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件蔺道关注到的事情, 说起来也和人类新生代的孕育有关。 这一年的年中,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们,互相聚在一起,进行了一次讨论。 认为,应该将原本控制在1%的人类人口增长率,提升一些。 提升到百分之一点五。 虽然看起来依旧不是一个夸张的数字,但相比于之前,相当于一次性提高了百分之五十。 而之所以做出这个判断。 主要还是源于人类文明此刻在太阳系内的快速扩张。 如果只是在地面,或者地月系统中。 150亿左右的人口已经算是不少。 但是要放在整个太阳系,哪怕是仅仅是海王星为界,不考虑太阳系真正辐射的范围, 150亿左右的人也已经开始有些少了。 而考虑到整个太阳系,一直到奥尔特星云的广阔空间, 150亿左右的人口,对比这个疆域来说,就有些地广人稀了。 从长远来考虑,此刻的人类文明还是缺人。 而且缺科研力量。 总之,就是人口基数还得加快上涨才行。 再讨论出这个结果之后, 研究员们在会议上,就将这个信息汇报给了蔺道。 也没有当面,因为他们知道,蔺先生想知道的话,自然就会知道。 “嗯。就这样吧。” 蔺道给予了这些研究员和学者们回应,这件事情就定了下来。 …… 然后是95年。 这一年,人类文明的人口增长率,如期调整到了1.5%。 此外,历经两年多时间,人类文明对于金星开发的投资, 终于,在一年,金星的资源产出,首次超过了对金星的当年投入。 这不意味着金星凭借自身的资源产出,就能够完全支撑金星的继续扩张。 有些非金星优势的基础资源,不可避免的需要其他来自于地面,月面或者火星的补充。 但这依旧意味着, 从此开始,对于金星的探索开发,步入了正循环。 之后对金星的继续建设和开发,就只剩下时间上的需要。 此外, 月面作为一颗工业星的建设,已经在这一年进一步放缓了。 月面工业规模已经逼近目前技术情况下,月面地理条件的极限。 再继续扩张月面工业的规模,就需要更大程度的考虑边际效应了。 这一年, 月面若干月面城,容纳的月面常驻居民数量,已经来到了五千万人。 从资源需求量上,让这些月面城正常运行起来,每天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过幸好,月面工业集群,能够带来的生产力产出,是一个更大的天文数字。 一些基础资源,哪怕是月面没有,从火星上运回的,也足够了。 月面工业集群,产出的设备,资源,更多的,除了维持自身的运转,更多的,已经不再考虑自身规模的扩张。 然后是火星。 对火星规划的转向,在这两年时间里,同样成果斐然。 虽然相比于此刻月面这样的工业星完全体,还差了不少。 但火星上,火星城市内部的工业集群,也不再只是作为资源开采和资源开采的初步加工存在。 对于自身工业集群扩张,火星城市建设所需要的产业和工业,也已经有不少存在于火星表面。 在火星表面,各火星城市常驻的人类数量,也从早几年前的数万人,飞快膨胀到了数十万人。 按照人类对于火星建设的规划, 再未来,在火星上常驻的人员数量,应该远远超过此刻月面上的常驻人口, 火星从各项地理条件上,都是要优于月面的。 …… 96年,97年…… 时间在蔺道面前,就像是流水一样。 等蔺道像是恍惚一下回过神来时, 时间已经来到了纪年100年。 这个时间点,对于人类文明来说,走完了纪年时代的第一个世纪。 对于蔺道来说, 从客观上,他应该已经一百二十二岁了。 不过,这对蔺道来说,似乎没有什么意义。 他的身体依旧是这样,没有任何变化。 火星表面,荧惑城内,他的房间里, 蔺道盘腿坐着,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身体, 只是停顿了下,就再将注意力,投向了远方。 这几年时间里, 蔺道关注的那两艘远航飞船,基本就一直行驶在奥尔特星云的边缘范围。 奥尔特星云算是整个太阳系最外围的结构, 可以预期,接下来很多年里,两艘远航飞船都依旧将在奥尔特星云范围内穿梭。 奥尔特星云的宽度,大概是一光年。 哪怕远航飞船已经以极限速度行驶了六年时间,但实际上都还没有进入到奥尔特星云的内层范围。 而在这个距离航行着的远航飞船,能够看到的太空景象,算是更清晰地表现了,太空为什么叫太空。 飞船外的景象,完全可以用荒芜来形容。 六年的航行时间里,直观看到的画面,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近处基本捕捉不到什么物质的存在,远处的恒星也不会因为这点距离的改变而发生什么变化。 人类文明,或者说蔺道期望的,想要看到的一些不同东西,比如地外文明存在的迹象,自然也还遥遥无期。 毕竟,虽然现在远航飞船所驶过的八千多个天文单位的距离,对人类文明目前来说很遥远, 但放在星空的尺度,这个距离,基本相当于刚踏出家门口。 如果这个距离就发现其他文明,那基本相当于两个文明脸贴着脸了。 不过,即便是这两艘远航飞船能够看到的画面,几乎很长时间都一成不变, 蔺道时不时还是会投去一些注意力。 这时候,不论是探索号上,还是远航号上, 第一批在远航飞船上孕育诞生的婴儿,都已经五岁了。 按照人类教育体系,这第一批远航飞船上的人类,也已经开始接受预存在飞船上的课程教学。 而这一批,诞生于对此刻人类文明来说,遥远星空的人类,也依旧受到了蔺道的影响。 以极限的积极性,履行着他们这个阶段的职责,学习者,准备继承上一代远航飞船上人类没有完成的事业。 对于探索号飞船上,第一个孕育的人类, 人们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星海。 远航号上的, 则是叫蔚蓝。 同样的,太阳系内, 六年时间,人类文明的目标没有什么变化, 但在太阳系内扩张这件事情的进程,终归是有些变化的。 火星工业集群,人类工业和生产系统中火星工业中心,在这儿六年时间里,算是基本完成了。 这意味着,火星在人类文明的规划中,初步完成了从资源星到工业星的蜕变。 火星开始能够建造和制造绝大部分扩张工业规模和火星城市规模所需要的工业产出,完成自我扩张。 同时,当初在月面上达成的目标,在火星上,也重新重复了一遍。 火星在纪年100年整这个算是比较有纪念意义的时间点, 完成了首艘由火星工业建造的启明级星际飞船。 火星工业的产出,开始逐步加入到对金星的开发。 这意味着金星的开发速度还将继续加快。 而对于火星的开发基本完成后,同时也意味着, 在之后的几十年乃至更长一些的时间里, 人类文明对太阳系内其他行星和卫星的开发, 将进入一种重复而循环的阶段。 人们将再火星开发过程中,进行过的事情在其他星体上重复一遍, 细节上可能因为星体情况不同有些变化, 但大的脉络上基本不会有变化。 直到,这滚雪球一般的循环往复,达成蔺道给于人类文明的那个目标, 以及人类文明对于整个太阳系各大行星和附属行星的规划图景。 第31章 人类的脚步 接下来几十年时间, 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来说,算是忙碌而平静的一段时间。 忙碌是因为对整个太阳系的开发和占领, 整个人类生产和工业系统,科研系统乃至教育系统内, 每一个基本单元,都为这件事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以不断增加的生产力,以一种加速度完成着人类文明在整个太阳系内的扩张。 平静则是,在对整个太阳系的开发和占领进入一种循环往复状态过后, 在这件事情已经不存在太多技术限制,只剩下时间的需要过后, 在蔺道提出的这个目标还没有完成之前,人类文明内部的确没有什么太大的大方向变动。 从足够宏观的视角俯瞰, 这段时间里的太阳系内,人类以最初的蓝星,月球,乃至火星为中心,就像是一滴纸页上的墨水,飞快往着周围更广阔的空间侵染, 让整个太阳系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内,留下属于人类文明的更清晰的痕迹。 在从纪年16年开始,人类文明积蓄了几十年的扩张力量,此刻以一种近乎于疯狂的状态,彰显出人类文明旺盛的生命力。 纪年101年, 成形的火星工业,以一种近乎狂暴的姿态, 在一年内,在自行扩张工业规模和火星城市的余力下,独立生产了超过五十艘启明级星际飞船。 单艘启明级星际飞船满载超过十万吨,全部被投入到火星与金星之间的航线。 在火星工业成形,直接参与金星的开发和建设过后, 火星运输往金星的物资,设备,机械,不再经由地面或者月面中转, 直接金火之间,形成点对点的运输航线。 而因为新型电推进系统加速到极限速度本
相关推荐:
弟弟宠物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我的风骚情人
乡村桃运小神医
红豆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沉溺NPH
万古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