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淫宫美人录 > 第32章

第32章

在梁秀想来,家里人肯定是同意的。 “我知道,可还是不想让小梅去。”苏桃花语气十分坚定。 苏桃花没想到的是,苏小梅正好走到门口,将她这句话听得完完整整。 一时,苏小梅的脸上原本灿烂的笑容在一瞬间全都退散,只剩下灰白和难以置信。 妈不想让她去,为啥? 对忽然出现在门口的苏小梅,炕上坐着的两个大人都没看到。 倒是站在地上的苏小甜看到了,她也看到了苏小梅脸上的颓丧。 瞬间,苏小甜就知道了,这事儿有些麻烦了。 她眼珠子转了转,便开口问:“桃花姑姑,这是好事,你为啥不让小梅姐姐去?” 苏小梅听到母亲语气坚决地说不打算让她去的时候,整个人觉得仓皇起来,只想落荒而逃。 就在她打算转身离开的时候,就听到苏小甜问出这话。 她脚步一顿,往旁边闪了一下,却没有离开。 这个答案,她也想知道。 大队里的人都觉得这是天大的机会,为什么她妈不让她去? 大哥要去当兵,妈什么都没说,还主动去找人帮他,让他如愿以偿去当兵了。 为啥到了她就不行了? 苏小梅这么高兴地回家,就是为了商量这件事的。 她觉得,这一次机会挺大的。 毕竟,整个大队里的人上过学的人并不是很多,初中毕业的统共也就只有十几个人。 而她是其中之一! 苏小梅凝神屏气,甚至不敢大声喘气。 苏桃花叹了一口气。 “咋了?桃花姐,是不是因为小梁走了,你舍不得小梅也离开。”梁秀想了想,问。 这一句话,让苏小梅的眼睛酸涩了起来。 大哥才走了,妈心里肯定空落落的,要是她也走了,妈该多难受? 她怎么能只想着自己?忘了想想母亲心里会如何难受。 但因此放弃这样的好机会,真的能甘心吗? 苏小梅的心里被撕扯着。 “不是,我是当妈的人,一心就是为了娃娃着想,哪里能这么自私。” “那是因为啥原因?” 梁秀也很疑惑,既然不是因为舍不得,还有啥原因? “小梅今年才十六,还是个娃娃,我担心啊!” 如果小梅是个男娃,她也没有这么多的担心,可小梅是个才十六岁的女娃,咋也不能让她放心。 “小梅性格柔弱,真的去了城里,也不知道能不能应付。我听说,城里挺乱的。” 听到苏桃花这么说,梁秀笑了,说:“这有啥,鸡蛋糕厂也是正规单位,再乱也乱不到哪里去。” “要是小甜长大了,要一个人去县城里,你能放心?” 苏桃花瞥了一眼梁秀,似乎在指责她站着说话腰不疼。 梁秀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了下来。 要是小甜一个人去城里当工人,她肯定不能放心。 当妈的心都差不多。 “可是,这机会难得!” 梁秀虽然想着要是换了自己,也不放心。 但要是就这么放弃机会,她也不甘心。 想来,小梅也不会甘心的。 “机会是难得,可……”苏桃花也迟疑了。 这样的机会有多难得,苏桃花也知道。 “桃花姐,你总不会还打算让小梅找个对象结婚吧?”梁秀又道。 “我之前想着赶紧给小梅找个人家嫁出去,但现在,我的想法变了。” “那你就让小梅一直在咱们养鸡场?虽然养鸡场的活也好,但和城里还是比不了!” “我这些日子总寻思着,小梅喜欢读书,读得也好。就因为她爹反对,才不能上高中。” 苏小梅站在家门口,一副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表情,妈这话里是什么意思? 读书?难道妈还想着让她去读书? 苏小甜将几个人都瞄了一眼,将每个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却没有开口。 真是没想到,桃花姑姑还想着让小梅姐姐去读书呢,这份远见,确实不是大队里其他人有的。 难怪上辈子就算离婚了,桃花姑姑的日子过得也还不错。 听苏桃花要让苏小梅读书,梁秀也笑了。 毕竟,他们家有个天天喊着让大家读书识字的闺女呢。 对于读书这件事,梁秀十分赞同。 “小甜总说,让哥哥们都认真读书,以前没觉得,这次才发现读书真的很重要。” 梁秀说完之后,想想自家几个孩子,现在都在家里自己读书,便又叹气说:“可是,现在这样的环境,也实在没办法让娃们好好读书。” “我知道,你们家的几个娃私底下都在学习,我就想着让小梅也能抽空看看书。要是以后能好点,让这娃再读两年书。” 苏小梅的眼泪唰地一下就掉下来了。 她初中毕业之后,原本还想继续读高中,可是,她爹说,女娃子读书没用,不同意她继续读书,她妈当时是反驳了的,但她爹不同意,最后才放下了的。 可妈现在竟然还想着让她读书。 别人不知道,她还能不知道? 家里没有劳动力,要是她读书,妈一个人怎么办? “桃花姐,这样你会很辛苦!”梁秀显然没想到,苏桃花还有这样的想法。 “小梁去当兵之前,我不敢想,家里供不起小梅这娃读书。” 梁秀能理解,离婚之后,桃花姐一个人带着三个娃,孤儿寡母能得的工分有限。 “小梁去当兵了,大队里每天能给他十个工分,一年有三千六百多个工分。我也能挣不少工分,这样我们家的工分就不缺了。” 苏桃花已经算计过好几次了,虽然这样家里会苦一点,但也不是不能过。 苏小梅在外面听着,已经泪流满面了。 就在刚才,她还在怀疑,妈为啥不让她去争一下当工人的名额,原来妈是真的为她考虑。 “妈,我不读书,我不能这么自私,将家里的担子都压在你身上。” 苏小梅再也忍不住的冲了进来,流着眼泪扑在苏桃花的怀里。 苏小甜看着这一幕,笑了。 母女两个不光不会因为这件事离心离德,反而会更好。 “小梅,妈知道,你从小就听话懂事,被忽略的最多,以后妈不会再委屈你了,你喜欢读书,就读。”苏桃花给苏小梅擦拭眼泪。 “妈,大哥去当兵了,我要是再读书,家里的担子就压在你一个人的身上了,我舍不得。” 以前想读书,是觉得家里的条件能供她读书,但现在不一样了,她不再是以前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了。 “小梅,妈希望你以后能有出息!” “妈,我就算认真读书,因为我爹,我也没办法去读工农兵大学,能有啥出息!”对此,苏小梅是颓丧的。 大哥能去当兵,已经是子安姑父帮忙了,难不成,她的事儿还要去求子安姑父帮忙? 她不想让妈为了她去求人。 要怨恨就怨恨她爹一个人,都是因为他做人有问题,才会连累了儿女们。 “小梅姐姐,工农兵大学不好。你好好读书,将来凭自己的本事当大学生。” 苏小甜走过去,拉着苏小梅的手说道。 “这娃,又开始说梦话了。”梁秀嗔怪,这话苏小甜总在家里说,可在家里说说就算了,咋还能在外面说呢? “你是说?”苏小梅的眼睛却开始闪光了。 苏小甜可是大队里和迟老和杜老走得最近的人,她还去过城里,说不定能听到什么消息。 在苏小梅看来,苏小甜可不是一个随意开口说话的人,她能这么说,肯定有原因。 苏小甜茫然地睁大眼睛,说:“我也不知道,我就是这么觉得。我听人说,以前的大学都是要靠自己的本事去考的,以后应该也一样吧?” 苏小梅有一瞬间颓然,但随后,想着苏小甜说得也不错,便又欢喜了起来。 “你说得对,说不定以后大学能靠自己努力考,不用靠推荐。” 即便这样的机会很渺茫,但苏小梅却信心满满。 县城里的鸡蛋糕厂要给红心大队几个工人名额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就像梁秀想的一样,大队里原本看起来和睦的气氛不在了,大家明里暗里都盯着这几个名额。 苏长久也因此而苦恼了。 鸡蛋糕厂在红心大队招工,这是好事,但要是破坏了大队里和睦团结安定就不好了。 他思前想后,为了避免造成不和睦,他决定这几个名额通过两轮考核决定。 第一轮进行文化课考试。 至于第二轮则是厨艺比赛。 虽然对于去当工人还要考核厨艺这件事,大队里的人都觉得很奇怪,但既然大队长说了,那就肯定有道理。 后来,就有人说,既然是去鸡蛋糕厂,要求会厨艺也不奇怪。 要是连油盐酱醋都分不清,到时候弄出咸口味的鸡蛋糕不就成为笑话了? 因为要进行两轮考试,让一大部分人望而却步了。 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社员闹起来了,这些都是家里有适龄的娃娃,但是娃娃没有读过书的。 “大队长,这样可不对,去鸡蛋糕厂当工人,又不是去当老师,读书识字有啥用?”一个妇人在大路上拦住了苏长久,毫不客气的开口。 “不会是你家小草读过书,所以你才定了这个规矩吧?”那妇人眼睛上下打量了几次苏长久,不怀好意的说。 这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她家里有三个孩子都是符合这一次招工年龄的,就想要这个机会。 可是,要识字的这一条,她家三个娃都没机会了。 失落可想而知,又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就索性拦住苏长久。 早些年,他们家觉得娃娃读书耽误挣工分。 因此,一个个都只上了小学二年级就辍学到公社里上工挣工分了。 这会子要考试,肯定吃亏啊! 苏长久冷冰冰的说:“这不是我的要求,是李厂长的要求。” “李厂长咋还有这样的要求?”妇女显然不相信。 “人家李厂长说了,当工人,不识字可不行!长贵媳妇,当了工人就是城里人了,你见过城里人不识字的?” 一句话,让妇女瞬间蔫了,可不是么,去当工人,就是城里人了。 城里人肯定都是读书识字的! 尤其是知道是李厂长的要求,她就知道,不能再说啥了。 苏长久可没打算就这么轻轻放过,他又开口说:“早说了让把娃都送去读书,你们就是不听,现在知道后悔了吧?” 一句话,大队里很多人都垮了脸,早些年这不是觉得读书没用吗? 不光是早些年,就是这几年,也觉得读书没用。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紧接着出现了。 大队里有六个知青,本来苏长久不打算让这几个知青参加这一次招工考试。 但几个知青集体找上门来了。 招工的机会有多难得,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当然不想放过这样的机会。 加上这一次招工有文化课考试,他们都是读过书的,机会更大。 但知青们才提出这个要求,大队里的社员们就不同意了。 虽然大家都在红心大队生活,但不可否认,大队里的人普遍觉得,知青并不算大队里的人。 他们认为,知青是从城里来支援农村的,怎么能抢农村的名额去当工人? 要是将招工的名额给他们,那算啥支援农村建设? 一时之间,又僵持起来了。 最终,就这件事,苏长久召集大队里的干部们开了一场短会。 最终的结论就是,知青们不能参加招工考试,理由是他们将来肯定是要回城去的,上面没有类似的政策支持招工。 几个已经与大队里的青年男女结婚的知青又有意见了,这辈子回到城里的可能已经很小了,咋能将他们排除在外? 这些人,苏小甜都有上辈子的记忆,几年之后,知青回城的时候,还真有几个抛家舍业,连孩子都不要回到城里去的。 可她不能说,因此,她暗戳戳的做了一些手脚之后,苏长久取了一些说不得的手段,这几个人也失去了招工的机会。 事情定下之后,苏长久怕夜长梦多,去公社给李厂长打电话,定了时间就开始文化课考试。 而在此期间,老苏家也召开了一场家庭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是否要让苏首温和苏次良两个人去参加鸡蛋糕厂的招工。 苏爷爷和苏奶奶本来觉得,这也是个好机会,但无奈,苏小甜说,去当工人可能会耽误了哥哥们的前程。 苏奶奶本来对龙王爷眷顾的小孙女言听计从,听了这话之后,已经有几分动摇了。 谁知道,苏首温和苏次良两个人都表示,不愿意去参加招工,还说鸡蛋糕厂的工人,肯定大部分都是女的,他们是大男人,哪里能去做这个? 对此,老苏家的长辈们并不是十分赞同,但老苏家是一个十分民主的家庭,两个孙子不同意,苏爷爷苏奶奶还是决定听从孙子们的意见。 参加第一场文化课考试的的有四十七个人,年龄从十六岁到三十二岁不等。 这些人里男人二十七个,女人二十个。 这一场考试本来定在学校的教室里,但因为四十多个人,一个教室容纳不下,索性就在操场上举行了。 寒冬腊月的,天气寒冷,好多人冻得瑟瑟发抖,却依然坚持站在操场上围观。 四十多张桌子摆在大院子里,四十多个人坐在桌前拿起桌上的试卷准备开始考试。 大队里的人这个时候才惊讶的发现,他们原本以为会参加的苏小草、苏小梅以及老苏家的几个孩子竟然都不在其中。 这可让他们惊讶坏了。 要知道,这几个孩子,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众人更加意外的是,老苏家的孩子们没参加,倒是老苏家的两个儿媳妇参加考试了。 “这是个啥情况?齐良英和梁秀两个怎么会参加考试?她们识字吗?”有社员忍不住问。 “不知道,老苏家真是奇怪,首温、次良都能参加考试,为啥不参加,反而让两个儿媳妇参加?” 他们哪里知道,这是老苏家家庭会议决定的。 在苏首温和苏次良两个人表示不愿意去做这个工人之后,齐良英提出来,自己的年龄也符合要求,想去试一试。 齐良英今年三十二岁,正好赶上末班车。 苏爷爷和苏奶奶本来不想同意,但没想到苏小甜说,可以去试试,还说,她妈也可以去试试。 这下,苏奶奶说不出啥了。 “我还去个啥啊,也没读过书,就是上过扫盲班。”梁秀忙就摆手。 可苏小甜知道,他们家的人,这一年多时间认真努力读书,进步都很大,说不定,真的比那些上过学的人还要强一些。 “妈,你就当是陪着二妈试试,说不定就考上了呢?” 苏小甜动员一番之后,梁秀终于同意了。 “那我就去试试,就是担心,要是考不上被人笑话咋办?” “参加考试的几十个人呢,到时候肯定有很多人考不上。”苏小甜觉得,能上场试一试就是进步。 “那就去试一试吧,要是能考上,也算自家祖坟冒青烟了!”苏爷爷最后一锤子定音,将这件事定了下来。 也因此,苏家的两个儿媳妇才能上场参加考试。 社员们围观,发现苏家妯娌两个答题的速度还挺快的,莫不是,这两个人真的能书会写? 可咋可能呢?分明几年前,这两个人连名字都不会写! 就在这时候,忽然有一个人从斜刺里冲进来,要求参加考试。 第108章 众人回头看过去,是个看着有些眼熟的小姑娘。 小姑娘穿着一套公安蓝的衣裳,是最流行的小西装领,虽然有些破旧,但比大队里大部分的人穿的补丁摞补丁的衣裳要好不少。 这是谁家的小姑娘,还挺时髦的。 只是,小姑娘的额头上脸上怎么都是伤? “这是谁啊?”有社员疑惑地问“看着有些熟悉,但不是咱大队的吧? “看着不到十六岁嘞。” “不是多少岁的问题,不是咱们大队的人,咋想着来抢我们大队名额了?” “是啊,不是咱们大队的人,赶出去!” “赶出去赶出去,就这么点名额,咱大队自己都不够分。 说着,还真就有人上前要将这姑娘撵出去。 人就是如此,有人带头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跟风。 眼看着要挨打,小姑娘终于开口大喊:“我是苏小琴,苏家二房的苏小琴!” 众人定睛一看,虽然和记忆中的苏小琴有些不太一样,但果然是苏小琴。 “真的是苏小琴?” “看着是!” “不是说,苏小琴已经死了?” 之前有人说,苏家二房的苏小琴在县城里,他们还不相信。 所有人都觉得,苏小琴肯定已经死在外面了。 一个女娃娃,在外面哪里能活下去?这年月,讨饭都没人给。 可现在,苏小琴回来了。 虽然脸上额头上都带着伤疤,但从穿着来看,过得应该还算不错。 这女娃子还真是个有本事的。 “小琴,你啥时候回来的?”苏长久虽不喜欢苏小琴,但还是要开口问问。 对于大队里丢了一个人这事儿,苏长久当初也是费了不少功夫才解释清楚。 所有的人都没有看出来,苏长久看苏小琴的眼神里带着嫌恶。 别人不知道,苏长久知道,当初举报了老苏家的人就是苏小琴。 为这个事儿,他感慨了好多天,一直都想不通,苏小琴怎么会是这样一个孩子? 在朴实的苏长久的心里,一个连对自己有恩情的血脉亲人都能举报的人,品行可想而知! 为了让老苏家的人不至于伤心难过,他甚至都没敢告诉老苏家的人。 苏小琴高傲的抬头,目光中的倨傲不加掩饰。 “大队长,我听说咱们大队要招工,我要参加考试!” 苏长久的眉头又蹙了一下。 这样的苏小琴比以前那个还让人不喜欢。 “你想参加这次招工考试?”苏长久问。 “我要参加招工考试。”苏小琴语气坚决地说:“大队长,我在县城里生活了一年多时间,比其他人更有优势。” “可你年龄不够,而且,你不识字!”苏长久不加考虑地说。 “我识字,我认识字!”苏小琴迫不及待地喊道。 这一年多时间,她在县城里认真努力地认字,就是为了博个好前程。 可没想到,向红都已经被她哄得服服帖帖的时候,一切都被苏小甜给毁了。 苏小甜简直就是她命里的灾难! 之前苏小琴觉得,向红对她不够好,但等向红离开了之后,她才知道,在向红的庇护之下,她的日子过得有多舒服。 自从失去了向红的庇护之后,她的日子才真的艰难,可以说是水深火热一样。 那些恶心的男人,甚至不管她还是个未成年的女孩子,就在她的身上上下其手。 想到那些恶心的事,她就发疯地想要强大起来。 但在城里,哪里有这么容易混出头? 就在这关键时候,她听到红心大队得到了招工的名额,她才迫不及待地回到红心大队。 她一路上就想好了,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当工人。 她要光明正大地站在所有人的面前,还要将所有的人踩在脚底下。 尤其是苏小甜,一定要将她踩在脚底下,踩得死死的。 想到这些,她目光四下寻找苏小甜,却没有找到。 她只能将那些不甘心压在心底,继续看苏长久。 “你就算识字,也不符合条件。”苏长久继续说。 苏小琴过完年也才十四岁,这一次招工,最低也要十六岁。 低于十六岁,那是童工,没有哪个工厂愿意要。 “大队长,我十六了,我十六了!”苏小琴撕心裂肺地喊着。 这就是借口,借口,当她不知道呢,多少岁还不是在大队长嘴里说的? 只要大队长证明她十六岁,谁都不能说她不到十六岁。 苏长久却无语了,这孩子,满嘴跑火车啊! 啥十六了,大队里的人谁不知道,她过完年才十四岁? 苏小琴着急了,四下看了一遍,想要找人帮自己,然后就看到了苏家二房的几个人! “奶,妈,你们给大队长说,我十六了,我十六了!”苏小琴像找到了救星一样。 刘秀英听苏小琴这么说,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一下之后,立刻就做出最后的判断。 她立刻上前小秘密地对苏长久说:“大队长,小琴是十六了,她出生的时候,下了大雪,我记得清清楚楚的。” 众人没想到,还能这样。 一时之间,看向苏小琴和刘秀英两个人的表情都有些奇怪了。 都是一个大队里的,谁不知道谁? 谁家的娃娃几岁了,不一定别人记得比自己家人还清楚! 刘秀英这样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还真是脸都不要了。 “刘秀英,你还真是能扯,小琴和我家二小子同岁,我家二小子还要大两个月嘞!”一个女人扑哧一声笑了,讥讽地说。 “就是,小琴他妈和我一起结婚的,满打满算,结婚才十五年,小琴今年十六岁,这娃是你家儿媳妇带过来的拖油瓶?”又有一个妇女也忍不住开口了。 众人被这话逗得哄堂大笑,一个个地笑着说出证明苏小琴几岁的证据。 但刘秀英是什么人,眼见的好处,她不能放弃。 “你们知道啥?都是糊脑子,小琴就是十六了,你们这是怕小琴太出色抢了你们家娃的机会?”刘秀英直接吵吵说道。 甚至,刘秀英还摩拳擦掌的,差点儿就要打人。 眼看着就要将这一次的考试给闹坏了,苏长久忍不住揉揉额头。 这个苏小琴,出现就没好事儿! 为了能继续考试,苏长久索性安排人加了几张桌子。 苏小琴要考试,其他和苏小琴年龄差不多的娃肯定也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苏长久便决定让十四岁以上的娃都参加考试。 闹了一场,开考的时间迟了不少,那些已经坐在桌子前面准备考试的人都快冻透了。 在苏长久下令开考之后,所有的人写字的时候,都有些抖抖索索的。 此时的苏小甜,并不知道苏小琴忽然闯到了考场里,她还在家里帮梁秀和齐良英两个熬姜糖水。 在一旁帮忙的是迟意远。 围观考试的迟意远看到苏小甜迈着小短腿回家,便跟着到了老苏家,知道苏小甜要熬姜糖水,主动帮忙烧火。 苏小甜虽然在上辈子学习过厨艺,但拿着家里硕大的菜刀,她还是把控不了。 真是太重了。 辛辛苦苦将生姜切成丝,虽然不均匀,但到底不算很难看,苏小甜这才满意地搁下菜刀。 这时候,迟意远烧的水也已经开了,苏小甜将生姜丝儿放在开水里熬住,又找了家里的红糖出来。 “小甜,你还会做饭?” 虽然苏小甜切生姜切得很艰难,但迟意远觉得,苏小甜做这一切的时候,其实是很熟练的。 苏小甜忙就摇头说:“不会,我在厨房里帮忙,看我奶她们做饭,看得多了。” 迟意远也没有过多怀疑。 在乡下地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会做饭的也有很多。 苏小甜也是因为在家里得宠,要不然,早就要承担给家里人做饭的重任了。 “明天咱们还上山吗?”迟意远又问。 苏小甜笑得甜丝丝的说:“意远哥哥,你想上山吗?你要是想去,我们就去!” 这个季节,山上的野菜之类的都没有了,但野味相对更容易抓住,苏小甜并不反对。 “那我们就去吧,山上应该有不少药材,要是咱们能挖一些回来也不错。”迟意远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说要挖药材。 对于上山挖药材这事儿,苏小甜其实没有什么兴趣。 药材没有办法光明正大的出售,自家也没办法生啃,因此,除了遇到常用的她会采摘一点给李大夫之外,苏小甜没有过多关注过。 “我还是想抓兔子和野鸡。”苏小甜乐滋滋地将三大勺红糖放在熬煮的浓浓的姜汤里。 迟意远忍不住笑了,这丫头,还真是敢想,山上哪有那么多的兔子和野鸡? 要是真有很多兔子和野鸡,大队里的社员们日子就不会这么艰难了。 但,苏小甜似乎是个运气十分好的,便宜野猪都能遇到,就别说别的了。 “那咱们就去抓兔子抓野鸡。”迟意远捏了一下苏小甜胖乎乎的小脸儿。 现在可比最开始有肉的,看着都漂亮的多了! 两个人说说笑笑,将红糖姜汤装在罐子里,又拿了两个大粗瓷碗,这才朝着小学堂的方向跑过去。 等二人到小学堂的时候,考试还没结束,不过,看考场上的人,抓耳挠腮的多,真正在写字的人很少。 可见,这里面很多人对于这场考试根本没有准备。 梁秀和齐良英两个人还在一笔一划的认真书写,虽然写的速度不快,但坚持在写的就只有那么几个人了,倒是吸引了几个人。 就在这时候,苏小甜看到了苏小琴。 这个苏小琴是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还参加考试了? 迟意远顺着苏小甜的目光,也看到了苏小琴。 他的眸子里,也染上了一丝愠怒。 就是这个姑娘当初去公社举报小甜家里和牛棚里的他们关系密切的。 后来,她走了,他为此还十分高兴,可这才多长时间,怎么又回来了? 不行,这样的人不能留在大队里,要是留下她,整个大队的日子都会不舒服。 “小甜……“迟意远压低声音说。 “意远哥哥,苏小琴怎么去考试了?她也想去当工人?” 苏小甜虽然是在问迟意远,可实际上,并没有想让迟意远给她一个答案。 毕竟,苏小琴的事,她多少知道一点,但迟意远什么都不知道。 “没事,苏小琴……”他会想办法处理的! 就在这时候,考试时间到了。 上场参加考试的人在大冷天里被冷风吹了这么长时间,这会子站起来的时候,冻得连路都不会走了。 苏小甜抱着抱着一壶热热的姜糖水,蹦蹦跳跳地就朝着齐良英和梁秀两个人跑过去。 “妈,二妈,你们冻坏了吧?我煮了姜糖水哦!” 看着女儿就这么抱着罐子跑过来,梁秀忙就迎上前:“哎呀,你这娃,小心点,烫着了咋办?” 齐良英也忙一脸担心的上前,因为已经冻麻木了,还差点儿跌倒。 “妈,我都长大了!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子!”苏小甜红润的小嘴巴巴拉巴拉地说道。 这话让周围听见的人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这个小丫头,还真会说,确实不是三岁的小孩子,但也还是个小孩子。 不理会周围的人,苏小甜一股脑的将手中的罐子和粗瓷碗交给梁秀和齐良英。 “妈,二妈,你们赶紧喝一点姜糖水驱驱寒。”苏小甜甜甜的声音在嘈杂的场院里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但那些一样被冻的鼻涕直流的人听到苏小甜说到姜糖水,嫉妒的眼睛都快冒光了。 这样冷的天,人都冻透了,喝一碗姜汤驱寒最好了。 何况这还是姜糖水。 老苏家以前条件那么差,现在都能喝上姜糖水了,果然是好过了。 “小甜,你的姜糖水咋不多准备些,我们也冷了!” 有人毫不客气的开口。 苏小甜看看说话这人,是大队里条件比较好的苏元山家的小儿子苏虎子。 仗着自家的条件不错,苏虎子平日里对谁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苏小甜小脸皱巴巴的说:“家里就只有这么点姜和糖了,虎子哥,你也知道我们家里穷。虎子哥,你家的条件可比我家好多了,婶子咋不给你煮一点姜糖水喝?” 苏虎子瞬间不说话了。 他家的条件是不错,姜和糖都有,可是他妈舍不得就这么给他吃。 苏虎子都想走了,但马上就要阅卷,这时候不能走。 就算这些参加了考试的人一个个都冻的鼻涕直流,还是只能在这里苦苦等着。 齐良英和梁秀两个人喝了热气腾腾的姜糖水,浑身上下舒坦了不少,比起别人看着就精神一些。 众人说话的功夫,忽然就听到拖拉机的声音。 车上下来的是李厂长。 李厂长穿着一件军用大衣,头上带着军用的大帽子。 这样的一身装扮,看的社员们羡慕不已。 “李厂长,你咋来了?”苏长久忙就上前和李厂长握手。 “我们厂里招工人,我肯定要来看看。”李厂长说:“我没有来晚吧?” “不晚不晚,刚刚考完,卷子都在这里放着。”苏长久悬着的心也算放下了。 他本人识字不多,要改这些卷子并做不到。 之前是请了几个知青帮忙,但这几个知青到底会不会很公允的改卷子,他自己都吃不准。 李厂长来了,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那正好,我正好看看。”李厂长也不客气,直接走到卷子跟前,一张张的翻看起来。 苏长久站在李厂长旁边说:“这是按照您的要求,进行的一场文化课考试,剩下还有一场厨艺考试。 李长庆点头,然后从一摞子卷子中,先将那些白卷挑选了出来,总共有十一张卷子上面什么都没写,还有九张卷子上只写了名字。 这二十张卷子是第一批淘汰的。 苏长久看着李长庆一下子拣选出了将近一半的卷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脸都红了。 大队里的人,文化水平太差了,一下子就将一半的人给刷下去了。 剩下的卷子,李长庆认真的看了一下,又从中拿出了十二张卷子,这七张卷子虽然写了些内容,但基本上是鸡对鸭讲,狗屁不通。 连同苏小琴等人在内,红心大队参加考试的一共有五十一个人,去掉了三十二个人之后,剩下十九个人。 “这十九个人可以参加第二轮比试,等第二轮比试之后,综合考虑招工名额给谁!”李长庆直接开口说。 对于红心大队的人,李长庆其实没有抱太大希望,反正是招工,能写字就行,他也没指望文化水平有多高。 接着,李长庆宣布了十九个人的名单。 让大队里众人意外的是,梁秀、齐良英以及苏小琴等人都赫然在列。 这三个人是没有读过书的,她们都知道。 少不得就有人开口嚷嚷,说这个考试有内幕云云,要不然怎么三个没有上过一天学的人能过关。 “这是这些人的卷子,只要不是太差的,我都没有刷掉,要是你们不相信,找几个识字的人上来看看。” 李长庆在面对这些社员们的时候,可不像面对陈子安时候的谄媚,而是底气十足。 果然,李长庆这样的话说出来,所有叫嚷的厉害的人都不开口了。 至于找认识字的人上前看卷子之类的话,根本没有人敢说! 第109章 工人是鸡蛋糕厂要的,招工的权利很显然就在鸡蛋糕厂了。 李长庆亲自开口,别人还有什么可说的? 有两个之前答应苏长久阅卷的知青这时候表情却不是很好。 为了得到这个招工的名额,大队里的人没少费心思。 他们知道苏长久找了知青阅卷后,当然将歪心思动在了知青们的身上。 有两个知青不同意私下里做不好的事,但是也有人没有经得起二斤小米的诱惑。 这两个人为了一个人二斤小米,答应了其中两户人家,阅卷的时候会放水。 没错,就是两斤小米,他们出卖了自己的良心,答应对方在阅卷的时候放水。 他们是知青,从城里来,做农活根本比不了土生土长的乡下人,干得少,每年得到的工分都不多,因此分的粮食也少。 分的那点儿粮食根本不够吃,只能想别的办法。 这一次就是难得的好机会,原本想着,放一点水没关系。 可现在,情况居然有这样的变化。 李长庆来了,扫了一眼,就将卷子都判清楚了,根本不用他们阅卷。 这样一来,是不是意味着拿到手的东西要还回去? 到手的东西怕是留不住了。 要是只留不住也就罢了,偏偏,他们还没忍住将小米做了小米粥吃了。 二人的面色都很难看,不知道等会儿会不会闹起来。 现场的人都忙着准备第二轮考试,根本没人发现两个知青的表情变化。 第二场考试依然在小学堂里,不过从场外搬到了场内。 大大的教室里,支开了好几个摊子。 每个摊子前面都摆着水、盆、面粉、砧板等物品,虽然盛放这些材料的家伙事儿不同,但装的材料却是相同的。 参加考试的一行人看着这场面都有一瞬间的愕然。 说是考核厨艺,他们还以为是做菜,怎么会是这样? “大队长,这是个啥意思?”有人忍不住问。 苏长久清清嗓子之后,开口道:“大家也知道,是鸡蛋糕厂招工,在与李厂长沟通之后,我们决定,今天第二场考核的内容是和面,现在开始。” 两句话说得清清楚楚,而且不容别人反驳。 通过了第一轮考试的十九个人里,有十一个人是男人,这下子算是傻眼了。 其余八个女人眼角眉梢倒是多了几分神采。 和面她们都是会的,可算占便宜了。 不管会不会和面的人,这会子都准备动手了。 梁秀和齐良英两个对视一眼,二人神采中都带了几分欣喜。 苏家的女人们,做饭都是很有一手的,和面更是十分在行。 “大队长,咋还要和面,我一个大男人,哪里会和面?”开口的是个二十多岁的男人。 这人名叫苏子龙,在红心大队也算高学历的那一拨儿人了。 这一次能通过第一轮考试,也在情理之中。 “以后去了鸡蛋糕厂,和面的时候还多着呢,你要是不会去鸡蛋糕厂干啥?”苏长久没好气地回怼过去。 那人摸摸鼻子,可不是么,鸡蛋糕厂肯定是要和面。 算他没说。 他看了一下面前的水和面粉等物品,想了想家里女人是怎么做的,直接就上手了。 而其他的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按照自己记忆中的方法开始和面。 李长庆仔仔细细看着每一个人的动作,看到那些人伸出脏兮兮的手直接开始和面的时候,他的眉头忍不住蹙了一下。 当他看到有人在随地吐痰的时候,那眉头皱得更加厉害了。 有一瞬,他都觉得自己错了。 他是鸡蛋糕厂的厂长,鸡蛋糕厂对卫生要求很高,这样不讲究的人,鸡蛋糕厂不敢要。 乡下人,到底不讲究。 苏长久却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李长庆的身上。 他都觉得奇怪,李长庆为什么要让这些人和面。 鸡蛋糕厂虽然也会用到面粉这些,但肯定不会和面! 当他看到李长庆紧蹙的眉头的时候,心沉了下来。 他以为是这些人不会和面,李长庆不乐意了。 毕竟,读书识字的女人少,今天通过了第一轮考试的人里大部分都是男人。 让这些大男人动手和面,真是难为他们了。 苏长久正要开口说话,却看到李长庆的目光定在了一处,紧蹙的眉头也舒展了很多。 他忙顺着李长庆的目光看过去,却看到了对面站着的梁秀和齐良英。 苏长久知道,老苏家的女人个个都是做家务的一把好手,或许,今天这妯娌两个机会最大也不一定。 他看着二人不慌不忙地将细碎的头发拢了一下,然后找出一个空盆,倒了一点水开始仔仔细细地洗手。 这是个啥意思? 别人都开始和面了,这妯娌两个咋还磨磨蹭蹭的? 苏长久发现,另外还有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也正在洗手,虽然洗得不如这妯娌二人仔细,但确实都在洗手。 他想起来自家婆娘做饭之前好像都要洗手,忽然就明白了什么。 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李长庆看到这些人直接上手和面的时候,表情会这样难看了。 他忍不住将目光投向其他人的手上,不看的时候也就罢了,这一看,他自己都觉得难受。 苏子龙的一双手上黑漆漆的,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彻底的洗过了。 他的手放在面粉里的时候,与洁白的面粉形成鲜明的反差。 而其他的人,有些人的手上甚至还沾了泥巴,直接伸到面粉里的时候,那泥巴都落在面粉里了。 苏长久:…… “李厂长……”苏长久忐忑地开口。 也不知道李厂长心里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他们整个大队的人都是不讲究的? 要是李厂长真的这样想,他就没脸见人了。 李长庆挥手,示意他不用管。 苏长久虽然有一箩筐的话想说,可却只能憋着。 就在这时候,苏长久看到,其中一个男人和面的时候,竟然去挠了一下脚,然后直接将手伸入面盆接着和面。 他实在不忍心看下去,而是直接闭上了眼睛。 完了,这些人算是将红心大队的脸面丢在地上踩了。 偏偏李长庆还在一个个地仔细看着这些人和面。 半个小时之后,大部分人的面都和好了。 一样的面,一样的水,但和出来的面大不一样,不光形状不一样,连颜色都不一样。 有些面团是光洁的白色,有些人的面团却变了颜色,带了一点点灰色,甚至还有两个人的面团都发黑了。 李长庆最终在站定,直接点了五个人:“你们五个人通过考核,等明天就去县里的鸡蛋糕厂报到,实习期三个月,要是做得好,就转正!” 他并不认识这五个人叫什么名字,因此只是指着这几个人开口。 当下,很多人的脸色都变了,尤其是参加考核的人脸色更是大变。 之后,现场就哗然了。 “李厂长,你这是啥意思,分明我这面和得比他要好,咋就选了他?” “就是,苏向前和的面都让人没眼看,这样的面根本用不成。” “不会是有啥内幕,人早就定了吧?” 这样一道声音响起的时候,几乎所有人的思绪都被带偏了。 苏长久看过去,却是苏小琴。 苏小琴也是没有被选中的人之一。 这时候,落选的人说出这个话,肯定是要闹出点什么。 苏小甜在旁边看着,忍不住冷笑。 这个苏小琴,原以为她在县城这么长的时间,会有一点长进,谁知道,还是一点出息都没有。 “就是,小琴这丫头说得有道理。” “肯定有内幕,没看到梁秀和齐良英妯娌两个都被选上了?” 梁秀和齐良英两个和的面确实很好,光滑有弹性,一个圆溜溜的小面团放在盆里,看着就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和别人家那不堪入目的比起来,太好了! 但这又怎么样? 鸡蛋糕厂说好的给他们大队五个名额,凭啥老苏家要一口气抢走两个? 不就是因为县里的领导是他们家亲戚?要是没有这层关系,鸡蛋糕厂的人凭啥选她们? 大队里会做饭的女人多得很嘞! 这些人虽然知

相关推荐: 鉴昭行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云翻雨覆   数风流人物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痞子修仙传   绝对占有(H)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