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快穿]给攻略对象生娃高H > 第26章

第26章

求的生活,那如果把大秦交给他,他是否能让大秦百姓都过上那样的生活? 真有那一天,后世之人是否又会骂他嬴政是个暴君昏君,甚至无能之君? 蒙武这个时候想起赵凌所说,三年之后,他会让大秦百姓都衣食无忧,然后以儒家学说教化百姓。 他说这话难道并不是单纯的想要骗淳于越他们救济百姓,而是真有这个打算。 让儒家救济百姓,也不过是顺便解一下燃眉之急? 嬴政面色凝重地盯着蒙武,沉声问道:“蒙武,赵凌在章台宫与西文彦他们说了什么?为何他们都已出城?” “淳于越从章台宫抱出来的东西又是何物?你不打算与朕说说吗?” 蒙武也是冤得不行,他原本以为三川郡的事情更为重要,将刘季带来密室,等他讲完自己再说,这也能让始皇帝不至于听到赵凌有可能要重用儒家而气得骂人,现在怎么倒成了他的不是了? 第40章:蒙武动容了 蒙武先是将赵凌猜测西文彦他们会假意开仓放粮,甚至后面可能会出现军粮告急,他们会将剩余的粮食用来拥护扶苏,将矛盾指向赵凌。 “他既然知道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却又当着西文彦他们的面说出来,那就已经把西文彦他们将住了。”嬴政现在已经丝毫不怀疑赵凌的心计。 那三个老头好像也不是赵凌的对手。 赵凌真的是多智而近妖! 蒙武拱手道:“陛下说对了,二公子问他们三人,上一把屠族的剑刃落在何处,他已与三位说过了,但若有下一剑,问他们可能猜到是何种方式落下?” “他们三人吓得不敢说话。” “尔后二公子命他们三人亲自出城开仓放粮。” 嬴政冷冷一笑:“他越是这般,哪怕没有后手,西文彦他们更不敢有谋反之举。” “当他们去到县郡,看到那些三川郡士兵拿出的土豆,他们只会更加迫不及待地开仓放粮,赵凌实际根本不缺粮!” “这是赵凌给他们机会,他们如果还敢藏私,那就是找死了!” 嬴政只是稍微想了一下就猜出了问题的关键。 大秦今年的确是饥荒之年,百姓食不果腹,但大秦可是实行农战,前线可能会缺粮,但缺得并不多。 兵马未行,粮草先至,大秦边境驻军至少半月内是不会缺粮的,不然嬴政又怎么敢放心假死? 半月后边境驻军会缺粮,但嬴政这么多年的经营,国库充盈,再加上大军都是一边耕种一边打仗,只要不管那些灾民,今年军粮怎么都是够的。 更不要说赵凌拿出三川郡带来的粮食。 西文彦他们三只老狐狸在见到这种情形,今后面对赵凌只会更加的恐惧,哪里还敢拥护扶苏? “只是他竟然让西文彦他们出售细盐和纸张棉花这些东西。”嬴政对赵凌所显露出来的帝王心术还是相当满意的,他不满意的点在于赵凌竟然让西文彦他们从商!! 三大氏族好歹也都是大秦的勋贵,赵凌竟然让他们去做商人那等低贱的勾当。 更可恨的是,他们三只老狐狸似乎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要知道秦朝对商人进行编户管理后,一入市籍三代都不能更改,征发戍边时,商人是首先被遣戍的对象,地位形同罪犯。 而且大秦对盐铁等重要资源禁止私人交易的,赵凌竟然让他们卖细盐!! 他们忘了他们三大氏族的荣耀了吗? 西文彦他们竟然不顾身份地位,想要去靠买卖赚钱? 当三大氏族的族长都去行商,拔高了商人的地位后,百姓都逐利而行,贱卖高买,从中获利,拿钱就能与皇室中人同席而坐。 长此以往,谁还会辛苦地耕地种田? 谁还会为国征战? 嬴政只因为这两天被赵凌各种反复横跳搞得已经有些疲惫了,身为皇帝,他努力地控制住自己的怒火,只等蒙武继续说下去。 蒙武见嬴政脸色阴沉,却不说话,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跟他说赵凌和淳于越之间的谈话。 “他竟然想修改商鞅之法,重用儒家?” 嬴政听到赵凌竟然还为儒家典籍注释,更许诺将来要以儒家学说教化百姓,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掀翻了面前的条案,怒骂道:“混账东西!他是要将朕的政令全都改了吗?” “好好好!他是想向天下人证明朕是个昏君,他才是千古明君对吧?”嬴政冷笑起来。 赵凌目前所展露出来的政见与嬴政几乎是背道而驰,甚至可以说他是在跟嬴政唱反调。 嬴政重农抑商,他将商人奉为座上宾,甚至让三大氏族的族长去从商。 嬴政焚书坑儒,他偏要重用儒家,甚至孩童五岁便开始读书习字。 赵凌若是变法失败,必定导致整个大秦动荡。 他若成功让天下百姓衣食无忧,那就证明嬴政昏庸无能。 哼!可真是朕的好儿子啊! 蒙武和章邯一旁不敢说话。 赵凌将三川郡打造成“世外桃源”,将始皇帝的政令悉数更改,这可不就是在侮辱始皇帝? 先皇之令,赵凌的皇位还没坐热,就想着各种更改,往大了说,就是不忠不孝。 嬴政猛然起身,低声喊道:“章邯!” “章邯在!” 章邯应了一声,他已经感觉到始皇帝那滔天的怒气,始皇帝这是要出去解决一切了吗? 城外大军已散,只要始皇帝现身,以始皇帝在大秦的威望,莫说蒙武,王贲也不敢公然造/反。 二公子是能力非凡,但始皇帝作为一统天下的开国之君,他的威望根本不是二公子能比拟的。 只可惜了二公子…… 蒙武也不敢说话,这一刻,他竟然犹豫了。 他征战一生,不就是希望看到有朝一日天下再无战争,百姓能真正的衣食无忧吗? 始皇帝兼并六国,一统宇内自是伟大,但始皇帝这些年依旧征战不休,天下民不聊生,想要等到太平盛世,不知还要等多少年。 赵凌能让三川郡的百姓富足,衣食无忧。 会不会…… 有没有可能,二公子若是继位,真的可以三年之内让天下百姓不再忍受饥寒贫苦? 章邯在等始皇帝的命令。 嬴政却久久没有下达命令,密室中烛火摇曳,三人的影子在墙上晃动。 “准备一下,等扶苏回了咸阳,随朕前往三川郡。”嬴政身上黑色龙袍卷动,衣袖一挥,“朕倒要看看三川郡究竟成了何等的世外桃源。” “喏。”章邯低头应诺。 蒙武则是暗暗松了口气。 始皇帝的公子除了扶苏,恐怕就只有二公子赵凌堪当大任。 这两日蒙武见识过赵凌的诸般手段,心底竟对他产生了一股强烈的期待。 如今他似乎也明白了,为什么蒙恬会投效赵凌了。 赵凌此人身上也有一种让人情不自禁想要追随他共创大业的魅力。 难怪连盖聂和张良那种六国余孽都愿意追随其左右。 方才若是始皇帝要下令杀了赵凌,蒙武觉得自己已经会死谏到底。 第41章:淳于越有装到了 常奉府。 儒家博士们在府内无所事事。 一月前,淳于越提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他认为殷、周有天下千余年,在于分封了子弟功臣,可以自为枝辅,秦朝应该效法殷周,实行分封。 李斯的强烈反对,指出私学和诸子百家的存在是思想混乱的根源。 他上书始皇帝,建议“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诗、书等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著作,仅保留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以及博士官所藏的书籍。 博士官们的藏书虽未被焚烧,但始皇帝也禁止私学。 有敢谈论《诗》、《书》的人直接斩首示众。 用古事来非议现今的朝政的灭族。 有官员知道而不举报的,与他们同罪。 始皇帝驾崩后,赵凌横空出世,仅仅两天时间便彻底控制住了咸阳,他们这些儒生博士拥立扶苏的希望大概率已经落空。 新君上位,会怎么对待他们这些博士? 从赵凌这两日的种种表现来看,他绝非仁慈之君,博士们拥护扶苏 ,朝堂之上谁人不知? 赵凌即使不针对他们,难道还会重用? 博士伏生与仆射淳于越乃是大秦朝堂博士们真正的领袖,始皇帝下令焚书,伏生将《尚书》藏于墙壁夹层之中,本就惴惴不安,如今更担心赵凌来一个什么大的举动发现他所藏《尚书》。 他可以死,但若《尚书》无法传承,那他就真愧对儒家圣人了。 “公子扶苏回城后,诸位切记不可妄为,莫要得罪皇帝。” “只要皇帝不杀公子扶苏,我等勿要再多言。” 伏生只能劝诫博士们要隐忍,他们在始皇帝的统治下看不到儒家的未来,但都一直隐忍着,只等扶苏继位。 赵凌登基,他们就算想改换门庭都已经来不及了。 文人傲骨也容不得他们背弃扶苏,真心实意辅佐赵凌。 代诏博士叔孙通沉吟道:“伏生师兄,我等如今又该何去何从?” 伏生叹了口气:“等扶苏公子安然无恙,我等便辞官回鲁地吧。” 其他博士也暗暗点头,只要扶苏公子无恙,他们都回鲁地,见机行事。 孔子的第八代世孙孔甲因不满嬴政焚书坑儒,已于半月前回了鲁地,他们追随孔甲,若有机会,再行起事。 常奉府内雾惨云愁,伏生他们哀哀戚戚,已经做好辞官的打算。 一个激动的声音从府外传来:“诸位师兄弟,你们快来看,这是何物!” 淳于越激动到有点癫狂的状态,死死抱着怀中的木箱,旁人想要帮忙拿一下都是不行的。 他汗如雨下,累得气喘吁吁,大步进入常奉府,满脸喜色。 伏生问道:“淳于师兄,何以如此高兴?” 淳于越哈哈笑道:“诸位看了陛下所赐之物,定然也会高兴。” 伏生脸上显露不满之色,讥讽道:“淳于越,你当真是扶苏公子的好老师啊,些许的好处便让你失了风度。” 叔孙通冷声道:“淳于越大人,看来你已深得新皇青睐,将来必定官运亨

相关推荐: 重生渔村:从截胡村花阿香开始   限制级军宠:七叔,我疼   盛开   晓风残月   亵渎红楼   羽球少妇,娴姐   大小姐的乖乖小狗   吊炸天小丈夫(H)   凋碧树(GB)   情欲的盛宴[百合花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