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什么情况,只能干上火,连培训都没法儿好好进行了。 赵村儿—— 孙继红家,两个老人因为上火,病情都有些加重,余秀兰发现之后,第一时间过去开解:“村子里大家都在努力,你家现在就大孙女大孙子看家,你们两老千万别想太多,再给外头干活的儿子和孙女孙子加重负担。” 两个老人抹眼泪,“都是我们没用。” 余秀兰说:“咋没用,你们在,孩子踏实,而且我听孩子说,你家今年修房子,还是你们两个老的坐得住,看看这管多大用呢。” 两个老人就红着眼感激:“要不是赵主任来家里劝,我们家这么穷,哪舍得修房子,秀兰,你生了个好闺女。” 余秀兰心里高兴,反过来夸他们家的孙女孙子:“他们也懂事儿呢,爹娘不在家,上能照顾老的,下能照顾小的,你们千万想开。” 两个老人使劲儿点头,“你放心,我们指定不给大队、给孩子们增加负担。” 村里的大孩子们,也都肩负起责任,一部分,像莫家的莫宇莫浩会和余秀兰每天去各家查看情况,另一部分,像牛小强、树根儿、赵小草、何百灵他们会帮着吴老师照顾村里年纪小,家里没人管的小孩子们。 男孩子们在牛小强家,连树根儿同父异母的弟弟刘小宝也不意外。 牛小强是孩子们的“大哥”,树根儿是他最重要最听话的小弟,刘小宝就算想要闹脾气或者对树根儿咋样,也都会被牛小强镇压。 牛小强从傅知青那知道了各种天马行空的故事,会绘声绘色地讲给“没见识”的新小弟们听。 而赵小草和何百灵则是在顾校长和吴老师家看女娃娃们。 刚开始下雨打雷,唐小婉确实很害怕,一直哭着找“妈妈”,还发了低烧,后来有赵小草和何百灵以及一大堆姐姐妹妹一起玩儿,她就忘了害怕。 大家一起丢手绢翻花绳,何百灵还会在炕上带着她们唱歌跳舞。 大雨也浇不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赵柯一队人在东面,他们要先把淤堵的排水渠疏通开,淤泥极重,手臂腰腿全都吃力。 干惯活儿的人还能应付,赵柯这种简直是灾难。 她有时候一脚踩进泥里,脚拔出来,靴子却会陷在坭坑里,只能默默地重新塞回靴子,手脚并用一起使劲儿拔。 有时候一个不稳,还会坐个屁股墩儿。 旁边的人就会默默地把她薅出来,然后再回去继续挖泥。 刚开始赵柯还觉得她这样怪笨的,后来有人拔脚重心不稳栽进渠沟里,被人捞出来,她瞬间就浑身都舒服了。 果然快乐得建立在别人的惨状上,别人废就显得她不那么废。 赵柯还把这种快乐分享给同队的社员们,安抚大家因为连绵暴雨和连轴转劳累产生的低落情绪。 有人叹气,“我家房下都长蘑菇了。” 赵柯听到,随口就问:“能吃不?要是能加个菜,今天干活都有劲儿了。” “还真能吃。”那社员咧开嘴,“那我一会儿跟做饭的说声,让他们去我家采。” 田里的庄稼先是被冰雹砸,又被水泡,他们极力挖渠防水,也眼睁睁看着越来越多的庄稼被水泡烂,心情可想而知。 赵柯总能在任何一件小事儿里挖掘出让人充满希望的点,“林子里肯定长了很多蘑菇木耳,等雨停了,得组织大家一起进山采蘑菇挖野菜,晒干了,正好冬天吃。” 她说起蘑菇,就有人说起河里的鱼:“鱼老多了,扑腾的人眼馋。” 傅杭他们那队还有赵枫离河道都近,换班的时候碰见,赵柯就兴致勃勃地鼓动他们带上渔网,“得空捞几网,给大家添点儿荤呗?” 听到的社员就对那两队的社员玩笑:“听见没,赵主任馋鱼了,今天带不回鱼,就把你们煮了!” 那两队的社员就会笑着保证“一定带鱼回来”。 赵柯还不忘了叮嘱他们:“河水急,别掉河里。” “放心。”机灵的小子们拿出两捆麻绳,“捞鱼的时候捆上,掉进去就让他洗个河水澡,再拉上来。” 其实哪是赵柯一人馋鱼呢,全村人都整日整夜的在雨里泡着,筋疲力尽,吃饭都快要没力气了。 为此,赵新山还杀了家里几只鸡给大家伙补身体。 这样的小事,发生在沉重的每一天,赵村儿生产大队的社员们就靠着这些熬过一日又一日的暴雨和劳动。 后来,河道也有了满溢的趋势,赵村儿生产队的众人又多了新的活儿,村里头编麻袋,村外把装满土的麻袋堆到河道边儿防汛。 就在赵柯和赵新山几乎要放弃庄稼,极力保护村子的时候,雨停了。 雨停的那一刻,赵村的众人是懵的。 他们站在渠沟边呆呆地仰望天空,真的停了。 甚至还有人伸出手去接,可手上湿漉漉的,连忙往身上擦拭,擦不干,完全擦不干。 但没有雨再滴下来,真的没有雨再打在脸上。 “雨停了!” 不知道是谁,激动地喊出第一声。 紧接着便是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雨停了!” “雨真的停了!” “雨停了……呜呜呜……” 有人喜极而泣,有人摘下草帽,高高的扔起,有人直接跳进排水渠里,任由流动的泥水冲刷着他们的身体,甚至用双手捧起泥水洒向天空…… “雨停了!” 赵柯松开锹,卸力地仰倒在地,望着渐渐散去的乌云,傻笑起来。 有几个年轻的小子,激动地冲过来,托着赵柯的后背四肢,用力抛起:“赵主任!” 赵柯一下又一下被抛起,身体处于失重状态,笑骂:“谁敢摔了我,我瘸着腿也堵你家门儿去!” “哦——” 一群小子们起哄,然后便是大笑声。 其他社员都笑望着他们。 雨真的停了,真好…… 作者有话说: 今天就先这一章,明天多更点儿。 码字有时候控制不好时间,我尽量固定一下 第55章 这场雨, 下了太久,直接从立秋下到处暑。 雨停之后,水还没停,村子里欢欣鼓舞, 村外还得继续守着, 防止再有淹灌。 顺便, 还得查看庄稼损害的情况。 等到天空彻底洗去阴霾, 晴空万里,赵柯他们才彻底放下心来, 拖着沉重的身体心情雀跃地返回村子。 村子里也挖的沟沟壑壑的, 泥泞一片, 很难走, 但好歹积水不严重,也没人在意了。 众人打了招呼,各自道别,各回各家。 赵柯一到家, 余秀兰立马迎上来, “热水我都烧好了,这就给你打热水端你屋去,你洗洗赶紧好好睡一觉,衣服被子我都给你晾过了。” 赵柯确实累得抬不动手了,顺从地回屋等着。 余秀兰抬着大木澡盆进来,一盆一盆往里兑水, 忙忙活活好半天, 试好温度, 催促:“洗吧。” 赵柯坐进去, 温热的水包裹着全身, 刚开始还撑得住,搓了几下泥,头一歪,睡了过去。 余秀兰不放心,进来查看,“还真睡着了。” 平时赵柯事儿可多了,澡盆不能跟家里用一个,脸盆和脚盆不能用一个,还要啥隐私,亲妈都不让随便看。 现在余秀兰端了盆水给她洗头,又拎起膀子搓,又扶着肩膀给她搓后背,赵柯都睡得啥也不知道。 余秀兰还伸进去给她搓腿洗脚,完事儿才使劲儿扒拉赵柯:“醒醒,我再给你端盆儿水来。” 赵柯硬被她扒拉醒,眼皮微微打开一条缝,脑子完全没清醒。 “别睡啊。”余秀兰反复叮嘱,走出去的时候还在嘟囔,“要不是你事儿多,我也不能叫你。” 赵柯裹着个被单坐在炕上,一晃一晃地直要倒,又稳住。 过了一小会儿,余秀兰端着水急匆匆进来,薅住她,“快洗!” 赵柯没动,木木地盯着亲妈。 余秀兰忍不住骂道:“我真是怨种命。我出去,行了吧?” 但她骂完,瞧见赵柯瘦了好多的脸和泡得发白的手脚,又心疼,放柔声音,“洗完就躺下,我收拾。” 赵柯硬撑着清理完第二遍,套上干净的短袖短裤,钻进被窝半秒入睡。 这次余秀兰咋进进出出,她是一点儿知觉都没有。 而余秀兰对待赵枫这糙小子,就没那么精心了。 就在厕所,赵建国拿水瓢舀一瓢晒得温热的水,举起来从头浇下去,盯着他洗了一遍儿才放他回屋睡觉。 村子里静了一日一夜,出门走动的人才多起来。 这时候乡下,取水费劲,乡下人洗澡不勤,但这两天,全村几乎都在洗澡,有的是撑着躺下之前洗,有的是不管不顾先睡一觉再说,睡醒起来再洗。 赵柯可能是这一个半月干活习惯了,睡了十几个个小时起来,身体虽然乏的厉害,但也没到不能动的地步。 比她第一次上工之后,进步了。 外头,太阳特别晒人。 赵柯在家里转一圈儿,没人,就穿着靴子出门。 村子里还没干,踩哪儿都一脚泥,水坑都浅,赵柯就硬拖着泥巴来到大队办公室,在门口磕哒掉泥,才推门儿进去。 “赵主任,休息好了?” 赵柯哭笑不得,“牛叔,你突然这么叫,我受惊吓啊。” 牛会计笑呵呵地说:“快来坐吧,都在一个村儿里,感觉好些日子没见了,你都瘦了。” “全大队都得脱一层皮。”赵柯坐下,问,“大队长和许副队长呢?” 牛会计笑意淡下来,叹气,“去看庄稼了,大雨之后接暴晒天儿,苗受不了,不知道又得蔫吧多少。” 赵柯心情也有几分沉重,又振作起来,笑道:“往好了想,咱们田里没那么多水,不用又晒又泡,好歹苗能少遭点儿罪。” 牛会计又长叹了一声:“但愿能多活下来些吧。” 赵新山走之前,让牛会计给赵柯留了任务,往年旱涝成灾都得写一份损失情况送到公社,今年也得写。 赵柯从档案柜里找了以前的记录,抄写到纸上,后面留了空隙,等着统计完再填写。 “大队长!粮食都发霉了!” 赵新山不在,赵柯和牛会计听到外头的喊声,对视一眼,出去查看。 赵二奶、田桂枝夫妻等十来个社员手里头捧着发霉的粮食找到大队来。 粮食上全都长着霉斑,严重地甚至都泛起黑。 赵柯看完,道:“霉成这样,肯定不能吃了。” 赵二奶不信,“洗洗不行吗?洗洗不就干净了吗?” 赵柯说:“二奶,毒菌光靠洗肯定洗不干净。” “那就瞎了吗?”二奶急急地争论,“那早些年没粮食,大家伙啥没吃过,也没听说粮食发霉就不能吃了的。” “话是这么说,可是二奶,六几年饥荒的时候,家家那么穷,粮食比啥都宝贝,成天盯着瞅,能霉到这个地步吗?” 赵二奶不甘心地辩驳:“那吃了还能死人是咋地?没听说吃死人的。” “二奶。”赵柯严肃地说,“粮食有毒了,咱们处理不了,能拿命开玩笑吗?” 其他社员哭丧着脸,“那咋办呢,好些粮食都霉了……” 赵柯问他们:“所有粮食都发霉了吗?” “也不是……” 有的霉得多,有的霉得少,剩下的就是有点儿潮,晒晒还能吃。 “霉得千万不能吃了,先回家收拾出来单独放一边儿,潮了的赶紧晒晒。” 赵柯劝他们先回去。 大家现在还比较信任她,所以即便苦着脸,也都答应了。 赵柯让他们查看好之后,如实跟大队汇报,再次叮嘱:“大队会想办法的,千万别吃哈。” 众人答应着离开。 随后,村里别家人听说他们粮食发霉,也都在家倒腾粮查看,然后报到大队来。 有的机灵,下雨之后就把粮放到炕上,有时候烧一把火,连粮也都烘了; 有的放得好,就是潮了点儿。 这都是少数,大多数都或多或少有发霉的情况。 连赵柯自家都不例外。 赵柯看着统计出来的一部分数据,反思着叹气:“之前没考虑到粮食的问题,要是提前提醒就好了。” 现在完全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庄稼还不知道啥情况,各家的粮食就出问题了。 而且…… 赵柯看向办公室发霉的墙面,不知道多少家需要修房子,还有没有别的损失…… 牛会计安慰她:“咱们已经尽力了,大家都在外面防涝,想不到也正常。” 赵柯收拾心情,振作道:“是,愁也没有用,最重要是解决问题。” 牛会计点头,笑道:“还是年轻人有干劲儿。” 赵柯笑了笑,没有说话。 年轻人有啥干劲儿,懒起来谁都比不了,老同志才牛,大队长他们去地里,到现在还没回来。 不过大队长不在,事儿也不能耽误,赵柯和牛会计商量后,决定去各家走访看看损失情况,不能光等人来报。 目前已知损失最严重的肯定是老钱家,牛会计知道赵柯跟老钱家有些不愉快,问她:“过去不?” 赵柯语气平静,“去看看。” 牛会计目露欣赏。 不是因为赵柯救过他儿子,单纯就是因为赵柯这个人。 她这么年轻,能担得起责任,也把得住公平这杆儿秤,极其难得。 前途肯定不可限量。 牛会计忍不住多提点几句:“当干部嘛,总要遇到各种各样的社员,咱们端好水,态度上包容一些,我是很看好你的。” 赵柯笑了笑,点头,“我知道了,牛叔。” 路太泞,不好走,赵柯和牛会计就互相搀扶着走。 主要是牛会计拉拔赵柯。 两个人直奔钱家去。 老钱家旧房那一截房顶塌了,钱家一家七口人全都挤在钱俊夫妻俩那两米的炕上。 当时救人,他们拆了旧屋的门板,现在还在钱老头身下,他一个人就占了很大地方,所以其他人只能挤着。 前些天为了防涝,钱俊夫妻都在外头
相关推荐:
神雕风云之受与天齐(H)
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
快穿之重生去jj游戏当炮灰 上
吃糖的正确姿势_御宅屋
月明(姐弟,1v1)
十年不罔顾(破镜重圆)
美少妇的深夜癖好
咒回乙女·你拒绝不了的三人邀约
万界之我开挂了
xing想事成(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