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飞船蠕虫通信的一端,才能够保持和后方高效的通信。 所以,后出发的6艘红巨星级飞船,还是每隔一些年,都会往遇到的空间通信中转基地,放置蠕虫通信装置, 只是不需要像先出发的四艘红巨星级飞船那样频繁。 同理, 从巴纳德16星系,人类文明也再派出了四艘红巨星级飞船, 朝着‘眼-1’星系驶去。 虽然就目前的观测数据,即便‘眼-1’星系内有智慧文明存在,可能技术水平也不会太高。 但难保会不会遇到之前巴纳德文明那样的情况。 红巨星级飞船上,都标配了人类文明最新的引力武器。 是一种能够以光速百分之九十五的速度,投射出去的‘引力炸弹’。 也用不着再像之前人类文明对巴纳德文明的战争时那样,还利用飞船的引擎去作战。 按照研究员们的测试。 ‘引力炸弹’投递到行星表面过后,混乱的引力会让行星结构受到严重破坏, 要么大部分坍缩,要么大部分绷紧。 而因为引力原因,这个过程中,绝大多数工质引擎都没办法从行星表面脱离,普通飞行器想跑都跑不掉。 只能够眼睁睁看着,和自己所在行星的毁灭。 就瞬间威力来说,这应该算是人类文明目前普适武器中,威力最大的。 而要是真得爆发一场星际战争,这些红巨星级飞船都没办法消灭敌人的话, 那对于人类文明来说,这场星际战争可能就会变得惨烈起来。 …… 纪年507年。 距离人类文明新的扩张计划开始执行过去三十五年。 除太阳系,南门二,卢曼星系等此前就已经掌握的七个星系之外, 新开发的七个星系宣告完成开发和建设。 新开发的七个星系正式纳入到人类文明统治的疆域内。 人类文明统治的星系数量,迎来了一次翻倍。 人类文明疆域的边缘,从原先距离太阳系八光年外的拉兰德星系,延伸到了距离太阳系十五光年,由拉兰德星系生产力负责开发和建设完成的一个新星系位置。 事实上,三十年的开发时间,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了距离的影响。 即便是大量运用了人类文明目前最先进的红巨星级飞船, 但从人类文明先前的太阳系,南门二等星系出发,来到需要扩张到的七个新星系, 路途中就花费了十余年时间。 单个星系按照目前人类文明成熟的星系开发方案和丰富的开发经验, 在人类文明夸张的生产力投入下,实际上资源开发到工业星建设完成,平均时间基本在二十年内。 对比人类文明曾经在太阳系内,对太阳系内各行星开发和建设花费的时间,可以说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很大程度上,这也是这些年来,生产力提升的体现。 而对于相关领域的学者,研究员们来说, 人类文明在太阳系周边继续扩张,占据更多行星系的计划,本身就是为了人类文明的种群基数继续大幅度增长而做准备的。 这些年的种群基数数量增长,对于人们来说可能还是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 在新的七个星系完成开发建设的这一年, 人类文明的总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3万亿人。 他们分布在此刻人类文明统治的15个星系内。 不一定在行星表面的星际城市,也可能就一直生活在某艘红巨星级飞船上。 像是在新开发的七个星系中其中一个, 由于行星系内环境较为恶劣,但资源较为丰富。 人们对该星系的开发方案,干脆就没有将相应的工业集群和星际城市建设在行星或者卫星表面, 而是优先利用该行星系内资源和物质,大量制造了红巨星级飞船, 在红巨星级飞船上,铺设了大量工业集群。 然后这样多艘红巨星级飞船,停泊或者航行在该星系周围,就成为了该星系内人类文明的聚居地。 而这些年中,增长的不少人口数量,都来自于新开发的七个星系, 新开发的七个星系常驻人口数量虽然没有拉兰德,太阳系等那么夸张, 但七个星系加起来,总数也达到了八百亿人——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 人类文明对这七个星系的开发建设,并不是一锤子买卖。 在第一批从太阳系等星系派出的多艘红巨星级飞船起航过后, 太阳系,南门二,巴纳德16等星系也一直在建造新的红巨星级飞船携带大量设备和机械以及人口,继续前往这七个新需要开发和建设的星系。 这一年, 随着人类文明的统治疆域正式来到14个, 也意味着,下一轮更大范围,对更多邻近行星系的开发就要就此开始。 不过,新开发的七个星系,立即就选定了七个目标星系,作为接下来的人类文明扩张计划的目标, 但从太阳系到拉兰德星系等人类文明的老疆域内,却动作稍微放缓了一些。 由新开心的七个星系内,运回的大量物质和资源还在路上。 这也是人类文明滚雪球一般的扩张计划的一部分, 当新的星系开发完成,肯定是需要反馈一部分新星系内的物质和资源的。 对于太阳系来说, 这部分物质和资源,一是将作为这些年太阳系损失掉的物质补充。 二是,也将作为接下来,开发和建设更大范围其他星系的消耗。 …… 时间继续往下快速流逝。 从蔺道的视角,从宏观上来看, 人类文明的扩张过程,是夸张而震撼的。 就像是一滴墨水,滴落在太阳系周边的这片空间,然后随着时间一年一年流逝,不断朝着周围扩散,将周围更大的空间浸染成同样的色彩。 而相比于真正扩撒的‘墨水’,人类文明这滴扩张的‘墨’,非但不会因为扩散而变得稀薄和慢下来,反而只会变得越来越‘浓郁’和迅速。 在整个人类文明的视角,宏观上看去, 这些年,人类文明真得有些‘蝗虫’的架势, 疯狂的侵吞着周围宇宙空间中的物质和资源,然后不断孕育着新的人类个体。 然后得新的人类个体,继续膨胀着人类文明的生产力,然后继续这个过程。 不知道, 是否存在一个类似巴纳德文明那样的地外文明正在更远的地方眺望着此刻的人类文明, 不知道这样一个文明,如果观测到人类文明此刻的扩张过程,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 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里, 整个人类文明似乎就只有这样一件大事。 就这样循环扩张着,连带着‘虫脑’规模一起壮大。 就这么,一直到了578年。 第76章 四个生命星球 纪年578年。 距离第一批新的七个星系开发建设完成,已经又过去七十余年的情况。 按照最理想的情况,人类文明统治的疆域应该从14个星系,再翻倍两次,到56个星系。 但现实,显然不可能有那么理想。 随着扩张的范围越大,光速以内的航行速度极限和星系之间的距离,成了人类文明扩张过程中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以太阳系为例子, 在扩张计划进行首轮时,面对八光年之外的星系,太阳系内的生产力投射还算正常。 但首轮扩张计划完成之后,第二轮扩张计划时,太阳系内需要面对的待开发建设星系,就来到了至少16光年的距离。 这时候生产力的投射效率,显然就不太高了,对更遥远星系的开发和建设,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将花费在航行的路上。 按照研究员们的预估, 对于更大范围的,新的一批星系完成开发建设后,再进行下一轮更远距离的星系开发时, 原本人类文明疆域中更内环,更早完成开发和占领的星系,在人类文明扩张计划中生产力发挥作用的效率,就衰减一半乃至更多。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 人类文明扩张计划的第二轮开发建设中,已经开发建设的十四个星系各对应一个新待开发建设的星系,能够同时完成14个新星系的开发建设。 但实际上,同样的时间内,十四个星系只是完成了9个新的星系的开发和建设。 而在两轮之后,太阳系这种最开始的人类文明疆域,对边缘位置新星系的开发建设能够直接贡献的生产力已经微乎其微了。 最近的一个可供太阳系选择开发的星系,已经来到了距离太阳系32光年的位置, 加上加速减速的时间,从太阳系内出发的飞船,要四十多年才能够抵达。 所以直到此刻, 人类文明统治的疆域,也仅仅只是从七十多年前的14个星系,来到了此刻的31个星系。 当然,就目前人类文明的文明等级来说, 这也是一个极其辽阔的疆域了。 从此刻人类文明的疆域一侧出发,走到对角另一侧的边缘, 以人类文明目前的红巨星级飞船,需要四十多年。 一束阳光,穿过人类文明的疆域,也需要超过三十年的时间。 这个时间,足够让一个人从孩童来到中年。 一个人小时候擦肩的那道阳光,到中年时,依旧在人类文明统治的疆域内。 以这样的尺度来对比,人类文明的疆域已经大的夸张。 而这一年,人类文明的人口总数,分布在共31个星系的广阔空间里,也来到了2.3万亿。 这是一个纪年前时代的人,可能都无法想象
相关推荐: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红豆
新年快乐(1v1h)
深宵(1V1 H)
交流_御书屋
我的风骚情人
篮坛大亨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镇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