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只能算是正常的生理代谢。 这个生物的脑细胞,并不会觉得自己活得更长就高人一等, 这个生物手上的细胞,也并不会觉得比腿上的细胞高人一等,所有人类文明实际上都是这个整体生物的一部分。 整个人类文明,实际上对于虫族化人类文明来说,才是那个‘我’。 而具体的表现就是, 这次人类文明相关学者们,研究员们实现的个体延寿技术,实际上是一种针剂。 在这种针剂诞生后的第一时间, 太阳系内多个工业和生产中心就接收到了生产生物,开始批量制造这样针剂。 而巴纳德16星系列,正在进行巴纳德16星系开发建造的人们, 探索号,远航号,群星一号,三艘远航飞船上的人们,经由蔺道,也收到了该种针剂的制造方式,开始制造。 制造完成之后, 太阳系内,多个工业中心,工业区域的这些针剂,借由人类文明自身夸张的空间运力, 短时间内,就直接分配到了各生活区的各医疗中心。 事实上,在各医疗中心内,这些针剂就放在那里,并没有任何的限制, 也并没有哪一副针剂指定只能够给哪个人类个体使用的情况下, 只要有人们抵达这里,上前,就会有医护人员或者医疗机器人帮忙,完成该延寿针剂的注射。 甚至,对于人类文明来说, 这种延寿针剂的制造流程,原理,相关知识,和其他知识一样,在人类文明范围内也不会是秘密, 如果有谁认为有需要,可以随时通过个人通信终端,联系相关研究人员,知道相关技术细节,并进行讨论。 但即便是这样, 人们依旧是按照原本的规划一样, 只有能力超群,智力超群,延寿能够带来更大价值的人,才会来到这里完成延寿针剂的注射。 对于虫族化的人类文明来说, 这件事情的执行,就跟人类的教育体系运行一样, 是自发的,并不需要谁来进行监督,也不需要特定谁来制定标准,也不需要特意一个人群来判断某些人们能够使用延寿技术,某些人们不能够使用延寿技术。 只要确定自己不必要使用这种延寿技术,人们自然不会前往, 哪怕这种针剂就是自己面前生产出来的,哪怕这种针剂就是自己负责进行注射,也不会有人去动他。 而确定自己应该使用这种延寿技术的人们,也不会去推脱对这种技术的使用, 对他们来说,使命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力量,这是一种责任,而是不是权利。 人们的核心目的是提升人类文明这个整体的竞争力,生产力,而不是某个个体活得更长。 在这些方面,虫族化的人类文明,和正常的群体文明有着本质的区别。 自然谈不上什么残忍和公平的问题。 …… 在人类文明的特质下, 个体延寿技术的大范围应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毋庸置疑起到了相当程度推动作用, 原本可能只能够活到90岁,并且超过60岁可能思考能力就开始大幅度衰退的一些天才研究员,学者, 现在能够活到130岁,并且超过一百岁,才进入大幅度衰老的过程,相当于延长了四十年的科研生命。 而这多出来的四十年里,这些天才们,或许就又能够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内,做出一些成就。 这或许能够支撑人类文明,在星空中走得更远。 此外, 个体延寿技术的大范围应用, 似乎也让人类文明整体再开始了一种演化。 具体表现就是, 人类文明的人口中,天才的比例在增加, 毕竟天才平均多活40年。 而原先还缓慢增长的人类文明平均智商, 没有等到个人通讯系统的进化,倒是先开始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 280年, 人类个体延寿技术普遍应用过后的第四年, 人类文明的平均智商,从143被拉到了144, 看起来只是一点的增长,这之前花了几十年,这会儿才花了四年。 而本质上,是一些人类文明中一些超级天才的智商,硬生生将这个平均数拉上去的。 人类文明新生儿的智商,暂时还并没有什么变化。 人类文明虽然采用人造子宫来繁衍后代已经很久了, 但实际上,并没有大范围的剥夺普通非天才基因的延续。 因为人类目前的生物科技,依旧无法破解基因中,关于人体智商的奥秘。 对于一些天才和超级天才的孕育,一直都是靠种群基数来‘抽卡’,以及独特教育体系下,对所有天才的不遗漏和天赋完全兑现。 …… 285年, 随着人类文明在世的天才和超级天才数量比例,累积的越来越多。 人类文明在一些关键领域的研究,似乎逐渐再有了更快的进展。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算是比较特别的事情。 人类文明相关研究员,学者们,一直心心念念的个人通讯系统,终于还是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进化。 在之前已经实现了能够通过‘想’的方式,在通讯终端上输入文字的前提下, 个人通讯终端再进了一步, 终于脱离了,一直以来,每个人手上佩戴着的手表形式。 变成了直接植入到人头皮下,颅骨外的两块碳基集成芯片。 两块集成芯片,一块在颅顶偏后脑勺的位置,一块在颅顶偏眉心的区域。 虽然在头皮下,但并没有在颅内,依旧是一种非侵入式的设备。 两块集成芯片,或者说终端,单片不超过三平方厘米,厚度最厚的地方不超过2毫米,有一定的柔韧性,可以小幅度的弯折, 植入到皮下过后,有头皮和头发的遮挡,外表基本看不出来。 但这小小的两片集成物,很大程度上,算是此刻人类文明很多领域的技术巅峰产物。 在两片集成物上,都有一块小小的‘电池’, 是人类目前能够造出来的安全储能物的巅峰。 在脱离充能状态的情况下,依旧能够为这两个集成物提供超过三个月的基本运行能量。 此外,在这两片集成物上,还同时集成了无线信号传输和接收系统,无线电力接收系统,能够保证这两片集成物, 在人类文明的城市范围内,随时接收到无线电力传输和信号连接。 而这儿,实际上还只是这两片集成物的边缘能力。 它的核心能力,还是当初那个手表状的个人终端系统, 靠近后脑勺位置的那片集成物,核心功能是捕捉,识别大脑的活动信号, 让使用者能够通过想,来输入文字,乃至一些较为简单的画面。 该片集成物将这些信号收集到之后,识别,转换,发送出去,经由人类文明的通信网络,能够抵达整个人类文明中任何一个其他个体。 这项功能,实际上人们早就实现了,在之前的通讯手环上,已经有过一定程度的应用。 难点其实在于,将这个功能集成到这么小个东西上。 为了完成识别和分析脑信号这部分工作,这小片集成物,实际上有着相当程度的计算能力。 但也就能够满足大部分文字的识别,对于画面的识别,实际上还需要借由使用者所在城市就近的算力集群来完成。 而靠近眉心位置的那片集成物,理所当然的,自然就是接收端。 接收端的功能实现起来,事实上对于研究员们造成了比发送端更大的困难。 要想摆脱传统的电子屏幕, 人们需要利用这片集成物,完成对大脑视觉神经一定程度的干扰, 而且这个干扰还得足够精准,让大脑的视觉神经,能够接收到,人们想要传达的画面。 而这个过程,从纪年155年开始,可以说一直困扰到此刻, 从实现通过想来输入文字的功能,到现在接收端技术的突破,已经过去了超过一百年, 当初所有参与该领域研究的第一代研究员,学者们,均已经离世。 但在他们的后继者手中,这项困扰人类文明超过百年的技术还是最终得到了实现。 而这项技术的最终突破, 实际上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同时归功于,人类与巴纳德文明的战争过后, 人类生物领域,生命科学领域的飞快进步。 生命科学中,脑科学领域相关技术的进步,敲开了人类通信系统完成本次进化的大门。 这块靠近眉心位置的集成物,现在,能够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变为大脑的视神经信号, 在人类传统的左眼视觉中,叠加出一块画面。 让它不太影响人的正常视觉,同时又能够看到来自于另一个人发来的文字,直接代替了传统通讯终端中,屏幕的作用。 当然,最重要的是,人类的大脑在识别这些文字时,比正常观看屏幕上的文字要快得多。 第63章 理想的人类通信系统 因为本质上,左眼视觉中呈现出来的文字乃至一些简单的画面, 是大脑接收到视神经信号之后,在大脑中拟合出来的, 它并不是真得就在使用者的左眼前方呈现出来的一块画面。 也就是说,在通信画面在左眼视觉中呈现之前,实际上大脑已经识别完接收到的通信文字。 这对于使用者来说,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 在接收到人类通讯系统中,另外一个终端发来的消息过后, 不需要去‘看’,一瞬间就已经知道消息的内容是什么。
相关推荐:
恶蛟的新娘(1v2)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秘密关系_御书屋
红豆
将军在上
我的风骚情人
乡村桃运小神医
白日烟波
猛兽博物馆
蝴蝶解碼-校園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