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他是我的理想型[娱乐圈] > 第169章

第169章

带社员们建造学校和卫生所的准备工作。 赵二奶和魏老太确实安分了不少。 赵村儿大队的社员们冷不丁看不到她们搞事情,竟然还有些不自在。 不过大伙儿也就是念叨念叨,没工夫管俩人。 而没有她们两个搅和,赵村儿鸡毛蒜皮的事儿好像都少了,整个村子又变得宁静。 但这只是短暂的平静,赵二奶和魏老太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 赵柯在村里偷闲,唯一重要的事儿就是配合公社集体合作社的工作。 但其他大队需要回去筹措入股合作社的资金,赵村儿大队没钱,直接用四轮拖拉机入股。 所以赵柯的主要工作是,做傅杭同志的思想工作,让他去省城学习,回来传授知识。 傅杭不用她做思想工作,只要她一开口,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应。 相当于,赵柯啥活儿都没有了,只剩下安逸。 放假人心情舒畅,毫不吝啬地竖起大拇指,“傅知青思想觉悟高。” 两人隔着两家的木围栏说话,傅杭家院儿里,林海洋蹲在旧窑改的土灶前熬碴子粥,忍不住插话:“傅杭思想觉悟肯定高,但最主要是一颗红心向赵主任。” 傅杭脸颊有些微的红,却没有反驳林海洋的话,专注地看着赵柯。 赵柯和他对视,脸上难得地露出些欲言又止的神色。 是不是要有进展了?真不容易! 林海洋直起身子,兴奋地盯着俩人,不想错过一丝一毫地发展。 赵柯缓缓张口。 林海洋吞咽口水,紧张,刺激! 赵柯终于说了出来,“傅知青,喘口气儿吧,别憋着。” 傅杭屏着的一口气不由地松懈。 林海洋兴奋的表情顿时转为无语,蹲回到灶前。 指望他俩有点儿啥暧昧的他,真傻。 而林海洋没看见,傅杭脸颊红晕未消尽,嘴唇轻启,微微喘|息,眼神却似有若无地勾着她。 赵柯承认他秀色可餐,可还是提醒:“傅知青,注意影响。” 这下子,傅杭都有些无奈了,“赵主任,你现在真的一身正气。” 赵柯嘴角上扬,“气质这么明显吗?” 傅杭看她高兴,也忍不住笑,“嗯,特别有干部的样子。” 林海洋又抬起头,插话:“赵主任以后在报纸上有专栏,能当作家嘞,作家都文质彬彬的。” 赵柯只是笑笑,没有应承。 专栏作家不是她的追求,她比较现实,看得是其他的好处。 傅杭也没将林海洋“作家”的说辞放在心上,对赵柯道:“我生日要到了,想向你要个礼物,可以吗?” 林海洋为两人制造暧昧的气氛,用吟诵的腔调神情地念道:“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临别前送你一个礼物……” 傅杭:“……” 又犯病了? 赵柯忍俊不禁,“我不是想破坏林知青你的兴致,就是说个事实,傅知青用不了三个月就回来了。” 整的好像一别经年,唯恐物是人非…… 林海洋很□□地完成他的戏份,朗诵:“可是整个夏天,都没有你的身影。” 诶咦—— 赵柯:“……肉麻是你的新名字吗?林知青?” “别理他。”傅杭拉回赵柯的注意力,“他收到一封信,这些天平地上走着,都像坐在船上一样荡漾。” 傅知青都这么形容,林知青肯定很夸张。 赵柯反倒更好奇了,“什么信这么特别?” 林海洋羞涩,“我以前的同学,进了我们那儿的广播站,在做广播员,看见我上报纸,特地写信给我。” 明白了,暗恋。 不过赵柯看着他这坠入爱河的模样,打听:“铁饭碗啊……很有前途吧?” 林海洋心头的热度稍稍冷却,默默点头。 赵柯和傅杭对视后,没再说这个事儿。 距离和时间,热情退却,变故很多的。 赵柯提醒一句:“不管未来什么样儿,好歹是同学,是朋友,彼此鼓励,共同进步也好。” 就算有遗憾,对对方的记忆都是美好的。 林海洋点点头,陷入自己的思绪中。 赵柯重新转向傅杭,问:“你想要什么礼物?” “我想你收下我的礼物。” “等等。”赵柯理了一下,“你过生日,你想要的礼物是我收下你的礼物?” “没错。” 傅知青的操作,总是意想不到。 无孔不入,且机恰到好处。 赵柯每次都不好拒绝。 而傅杭让她稍等一下,转身进屋,片刻后拿着一块儿包的四四方方的布,伸过木围栏递给赵柯。 推来推去再收下,显得矫情,赵柯直接接过来。 一到手,她就知道是什么了。 是一个发卡。 傅杭还是有点儿不好意思的,漫不经心地说:“看见了就随手买的,你别太在意,不代表什么,随便戴戴。” 布掀开一角,发卡的样子和段舒怡当初跟赵柯形容的一样。 这随便,竟然追溯到那么早去…… 赵柯拿在手里很奇怪,“你……”话起了个头就停下。 傅杭疑问:“怎么了?” 赵柯想问他什么时候有心思的,但想想,如果两个人有缘有分,以后再问吧,便改口道:“既然是生日礼物,我正儿八经再送你一个,这个谢谢了。” “不用……” 赵柯满不在乎道:“没事儿,发财了。” 赵主任现在是有副业的人了,不差钱儿。 第144章 公社那边效率很快, 程干事专门下乡来通知赵柯,后天去省城买农机。 “你们大队要是能按个电话,就方便了。” 程干事边擦着骑车累出来的汗,边对赵柯说。 赵柯给他倒了一杯水, 问:“公社给拨款吗?” 程干事露出一个“你想什么美事儿”的眼神。 赵柯日常哭穷:“不拨款, 我们哪有钱按电话?别说电话, 我们大队的电都没拉起来, 家家户户都还点着煤油灯呢。” 程干事道:“咱们双山公社就那么一个轴承厂,下头各大队都不富裕, 你们大队这都发展得很不错了。” 轴承厂建厂没几年, 只能帮助很小一部分人提高生活水平, 双山公社下面各个大队基本依赖的还是农耕, 农业不发展,农民就富不起来。 赵柯问:“公社怎么说的?” 程干事喝了口水,道:“公社开会,既然要推进机械化, 就不能束手束脚, 要大刀阔斧地向前迈进,挖掘机,收割机,履带式拖拉机,大小型四轮拖拉机以及各种农机具……全都得置办,越早完成农机配套, 越早提高农业效率, 提高产量。” 赵柯边听他说边在心底盘算, “这得掏空各个大队的家底儿吧?” “公社财政也会出一部分。”程干事从包里拿出一份会议记录以及各大队的入股情况统计, 递给赵柯, “你的报告写得很详实,公社讨论过,今年夏天完成农机配套,农机械并行,多开垦出万亩田,挖出水渠,明年秋收,公社和社员们的收益就能大幅增益。” 现在各大队分别几百亩到千余亩地不等,这些田地,各大队完全有能力独自耕种,公社是打算集体多开一倍的土地,利用这些农机集中耕作。 农机本身没有什么效益产出,对应的是田地和庄稼,会根据各个大队的入股份额进行分红。 赵村儿大队用农机入股,份额并不是各个大队中最高的,显然有几个大队想要大干一场。 公社有实力,比赵柯的规划,更大胆一些,这无可厚非,赵柯就有一个担忧:“如果这样,农机负荷比较大吧?” 程干事道:“所以公社要建一个农机站,需要维修员,也需要驾驶员……” 赵柯点头。 公社肯定要尽可能整合耕地,一块儿一小块儿的耕地不利于机械化,在耕地附近建农机站确实有必要。 程干事眼神热切地注视赵柯。 赵柯察觉到,抬眼,这是要干什么? 程干事重复道:“农机站需要维修员和驾驶员……” 空气安静。 赵柯嘴角一抽,不死心地问:“公社……不会是惦记我们赵村儿大队的人吧?” 程干事的目光一下子充满赞叹:“还是赵主任脑袋转得快,段书记说,你们大队已经提前培训过驾驶员,等农机回来,完全可以直接上手;段书记还说,公社不是抢人,如果劳动任务结束,你们大队的驾驶员不愿意留在农机站,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帮助农机站培养出新的维修员和驾驶员,你们大队的维修员和驾驶员也能通过实践提升技术,一举两得。” 赵柯:“……” 好一个“一举两得”,现摘桃子的手法,相当娴熟。 “段书记还说……”程干事就像是个传话筒,“这都是为了集体的发展,抢下时间,明年就不耽误耕种,只要我跟你说明白,赵主任你肯定能理解。” 赵柯当然理解,也没打算拒绝,但该争取的不能少,“我们大队的人去可以,工资怎么算?” 程干事道:“段书记的意思,就凭赵主任是合作社副社长,肯定也不亏待不了你们大队的社员们。” 赵柯质疑:“不会年结吧?” 程干事立马否认:“工资不会拖欠,月月发。” “……” 月月发工资,在农机站还风光,赵柯都能想象,他们大队的驾驶员过去,选择回村儿还是选择留在农机站的时候,内心有多挣扎……没准儿不挣扎,毫不犹豫地选农机站。 公社为了省事儿,为了笼络人,光明正大地用阳谋,明明白白地告诉赵柯,觊觎她的人。 赵柯哭笑不得。 而程干事还没转播完,“傅同志一个人短短几个月学会各项农机的维修,太辛苦,公社的意思,最好多带一个同志去。” 赵柯第一反应:“公社想安排人进农机站?” “等傅同志他们学成回来再安排也不迟,一个两格维修员肯定不够,就是字面意思,如果赵主任有合适的人选推荐,就从你们赵村儿大队出,一起去学习。” 赵柯明白了,叫赵芸芸去喊傅杭和林海洋。 两个人闲聊了十来分钟,傅杭和林海洋过来。 赵柯对两人说明了意图。 傅杭早就同意,无需多说。 林海洋更没有意见,毫不犹豫地答应:“我愿意去。” “后天乘小客车出发,在那之前赶到公社集合。”赵柯又叮嘱两人,“你们认识拖拉机厂的领导,公社买农机,你们帮着参谋参谋。” 程干事惊讶,“赵主任,你不去?” 赵柯笑道:“有傅知青和林知青在,我就不再跑一趟了。” 开路难,顺路走不难,傅杭和林海洋是开路的功臣,当然足以应付。 傅杭从容道:“有我们在就行。” 程干事看了看三人,道:“那行,我在公社等两位同志。” 后天,赵柯早起,开着拖拉机送傅杭两人一起去公社。 三人汇合,傅杭特意看了一眼赵柯的头发,她没戴他送的发卡,仍然是高马尾绑起头发,拖拉机奔驰中,她没有专门修理过的碎发肆意地舞动着,就像她这个人,不受束缚。 “傅知青,林知青,坐好了,出发喽~” 赵柯喜欢飞驰的感觉,甚至爱上和风赛跑,为此,她会努力让凹凸变平坦,崎岖变坦途。 雀跃的情绪能够感染身边的人。 赵柯兴致起来,随着拖拉机的颠簸起伏,有节律的晃动身体,唱起行军红歌来。 有时候吃了一嘴风,破音劈叉,也不影响她唱得激情豪放。 歌声是情绪最直接的抒发。 林海洋也跟着赵柯的歌声大声唱起来。 拖拉机突突的烟囱声和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都在为他们配乐。 傅杭安静地注视着赵柯的脸庞,离别的情绪不由地越来越浅淡。 “傅杭,一起唱啊!”林海洋热情邀请,“别害羞啊,路上就咱们仨。” 傅杭大多时候比较内敛,但此时此刻,或许是受到气氛的影响,或许是想要释放,他也开了口,且渐渐融入到两人的声音中,肆意飞扬。 随着高亢的歌声飘向远方的,是他们下乡,一心建设的意气风发,是国家尚未富强,吾辈志气高昂的气魄,是朝气蓬勃的太阳每一天都升起,风华正茂的青年永远不服输的锐不可当。 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成长,以及,充满期待的重逢。 · 赵柯送走傅杭和林海洋后,便到了酸菜厂的工地。 酸菜厂的四面墙已经垒起来,有了基本的雏形,工人们穿梭在其中。 “赵主任。” “赵主任。” 外村儿的工人们见到赵柯也纷纷打招呼,现在整个双山公社对赵柯都极其熟悉。 赵柯一一笑着回应,随口问一个人:“牛会计在哪儿?” 对方给赵柯指向另一侧临时搭得工棚,“在那头。” 赵柯道谢后走向工棚。 “你来了?”牛会计从账本中抬起头,起身给她倒水,“正好,要上梁了,咱们请些人来热闹热闹?” “我自个儿倒就行。” 赵柯接过水壶,问:“要请段书记和吴主任吗?” 牛会计目含期待:“能请到吗?” “图吉利的话……虽然不能明说,大家也都能意会,酸菜厂对公社的意义还挺重要的,如果邀请,应该会来。” “邀请!一定要邀请。”牛会计兴奋,“我到时候买一串儿千响的鞭炮,请段书记和吴主任一起点,怎么样?” 刘兴学和邓海信都在工地里头监工,听说赵柯过来,出来打招呼,正好听到这一段儿。 刘兴学立即请缨:“我来挂,我来挂,保证挂得高高的,寓意咱们公社的酸菜厂以后蒸蒸日上。” 挂鞭炮的任务,就交给了刘兴学,赵柯的任务,就是去公社请段书记和吴主任。 两位领导答应得很爽快,赵柯又开拖拉机回村儿去拉来赵新山和赵四爷,让两个人也都亲眼瞧瞧他们赵村儿建筑队承包的第一个工程上梁。 当天,段书记和吴主任都

相关推荐: 醉情计(第二、三卷)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差生(H)   总统(H)   大胆色小子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云翻雨覆   取向狙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