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微电流刺激释放一种特殊的信息素,另一只配套的蠕虫,不管相距多远,也会在同一时间,释放出相同的信息素。” “借由特定电流控制蠕虫释放出信息素的特征,然后识别这种信息素的特征,就能够用这种信息素来实现一种编码,从而达到利用该种蠕虫进行超远距离超光速通信的效果。” 虽然人类文明合成了这种蠕虫, 但总得来说,还是按照章鱼文明的蠕虫样本依样画葫芦。 这个蠕虫实现通信的底层逻辑,对于人类文明来说,依旧是一个黑箱。 可以拿来用,但是这种蠕虫为什么可以实现这种超越空间距离的联动作用,人们现在依旧一无所知。 “……我们目前只能够猜测……这种蠕虫实现超光速联系的方式,可能还是和量子通信有关系。只是它以我们不太了解的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这种量子通信的效果。” 此外, 随着人类完成这种特殊蠕虫的合成。 章鱼文明的这种超光速通讯设备,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真得有一种,有一种用重核聚变反应堆给铅酸电池充电, 原始人捡到手枪,然后将它打磨成飞镖扔出去打人的美感。 倒不是完全不能这么用, 就是有种,又高技术,又原始粗糙的感觉。 除开这种特殊蠕虫,章鱼文明那通讯状态的技术含量,现在看起来还没有人类文明纪年前时代高。 但这种特殊蠕虫,偏偏怎么看,都是一种生物科技发展到一种夸张程度,为通讯需要‘定制’出来的生物。 这是目前人类文明完全还做不到的。 这种特殊蠕虫的重现,是依照章鱼文明的成品来的, 要是让人类文明现在再自己创造一个有类似功能的生物,显然是做不到的。 基本只能够将这件事情,归结于章鱼文明的‘神’,那明显和巴纳德文明先前使用过的,和人类文明目前科技不太兼容的力量有关系。 可惜现在章鱼文明已经毁灭了, 不然人类文明未来可能还真想找到章鱼文明看看,章鱼文明到底是什么样一个文明形态。 “此外……这种蠕虫一生之中,似乎只需要进食一次,在它出生之后,将它浸泡它营养液内,它就会自行吸收。” “之后,进食功能似乎就丢失了,只需要一些微电流的刺激,它就能够一直保持着一定活性……似乎能够吸收一定程度的电能来保持自身的存活?” “在这点上,我们也没有找到它实现这种能力的原因。” 总得来说, 在这种特殊蠕虫被培育出来之后, 人类文明至此也能够依赖于这种特殊蠕虫,采取和章鱼文明一样的方式,进行远距离超光速的实时通信。 不过, 这种依赖于特殊蠕虫的超光速通信方式, 实际上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这种超光速通信是基于两只配套蠕虫之间的超越空间距离的联动作用, 也就是说,这种超光速通信,只能够点对点通信。 没有办法像电磁通信那样,广域广播,特别是面对其他文明的时候,显然是没办法直接一来就用这种方式进行交流的。 其次, 单个蠕虫一定时间内,能够传递的数据量是很有限的。 这点倒是可以通过大量培养这种蠕虫来解决,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能够制造出来一个,就能够弄出来一堆。 大不了就像是章鱼文明的通讯装置那样,里边多塞点这种蠕虫, 用数量来解决传递效率的问题。 但这种蠕虫通信,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 这种蠕虫虽然很特殊,但依旧是一种生命。 这就意味着这种蠕虫是有寿命极限的,它是会死的。 没有办法像正常的通讯装置那样简单维修。 蠕虫是配套的,要是蠕虫全没了,基本就意味着这种点对点两端的两个通信装置报废了。 “按照目前的观察。” “我们培育出来的蠕虫诞生后分裂成两只,这两只是第一代蠕虫。” “第一代蠕虫的寿命极限是30年,在第一代蠕虫死亡前,这两只配套的蠕虫会在同时各自自体繁殖,产出下一代蠕虫,” “两只二代蠕虫之间,依旧会有联系。二代蠕虫的寿命极限大概是在60年。” “二代蠕虫死亡前,会产生三代蠕虫,,但是……三代蠕虫之间的联系会变弱……用在通信联系上,可能存在‘数据丢包’的问题。” “三代蠕虫应该寿命极限同样是在六十年。” “第四代蠕虫之间,大概率不会再有任何联系。” 第71章 星际通信 将第三代可能导致‘数据丢包’的蠕虫也算上, 一对蠕虫搭建的蠕虫通信,能够运行超过150年时间。 乍一看已经不短, 但蠕虫通信的使用寿命到了之后,它不是像人类目前正常的通信网络一样, 随意更换一个通信终端就解决了。 而事实上,每次蠕虫通信的蠕虫寿命到了,就相当于人类文明需要重新构建一遍整个基于特殊蠕虫的通信网络。 在人类文明统治的疆域范围内,这还好说, 只是多消耗一些生产力在通信网络的运转上。 大不了,像是太阳系与拉兰德星系的蠕虫通信中,每隔十年就从太阳系或者拉兰德星系朝着通信目标方向,运送一批新的一代蠕虫, 以维持整个蠕虫通信网络持续运转。 这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并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 但要是将这套蠕虫通信方式,用在航行在人类文明疆域之外的远航飞船和太阳系的双向联系上, 问题就会变得更多起来。 一对蠕虫三代共150年的使用时间,对于远航飞船来说,几乎所有人类文明派出的远航飞船预期航行时间都超过这个数。 当远航飞船往外航行出150年时,就会出现一个较为尴尬的局面。 起航时携带的蠕虫通信没用了。 然后当然可以制造培育新的蠕虫,但培育出来的一对蠕虫中,其中一只又不能直接瞬移到需要联系的目的地。 而派遣飞船送过去……那么,送过去的蠕虫,在路途中就到寿命极限死了。 这在实际使用中,在工程上,也不是完全没有解决办法。 但因为这种限制,让它实在是和人们期望的那种超光速的通信方式有些差距。 “有学者怀疑,章鱼文明实际使用的蠕虫通信中,还有一代蠕虫之外,可能更上一代的蠕虫,甚至是‘超级母虫’,用以方便实现更长距离的蠕虫通信网络的构建。” 就目前这种蠕虫的其他表现来看,其三代之后就失去通信作用,其实不太符合创造了这种蠕虫的文明的技术实力, 与其猜测,创造这种蠕虫的文明只能让这种特殊蠕虫保持三代的通信作用, 更像是这种特殊蠕虫被创造它的文明上了‘基因锁’。 而且就目前对于章鱼文明的了解和认知, 章鱼文明采用现在人类文明这种方式,将一代蠕虫诱导,编辑培育出来的可能性也很低。 不过,即便有这样的猜测,人们现在其实也没有什么办法。 就目前人类文明的技术水平,也依旧没办法破解这种蠕虫之所以能够超空间距离,超光速的联动作用的底层逻辑, 这种情况下,也很难将这种蠕虫自带的‘基因锁’从它的基因中摘出去,并且继续保持这种超光速的联动作用。 “目前想要实现更远距离的蠕虫通信,可能暂时只能够从工程上解决。修建蠕虫通信的‘通信转接基地’。” 按照目前相关领域学者们,研究员们给出的计划。 其实就是远航飞船,每行驶三十年的时间,就往所经过的位置,放出一个空间通信基地,或者说空间通信基站。 这个空间通信基地,至少拥有几个功能,能够多次培育出第一代蠕虫,能够派遣出运送这种蠕虫的无人飞船,能够保证自身长时间运行。 这样达成的效果就是, 对于一艘航行在距离太阳系数百光年外的远航飞船来说, 与太阳系之间的蠕虫通信,不再是直接从远航飞船到太阳系内。 远航飞船只能够通过配套的蠕虫,联系到它上一个扔下的通信转接基地。 而这个通信转接基地,通过蠕虫通信接收到相关信息之后, 通过通信转接基地内的设备中转,通过另一批该通信转接基地和更上一个通信转接基地配套的蠕虫, 将相关信息再发送到更上一个通信转接基地,然后在更上一个通信转接基地完成相同操作, 以此类推,最终跨越数百光年,超过150年航行极限的距离,将由远航飞船传输的信息最终传递到太阳系内。 而保证这整个通信途径,不受蠕虫通信中蠕虫寿命影响,始终能够运行的方式, 其实就是—— 以太阳系为起点,这条通信线路中,每个通信中转基地,每隔一百二十年,就派出一艘无人飞船,将新一批蠕虫中,两两配套的其中一只,送到自己位置对应的下一个通信转接基地。 这样,只要每隔三十年时间,远航飞船都放出一个这样的通信中转基地,就始终能够保持和太阳系内的快速联系。 这种方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直接解决了蠕虫通信中蠕虫的寿命极限导致通信距离受限问题。 从技术上,可以说是简单粗暴,没有什么美感,但很实用。 但坏处,也同样是明显的。 说
相关推荐:
镇妖博物馆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篮坛大亨
白日烟波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我的风骚情人
婚里婚外
过激行为(H)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