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他是我的理想型[娱乐圈] > 第133章

第133章

指定谁就是谁,咋那么多事儿?” 赵柯话更婉转,一句话就打发了,“以后还有机会,我回回带的都是不一样的人,肯定能轮到,不用着急。” 陈老爹高兴,给陈三儿塞钱,“出门得多带钱,万一有啥事儿,省得没钱。” 陈三儿依然硬邦邦地拒绝,“用不着。” 陈老爹塞给他就走,掉地上也不管。 钱还能扔了吗? 陈三儿喊了几声,他越走越远,只能捡着。 而陈老爹晚间一个人,还倒了一口酒,美滋滋地喝。 第二天一大早,板儿叔套上受伤不严重的那只牛,送四个人去公社。 他们下牛车就上小客车,中间没多少时间间隔,赵柯就没去找赵棉。 从报纸出来,赵柯这是第一回 进公社。 小客车的售票员以前见过赵柯不少次,热情百倍地打招呼:“诶呦,赵主任,可见着你了,坐车上哪儿去啊?” 司机也扭头打招呼:“赵主任,好些日子不见了。” 赵柯礼貌地摘下口罩,态度跟以前一样儿,笑着回答:“去省城一趟。” “四张票,您拿好。” 赵柯边接边无奈道:“可别这么客气,这不臊我呢吗?” 她变成名人儿,也没飘得看不起人。 售票员笑成一朵花,“行行行……” 赵柯他们四个人,气质看起来不像是一般农民。 车上乘客好奇地打量他们。 有个人盯着赵柯看了好一会儿,认出她,惊喜地大声道:“你是上报纸的赵柯!” 这可是他们双山公社土生土长的名人儿! 小客车上所有的乘客一下子全都躁动起来。 点出赵柯身份的人又转向傅杭三人,傅杭长得出众,也要更好认一些,“你们是报纸上的知青吗?” 傅杭面不改色,林海洋克制着得意,而陈三儿虽然不是知青,跟赵柯同行,抬头挺胸,。 不过本地人最有热情的,还是赵柯,纷纷“赵主任”“赵同志”的喊。 赵柯突然成了动物园的大熊猫,而且被一客车的人当面儿夸,十分肉麻,略显尴尬,又不得不以笑回应。 “赵同志,坐这儿吧?” 前排的乘客起身要让座。 赵柯赶忙道:“不用不用,后面有位置,我们去后面就行。” 坐这儿,她疯了吗?跟大熊猫上树有什么区别,上上下下的乘客全能看见她。 赵柯对每一个跟她说话的人“点头-笑”,穿过过道,走到最后一排,坐到窗边,拽着三个人围着她坐。 傅杭坐到赵柯身边,林海洋和陈三儿坐在她前排,半挡住乘客们的视线。 赵柯重新戴上口罩,悄悄呼出一口气。 傅杭忍俊不禁。 最后一排右侧的两个座位也坐了乘客,傅杭靠近她耳边低声道:“需要借你外套挡一下吗?” 他离得太近,呼吸拂过耳朵,有些痒。 赵柯摇头,“这样就行。” 报纸的影响还热,冷不丁的见面才这样,时间长就淡定了,没什么好躲的。 傅杭并没有离远,盯着她的耳朵道:“耳朵红了。” 赵柯抬手搓了搓离傅杭近的耳垂。 傅杭满眼笑意,撤离,微微侧身,挡住同排乘客的视线。 从公社到县城,时间很长,途径好几个公社,停车很频繁,上上下下,小客车上连过道都挤满人。 赵柯想低调地度过这一段路途,然而双山公社的乘客炫耀的心太过火热,不断冲身边的陌生乘客提起赵柯他们四个。 小客车又小,北方人说话嗓门儿大,说点儿啥整个车厢都听得清清楚楚。 所以一路上,陌生的乘客上车,没多久就开始探头探脑地向后张望。 赵柯人都麻了。 但她还得端正地坐好,现在人的好奇心最高,她不只代表她自己,还代表赵村儿大队,代表双山公社,得暂时保持一个充沛饱满的精神面貌。 傅杭余光注意着她,又靠近她耳边,“累不累?靠一下没关系的。” 他轻轻拍了拍臂膀。 声线压低,声音就变得很有磁性。 赵柯又忍不住耳朵痒,看一眼他的手臂,婉拒。 肢体接触就有些暧昧不清了。 傅杭有些遗憾。 靠一靠都不行,其实趴在怀里,更舒服。 车上,四个人都不好随便说话,总算熬到县城,下一趟车是第二天一早,四人去招待所住。 入住招待所要拿介绍信,工作人员一看介绍信就知道他们籍贯名字,拿报纸出来问“是不是他们”,等到确认之后热情地搭话,还给他们打了热水。 好在,关上门就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赵柯歪七扭八地瘫倒也没关系。 当个名人,属实不容易。 转过天再去坐车,赵柯的口罩焊在脸上,傅杭和林海洋也是,免得被人认出来,有些不方便。 陈三儿不受影响,咋随便咋来。 赵建国和赵瑞老早就等在火车站,工农兵大学那边的招待所比较空一些,接到他们四人,先去招待所住下。 入住的时候,赵柯他们没被认出来。 赵建国和赵瑞安排好他们便各自回宿舍住。 两个人有分工,明天赵瑞给他们带路,后天赵建国再带他们去别的地方。 隔天早上,赵瑞收拾好到招待所,带着四人去学校食堂吃早餐。 赵柯第一次走进这个时代的大学校园,步履从容。 学生们大多穿着整齐,风格类似,身板笔直,身上带着工农兵大学生的骄傲和书卷气,没有后世大学生那么松弛且多样。 傅杭很习惯,很自如。 林海洋本来就是城里人,陈三儿则是就算心里虚面上也得装出不在乎来。 因此他们虽然穿得不太时新,来往的学生们都没多瞧他们。 食堂里,赵瑞带他们打完饭,坐下,几人的位置后面,有两个学生吃饭也在学习。 赵瑞见赵柯在看他们,便道:“大家都很珍惜学习的机会,要不是你给我名额,我也没可能来到这儿。” 赵柯不以为意道:“给就给了,只要在不断进步就行,不用总提。” “要提的,我不能忘。” 他确实变了一些,没有了浮躁,沉静了很多。 赵柯咬了一口大学食堂的肉包子,“好吃。” 肉馅儿真扎实。 赵瑞笑道:“那你多吃点儿。” 话题岔开。 赵柯问起拖拉机厂。 赵瑞回答她:“苏教授人脉广,说要带咱们过去,好说话。” “怎么不早说?我们从村里带过来的东西,还在招待所。” 早餐后,赵柯见到苏教授,也说了类似的话。 苏教授摆手,“写你们大队的文章,我结交了不少人,受益颇多,不用客气。” 他不耽搁时间,直接领他们往拖拉机厂去。 在进拖拉机厂之前,赵柯摘下了口罩。 傅杭注意到之后,也示意林海洋摘下来。 一行人在传达室等了一会儿,厂内匆匆走出一个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笑容满面的中年男人。 “苏主编。”中年男人跟苏教授握手后,又转向赵柯四人,慢条斯理地说:“这就是赵同志吧?真是年轻有为。” 苏教授为赵柯他们介绍:“这是负责产销的孙副厂长。” 赵柯主动伸手,态度很尊敬,“您好,麻烦您了。” 孙副厂长和气道:“我跟苏主编是老交情,也欣赏你们几位年轻的同志,放心,他提前跟我说了,肯定为咱们农村建设最大限度地提供帮助。” “太谢谢您了。” 孙副厂长相当友善地邀请:“赵同志,不知道我能不能跟你们在我们厂门口合影留念?” 还要合影…… 赵柯忍住了没问“拍照能不能优惠”,笑盈盈地答应:“当然。” 苏教授对赵柯道:“你有多少预算,直接跟孙副厂长说就行。” 孙副厂长点头,“是,你说说看。” 赵柯扫过厂内各种型号的拖拉机,可惜他们大队最多只能拿出三千。 就这,还是大队给全村社员们写了欠条挤出来的,最低得拿下两台拖拉机。 而赵柯说了个数字。 “两千五?” 孙副厂长手指略过一排大大小小的四轮拖拉机,指向两款手扶拖拉机,“可以买这两款,农用足够。” 虽然一开始就打算买手扶拖拉机,也只买得起手扶拖拉机,可真到这儿,赵柯的眼睛没法儿从那些高大的履带拖拉机四轮拖拉机上拔出来。 林海洋和陈三儿也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高大的拖拉机,满眼喜欢。 赵柯实在抑制不住渴望,试探地指向最小的一辆四轮拖拉机,问价钱。 孙副厂长告诉她了。 赵柯手轻轻覆在肚子上,沉默震耳欲聋。 她带出来的全部家当都绑在腰上,倒是勉强够买这一辆,但他们的钱又不是只买拖拉机的。 陈三儿也震惊地看着那四轮拖拉机,仰望的眼神。 爱而不得。 赵柯依依不舍地移开视线,再次放回到手扶拖拉机上,两千五,只够买一又四分之一辆,托了好多人攒的工业券也全都得搭进去。 “孙副厂长,我听说拖拉机厂会回收旧车,您看,我们这些钱买完好的二手零件,能不能凑出两辆?” “这……”孙副厂长有些为难,“旧车有损耗,买回去可能要常修,你们大队不会吧……” 赵柯立马拉出傅杭,“如果厂里能够抽出一点点时间稍微指导一下,我们有人,他学得很快。” 孙副厂长看向傅杭,“如果你们能自己修,倒也不是不行。” 林海洋和陈三儿面露喜色。 赵柯不受控制地看向四轮拖拉机,赵村儿大队还是太穷了。 实在太想要了。 二手的也行。 赵柯控制又控制,还是没控制住,得寸进尺,又进丈,厚着脸皮问:“孙副厂长,拍照……还能优惠吗?” 所谓的名人包袱和到手的实惠,孰轻孰重……还用犹豫吗? 第117章 报纸上的赵柯是什么样的呢? 忠于祖国, 响应号召,对建设农村的事业一腔饱满的热血,有能力,有实干精神, 有胸襟, 不停进步的知识青年。 一个十分正面的形象。 所以苏教授提前联系拖拉机厂的时候, 厂里也愿意给她一些帮助和优惠, 再合个影,照片挂在拖拉机厂的墙上, 传出去对他们厂的名声也好。 真正见面之后, 赵柯落落大方, 也没有沾沾自喜, 孙副厂长对她的第一印象挺不错的,至于报纸有没有言过其实,他暂时没看出来。 不过,过来人都明白, 过刚易折, 年轻易挫。 这么小的年纪,就被捧到一个高度,如果被当下的光鲜裹挟住,是否这一刻就是她的顶峰,谁都无法预见。 但孙副厂长没想到赵柯是这样的同志…… 像她这种形象,大部分人应该会时刻端着, 生怕崩坏, 她竟然这么放得下。 这才是个真实鲜活的“人”, 不是报纸上的平板形象。 倒是不会让人觉得贪婪讨厌, 只是有些口子, 厂里不好开…… 孙副厂长不露声色,“赵同志想怎么优惠?” “您看这样行不行?”赵柯没直接狮子大开口,而是抬手指向傅杭,“傅知青以前没接触过拖拉机,让他试着拆一辆废旧拖拉机,再装上,如果能原样装好,我们再加一点钱,您答应的两辆二手手扶拖拉机就换成一辆手扶拖拉机和一辆二手四轮拖拉机,怎么样?” 她一句话,惊到五个人。 赵柯是突发奇想,之前没有跟傅杭通过气儿。 傅杭眼神里有惊讶,林海洋、陈三儿反应更强烈,直接瞳孔地震,嘴巴张开。 孙副厂长自然看见了三人的神情,好奇:“我看见报纸上说傅知青帮着你们大队造了水车,但拖拉机可不是水车那么简单的,傅知青能原样装上?” 傅杭觑着赵柯的神色,只含糊道:“试一试才知道……” “不能装上,您就当我‘优惠’的话没提,要是真教我们装上了,传出去也是拖拉机厂的一个小趣事。”赵柯一副图个乐呵的样子,还主动增加难度,“拆下来直接装上,没意思,不如拆下来混在一堆零件里,傅知青找出来装?” 孙副厂长眼露兴味,“这倒是挺有意思的。” 苏教授对赵柯了解得多一些,她不是浮夸、无的放矢的人,肯定是有些想法,便笑着附和:“这主意挺好,成与不成,都不会影响拖拉机厂以后的售价。” 赵柯就是这么想的。 不能白占便宜,还给拖拉机厂惹麻烦。 他们今天给赵柯优惠,难保以后不会有人闻风过来,问:别人都能优惠,我们凭啥不能优惠。 就算这么大的拖拉机厂,可能不在乎买家那点儿酸叽,但赵柯不想做一锤子买卖,万一拖拉机厂对他们印象坏掉,后续再想要打交道就不容易了。 赵柯主动提出这个“玩法”就不一样了。 拆装拖拉机绝对是个技术活,不是每个人第一次接触都能拆了重装。 孙副厂长不太相信傅杭能做到,“我请示一下厂长。” 赵柯笑道:“好。” 孙副厂长请他们去招待室便暂时离开。 林海洋等他一走,坐不住了,“赵主任,能行吗?” 陈三儿也道:“赵主任,直接便宜点儿钱,多稳当,这太冒险了。” 林海洋点头,“万一装不上,这点儿优惠也捞不着。” 赵柯反问:“没准儿傅知青能装上呢?” 傅杭眸光熠熠地望着她,“你这么相信我?” 还真不是因为相信,赵柯根本不确定傅杭能不能行,她说出来,就是有赌的成分。 “机会要争取,我争取我能争取的,傅知青努力做你能做的,要是能做到,我们多赚一个四轮拖拉机,做不到我们也没有损失,大不了还是按照来之前的打算,买两辆二手手扶拖拉机回去。” 傅杭眼眸微黯。 好吧。 赵主任始终是赵主任,脑子里就没有“感情用事”这几个字。 而苏教授认可道:“赵主任敢想敢做。”

相关推荐: 在alpha天团里无法分化的beta   冬至   萝莉宝贝奶爸控   儿子的性玩偶   白杨港俾(原名:《顶级暧昧》)   心机寡妇上位记   倒斗之抽奖系统   七零之我带着房子穿书了   夏日上上签[校园]   红灯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