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 比如, 为什么陆安询问问题,要在下朝路上问他, 而不能等他回家。 但当他听到同僚们小声地交谈, 惊叹“陆九郎竟然真与魏家有旧, 莫非真是他魏家的好女婿”时, 整个人一下子摇摆了起来,捻了捻胡须,笑道:“九郎君且说来听听。” 心里也给陆安找了借口:观音她必然是听到了此前官家发作的事, 这才特意在下朝路上, 在其他同僚面前对他毕恭毕敬, 好为他长脸。 陆安提高了声音,争取让远处的人也听得到:“《论语》有言:子曰:《书》云:孝乎唯孝, 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 “可在下去读《书·君陈》,却见其上写的是:惟孝友于兄弟, 克施有政。” “二者前后不一,不知是哪一本书错了。” 《君陈》属于《古文尚书》,所以,是孔子记错了,还是《古文尚书》错了? 魏乾谅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消失了。 至于其他官员…… “咦?” “唔……” “哎呀呀,这可有趣了……” 同僚们互相递了个眼色,目光中多了几分看热闹的兴味。 合着他们是误会了,陆九郎来此不是女婿来见岳父,不是想当众示好,而是来故意为难人的啊。 啧啧,看来这对“翁婿”私底下也没那么简单。 * 陆安这个疑问问的一点也不简单。它涉及了今古文之争。 这争斗的源头要追索到秦始皇焚书之时,始皇为了保全自己的统治,也为了消灭六国文字的载体,民间藏书,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都要强行烧毁。 ——《史记》只记载了“非秦记皆烧之”,并没有记载过秦始皇焚书之前将藏书抄录一份,收藏于咸阳宫中这个事。这番言论首次出现在遥远的清朝的《焚书辩》中,且为孤证,没有其他佐证。 始皇焚书,儒者不忍自家知识传承断绝,遂竭尽全力将这些经典文章背下来,或者想方设法将其藏起来,期待着有哪一天禁锢松动了,能把这些文章默写抄录出来,让其重见天日。 他们等到了。秦灭汉立,惠帝四年除《挟书律》,民间允许藏书了,此时经历过秦末乱世,侥幸还未曾死绝的老人们立刻将其口述背诵抄写出来。 ——这就是今文经书和今文学派的由来。 当然,也因此,今文经书里出现了夹带私货、记忆错乱、胡编乱造的情况那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至于古文学派,它是这么来的: 传说中,有这么一天,汉武帝末年,鲁共王为了扩充自家宅院,把孔子故舍毁坏,发现里面藏了用篆文写的经书,其中就有《尚书》。 这些古文经书一被发现,立刻被孔子后人献上去,恰逢巫蛊之祸,就没有被列于学官。从汉武帝末年,一直到哀帝年间,约莫百年左右,才由刘歆上表请求将《古文尚书》及一系列古文经典立于学官。 自此,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就开始争起来了。 古文学派觉得自己才是正统。 今文学派说你放屁,我们从秦末汉初传承到现在,历经多少磨难,一直都是汉朝官方正统经学,你这个不知打哪来的突然蹿出来东西,也好意思跟我们争正统地位? 打来打去,争来争去,汉朝争了两百多年,魏晋南北朝继续分裂,直到隋唐时才统一融合,宋明时期和平了一段时间,到晚清时再次爆发。 陆安如今所在的时间段就是和平时期,不用担心被卷入学术纷争。 但是,这不代表证伪《尚书》就不危险了。 魏乾谅的脸一下子就绿了,像是生吞狗屎一样。 双眼打量着陆安,一下子回过味来。 这人哪里是来讨好他,为他保留体面的!她分明是心中有怨,来讨债的! 好啊!好啊!真是他的好女儿! “九郎!我虽非是你父你祖,可两家终究有婚约,我托大,自称你长辈。今日我要与你说道说道,绝不能让你误入歧途。” 魏乾谅脸上虽大汗淋漓,但他的反应极快,立刻将这个问题打入歧途,声音也特意拔高了:“你看《论语》,看《尚书》,是要从去看先贤的学问的,而不是让你抓着一些细枝末节不放!何况,先贤又怎会有错!先贤自有其深意。而‘经’亦不会错,万千学子,往来大儒都不曾怀疑二经有错,偏你机敏?” 陆九郎好像一下子就失去了过往的伶牙俐齿,面对如此诘问,只是迟疑道:“可是……” 魏乾谅打断了她:“没有可是!小儿辈还是回去再多念念书吧。” 陆九郎抿了抿唇,将《论语》与《尚书》抱在怀里,转身离去,不知是不是生气了,没有和魏乾谅多说一句话。 魏乾谅沉浸在寒颤、惊恐还有松了一口气的情况里,庆幸自己逃过了一劫。再看陆安背影时,皱起了眉头。 ‘女人家就是多事,终究没大器,连《论语》《尚书》错漏这样的事都敢拿出来言说。’ 心里念头一闪而过。魏乾谅甩甩袖子,无可奈何地摇头。 * 陆安将“工具书”放回背囊中,微微垂首,边走路边想《古文尚书》的事情。 这时一双印着云纹的菱口编织鞋出现在她面前。 陆安惊讶地抬头。 她面前站着一个青年,从下到上是一双编织鞋,一身皂下裤,一袭青直裰,腰间束着一条绛红丝绦,外罩一件月白色罗袍,袖角微扬,手执一柄折扇,含笑看着她:“陆卿。” ——刚下朝的官家不知是用了多快的速度,才将朝服换成了常服。 陆安有些疑惑:“大王怎突然来寻某?” 柴稷说:“出门在外,称大郎便是。” 又道:“闲来无事出宫走走,正巧遇见了陆卿你。” 陆安一眨巴眼儿,没说信,也没说不信,只也笑道:“原来如此。” 柴稷道:“既然遇到了,那便陪我走走吧。” 他们走在汴京的街道上,路过了小摊子,路过了大店铺,街边炉子上的罐子发出噗噗声响,不知是在煮什么,也不知是在卖什么。 天光越加白亮,周遭人来人往,汴京是那么的喧闹。 “真繁华啊,比之大唐长安也不逞多让,陆卿你说是吧?” “是。” “但你祖父曾私底下与我说,越见汴京繁华,就能见大薪之苦。举国之力供一城,城下是白骨累累。” “是。” “我
相关推荐: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红豆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鉴宝狂婿
乡村桃运小神医
恶蛟的新娘(1v2)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