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不过,在这个结构本身是未知,而每块碎片本身形变就异常厉害的情况下, 这项工作无异于盲人摸象。 倒不是无法做出一些推测,而是推测太多,也没有更多已知信息对一系列推测进行排除以便找出唯一正确的方向。 总之,就是进展缓慢。 另外, 在01号之后的,一直标号到两千余号的碎片上, 但凡大一些的碎片,都看到了相同的特征。 就是那些如同树根,如同静脉纹路的凹痕, 但依旧没有在这些凹痕表面,找到其他特殊物质。 让不少学者怀疑,这可能就仅仅只是凹痕,而不是本身有什么东西在上面嵌合。 不过这些种种工作, 也都是在15D区域的发掘工作进行的同时进行的。 各种研究,推论,也没有影响15d区域的发掘,在热火朝天中进行。 终于, 在发现01号碎片之后又过去二十余天。 在距离月面超过百米深的月表下,勘探设备先一步发现了异常。 随后,研究人员小心翼翼,拨开了沉积的月壤, 将它暴露出了一个角。 人们找到了从15D区域发掘以来,最关键的一样东西。 …… 它的出现,验证了人们的一些猜想。 在一个荒芜的,从未有文明繁衍的卫星上, 发现了人造物碎片的存在。 那这人造物碎片,最有可能来自于什么样一个东西上? 除了可能某个遥远恒星爆炸,亦或者是宇宙中其他奇观, 导致某一些坚固的人造物被抛射到这儿来以外, 基本就只能来自于星际飞行器了。 特别是,1701D合金散落的位置,不说放在宇宙的尺度上,哪怕是放在月球这颗卫星的尺度上,也太过于集中。 这种情况,基本只可能和后面一种,星际飞行器的情况能够拟合。 从发掘15D区域开始,人们对此最多的猜测,也是这方面。 而此刻, 发掘出来的东西,算是回应了人们的期待。 他们找到了除了合金碎片以外,这未知星际飞行器,或者说星际飞船的核心部分吗。 倒不是因为它是一个还算完整的结构,而是,它里边有一个生物。 …… 在这儿未知飞行器核心部分被发掘出来一角的一瞬间, 处于月面基地内的蔺道就已经感应到了。 下一瞬间,蔺道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了正在发掘的15D区域内。 不管没有干涉正在进行的发掘工作,同时其他研究员,驻月人员也遵循着蔺道的意志,继续专心致志操控着器械, 将已经露出一角的未知飞行器核心部分,逐渐整个从月壤中脱离出来。 说起来, 这还是蔺道第一次直接到15D区域,原本这里是一处环形山盆地底部的边缘,表面还相对平整, 现在已经有一个超过百米深度的开放式深坑。 如果是在地面,这么个深坑挖出来,虽然也算得上声势浩大,但也算不上多么夸张。 而在这儿,为了挖掘出这么个大坑,或者说发掘到现在这种深度, 人类付出了夸张的成本。 就站在深坑底部的外围,蔺道亲眼看着这个未知飞行器的核心部分,一点点从月壤下逐渐完全显露出真面目。 当完整看到的时候,蔺道也顿了下动作。 怎么形容呢, 这应该叫做‘球形舱’。 一个基本呈现一种规整圆球状的全密封舱室。 有一两分像传统火箭飞行器返回着陆时的返回舱。 但比那圆的多,同时再大上几圈。 直径可能超过四米,内部空间应该有一个小房间大小。 但从星际飞船,星际飞行器的角度来考虑,还是比预想的小很多。 最重要的,也是最特殊,出乎人预料的是。 它表面有大面积都是透明的。 它整个的外壳材质,似乎是透明玻璃夹杂着一些1701D合金制造而成的。 透明玻璃占据大多数,1701D合金仅占据了可能四分之一不到的区域。 此外整个球形舱的底部,还匍匐一个很难以形容的东西。 完全超出了人类文明对于一个星际飞船认知该有的结构。 那是一团,碳化了的藤蔓或者说触手。 本身自然已经没有了任何动静,表面暗淡漆黑,像是被烧过的植物或者说动物骨头留下来的焦化残骸。 但又没有正常植物灰烬那样脆弱,至少人们的发掘和移动没有让它直接崩塌。 而保留下来的外观形态,就像是在这球形舱顶部盘成一团的藤蔓, 大概占据了顶部超过三米直径的空间,如果以植物的标准,这玩意儿也不算小了。 然后,从这团东西里边,再伸出了一些同样焦化,碳化了的触手, 它如同树根,又如同血管一样,爬在这个球形舱的玻璃上,合金上。 越往下,越是不断分叉,看起来,就像是这个怪异的东西,用触手或者说根茎,将这个球形舱包了起来。 此外,在球形舱的末端,这团怪异东西延伸出的触手末端,似乎像是植物或者一些物质遭遇高温时一样,翘起了一点,往后蜷缩了一点。 然后露出了原本应该在这儿触手底下的,先前在其他1701D合金碎片上见到过的,凹槽纹路。 这倒是解释了, 先前那些1701D合金碎片上的特殊纹路到底是什么。 不过,也带来了更多的疑问。 这球形舱顶端的东西,到底是这艘宇宙飞船本来就有的,还是上面附着在上面的? 如果是本来就有,它在一艘星际飞船上,发挥的是什么样的作用? 这些问题,倒是没有让蔺道有多么烦躁, 或者说,倒不如说,这出乎预料的结构,让蔺道难得觉得有些兴奋。 而其他在场的研究员们,反应也都差不多。 振奋,激动,对于科学研究来说,看到的未知的东西越多,本身就意味着更有意思。 而再回到这个球形舱本身上。 实际上, 除开那顶部的怪东西,整个球形舱看起来还是很漂亮的。 大面积的透明材质,加上极具质感的合金, 让整个球形舱看起来,像是一颗蔚蓝色的水晶球,或者说巨大的蓝宝石。 某种程度上, 漂亮,而且是不同文明,依旧感觉漂亮,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强大的技术。 至少,在这个球形舱的外观上,蔺道并没有找到任何铆钉或者焊接痕迹。 1701D合金和透明玻璃之间,也没有看到接缝。 对于此刻的人类文明来说,这也明显是一种领先的技术。 此外, 整个球形舱,合金以外,那玻璃的地方看起来也是相似的蔚蓝色。 不过这种蔚蓝色就不来自于玻璃上了,而是……来自于透过玻璃看到的球形舱内部。 球形舱内部,灌满了一种幽蓝色的液体。 让人不自觉联想到一些科幻小说中,提及的冬眠舱营养液,曲率飞船加速液之类的东西。 不过,透过那半透明液体,看到的那球形舱内唯一的‘乘客’,对这种幽蓝色液体的猜想就又有了另外一种方向。 那是一条章鱼,或者乌贼? 就蔺道此刻第一时间透过那半透明液体,看到的隐约轮廓, 章鱼,或者乌贼,算是最契合他此刻看到的东西。 但更仔细的观察,很明显和地面海洋里的乌贼,明显还是不太一样。 …… 对于这球形舱的研究和分析,显然不可能就只是用眼睛观看。 也不可能就直接在这儿百米深坑底部进行。 在蔺道没有干涉,只是在一旁观察的情况下。 人们在使用大量月面机械小心翼翼的配合下, 将这个直径超过四米的球形舱,转移到了15D区域这段时间建立起来的月面基地分部内。 在转移完成过后, 所有月面相关领域的学者都参与了对这球形舱的研究, 而还在地面的一些,可能能够在这次研究中发挥较大作用的研究者,也都第一时间自告奋勇, 将会立刻乘坐近期的地月火箭前来。 其他地面相关研究者,也都第一时间通过远程的方式,参与了这次研究中的相关讨论,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蔺道倒是没有直接参与研究。 虽然某种程度他的研究能力或许也不弱……他对于所有人的感应,让他似乎被动几乎能够理解所有学者的讨论,哪怕再专业。 只要听到,就能够懂。 不过他也就是看着。 在一开始, 一众专家学者们,倒是没有直接将那球形舱打开的想法, 而是在继续组织对15D区域的发掘同时, 对球形舱外部和整体的情况进行确认。 在这儿球形舱被发现过后, 综合此前发现的两千余枚合金碎片的情况,附近月表的地质情况。 学者们给这球形舱原本所在星际飞船,与月面进行猛烈撞击的时间,进行了大致的确认。 “大概在10万年前到8万年前这个时间段内,它和月表进行了碰撞,发生碰撞的程度很剧烈,至少导致它的核心部分,也就是现在的核心舱深入到了月表下五十米的位置。” “然后,大概率5万年前,一颗小陨石撞击了月表,距离发现核心舱位置大概两公里的位置,月表地势挤压形变,把它覆盖到了月表之下更深处。” 这是球形舱被找到之后,根据球形舱表面情况为基准,得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结论。 “10万年到8万年前……” 蔺道看着15D区域分基地内,此刻安放着的球形舱重复了一遍这个时间。 这个时间点,人类的先祖倒是已经诞生了。
相关推荐:
深宵(1V1 H)
旺夫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村夜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过激行为(H)
红豆
乡村透视仙医
弟弟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