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赚个差价没毛病。 李柱子走了两步,忽然想到了什么,又问:“小甜,县城里现在啥情况?有没有人查投机倒把的?” 这个事,李柱子还是要先问清楚,别没赚到钱,到最后再将家底子都赔进去。 “最近情况还好,以后应该会更好。”苏小甜话没敢说得十分满,只是含糊了一句。 这时候,正是赚钱的好时候,她觉得,也该寻思让自己家也赚钱了。 虽然家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工人,可算下来,赚钱不多。 现在看起来,工人铁饭碗,旱涝保收。 但等过两年,就不一样了。 第174章 果然,从第二天开始,李柱子就开始挨家挨户地收鸡蛋了。 红心大队的社员们家家户户都能存一些鸡蛋。 只是每一家的量都不大,专门去县城里卖有点不划算。 李柱子收购,他们也很乐意。 尤其是李柱子因为资金问题,收购的数量并不大。 饥饿营销就是这样。 有些人本来还在观望,听到李柱子竟然只收了三百个鸡蛋之后,着急了。 “柱子,你可不能这样,咱们都是一个大队里的,你咋能收了别人不收我的?” 李柱子是个实诚人,当下便不好意思地说:“婶子,不是我不收您的,实在是没钱了。” 听到李柱子真的没钱,拎着十几个鸡蛋的妇女也没别的办法。 只能拎着鸡蛋回家去。 临出门的时候,还没忘记问一句:“真的没钱了?” 李柱子哭笑不得地说:“真的没钱了,婶子,我骗您干啥?” “那你改天要是收鸡蛋,可要记得先想着我啊!”中年妇女又多叮咛了一句。 李柱子忙就应下来。 柱子媳妇看到自家男人一口气收了三百个鸡蛋,竟是将家里的钱都花出去了,多少也有些担心。 “他爹,这要是卖不出去,可咋办呢?” 虽然老苏家的人都挺好,对李柱子也好,可她还是担心,就凭一个小丫头的一句话,就花出去这么多的钱,万一亏了咋办? “没事,我拿去县城,应该能卖出去。”李柱子没有想这样多。 他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据说,老苏家的人都听苏小甜的。 据说,苏小甜说的话听了就能顺利。 柱子媳妇还是不敢相信,但最终却什么都没说。 她心里也是抱着万一就成了的想法。 李柱子晚上又去了一趟苏家。 苏奶奶也听说李柱子花钱收鸡蛋的事儿,忙就问为啥要收鸡蛋。 “这不是想着赚点钱,家里两个娃,还有我老丈人,开销不小。”李柱子憨厚地笑着说:“婶儿,我今天来,就想找小甜问问,这些鸡蛋去县城的什么地方卖合适些。” 苏小甜和苏小四苏小五两个人去牛棚了,刚回家就听到李柱子这句话。 “柱子叔,我听说您今天收了不少鸡蛋。” “我把家里的钱都拿出来,也就只收了三百个鸡蛋。”李柱子十分不好意思地说。 苏小甜觉得李柱子是个很有魄力的人,这样的人,将来肯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只是贩卖鸡蛋,似乎有些屈才,或许还能干点儿别的。 “柱子叔,我有个想法,您听听,觉得可行不。 “啥想法?”李柱子果然十分感兴趣。 “鸡蛋虽然好出售,但我听人说,您是按照市场价收购的,要加价卖出去虽然也可行,但赚钱怕是不多。” 李柱子也是想到了这个问题,才来找苏小甜的。 “我算了一下,除去车费,一天下来,怕是也赚不到几个钱。” 这还是要顺利将鸡蛋卖出去的情况,如果鸡蛋卖不出去,只怕要赔钱。 “我觉得,您将鸡蛋加工一下,去县城的车站卖。咱们县的火车站上个月开的,就去火车站,肯定能卖出去。” 李柱子没明白苏小甜话里的意思。 鸡蛋加工一下?难道要煮成荷包蛋? “咋加工啊?”李柱子还没问,苏奶奶已经开口了。 老太太对这个事倒是十分有兴趣。 “加工成茶叶蛋。” 苏小甜也是想起后世那句“研究炸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才有了这个想法。 据说,最先发家的一批人里,就有卖茶叶蛋的。 “这能行?只是,我也不会煮茶叶蛋啊!”李柱子苦恼地说。 白水蛋还行,但是茶叶蛋,真的不会。 “我会,以前跟着人学过,只是这几年,也没机会煮茶叶蛋。”苏奶奶立刻开口。 这手艺都荒废了好多年了。 说起茶叶蛋,她都觉得馋了。 苏小甜没想到,自家奶奶还是有手艺的人呢。 她眼珠子滴溜溜一转,说:“奶,要不咱和柱子叔合作?” 赚钱的差事,不能拱手让人。 之前还想着怎么赚钱,这不是就来机会了? 李柱子和苏奶奶两个人齐声问:“怎么合作?” “柱子叔负责收鸡蛋送到县城里,奶奶您负责煮茶叶蛋,我和哥哥们去火车站卖茶叶蛋。” “这能行?”苏奶奶迟疑地问。 茶叶蛋是好吃,可是要价肯定也不低啊。 鸡蛋现在市价九分钱一个,要是能一毛钱一个卖出去,一个鸡蛋能赚一分钱。 要是加工成茶叶蛋,一毛钱卖出去,有可能要亏钱。 “能行不能行的,咱们试试啊!”苏小甜是个胆子大的。 “一个茶叶蛋一毛五分钱,一个白水煮蛋一毛两分钱。要是有可能,咱们再蒸点馒头包子一起卖,会赚更多。”苏小甜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可行。 “不行不行,你跟你哥哥们懂个啥啊,再被人给骗了!” 苏奶奶觉得,孙子孙女们也没见过啥世面,万一被骗了咋办? 更可怕一点,要是遇到个拐子啥的,将人都拐跑了,上哪儿找人去? “奶,没事,我们一起行动。”苏小四十分激动地开口。 他觉得这事儿太值得做了,能赚钱啊,大好事。 “你个小兔崽子,懂得个啥?”苏奶奶瞪了一眼孙子,骂道。 苏小四不敢说话了。 苏小甜上前抱住苏奶奶的胳膊说:“奶,您就让我们试试吧。” 她一面说话,一面扭股糖一样地摇晃着苏奶奶的胳膊。 苏奶奶被小孙女缠着没法子。 “你柱子叔还没同意呢。” 李柱子清楚,苏奶奶这是禁不住苏小甜纠缠,答应了,忙应下说:“婶儿,这事儿我看成,那我就负责收鸡蛋。” “柱子叔,咱们先试试,这事儿应该能成。要是成了,一个鸡蛋您抽一分五,您看成不?” 苏小甜觉得,亲兄弟明算账这话没毛病。 苏家和柱子叔家里关系虽然好,但也要事先说清楚,省得到了将来有纠纷。 没见后世那么多亲兄弟为了钱还反目成仇的? “这太多了吧?要不,一个鸡蛋给我一分钱?”李柱子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一个鸡蛋一分五,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了。 “就按照一个鸡蛋一分五吧,一天如果能卖出去三百个鸡蛋,柱子叔你就能得四块五,除去车费,还能赚三块多。” 苏奶奶也说:“你每天走东跑西的,可要花不少力气,这个钱你该拿。” 李柱子也就不多说了。 既然定下了要卖茶叶蛋这事,苏奶奶立刻决定,第二天就带着孙子孙女们回县城去。 苏爷爷听到苏奶奶又要去县城的时候,很是不满意。 “这才回来没两天,咋又要回去了?县城就那样好?” 苏奶奶看着苏爷爷这一副气呼呼的样子,乐了。 “老头子,你这样子,咋这么好笑嘞?” 苏爷爷更生气了,怎么就好笑了?怎么就好笑了! “我好笑,你说说你,一个女人,成天不着家,是个啥意思嘛!” 苏爷爷越想越生气,咋自家这个老婆子野心这么大嘞? “老头子,你也别生气了,要不,你也跟我们一起去县城?我寻思着,光几个娃去火车站,我还有些不放心,你跟着也能看着点!” 苏奶奶明白苏爷爷的心思,也难为老头子一个人在家里,大儿媳妇又忙着,估计吃饭都不及时。 因此,她才想着,要不带着苏爷爷一同去县城里。 苏爷爷没想过去县城,在这山窝窝里大半辈子了,他可没兴趣去城里。 “你之前不是还念叨着在县城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咋这个时候又想去了?” “这不是为了赚钱?” “投机倒把的事儿,让你说得光明正大的。”苏爷爷可不赞成。 万一没赚到钱,再被抓起来。 “爷爷,您就放心吧,现在县城里不少人都在做一些小买卖,都没人管。” 苏小甜忙开口打消苏爷爷的顾虑。 苏爷爷看着小孙女,不放心地问:“乖宝,你说真的?真的没人管了?” 咋想都觉得不可能,这都管了这么多年了,忽然就没人管了? “真的,爷,您去看看就知道了,我们学校门口都有人做小生意了。” 苏小四表现得十分激动,赚钱这事儿,想起来他就觉得热血沸腾。 苏爷爷迟疑了一下,还是不敢相信。 “我不去,去县城干啥?成天对着个四方的院子。” 苏小甜看着苏爷爷扭扭捏捏的表情,笑了。 没想到,爷爷竟然还有这样扭捏的时候呢。 “爷爷,您可一定要跟着我们去。有您在,我们能放心不少。”苏小甜又开始对着苏爷爷撒娇。 苏爷爷本来就已经动心了,但因为刚才怪过苏奶奶,这会子不好意思。 苏小甜给了台阶,苏爷爷立刻顺着台阶下来。 “那我就跟着你们去看看,不过,我没打算多待,就几天!” 一起生活了一辈子,苏奶奶哪里能不了解苏爷爷的性格。 她笑嘻嘻的说道:“知道了,就几天就回来。” 老两口商量好了,这才给儿子和媳妇说了。 苏老二很是反对:“爹,娘,你们都多大年纪了,还干投机倒把的事儿,要是被抓起来了,可要受罪。” “就是,爹,娘,您二老好好在家多好,咱现在日子也不是过不下去!” 王香花没多想,就是觉得让两个老人这把年纪还去赚钱,很是不合适。 “日子能过下去?”苏爷爷冷哼。 “你们咋不想想,娃们越来越大了,小四小五明年也要去读大学,再往后一年两三个上大学的,都要花钱。” 苏小甜听苏爷爷这样说,忍不住咋舌。 这话说的可真有底气,要是被别人听到了,估计要吓坏。 一年两三个大学生,这话,也没谁了。 看起来,爷爷对他们兄妹还是十分自信的嘛! “等大学毕业了,不得娶媳妇啊?一个娃百十块钱算少的,我看这形势,过上几年,一个娃估计要三五百块钱。” “上头九个男娃,就是几千块钱了,咱家就小甜一个女娃,咋也不能亏待了,肯定和哥哥们一样。” “说不定到时候还要买房子,那花钱就更多了!啥都不想!” 苏爷爷一样样的说着,还用嫌弃的眼神看着两个儿子。 啥都不会干,就知道生儿子。 生了儿子也不知道要准备彩礼钱的。 苏小甜乐了。 爷爷这是典型的口嫌体正直啊。 嘴上说这呀那呀的,心里竟然想了这么多。 苏老二也傻眼了,是啊,从来没想过,家里后面还有这样多的开销呢。 “爹,我错了!” 苏老二就差泪流满面了。 听老爹这样说,他也觉得,自己真是太不尽职尽责了。 咋都没为儿子们想想? 他家可是四个儿子嘞! 王香花也没想到这些,不敢说话了。 苏老大说:“要是外面现在有人做小生意,咱也可以试一试。” 自从红心大队有了养鸡场和养猪场之后,苏老大的想法变了很多。 靠着庄稼地,吃饱都难,就别说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了。 做人,还是得胆子大一点。 说不定,这是个机会。 “大爹,您同意?”苏小甜欣喜的问。 没想到,家里还有人有这样的见识,上辈子,怎么就没见家里抓住机会发家致富呢? “我有啥不同意的?不过,要小心些,有不对立刻撤,关键时候,东西丢了都行。”苏老大又道。 现在可不是以前了,以前有陈子安在,就算有啥事儿也有人照应着,现在可不一样了。 苏爷爷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老大说的对,咱们要小心些,不管咋样,都不能让人出事儿!” “可是,你们老的老,小的小,让你们去赚钱,咋想都不对啊!”苏老二还是觉得这事儿不能这样做。 “有啥不对的?老子不去,你去啊?” “要不我去吧!”苏老二还真就提议。 “靠你赚钱,不靠谱,你还是乖乖在养猪场干着吧!” 苏爷爷嫌弃的说完这一句,转身回堂屋去了。 和这俩儿子说话,咋这么累心嘞? 苏老大和苏老二看着老父亲的背影,忍不住对视一眼。 他们就这样被嫌弃了? 算了,不管了,由着爹娘吧! 第175章 很快,迟意远就听到了苏小甜要回县城去的消息。 少年很是不舍。 就算到了如今,他仅有的朋友也只有苏家的几个孩子。 看着天空中的一轮明月。 月光皎洁,清辉似轻纱薄雾一样笼罩人间。 乡下的月色美极了! 美丽却十分清冷。 如此美好的月色,迟意远却眼底酸涩,有种想哭的冲动。 这些年了,他无数次想哭,可是到了最后都没哭。 可他觉得,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有苏家兄妹在的时候,他还没觉得有什么,但这一年,苏家兄妹去县城读书,他更加孤僻难受。 “小远,不开心吗?”迟格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迟意远的身后。 迟意远回头,目光灼灼地看着爷爷。 月光下的少年,是冷漠的。 “爷爷,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去?” 迟格愕然之后,缓缓摇头。 “爷爷,我们还有回去的一天吗?” “有,小远。”迟格摸一摸孙子的头发,说道:“一切总会好。” 迟意远想说,这话说了一年又一年,他不敢再相信了。 就在这时候,忽然听到大队长的声音。 皎洁的月光下,都能看出苏长久脸上的激动。 “杜老,杜老。好消息啊,好消息啊!” 苏长久粗犷的声音带着一股子厚重。 “什么好消息?”杜同和从小屋子里钻出来,笑着问道。 “上面让你回城,杜老,你要回去了。” 苏长久十分激动,声音很大,几乎是喊出来的。 杜同和手中的瓷碗掉在地上滚了好几个圈儿,里面的水泼在地上。 真的? 这是真的吗? “杜老,真的,千真万确,我刚从公社回来,连家都没回,第一时间就来找你了。”苏长久上前握住杜同和的手,激动万分。 杜老是对红心大队有功劳的人,他当然希望杜老有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 能回去最好不过。 杜同和激动的眼泪瞬间澎涌而出。 迟格看着这一幕,心中百味陈杂。 他用力握住了迟意远冰凉的手。 后面来的都回去了,他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如果只有他自己,一辈子留在这里过山居生活没有什么不好。 但小远不能一直过这样的生活。 小远在这里,是孤独的。 长此以往,对小远来说并不好。 他需要有与别人交流沟通的机会。 迟意远知道,爷爷这是怕他难过。 少年挤出一抹笑容,说道:“爷爷,没事,这不是好事儿吗?很快就会轮到我们了。” 这话却是少年的真心话,一个个都回去了,他也能看到曙光了。 虽然这一次不是他和爷爷,可是在后面,肯定会是他和爷爷。 苏长久与杜同和说了几句话之后,扭头看向迟格。 老朋友的心思他也知道,但这种事,他也没办法。 “迟教授,您再等等,会有好消息的。”苏长久感受到了迟格的难受,忙上前握住迟格的手说。 “借您吉言!”迟格笑容勉强,但还是对杜同和说:“老杜,恭喜你!” “我和瑞媛走了,这里就只剩下你和小远了。”杜同和脸上的笑容收敛了起来。 小远从一个小孩子已经成长为一个少年了,但这孩子的性格却越来越孤僻了。 有小甜在的时候还好说些,小甜不在的时候,这个孩子会整天沉默,连一句话都不说。 “我想起来,方才路过小甜家的时候,苏爷爷问,他们明天去县城,要不要让小远也一起去?” 迟格显然十分意外,大队长怎么会忽然问这个。 他们可以随意去县城吗? “没事,我等下回去之后,就给他们开证明,要是小远愿意去县城一段时间,那我也给小远开一个证明!” 苏长久不是顽固不化的人,他还是很愿意给别人一点方便。 尤其是,自家闺女能考上大学,也有迟格一份功劳,这份功劳,他一直记在心里,只愁找不到回报的机会。 迟格笑着说:“那就感谢大队长了。” 让小远去外面一段时间,对他来说更好一些。 翌日一早,苏爷爷和苏奶奶二人带着孩子们并李柱子收的三百个鸡蛋去了县城。 临走的时候,苏奶奶还给了李柱子三十块钱,让他继续收鸡蛋。 还说了,两天之后让李柱子送过来。 柱子媳妇本来还担心,李柱子冒冒失失地收鸡蛋,赔了怎么办。 现在有了老苏家的这番作为,柱子媳妇放心多了。 她本质上不是一个善于冒险的人,还是想稳稳当当地过小日子。 不说李柱子这边继续收购鸡蛋,就说苏奶奶等人到了县城之后,便开始着手准备做小生意。 三百个鸡蛋,苏奶奶拿出了一百五十个,其中一百个做成茶叶蛋,剩下五十个就是最简单的白水煮蛋。 “奶奶,我们家还有些肉票,这一次又从家里带了不少菜来,要不做成菜盒子或者包子一起卖?”苏小甜觉得,只卖鸡蛋和茶叶蛋,虽然能赚钱,但到底太拘泥了。 苏奶奶想一想说:“行,等会儿你跟着你四哥去买肉,我们在家里摘菜,明天早早起来,就去火车站。小远没有来过县城,也跟着一起去买肉。” 迟意远点头应允。 苏奶奶笑道:“小远,你到了咱们家,就当是自己家一样,可千万别客气啊!” 迟意远忙道:“我知道,苏奶奶,您放心吧,我不客气,明天我还要跟着一起去火车站看看。” 苏家众人齐心协力忙了一个晚上之后,很迟才休息,但第二日一大早,所有人都准时起来了。 除了鸡蛋和茶叶蛋之外,苏奶奶还准备了三十个杂粮面的馒头和二十个韭菜盒子。 价格是苏小甜定下来的。 苏小甜不是冒冒失失直接决定的,而是做了成本估算之后,加了钱定下的价格。 “这样的价格有人要?”迟意远好奇地问。 现在的人都这样有钱了吗? “我打听过了,早上九点,有一趟长途客运会经过咱们县的车站,停十五分钟,咱们要去的就是这趟车。” “为啥是这趟车?”迟意远眉头轻蹙,问道。 “这趟车到了咱们这里的时候,乘客自己带的食物肯定没有了,就算有,几天时间,这样热的天气,估计也不能吃了。” “他们想吃新鲜的食物,只能在火车上买,但是,火车上的食物,肯定不好吃,咱们这些就有市场了。” 苏小甜说得十分肯定,但迟意远觉得,不是很可信。 毕竟,苏小甜自己都没乘坐过火车,怎么可能知道火车上的情况? 苏小甜当然知道,而且她知道是因为,火车上的饭菜,几十年如一日的难吃。 “行吧,咱们去试试。小甜你说,我们这么多吃的,能卖出去不?”苏小四迟疑地问道。 虽然想做生意赚钱,但事到临头,他到底还是有些担心。 “试试吧,就算卖不出去也没啥。十二点钟还有一趟长途车会路过,停十分钟。” 苏小甜相信,就算第一趟车上卖不出去,等第二趟车的时候,肯定也能卖出去。 十二点,正是吃午饭的时候,那时候去叫卖,绝对有很多人要。 苏奶奶没有苏小甜这样乐观,但并没有打击孙女儿的积极性。 小孩子难得兴致勃勃的。 迟意远对此觉得十分新鲜,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小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姑娘? 按道理说,一个乡下姑娘,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呢? 但事实就是,苏小甜真的就知道这么多。 迟意远跟着苏家七个孩子一起到了火车站,他们采取分工的方式。 一组两个人,一共分成四组,每组带的食物都不多。 “等会儿,咱们上不同的车厢,不管能不能卖出去,十分钟之后,必须下车。”苏小甜郑重其事地说道。 要是被火车给带走,可就不好玩了。 至于分组的方式,很简单,年龄最大的带着年龄最小的,以此类推。 结果就是,苏小甜和迟意远两个人一组。 “意远哥哥,咱们去最前面的车厢。四哥,你带着九哥去四号和五号车厢,五哥和八哥去再往后面的两个车厢。六哥和七哥你们去最后两节车厢。 这边才分工完毕,火车已经停住了。 新建的小站,人并不多,上车的人少,下车的人也不多。 苏小甜拎着小竹篮子,一溜烟儿地就朝着火车上跑去。 迟意远都差点追不上。 “小甜,你慢点!”迟意远可是真的吓坏了,忙就迈开长腿追过去。 苏小甜人已经到了车厢里,这个车厢是硬座车厢,一般都是钱不多的人才会坐硬座车厢。 “各位叔叔阿姨,大爷大妈们,你们坐了这几天的火车,肯定想吃一口热乎的吧?我这里有热气腾腾的大馒头和韭菜盒子,价格便宜不要票。” 听到苏小甜这一番吆喝的时候,迟意远吓得一个趔趄,差点儿坐在地上。 这小丫头,胆子太大了吧? 不怕被抓起来吗? 光明正大的投机倒把? 苏小甜虽然在光明正大的吆喝,可是实际上声音并不大,也就只够附近的几个人听见。 大部分的人没有啥反应,只有一个老人,听到苏小甜这话,也压低了声音问:“小姑娘,你说真的?” 苏小甜郑重的点头:“当然是真的,您看看,可实惠了。” 一面说话,苏小甜一面将篮子里的布撩开一点,给老人看。 “给我来两个茶叶蛋,再给我来两个馒头,一个韭菜盒子。”老人果然十分有兴趣,直接就要购买。 苏小甜利索的应了一声,从篮子里按照老人的要求拿出了茶叶蛋和馒头、韭菜盒子。 “老爷爷,这是您要的东西,一共一块零五分钱,算您一块钱,您看可好?” 老人听到还给抹零了,当下笑了说:“倒是个聪明的娃。” 收了钱,苏小甜继续前行。 苏小甜和迟意远两个人这一组是分配的东西最多的一组。 可是,迟意远长久的缺少与人正常的交流沟通,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苏小甜像是蝴蝶一样在车厢里飞来飞去。 他都觉得,眼前这个小姑娘好像从来不认识一样的,竟然如此能干聪明。 她小嘴儿巴拉巴拉的说上一通,竟然有好几个人买了。 也是运气好,这段时间乘警们不知道干什么去了,一个都没出现。 等第一节车厢走完之后,苏小甜就发现自己的篮子空了大半。 馒头和菜盒子都没有了,只剩下了十几个茶叶蛋和十几个水煮蛋。 “小姑娘,你有馒头?” 有人听到消息追过来,可馒头菜盒子都没了。 “大哥哥,没有了,我篮子里只有水煮鸡蛋和茶叶蛋了。”苏小甜十分遗憾的摊摊手说道。 青年显然十分失望,他这几天吃火车上的饭,觉得没有味道,刚才看到有人吃韭菜盒子,那味道,别提多好了。 他问了消息追过来,好不容易找到了
相关推荐: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屌丝的四次艳遇
凄子开发日志
醉情计(第二、三卷)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鉴昭行
痞子修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