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鸡胸肉的。 “谁……怎么做到的?” 吃鸡不嗦骨,香味少一半,这架子上面虽然没多少肉,但沾点面糊炸一下也好吃的很,能买土鸡的群体不像是能做这种事的样子啊? “菜市场刚好有人不想要,我就买回来了。” 也是赶巧,黎秋月在挑蔬菜的时候碰上了一对奶孙,孙子吵着要要吃无骨炸鸡,奶奶哄了又哄,才用家庭版本的炸鸡的代替了麦当当,但杀鸡的时候孙子又闹了幺蛾子,要剔骨就算了,骨头还不让奶奶带走。 节省惯了的老人家舍不得孙子不高兴,又舍不得把还能吃的鸡架当垃圾扔了,关键时候黎秋月出马,低价买下这几只鸡架。 孙子平复了心情,奶奶减少了心痛,黎秋月有了熬汤的原材料,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有点运气。” 程姐听完事情的经过,只能竖起大拇指,巧归巧,也要黎秋月真的舍得花钱,要是那些摊贩碰上这种事情,八成只会在旁边看热闹。 什么高汤鲜美文火慢煲,都敌不过我三花淡奶配味精的逆天改命! “薄利多销嘛。” 黎秋月倒是看的挺开,见程姐会吃,还给她推荐附近的美食: “从这条路直走到底再左拐,看到河道旁边的步行道的时候往东走,有个老爷子每天下午都会在那里卖烧饼。” 那个地方偏,黎秋月还是到处踩点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老爷子对做生意并不算热情,每天只准备几斤面,做完就收摊,可架不住烧饼的滋味实在好,口口相传的彩虹屁吹下来,让老爷子回家的时间一次比一次晚。 “是梅菜扣肉的那种烧饼吗?” 程姐对烧饼不太感兴趣,当年出差的时候买了一块没来得及吃,回来以后硬邦邦冷透了,就着热水都觉得牙酸,但黎秋月的手艺这么好,连她都推荐的烧饼…… 要不下午去看看? “不是,是放了盐和花椒面的咸口,裹了油酥,烤出来的时候食客得腾出一只手放到下巴前面,不然来不及接掉下来的渣子。” 也就是烧饼实在不好保存,黎秋月又忙得狠累得慌,不然高低得每天去瞧一眼。 “我以前看过一个作家写的文章,说是一种饼吃的时候也往下掉渣,人们吃完烧饼后,就把手上的残渣也一仰脖咽了下去,才觉得终于圆满。” 程姐的阅读已经是大学时候的事情了,职场的疲惫让她每次回家倒头就睡,连家里和自己的生日都要靠手机提醒,读书的记忆早就模糊,只是现在又在记忆中显出一点斑驳的影子。 “我也记得,当时看的可馋,但想不起来是哪位的著作。” 黎秋月看过的美食书不少,记混了也是常事,在搜索记忆无果后,也就不再继续纠结,只问程姐要不要加两块排骨。 “去菜场的时候太晚了,就买了一根精排,剁出来顺眼的也就五段,这么点也不好卖,干脆就藏起来加餐了,你要是想吃,分你两段。” 黎秋月早上吃了自助餐,现在也不怎么饿,要不是这根排骨实在漂亮,她都不会买,现在送出去也不怎么心疼——聊得来的人其实挺难碰到的。 一整根排骨上面均匀的包裹着瘦肉,程姐一眼心动。 “绿信到账十三元。” 黎秋月惊诧的抬头,对上程姐带着笑意的眼睛: “排骨贵,哪能让你个小姑娘出钱。” 况且她又不缺钱。 黎秋月没把钱还回去,而是给程姐多加了一块排骨,程姐本来还有些不好意思,吃到第一口的时候,眼睛就瞪瞪圆了。 “还有吗?” 空口吃了第一块排骨,配着酸辣粉吃了第二块排骨,就着酸辣汤啃了第三块排骨的程姐可怜兮兮的看着黎秋月,黎秋月也只能展示没有排骨的酸辣粉碗。 她以前习惯把喜欢吃的东西留到最后吃,时间带来的期待会让食物更美味几分,后来渐渐学会将最喜欢的第一个塞进嘴里,因为晚了这份食物可能就不再归属于她,而是会变成弟弟的口中餐。 童年留下的痕迹往往难以抹去,即使黎秋月已经离开家庭独自生存,也没改掉这个习惯。 “这个味道跟酸辣粉搭在一起,是不是很奇怪?” 黎秋月在做菜的时候没经住奇思妙想的诱惑,把排骨做成了甜口的。 第207章 不做牛肉不做虾 “不奇怪, 好吃的很!” 排骨是用小锅做成了偏甜的口味,搭配酸辣粉却并不显得有什么不和谐,而是形成了新的味道, 对味蕾产生更大的冲击, 程姐吃的舒服,脑子却还清醒: “主要是你的手艺太好,换了别家就不一定了。” 酸辣配甜口,程姐除了黎秋月这边的特例, 满脑子都是草莓麻婆豆腐的异端。 “我做着好吃就行。” 黎秋月选择性的只听前半句话,谁要是看了街上的卖的东西,想要在家进行A货工厂复刻, 不先小规模试试就大批量来,那这个钱也是活该花出去。 “这一碗红薯粉挣不了多少钱,我加个排骨的浇头,进账应该会好看点。” 黎秋月这话很符合她实诚的思维——红薯粉是主食, 不好意思卖高价, 又舍不得用差材料降低成本,那就开源嘛。 “妹子你要是能做牛肉和虾的话更好,那个利润更大。” 程姐已经非常娴熟的拉近了距离,黎秋月假装没听出来, 面上露出几丝遗憾: “可惜我不会做。” 假的, 之前她做够了牛肉, 在过年的时候也做够了虾, 现在只想捣鼓点别的卖。 “今天是来不及了, 先用花生米凑数, 明天我炸了黄豆出来,往这个粉上面一浇, 那才叫通透!” 黎秋月一边说,程姐一边吃,肚子撑的鼓胀胀,却还想挣扎着要第三碗——她以前开发新项目的时候,重庆四川来回跑了半年,大小地方的酸辣粉也吃了不少,硬是没一家比得上黎秋月的。 “给你程姐留两斤。” 程姐豪爽的扫了一百做定金,别看排骨也就十几二十块钱,但农家当天现杀,每个形容词加上去的价钱都是打着滚往上走,一头猪身上的精排就那么些,排骨这玩意又缩水的厉害,她现在给的钱没准还不够。 “半斤就够吃了,酸辣粉主要还是吃粉。” 黎秋月劝的真心实意,程姐主打一个有钱不听。 “吃不完我就带回家,配着米饭再烫个生菜,连锅都不用动,晚饭就结局了……哎,你说”我再定两斤行不行? 程姐本来只是随口一说,结果越念叨越心动,眼睛直接就亮了,黎秋月大概猜到了她的想法,直接摇头摆手的一套丝滑小连招。 “不行,我做不过来。” 要不是红薯粉的大部分工作都被包了,她连浇头都不会搞,主打一个有手艺有脾气。 “年轻人就要多努力。” 程姐不死心的继续劝说,黎秋月的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我目前不婚不育,不需要动力。” 年轻人都快被当成核动力驴使了,但凡她能在自己的世界找到个朝九晚五双休的工作,精神状态也不会被打压的如此美丽。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当一天摊主放一天风。” 她以前为了还债,都是找最便宜的房子住,早出晚归的格子间,偶尔的休息都是倒头就睡,整整一年都没有见过太阳。 有阳光的出租屋大把,但阳光是要钱的。 那段时间她穿梭在车水马龙之中,总是会想到童话大王的故事,里面的孩子得了一种病,叫“见不到阳光就没劲儿病”,她以前还觉得诶没什么道理,直到睁眼灯光闭眼月光偶尔配星光以后,她羡慕起了那些孩子: 他们不能在阳光下玩耍,但至少能看到阳光,不是用电子产品的影视或者照片,而是肉眼直接看到,比她的日子可好多了。 “挣那么多钱干嘛,够吃就行,这么舒服的日子,晒晒太阳多好。” 黎秋月坐着半眯起了眼睛,只有失而复得,才会明白现在的日子有多美好。 虽然被追着没成为风口上的猪,但勉强抓住一点风口的小镇做题家不理解黎秋月的内心快照,但她选择尊重,前提是: “我那两斤可不能少!” 定金倒是其次,主要是这排骨真的好吃。 “我现在就去定,一头猪的两扇子都给定下来,你那两斤也就是拆两根的事儿!” 被质疑的黎秋月不高兴了,她难得勤快了一把,点开加了以后就没动过几次的老板微信——她喜欢把好肉包圆,杀价也不算太狠,老板就稀罕
相关推荐: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倒刺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虫族之先婚后爱
赘婿
左拥右抱_御书屋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