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各单位和食品站,各大队恐怕都不敢大面积种植。” “因为公社下发的指示紧急,各大队要抢种,都没有挑选白菜品种,划拉到什么种子就全都种下去了,也没有足够的大面积种植经验,甚至因为晚种,可能影响成熟度,进而影响产量……” 段书记边听边点头,“确实是这样,这也没有办法。” “是,今年突发状况,大家都不能强求太多,但是……”赵柯看向段书记的眼睛,“段书记,我认为这是个缺口,也是我们公社一个增产增收的机遇。” 段书记抬眼,“哦?怎么说?” “全公社二十个村的白菜,今年能吃下,以后肯定也能吃下,最重要的是,白菜的种植要求不高,周期还短,而我们已经打通了一部分渠道,难道要放弃到嘴边的肉吗?” 北方冬天主要的菜就是白菜、萝卜、土豆以及各种干菜腌菜冻菜。 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城里普通人家吃得也都是这些。 农村家家户户种这几样菜的量都很大,尤其是白菜,因为要腌酸菜。 蚊子再小也是肉,更何况这还不是蚊子肉。 一斤白菜一分钱,五十万斤就是五千块,这年头一个大队每年如果能多收入五千块,简直了不得。 段书记听得很认真,并没有第一时间表现出激动高兴的情绪,而是有理有据地说:“这只是理想的前景,事实上,不可能这么通畅,如果食品站不收或者收的少、收的慢,我们是很被动的。” “如果公社能牵头,建一个酸菜厂呢?” 段书记眉心的纹路更加深,他在思考这个建议。 “酸菜的保存周期长,也不怕冻,我们只要想办法把腌好的酸菜送进各地供销社、各个单位就行。” “一开始的效益不会很好,这是肯定的,但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消耗各大队种植的白菜,只要酸菜厂不赔钱,甚至不需要多大的规模,对整个公社就有切实的好处。” 一个人身处的位置不同,着眼点也不同。 他们不是商人,目的不仅仅是谋利,他们要更全面地看整个村子、整个公社的发展。 增加就业岗位,农民增产增收,间接促进消费……天长日久,慢慢会有一个正向的发展,良性的循环。 段书记眉头渐渐松开,舒畅道:“小赵你回回来公社,都要给我搞些事情。” 赵柯欣然道:“那我厚颜说一句,应该是好事情多过麻烦事吧?” “哈哈哈……当然是好事情。” 他们都没担心过腌酸菜的技术问题。 这片土地上,数百年流传下来的经验,足够他们来筛选更优。 “你又帮我解决了一个难题。”段书记欣赏不已,“你这个脑子,很活泛啊,留在大队里当个妇女主任,有些屈才啊,不如来公社?” 公社的职位,一个萝卜一个坑儿,一个螺丝一个帽。 赵柯来能干什么,顶着个干事的职位出主意吗? 其实这些主意,也没什么新奇,等到大家慢慢地走出僵化的思维模式,自然就会有更多灵活的人才涌现。 端看领导敢不敢大胆启用,能不能把握住风向。 段书记就是位能够听取建议的好书记。 赵柯婉拒:“大队的发展跟公社的发展根本分不开,我留在赵村儿大队,一样为咱们公社服务,而且刚刚不是还说过,我厚脸皮,有事儿找上门,您想不见我都要一直烦您。” 其实还有一个更实际的理由,她在赵村儿大队有实权,能够尽情施展。 段书记不强求。 赵柯又笑道:“要是咱公社这路,再修得平整点儿,没准儿我天天公社大队来回跑呢。” “我听出来了,你这是又给我提意见呢。”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的重要性,根本不需要多说。 赵柯道:“这个时候,其他大队有很多社员闲散在家,不如动员起来。” 段书记若有所思,“修路是义务工程,也是大项目,公社会开会讨论的。” 他手里还拿着纸,并未见底,随手翻到第三页。 是地图? 还有各种线条。 “这是?” “这是我们村排水渠的图纸。”赵柯说出她的第二个目的,“排水渠的作用,经过暴雨验证,我们大队现存的庄稼就是有力佐证。” 确实。 段书记认可地颔首。 赵柯坐得更直,看起来毫无私心地说:“排水渠也需要科学的规划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我们大队作为双山公社的一份子,愿意无偿对其他大队进行技术指导,在此之前,我想邀请您和吴主任还有其他兄弟大队一起来我们大队实地考察。” “这是好事儿啊。” 段书记直接答应。 “排水渠不急,明年雨季之前,都来得及。” 赵柯连人家什么时候挖排水渠,都给人安排好了,相当周全。 “也不能让你们大队太吃亏……” 赵柯立即顺杆儿往上爬,“钱我们是肯定不能要的,要是他们实在不好意思……一个大队出五个年轻力壮的青年,帮我们干一个月的活儿就行。” 暴露意图了。 段书记失笑:“倒也不是不行……” 赵柯又补了一句:“最好是未婚男青年。” 这一句,段书记有几分哭笑不得了,“这是要干什么?” 赵柯诚实地说:“给未婚男女多一个选择。” 既然婚姻是大多数人都要选择的一条路,与其内部消化,不如扩大选择范围,如果能达成利益最大化,那就更好了。 她的要求,不离谱。 跟其他大队沟通,需要几天。 赵村儿大队的实地考察时间,就定在了五天后。 赵柯从办公室离开,时间还早,她就没在公社过夜,当天赶回大队。 一天之内,蹬了六个多小时的自行车,两条腿灌铅一样,又酸又重,到家直接瘫在炕上一动不动。 余秀兰等她吃晚饭呢,硬给她拽起来。 赵柯的手还是健全的,不耽误吃饭。 晚上,烧了热水烫脚,烫到两个脚丫子通红,明显和小腿有一道齐平的分界线。 第二天,赵柯满血复活。 赵新山知道她进公社干啥去了,一大早在大队部得到准确答复,就打开大队喇叭,喊话:“通知:一家出个人,十五分钟后到大院儿来开会。再说一遍,通知……” 十五分钟后,一家不止一个,只要有点儿闲工夫的,基本都来凑热闹了。 赵新山站在方凳上,“说个事儿啊,四天后,公社领导和其他大队的人来咱们大队实地考察排水渠。” 这可是赵村儿大队少见的大事儿! 众人激动地交头接耳。 赵新山对着喇叭重重咳了两声,等到大家伙全都看他,才继续说:“这是咱们大队第一次外联工作,有重要意义,这几天,家家户户院里院外全都收拾一遍,必须展现出咱们大队最好的精神面貌,听见了吗?” “听见了!” 社员们齐声回应。 赵新山把喇叭给赵柯。 赵柯站到方凳上,“眼下还有个事儿,需要大家配合。” “赵主任,啥事儿啊?” 赵柯举着喇叭,道:“你们也都有感觉吧,咱们大队现在活儿有点儿多,人手有点儿不够用。” 众人一听,打开话匣子了。 “可不是,天天忙忙叨叨。” “我想回娘家一趟都抽不空来。” “我想给孩子改件衣服,都没倒出工夫。” “谁不是呢……” 赵柯听他们说了一会儿,一直没消停下来,就喊道:“听我说啊。” 众人渐渐安静下来。 “这个排水渠呢,我跟公社说,由咱们大队指导。”赵柯看向知青们,“技术指导工作,得由知青负责,傅知青、刘知青,你们知青开小会商量一下。” 傅杭平静地点头。 刘兴学等知青也赶紧答应,眼神里掩不住的兴奋。 “没有报酬,不确定是否需要出外差,具体的以后再说,辛苦你们了。” 知青们齐齐摇头,“不辛苦。” 他们这是要干正事儿了!多有意义,怕啥辛苦。 赵柯道:“虽然没有报酬,但我谈了条件,一个大队出五个青壮来帮咱们干一个月的活儿,到时候得吃住在咱们大队。” “那不是将近一百人呢!” “得吃多少粮啊?” “都是青壮,吃得多,干得也多啊。” “能住开不?” 他们疑问相当多,这次没等赵柯喊“停”,就纷纷转头去问她。 赵柯目光扫过几个家里有适龄姑娘的社员,提醒他们关注重点:“我跟公社段书记提了个小要求,希望各大队来干活的青年未婚。” 众人皆懵,一时没反应过来。 “咱们都是一家人,我就不跟你们遮着掩着了,姑娘们,九十五个男青年呢,把握住机会啊。” 现场静了一瞬,随即哄堂大笑。 村里几个未婚没对象的姑娘脸臊的通红。 “笑啥笑,说正经的呢。” 赵柯举着喇叭,正儿八经地说:“你们也别笑,为啥说这次外联有重要意义,你们找五奶、找亲戚熟人介绍对象,那都只能在一亩三分地里扒拉,五、六个人里挑高个的,跟咱们自己打开门路,有十几个二十个选择机会,能一样?” “全公社十九个大队呢,想想,现在是男青年,等以后认识的人多了,咱大队的未婚男青年们找对象,不更方便啊?” 这是最直观的、社员们比较在乎的问题,当然还有别的意义,不在今天的开会范围,赵柯没提。 而社员们一琢磨,一交流,神情都认真不少。 可不是这个道理吗? 谁家没有孩子,现在不是适婚年龄,以后也是啊。 赵柯又看向赵小艾、杨菲她们几个姑娘,“另外,我还有一个建议,咱们大队缺人,把握住机会的同时,如果能把人留在咱们大队,就更好了。” 姑娘们娇羞地抬不起头。 有社员语带调侃地喊:“赵主任,要不你给自己也找个对象呗?” 傅杭注视前方的赵柯。 赵柯大大方方地回说话的社员:“我要是有相中的,那能放过吗?”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傅杭心里有些泛酸,可多看她几眼,嘴角又往上扬。 赵柯是以妇女主任的身份在对姑娘们说话:“找对象、结婚,本来就是要看条件,男看女,女看男,都互相衡量,没什么好羞于启齿的,眼睛放亮了,挑好的,大家伙也都帮着把把关。” 气氛很好。 社员们全都笑着应承:“肯定的。” 正视起找对象的事儿,姑娘们害羞的情绪仍在,却坦然了不少。 赵柯:“不管大队到时候怎么安排他们,安排到谁家,吃几口粮怕什么,不吃饱哪有力气干活?还有,该大方的时候大方点儿,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先把人哄到咱们大队,就算以后发现不对,也晚了,咱还能让他们跑了不成?” “哈哈哈哈……” “咱们赵主任说的对!” 有个人喊话:“就算全留下,也没几个啊?” 赵柯闻言,故意语带嫌弃,“那还不是咱村上一辈儿不争气,才生这么几个姑娘。” 笑声又起。 都是追儿子,啥时候有嫌姑娘生的少的。 不过按赵村儿现在的情况,可不是姑娘更吃香。 社员们不自觉地就跟着赵柯的逻辑跑,完全没想过,招婿入村这事儿跟一贯的风气不太一样。 脑子里还遗憾,九十五个男青年呢,多能干啊,可惜了,他们村儿姑娘太少,拿不下。 赵柯最后交代一句:“这不是简单的男女青年找对象,是咱们整个赵村儿大队发展的大事儿,大队长说要展现咱们大队的精神面貌,大家都严肃对待,务必要让客人们宾至如归。” “行!” “没问题!” “赵主任你就瞧好吧。” 赵柯一拍手,“很好,都明确了,抓紧起来,准备迎客了!” “散会!” 作者有话说: 还不够肥,我明天再努力 第73章 一个村几十户, 当然不可能所有人都同心同意,但和集体相悖,肯定要在大队落埋怨,就像之前赵老二一家一样。 谁都不想在村子里不好过, 所以结果就是, 赵柯一番话, 整个大队都忙起来。 许诚一路回家, 看到那些老老少少在院里院外,全都在大扫除, 心情很憋闷。 等到回家, 发现他爹妈和妻子也都在忙活, 坏心情直接写在了脸上。 许副队长手里拿着镰刀, 正在削树枝,准备补木围栏,随口对儿子说:“你咋才回来,过来帮把手。” 许诚原地停顿片刻, 听话地走过去, 帮父亲扶着树枝。 许副队长道:“赵柯说明天赵萍萍的对象家上门,要是拾掇半截弄得乱糟糟,咱大队形象不好,一会儿弄完围栏,你把外头的树枝划拉进院儿。” 许诚不愉,语气里露出几分酸刻来, “爹, 你现在咋也赵柯长赵柯短的, 她一个小丫头, 别捧太过, 再飘起来。” 他在父亲面前,是个各方面意义上的“好”儿子。 许诚小时候,许副队长看老队长和前妇女队长刘三妮儿都极力支持家里的孩子读书,也不断对儿子灌输“要好好读书”的观念。 但许诚从小心思多,慢慢养成了爱钻营的性格,实际不努力又装得很用功,考了三年公社初中都因为各种“意外”没考上。 许副队长虽然失望也只以为儿子运气不好,在许诚表示“不想给家里增加更多负担,以后可以在家里继续学习”之后,放弃让他继续考下去。 当然,最主要的是,那时候赵柯还没读出来,没有进工厂,村子里读过点儿书的人,也不过是留在村子里接父辈的班。 而且许诚一贯机灵周全的表现,足够许副队长引以为傲,坚信他不逊色于大队长的儿子赵瑞。 偏偏出来个赵柯。 许副队长有时候也嫉妒赵建国和余秀兰,咋就生出这么个闺女,也
相关推荐: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绝对占有(H)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数风流人物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致重峦(高干)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