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但大概率还没有形成文明,也没有形成文字。 不知道远古时期的人类,那天抬起头时,是否有看到那一天,一艘来自外星飞船撞击到月面的景象。 “现在基本可以明确,那些1701D合金碎片,就是来自于这艘飞船整体的一部分。” 在确定了时间的问题过后, 就是这球形舱本身的问题了, “我们对球形舱表面,进行了一些非破坏性的观测和研究。结合我们现在已经掌握的数据,基本可以确定,核心舱表面的金属部分,同样是1701D合金。” “而透明部分……的确是一种玻璃。强度和我们掌握的一些特种玻璃类似,球形舱上用到的,大概有三层,总厚度大概十厘米左右。” “而1701D合金和这种特种玻璃之间的衔接工艺,暂时还不明确,有待继续研究……” 为蔺道说明着情况的专家,这时候抬起了头,望向了球形舱顶部那一团怪异的东西。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那团怪异东西和它延伸出来的触手的一部分,都是不用打开舱门就直接接触到的一部分东西。 “我们收集了一部分它的样本……通过细微层面的分析,观测到结果是,它基本是一些无机物混合和碳。没有表现出什么危害性,也没有表现出来什么特殊性。” “有些像是某种植物死去之后,焚化的结果。但其内部,似乎也因为这种焚化,没有保留出什么细胞结构。我们准备将它整个进行解剖,以观察内部的宏观结构。不过暂时还没有进行。” “最后,就是舱内情况了。按现在的猜测,这很大可能是那艘未知星际飞船的核心舱,或者说逃生舱。” “可能飞船发生了事故后,飞船上的乘客立即转移到了这逃生舱内逃生。” “但舱内情况就外部观察到的,只看到了一个疑似外星生物,暂时也没有在15D区域内发现其他逃生舱。” “舱内充斥着的液体,暂时因为无法直接取得样本,只能确定是一种非纯净溶液,没有辐射性,其他情况不明。” “最后……蔺先生,我们没有在球形舱其他区域,发现开启球形舱的舱门。” “它的舱门,可能是在顶部,也就是那一团怪异物质的覆盖下。亦或者它的打开方式超过我们的认知。” “亦或者,我们要想打开它,也可以直接破坏球形舱的玻璃,它的强度很高,但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切割和破坏。” “它为什么没坏?” 蔺道再问了一个问题。 这球形舱除了顶部那个东西,基本看起来相当完整,没有发生什么较大的形变。 考虑到除了它之外,其他部分的1701D合金都已经碎成一堆碎片了, 它的存在,其实是相当不合理的。 这个问题,学者团队们自然不可能没有考虑。 “我们不知道……从逻辑上来说,如果玻璃和1701D合金都没有异常,那问题只能够出现在那团其他碎片上没有出现过的东西上。” “只是它现在的形态应该和它本来的样子差距比较大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这位专家就停了下来。 剩下的事情需要蔺道来决定。 “把它打开看看吧。” 第10章 地外生命 在仔细讨论研究过后,学者和研究员团队采取了第二种破坏舱壁玻璃的方案开舱,而不是彻底挪开球形舱顶部那团类似藤蔓残骸的东西确定球形舱原本舱门的位置。 两种方案都对球形舱整体有破坏性。一种是破坏球形舱顶部的藤蔓和触手残骸,一种是破坏舱壁本身。 只是,前者对于目前的人类文明来说,完全是一种无法理解的东西,存在的疑问太多。 而后者,看起来是不走正道舱门,直接破坏了球形舱结构,但舱壁这种特种玻璃是人类科技完全能够理解的东西,哪怕是破坏,也是可控的。 在目前情况下,对于未知的东西先不去动它,无疑才是最好的选择。 此外,移除球形舱顶部藤蔓残骸,必然对其造成一些破坏,改变其最后的状态,对于一些后续关于它许多疑问的研究无疑会增加障碍。 总之,对舱壁玻璃的切割方案一致通过。 当日地面时间傍晚, 为了避免球形舱打开过后,内部充盈着的液体受重力影响直接倾泻出来, 研究人员们,先控制着机械,小心翼翼将整个球形舱调转了方向。 将确定下来的切割口,对准了上方。 球形舱完成固定之后,整个切割开舱工作就直接开始了。 所有设备调试完成之后, 所有研究人员撤离到了月面基地分部的其他舱室。 以避免开舱之后,出现一些未知的危险,比如病毒,比如那幽蓝色液体快速挥发造成人员伤害。 虽然根据舱外的观测和探测,对于这非纯净溶液的成分,一众学者们都已经有些推断。 但这是地外文明的东西, 包含什么预料之外的未知物质,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只能尽可能防范。 毕竟,这算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地外文明造物接触。 直接负责切割的是一位相关领域经验丰富的研究员, 通过在另一个月面舱室内,远程操控激光切割设备进行精准切割。 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也只是观察,完整的切割流程由提前编写好并输入的程序完成。 “滴”的一声响起,信号灯亮起。 有些刺眼的光在球形舱的玻璃舱壁上,闪烁着出现,并伴随着零星几缕薄薄的烟。 从激光反复划过的位置,也能够看出,研究员和学者们决定切割的是一个圆形。 要切割出来的圆形孔洞直径一米,足够一个人正常人爬进球形舱,最重要的是, 足够将球形舱内那样最重要,最引人关注的东西,那个未知外星生物取出来了。 整个切割花费了不少时间。 主要也是人们并没有选择一步到位, 研究员们编写的切割程序相当谨慎。 就看到激光沿着预设好的切割线,不断调整聚焦距离,几乎是一层层的往下切割深入。 终于,根据预设程序运行的激光切割设备停了下来。 待在隔壁舱室内的一众研究员,学者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望着那通过隔壁舱室内摄像头,转播过来的画面, 蔺道这时候也没有多说什么,保持着对那切割完成的,球形舱的关注。 事先就固定在那切割圆面上的几个机械臂,‘拉着’那被切割下来的,直径一米的玻璃圆片没有直接落入球形舱内部, 机械臂挪动,那切割下来的玻璃圆片被暂时挪到了一边。 球形舱内的幽蓝色液体,在这儿一系列小心翼翼的动作下,还保持着相对平静。 球形舱内的景象,借由这个一米直径的口子,更加清晰暴露在包括蔺道在内一众人是视线内。 蔺道更多将目光落在那球形舱,那形似章鱼或者说乌贼的外星生物上。 之所以选择在球形舱的这个位置开口,很大原因就是这里距离那外星生物不远。 那外星生物在球形舱内,以类似固定带的东西固定, 所以哪怕球形舱调转了一个方向,整体位置也没有太大改变。 距离这开口的位置,依旧只有不到一米的距离,仿佛在那幽蓝色溶液下,触手可及。 在开舱之前,研究员和学者们就已经基本确定这形似章鱼的外星生物已经死了。 对于外界刺激无反应,本身也没有任何自主活动。 此刻的开舱,它自然也没有任何反应。 开舱完成过后, 一众研究员们,也没有立刻开始下一步针对球形舱内的行动。 而是一条机械臂移动,先取样了一份那幽蓝色液体。 同时,大量提前布置好的设备,也在监测着安放球形舱的密闭空间内,此刻包括空气质量在内诸多指标有无变化。 辐射值没有增加,空气成分没有太大变化。 至少球形舱内没有什么物质,在开舱后迅速扩散。 在取得蓝色溶液的样本之后, 相关领域的研究员立即着手开始对蓝色溶液进行分析。 虫族化的文明在这种时候的优势似乎格外明显, 有相关能力的人会自己站出来,并毫无阻碍的参与其中, 整个文明的相关力量都能瞬间压在上面,带来极致的效率。 除了一些物理和化学性质变化的极限速度拖延了整个分析和研究过程的极限, 关于球形舱内最多的幽蓝色溶液, 研究员和学者们,很短时间就给出了一份详尽的报告, 报告中最重要的结论就是, 这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溶液,其幽蓝色的颜色主要应该是铜这种元素造成的。 对人体无毒,无辐射性,无强烈腐蚀性,也没有任何活体微生物和活体病毒。 此外,报告中还给出了一个推论, 这些幽蓝色溶液,不太像是‘人造物’,成分太复杂,如果是人为合成,暂时找不到合成这种溶液的原因。 不过,推论部分目前也还不太重要。 最重要的是,基本可以确定,这幽蓝色溶液是无害的。 基于这一条,对于球形舱内部的研究继续。 首先第一步,就是将球形舱内大部分幽蓝色溶液都抽了出来, 然后将球形舱内唯一的生物,那外星章鱼也转移了出来。 不过,为了避免,这个外星生物的身体接触到空气过后发生不可挽回的变化,整个转移过程也没有让它脱离幽蓝色液体, 相当于从一个容器从,转移到了另一个容器里。
相关推荐: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桃源俏美妇
深宵(1V1 H)
白日烟波
蝴蝶解碼-校園H
过激行为(H)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婚里婚外
鉴宝狂婿
山有木兮【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