许清欢作为这一届高考省状元,得到了一共一千一百块钱的奖励,省里五百,市里三百,县里两百。 公社是一百。 入学时间是三月初。 时间对知青们来说非常紧迫。 上学之前,谁不想回家一趟。 这也是衣锦还乡了。 头一天晚上,大家都来江行野家里团聚。 许清欢做了火锅,又卤了猪头肉,猪耳朵,蹄花等佐菜,切出来给他们佐酒。 “野哥,来,敬你一个!”郑思启为江行野斟满酒,“我这一生,最佩服的就是你了。没有你,我的整个知青生涯肯定是一片黑暗,这四年时间,跟着你,我学到了很多。 去了燕城就是兄弟的地盘,在那边有啥事报我的名字!” 说完,一饮而尽。 陈德文也给江行野敬酒,“野哥,多的话我就不说了,就在这酒里,我这个人你是知道的,最讲义气,我谁都不服,我就服你,将来有用得上我的地方,野哥,就一句话的事!” 江行野才将酒杯放下,戴亦风就抢着给他满上了,“野哥,到我了!说真的,幸好你去燕城,要不然,我要考虑跟着你去别的城市。这四年有你,我没有虚度,能够在上江大队跟着你干,是我的福气。 将来有用得着兄弟的地方,尽管说!” 刘志坚挪过来,“野哥,本来我想敬许知青,我还是敬你吧,谢谢你们!” 到后来,喝的有点多了,几个大男人都热泪盈眶,江行野也难得有些上头,他给所有人满上,自己也满上, “不用谢我,要谢就谢我媳妇儿,今天上江大队所有的成就都是她的设想,我不过是把她设计的蓝图想办法变成了现实而已,这其中也有你们的功劳。” 他一饮而尽,然后将空杯对着大家,“一天是兄弟,一辈子是兄弟!” 所有人齐声道,“一天是兄弟,一辈子是兄弟!” “野哥,燕城见!” “野哥,来日再聚!” “野哥,别忘了我们!” 次日,江行野还是开着那个拖拉机,像当年接许清欢他们一样,将陈德文他们送到了火车站。 晚上,董有福、胡海和罗金浩来找江行野,许清欢又做了下酒菜,四个人围着桌子喝酒。 罗金浩有些沉闷,江行野拍拍他的肩,两人心有灵犀。 胡海道,“野哥,整个安广县,不,整个黑省还是你牛逼,考最好的大学,娶最好的老婆,生龙凤胎,兄弟羡慕死你了。” 董有福关心的比较实际,“不是,野哥,你走了,咱们生产大队这些厂子怎么办?” 江行野开玩笑一般道,“等将来,你们把厂子搞垮了,我回来当救世主啊!” 他清楚未来的走向,将来会有一波私有化的浪潮,他等的就是那个时机。 那时候,他正好大学毕业。 但,除了许清欢,没有人听得懂他这番话,以为他说的是,你们大胆干,将来厂子垮了,我给你们兜底。 上江大队的社员一共考上了六个。 江家两个。 董良成也考了三百一十多分,和沈金桔一起报考的是阿城市工程大学,两人都被录取了。 其余还有三个。 这几天,上江大队跟过年一样,考上大学的几家都在摆酒,轮流着来。 董家要出面为董良成和沈金桔摆酒,被两人拒绝了,大队部的几个干部出面,给两人摆了酒席,请生产队的人吃饭。 第436章 离开 谁不说孙桂花的坏话,当年那么嫌弃这个傻了儿子,人家现在是大学生了。 两口子都是大学生了。 孙桂花拿了十块钱来给董良成,被拒绝了。 她跑去跪在沈金桔的面前,扇自己的耳光,“金桔啊,我知道良成一直都只听你的话,你跟他好好说啊,我好歹是他的妈啊,他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咋现在考上大学就忘本了呢?” “啊呸!”周桂枝道,“好意思说人家良成忘本,当初连你家闺女都能欺负人家两口子。良成是傻,你就能把人当牛马一样使唤? 沈知青怀了身孕,你家闺女都能把人推得流产,要不是我家欢欢,你还打算要了沈知青的命呢,现在提忘本的话,要不要脸啊!” 自从上次两家撕破脸后,周桂枝和孙桂花只要遇到都会干起来。 现在是落井下石的好机会,周桂枝怎么可能会放过? 孙桂花气得要死,“周桂枝,你这个王八蛋,我家的事和你有啥关系,你滚,别在这里搅屎。” 周桂枝笑道,“哎呦,原来你也知道你是一茅坑屎啊,我说怎么这么臭呢!” 孙桂花忍不下,朝周桂枝扑过来,“我打死你,我打死你这个杀千刀的!” “哎呦,要打死人了,孙桂花要打死人了!” 喊是这么喊,周桂枝毫不留情地还手,两人打得不可开交发。 这一场闹剧,也为沈金桔两口子解了围。 事后,沈金桔特意拿了一斤糖,一个罐头来感谢周桂枝。 周桂枝哪里肯收,沈金桔十分诚恳,“我来这上江大队,人生地不熟,栽的第一把秧是婶子教我的。 我嫁给了董良成,想不开,要去跳河,是婶子跟我说,这上江大队多的是能干不会疼媳妇儿的汉子,董良成是个良善的,我好好对他,他知道好歹。” 她捂着脸哭,“我如今算是苦尽甘来,可没有婶子,没有许知青也没有我的今天。” 周桂枝教她,“考上了哪所大学,别在外头和人说,省得你家死婆子到时候又赖上你们。” 沈金桔感激不尽,“我们没和人说。” 只有很少的人知道。 孙桂花是没打算让沈金桔和董良成去上大学,这样的好机会应当让给董金成,她上门去和董良成做思想工作,却发现,已经人去屋空了。 今天早上差不多四更天,两口子就带了娃,离开了上江大队。 孙桂花赶紧去找董铁军,上江大队新选举出来的大队长,他婆娘是叶秋桂,四姐妹服装厂的老骨干了。 “他们要出远门,得来找你办介绍信吧,你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上大学吗?”孙桂花怒气冲冲地问道。 董铁军人虽然老实,但不傻,“这一批新大学生的介绍信是一起拿来盖章的,是保华叔和行野把关,我新上任,业务也不熟练,不是很清楚。” 怎么会不清楚呢,他把每一张介绍信都一遍一遍地看过了,谁考上什么大学,他都一清二楚,因为太羡慕了。 董金成道,“介绍信应该在生产队留底,你翻一下底子给我看看。” 董铁军道,“我都说了,这是保华叔把关的事,底子都被保华叔拿去公社放着了,我这里都没有。” 他一摊手,表情不像是作假。 孙桂花不敢去找江保华,去找,周桂枝也不会让她得逞。 “你们这些杀千刀的,良成是我儿啊,他现在考上大学了,不认我了,你们都不说句公道话,就只知道帮他们,就因为他们是大学生吗?”孙桂花坐在大队部门口嚎啕大哭。 许清欢三人也要离家了。 这两天周桂枝和两个儿媳妇忙得不得了,给三人收拾行李,做个干粮,预备着路上吃。 许清欢道,“伯娘,别做那么多,火车上有餐车,饿了就去餐车买热的吃,这大冷的天,干粮都硬邦邦的,吃了对肠胃不好。” “我少做一点,万一饿了,餐车又没到饭点儿,那不是得干饿着。” 老太太喊了许清欢去商量,“你们两口子去上学,还有两个娃,我和你爷爷都老了,就算是有心给你们带孩子,怕也带不好,反过来要你们照顾。 我想着,你们去了城里头,总是要找人搭把手,找生不如找熟,毕竟是关系到孩子,万一有个差池,谁这一辈子都没法安心了。” 这也是许清欢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都听奶奶的,您不说,我也要来问问您的意见。” 老太太道,“我和你大姐说了,这两年,让她去给你们带带娃,等娃大点了,她再回来。她在厂子里挣多少钱,这笔钱我和你们爷爷来出。” 许清欢怎么可能少这几百块钱呢,“奶,绝没有让你们出钱的道理。” 老太太道,“一是我和你爷爷手里有点钱,我们平常也花不着。二来,长辈照顾孙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小五没摊上个好爹娘,是他没福气,不能把你给拖累了。” “奶,两口子之间分这些就见外了。这也不是阿野愿意的。我爸还年轻呢,可他也不能帮我们带孩子啊!” 老爷子在一旁道,“我们还能帮衬就帮衬一把,知道你是好孩子,不会计较这些,可这些事儿,我们这些长辈们心里不能没有数。” 许清欢道,“大姐跟我们去,我是求之不得。燕城那边有我们的房子,离学校很近。我和阿野不会住校,早晚都会在家,不过,大姐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我担心她照顾不过来; 爷,奶,既然说到这里,我也就不客气了,您二老能不能跟着我们去住个几年,等孩子大了,将来您二老是回来还是依旧跟着我们都行!” 老太太有几分意动,因为两个重孙子在她跟前长大,正好是她身体最康健的时候,平常没少帮忙搭手,感情也最深,将来一年到头看不到一面,她肯定舍不得。 老爷子沉吟片刻,“那么多人在燕城住,人多,开销也很大。” 许清欢道,“这您就不用担心了。我们那房子是五进的四合院,平常把门一关,让两个小的在家里闹,您二老帮忙看着一下就行。大姐也可以腾出手来帮忙做点家务,我一个月给她四十块钱工资,让她把茵子也带去,在那边上学。” 老太太看向老爷子。 许清欢道,“爷爷,我并非是贬低乡里人,论起思想的开放程度,燕城肯定比这里更加包容,大姐离过婚,但这么年轻,不能一辈子一个人带个娃,将来要是遇到好的,我觉得可以往前走一步,您二老过去,也能帮忙张罗这些事。” 如今,两老最不放心的就是江行野和江行兰了,想了想,老爷子点点头。 第437章 回城 简靖川没时间过来接女儿和外孙,派了警卫员小潘过来。 他帮忙买了卧铺票,二月二十六日一大早,江家人全体出动,将两老,许清欢两口子,两个娃,江行兰母女和江行梅,一共九个人送上了前往燕城的火车。 到了这离别的时候,不管是离开的,还是留下来的,都挺伤感。 特别是江行梅,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父母,哭得眼睛都肿了。 周桂枝也是说不出话来,眼泪就跟下雨一样。 “欢欢啊,到了暑假的时候,能回来还是回来,让伯娘看看星星和吃吃。”周桂枝一开口就想哭。 江保华有些无语,“你要是不放心,等回头我给你买票,你也去燕城。” 周桂枝哭道,“我也想啊,这一大家子的。” 江保华就懒得说了。 他虽然舍不得老头老娘,但两老跟着许清欢显然比跟着他们强,有个伤风咳嗽,也不用担惊受怕。 前后嘱咐了好多遍,火车鸣笛了,江行野让他们赶紧往后退一下,省得被火车给刮上了。 许清欢隔着窗户和他们挥手,直到再也看不见人影,她的眼泪也下来了,生活了三年半的地方,她如今也要告别了。 江行野从她怀里接过孩子,轻轻地揽着她的肩膀,“以后还会再回来的。” 江行梅在一旁边擦泪,边道,“是啊,暑假肯定要回来呢。” 他们一共九个人,占据了三个包间,小潘就在他们隔壁的包间,每天三次过来问要不要他帮忙去买饭,江行野和江行梅会跟着他一起去。 别人都是啃干粮,他们一天三顿吃的都是热乎的食物。 主要也还有两个老人在。 许清欢担心两个老人坐火车身体吃不消,给老人喝的都是空间里的灵水。 第四天中午到达燕城火车站的时候,两老不但没有半点萎靡的样子,反而精神抖擞,率先下了火车,在站台上等着,让江行野把行李拿下来他们看着。 霍家派了人来接,简靖川也安排了车。 谁也没想到,霍老太太和沈秀琴竟然一起来了。 霍老太太和江老太太手牵着手站在站台上,望着彼此,两个老太太高兴不已。 “我以为这辈子再也不会回来了!” “儿孙有本事,咋就来不了,回头我带你好好看看,这些年变化老大了!越往后,会变化越大,咱们努力多活几年。” “好,咱们有福气,还活着的不多了,再这么活下去,我们都要成老妖精了!” “老妖精就老妖精,如今多好,好不容易盼到今天呢!” 霍老太太又打量江老爷子,“真好,气色越来越好了,欢欢的本事不错,多少人都在打听她呢。我让老霍今天不要去上班,让他过来接你们,衣服都没换,结果那边有事,还是派人来把他接走了。” “他如今事多,是好事啊!这时候也需要他坐镇。” “我说今天就去家里,先去那边吃饭,吃完饭了再把你们送回去休息,离得近。” “明天吧,明天过去,今天先回去洗漱一下,火车上三四天,浑身就像腌菜一样了,休整休整再过去。” 将许清欢他们一行送到了四合院,约好明天去霍家,霍老太太婆媳二人就回去了。 小潘也带着司机回去复命了。 一进四合院,江南茵就惊叹道,“好漂亮啊!” 简靖川提前将四合院打扫得非常干净,里头的花草虽然没有精修过,但并不凌乱,一进的庭院里,两株腊梅飘香。 燕城年后落了雪,腊梅树前还堆着一男一女两个雪娃娃,仿造了星星和吃吃的模样,一看就知道是简靖川的杰作。 许清欢将两个孩子放地上,让兰茵带着他们玩,她负责指挥收拾屋子的事。 简靖川图省事,直接住在第一进的院子里,占据了东厢房的两间,一间书房一间卧房。 正房是个大过厅,用来招待客人。 许清欢和江行野住第三进的院子,第二进的主院让两老住。 江行兰和江行梅直接住了第二进的东西厢房,省得占用第四进的院子。 耳房早就改造成了卫生间,里头装了马桶、浴缸和淋浴,用起来非常方便。 第二进的东厢房一共三间,旁边拖一个耳房,母女二人各用一个卧室,中间的明间起居用。 江南茵的房间里有张小小的架子床,靠墙是个梳妆台,中间用屏风隔出来的小小书房,书桌正对着窗户,背后还有一个博古架,精致极了。 她抚摸着里头的每一样家具,不敢置信地道,“妈妈,以后我们是不是就要住在这里了?” “是啊,你喜欢吗?”江行兰搂着女儿问道。 “喜欢,我太喜欢了。”江南茵依在妈妈的怀里,“妈妈,以后我也要好好读书,将来我也给你买这么漂亮的房子。” “好!”江行兰含泪道。 她在上江大队生活得其实特别幸福,但父母兄弟把她保护得再好,也改变不了她离婚的事实,虽然绝大多数人现在
相关推荐:
生化之我是丧尸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长夜(H)
九品道士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掌中之物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呐,老师(肉)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