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淫宫美人录 > 第99章

第99章

我这次回来带酒了。”陈子安剁馅儿的时候正好听到老丈人这话,忙回答。 “我那酒好!” 陈子安:“……” 茅台它不香吗? 苏满秀听着老爹和丈夫的对话,哈哈笑了起来。 “娘,等晚上吃完饭,我们两口子出去溜一圈儿再回来!” “干啥出去,大晚上的,你们两口子不冷,小远也不冷啊?”苏奶奶没好气地瞪了闺女一眼。 苏满秀傻眼了。 这不是有讲究吗? “我现在也想明白了,日子过得好不好的,不在这个上面。”苏奶奶说话看看两个儿媳妇。 “咱们一家子人齐心协力,一起努力,日子才能越过越好,就像孩子们读书一样,认真的孩子,成绩肯定好!” 苏满秀都觉得意外,自家老娘还能说出这样有哲理的话。 “娘说的是,人吃了苦,那日子肯定就好过了!”梁秀明白自家婆婆的意思,忙就笑着应和一声。 王香花和齐良英两个人对视一眼,也没多说啥。 王香花是因为本身就大大咧咧的性格,根本不愿意多想什么。 齐良英则是觉得,妹夫现在当大官儿了,可不能得罪了去、 不管怎么样,苏满秀在娘家过年这事儿,就定了下来。 苏次良带着苏小六两个人,将红纸按照房门的宽窄裁开,又裁剪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方块,这才开始提笔蘸墨写对联。 苏小六不会写,但是不妨碍他品鉴。 也难为苏次良,被一个不会写字的人这样念叨着还能写下去。 而卤猪下水的香味这时候也已经飘散出来。 这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都差,属于白水煮肉都能香出三里地的时候,就别说苏家的卤味本来就味道赞了。 家家户户因为昨晚又分了肉,也舍得炖肉吃。 可自家的肉味,硬生生就被老苏家飘散出来的肉味给压了下去。 很快,苏家的上空都是卤味的香味。 那滋味,让红心大队的人都馋得快要坐不住了。 要不是考虑已经是除夕不好上门,他们都想上门去讨一口尝尝。 最终,要是有人没忍住,过来看看,才知道,苏家这是煮的猪下水。 没想到,猪下水做好了,也能是这个味道。 因为刻意瞒着的关系,红心大队的人,到现在也不知道苏家在京城里开了餐馆赚大钱了。 更加不知道,苏家在城里还开了卤味的生意。 大队里的人只以为苏爷爷和苏奶奶两个人在京城里卖茶叶蛋看着孙子嘞。 过来看过苏家卤肉的人,又发现,苏次良正在写春联,他们虽然看不懂,但觉得,那字儿写得怪好看的。 便有人试探着问,能不能给他们家也写一写? 往年,这样的事儿,是要去求苏长久的。 苏长久是大队长,也是红心大队唯一能写毛笔字的。 可现在,他们就是觉得,苏次良的字儿更好看些。 晚上要吃好的,中午饭就简单了一些。 一家子人凑合吃了点,接着忙碌。 下午的时候,以苏小七、小八、小九三兄弟为主力的送肉团出发了,开始给的大队里的人送卤味。 你家一碗,他家半碗,基本上只要不是交恶的人家都送了。 其实,现在和苏家交恶的,也就是刘秀英了。 但苏山到底是苏川的亲兄弟,也送了一份过去。 刘秀英看到满满一碗猪下水,却觉得吃亏了。 她可听说了,苏家得了六副猪下水。 就算人多,能吃完吗? “真是越有越抠,六副猪下水,就只给了我们这么点儿,咋好意思的?” “二奶奶,家家户户都有,六副猪下水,也没多少。” “啥?你们家是不是傻了?家家户户都给,咋连个里外都分不清楚?还知道不知道,我们才是最亲的?……” 她嘴里碎碎念着,都是不好听的。 这些话不好听,让送卤味过来的苏小九当场面色就冷了下来。 一张嫩脸上都是怒气,送肉还送出毛病来了! “既然你们家不欢喜,还是给我带回去吧,正好,我家里人多,剩下的不够吃了。” 苏山心窝窝都难受了。 他看了一眼还在喋喋不休的刘秀英,冷着脸拍桌子。 “要是不想过,滚回你们老刘家去!成天事儿事儿的!” 这话自然也有说给苏小九听的意思。 可是,苏小九就是个小孩子,不要说是不是真的能听懂,就算真的听懂了,也是装作不懂。 他将碗里的肉直接倒在了桌上的一个大海碗里,转身就走了。 刘秀英看到苏山又怒了,不敢继续骂人了,只讷讷说:“我这也不就是觉得他们不拿你当亲的!” 苏山冷哼一声:“亲的?你当他们是亲的吗?” 第370章 他心里憋着点儿气,大哥一家子在城里,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也没喊他过去坐一会儿。 可再想想,这怪谁? 两兄弟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他家的问题更大一些,怪不得大哥一家子。 有些感情,生分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以后,就这样过吧! 大哥走大哥的阳关道,他走他的独木桥。 苏山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忽然意识到,大哥一家,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 苏家一大家子人却不知道,苏山正在进行深刻的反省。 他们该送的卤味送了,又忙着将屋里最后收拾了一番,各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就准备贴对联了。 苏小八、苏小九几个拿着浆糊去大门口贴对联,就看到苏长久也拿着红纸过来了。 “我听说你们家次良写对联呢,过来求帮忙写几幅。”苏长久这话是对着苏爷爷说的,十分客气。 苏爷爷忙笑着说:“长久你这话说得,不至于啊,还求不求得。” “次良这字好看,比我强多了!”苏长久夸赞。 他那字,真是难登大雅之堂,但因大队里没人写,只能他赶着鸭子上架。 现在可好了,大队里出能人了。 要说起来,全大队也就只有老苏家的孩子出息。 来了大队长之后,又有不少人来求对联。 反正这一整天,苏次良都是在忙忙碌碌地写对联中度过的。 有些人家带了孩子过来,还羡慕地说,要是自家孩子能有苏次良这出息就好了。 可怜得过全国大奖的苏次良,一生中第一次写这么多字,就是贡献在了红心大队的春联上。 好在,大队里大部分的人都是挺讲究的,求对联的时候,不光带着红纸,还会带上一把糖一颗鸡蛋之类的,总归就是那么个意思。 但也有个别例外的,比如刘秀英。 刘秀英这个人,总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尤其是对着老苏家的时候。 她听说苏次良在写对联,一点都不客气地直接上门。 “次良啊,你给我们家也写几副对联呗,好歹,我家老头子是你爷的亲弟弟。” 苏次良面上是温和的笑,少年阳光灿烂的笑容,看得人都要晃花了眼。 “好,二奶奶,您要几副?都是贴在哪个门上?要不要写一些福字?” 刘秀英忽然觉得,少年也不是这样讨厌了,还算懂事儿。 刘秀英想着自己今天可是真占大便宜了,忙就掰着指头开始数数。 “上房要贴、东西两个耳房、厨房、厢房,哎呀,还有大门不能忘了。既然写,柴房门口也要一副,再就是鸡圈和猪圈门上都要有……“ 刘秀英絮絮叨叨地念叨着,苏奶奶坐在炕上围着炕桌包饺子的人都听不下去了,就差直接站起来吵架了。 “行,二奶奶,没问题!”少年淡淡的笑着,只是人却依然是长身玉立,连微微附身的动作都没有。 刘秀英看了好一会儿,才疑惑问:“咋还不开始写?还有啥讲究?” 清朗阳光的少年嘴里说的话却是刘秀英不爱听的。 “二奶奶,您要写几副对联都行,我当侄孙子的,肯定认真写,写得漂漂亮亮的。” “只是,您的红纸呢?没有纸,我没办法写。” “红纸?咋,给自己二爷爷写几副对联,也要红纸?” 刘秀英瞪大了吊梢眼,难以置信地拍着大腿。 她这副模样,就像苏次良做了啥十恶不赦的事儿一样。 苏次良看看了,天色,已经不早了,很快太阳就要落山了。 他伸展了一下腰和手臂,这才摊摊手说:“您也没早些说,要是早说了,我多准备点红纸就行,可是您没说,我也没提前准备不是。” 这话,当然就是随口一说。 就连刘秀英也知道,这就是随口说一说罢了。 但偏偏这个小子说的还有理有据的。 家家户户,就那么点儿红纸的份例,谁有多余的给别人? “要不,二奶奶,我这会儿让我大哥上镇上去买?就是我们家的份额已经用完了,得用你们家的,您看行不?” 苏次良脸上依然是温润如玉的笑。 看得刘秀英只觉得扎心。 就知道,苏川一家子就没有一个好人,写两幅对联,还想着要他家的红纸,当她是傻子吗? 最终,刘秀英还是自己拿着红纸来写了对联,不过之前说的什么鸡圈、羊圈、柴房门口的都没写。 看着刘秀英骂骂咧咧远去的背影,还在苏家等着写对联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次良这字,写得是真好!到底是上大学的娃,有出息!” 苏家其他几个兄弟:“……” 他们也是上大学的,但一样不会写毛笔字,怎么算? 红心大队这边的讲究是太阳落山之前,对联必须要贴完,家里也要收拾得整整齐齐的。 因此,在太阳落山之前,肯定更要将对联写完。 送走最后一个人,忙乱了半天的苏家总算安静了下来。 这时候,半拉红通通的太阳将金色的光芒撒满整个村庄,给古老的村庄平添一抹光彩。 苏爷爷拿出炮仗,笑着说:“小子们,出来放炮了!预祝来年生活响响亮亮,红红火火的!” 这是苏爷爷最骄傲的时候,虽然偏爱苏小甜,可是苏爷爷却知道,儿子是家里的根。 尤其是这样的时候,多子多福,是十分招人眼的。 一家子人跟着苏爷爷念叨着红红火火之类的吉祥话儿。 尤其是苏小四这个财迷,等念叨完了这些,还想着要不要拜拜财神。 苏小四提起这个话题的时候,被苏奶奶给制止了。 苏奶奶很郑重地拿着香火纸钱之类的到河边拜龙王去了。 没错,苏奶奶心里,财神再怎么重要,能有龙王爷重要? 苏小甜看着苏奶奶这举动,都开始怀疑,自己当初这么骗人到底对不对? 她又想起来自己从山上弄下来的玉龙,便想着这事儿,还是要给苏奶奶说一下才行。 苏小甜看到苏奶奶还拿了纸钱,猜测自家奶奶还要去给小姑姑烧纸钱,便缠着苏奶奶一同去。 苏奶奶本来不想带着家里其他人,她想念小闺女了,想哭一哭。 但苏小甜说得有理有据,她只能带着。 苏爷爷则收拾了纸钱、供果之类的,带着儿孙们去上坟。 第371章 这些年,上坟都是偷偷摸摸的。 今年政策放开了,许多人家都在上坟。 苏爷爷便也大大方方地带着儿孙们一同去了。 陈子安是个不甘落后的,原本不用去的人,竟然抱着陈修远也去了,美其名曰,让祖先们看看陈修远! 落日余晖里纸钱燃烧的时候,发出璀璨的火光,将苏爷爷的面庞映衬得红红的。 苏爷爷感慨地说道:“这些年了,先人们在地底下也委屈了。” “没事,爹,以后,日子都好过了!”苏老大说。 只是不知道,他这句话说的是活着的人日子好过,还是已经去世的日子好过! 等苏爷爷给祖先们依次上过坟之后,忽然又蹲下来,在祖坟的一片空地上画了一个小圈圈。 苏老二疑惑的正想问一句,被苏老大眼疾手快地给拉住了。 “给小妹的!” 苏爷爷啥话都没说,默默地点了一摞纸钱,起身就要回家了。 苏家众人也都沉默,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只是跟着苏爷爷静悄悄的下山,只是苏家三兄弟,到底朝着那个小小的圈儿多看了几眼。 家里兄弟姐妹都团圆了,只少了小妹一个。 说不难过那也是假的。 人都已经走了,就算当年做过错事,都会随着时间逐渐忘却,可是那份怀念却会与日俱增。 也不知道小妹在地底下好着没!那性格是不是改了。 好好的一家子,最后怎么就闹成那样了? 如果当初,他们好好劝劝,或许就不会到那一步了吧? 想着苏爷爷的心情可能不好,苏家小辈们想法子逗苏爷爷。 苏爷爷明白孙子们的心思,遂道:“我没事,回家劝着点你们奶!” 老婆子的心情肯定更不好吧? 她表面上说是去祭拜龙王,可实际上,应该也是偷偷给小闺女烧纸了。 众人回家的时候,苏奶奶已经回家了。 但能看出来,她的眼睛有点儿红。 苏小甜是跟着苏奶奶去的,知道苏奶奶不光祭了龙王,还给小姑姑偷偷烧纸,又哭了一会子。 最后还是苏小甜劝着回来的。 好在苏奶奶也知道,这样的时候,不能提起不开心的事,瞧见苏爷爷带着儿孙们回来,她面上倒是挤出一抹笑容。 “奶,咱们家这些年,这是最丰盛的一顿年夜饭了吧?”苏小甜娇娇软软的说道。 苏奶奶看着满桌子的美味佳肴,脸上的笑容真诚了些。 这都多少年了,哦,不是,苏家好像从来没有过过这样丰盛的年。 “就知道贫嘴,还不快上桌准备吃饭?” 苏奶奶轻轻戳了一下苏小甜的脑门子。 苏小甜作势朝着后面倒了一下,然后忙着拿筷子去了。 苏家回来的时间比较晚,加上很快就要回到京城去。 因此,他们准备的菜色多,但是主食却很少。 好在今天有些关系好的人家知道他们没有蒸年馍馍,也没有炸油饼,便送了些过来。 苏奶奶装了一大盘子也都端上桌。 两张大桌子,炕上一张,地上一张。 与以往的年度一样,炕上的一张坐的都是长辈们。 上首就是苏爷爷和苏奶奶的位置。 苏爷爷的旁边,是苏小甜,苏奶奶的旁边是陈修远。 陈修远的旁边是苏满秀,这样安排自然是为了照顾小家伙儿。 再往后依次坐着王香花妯娌三个。 而苏小甜的身旁坐着的是陈子安和苏家三兄弟。 至于另外一张桌子上的苏家小一辈们,根本没有规矩,就是随随便便坐着。 一家子人团团围坐在桌前,桌子上,是苏小甜说的十道菜,十全十美。 说起来,也是有意思,桌子正中是卤好的猪头。 一整个猪头,两张桌子一边一半。 苏奶奶刀工精湛,虽然都切成小块了,但形状不散。 苏小甜专门在上面洒了不少红辣椒丝,说这是寓意鸿运当头。 苏奶奶其实很嫌弃猪头,但听到鸿运当头四个字,啥都不说了。 之外就是清蒸鱼、清炖羊肉、红烧肉、糖醋丸子、干煸肥肠、炒肝尖、冬果扣肉、清炖野鸡、爆炒兔丁、兰香鹿肉。 十道菜,全是肉,看得苏小甜都觉得腻歪。 苏小甜忙缠着苏奶奶,又做了凉拌的素菜,还说一道菜代表一个月,十二道菜正正好。 开玩笑,全吃肉,这得多好的胃口,才能吃下去? 苏奶奶最是宠爱孙女儿,最后又做了两道素菜,这才算完事儿。 但苏奶奶的嘴里还在念叨着:“你这个孩子,好的坏的都说完了,一会儿说十全十美,一会儿又说一道菜一个月,难不成,咱们家明年有两个月要当兔子,只能吃素?” 听着苏奶奶的念叨,大家都笑了。 “奶奶,就是您做出十三道、十四五六七八道菜,我都能给您找到吉祥话儿。” 苏小甜小脸上都是灿烂笑容。 “行,咱家明年过年,做十六道菜!”苏奶奶乐了,笑容也益发灿烂地起来。 苏小甜知道,就是今年,做十六道菜也不是不行。 做了这么多的菜,陈子安和苏满秀从南边带过来的海味还没有派上用场。 苏爷爷总算找到了他宝贝的酒,拿出来给家里众人都倒了一杯。 “爹,您先说两句,咱们再干一杯?”陈子安笑着提议。 “我也没啥说的,家里今年都好,我也算放心。就盼着,明年也能这样好,后面的每一年都这样好。”苏爷爷的话很质朴,但却表明了心意。 众人笑着说几句吉祥话,间或是孩子们闹着等会儿吃完饭要压岁钱之类的话。 总之,屋子里气氛热络得不得了。 苏山裹着棉袄,带着帽子走到老苏家门口听了一会儿。 这样的热闹,与他无关。 曾经何时,他们兄弟两个的关系还很亲近,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成如今这样的? 他叹了一口气之后,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回家去了。 而老苏家这边,热闹依然在继续。 “这鹿肉在京城里都难得一见。”苏爷爷吃了一口鹿肉,感慨地说。 “可不是,京城里的鹿肉,都是圈养的,哪有这样的滋味。”陈子安说道。 苏小甜却在想着,再过几年,要吃野味也不行了,那时候,山上的很多动物都是保护动物,不能吃了。 “我们这次回来的匆忙,也没说给你董爷爷他们说一声,估计要怪罪我们!” 苏爷爷忽然提起这个话题,众人都是一愣。 吃饭吃得好好的,咋就说起这个? 第372章 “你们董爷爷是个念旧情的人,想着当年那点儿情分,就想着和咱们家深交。人家那么大的官儿,咱们也不能不识抬举。”苏爷爷感慨地说。 亲兄弟没想着过来看看自己,苏爷爷心里其实是很难过的。 反差实在是太大了,当年给过几顿饭的人,记着这份恩情这么多年。 还拿他当亲哥哥一样的。 苏小甜听懂了苏爷爷的意思,笑着说:“爷爷,等回头,我们就多做一些鹿肉,回去的时候,给董爷爷带上,让他也尝尝咱们这边的野味。” 苏爷爷看着聪明机灵的小孙女,笑了。 还是这孩子机灵,懂自己的意思。 而此时的京城,原本打算和苏家一起过年的董元忠没有能够如愿,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的。 范淑芳安慰了好半天,才算将人给安慰住。 范淑芳也不明白,对于老苏家,董元忠为什么这样执着。 她能感觉到,老苏家并不是很想和他们家深交。 倒不是因为别的原因,似乎就只是因为两家地位悬殊太大的缘故。 但多少人想巴结都巴结不上的董元忠,却上赶着讨好老苏家。 “人这一辈子,总有个执念!你不懂!”董元忠似乎看懂了范淑芳的心思,说道。 范淑芳笑道:“那也没事,我估计,他们待不了几天就该回来了,咱两家一起过元宵节也行!” 董元忠冷哼了一声。 说什么两家,人老苏家那是一家子人,他们董家,就两人,也能叫一家? “回头催催两个臭小子,赶紧找个媳妇回来,要是不找个媳妇,就别回来了,耽误老子抱孙子的俩瘪犊子!” 董元忠心情不好,骂两个儿子也是毫不客气。 董元忠话音才落,家里电话响了,却是大儿子打了电话过来拜年。 *************** 红心大队。 边喝酒边吃饭,老苏家的年夜饭吃得很慢,余味悠长,似乎是在慢慢品味一样。 吃完年夜饭的时候,都已经八点多了。 这个时间,放在后世还很早。 毕竟,春晚才刚刚开始。 可是,在没有春晚的除夕夜,日子就显得寂寞了一些。 苏小甜回想了一下,距离有春晚的日子,好像也不远了。 她记得,第一届春晚应该是1983年。 但看春晚,最重要的是,要先买电视机。 苏小甜对于黑白电视机没有太大的兴趣,她的想法是,要买就直接买个彩色电视。 但这时候,彩色电视的生产线才刚上,普通百姓要买彩色电视机,还很遥远。 可当苏小甜看到自己身边的陈子安的时候,脑子里忽然就灵光一闪,有办法了。 作为最早开放的口岸城市,她相信,彩色电视机,肯定是有。 不过,这事儿,不适合现在说,还是再等等。 饭后,梁秀主动张罗收拾碗筷,苏满秀也要帮忙。 “秀儿你就安生坐着,你是客人,咋也不能让你动手,要不我们这些当嫂子的,哪有脸见人?” 梁秀话说得客气,苏满秀却还是不好意思。 正在这时候,就听到大门响了起来。 苏爷爷疑惑,是谁来了? 按照这边的风俗,年三十晚上来拜年的,必定是至亲之人。 他们家关系最亲近的,就是苏山家里了。 但这都好多年了,两家从来没有在年三十晚上相互拜年。 苏首温出去开门。 等人进来,原来是苏桃花一家子。 苏奶奶笑着招呼客人。 又是冲糖水,又是端瓜子花生,还拿出了陈子安带回来的巧克力糖给苏小梅兄妹几个。 “尕婶,您就别忙着招呼了,我们就是过来坐坐,您不嫌弃我们吧?”苏桃花笑着将拿的礼品放在桌上,这才挨着炕沿坐了说。 “你这孩子,说的这是啥话?我嫌弃谁,也不能嫌弃你啊!”苏奶奶嗔怪道。 这边话还没说完,大门又响动起来。 苏首温好奇,怎么一个个的都大年三十晚上过来? 苏小甜手里捏着瓜子说:“我猜是柱子叔来了!” “小鬼头,不用猜也知道!”苏奶奶揉了一下苏小甜的头发。 苏山一家不来,他们最亲近的,也真就是这两家了。 果然,进门的是李柱子一家人。 这次,不光是他们一家四口过来了,就连柱子媳妇瞎眼的老爹也一起过来了。 原本苏家就有二十多口人,又来了十来口人,堂屋里差点就坐不下了。 大人们说话,小孩子无聊,便三五个凑在一起打扑克。 扑克是苏小甜在京城的时候就准备好,在火车上打发时间的,谁知道火车上忘了,正好过年的时候派上用场。 小孩子们打牌,也要有个彩头。 兄妹们都是小有资产的人,一人拿出一块钱开始玩了起来。 大人们说着今年的发展,想着明年的计划。 李柱子媳妇很是安静地听着他们说话,想着自己家是不是也能再发展点儿什么。 虽然现在靠着收货贩货生意还算不错,但要是能再搞点儿啥,肯定更好。 回头要不要去城里试试,听说,城里的钱更好赚。 这一番闹腾,就到了十点多。 苏桃花先起身,说时候不早要回家去。 李柱子一家也忙起身说是再不回去,火炉子都要灭了。 苏奶奶本要留着两家人一起吃饭,但两家人都不答应,还是匆匆走了。 送走了客人,一家子人开始包饺子。 苏小甜剥了几粒花生包在饺子里,说是看谁来年运气最佳。 肉馅儿白天就已经剁好了。 苏奶奶带着儿媳妇和闺女和面擀面皮,男人们帮忙包饺子,很快就包好了。 等到十二点的时候,大队里各处响起鞭炮声的时候,老苏家热气腾腾的饺子也上桌子了。 苏爷爷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说道:“今年大家伙儿的日子看起来都不差啊!” 往年没有这样多的鞭炮声。 苏小甜想起后世的时候,到了这会儿,烟花将半边天都点亮了,那才叫热闹。 这辈子,红心大队的人已经走在了前列,想来,后面的发展会越来越快。 吃罢了年夜饭,苏家人也没想着真的守夜。 毕竟,守一夜,第二天的精气神都不好。 但才吃了饺子,苏奶奶担心积食,便让众人再聊会儿再休息。 一家子人坐在一起,闲着无聊,便说起这一年的收成。 第373章 这道程序,往年也有,但往年基本上就是吃年夜饭的时候,苏爷爷提一句,简单说一下,全家今年得了多少收入,开支了多少。 就老苏家来说,基本上年年亏钱,也没太多可以说的。 可今年,所有的人都面露红光,十分自信。 在浓烈的气氛中,一家子人开始盘点这一年的收入。 苏首温笑着说:“往年,都是爷盘收入的,今年不如从我们几个小辈开始,我们每个人都说一说?” 苏爷爷很是赞同。 他已经老了,小一辈也长大成人了。 苏老大看着儿子这副嘚瑟的表情,忍不住骂道:“你个小兔崽子,你爹正当年,你就打算夺权了?” 苏首温嘻嘻笑着。 “你怪他干啥?我大孙子比你有本事!”苏奶奶不满意地瞪了一眼儿子。 苏老大摸摸鼻子,不说话了。 娘说啥就是啥吧。 他就不相信了,一个小兔崽子,能挣多少钱? 他和老二今年养猪养得好,可是赚了不少钱。 苏小甜虽然不知道苏首温到底赚了多少钱。 但能想到,这数字绝对不是苏老大两口子能相比的。 带着看戏的心情,苏小甜很正式地抱着一盘瓜子坐着。 果然,苏首温很自信地环视四周一圈之后,开口了。 “我先报报我今年的收成,除了学习还算过得去之外,经济上也还不错。” 苏老大嗔怪道:“你这臭小子,卖关子干啥?赶紧说正事儿!” 学习有啥说的,他们家就没有学习不好的。 不说别人,就满秀不是还当了作家? 那还是半路出家的呢。 苏首温看到自家老爹这着急的样子,不疾不徐。 “今年我一共赚了一千四百五十六块钱。其中做翻译赚了四百五十六块钱,跟迟意远做生意,赚了一千块钱。” 啥? 苏老大震惊的手里捏着的花生没有喂到嘴里,反而掉在炕上了。 这臭小子是说错话了吧? 一千四百五十六块钱? 大队里最能干的人家,今年这样的好年景,收入也不过二百多块钱。 都已经被人羡慕嫉妒了。 他一个乳臭未干的臭小子,咋可能赚这么多? 与他一样,不肯相信的还有苏老二两口子和王香花。 就是苏满秀和陈子安两口子,都带上了些微的惊诧。 他们现在在南边生活,自问见过的钱也多。 可那都是专门做生意的人才赚钱,苏首温还没有毕业呢,就赚这么多钱? 两夫妻对视一眼。 “上了大学就是不一样,首温都能赚大钱了。” 齐良英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有些不自然,甚至是有一点点羡慕。 但大家都当作没看见。 齐良英本来就是个心思多的,听到这消息,不自在也正常。 接着就是苏次良。 苏次良笑嘻嘻地摆出一副神秘的样子。 可是,他说出的话,却十分嘚瑟,让人听着就想揍人。 “我今年的收成不咋的,就是比我大哥稍微好点儿!” 苏首温嫌弃地看着自家这个二弟,真没见过这样的人,太烦人了。 说自己就说自己,带着别人说干啥? 苏家三兄弟更加不敢相信了。 齐良英也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看着自家儿子。 她这个傻儿子,啥时候能赚钱了? 刚才首温说自己赚了多少? 一千四百五十六? 那自家傻儿子自称比他大哥还多一些,那是赚了多少? 可以说,除了从京城里回来的几个人没有太多惊讶的表现之外,其他的人都震惊得不得了。 “儿子,你不骗人?”齐良英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 “妈,我赚了一千六百五十块钱,一千块钱,也是做生意赚的,剩下六百五十块,三百五十块是我获奖的奖金,剩下三百是帮人画了几幅画赚的。” 苏老二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嘴巴一张一合,到底一个字没说出来。 “次良啊,你画画还能赚钱?” 最后,还是苏老大帮忙问出了这句话。 咋听起来这么让人不相信呢? 镇上有画窗花的人,快过年的时候,给人画窗花,可一副窗花才几毛钱? 几百块钱,这娃的画了多少画? 齐良英想着,竟然觉得有些心酸。 他的儿子啊,为了赚钱,肯定受大罪了! “爹,能赚钱。小妹说,等以后,我成大画家了,赚的还要多。咋说呢,就是写字也能赚钱!” 苏次良现在听苏小甜的话,轻易也不给人画画写字。 毕竟,现在还在学习阶段,这时期的画流出去太多不好。 小甜说,除了参加比赛之外,暂时就先沉淀着。 “那你今天还写出这么多的字,亏大了啊,儿子!”齐良英拍着大腿喊道。 “妈,就是平时也要练字的,全当练字了,还不用咱们家的纸。”苏次良忙找出一个理由安慰自己家亲娘。 只是,他觉得好笑,给乡亲们写对联,难不成还要收钱? 那不被人戳脊梁骨? 齐良英听了苏次良这话,倒是觉得也有道理。 其实,她就是会算计了一点,没啥坏心思,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 都在一个大队里生活着,可不能真的什么都用钱衡量。 苏老二嫌弃地看着自家婆娘,没眼看啊! 齐良英不满地低声道:“你咋用这样眼神看我?” “我就这眼神看你,都是给你脸面了!”苏老二冷哼:“你说说你这个人,咋就这么小气。” 齐良英道:“我这不就是下意识地说了一嘴,白说罢了,也没真这样想。” “爹,我妈就这样的人,一起生活了一辈子,别人不知道,您还不知道她?”苏次良生怕爹妈这时候闹起来忙打圆场。 苏次良这边说话话音才落,苏三恭也开口了。 “我比不了大哥和二哥,赚得少点儿,就一千二百块钱,一千块钱是做生意赚的,剩下二百是跟着沈老师参加一个项目的奖金。我们这个项目小梅也参加了,是培育粮食新品种的。” 听到是培育粮食新品种,苏爷爷先来了兴趣。 一辈子的老庄稼把式,就算现在不种庄稼了,他对这个也是格外在意。 “啥样的种子?” 第374章 “稻谷种子,爷,一亩地能增产两百斤稻子嘞。”苏三恭十分得意的说道。 他赚钱是不多,可是,成绩却不小。 虽然这些功劳不是他一个人的,但他多少也参与了,与有荣焉。 想到这一点,苏三恭骄傲得不得了。 全国有多少稻田,一亩地增产两百斤,够多少人吃? 自家现在条件不错,但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就不要说吃白米白面了。 他的目标就是,将来让华国的人,都能吃上白米白面! “好啊,好啊!你这孩子,也不早说,要是早说,我前头得跟你们沈姑父喝两杯!”苏爷爷感慨地说。 在苏爷爷看来,苏三恭能有现在的成绩,是沈自珍的功劳,是沈自珍悉心教导的结果。 “爷,您放心吧,以后有的是机会。”苏三恭笑道:“沈姑父说,以后要带着我们研究更多更好更优质的种子,让全国人民都能吃饱饭。” “好,好!爷相信,一定会有那样一天。”苏爷爷感慨地说不出其他的话,只能一再说好。 接着下去,就是苏小四。 苏小四很是光棍地说:“我就想赚钱,没有三哥的志向和大哥二哥的本事,不过我赚钱多。” 又听到一个自称赚钱多的,苏家老兄弟几个面对这些小辈,都已经说不出话了。 这几个臭小子,一个个大言不惭地说赚钱了。 还以为他们就是随口说一句,谁知道,还真就赚钱了! 他们都不吭声,就等着听苏小四发言。 “我今年一共赚了两千二百块,零头就不算了。这里面和迟意远做生意赚了一千块,剩下的一千二百块是我自己做小生意倒腾的。” 这下,不要说老兄弟三个了,就连苏家小辈们都震惊了。 苏小四除了和他们合伙之外,还倒腾了一些生意,这个他们都知道,但没想到,才这么点时间,就赚了这么多钱! 等几个哥哥说完之后,众人将目光看向苏小五。 看着家里人期盼的眼神,苏五让傻眼了,他摸了一下瘪瘪的钱包。 好吧,去军校的他除了训练好像啥都没干。 看着苏小五一副说不出话的样子,苏小甜了然了。 五哥虽然上学,但其实和当兵也没太大的差别,赚钱什么的,或许以后都与五哥没什么关系了。 “五哥,你是去当兵的,是干保家卫国的大事,不用和其他哥哥比。” 苏小甜看出了苏五让的窘迫,忙笑着宽慰。 “可不是,我们家就数小五最厉害。听说,你们那学校将来都是军官!咱家将来说不定也能出个当官的!” 苏爷爷也难得夸奖一下,算是安慰这个小心脏被打击得支离破碎的孙子。 苏五让听着爷爷这么说,这才心情好了一些。 罢了,钱什么的,他们军校的学生,肯定比不了别人。 “爷,奶,挣钱的事交给其他兄弟,也不差我一个,等我将来给你们二老挣个军功章回来!” 苏奶奶听到孙子这样信誓旦旦的话,好像是得了诰命一样开心。 “钱你哥哥弟弟们都能赚,爷和奶不稀罕,就等着你的军功章了!” 苏奶奶这话说的,几个儿子媳妇像是不敢相信一样。 他们家老娘是个啥样的人,他们还能不知道? 不稀罕钱,骗谁呢? 苏五让黑黢黢的脸上因苏奶奶这句话,露出灿烂的笑。 一双星眸越发明亮了起来,就像是天空里最亮的星星一样。 再往后,就是剩下几小只。 他们生意一起干的,钱一起赚的,还是平均分配。 所以,大家赚钱都一样多,就推选出年龄最大的苏小六发表了一下。 这几个也不简单,做生意的时间不长,但很努力,一人也有八百挂零的收入。 饶是苏五让早就做过心理建设,这时候,还是有些不太畅快。 差距就是从现在出现的吗? 他比不过哥哥们就算了,咋连弟弟们都比不过呢? 哦,还有小甜,也不知道小甜赚钱了没。 苏五让虽然这么想了一下,但他坚决相信,自家妹子本事才是最大的。 说不定,她赚钱比几个哥哥还多。 他开始苦恼,或许这一辈子,哥哥和弟弟妹妹们的生活都要比自己好。 但当兵是自己的选择,后悔吗? 结论当然是不后悔。 为了这一身绿军装,他愿意清贫一辈子! 至于老一辈的三兄弟,这会儿居然觉得,他们就这样被淘汰了! 还没来得及发光发热,就被淘汰了! 什么正当年,这就是哄人玩的,现在是孩子们的年代了。 没见他们连十几岁的小九都比不过? 陈子安却一直若有所思地盯着几个孩子看。 这些孩子的一番话,让陈子安感触很深。 或许,这才是青年一代应该有的精气神,敢于奋斗,敢于创新。 这几个孩子,都是不一般的。 就是不知道,他们的将来能走到哪一步! 或许,他们的发展还可以更好一点。 “小甜,你今年赚钱了吗?”苏满秀不知道丈夫心中所想,听着侄儿们赚钱,她心里开心,笑盈盈地问。 苏小甜点点头:“赚了,比哥哥们好一点!” 嗯,这话和她二哥苏次良如出一辙。 这就是来刺激哥哥的是吧? 这几乎是所有哥哥们共同的心愿。 “那小甜给姑说说,赚了多少?”苏满秀好奇了。 果然,小侄女才是最能干的。 但苏满秀这时候还没想到,小侄女能干到了什么程度。 苏小甜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说道:“我今年收获不少,京城里买了两套四合院,现在手里还有一万八千多块钱。这些钱,一部分是翻译稿件赚的,还有给丝绸厂和克里斯蒂娜兄妹当翻译赚的。” “小甜你给我寄过去的丝绸就是你说的这个丝绸厂的?那质量还真不错,就是花样儿老式了一点。” 苏满秀想起苏小甜前后给自己寄过一次衣裳,两次料子,遂问一句。 “是嘞,那是厂子里的处理品,我给他们做翻译,给的福利。”苏小甜十分得意地说。 “小甜,你说的这个叫什么克里斯蒂娜的,是外国人?”陈子安的关注点却在这个一听就是外国人的名字上。 第375章 苏小甜点头。 然后伸手让陈子安看:“姑父您看,这是克里斯蒂娜送我的手表。” 陈子安之前就已经看到苏小甜手腕上带着一块手表,却没想到,这竟然是外国友人送的。 当他仔细地看了一下手表之后,心中大惊。 这可不是国内常见的梅花手表或者上海手表。 这块表,他见外商戴过。 听说叫做什么百达翡丽Golden Ellipse,具体记错了没有他也想不起来,不过却知道,这块手表价值不菲。 对方竟然就这么送给苏小甜一个小孩子了? 苏小甜和这个外国姑娘是什么关系?这个外国客商又是什么人? 作为市长的陈子安,正在为了招商引资而为难。 为了招商引资,尤其是引进外资,他绞尽脑汁。 如果能通过这层关系,接触到外商,再好不过。 不是陈子安想着利用晚辈达成自己的目的,而是实在举步维艰! 苏满秀不知道自家男人心里的想法,她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苏小甜赚钱这件事上。 “你靠当翻译赚了这么多钱?” 苏满秀还是不敢相信,虽然当翻译能赚的比寻常人多一点,但也不至于能赚到两套四合院吧? “不是,我无意间得了一些古玩!大部分都是几件古玩出售赚的。” 苏小甜说起古玩的时候,心虚不敢继续往下说了。 她的运气是真的好,每次去了古玩街,几乎都不走空。 李局长两兄弟也曾经去过好几次古玩街,据说都没有收获。 她觉得,现在出售古玩并不是好时候,因此,将好几件从古玩街上淘换来的宝贝都收了起来。 等以后价格高了,出售出去,就是妥妥的富婆了。 尤其是,在山上得的那些个宝贝们,价值连城啊! 可是这些话,现在实在不适合说出来。 容易吓到人。 大过年的,要是吓坏了人就不好了。 如果说,苏家小兄弟们的收入已经让人震惊的话,那苏小甜的收入,简直让所有人都觉得在做梦一样。 苏家老哥仨怀疑,怎么他们辛辛苦苦一年的收成还没有家里几个小兔崽子好? 可赚钱最多的是小甜,还是从古玩街倒腾了古董,大家又觉得很合理,没毛病。 毕竟,小甜那运气是真的好! 要是小甜说自己没有赚到钱,他们才真的要觉得惊讶了。 这一刻,苏家的人都开始觉得,苏奶奶说苏小甜是被龙王爷眷顾的人,不是没道理。 “怪到(难怪的意思)人家都说,京城是天子脚下,遍地黄金,只要低头就能捡着钱。” 王香花哈哈笑着,

相关推荐: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鉴昭行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蔡姬传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醉情计(第二、三卷)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