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他是我的理想型[娱乐圈] > 第110章

第110章

“好。” 晚上,赵柯住在赵棉的宿舍,顺便跟轴承厂下了点订单,然后返回赵村儿。 赵新山他们也有了结果,隔天,他就召集全村开社员大会,地点就在村外大库。 中间的隔断拆掉,大库变成一个宽敞的会场。 赵新山站在最前方的平台上,举着喇叭道:“都静一静,听我说啊。” 底下喧闹的社员们渐渐安静下来。 “今天社员大会,主要是讲几件事儿。”赵新山用着正儿八经的官腔,道,“这第一个,就是关于冬天劳动的安排。” 赵柯和赵芸芸板着一块儿巨大的板子走到台上,正面对着全体社员。 随后,赵芸芸拿出一章大纸,贴在板子的左侧。 赵芸芸糊报纸、画这些板报之类的东西,已经经验丰富,这是她按照赵柯他们的一周安排,独立做出来的公告板。 大多数社员都不认识太多字,也不太懂看表格。 赵新山提前预习过,但他没给社员们讲解,而是让赵芸芸说明。 赵芸芸毫不露怯,指着表格道:“从十二月开始,大家就按照这个表格进行轮班和上课,时间都在上面。” 表格上没有具体的人名,只有三个数字,代表着三个组。三个组的组员,大队已经安排好,单独备注在表格下方。三组各有一个组长,就是之前带外村儿大队的三个人:许诚,王老三王向全,赵成。 赵芸芸道:“我是咱们大队的记工员,合作社的潘翠莲有孕,暂时考勤记工都由我一个人负责,等她坐完月子复工,可能由我们两个轮班,如果上工需要请假,迟到早退,人员调动之类的,不用再直接找大队长,先找我和潘翠莲。” 这个消息,最惊喜的就是王老三和潘翠莲,夫妻俩可以说是直接升了一级,不再是普通的社员。 老王家一家人甭管心里头咋想,此时面上都有光,昂首挺胸地迎接全村人羡慕的目光。 这时候,大队长赵新山大公无私道:“三个组长和负责记工的两个人,并不是铁饭碗,如果工作做的不好,就会换掉。” 说到这里,接下来,就是赵村儿大队重新制定规章制度,需要全体社员一同参与协定。 这样可以提高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而社员们确实也很激动能参与到大队标准的制定中去。 这个涉及到方方面面,大队也都开会列出了他们能想到的一系列内容,甚至参照了国家几年前发布的合作社社章和公社的一些制度。 这些都是赵柯从县里、公社收集到的各种文件中采集出来的。 依旧有赵芸芸做成大字报。 巨大的一张纸,她一个人展开双臂抻不平,叫赵柯帮忙。 赵柯笑着扯住另一头,两个人拉开。 社员们看着那得有两米长的纸,激动的心情冷却。 “这我们哪懂啊?” “我们都不认字啊。” “这也太多了……” 牛会计和许副队长对视忍笑。 大队开小会时,他们第一次见到赵柯拿出来的密密麻麻的规章制度,也都眼前一晕。 太多了,而且又细又杂。 赵新山嗓子也痒,拳头抵在嘴唇前咳了咳,道:“一会儿会逐条进行讲解,由社员们投票,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赞同,那一条就通过。” 讲解的事儿,赵芸芸负责不了,只能由赵柯本人负责。 赵柯从第一条开始,每讲解完一条便停下来,等赵新山组织大家投票。 只要满十八岁,都有投票权,包括知青们。 赵柯说得口干舌燥,间隙不停地喝水润嗓子,而社员们也听得两眼发懵,等她讲解完还得互相议论一番,才能理清楚。 越到后来,社员们的精气神儿越是低迷,众人满脸都写着:太可怕了,开会真的太可怕了!放过我们吧…… 但大队不可能“放过”他们,必须要走这一段流程。 等到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投票结束,已经过去半天时间,社员们坐都坐累了,捶肩的,捶腰的,捶腿的,全都精神不济,心不在焉,迫切希望今天的社员大会早点儿结束。 赵柯嗓子有点儿哑,站到一边儿歇着,赵新山道:“下面说第三件事儿,就是大家都惦记的盖砖房。” “盖砖房”三个字一出,几秒钟前还疲惫不堪的社员们立马支棱起来,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眼睛锃亮地盯着赵新山。 “土窑出的第一批砖,卖给公社建酸菜厂了。” 社员们有些失望,转头一想,卖钱了,是好事儿。 “土窑出的第二批砖……” 众人眼巴巴,第二批该盖村子了吧?会从谁家开始…… 赵柯垂眸,满眼笑意。 赵新山扫过众人,缓缓道:“盖学校。” 众人:啊? 第96章 (捉虫) “竟然是先盖学校!” “为啥先盖学校啊?” “我还以为得先盖大队部……” “对啊, 大队部不是咱赵村儿的门脸吗?” “是啊……” 台下窸窸窣窣的议论声不断。 赵新山抬手压了压,“都静一静,静一静,先听我说!” 大家抬头, 望向他。 赵新山举着喇叭, 道:“咱大队的娃娃们冬天在老教室里上课, 一间教室几十个孩子, 炉子就那么大点儿一个,只有坐在炉子周围看火的娃娃能暖和暖和, 隔一个人都不热乎, 孩子们手上全是冻疮, 拿笔拿不了, 翻书都冷得不敢伸手,个个冻得流鼻涕,咋好好读书?” 底下,一众有孩子的社员们纷纷点头, 大队长说得可不就是赵村儿学生们读书的现状。 “穷啥不能穷教育。”赵新山声音激昂, “谁敢说读书没有用?读书没有用,那工农兵大学,为啥都想去上,为啥都羡慕?读书没有用,赵柯咋就能带着赵村儿大队发展这么好?读书没有用,傅知青、刘知青他们这些知青咋能造水车、造土窑, 让你们有机会吃白米饭、盖砖房?” 被点到名, 赵柯神情平静, 傅杭也只是微微侧头看向她, 唯有刘兴学, 微微挺胸。 “咱们不知道读过书的人懂道理、有见识吗?咱们不知道读过书的人机会多吗?不是读书没用,是咱们以前穷,拿不出钱培养娃娃们十年八年,看不见读书的出路,只能当它没用。”赵新山认真地看着每一张面孔,问他们,“咱就说句心里话,你们小时候,哪个没羡慕过别人家的孩子能读书?哪个没羡慕过余秀兰有赵柯这样进工厂上班儿的闺女?” 成年社员们下意识看向村里几个念过书的人,赵新山、牛会计、余秀兰…… 小时候,大家都有干不完的活儿,只有他们,早早会写自己的名字,说话也很有道理似的,好像衣服也总是干净的。 所以从他们开始认第一个字起,赵村儿所有人就默认了他们不一样。 对赵柯也是…… 何止是羡慕,酸的很。 赵柯咋就能进工厂呢?自家孩子咋就只能在地里扒拉土? 为啥好的都在一家? 人家一代一代越来越好,他们一代一代传下去,永远扒拉土? 没有人甘心。 人人都有自个儿的不甘心,赵新山、余秀兰这种明显比村里人优越一大截的人,也有自己的不甘心。 世界太大了,他们只不过是一个小村子里微不足道的一个人,优越在哪儿呢? 赵新山叹道:“咱们这些大人努力干活儿赚钱是为啥,不就是为了自家的娃娃们吗?哪怕孩子们读完小学,还是留在村里种地,有文化的人种的地,跟咱们这些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也不一样儿。” 至于咋不一样…… “赵柯说,外头研究出来的种子,种下之后,比咱们村儿里自留的种子能抗灾更高产,明年开春,咱们大队就买这种种子种。咱们大队还打算用一部分卖白菜的钱买手扶拖拉机,没读过书,能学会开,学修车费不费劲?” 这是大队第一次跟社员们说,要买新种子和拖拉机,而且跟全村人息息相关。 “大队长,咱村儿要买拖拉机啦?!” “啥时候去买啊?” “拖拉机得多少钱啊,咱大队买得起吗?” “那咱们村儿不就成十里八乡第一个买拖拉机的大队了?” 赵新山打断众人:“这是社员大会下一个事儿的内容,等会儿讲,现在说的是盖学校。” 社员们陆陆续续停下议论,有人喊:“大队长,俺们愿意盖学校,大伙儿都没意见!” 有一个人起头,其他人纷纷附和:“对,我们没意见。” 赵新山眼里露出满意之色,“既然大家都没意见,我就继续往下说学校的规模,大队打算盖八间屋儿……” “啥?!八间?!”所有人震惊,“咋这么多?那得多大啊?” 底下一片沸腾,赵新山出声压了两次,他们才消停下来。 “这个让赵柯给你们讲,她讲得明白。”赵新山把喇叭递给赵柯,“你跟大伙儿说说。” 赵柯放下搪瓷缸子,清了清嗓子。 傅杭眼里有一丝心疼。 赵柯道:“小学有五个年级,两个年级放在一块儿上课,到底不方便。” 底下有人问:“一个年级十来个孩子,坐一个教室,多浪费啊。” “我知道你们要问这个。”赵柯耐心地说,“随着咱们大队的发展,村子里的孩子会越来越多,教育的重要性,大队长刚才已经跟大伙儿说了,早晚都要分开,不如一步到位,让村里的孩子们更早享受到更好的教育环境。” 这是赵柯提议的,否则按照大队的保守规划,也就是比照现在小学的规模,建个两间教室对付着,说是以后慢慢建,可真拖下去,以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那还剩下三间屋呢?” 赵柯回答:“一间作为老师们的办公室,教室分开之后,按照小学课程的需求,大队有可能会按照需求增加老师的数量,具体情况,到时候安排。” 底下,方静原本一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倏地抬头。 增加老师,肯定得读过书吧?那她…… 方静瞥向坐在她前方的几个知青,咬唇,有些后悔,现在庄兰、苏丽梅都跟赵柯走得近,连刘兴学和邓海信都比她跟大队接触多…… 与她差不多神色的,还有胡和志,他上一次没能选上,如果增加数量,总不会又选不上吧? 社员们挺多疑问,总结下来就是,村子里孩子就那么多,老师安排多了,不浪费吗?这都是要给工资的。 赵柯给他们解释了一下“按照需求增加”,肯定不会一开始就补满。 而且,有一个打算,大队开会的时候说了,但是不好现在跟社员们说。 那就是大队不打算局限于本村儿的学生,还会吸纳附近几个大队的学生。 有的大队没有学校,当地的孩子想要去上学,走几里地十几里地去其他地方的学校读书很常见。 学校扩大,师资力量扩大,他们在教育力量上更有优势,必然会有家长想要把孩子送到赵村儿小学来,这是必然趋势。 甚至赵村儿小学取代周遭几个大队的学校,也不是没有可能。 赵柯不等大家发问,直接说明剩下两间屋子的用途:“另外两间教室,是咱们大队的托儿所。” “托儿所?!” 全村再次震惊。 他们倒是知道托儿所是啥,轴承厂有附属托儿所,有些双职工没法儿带孩子,就会把小孩儿送到托儿所去,但是他们大队又没有职工,咋还要托儿所了? “我知道,你们觉得没用,家里有老人可以照顾小娃娃,没有老人,还有姐姐照顾小的,最次,也可以背去干活儿,或者干脆往地头一拴,是吧?” 所有人理所当然,乡下都是这么干的,很正常。 “托儿所的目的,是把老人、妇女和一些孩子从家庭中解放出来。”赵柯扫过众人,“成年人就是解放劳动力,实现自我价值。尤其是妇女,领导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生育、做家务、照看家庭不是专属于妇女的使命,妇女一样为家庭付出,一样创造价值,一样为村子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妇女们立即响应。 “俺们也上工,回家还要家里家外的拾掇,一点儿不比老爷们儿干的少。” “暴雨那回,我们也没在家里舒舒服服地躲懒,也顶着暴雨救过庄稼啊。” “抢收也是,谁也没闲着……” 一群妇女们的战斗力无人能敌,没有男人敢在这时候冒头泼冷水,否则要被群喷的。 赵柯走到旁边,伸手。 赵芸芸帮她拿着挎包呢,赶紧打开,翻出一块儿红布条。 这红布条,赵柯早就买了,一直压在大队部,没机会拿出来。 “先安静一下。”赵柯挥了挥红布条,道,“另外,为了咱们大队的村容村貌,大队开会决定组成一个监督小队,由咱们村儿五十五岁以上的长辈们中选人担任,严格按照大队的规章制度监督全体社员。” 村里的老人们瞬间精神抖擞,还有他们的事儿呢?! 赵柯道:“需要选出咱们监督小队的队长和副队长,以及各小组的小队长。” 赵二奶啥事儿都落不下,第一时间追问:“咋选的?” 底下立即响起一阵笑声。 魏老太上次跟她闹矛盾,还没和好,出声挤兑她:“咋?你个刁歪老太太,还想选啊,跟你啥关系啊?” 赵二奶立即喷她:“咋跟我没关系,我不比你厉害,你个死老婆子可闭嘴吧!” 魏老太白楞她一眼,“有能耐你就试试,看看谁选你,选你都是不长眼的。” 赵二奶刷地站起来,就要过去跟她理论理论。 胡和志丢脸地低下头。 赵芳芳拉了拉赵二奶的手臂,小声儿劝:“奶,你别吵了,开会呢。” 魏大海也不耐烦地说他妈:“丢不丢人,快坐下吧。” 两个老太太狠狠瞪对方一眼,别

相关推荐: 醉情计(第二、三卷)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差生(H)   总统(H)   大胆色小子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云翻雨覆   取向狙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