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淫宫美人录 > 第144章

第144章

,依依不舍地看着小汽车缓缓地从家门口离开。 等小汽车走远看不到了,几人才打算回家,又看到谈子石两口子来了。 “小甜和三恭呢?”谈子石看看一家子人里没有苏小甜和苏三恭的身影,遂问道。 苏奶奶道:“已经走了。” “咋就走了呢,我这一大早的,还给几个人包了包子,让他们带路上吃!”黎瑜娘跺脚说道。 他们紧赶慢赶的,还是迟了一步。 “没事没事,苏大哥和嫂子肯定给他们带了不少吃的。” 谈子石安慰黎瑜娘,却只换来黎瑜娘一个白眼。 “能一样吗?” 好吧,是不一样。 自家媳妇做的,没有大嫂做的好吃! 可是,这话谈子石一点都不敢说出来。 现在的谈子石,是个妥妥的妻奴。 对黎瑜娘言听计从,似乎是要将年轻时候的亏欠都补上一样。 余瑞媛问:“你们两口子可不是掐点的性格,今天怎么就晚了一步?” “路上遇到了一个小乞丐,耽误了一点时间。”黎瑜娘说:“早知道,就该让他谈爷爷先过来的!” 遇上一个小乞丐? 黎瑜娘遂将他们在路上遇到的事简单地说了一下。 原来,二人出门之后,走了不远,就遇到一个快要饿晕的小乞丐半躺在路边上。 两口子一时之间不忍心,将人带到家里,安顿给人照顾,这才急匆匆地过来。 谁知,就耽误了这么一段时间,小甜竟就走了? “你们这是做好事,小甜知道了,也会赞成!”余瑞媛笑着说道。 “我们算着时间能赶得上,谁知道,这就走了。”谈子石十分遗憾地说。 “那孩子什么情况,你们问清楚了没?”余瑞媛问。 他们都是没有孩子的人,对孩子的疼爱比别人更甚一些。 他们很是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会将不心疼孩子,让孩子成为小乞丐,甚至会虐待孩子。 “还没来得及问,等会儿回去了再问,要是能帮着找到家人最好。”黎瑜娘说道。 看那个孩子的样子,或许找到家人会很难。 毕竟,年龄太小了,不过四岁左右的模样。 但她觉得,这个年纪的孩子,可能不知道自己家在什么地方。 这样小的孩子,也不知道是怎么走丢的。 家里人难道没人看着? 大家唏嘘了几句,谈子石两口子急匆匆的回家去看那个捡回来的孩子了。 余瑞媛两口子跟着苏爷爷和苏奶奶去了壹鸣阁。 路上还在奇怪,为啥迟家祖孙两个没有过来。 第650章 按说,意远那个孩子,不管啥时候,小甜都是第一位的。 就是老迟,对小甜那也是千般宠爱。 这一次,祖孙两个都没有过来,就有些奇怪了。 苏奶奶听余瑞媛问题,忍不住叹息一声。 “意远这孩子还在学校里,我听说,他爹妈从国外回来探亲了。” 迟意远的父亲,他们没见过。 但迟意远的母亲,他们都是见过的。 那个女人虽然只是回来了短暂的时间,也够他们了解那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当母亲的对孩子是那样的态度,估计这一家子人都不会太好到哪儿去。 意远这孩子,确实是个苦命的。 “怎么忽然回来了?” “谁知道呢,还带着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一起回来的。”苏奶奶又说。 这亲爹娘,一走多年,和孩子没感情了。 弄得比养父母还不如。 这一次还带着两个孩子一同回来,要是对后面两个小的疼爱有加,估计意远这孩子心里要难受了。 “明天晚上意远就该回家了。” 苏奶奶能想到的问题,余瑞媛也能想到。 可这到底是别人家里的事儿,别人都不能管啊。 “谁说不是呢,唉,罢了,或许是意远这个孩子的苦楚还不够!”苏奶奶叹息,不想继续想这个让人难受的事。 再说苏小甜等人,火车上熙熙攘攘都是人。 但他们定的是软卧,软卧车厢的人相对要少很多。 三人上了火车,很快找到他们的铺位。 学校对这个科研项目十分重视,给他们买的是软卧票,而且为了安全,三个人直接定了同一个小隔间里的四个位置。 他们身上,可还带着不少研究资料,万一被什么人顺手牵羊就不好了。 四张铺位,他们三个人,相对地方宽裕,而且,将门关上之后,就是一个密闭的小空间。 苏小甜觉得,这待遇还真是不错,比之前他们出行去榕城倒卖货物的时候待遇真是好太多了。 “小甜,你住在上面,我和三恭住在下铺。” 女孩子,住在上铺,私密性要好一些。 而且万一有什么事,他们两个大男人在下铺住着,也好应付。 苏小甜已经是大姑娘了,不像是小时候。 但与其和别人住在同一个小隔间里,她也觉得,和自家哥哥还有沈自珍住在一个小隔间里更加安全。 出门在外,自然也没有太多讲究,谢过沈自珍之后,苏小甜不客气地爬到了上铺。 没有外人在,苏小甜觉得很安心。 苏小甜将行李稍微整理了一下,放在床尾的行李架上,但其实,贵重物品早就被她趁机放在系统空间里了。 几个人刚安顿好,火车开始缓缓启动。 他们乘坐的是下午两点三十五分的车。 时间还很早,苏小甜从随身带着的包里摸出一本书开始认认真真看起来。 未来一个月的时间,科研上有不少要忙碌的事,再加上还要自学这些课程,苏小甜觉得,自己要忙得脚不沾地了。 八十年代的火车,可不是后世的高铁,虽不像汽车那样,但也是晃晃悠悠的。 火车堪比摇篮一样的晃悠,很快让苏小甜有些迷迷糊糊的困倦了。 而此时,沈自珍和苏三恭两个人还忙着讨论什么,苏小甜也没注意到。 苏小甜终于还是没有抵抗住瞌睡虫的侵袭,睡着了。 等她醒来的时候,抬手看看时间,已经五点半了。 苏小甜探头看了一下,苏三恭和沈自珍两个人正面对面的坐着,在低声讨论着什么。 几个小时过去,这两个人连姿势都没换,唯一的差别就是小桌子上的纸上面符号越来越多。 察觉到苏小甜醒来,苏三恭笑笑站起身。 “小甜醒来了?先喝口水,温度正好。” 苏三恭在苏小甜睡着的时候,给苏小甜晾了一杯水。 这会子温温的。 苏小甜坐在上铺,接过苏三恭递过来的水杯,道谢之后,喝了两口。 果然温度正好。 三哥说照顾她,还真是照顾得十分周全,一点都不含糊啊! 喝了水,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再好了一点,苏小甜从上铺下来。 既然是一同去,总不能什么都不知道。 她在二人身边坐下,听二人讨论,顺便看看二人纸张上写下来的内容。 十来分钟之后,苏小甜明白了二人讨论的核心所在。 “你们讨论的这个问题,我之前正好思考过,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 苏小甜也不客气,直接开口将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 苏小甜边说,还拿起旁边的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五分钟之后,她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都说清楚了。 苏三恭和沈自珍听着眸光越来越璀璨。 听完之后,二人对视一眼,他们似乎都没有想过,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另辟蹊径思考。 苏小甜这话,虽然还没有经过验证,但按照这个分析,在理论上似乎是可行的。 二人顺着苏小甜话里提出的建议,开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苏小甜看二人说的热络,也不去打扰,而是认真思索,其中是不是还有什么疏漏的地方。 如何才能将理论知识转为实践。 又过了一个小时,乘务员已经来来回回推着餐车走了好几次,苏小甜这才从包里拿出了黄瓜、西红柿、肉酱和和肉包子,以及麦乳精等。 火车上的饭菜难吃,苏小甜情愿从自己家里拿一些吃食。 第一天可以吃包子,第二天能吃肉饼,到了第三天,还能吃白饼子夹肉酱,加上黄瓜西红柿苹果很丰盛了。 苏小甜打了热水,每个人冲了一杯热热的麦乳精,这才招呼二人吃饭。 “沈姑父、三哥,咱们还是先吃饭,吃完了再慢慢讨论。” 二人看着天色已经暗下来,索性将一应物品都收拾起来准备吃饭。 苏奶奶做的肉包子,味道一等一的好。 壹鸣阁没有包子,苏奶奶也就是偶尔给自己家里人做一些吃。 用料比起以前更加考究很多。 沈自珍笑道:“好些日子没吃过婶子做的包子了,怪想念的。” 这段时间,他是越来越忙了,甚至连去苏家参加几家人聚会的时候都越来越少了。 “您喜欢就多吃一点。”苏小甜笑着将装包子的饭盒朝着沈自珍推了推。 第651章 苏奶奶做包子,从来不做小号的,都是大号的,差不多有成年人拳头大小。 馅儿不用纯肉馅,而是混了四成的菜,吃起来一点都不腻。 “年龄大了,吃两个最多,再多今晚就不能好好睡觉了。” 沈自珍笑着,苏小甜忽然发现,沈自珍脸上的皱纹确实深了一些,甚至比在大队里的时候还要深。 可见,这段时间沈自珍是真的辛苦。 “沈姑父,您喝点儿麦乳精,奶奶让我带了一大罐子呢。”苏小甜将沈自珍的杯子推过去说。 “昨天晚上,你们桃花姑姑说,我吃的都不用准备,婶子会准备好,果然是。” 沈自珍喝一口麦乳精,就着包子吃得香甜。 “要是换成豆浆更好,只是豆浆不好带上火车。” 苏小甜遗憾地说道。 还是几十年后好些,方便食品多,不像现在,多少有些不方便。 吃了包子,稍微等片刻,还有饭后水果。 吃饱喝足之后,沈自珍忍不住感慨。 “在火车上,吃得比我们在研究室里还好。” 研究室里忙起来的时候,他们差不多也是胡乱对付一口。 “沈姑父,您也说,年龄大了,可不能继续这样熬着。”苏小甜不无心疼地说道。 “有些事,总要自己做了才放心,好在,三恭现在很努力,再过几年,我就可以放心了!”沈自珍满意地看着苏三恭。 他现在带着好几个人,但最得心意的,确实是苏三恭。 小梅其实也不错,但女孩子结婚了,难免分心。 以后,只怕是更多的精力要放在家庭上去了。 下意识的,他又看看苏小甜,这也是个女娃,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也将重心放在家庭上。 要是真的将重心放在家庭上,多少让人觉得意难平。 “我会努力的,老师!”苏三恭恭敬地说道。 “既然小甜都提醒了,等会儿,咱们早点休息。火车上睡觉不踏实,休息不好人很累!”沈自珍笑着说。 从恢复工作这几年,他已经习惯了东奔西跑的生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国内各地的气候不同,他要研究制种,也只能在各地都建立基地,也就注定了一年到头要来来回回地奔波。 好在现在家里有桃花照顾,倒是没有后顾之忧。 回家之后,也是热汤热饭的,挺好。 一路上吃吃喝喝,吃喝之外,讨论一下科研项目中尚存疑虑的地方,时间过得很快。 但迟意远在家里,却如坐针毡,很是难受。 苏小甜离开京城去了南方,他心里空落落的。 偏偏,不该走的走了,不该来的来了。 他所谓父母,带着一对儿女从国外回来。 这两个孩子和他血脉相连,可是他总是找不到任何一点亲近的感觉。 自然,亲近这种事肯定是相互的。 他对这对兄妹没有亲近的感觉,这对兄妹对他也没有亲近的感觉。 甚至,他们对他这个大哥似乎还带着一点点的仇视。 迟意远到底年龄大了,懒得和小孩子计较这些事。 但这两个孩子显然不是这样想的。 这两个孩子在家里,总是故意表现一下父母对自己的偏爱,偶尔会在父母跟前说,迟意远这个当哥哥的不好。 而这对夫妻也很奇葩,明明都是自己的孩子,可是他们却做不到一视同仁。 只要小的两个说大儿子有不是,这两个人绝对会不问青红皂白地直接批评大儿子。 “迟意远,你都多大的人了,不知道让着弟弟妹妹一点的吗?” “迟意远,你的表现真是太糟糕了。” “迟意远,你怎么可以这样?” “迟意远,你还有心吗?还是你的心都在别人身上?” 终于,迟意远忍不住了。 他回房间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东西之后,拎着小包走出来。 “爷爷,我去别处住几天!” 这个家里,他是一点都待不下去了。 迟念东看着儿子就这样扬长而去,甚至连给自己这个父亲打一声招呼都没有,气得脸都红了。 “爸爸,你看看这个孩子,都被你惯坏了!” “子不教父之过。”迟格瞥了一眼迟念东。 迟念东语结。 这是怪他吗? “爸爸,当初我也是迫不得已才出国的,凡是能留下来,我也不至于!” 只是,这话说得他自己都不相信。 迟格轻轻笑了。 “真的是这样吗?霍小子都回来几年了?” 这个儿子,早就不是当初的那个孩子了。 “爸爸,有些事我也是身不由己。” “对这个孩子好一点吧,不要伤了孩子的心。” 说罢了这句话,迟格不再理会自己的儿子,转身回到自己房间去了。 迟念东坐在椅子上,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正在这时候,于悦熙气呼呼地走出来。 “亲爱的,这个房子太不好了,以前的小洋楼多好,为什么要住在这里?我不习惯,两个孩子也不习惯!” 于悦熙已经习惯了住在楼上的生活,对迟家现在住的四合院是真的不喜欢。 别的不说,连上厕所都不方便,就更不要说洗澡了。 “忍忍吧,我们也不会住太长时间!”迟念东说:“你和两个孩子以后对小远好点,这些年,到底是我们做父母的亏欠了孩子!” “什么?让我对他好,你怎么不说说,他是怎么对自己弟弟妹妹的?是怎么对待我这个母亲的?” 于悦熙很生气,从上一次回来到现在,她都对迟意远这个儿子没什么好印象。 这个孩子,被教坏了! “是我们早年抛弃了他!”迟念东说道。 “那是我们愿意的吗?当时是什么情况,你不知道吗?”于悦熙显然不接受这个说法。 “我知道,但就算我们有再多的迫不得已,将他留在国内是我们的错。” “迟念东,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觉得亏欠了他?你想带着他一起回德国?”于悦熙难以置信地看着迟念东,只觉得这个人很陌生。 迟念东却忽然觉得,或许,将孩子带到国外去,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开始慎重地思考这个可能性,如果到了国外,迟意远会不会和他们亲近一些? 第652章 住在苏家的迟意远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竟然存了让自己跟着去德国的心思。 如果知道的话,估计要笑出声。 关系不亲近,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却觉得,这是因为不住在一起吗? 呵呵…… 迟念东确实是这样认为的。 他早在之前听妻子说,迟意远对外人比对自己家人还亲近的时候,就已经有这样的想法了。 不过当时还在国外,因此并没有如今这样的感受。 现在,他坚决认为,儿子不和他们亲近,是因为外人说了太多他们的不好,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随后,迟念东去了迟格的房间里。 “你打算带着小远去国外,你问过小远的意思了吗?” 迟格看着儿子,只问了这一句。 迟念东自是没有问过迟意远的,也是因为没有问过迟意远,才会来找父亲。 “爸爸,我是在想,请您帮我劝劝意远,让他同意跟着我去国外!” 迟格冷哼一声,什么话都没说。 迟念东接着说道:“爸爸,你也知道,我现在在国外也算有些基础,带着迟意远过去,不会让他受委屈的。相反,在国外,他能受到更好的教育。” 迟念东在国外多年,已经看不上国内的落后。 虽然这一次来的时候,看到国内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好一点。 但这又能怎么样? 就算现在比过去好了一点,与国外还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迟念东觉得,自己是真的为了儿子考虑。 迟格不愿意继续留在自己家里,转身也离开了这个家,去了苏家。 迟念东看着家里走的空落落,就只剩下自己家四口人,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了。 迟意远和自己不亲近就算了,怎么老爷子也走了? 他是迟家的长子长孙,从小父亲就对他十分器重。 不应该这样冷漠啊! 倒是于熙悦心情十分不好的说:“你现在在你爸爸的心里,完全没有地位,说不定老爷子是担心你回来了抢夺家产。” 于熙悦这话说出来,迟念东并不赞同。 什么抢夺家产,他是长子,老爷子将来去了,家里的家产,他肯定要继承大部分。 再说了,弟弟妹妹都在国外不回来,国内这房子,还真没人抢。 就是他自己也对这个四合院喜欢不起来。 还是以前的小洋楼好,也不知道老爷子是怎么想的,放着好好的小楼不住,换了这么个地方。 苏爷爷看到迟格也过来,很是惊讶。 “老迟,你怎么过来了?” 儿子儿媳妇还有孙子孙女都回来了,他难道不应该在家陪着吗? “教子不善,我有错啊!” 而此时,火车上的苏小甜等几个人,也终于到达了火车站。 这是一个小县城的火车站,下车的人并不多。 三人拎着大包小包下车之后,又辗转一趟大巴车,用去三四个小时才到地方。 这是一个小镇子,十分清雅的江南小镇子。 小镇子叫做通粱,青石板的路,古老的房子,处处透出宁静安逸。 夕阳下的小镇子,像是一幅水墨山水画一样。 人在画中游! 这是苏小甜的第一感觉。 苏小甜很好奇,沈自珍到底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知道这里,还是从我一个老朋友的口中,他当初无意间来这里,发现这里的米十分好吃。” 好像是猜测到了苏小甜的想法一样,沈自珍边走边说着当初选择这里的原因。 听到好友十分郑重的推荐之后,沈自珍亲自来了这里一趟,发现这里的米确实比其他地方的米味道更好。 他采集了一点这里的水和土回到京城进行化验,果然,这里的水土果然比别的地方要更好一些。 这两年,沈自珍除了致力于粮食增产之外,也在想办法改善大米的口感。 他不光希望未来的米产量高,能让国人都吃饱,也希望增加了产量的米质量也能有所提升,比原来更好吃。 因此,他打申请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基地。 今年是这个基地第一年搞科研,沈自珍带着苏三恭和苏小梅两人前后来过三四次。 沈自珍和苏三恭都是来过这里,对这条路熟悉,蜿蜿蜒蜒地向前走。 苏小甜是第一次来。走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她对这里充满好奇。 这里与西北老家不同,与京城更是不同。 甚至,这里与榕城也不一样。 上辈子,苏小甜去过不少地方,但作为打工人,她更多的时候,都是选择在城市里找工作,还真没有来过这样的地方。 她对农村的固有认知,就是南岭村。 苏小甜是真的喜欢这里水墨山水一样的景色,和南岭村完全不一样的景致,让她似乎走到了另外一个时空。 袅袅炊烟,在村子地上升起,苏小甜似乎闻到了米饭的香味。 偶尔路上会有个别人经过,看到沈自珍的时候,还会大打招呼。 但对于沈自珍身后的小丫头换人这件事,总要多看两眼。 苏小甜这时候则是在认真的想着,上辈子,沈自珍是不是也选择了在这里建立一个试验基地。 但她上辈子对这些事并不关心,因此,真的没想到。 通粱很美,如果这里没有成为试验基地的话,是不是会发展成为一个旅游景点? 苏小甜想了想,还是不知道。 上辈子,她的经历浅薄,很多东西其实都不知道。 这个叫做通粱的小镇子,好像也没有什么名气。 但苏小甜觉得,这里要是发展起来,肯定非常不错。 搞旅游肯定能吸引不少人来,如果这里还有能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发展应该非常不错。 “小甜,累了吧?基地就在前面,条件算不得好,不过,到了就能休息。” 苏三恭没有听到苏小甜说话,以为苏小甜累了,遂开口说道。 这一路上,三四天的时间,他一个大小伙子都累得不想说话了,何况是小甜一个小姑娘。 苏小甜则是笑着摇摇头:“三哥,这个地方真不错,我好喜欢!” 苏三恭和沈自珍都笑了。 女孩子,喜欢美丽的景色,一点都不奇怪。 小梅第一次来的时候,也说很喜欢这里,甚至,小梅还说,以后要是有机会,要来这里养老。 第653章 那时候,三恭还笑话小梅,才多大点年纪的人,就想着养老了。 “你喜欢就好,我还担心你来了之后不适应,这里可是乡下地方。”沈自珍笑得温和。 苏小甜虽然是乡下孩子,但是已经在京城里生活了好几年,早就适应了城市里的生活。 大凡是人,总是难免在适应了舒适的生活之后,很难适应艰难的生活状态。 “这里的空气让人觉得很舒服!”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车上时间太长了,才会觉得这里的空气都要格外清新一些! 没有污染过的纯净空气中甚至还带着丝丝缕缕的稻花香。 还有不知名的淡淡的香味,苏小甜说不上来。 但这个地方给苏小甜的感觉就是两个字,舒服! 苏小甜觉得,这一趟来的挺划算,能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一段时间,不错的选择。 她甚至已经开始想,要不要假期的时候,再来一趟。 或者直接在这边想办法弄个房子。 这里似乎很适合疗养,爷爷奶奶的年龄大了,以后可以来这里养老。 但这样的念头转瞬即逝。 爷爷奶奶应该是不愿意来这里的。 对于老人来说,老家再怎么不好,也是不能取代的。 二老将来如果不留在京城,很大可能是要回到南岭村去的。 用爷爷的话说,就是人总要落叶归根! 现在愿意在外面,说白了,其实就是为了几个孩子的将来能好一些。 如不然,苏小甜坚决相信,爷爷奶奶肯定更愿意留在老家里守着几亩地过日子。 算了,现在想这些还太早。 何况,私人在这里买卖房屋,似乎也不太可能。 思索间,苏小甜等人已经到了科研基地。 说是科研基地,其实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院子。 院子的后面,是整整齐齐的稻田。 苏小甜一眼认出来,院子后面的稻田,便是试验田。 看得出来,这些试验田打理得很好。 透过铁栅栏的大门能看到,院子里有一栋小楼,小楼的旁边还有一排平房,大概七八间的样子。 苏小甜揣测,那小楼应该就是做实验的地方。 而这些平房估计有可能是宿舍厨房一类。 “小甜,到了。”沈自珍一面说话,一面叩响了大门。 这里还有其他人? 苏小甜这样想着。 但转瞬又想到了,这里肯定是有人的,沈姑父他们一年才来几次,这些试验田日常也是要有人操心才行。 很快,从最角落的平房里走出来一个男人,那男人直接朝着大门走过来。 待看到大门口站着的人的时候,他小跑步过来。 这是一个差不多四十岁的中年男人。 男人看着很是憨厚的模样,看到沈自珍的时候,咧嘴笑了,显然很欣喜。 “沈老师,您来了?比之前说好的时间早了三天呢!” 带着乡土味道的普通话,说得有些拗口,但能听清楚。 男人对沈自珍很是恭敬,说话的态度都能让人感受到这股敬意。 中年男人看到沈自珍脚下的行李之后,忙就主动帮忙拎行李。 “嗯,最近这里一切可还好?” 沈自珍也不客气。 行李不算重,但他这一路上是真的很累了。 三恭手里已经拎着不少行李,他也不好意思将自己的一份让苏三恭帮忙。 至于小甜,沈自珍自然更是不可能将行李给小姑娘。 “小甜,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安荣华,你叫安叔叔就行,我们不在的时候,田里的事都是他们一家人帮忙料理。”沈自珍停顿了一下又问:“小毛不在吗?” 小毛? 这个名字怎么这么随意? 苏小甜正在想小毛是什么人的时候,就听安荣华开口了。 “毛同志出去了,说是晚上就回来。”安荣华立刻回答,只是,苏小甜却觉得,安荣华似乎还有什么话想说。 沈自珍累了,只想着赶紧休息一会儿,因此并没有注意到安荣华的细微表情变化。 “小甜,这间是我的宿舍,左手边是你三哥的,右手边上是你小梅姐姐的。你就住在你小梅姐姐这屋里吧!” 苏小甜应下,说道:“好。” “被褥我家那口子今天正好晒过,天气预报说明后两天都是阴天,只有今天是晴天。”安荣华说话的时候,略带一点局促。 苏小甜原本想着,这里气候潮湿,还担心被褥没有晒过晚上睡着会不舒服,谁知,安荣华家的这位婶子倒是个操心人。 “多谢你们了,也多亏了你们帮着打理,要不我们来了也不方便。”沈自珍笑着道谢:“我从京城里给你们家两个孩子带了礼物,等会儿收拾出来让他们两个自己来取。” 显然,沈自珍和安荣华家里的关系极好,而且,应该很喜欢这一家子人。 “这怎么好意思,我们就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你们给了钱的。” “我们坐了几天车,饿了,让你媳妇给我们煮点饭。”沈自珍不让安荣华继续推辞下去,因此直接开口提出吃饭的要求。 安荣华拍拍脑袋说:“我这就去,你们这一路上怕是也没吃好,我让娃儿妈做点好的。” 安荣华将行李放在沈自珍的门口之后,急匆匆地朝着角落里的房子跑去。 沈自珍无奈地笑着摇头。 “小甜,三恭,你们先休息洗漱一下,等会儿吃完饭,咱们都早点休息,等明天一早,就要忙起来了。” 兄妹二人忙就应下。 苏小甜推开屋子的门,屋内一目了然。 屋子不大,差不多十六七个平米的样子,很简单的单间宿舍。 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书桌,和两把木头凳子。 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的,放着一瓶墨水和一摞稿纸,并没有看到书。 苏小甜猜测,书应该是小梅姐姐随身带着的。 毕竟,这个年代,书才是最珍贵的。 屋子最里面一张单人床,单人床的旁边有一个大大的木头柜子。 柜子旁边放着脸盆架子,上面一个搪瓷盆子,白色的盆上印着大红色的牡丹花。 脸盆架子的旁边有一个暖水壶和一个水桶,水桶有一个葫芦瓢。 小屋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苏小甜很是喜欢。 第654章 苏小甜走到窗边上,碎花的被子,松松软软的。 床单也是同款碎花。 床单被褥苏小甜都认识,她有同样的一套,在学校里用的就是。 她将床单和被套拆下来,仔细折起来,放在一旁,然后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套被套和床单重新铺好。 有空间的苏小甜,自然不会吝啬于多带一些东西。 反正大部分都放在空间里,也不占地方,不费力气。 将床铺收拾好之后,苏小甜又将几本书拿出来,摆在书桌上。 最后才领着暖水壶去打水。 从自己门里出去之后,苏小甜还专门敲门问沈自珍要不要热水。 沈自珍笑着将自己的暖水壶拿出来,交给苏小甜。 “你就去那间房里,估计安荣华的媳妇已经烧好热水了。” 二人才说话,果然就看到安荣华急匆匆地跑过来,说热水烧好了,让他们先洗一洗。 苏三恭这时候也走了出来,因看到苏小甜去打热水,他便帮着去打凉水了。 一会儿时间,三个人的水桶里都装满了清凉的水,暖水壶里热水也装满了。 苏小甜认真地洗漱一番。 一路上三四天时间没能洗漱一下,苏小甜觉得自己都要脏死了。 只是,这里条件好像有点差,也不知道能不能洗澡。 苏小甜将穿了一路的衣裳换下来,准备清洗的时候,就听到安荣华招呼大家吃饭的声音。 想起沈自珍之前说的,这里的米格外好吃的话,苏小甜对今天这顿饭来了十分兴趣。 苏小甜对这里不熟悉,苏三恭便站在门口等着, 沈自珍这时候也走了出来。 看得出来,三个人都先洗漱了一番,这会儿身上的衣服都换了干净得体的。 “小甜,今天请你吃最好吃的米饭!”沈自珍笑着说。 “我真是越来越好奇了。” 三人一起走向厨房,厨房和餐厅是连在一起的,里间厨房,外面就是餐厅。 餐厅里的桌子,就是最简单的木头四方桌,上了一层清漆,但因为擦拭得干干净净,看着很舒服。 木头桌上,已经摆放着三碗米饭。 苏小甜下意识的就盯着米饭看。 冒着热气的米饭,颗颗晶莹剔透,颗粒均匀,就算还没靠近,都能闻到米饭特有的香味。 苏小甜从系统里兑换过不少好东西,大米也是兑换过的。 但苏小甜觉得,此间的大米,比系统商城里的似乎还要更胜一筹。 她一直都觉得,天下最好的食材应该就是从系统商城里兑换出来的,现在才知道,原来也不一定。 “小甜,看看不错吧。尝过之后,你才能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建这个基地了!” 沈自珍并不知道苏小甜内心深处正在想系统和现实世界里的食材优劣问题,只以为苏小甜也被这米给吸引了,因此催促一句。 苏小甜也不客气,等沈自珍落座之后,才与苏三恭坐下来。 “不知道你们今天就到,也没啥好食材。只有两个菜,等明天,我们多准备些好吃的。” 安荣华的媳妇是个黑瘦黑瘦的女人,看着有点内向,说话的时候带着拘谨。 这会子面上还有些愧疚之色,应该是因为没有准备好吃的饭菜觉得不好意思。 “是我们没有提前通知,再说,有这样的米饭,菜反而成为其次了。” 沈自珍爽朗地笑着,他并不是一个注重口腹之欲的人,这些年,也是因为苏家的饭菜好吃,才能在餐饮方面说上几句。 在火车上一路虽然吃得都算不错,但到底是冷菜冷饭,这会子有热气腾腾的晚饭,苏小甜和苏三恭也不挑剔没有肉吃。 苏小甜端起一碗米饭,夹了一筷子,近距离地看,这米确实好,颗颗均匀、莹润无比。 果然好米! 她将米饭喂到嘴里,那香味别提了,还有每一颗米软硬适中带着恰到好处的劲道。 嚼下去的时候竟然让她有种米饭弹牙的感觉。 苏小甜忽然有种之前那些米饭都白吃了的感觉。 这才是真正的米饭啊! 她忍不住大口吃起来,甚至,连菜都忘了夹。 其他两个人也是埋头吃米饭,至于菜,那是偶尔想起来才会夹一筷子。 饶是苏小甜平时饭量不大,晚上也吃了两碗,吃得肚子溜圆才放下碗筷。 “三哥,要是咱们壹鸣阁能用上这样的米,估计客人还要增加。”苏小甜感慨地说道。 “现在还不行,这种米好吃,但是产量很低,每年产出的米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 沈自珍也吃饱了,满足地放下碗筷,回答苏小甜吃的问题。 剩余一部分是送到京城里了,但那都是精品,国宴上用还不够,根本不可能流通到市面上。 沈自珍之前想过在村子里买一些带回去,但当地人说,这种米有规定,不能随便流入市场。 沈自珍虽然遗憾,但也知道,规矩就是规矩,因此只能放弃。 但他也决定了,一定要增加这种米的产量,如果产量能增加,品质还不会下降的话,或许将来这样高品质的米流入寻常百姓家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到目前,小甜想要用这样的米做饭在壹鸣阁出售,几乎是不可能的。 苏小甜听了之后,有些遗憾,但也只能作罢。 原想着吃完饭就休息,但苏小甜却要先将换下来的衣服洗干净。 安荣华的媳妇说要帮着洗,苏小甜忙推辞了,连声说自己来就行。 苏家的孩子,从年龄稍微大一些,都是自己洗衣服,就算最受宠的苏小甜也没有让别人帮自己洗衣服的习惯。 最后,兄妹二人端着盆子去小河边洗衣服。 科研基地距离小河边并不是很远,兄妹二人走过去不过三五分钟的时间。 以往过来的时候,苏三恭要是在这里洗衣服。 看着兄妹二人的身影走远,安荣华两口子感叹,这两兄妹长得好,而且懂事又聪明,要是自己家孩子能有兄妹两个一半好,他们就满意了。 沈自珍则在屋里休息,到底年纪越来越大了,并不如年轻人体力好。 他在思考火车上苏小甜说的话,他这个年龄了,虽然不算很大,但要是长期熬着,只怕也熬不了多长时间,看起来还是要注重保养。 关于这件事,这些天闲来无事的时候,可以与小甜商量商量。 第655章 河边上,还有好几个女人在洗衣服,年轻的年老的都有。 看得出来,这一段河正是村子里的人用来洗衣服的地方。 上游不远处,有一座木桥,几个小孩子正在桥上打打闹闹。 显然,这些孩子是洗衣服的妇人们带过来的。 偶尔有小孩子闹得厉害了,就有妇女高喊一声。 用的是方言,苏小甜并听不懂。 苏小甜规规矩矩地找了一块大石头,打水洗衣服。 这些妇女都没见过苏小甜,但却有认识苏三恭的。 有对着苏三恭打招呼的,苏三恭也笑着回应了。 甚至,苏三恭还将苏小甜的身份给女人们介绍一下。 总要在这里生活二十天时间,和村子里的女人们打好交道许多事会方便一些。 女人们听苏三恭说是带着自家妹妹过来,对苏小甜和善地笑着。 气氛倒是融洽得很。 “三哥,洗衣服的都是女人,你一个小伙子,会不会觉得尴尬?”苏小甜促狭地问。 这个年代,家里做家务大都是女人,男人很少会主动做家务,包括洗衣做饭,基本都不做。 但苏三恭对此却十分坦然:“以前我也是过来自己洗衣服,不觉得尴尬。” 以前来过几次,只是每次留在这里的时间都比较短。 最开始来河边洗衣服的时候,确实也看到有人指指点点,但是几次之后,似乎大家也就习惯了。 最主要的是苏三恭在家里也做家务,因此并不觉得尴尬。 兄妹两个手脚麻利,夏天衣服又比较单薄,说笑之间,几件衣服就洗好了。 天已经逐渐黑了下去。 将最后一件衣服淘洗干净之后,苏小甜二人起身打算离开河边。 苏三恭起身招呼苏小甜。 “小甜,河边的石头滑得很,你要小心!” 苏三恭话音未落,兄妹二人就听到了“噗通”的声音。 二人忙就回头看过去,却看到不远处正在木头桥上玩耍的小孩子失足滑落水中。 这里的小孩子,自小在水边长大,大都是会水的,就算是落到河里,也不用担心,自己就游到岸边去了。 苏小甜担心,但苏三恭看到了只是笑着看。 “三哥,你怎么还笑?”苏小甜问道。 三哥不是不愿意帮助别人的性格,为什么这时候还能笑出来? “没事,这里的小孩子从小在河边长大的,无碍!” 苏三恭忙就解释说 苏小甜听了略微放心,但随后,她的脸色变了。 河边正在洗衣服的一个女人似乎也才反应过来。 “救命啊,小六子不会游泳,救命啊!” 开口喊的是一个女人,她慌乱地朝着河里冲过去,但孩子是在桥上落水的,正好在河中央。 女人的水性应该不好,又是穿着衣裳到了水里的,逆流而上,根本没有靠近孩子。 苏三恭将手中的盆子直接放在地上,一面顺着河边往木桥方向跑,一边将衣裳直接脱了丢在河边。 苏三恭的速度很快,几步跨过去,就已经到了木桥附近,他直接跳到河里,冲着小孩子的方向飞快的游过去。 苏小甜看着自家三哥这举动,半晌才惊醒过来。 河中央的小孩子果然是不会水的,短短时间,已经看不到脑袋了。 苏小甜一双手紧紧地攥在一起,生怕小孩出现危险。 也祈祷着三哥能安安全全的上岸。 女人这边还在河里奋力挣扎,旁边几个女人赶紧招呼她上岸,说已经有人去救人了。 很快,苏三恭就抱着落水的孩子上岸了。 只是,孩子呛水之后,已经昏迷不醒。 河边洗衣服的女人们这时候也都顾不得洗衣服,都围拢了过来。 “这怕是没救了。” “上半年大壮子就是掉到河里之后,捞上来就没救过来。” “还有隔壁村的小豆子,也是这样。” “可怜啦,夭寿哦,好好的娃,咋就落水了?” 女人们看着紧闭牙关的小六子,纷纷揣测。 苏小甜时候也已经从惊惧中反应过来,她推开围拢着苏三恭和小六子的人群。 “大家稍微让一下,我看看!” 女人们对这个小女娃忽然冲过来要看表示了不喜。 这种热闹有啥看的? 但苏小甜却不是看热闹,她几步走到孩子身边。 “三哥,要急救,你先将孩子肚子里的水控出来!” 苏小甜一面指挥让苏三恭救人,一面让人群稍微退后一下。 可是,看热闹的人哪里愿意后退。 “有个婶子还在河里,你们过去帮忙拉出来,我看她没力气了。” 既然人群不愿意主动退开,苏小甜只能想了这个办法。 着急跳到河里救人的女人这时候果然是没力气了。 她是个女人,体力不好,又是逆流游,消耗巨大,看到小孩子被救上岸之后,她确实是瞬间失去了力量。 几个女人被苏小甜这一提醒,才急急忙忙去救人。 小的已经没救了,大的总不能也就这么被水冲走吧? 苏小甜看到女人忙着急忙慌去救人了,这才安心与苏三恭两个人一起救孩子。 好在孩子落水时间短,就算已经呛水,经过苏小甜急救之后,孩子也缓缓清醒过

相关推荐: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吃檸 (1v1)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鉴昭行   [快穿]那些女配们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差生(H)   天下男修皆炉鼎   大胆色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