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想陶?别想逃 > 第35章

第35章

意识和灵魂,也就是蔺道的指令。 或者说,这件事情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人类文明结合蔺道,成为一个整体。 这个宏大的计划之下,是有许多庞大的项目要真正完成的。 其中最关键的一个项目叫,“人类工业及生产系统” 负责这个项目的研究员们,学者专家们, 期望将全世界的所有工业数据,录入同一个电子系统中。 让目前整个蓝星上,大大小小,各领域上下游的工厂,全部成为这个生产系统中一个基本单位和终端。 让整个工业的生产数据,都在这个系统和这个系统的子系统,子模块流动。 然后基于这个工业生产系统,完成整个工业体系下所有上下游生产单位直接的协作。 具体到某一个工厂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 如果这个工厂是他所在产业链的下游,那么他在生产计划中需要的上游产物。 就会以生产任务的形式,立刻进入到上游所有有生产能力的工厂生产流程中。 如果这个工厂是所在产业链的上游,那就是反过来,按照下游需要直接生产工厂产物。 整体运行起来的效果就是, 直接抹掉了正常的商业过程,完全意义上的按需生产, 在生产需要产生的同时,该工业领域上下游工厂,都会同时运转起来。 最终想要达到的就是, 当蔺先生给出一个指令,如果涉及到任何方面的工业生产, 那各生产单位的人们,就会立刻意识到自己应该负责哪部分工作。 就像是此刻的月面基地建造, 当这个目标下达的一瞬间,那么运力方面,火箭生产中,可能火箭中一个设备里的小部件,生产这个部件的企业就会立刻行动起来。 基地舱室方面,可能一个配套仪器的配套部件,就会立刻开始进入生产。 一个宏大的目标,经由这个统一的人类生产系统,就会瞬间被拆分成一系列具体的生产计划。 事实上,借由这个系统,将全球工业生产以跨越空间距离的方式,形成一个万能的超级工厂。 这个超级工厂能够按照蔺道的需要,吐出任何人类工业和科技能够制造的东西。 做这个生产系统项目的研究员们,甚至期望能够将科研体系和教育体系也彻底加入这个系统之中,而不是作为另外的单独系统存在。 这样,生产体系中出现的,人类工业和科技无法完成的任务,就会直接转化为科研任务,由相关领域学者攻关这些问题,甚至,实时调整教育体系,增加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 此外,这个生产系统还有很多发展方向,比如,所有工厂完成智能化,智能化生产设备直接经由这个系统远程系统。 将这个‘超级工厂’整体化更彻底一些,将这个生产系统直接变成这个‘超级工厂’运行系统。 不过, 显然易见的是,这个‘人类工业及生产系统’的建立是相当麻烦的事情。 哪怕整个工业体系中,所有生产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都拉满了,自发的将各自工厂所进行的生产数据录入了这个新生的系统之中, 但如此庞大的系统,分成若干子模块,梳理起来都需要花费不少功夫。 也就是蔺道的能力影响,不然这是一个怎么样也无法完成的任务。 此外,这个系统完整的,而非分模块的运行起来,也需要一个庞大的算力。 为此, 在这个整个计划中,实际上都还有一个‘研发更高性能运算设备’的研究项目。 而除了这个‘人类工业及生产系统’的建立以外, 为完成‘人类整体化’这个计划, 其他项目动静也一直不小, 各区域为了调整工业布局,如果在蓝星的天空中俯瞰, 基本每天,每时每刻都有旧的工厂被拆除或者转移,也有新的工厂,密集的在规划区域建设起来。 这些拆除,建设,转移,在整个世界,从进入到纪年17年开始,几个月以来就没有停过。 哪怕整个蓝星上的几十亿人们通力协作,这项工作在其他任务进行的同时,依旧需要再花费不短的时间。 此外, 对于此刻的全球运输网络, 一众研究员们,学者们,自发形成的管理会议,也不太满意。 如果整个人类文明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那么交通系统,就是这个生命体的神经和血管。 为不同器官运输着营养,也对于不同器官的需要,及时做出反应。 目前,这个人类生命体的神经反应和血管运输还是太慢了。 人们期望建立一个更高效的全球交通网络。 为此,在‘人类工业系统’下,还特意先弄出来了一个子系统, 就叫‘人类交通系统’。 人类交通系统往下,所有交通渠道,统一管理,统一标准。 在夸张的,齐心协力的协作下,努力下, 这几个月以来,整个地球上,肉眼可见的多出来不少铁路,串联着工业系统, 多出来不少飞机航线,也调整了大量原本的航线,水路运输也是一样。 但即便是这样,人们依旧对此不太满意。 他们期望这个‘人类交通系统’能够某一天升级为人类智能交通系统, 这个智能交通系统甚至不再局限于地面和地月,至少先覆盖整个太阳系。 只是人类交通系统智能化,也有一个同样的问题,就还是算力不够。 此外,即便是只考虑短期,不少研究员还是认为现在的交通太慢了。 为了继续提速, 不光在轨道交通上下功夫, 这个项目的研究员们还期望,如果星际飞船技术突破,是否能够新增一些升空入轨,再重新落到地面另一点的立体交通网络, 满足更快的运输需求。 而这一点,就涉及到最近人类文明进行的,除人类整体化这一基础工作之外的另一件事情。 ——更先进的星际航行技术,星际飞船的研究。 …… 不管是针对现目前月面基地,月面城市的建设,还是考虑到蔺道的远期目标, 都对人类拥有一种更高运力的星际飞行器提出了需求。 对于此,相关领域的研究员们内部,稍有一些小分歧。 一部分研究员们认为, 电推进飞船才是未来,应该集中精力拥抱未来。 而另外一部分研究员则是认为, 虽然不否定电推进更符合对未来的期待, 但目前,火箭推进,化学火箭的极限还没有到。 考虑到电推进的现状,以及电推进需要考虑的能源问题, 还有目前对运力的紧迫性,应该继续化学火箭推进器的研究, 直到化学火箭到尽头之后,再考虑电推进飞船。 而对于这两种观点,人们最终的选择自然是……电推进飞船和化学火箭推进同时进行。 在蔺道的目标要求之下,人们有足够的研究力量,同时推进两个方向的研究。 到目前,新型化学火箭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眉目, 电推进飞船进展较为缓慢, 因为不光涉及到电推进本身的问题,还有电推进能源来源问题。 而这, 其实就是人类文明此刻进行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对可控核聚变或者其他新型能源技术的研究。 月面基地,月面城市的建设,人类工业的整体化,电推进飞船技术的研究, 都拉高了人类文明此刻对于一种更强大,更先进能源技术的需要。 目前月面基地的能量来源,主要还是来自于大量铺设的太阳能板, 但随着月面基地继续扩大,以及月面城市的建设,这条路子就会遇到一个问题。 倒不是铺设太阳能板,转化的能量无法供应月面城市的运转。 但月面一个昼夜一个月,白天半月,晚上半月。是有晚上的, 以太阳能板作为能源来源,就对人类的储能设备提出了极大的要求。 不然,可能要考虑在月面不同位置铺设太阳能板集群,并且在月面建设一些特高压电力传输线路, 来保证月面城市进入夜晚之后的电力供应。 但这种做法,实在是看起来有些治标不治本。 或许能够作为一个短期过渡方案,但从长远来看,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的需要,几乎是必然的。 这似乎是人类文明走向星空无法绕开了的一个起步技术, 这是人类文明的科技,目前能够触及到的,最接近无限能源这种概念的技术。 不是说,可控核聚变技术真得能够无限能源,但至少能够支撑人类文明用许久。 对这项研究,人类文明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员。 其中核心研究员可能仅有几千位。 但边缘,从事一系列往下拆分出来的,子项目的研究员,可能超过了一百万人。 这些人中,此刻手里从事的研究工作,可能表面看起来和可控核聚变研究毫不相关, 但事实上,却是可控核聚变研究中,某个大难题,不断拆分下去,拆分到最末端后的项目。 这是过往时代,几乎没有可能投入研究力量。 就这么多研究员,管理起来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么庞大人员数量的一个项目,必然会拆分成若干级,然后,这样即便勉强运行起来, 运行过程中,大部分研究力量可能都会被内耗掉,难以做到1+1大于2的效果。 这几乎只能是此刻虫族化的文明能够做到的事情。 这个项目的管理压根就不存在, 所有人自发凑在了一起,都倾注了自己所有精力,有

相关推荐: 新年快乐(1v1h)   交流_御书屋   深宵(1V1 H)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我的风骚情人   顾氏女前传   开局成了二姐夫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