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快穿]给攻略对象生娃高H > 第108章

第108章

极快,受伤的人被抬到后方,数百面巨盾迅速将东方易包围在其中。 手握长戟的兵士在盾兵后伺机而动。 散弹枪也跟着再次响起。 尉缭听到枪声,朝那方阵营望去,神情复杂。 枪声过后,一切已经恢复平静,结果似乎已经出来了。 禁军们散开,两名禁军将已经浑身血淋淋的东方易架到了赵凌面前。 散弹枪打在他身上,他竟然没有死,还有一口气息尚在,只是人已经如同烂泥一般。 宗师强者竟恐怖如斯! “夏太医,救治一番吧。”赵凌看在尉缭的面子上,还是给了东方易一个活命的机会。 “谢陛下怜悯!”尉缭叹了口气,东方易也算是他在武道一途的传承,哪怕这逆徒竟然连他的话都不听,他实在不忍心眼睁睁看着东方易死在他面前。 第173章:收拢人才就该拿钱砸 东方易浑身气劲笼罩,在乱枪之下,竟然也只是重伤。 虽然也因为公输家造出来的散弹枪威力有限,但赵凌也着实被东方易的战力给惊到了。 一人对战三千精兵啊! 这三千精兵又是重盾精甲,又是散弹枪、复合弓,训练有素,还结阵配合,箭簇几乎未停。 打一个东方易跟刷游戏中的大BOSS似的。 若东方易不是最后恼羞成怒非要硬冲大军,只要他直接往后一跑,好像大军也拿他没法。 最后他硬生生用气劲冲散箭雨,一拳打翻一片盾兵,也实在将赵凌看呆了。 难怪盖聂能凭借地形杀三千秦兵,在草原之上也能一人逃出一个部落大军的追杀。 宗师武者属实过于变态了些。 夏无且上前从诊箱之中掏出个小陶瓶,倒出一粒指甲盖大小的药丸塞进东方易嘴里。 此时东方易的身上全是血迹,到处可见细小的铁弹珠。 夏无且见他吃下那颗药丸之后,也是松了口气,对东方易说道:“护住心脉。” 随后便开始取东方易身上的铁弹珠。 大概应该失血过多,夏无且只能原地治疗。 赵凌对禁卫们沉声道:“此番参战将士,每人赐百枚银币,凡受伤者带至少府找太医令医治,另赐十枚金币!” 大秦的金币和银币已经开始制造,赵凌对于禁卫决不小气。 此番是东方易过于狂妄,禁卫们为大秦的将士正了名。 什么武林高手,哪怕是宗师强者,在大秦将士的面前终究还是不行的。 金币和银币已经铸了不少,将这些赏赐出去,也助于货币的流通。 经过夏无且的一番急救之下,东方易脱离了生命危险,被人用担架抬了下去。 受伤的禁卫也前往少府找太医令医治。 大秦的太医,宫内的服务于皇室,属少府。 宫外太医隶属奉常,负责百官医疗。 如今章邯倒是成了夏无且的顶头上司。 尉缭的三个亲传弟子,东方易差不多算是废了。 赵凌回到章台宫中,目光扫过尉缭的二徒弟赵丘和三徒弟魏守白:“两位可愿前往尚学宫任职?” 魏守白满脸堆笑,冲赵凌行礼道:“陛下,臣学的那是鬼谷权谋之术,恐不宜传道。” 赵丘却说道:“陛下,臣习的乃是兵法,不宜授课,若老师允可,臣可于学宫之中择一人为徒。” 赵凌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摇头道:“朕知尔等不愿轻易传道,也知两位身怀大才,若只是入学宫授课,实乃大材小用。” 两人皆是沉默不语,魏守白等同直接拒绝了赵凌,赵丘算是怕赵凌面上不好看,答应收一人为徒。 大老远来咸阳,他们自然是想大展拳脚,施展才华,可来了之后,皇帝竟让他们去什么学宫? 在他二人看来,赵凌绝非明主,他们大师兄可是宗师强者,虽然是狂妄些,但皇帝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让一位宗师强者去学宫授课? 这样的大能,你不留在身边? “两位是觉得朕小气了?认为学宫并不能施展两位的才华。”赵凌一边说,一边注意着二人的神情。 两人依旧沉默,分明也是这么想的。 赵凌大概也知道他们的心思了,笑道:“尚学宫乃是朕新建学宫,乃是大秦之根本,学宫里面汇聚诸子百家的大才,除了纵横一派,其余学派皆有将学说传扬天下之意。” “就连医家扁鹊的亲传弟子阳庆也将在尚学宫授课。” “百家争鸣之际,鬼谷派若不愿入尚学宫授课倒也无妨,两位若是不愿入学宫,朕亦不会勉强。” 赵凌笑道:“朕听尉丞相说,赵丘你深谙兵法,不如先在宫中任个侍郎,等百姓修养生息,你若有所表现,朕可派你与章邯去征百越。” “魏守白,你擅长权谋,不如去典客丞先任职一段时间。” 典客丞是典客的副手,协助处理外交文书、接待使节等事务,类似于“副部长”,属中级官员。 赵凌第一次见他二人,便给出这样的职位,除了是给尉缭面子,也是相信二人的能力。 尉缭在旁听着,连忙对魏守白和赵丘说道:“你二人还在想些什么?鬼谷一派不需要传承吗?陛下准你二人授课收徒,你等反倒傲起来了?” 各大学派将传承看得极为重要,一般来说,已经不止是赵凌说的那般法不轻传,而是挑了又挑,给钱都不行。 莫说他等学派,哪怕是去民间学个铁匠,拜师之后至少有三五年都是打杂,师父觉得徒弟的人品能力都不错的情况下,这才传授真正的技艺,而且还要自己留上一手。 否则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 贵族对庶民存在知识壁垒,各大门派,他们的技艺和学说亦是他们存在的根本。 传承虽是需要,却也不是什么人都传! 魏守白和赵丘心事重重,但有师命传达,只能拱手谢恩。 授课嘛! 他们愿意教才会教,答应了也无妨。 赵凌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思:“两位入学宫授课,若无看中之人,只需传授一些基础的皮毛,若有中意之人,再收其为徒,传其精髓便可。” “尚学宫将来必定聚集天下才子,若要收徒传承衣钵,应是最好的去处。” 赵凌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根本就不藏着捏着:“两位若对朕方才的安排并无异议,赵丘任侍郎,魏守白任典客丞,食奉千石。” “若闲暇之余去尚学宫任职,一日五枚银币。” “另赐你二人咸阳宅院一处,仆役六人,金币百枚。” 赵凌已经将黄金与白银铸成金币和银币,一枚皆是一两。 两人刚来咸阳,并无建树,赵凌这样的赏赐,有很大原因是给尉缭面子,也是想以此收买人才。 优待人才,给房给钱给官职,如果这都收买不了,赵凌也就作罢了。 “谢陛下厚爱!” 魏守白也不再矜持什么,赵凌给的待遇已经很不错了,他二人的能力尚未表现出来,典客丞等同仅此九卿以下的职位,他还想奢求什么? 赵丘同样是再次谢恩,宫中任职郎中,更有皇帝承诺,让他今后与章邯征伐百越,食俸千石,已与大县县令的俸禄相同,属实算是厚待了。 安排完尉缭的徒弟,赵凌歇息了一阵,便出了皇宫,章邯护卫在身侧。 听闻孔鲋昨日已经痊愈了,而且回了常奉府,赵凌也该去看望一下了。 第174章:孔鲋回乡 常奉府如今除了儒家那些博士,还有赵凌从孟巍然那里收来的法家门生,以及墨家、道家、阴阳家、农家的门人。 赵凌不再坚持法家独尊,诸子百家的门人齐聚咸阳,也被赵凌先收拢到常奉府。 大秦不再是法家独尊,常奉府也不再全是儒家门生。 他们虽各有门派,但都归冯瑜管。 哪怕孔鲋回到常奉府,也已经夺不了冯瑜的权。 冯瑜身为赵凌的得意门生,对诸子百家皆有涉猎。 在三川郡时又常与墨知白往来,墨家门生们与他关系匪浅,对他佩服有加,墨家之人来到咸阳,又多亏了他的照拂,自然以其马首是瞻。 法家与儒家的人聚于一堂,编撰《万民典》的时候,之前是偶有争执,但在扶苏和冯瑜镇压之下,也就只是互不理会。 孔鲋回来之后,矛盾再次升级。 李斯的弟子吴公身为法家的领袖,面对孔鲋大谈仁义治国的时候,立即反驳道:“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 他这话就是《商君书·画策》中的原话,就是说,仁义只能约束个人,无法形成强制性的国家秩序。 孔鲋冷笑道:“陛下如今已不重用法家,仁政治国是必然的!” 儒家主张以仁政、礼治、民本治国,与法家的专制、法治、功利形成尖锐对立,基本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各有各的道理,赵凌杀了李斯,重用儒家,也给了些承诺,这也导致孔鲋产生了错觉,以为赵凌是打算以儒家的主张治国。 《万民典》集百家之言,儒家和法家的学说几乎对立,这若是都写在同一本书上,似自相矛盾,如何教化百姓? 墨家和农家的门生他们倒是悠闲地在旁边看热闹。 新任常奉张苍坐在一旁沉默不语,没有搭话。 常奉府现在的水实在太深了,诸子百家就算了,还有天子门生,还有长安候扶苏在,别人都没搭话,他当什么出头鸟啊。 也亏的之前孔鲋已经被赵凌吓得同意修改儒家典籍,扶苏和冯瑜两位主编也不与他们争辩,默默地编撰就是。 “外儒内法”是赵凌已经确定的治国模式。 儒法两家哪怕是吵破了天也是无用。 赵凌与章邯来到常奉府,孔鲋和吴公还在争执,大病初愈的孔鲋已经被吴公这年轻人气得吹胡子瞪眼。 众人见到赵凌之后纷纷行礼:“见过陛下!” 孔鲋面如金纸,见到赵凌之后,行礼之后也是连连咳嗽。 “博士御监大病初愈,还需好好养身,莫要动气。”赵凌有些不满地看了吴公一眼,“吴公,你也莫要气老人家。” 吴公今年不过二十七岁,正是年轻气盛,口齿伶俐,孔鲋哪里争吵得过? “陛下说的是。”吴公笑道,“臣亦认可五经博士的言论,法家从未反

相关推荐: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失身酒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带着儿子嫁豪门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成瘾[先婚后爱]   交易情爱(H)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