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意识一动, 01月面城市内40万人遵循着蔺道的意志,重新恢复了月面城市日常的运转。 只是让所有人当他不存在,只是另一位研究员接替了刚才幸研究员所在的位置,继续为蔺道汇报。 不过,此刻这也让整个01月面城市更加清晰地呈现在蔺道面前。 “蔺先生,70年来,人类文明发生了不少变化。” “您进入冬眠前我们所进行着的事情,大多数都已经有了结果。” 其实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来说,谁来汇报都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个象征。 蔺道点了点头, 望向整个月面城市,同时也望向整个人类文明此刻遍及的地方的一切。 第25章 月面与地面 70年时间。 人类文明的变化远不止于建造月面城市的目标完成。 变化是全面的,深入的,从宏观到具体, 相比于70年前蔺道进入冬眠时,此刻,除了人类依旧是人类,人类文明许多地方都已经天翻地覆。 01月面城市内, 遵循着蔺道的意志,月面城市如常运行,为蔺道全方位展现着月面城市的面貌。 从内部看,除了那依旧无法改变,而无处不在的,区别于地面的月面重力。 整个月面城市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繁华而有序的地面城市,只是比七十年前的城市,许多方面都有差别。 往头顶之上望去,并不能看到符合直觉的,幽蓝色的1701D合金的金属穹顶, 而是,带有月面特色的天空。 这是月面城市内部天气模拟系统中,穹顶子系统,通过接近于虚拟投影的方式,塑造出来的虚拟天空。 只是并不是蓝星地面上会看到的天空景象, 既然是月面,人们在投影时,就保留了月面的特色,是月面上实时能够看到的,有些幽暗的星空。 从月面城市内部,不管是一层还是二层,抬起头,就能够直接看到布满天穹的星空, 仿若直接站在星空底下。 肉眼也完全无法区分这种精细的,还是远距离的虚拟投影。 仅这个场景,就让月面城市内部看起来有些魔幻而瑰丽了。 而以星空为天穹的穹顶之下,紧跟着的,就是不时如同流光掠过,川流而有序的‘车辆’了。 从地面来月面,人们在常识中,对空间的认知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而电推进系统从投入使用开始,逐年改进,从来没有放弃过继续突破, 一些小型的电推进系统,已经下放到月面城市内部,和地面公共交通使用。 至于,私人车辆或者私人交通设备,严格来说,对于虫族化的人类文明并不存在。 70年前,虫族化人类文明内部就已经没有了货币,这70年前整体化进程推进,自然不可能再倒回去。 此刻的月面城市内部交通系统, 由月面城市内的算力单位支持下的智能程序控制,协调。 以远距离电力传输技术和车辆携带着的应急电池,作为能源。 在月面城市内部任何人员有需要的瞬间,按照需要, 从大型到小型的,搭载电推进系统的智能车辆,或者说应该叫智能运输器,就会在极短,按设计不超过一分钟。实际更短的时间内,直接出现在需要使用者的面前。 当这些车辆运行穿梭起来,如果拍摄一张延时摄像,就会发现,像是一条条光影丝线,在整个空间里翻飞。 月面城市内,交通系统是立体的。 而且一直都是动态的,根据智能程序的控制, 每辆车即便没有载客,也需要跟随着整个交通系统的整体情况而运动,以保证,整个空间中随意一个点的人类需要用车时,车辆都能够第一时间抵达。 而搭载了远距离电力传输技术接收端,也保证了这些车辆实际上在整个月面城市内,可以一直运行到检修时间或者计划报废时间。 同时,这里的每辆车,实际上还承担了一些其他接近的公共功能,比如,在需要的情况下,这些车辆每一辆都可以是急救车辆,可以在预期不超过五分钟的运输时间里,保证将任何一个病人送到01月面城市的医疗中心。 此外,交通系统全智能控制,也有个好处,同样在月面城市交通系统中体现了出来。 不需要人为控制,可以让智能控制系统,所有车辆协同控制,不用考虑人的极限反应时间。 所以,整个月面城市内部立体交通系统中,车辆的行驶速度都是较快的,除了起步阶段,普遍运行速度都在150公里到180公里每小时这个区间。 在需要的应急情况下,可以将月面城市内部所有车辆或者说运输器同步提速到三百公里每小时以上。 而立体交通系统再往下,能够最直观看到的。 就是月面城市的建筑的。 月面城市的建筑风格,和正常城市是有明显差异的, 建筑基本都是高层,同时基本和月面城市的主体结构是连在一起的。 像是月面城市一层的建筑,就从月面一直抵到了月面一城的穹顶, 加上月面城市内部的天象模拟, 就让整个月面城市内的建筑,像是竖立在月面,然后顶部一直伸入到了星空。 “除了一些预留的上下共交通系统穿行的通道以外,一些月面城市内部的建筑,也是上层和下层联通的。乘坐内部的电梯,也可以从一层到二层,两层空间并没有完全分开。” 除此之外,虽然月面城市是由多个超大型舱室‘拼装’而成, 但是,从内部,并看不到明显的舱室隔断,看起来,整个月面城市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除了各舱室连接口尽量做得高大宽阔以外,我们也将各舱室的舱壁,做进了月面城市内的建筑内部,让它成为了某一栋建筑的一道墙或者其他结构。” 换句话说,多个舱室拼起来有隔断,人们就将隔断扩了扩,做成了建筑。 算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小心思。 蔺道抬起头,再望了望这月面城市内的景象, 然后身子往后一倒,从这里脱离。 下一瞬间, 跨越数十万公里的距离,蔺道阔别七十多年的时间,再次回到了地面。 …… 月面城市可以说是这七十年来,人们所完成的结果。 而更多的变化,在地面上,看得其实更加直观。 首先,人类文明的人口数量,从70年的几十亿,经过这七十年时间,膨胀到了150亿。 或者说,不能叫膨胀,而是有计划的增长。 从蔺道要求人类文明走向深空开始, 一些相关领域的学者们,就意识到,当时的人类人口相比于目标来说还是不够。 不管科技和工业的发展,是依赖大量普通天才的努力,还是超级天才的灵光一闪, 庞大的种群基数,都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对于普通文明来说,限制他们通过不断膨胀人口加快发展的,主要是人口和资源上的不断平衡。 但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却没有这样的问题。 这既是一个虫族化文明的优势,也是一个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文明的优势。 前者,可以让人类文明不考虑任何主观问题,仅考虑客观需要,然后就完全按照计划增长人口。 同时单位人口的资源消耗量,是基本均衡的,合理的,正向的,也比正常群体化文明少很多。 后者,保证虫族化的人类文明,即便是人口膨胀到目前的十倍,依旧不会出现资源问题。 70年时间里, 虽然死亡率无办法完全控制,但通过出生率,人类文明将人口数量的增长率稳定在百分之一上下浮动。 同时,保证了人口的年龄结构,基本百分之七十以上,属于中年和中年以下。 这种事情,对于一个普通群体文明,甚至人类文明的上个时代, 都是一件极其复杂的,极其难以解决,或者说无解的问题, 但在对于虫族化的人类文明,却只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 甚至,如果蔺先生需要,人类文明还可以将人员增长,稳定在百分之二,百分之五,甚至是百分之十乃至于更高。 实际上, 对于人类文明种群基础的问题, 在蔺道冬眠的这七十年里,实际上还有一些学者,提出过一个比较恐怖,对于正常文明来说残忍的方案。 就是以正常虫族文明的爆兵状态,爆人口, 以基数覆盖概率,类似于‘抽卡’形式,抽人类下一代中的天才和超级天才, 同时,淘汰掉所有出生之后确定低质量的人口,以及失去了劳动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人口, 以节省资源,甚至当做资源的一部分,继续做爆人口的事情。 认为此刻人类文明需要的主要是高质量人口,这样人类文明发展起来应该会更快。 这个恐怖的提议,放到正常群体文明,根本就不会有人当真。 但在之前,在蔺道冬眠的这七十年里,这个方案险些真得通过。 如果需要的,人类文明中都不需要有任何一个专门的部门或者一队人来执行这个方案, 人类文明内部每个人,自己就能够完成。 而最终,这个方案没有得到通过的原因, 主要是,另一部学者认为,这可能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思想走向单一化和极端化。 哲学和思想的发展,也是科学发展的基础。 虽然有蔺先生在,人类的哲学伦理和思想不会因此崩溃,但可能会在未来导致人类文明发展
相关推荐:
镇妖博物馆
鉴宝狂婿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村夜
女奴的等价替换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弟弟宠物
我的傻白甜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