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还是卷入了乱流里?最后的画面影像有数据保留么?” “有,但需要一点时间。”机修部的人回答,“我们已经在调取回收参数了,完全修复大概还需要……一到两个小时。” 殷屿应了一声,眉头微皱,居然需要那么久? 那也只能继续等待了。 “打捞舰上有载人潜艇及深海单人推进器。”孟霄说道,她轻轻呼出一口气,“我可以先下去。” “还不清楚底下到底是什么情况,贸然下去太不理智了。” 这里只有他们三人,殷屿毫不客气地直白否定。 孟霄张了张嘴,还没来得及再说什么,方博的电话就急匆匆地挤进来了—— “孟局!殷队!有情况!” 殷屿第一反应是水下打捞队又出了什么岔子,下意识地问:“楚昭钦那边出事了?” 他话音刚落,就听一旁贺连洲发出一声不轻不重的哼声。 殷屿偏头看了贺连洲一眼,拧着眉又移开了视线,毛病。 方博很快回答道:“不是他们,他们的进展很顺利!预计再过半小时就能顺利返回母舰上了。” “是这道海底深沟。”方博说道,“我们先前一直在联络海事探测局,调取近几十年以来海域的海底地形变动数据,结果发现这道海沟是有规律性的。” 孟霄皱了皱眉:“有规律性?什么方面的规律?” 方博微颔首道:“它并不是长期一直存在的,它位于两处板块的移动碰撞带,两处板块的移动导致海沟的并拢,而地壳的移动、更深处海底火山的不定期喷发,又造成它的开裂。” “这道海沟的整体构造都极不稳定,很难说下一次的周期再次出现时,这片海底热泉带会不会崩塌断裂。”方博低声说道。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合拢规律被我们发现了。”方博声音有些激动,语速加快许多,“它的合拢并不是周期性的,并没有固定的时间长度,而是根据月球与地球的角度、对地壳移动的碰撞磨合,最后得出的计算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长久以来,海事探测局却一直没有发现这里有异常的缘故,他们从来没有认为这是同一条海沟,只当是海底又裂开了一条缝隙。 海洋一直在移动,一直在变化。 但在这道海沟之前,从未开裂到这样的深度,按照以往的记录数据看,这条海沟往年出现过的深度约莫只有七八百米,最深不过一千三百米,对于深海这片辽阔领域,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 殷屿和孟霄都没想到这条如此深邃而不可思议的海沟竟然还会合拢。 “那距离这次海沟合拢时间还有多久?”殷屿沉声问方博。 方博吐出一口气:“它已经出现了近三十七天,我们预估它会在第三十九天左右开始合拢,三天时间内彻底关闭,如同一片海底平谷。” 殷屿和孟霄都不约而同地倒吸了口气,这么算,留给他们的时间甚至不到三天,满打满算恐怕也就只有五天。 “时间不多了。”方博低声道,“我们还无法预测它再次出现会是什么时候,也不能保证再次出现时,海底的那片热泉带是否还存在着。” “并且,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巧合?”方博顿了顿,“这条海沟上一次出现的时间,正好处于我们正在打捞的这艘沉船当年失踪的窗口期。” 殷屿闻言瞳孔猛地一缩。 孟霄看向殷屿,她低声道:“现在你同意我争分夺秒下去了吗?” 殷屿深吸了口气,点头说道:“……那我只有一个要求,我要一起同行。” 贺连洲毫不意外。 孟霄也不意外,她点头应下,拍了拍殷屿的肩膀:“一小时后,准备舱室见。” 载人潜艇和无人潜艇都是平时养护满能量格的,但是仍旧需要在下水前进行一小时的激活唤醒充能。 这次负责执行载人任务的潜艇是斗龙号,这是一艘战斗型的载人潜艇,潜艇上携带了足够消灭一整支西方传统海事军-队的武力火药。 而随行的则还有另外两艘无人潜艇,分别是潜龙二号和潜龙三号,这两艘无人潜艇内部也能各自装载四枚重型水下导弹,但换取的代价是下潜速度。 考虑到水下可能有未知危险情况——先前在沉船底部出现的巨大齿痕,就是一个叫人无法安心的发现——在无人潜艇上安装四枚重型水下导弹,能够在危机时刻吸引注意、提供火力支援是非常有必要的,哪怕牺牲一点下潜的速度相比之下也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载人潜艇中另外配有四具单人推进器,它通过了对海底两万米深度压强的模拟强度测试,能够满足人类出舱对海底自由探索的需求。 不足之处则在于,单人推进器非常沉重,对使用者的身体要求极高,它是十年前研发的深海单人潜艇的变体,不适合在水深不足两千米的海域中使用。 使用单人推进器都需要有考核的使用资格证明,孟霄和殷屿都有。 至于贺连洲,他满脸无辜又无赖地眨眨眼:“我还需要这个?” 殷屿浅翻一个白眼,没有搭理贺连洲,只是钻进载人潜艇里仔细检查核对每一项出发前的数据。 过了四五分钟,殷屿才从里头出来,检查完毕。 三艘潜艇都在准备室充能中,殷屿、贺连洲和孟霄就待在一旁等待着。 预计还有不到二十分钟,三艘潜艇的充能就能完成,他们就可以下去。 没过多久,准备舱室这儿来了一行人,准备接应从沉船打捞那儿回来的楚昭钦小队。 十分钟后,七个人头一个接一个地从水池子里冒了出来。 这次的打捞很顺利,没有出现异常,也没有出现伤亡,所以按照正常的流程,他们在中间的水池室接受过滤和消杀,然后再从这里出水。 殷屿正在穿潜水装备,就见楚昭钦几人出了水。 楚昭钦看过来,眉头微微一挑:“要下海?这不就巧了么?” 殷屿:“……” 楚昭钦抹了把脸上的水:“也不知道是谁说72小时内连续下潜有多危险来着?” 殷屿:“……” 楚昭钦咧咧嘴角:“你对我说的话,我也同样给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行,注意安全。” “……谢谢。”殷屿顿了顿,无奈笑了一声轻轻点头。 楚昭钦见状也勾了勾嘴角,挥挥手,起身离开了这间准备舱。 贺连洲微眯着眼盯楚昭钦的背影,这人怎么话那么多? 男人话一多,必然要开屏。 “准备一下,我们要下去了。”孟霄开口。 贺连洲这才收回了视线,慢吞吞地扫了一眼殷屿,殷屿倒是没有多给楚昭钦更多目光,早就低头埋首整理清点自己的装备了。 贺连洲见状没有再多话,配合地进入潜艇舱。 斗龙号和潜龙二号、三号一道下水,预计需要五十分钟抵达海底热泉带。 三艘潜艇下去后不到半小时,打捞舰机修部处就发来了最新的消息—— “孟局,殷队,潜龙一号的影像数据已经修复好了,这是潜龙一号带回来的视频影像资源。” 殷屿应了一声,让机修部将视频发来,然后直接投放到了大屏幕上。 ——斗龙号能够设置自动巡航驾驶,正常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无人驾驶,这会儿已经设定好了下潜目的地,基本不需要殷屿和孟霄再操作什么。 两人仔细看屏幕,贺连洲也凑了过来。 屏幕上重新回放潜龙一号最后十秒的行进画面。 就见它驶过热泉,热泉带的尽头是一处能够一眼望到另一头的海底山穴通道,有两处海底漩涡在无人潜艇的正前方和左斜侧可见。 潜艇避开了漩涡前进,一切似乎都在正常的行进中。 然而就在几秒后,画面抖动,甚至没有过多挣扎支撑的画面,直接陷入了完全的黑屏失联里。 贺连洲见状忽然微微眯起眼,若有所思地看着屏幕。 “那一片海域的海底漩涡很多,潜龙一号很有可能被其中一处漩涡……”机修部的人低声解释。 “再往回倒退三秒。”殷屿打断了对面的解释命令道。 机修部立即重新倒退三秒播放。 “调慢速度,我要能看到一帧一帧的变化画面。”殷屿继续说道。 殷屿与孟霄逐帧逐帧地看,一直到最后,分解开的倒数三十帧里终于出现了一个画面—— 那是一个接近铁锈深红色的东西,和潜艇的漆身很像,出现在潜艇的斜前侧,几乎是潜艇视野的盲区角度,因此在整体画面中几乎不显。 它仅仅在画面的角落里出现了短暂的四帧,仿佛是吸附在了艇身上。 就在它出现后的下一帧,屏幕便开始猛烈晃动,没过几秒便彻底与总部断开了联系。 贺连洲眼里闪过一抹光彩,看向殷屿,果然他也能发现。 殷屿见状眉头紧锁,反复拉放这几帧的画面。 “你觉得这像是什么?”孟霄低声问。 殷屿抿了抿嘴:“不好说,但像是生物袭击。” “我也认为。”孟霄低声,她顿了顿,“你听说过海底巨型章鱼么?” 殷屿看向孟霄,巨型章鱼就生活在海洋中相对寒冷的水域,它也不是什么海怪传说,只是在无脊椎生物中的确巨大无比。 据记载发现的最大章鱼体长近十米,体重甚至能达到五百多斤,对于普通人类而言也确实是不可言喻的深海怪物了。 但也仅仅如此了。 殷屿挑挑眉:“它是挺大,但是比起我们的潜龙一号,它还没有这么大的力量。” 孟霄闻言不由笑了一声,她微微摇头:“我指的不是这个。我指的是你父亲和你母亲发现的那头巨型章鱼,看来他们一点也没和你提起过?” 殷屿疑惑地微微皱眉,摇头答道:“没有。” “那大概在你出生后第七第八年的样子,我记得在船上他们刚给我看了你上小学的照片。”孟霄回忆,“那天我们追踪到了一个怪物信号,仍旧是从海洋出发,我们一直追着它,直到一处位于大海中心的无人岛屿。” “我们在一片漆黑嶙峋的礁石间发现了这个东西。”孟霄眼色微沉,“它看起来几乎和礁石融为了一体,不止是颜色,还有它身上的纹理,都几乎一模一样,简直是天生的伪装高手。” “光是它的头部就约有四到五米长,而八条可收缩的腕长更是长达十七八米,最长的一条足有二十多米长,腕足上的吸盘直径约莫有六公分,如同一个个拳头大小,每一个圆盘的吸重力恐怕都不下数公斤。” 殷屿闻言瞳孔微微一缩。 章鱼往往能够拖采超过自身体重五倍、十倍、甚至二十倍重量的岩石,这样一头章鱼,能够拉动潜龙一号应该不在话下。 孟霄见殷屿的反应,就知道对方已经明白了。 她微微颔首:“这个庞然大物和我们所熟知的巨型章鱼完全是两幅模样,它就趴在礁石间,几乎一动不动,就在我们以为它可能已经死了的时候,它忽然窜向了一旁的沙滩。” “它的速度非常快,八条腕足就像是弹力带一样无比粗壮有力,带动它即便在陆地上都能够快速地移动。” “而更不可思议的是,当它移动到沙滩时,它身上的皮肤颜色、甚至是纹理都在不到两秒的时间里飞快改变了,它看上去完全就像是沙子,就连纹路都那么的相似。” “我们亲眼看见了它的‘变装’,它的身体在努力地收缩,像是在挤压空气,又像是在蠕动着什么,但是几乎失去了攻击的能力,所以我们就在一旁建立起了观测点。” “这是我们第一头近距离观测的怪物,但它只存活了不到十八个小时,当它真正死亡的时候,它浑身上下的模拟肤色全都褪了下去,变成了半透明近乳白的颜色。” 殷屿听着听着,不由微微一顿。 这么一说,他倒像是从殷容那儿听到过,但他的印象里,那是他的睡前故事。 主人公是爱垂钓的老头子,每次抛竿总有收获,他小时候可喜欢听殷容说那老头又钓上什么奇奇怪怪的收获,然后又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殷屿捏了捏眉心,要不是孟霄提,他都快忘记过去母亲给他讲睡前故事的记忆了。 毕竟他从没有表现出那么热衷要听睡前故事的兴趣,而他母亲也不是很热衷讲述,只有他生病或者做噩梦的时候,才有睡前故事这样偶然的“福利待遇”。 “你怀疑袭击潜龙一号的生物,是你们曾经观测过的怪物种类?”殷屿问孟霄。 孟霄应了声:“很像不是吗?” 殷屿苦笑一声,如果是这么一头巨大无比的章鱼出没在那片海沟海域,那恐怕就算有额外两艘无人潜艇打掩护,也不够分散它的注意力——那玩意可是有八条随意伸缩、吸力巨大的腕足。 把他们的潜艇抛出杂技花样来都不在话下。 殷屿深吸了口气,他看了眼潜艇外部,看起来他们快到热泉了。 他已经能够看到一片片羽状的“瀑布”正倒挂着向上涌动,奇异而不可思议。 白色的、黑色的、黄色的,一片片,一丛丛,在荧光点点的海藻森林里,格外醒目显眼。 孟霄的注意力也来到了潜艇舱外的海底景象,她轻轻呼出一口气,低声喃喃道:“要是殷容廖庭他们看到这些,不知道该多兴奋多激动……” 殷屿没有说话,他看向外头,眼色微深。 就是这么一片看起来宁静又仿佛生机勃勃的海域,谁能想到这里又藏着那样闪电般的猎杀者? 第111章 开局第一百一十一天 没驶出…… 开局第一百一十一天· 潜艇慢慢驶近海底热泉区域。 眼前井喷出来的热液犹如瀑布, 但它同其他瀑布不同的是,它既不遵循地心引力向下流动,也不水平流动,反而朝着上方, 如同羽状的开叉。 难怪海底热泉总被称为海底的工业厂区。 这一片片喷涌出来的热液就是工厂的烟囱, 而热液喷涌出来的泉口附近, 又是大量的海底矿物资源汇聚之处, 极为富饶, 是极有价值的“热液矿床”。 载人潜艇在一处平坦坚实的热泉附近岩基处停了下来。 再往里, 留给载人潜艇的驾驶空间太小,喷涌的气流容易影响潜艇的不稳定性,更适合单人推进器这样的小型设备穿梭。 殷屿一行人打算就在这里出舱。 孟霄打开推进器内部的通讯设备:“斗龙号出舱,各频信号确认。” “孟霄,确认。” “殷屿, 确认。” “贺连洲, 确认。” “你们现在可以出舱了。”方博在打捞舰的操作台前说道,他看着眼前各个操作推进器的视野分屏及无人潜艇的视野分屏,轻轻呼出一口气,“我有你们的视野了,注意安全。” “收到。” 斗龙号的水下船库缓缓升起舱门,三架单人推进器依序驶出斗龙号的下方船库。 每一架单人推进器都内含八枚发射光弹, 用以洞悉海底环境, 以及一个生物样品采集机器人,便于采集携带海底泥矿等地质样品。 推进器内有恒温、平压等生物环境控制, 尽管活动空间十分狭窄,但至少能缓解驾驶者在深海中的所有不适,更快适应深海行动。 “水下出舱后的行动由殷屿指挥。”孟霄在无线电中开口。 她很清楚她已经不在前线行动太久, 在紧急情况前的判断力和行动力不如一直位于前线的殷屿,带队行动的主权应该交给更能胜任的人。 殷屿闻声往孟霄的推进器那头看了一眼,应声下来。 他开口说道:“推进器内的含氧量能够支持单人在海底最多四十八小时的生存所需,你们可以在操作台的右下方看到红色的百分比数字,那就是当前推进器可供给的含氧剩余量。” 贺连洲闻言往右下角扫了眼,显示99%。 他觉得殷屿像是在给他特意解释的,他弯弯眼睛。 “在行动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注意推进器内供氧剩余情况,以免行动时发生碰撞等意外情况而出现供氧设备漏氧,一旦发现供氧情况不在正常损耗范围,即刻通知,并且返回潜艇。” “同理,在剩余含氧量的数字上方,有另外一个绿色数值,那代表舱内的压强平衡情况,一旦数值掉入80以下,说明推进器有部位损坏,必须尽快返回潜艇。” 殷屿重复强调了推进器内部几个重点数据的着重关注,对于深海行动,再谨慎小心一万倍都不嫌多。 哪怕这些操作台的每个按键对他们来说都已经熟记于心,但是殷屿仍旧习惯了每次行动前,都要强调一遍注意事项。 贺连洲听得心里美滋滋的,看吧,还不是为了他,也就他算个外行了,不说给他听还能说给孟霄听? 三架推进器驶进了热泉带。 他们的周围都是一口口往外喷涌的“烟囱”,推进器的视野都受到了这些烟雾的阻隔* 。 温度高于300摄氏度的热泉喷射出来的“烟雾”往往是硫化物含量极高的黑色,浓烟滚滚,仿佛随时都会有岩浆从烟囱里喷溅出来一般; 而温度介于100至300摄氏度之间的,大多是白色,却也极有遮挡力。 这些“烟雾”的颜色与温度、附近矿物质的成分息息相关,这里的海底矿产丰富,也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热泉烟囱。 “烟雾”本身也是海水,尽管海底热泉喷发出来的部分温度可以高达四百多摄氏度,但是这一片的海水却没有因为高温而汽化,反而仍旧是液体的状态,形成了如此与众不同的海底热泉。 当三人穿梭进这些热泉喷口间的时候,这些向上涌动的水流就更加分明地贴在他们的视线里。 海底深处的巨大压强使得海水中的水不再是寻常意义中的液态水,而是一种超临界流体。 而周边的矿物质融入流体中,又使得这一片流体相对于其他海水有了更大的浮力,致使它既不会被蒸发汽化,也不会像寻常的水那样向下或是水平流动,而是出现了向上倒挂的“瀑布群”这般奇异的海底景象。 单人推进器足以让殷屿一行人极限贴近这片与众不同的生态体系。 在推进器的自带灯带下,殷屿甚至能够看见冒着滚烫沸水的热泉喷口外壁,就攀附着一条条毛茸茸的蠕虫,它们几乎爬满了殷屿身侧这处至少有八米高的“烟囱”。 它们的身体蜷缩在用分泌物堆积起来的岩基管子里,分泌物的颜色是显眼醒目的白,而探出身体的部分则为红白的细长斑点。 这些颜色鲜艳的生物在这一片深邃的黑水中,成了生机的点缀。 殷屿小心地避开惊扰这些蠕虫。 而在这里,蠕虫并不是唯一的主角,在岩基的附近还分散着巨大无比的红色蛤蜊、在泥沙里移动的螃蟹、一群一群的小虾…… 这样的情景,哪怕是专业海底作业人员一生也难得一见。 殷屿一行人慢慢地穿过这一片无与伦比的海底生态群,这里形形色-色的海底地貌结构、突出隆起的“烟囱林”……就如同一座失落的海底城市,壮观而独特。 “斗龙号注意,斗龙号注意。”方博的声音从无线电传出。 “你们前方三百米处检测到潜龙一号的微弱信号反馈。”方博声音里有一丝意外。 他们在上面的时候检测搜索了半天都没得到潜龙一号的任何信号,倒是这会儿,信号又突然回来了? 殷屿闻声及时响应:“斗龙号收到,现在前往查看。” 他驾驶着推进器行进在最前方。 十米的距离并不远,但是当殷屿驾驶着推进器来到方博所示意的方位范围时,却并没有看见潜龙一号的任何踪影。 三架推进器的强光都打到了最强最远范围,也仍旧没有丝毫发现。 “潜龙一号现在还在这个位置?”殷屿问方博。 方博也纳闷地地反复核对信号传回的数字方位,见状说道:“应该就在这里了,误差范围肯定不超过三十米。” 那就是目测所及范围了,但是殷屿、孟霄都没有看见红色的潜龙一号。 贺连洲出声道:“看那边,那像是一个斜坡。” 他说着,操作推进器往右手边移动近二十米停下。 尽管推进器对外的能见度根本看不了那么远的范围,但是对贺连洲来说,视觉能力并不是唯一的判断依据。 殷屿和孟霄也跟着移动到了贺连洲的身侧,就见这里果然有一道向下的海底斜坡。 向下延伸的斜坡只能看见隐约十米出头的范围,再深就已经是盲区了。 殷屿联系方博:“方博,信号是从这里传出来的么?” “对,也在信号强度里,是在下面?”方博轻吸了一下,“你们小心。” 殷屿应了一声。 他看向眼前这片斜坡,尽管推进器的透光能力只有十来米,眼前的斜坡却给了他一种仿佛无底深渊的错觉。 “准备下潜。”殷屿深吸了口气通知。 单人推进器无声地潜入那片漆黑的深渊,殷屿看着操作盘上的下潜深度显示,8752米,8800米,8859米…… 一直到8932米的时候,殷屿冷不丁喊停了另外两架推进器。 “有发现。”他沉声说道。 贺连洲见状来到殷屿的身侧。 就见殷屿面前不远处的下方,在推进器的光束范围里,有一架明显也是潜艇的残骸,但是艇身的颜色却不是红色。 “这是联合国的潜艇。”孟霄见状眼色微变,沉声说道,“我记得是在去年年初的时候,收到过来自联合国的打捞求救信号,我们国家也组织派遣了打捞队伍,但是一无所获。” “是联合国潜艇!?”方博愣了一下,“你们没看见潜龙一号?” “暂时没有。”殷屿回答了一声,继续慢慢往前推进。 没驶出几米,光束中又出现了另一架潜艇残骸,这回上面的星条国-旗格外分明,看着就像是新的一样。 “还有别的?!”方博惊讶地瞪大眼,倒吸了口气。 同一片海域,连着沉了两艘潜艇就已经够稀奇够古怪了,足够叫科研专家去研究那片海底地貌和洋流有什么特别了,现在居然又多出一架来? 殷屿见状没有再一点点往前移动挪近,而是直接朝着远处海域发射了一枚光弹。 燃起的光弹足够照亮这一大片海面,亮度能够维持近十分钟。 当光弹亮起,殷屿一行人几乎都一时间忘记了说话,无线电里传来方博响亮的倒吸气声—— 只见眼前,一架架各式各样的潜艇都堆积在这里,足有十几二十艘! 除去潜艇外,还有水下金属探测器、水下声纳检测仪…… 等等,大大小小可以深入海底两三千米甚至更深处的失踪金属仪器,都能在这里找到。 “我靠……这里是什么堆积场吗??难道是洋流的力道把这些失踪的载具全都汇聚到了这里?”方博意外地问。 “我们在这里没有感觉到强烈的洋流、暗流力量,不像是这个原因。”孟霄说道。 他们驾驶着推进器,小心而缓慢地驶过眼前这一艘艘沉败的潜艇,有的明显甚至是上个世纪的潜艇型号,而有的则很新。 “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失踪的那艘‘阿尔文号’深潜器吧?”方博眼尖地说道。 这艘深潜器曾经载着首批发现海底热泉的考察队。 他们在首次发现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前后又组织了多次下潜探测作业。 在最后一次万人瞩目的挑战万米深渊深潜时,发生了未知意外,连着深潜器中的两名驾驶人员再没有出现过。 而现在,间隔半个世纪之久,它再度出现在了屏幕里。 推进器小心地驶过这艘古老的深潜器旁,就见深潜器的周身出现明显的凹陷,最明显的部位在深潜器的头部,明明是极为沉重厚实的铁皮,看起来却像是被拧绞成了麻花。 殷屿见状瞳孔微紧,下抿了嘴角,低声警告:“注意周围,方博注意环境温度读数,有变化立即通知。” “收到。”方博虽然没明白殷屿的要求,但仍是毫不含糊地应下了。 殷屿一行人最终在“堆填场”的深处,找到了位于最上方的潜龙一号。 “发现目标。”殷屿说道,“现在接近目标。” “收到。潜龙一号的左尾侧有可以强制重启装置,试试看能不能重启回收。”方博说道。 潜龙一号的造价近百亿,耗费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整个关山一共也就只有四艘,仅仅是失联一艘就已经叫机修部和工程部心痛得能半个月不睡觉了。 殷屿应了一声,能够找回潜龙一号,对他们这次下潜来说都已经超越价值了。 “你们留在这里戒备四周情况。”殷屿对孟霄和贺连洲说道。 “小心点。”孟霄低声说道。 殷屿驾驶着推进器推进到潜龙一号尾部,顺利找到了方博说的强制重启装置。 激活后,潜龙一号的周身光带慢慢一道道亮起,鲜明的深红色艇身在深海单一的颜色中越发显得鲜艳。 殷屿松了口气:“潜龙一号已激活重启,你们可以接手了。” “收到!已经检测到了操作响应信号!”方博兴奋欣喜地应声,“太好了!看来损坏得不算严重。” 殷屿应了一声,正打算后退,却忽然注意到潜龙一号一侧的艇身颜色有些奇怪,显得有些暗淡,倒是和之前没重启时差不多。 他顿了顿,刚觉得有些不对劲,就见那一处异常的颜色眨眼间忽然消失了,就好像先前是他晃了眼。 “殷队,检测到你附近温度有局部变化。”方博牢记殷屿先前的叮嘱,立即注意到了水下监测的变动,他看着水下热成像上的图形模样,有些迟疑纳闷地道,“看起来像是一个……” 他形容不出来,有点像破破烂烂的大漏网。 殷屿闻言瞳孔微微一紧,推进器猛地往后加速撤离,就听孟霄同时
相关推荐:
过激行为(H)
交流_御书屋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镇妖博物馆
乡村透视仙医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桃源俏美妇
婚里婚外
秘密关系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