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苏荷便走出卧室,站在苏教授面前,不甘心道:“我也要去!” 苏教授皱眉,“我是为了采访,你去干什么?下乡很辛苦的。” 苏荷执拗,“我就要去。” 她很确定,赵瑞看她的第一眼惊艳而痴迷,之后的表现,分明就是喜欢她。 明明只要他不说,没有人知道他以前有没有对象,可他偏偏说了。 他在抗拒她。 苏荷非要去看看,赵瑞的对象什么样儿,比她这个教授的女儿,大学生强在哪儿。 苏教授拗不过她,只叹气道:“到那儿别胡闹。” 得知苏教授要带着苏荷一起去赵村儿的赵瑞沉默,无法自抑地焦躁,不安。 第107章 “采访?” 赵棉举着话筒, 白净的脸上,闪过惊讶。 话筒里,赵建国道:“是赵瑞大学新闻系的教授,赵瑞放假帮他做文稿校正, 他听说你妹妹在今年涝灾里发挥了大作用, 想做报道。” 能上报纸, 是赵柯有本事。 赵棉不觉得荣幸, 只替妹妹高兴,“等后天妈和小柯来公社接你们, 我跟她说。” “好。” 赵棉挂断电话, 走出传达室。 门卫笑问:“赵同志, 心情很好啊。” 赵棉含笑点头, “我爹要回家过年了。” 门卫知道赵棉和赵柯的爹在省城大医院培训,恭喜她:“要一家团聚了,喜事儿。” 赵棉眉眼弯弯。 门卫好奇地问:“咱们还得坚守到年前,大医院放假这么早吗?” 赵棉温声解释:“我爹本来就不是医院的正式医生, 上个月连续大半个月加夜班, 医院允许他调休放假。” “都排班儿了?”门卫就是本地人,很清楚公社的大夫都是什么水准,“那将来你爹培训结束,还回你们大队吗?” 赵棉摇头,“我不太清楚,不过我们全家都在这儿, 我爹是想回来的。” “还是前途重要嘛, 要是能当上大医院的大夫, 全家都能养活。” 赵棉并不接话, 笑笑便与他道别。 另一头, 省城的赵建国挂断电话,交了钱,便回火车站和赵瑞三人汇合。 三人之间的气氛,很奇怪。 苏教授面带无奈。 苏教授的女儿苏荷板着一张漂亮的脸,时不时看向赵瑞,好像志在必得。 而赵瑞始终垂头沉默。 打从今天一见面,赵建国就发现了异常,当时便心里一沉,以为赵瑞犯了错误。 但他看着侄子长大,实在不相信赵瑞会做出对不起媳妇儿的事儿,只是当着陌生人,不好说什么。 进站后,四个人分开,苏家父女去卧铺车厢,赵建国和赵瑞去硬座车厢。 两个人艰难地穿过挤在过道上的人群,挨个座位瞧,好不容易找到他们的座位,坐下后,没多久,火车鸣笛,“哐哧哐哧”地启动。 赵建国这才看着对面的赵瑞,严肃地问:“你跟那位苏教授的女儿,怎么回事儿?” 赵瑞手指一颤,回避他的眼神,“只是说过两句话,没怎么接触。” 其实在他知道苏荷也要跟着苏教授一起去采访的那天,苏荷任性地堵住了他,“你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男女之间,一方不释放信号,另一方很少会自作多情地误会。 赵瑞不受控制地反应和慌张地应对,释放了错误的信号。 但他实在没有应对这种事情的经验。 曲茜茜是他爹妈给他选的对象,当时两人相亲的时候,都很害羞,对对方也都满意,很容易就成了,后来顺理成章地摆桌结婚。 婚后的日子,一直也很好,曲茜茜是很好的媳妇。 只是太突然了…… 赵瑞真的不想犯错。 苏荷早晚会开学,他很长时间见不到她,一定会调节好。 赵瑞并不希望她去赵村儿,便低着头说路上辛苦,乡下条件不好,不建议她一起去。 但他越是这样,苏荷越是要去。 甚至对爱情有幻想的年轻姑娘看他这样,只觉得他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她就是拯救他冲破“牢笼”的进步青年,带着一身对抗世俗的冲劲儿,宣告:“思想永远自由,我不能看着你身体走出乡村,精神依然困囿在腐旧中!” 赵瑞想要反驳:“不是的……” 他不是腐旧。 然而有自己思想的姑娘眼里燃烧着炽烈的火,坚定着自己的想法,不容他多说。 “没接触,那姑娘咋那个态度?” 赵建国提醒他,“咱们老赵家没有那种家风,你要是做了啥难看的事儿,你爹指定要打断你的腿。” 这些日子,赵瑞一直在经受着内心地谴责,双手扶着膝盖,才能支撑起沉重的身体,“三叔,你也不相信我吗?” 他看起来并不好受。 赵建国叹气,“不是不相信你,就是让人瞧见,多误会啊……” 采访上报,是挺荣耀的事儿,咋还有个姑娘一起跟回村儿呢? 别人也就罢了,赵瑞媳妇儿看见,得多伤心。 赵瑞垂着头,双手缓缓攥成拳,对赵建国解释,又像是对自己强调:“苏教授说,他女儿一年放不了几天假,所以才一起出来采访,待不了几天就会离开的……” 他已经有了媳妇儿,不能有任何放纵。 · 两天后,正好是小年。 赵新山亲自赶车,拉着余秀兰和赵柯进公社接赵建国和赵瑞。 要不是怕回来的时候挤,李荷花也得跟着进公社接儿子。 他们到的早,余秀兰去轴承厂的传达室给远在西北某部队的弟弟打电话。 赵新山和赵柯则是去公社大院。 赵柯挨个办公室跑,划拉一大堆上面发下来的宣传文件、资料、报纸……顺道拜早年。 程干事跟她关系处得好,知道她要,平时也会替她留着。 “这是最近的。”程干事递给她一摞东西,笑说,“别的大队领回去都糊墙了,也就你会看。” “多看看没坏处。”赵柯向他道谢,给他一小筐红鸡蛋,“年前我都不过来了,提前给你和嫂子拜个早年儿,这是给嫂子准备的月子礼。” 程干事接了,“这时候鸡蛋可不好找,还是红皮儿的。” 赵柯语气里带出明显的得意,笑眯眯地说:“我可是为了嫂子月子里吃得营养些,托人去好几个大队寻摸到的,别人可不一定有我弄到的鸡蛋多。” “还真是。”程干事笑,“咱们赵主任现在人脉广呢,各个大队都说得上话。” 赵柯接下这夸赞,闲聊了几句,就和他分开。 余秀兰打过去一个电话,约好了时间,正守在传达室等电话。 赵新山和赵柯过来,赵棉还没下班。 等到赵棉小跑出来,几人一起在传达室继续等。 期间,赵棉说了省城来人采访的事儿。 赵新山高兴地结巴:“能上报纸啊?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儿。” 余秀兰也满脸喜气洋洋,“我闺女真出息。” 赵棉认可地点头。 唯有赵柯,若有所思。 “铃铃铃……” 电话铃响。 余秀兰暂时忘了采访的事儿,赶忙接起来,“喂,是秀民吗?” 电话的另一头,刘三妮儿大嗓门儿地喊:“秀兰,是我,你妈。” 周围的人全都看过来,余秀民妻子林清嫌丢脸,领着儿子站在门口,并不靠近。 余秀民贴近话筒,想听一听声音。 刘三妮儿对着话筒喊:“你弟也在呢。”随即调转话筒,让儿子说话。 余秀民叫了一声“姐”,扭头招呼妻子儿女过来问好。 林清不得不走过来。 电话里,余秀兰也叫赵棉和赵柯过来打招呼。 姐妹两个对着话筒喊人,拜早年。 连赵新山也向老太太问了声好。 刘三妮儿把着电话,问赵建国和赵枫,问她们在村儿里咋样儿。 余秀兰眼眶有两年没见着听着亲妈的声儿了,眼眶有些红,一一答了,然后转过来问她身体咋样,问弟弟身体咋样,问她在那头过得舒不舒心。 刘三妮儿答话:“我们身体都好着呢,你不用担心。” 至于舒不舒心…… 刘三妮儿瞥一眼又站得远远的儿媳妇,没接这茬,转而道:“秀兰,你让小柯接电话。” 远处,林清低头看了一眼手表,这都五分钟了,还没完。 电话对面,余秀兰示意赵柯过来接电话。 赵柯有预感,姥姥要说什么,接过电话,“姥姥。” 刘三妮儿嗓门儿丝毫没压低,“我要给你介绍的青年,才二十多岁,就比你舅舅小一级,好多人儿想给他介绍对象呢,要不是我跟他妈处得挺好,人家根本不松口,你说你这孩子,咋还不乐意?” 林清皱眉,对她这样大喇喇地往外说些没谱的事儿,很不喜。 而赵柯好言好语地解释:“姥,我现在当着咱们大队的妇女主任呢,和大伯一起带着全大队建设村子,怎么能走呢?” 刘三妮儿当那么多年妇女主任,还能不知道妇女主任是干啥的,“建设村子,跟你一个妇女主任有啥关系,而且咱村儿那么多年,都那样儿,能咋建设,你别为了拒绝就蒙我。” 赵柯耐心地说:“我妈信里不是跟您说了吗?咱们大队今年养了三十多头猪,明年开春儿还要多抓一些。大队还建了砖窑,能自个儿烧砖了,明年就要重建小学,到时候咱们大队的孩子们都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 刘三妮儿和余秀民对视一眼,不信,“咱村儿那些社员,能有几个豁出钱去送娃娃上学的?” “大队都做好工作了,明年咱们大队适龄的孩子,全都去学校。” 姥姥惊讶,“啥?都去?” “是啊,大伯就在旁边,我还能骗您吗?”赵柯答得很随意,“到时候每个年级都会有自己的教室和老师。” 姥姥更吃惊,“那得多宽敞啊。” 大队咋有这么大变化,以前可不这样儿,变化肯定是从赵柯回村儿才有的…… 余秀兰抓着赵柯的手腕瞧了一眼表,抢过电话,“妈,啥时候有机会,您和秀民回来看看,就知道咱们大队现在不一样了。” 刘三妮儿心里一动。 跟着儿子是好,可她也想念老家,如果能回老家看看…… 刘三妮儿依依不舍地挂断电话,回家的路上,念叨起啥时候能回去。 林清直接打消她的念头:“秀民忙,休长假得申请,挺难的,走一趟不容易。” 余秀民道:“妈,我也想回老家看看,但是路途远,走一趟起码得请一个月的假,还是过两年吧。” 刘三妮儿就没再说话。 随军家属住的是平房,一家人回到家,刘三妮儿去厨房准备午饭。 林清坐在客厅里,当着丈夫的面儿,对刘三妮儿道:“妈,根本没相亲,能不能别在外头嚷嚷,万一王副连长有意见,以后不支持秀民工作,怎么办?” 刘三妮儿在厨房里回她:“能有啥意见,小王受欢迎,他妈得意着呢,而且小王年纪大了,他妈也着急。” “不管怎么说,能少说话尽量少说话,万一得罪人影响秀民的前途。” 她活这么大岁数,又是当过妇女主任,还能不知道啥能说啥不能说? 她在家属院人缘好着呢,偏偏这个儿媳妇这不许那不好的,还管着她。 刘三妮儿不痛快,不想让儿子为难,没跟她争辩。 林清从屋里拿了个苹果,一掰两半儿,一半儿给儿子余岳,一半儿给刚进屋的丈夫,独独没给两个女儿。 大女儿余岁叛逆期,直接踢踢踏踏地进屋,二女儿余欢性子弱,低落地埋头。 余秀民没吃,问她:“没有苹果了吗?怎么没多拿一个?” 林清道:“没有了,要是有,我能不给她们吗?” 这么一回儿,儿子的半块儿苹果已经快吃完,余秀民只得进厨房,拿刀将剩下的苹果一分为三,给亲妈和两个女儿一人一块儿。 林清不愿意,“你那么辛苦,你自己吃就是,还分它干什么?她们当姐姐的,孝顺爸爸,让让弟弟,这不应该的吗?女孩子就是心思多,我不也没吃吗?” 二女儿余欢不伸手接,摇头,“爸,你吃,我不吃。” 余秀民塞给女儿,“吃,爸让你妈再买。” “苹果多贵……”林清轻声埋怨,“很有钱似的。” 余秀民无奈,“买了就全都尝尝,又不是常买,你也不要亏了自己的嘴。” 林清嗔道:“我还不是心疼你。” “我知道。” 林清想起打电话,有些不舒服道:“为什么姐回回打电话,都是让咱们打过去,我也不是计较,就是忍不住想,是不是想让咱们花打电话的钱……” 余秀民不在意道:“你想多了,我大姐先打过来不要钱吗?她不约时间等咱们打过去,万一咱们不在,打过来不是不浪费钱吗?” 林清不想让丈夫觉得她挑拨,忍下没多说。 旁边的小儿子余岳突然说:“等到了约好的时间,大姑打过来,不也一样吗?他们就是乡下人,想占便宜。” 余秀民震惊地看向小儿子,喝斥:“你说什么呢!” 余岳吓了一跳,害怕地躲到母亲身后。 林清也没想到儿子会突然这么说,抱着他,维护道:“孩子不懂事,你吓他干什么?” 厨房里,刘三妮儿听到儿媳妇在那儿说话,知道儿子肯定不会误会他姐,就没出来,直到听到孙子的话,才怒从心起,“孩子不懂事,你这个当妈的不在孩子面前胡说,他怎么知道这些话的?” 林清不承认,“妈,我怎么会对孩子说这话?你这不是让我和秀民吵架吗?” “你让开。”余秀民满脸怒气,“我今天非得揍他一顿。” 林清不让。 余秀民更火,“你让不让开!” 他平时不算很严厉,很少发这么大的火,余岳直接吓哭,二女儿余欢也怕的躲到墙边。 林清维护儿子心切,不禁气道:“连儿子都这么想,有错吗?大姑姐不就是想占便宜吗?” 刘三妮儿发火儿:
相关推荐:
子然
史上最强穿越(np)
[综漫] 我从横滨C位出道了
闪婚后,发现老公是豪门大佬
清都仙缘
穿成救赎文恶毒女配
海王兄妹今天掉馬了嗎?(骨科)
和大叔在一起的日常
妖怪图鉴—蛇子(全)(H)
十八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