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想陶?别想逃 > 第61章

第61章

临近行星系, 这还是有蔺道在的情况下, 不然,一个文明统治疆域,从一头航行到另一头,最快也需要数百年,而文明个体普遍一生都活不到百年的情况下,很难不分崩离析。 总的来说, 就是此刻建造一条恒星级基础实验装置,尝试对更基础更微观领域的研究突破, 是发展到如今这个程度的人类文明,必须走过的一条道路。 这是很早之前,人类文明内部,一众超级天才们,研究员们,学者们达成的一条共识。 第36章 环太阳粒子加速器 “……你们说,如果实现无工质推进的奥秘,需要建设恒星级的粒子加速对撞器来探索。” “那其他,无法达成这种程度组织力的文明,应该如何逾越这道门槛?” 在一场一众研究员们,讨论和研究恒星级粒子加速对撞器的会议上, 蔺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会议的角落。 过程中,蔺道并没有干涉,只是在会议讨论结束时,蔺道很突然地,随口问了这样一句话。 “……蔺先生,这个问题我们可能无法得出准确的答案。” 一位研究员出声回答了蔺道的问题, “我们现在唯一算是有接触的地外文明,依旧是章鱼文明。而从我们对章鱼文明目前的了解上,他们实现这的方法,似乎完全和我们不一样。不在同一条道路上。” 另一位中年研究员在上一位研究员的话说完之后,停顿了下,接过话继续说道, “对于更先进的,无工质推进器的需要,对于一个文明来说,应该是发生在对本行星系完成一定程度的占领和扩张之后。” “能够走到这个阶段的文明,或许以不同的形式,但应该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凝聚力,能够支撑他们走到这一步。” “在乐观一些的状态下,或许他们也能够整合力量对恒星级基础研究设备进行建设,只是容错率比我们低很多,失败一次可能就会万劫不复。” “另外,或许在文明过滤器理论下,建造恒星级粒子加速器本身就是一个筛选条件。能够逾越这个门槛的,才能够成为更加强大的文明,不能够逾越的,就重新回到历史循环的怪圈中,在一段时间过后,逐渐消亡……就像是大海中随着波浪溅起的浪花,对于宇宙来说,转瞬即逝。” “当然,或许有些路,能够绕开这种要求……” 也是想起了章鱼文明,这位中年研究员最后补充了一句。 蔺道点了点头,对此并没有说什么。 …… 人类文明目前想要建造的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有些类似于戴森环的结构, 但肯定要比正经的戴森环‘细’很多,如果说正经的戴森环是系在太阳外的一圈丝带。 那人类文明准备建造的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就是太阳外的一条丝线。 当然,选择将它环绕着太阳建造,而不是在太阳系内目前人类已经控制的半径30个天文单位其他区域建造, 也是抱有顺便利用下太阳本身释放出来的能量的想法, 倒是不用将这部分能量输出到其他地方,传输成本都会让这些能源比人类自己用的二代聚变反应堆产出的能源大不知道多少。 主要是,能够让这部分能量,满足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的运行需要,就够了。 这样能够,为之后运行这个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省略许多麻烦。 然后是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建设的具体位置, 这个恒星级粒子加速对撞器本身肯定是不可能紧贴到太阳表面建造的, 而且肯定需要脱离日冕层, 这种距离,既不满足恒星级粒子加速器的需要,人类目前也没有那个能力。 按照一众研究员们从研究需要以及实际情况出发,做出规划, 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会在水星更内层一些的范围,大概距离太阳表面2500万千米到3000万千米的范围,环绕太阳建设。 按照周长公式简单计算,就会发现, 这个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的总长度,超过一亿五千公里, 这个距离拉长开,大多数时候都够从地球连到火星了。 即便是它的截面相比于太阳本身来说‘很细’,即便这个粒子加速器的管道,并不完全是连续的。 但这个总长度依旧摆在这里,本身就说明了这项超级工程的难度。 这也是,为什么对于此刻整个人类文明来说,都是一件要花费大量生产力的,花费大量时间的事情。 …… 纪年168年。 对于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的设计工作,对于此刻的人类文明来说反倒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或者说,在蔺道同意和决定人类文明要做这件事情开始,这件事情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到此刻,人类文明的科研体系,工业生产体系,从太阳系内环建设腾出手来, 大量科研力量,数量庞大的一个科研人员数量的投入下, 最后一点收尾工作直接就完成了。 而面对这样一个新的超级工程,虫族化的人类文明也很难生出什么望而生畏的情绪, 对于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的建设,很快,就在当年,人们就开工了。 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一众研究员们,学者们,还是决定分段建设, 然后在距离太阳表面2823万公里的位置,完成最终的组装。 这个恒星级的粒子加速对撞器, 最短的单段加速管道是十公里。 同样在168年, 由月面工业,生产的编号01到05分段的粒子加速管道, 从月面星际港口出发,搭乘群星级星际飞船,同一批从月面筛选出来的研究人员,工作人员一道抵达了指定位置。 这五段粒子加速管道,可以说是人类目前科技的结晶, 单段加速管道,除了加速管道本身,未来实验将用到的数据监测设备,还有此次该分段结构运行的,目前人类最先进的算力单元, 以及太阳能能源装置,同样是最先进的成果,能够转化包括热能在内的,多种太阳辐射出来的能量, 然后,还搭载了单独的电推进系统,以让这单段的加速管道整体保持在特定的轨道, 此外,为了避免意外,每段加速管道上,还有一块‘电池’,或者说储能装置,能够极短暂的让电推进系统启动一次,也已经是目前人类科技能够做到的极限。 如果以传统的价值去计算,这单段加速管道本身造价就已经是一个夸张的数字, 因为这已经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是一个细长一点的十公里长的航天器。 按照研究员们的计算,建造完成这个粒子加速对撞器,最终需要超过八百万个分段。 如果制造这些的资源,集中在一个区域开采,不管是小行星带,还是金星,水星,其范围内的质量都会少掉很大一截。 而这些分段最终组成一个粒子加速器,也基本相当于,由无数算力单元,构成了一个超大的环太阳计算机,乃至可以小幅度移动的,超级航天器。 …… 168年, 编号01到05的分段顺利入轨,标志着人类文明正式进入恒星级粒子加速器建造时代, 而随同艘飞船抵达的研究员,其他人员,主要是将入驻‘观测站’。 随第一批分段同时抵达的还有一个‘观测站基地’。 人们拟,粒子加速对撞器每十万公里的长度,修建一座较近距离的‘空间观测和实验站’, 算是一个空间科研基地,处于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加速管道一万公里范围内,用基础的移动能力, 作用职责,就是辅助粒子加速对撞器的建设,以及保证之后恒星级粒子加速对撞器的正常运行,并且参与之后的相关粒子对撞实验, 还和所负责范围内的粒子加速对撞器的分段有联动,负责了部分数据收集工作,算是分段本身监测设备的最终备份。 然后, 没多久,新的一艘星际飞船,就再满载着粒子加速对撞器的分段,抵达了指定位置。 对于虫族化的人类文明来说, 可没有第一艘星际飞船抵达了之后,再歇一段时间才有第二批的道理, 第一艘,就真得是一个开始, 开始之后,就是连绵不断。 第一个分段从人类文明工业中心中诞生之后, 后面的生产,就源源不断,不断从人类文明这个横跨30个天文单位半径范围的超级工厂内被生产出来。 …… 人类文明统治的疆域内,资源区域全力运转起来, 大量基础资源被从金星,水星,小行星带等地开采了出来, 经过本星体范围内的基础加工之后,经由一条条星际航线,源源不断流入到多个工业星和工业区域。 火星,地月,等工业中心内的工业集群,也全力运转着。 作为人类工业和生产系统中,最基础的生产单元,一个个人们也每时每刻,将整个工业和生产系统维持在最高效率运行的状态下, 一个个分段和其他各种需要的工业产出,从火星,地月等工业中心诞生, 然后经由星际飞船的运送,抵达太阳系更内圈的最终目的地。 为了提高运送效率, 人们在短时间内,再建造了大量大型星际飞船,来提高运力。 对于水星这个距离环太阳粒子加速器建造区域最近的行星, 人们也尽可能围绕水星,再多建设了一些工业集群

相关推荐: 旺夫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我的风骚情人   万古神尊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白日烟波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村夜   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