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训中。 段书记说赵村儿大队贡献最大是事实,赵柯当下完全没有不舒服的情绪,脸上的笑容更大,“酸菜厂公社验收合格了,农机站也正在缓步建立,咱们公社这样大刀阔斧的发展,必定会有大回报。” “我们大队也是合作社的一份子,也出了一辆拖拉机,能够为咱们公社的建设多出一分力是我们大队的荣幸,我们也希望合作社尽快投入到开垦中。” 但凡稍微了解赵柯一些的,只要看到她这种过分热情的笑,就知道她肯定有事儿。 段书记微顿后失笑,“小赵啊,咱们打交道这么长时间,还说这些虚头巴脑的,就不实诚了啊。” 赵柯露出一个憨厚的笑,“我这说得都是实话,您领导有方,肚量不凡,我们下面这些大队只要一门心思跟着公社干就行,心里踏实,全都干劲十足。” “行了行了,你就别拍我马屁了。”段书记听不得她嘴里说出这些话,“有事儿就说。” 赵柯从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双手递给段书记,“我想请公社盖个章。” 段书记低头一看,第一张信纸上只写了一段话。 后一张信纸上是明细。 宋文瑞主要是衣食学,他上小学之前的花销不多,小学五年多了学费以及一些必要费用,初中和高中又有大幅增长。 王英慧的赔偿主要是从城里回来之后治病和疗养的花销。 赵柯并没有漫天要价。 追钱追得这么理直气壮,段书记看完后抬眼看了赵柯一眼。 赵柯微笑。 段书记不太赞同,“这种私事儿,大队和公社盖章出面,不合适吧?” 赵柯拉开游说的架势,端正坐好,双眼直视以示真诚,“段书记,首先这并不是个人现象,是一个群体现象。如果是单纯的私事儿,我肯定不好意思来麻烦您,可光我们大队就有两个知青抛家弃子,其他大队我没具体了解过,但肯定也有相同的情况,而且谁也不能保证,未来不会有同样的事情发生。” 段书记安静地听着,面上看不出态度。 赵柯稍稍停了几秒,看着段书记道:“比照咱们大队的发展趋势看,推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化,需要大量知识青年的参与,城里呢?是不是也会需要更多的人才?” 段书记眼神微闪。 赵柯问道:“您有关注近两年报纸的变化吗?” “怎么?” 赵柯意有所指道:“养猪专业培训,各种作物的培育,各种技术壁垒需要突破,人才高度缺失,培养小孩子是来不及的……” 教育是有成本的。 一个学生小学、初中、高中念下来,金钱且不说,这个时间,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补充的。 所以,从投放到乡下的知青里进行选拔,补充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几乎没什么悬念。 段书记沉默,上面的角力,到下面就是各种政策的变化,他和吴主任其实敏感地察觉到一些,否则不会支持赵村大队搞合作社。 而赵柯并没有深入说这个问题,继续说盖章的事儿。 “知青想回城无可厚非,可是他们抛家弃子,对被抛弃的另一半和孩子不公平。” “就单说我们大队两个知青的孩子,一个女知青离开,孩子生病烧傻了;另一个,就是我要寄信这个男知青的孩子,他妈妈进城找寻无果,回来就病倒了,家里的父母也因为这事儿早早没了,孤儿寡母,没有人上工,吃饭都得靠大队的救济,孩子还没有灶台高就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去年八岁也没能入学。” “这还只是我们大队的例子,我们大队会无论如何会想办法照顾困难的社员,但如果有些大队无力照顾呢?他们会面临怎样的境地,可以想象……” “想回城,他们可以想办法,可以等,因为吃不了辛苦耐不住寂寞,就找了村里的人结婚,结果一有机会,拍拍屁股就走,哪有那么好的事儿?” 有些穷山恶水的地方,村民凶恶,苛待知青严重,有些农场林场开荒确实艰苦,知青们背井离乡,身心痛苦,赵柯都能理解。 但她作为大队的干部,不能接受不负责任的抛弃行为,也要防患于未然。 “大多数知青是好的,可对一小部分知青来说,抛弃的成本太低了,良心的谴责不足以让他们慎重选择,那我们就帮他们慎重。” “公社借这一件事儿,敲山震虎,我们不是要硬捆着知青留在村子里,只是希望他们知道,乡下人不是说抛下就抛下的,要对后果负责。” 赵柯眼巴巴地看着段书记,“别的地方咱们管不了,但咱们公社的社员,得护好吧?” 而且,这并不是对知青们全然不利。 也可以降低乡下人将来面对知青参加高考离开的不安,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赵柯希望,起码双山公社的知青们都能够在通知下来后好好学习,认真准备,顺利参加高考。 段书记思考中端起茶杯,喝了好几口,才无奈道:“你又给我出题。” 赵柯乖巧地笑。 太听话的孩子哪有糖吃。 段书记和吴主任坑他,她再坑他们。 大家不就是在互相找事儿中增进感情的吗? “你说得有道理,我们作为干部,确实要为长远打算。” 段书记一侧肩膀微低,从抽屉取出公社的章,盖在右下方。 赵柯接过来,又得寸进尺地说:“如果他不理会,我会再写一封信寄到他的单位,到时候劳烦您再给我盖戳儿。” 段书记好笑,“那扩散消息,不用公社了吧?” 赵柯折上信纸,边往信封塞边笑道:“这不用,我们大队有实力。” 她绝对相信赵村儿大队社员们传话的本事。 “那没事儿,我先回了?” “别急着走。”段书记叫住她,“香瓜我们吃了,我也跟靠山屯儿大队的队长谈过种香瓜的事儿,正好他们大队大片的沙地能利用起来。” 香瓜收获的时间又早,辛苦一些,不影响粮食种收,还能多一笔收益。 段书记叹息:“也是公社没有多方面调研,信息不全面,不然可以早一点儿让靠山屯儿增收。” 思维僵化的结果就是,粮站收粮,他们就只种各种粮食,没有公社的提倡,各个大队为了规避风险,也不会向其他方面试探。 赵柯胆大,但又心细。 这香瓜她不送过来,公社都不知道她还试种了香瓜。 段书记想到这里,忽然问道:“你们大队还种了别的作物吗?” 赵柯一脸“你怎么知道”的表情,“是随便种了点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从外面弄回来的种子,粮站和食品站不一定要。” 春天耕种的时候,赵瑞确实送回来不少种子试种,都是赵新山带着社员们种得,赵柯没怎么关注,然后陆陆续续开始收获。 最近除了香瓜,西瓜也种了一些,长得不咋好,就结了几个,眼瞅着快熟了,被耗子还是啥玩意儿给掏了,闹得赵新山拉好几天脸。 还有豆角,不知道是什么新品种,家家都种了一些,棵棵都缀满了秧,这些天每家每户顿顿吃的都是豆角,然后妇女们有空闲就在家切豆角丝晒豆角。 再就是柿子,黄的红的都有,孩子们都挺爱吃,自家种的,大人没事儿也舍得摘两个当零嘴儿吃,几乎家家都留了种。 而果树刚栽上,今年没结果。 段书记随手抽出一张纸,将赵柯说得都记下来,打算开会的时候,跟其他大队也说一说。 “还有花,我们大队种了不少花,秋天会留种,到时候我给公社送点儿?” 段书记来者不拒,“送吧,往大院儿里也种一些,改善改善咱们公社的面貌。” “好嘞。” 段书记扣上钢笔,道:“马上入秋,开工前还得进行培训,招工刻不容缓,你们大队的人选早点儿报上来。” 赵柯应声。 “暂时没有其他事儿了。” 赵柯便离开大院儿,路过邮局,顺道就买了一张邮票,寄出信。 邮局又有他们大队不少信,她都绑在自行车后座上,一并带回去。 回村儿的路上,赵柯脑子也没闲着,把接下一段时间的工作捋了捋。 到村子后,赵柯先到何家通知父女俩,然后对他们说:“百灵考试的事儿,我问清楚了,不用我领着也行,要不你们父女去?” 何东升飞快地摆手,“我不行,我咋能跟她去,我这样儿不是给她丢人吗。” 何百灵反驳:“爹,你是我爹,没有你就没有我,哪里丢人了?” 何东升满眼欣慰,还是拒绝,“我真不成,我从来没去过市里,路都找不到,去有啥用啊,万一耽误百灵考试呢。” 这也是个问题。 赵柯想了想道:“那我去问问春妮儿姐,她要是愿意,何叔,你给春妮儿姐出费用就行。” “成,那成,我出钱是应该的。” 赵柯和父女俩一起去孙家。 春妮儿答应,这事儿就暂且定下了。 接下来几天,赵柯、余秀兰基本都跟赵棉待在一块儿,母女三人说说话,吵吵嘴,很快就到赵棉离开的日子。 赵新山赶在赵棉走之前,让她到学校,亲手砌一块儿砖。 这是赵新山特地想的仪式,他召集全村儿老少,站在他们面前,一字一句地说:“这是咱们大队建的第一个砖房,又是大队小学,意义重大,全村儿人都添一块儿砖,代表咱们大队一个都不落下,永远是所有赵村儿人的根。” 砌砖仪式从最年长的长辈开始,实在生病起不来的,年纪太小,亦或是不在村里的,便由家人替代,连许正义夫妻、几乎不出门的王英慧都出现在学校。 知青们也不例外。 大家都很郑重,有一个人上去砌砖,其他人就含笑看着他。 这样的仪式感,赵棉拿起那块儿砖的时候,手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她极其郑重地放下属于她的那块儿砖,并且牢牢地记下它的位置。 赵棉作为即将远行的人,感触尤为深,她知道不管她走到哪儿,走多远,她的背后都有赵村儿大队,有这样一群老乡亲人在。 而轮到赵柯,赵新山问她:“傅知青和林知青的砖,要不你替他们砌上?” 大家听到“傅知青”,看向赵柯的眼神露出几分暧昧。 赵柯没有扭捏,“那就我帮他们砌吧。” 她大大方方地连着砌上三块儿砖,她和傅杭的砖挨在一起。 这砌上去的,并不只是一块一块儿的砖,也无所谓谁与谁暧昧,真正代表的是赵村儿大队日渐汇聚在一起的凝聚力,是剪不断的名为“家乡”的纽带。 第155章 第二天, 赵柯和余秀兰送赵棉到公社。 和赵棉一起去省城学习的,还有小文,她也争取到了培训的机会。 两家人在站点一见面,小文爹妈便热情地跟赵柯一家三口人寒暄, 对着余秀兰夸完赵柯夸赵棉。 余秀兰笑得见牙不见眼, 嘴上还谦虚:“没有没有, 没有那么好……” 然后她反过来再夸小文热情开朗, 她喜欢的不得了。 双方家长互相吹捧。 而小文确实很开朗,对去省城充满希望, 脸上没有丝毫舍不得。 她爹妈担忧这担忧那, 直说她“心大”, 又请赵棉照顾。 余秀兰直接替赵棉答应下来, 赵棉站在她身边笑盈盈地点头。 而小文转头就跟赵柯悄悄讲:“之前他们催我赶紧找个好对象,知道我要争取机会去省城培训,也老打击我,说我没那本事, 没事儿找事儿, 等我去培训的事儿真定下来,又改口了,让我努力留在省城,找个省城对象,他们脸上有光……你瞅瞅,多善变。” 赵柯低声回她:“长辈都这样儿, 你多跟我姐一起学习, 还能见着更善变的。” 小文歪歪头, 挽着她的手臂, 亲昵道:“我不爱想那么多, 但你说得肯定对我有好处,我听你的。” 赵柯拍拍她的齐耳短发,“快发车了,你爹妈肯定还有话跟你说,别在我这儿蹭了。” 两家人分开,各自说话。 余秀兰对着赵棉依依不舍,拉着她不断地叮嘱,从衣食住行到说话处事,什么都想一股脑塞给她。 赵棉耐心地听着,一一答应。 余秀兰老生常谈,“要是有合适的对象,千万别顾及家里,我看那方同志就挺好的。” 赵棉脸颊微红,“妈,我心里有数。” 余秀兰还想说啥,赵柯打断,“姐,上车吧,你开心就行,别听妈的。” 小客车停在路边,售票员和司机都跟赵柯打招呼。 余秀兰白赵柯,“在外面,我给你留点儿面子。” “我谢谢您嘞。” 赵柯边小声回她,边冲售票员和司机面带笑容地挥挥手。 真的要上车,小文终于生出离愁别绪,依依不舍地搂着爹妈不撒手。 “赶紧上车吧。” 余秀兰嘴上催促,手上也紧紧抓着赵棉的手。 赵柯站在她身边儿,没催。 过了一会儿,余秀兰自己就松开了赵棉的手,推她上车,“快走吧……” 赵棉和小文一步三回头地踏上车,放下东西,屁股没坐稳,便不舍地探出窗。 余秀兰隔着窗户又抓住赵棉的手,眼里泛起泪。 赵棉原本还能控制,受她感染,霎时红了眼眶,冲着车外的母亲和妹妹挥手,“妈,小柯,我会照顾好自己的,过年我和爹一起回来,你们保重好身体。” 余秀兰哽咽地应:“诶~” 赵枫走,她都没这么失控。 赵柯搂住母亲的肩,仰头道:“姐,你不用担心,我和妈在家什么事儿都不会有,我会照顾妈的……” 余秀兰吸鼻子还不忘回头埋汰赵柯:“你还照顾我,咱俩谁照顾谁啊,做得饭给猪吃猪都不吃!” 赵柯:“……” 赵棉破涕为笑,眼里莹莹的水光极为动人,底下送行的人
相关推荐: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大胆色小子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吃檸 (1v1)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