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旧使用的地球时间。 此刻,相对于178年, 群星一号在宇宙空间中,以极限速度的航行已经再过去38年。 群星一号已经行驶到距离地球母星5.34光年的位置。 以黄道面为基准的话,此刻群星一号应该是在黄道面的斜下方。 相对于群星一号附近的宇宙空间来说, 群星一号,正在从一个太阳系外行星系的边缘位置擦过, 群星一号的确定航行目标,在62光年外, 这个擦肩而过的行星系,只是途径,群星一号也没有刻意转向进入这个行星系。 此刻的位置,距离这个行星系的中心位置,大概有1.2光年。 按照航行计划,群星一号预期在20年后,远离这个‘擦肩而过’的行星系。 星光是第二代飞船人类中,第三个从人造子宫中孵化的孩子, 从小就表露出来对于数字敏感的天赋,根据人类教育体系的培养路径, 星光学习成长也是朝着该方向而进行着,契合着的培养方案,加上虫族化人类不会放弃,不会懈怠,永远积极的特性, 自然完全激发了星光的天赋。 此刻,从身份上,他应该算是一位数学家, 不过同时,他还在飞船承担一份他完全能够胜任的职责。 当初起航的群星一号上,和其他远航飞船,包括头批的探索号,远航号一样。 内外部,搭载了大量探测设备仪器和深空研究设备。 远航飞船不仅仅是前往深空,前往宇宙中更遥远的地方。 沿途过程中,事实上还同时收集着大量关于行驶过空间的基础数据, 这些数据,将为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对于宇宙的更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星光,此刻就承担着部分探测设备的监测和维护任务。 这会儿, 虽然距离他这段工作时间结束已经只剩下7分钟时间, 7分钟过后,就会有另一位和他同样岗位,不同时间点的另一位工作人员来接手他的工作, 但相比于此前数小时的专注,这会儿的星光在状态上也没有任何区别, 事实上,也不会去关注此刻的时间是否距离这个时间段工作结束已经近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 星光的负责探测仪器,捕捉到了一段特殊的电磁信号。 从信号特征上来看,这段信号是有一定规律的。 信号的持续时间很短,并且并不强烈。 总持续时间仅7.42秒,就像是闪烁着的星光一样,一闪而逝。 探测仪器的智能程序也并没有报警。 宇宙空间本身,就不太安静, 对于这样灵敏的探测仪器来说,充斥着大量噪音。 让整个探测仪器就像是严重耳鸣的患者。 一些看起来规律的信号,也基本是脉冲星信号。 而为了捕捉到更多有效的信息,对于宇宙空间里的噪音,探测仪器的智能程序本身也是过滤掉,或者说忽略掉的。 它会如此的记录下来并且呈现出来,并且分类保存在数据库中, 但并不会立刻将它特殊标注出来。 但,除了探测设备本身,还有星光在。 星光的天赋很大程度上就是他负责这个岗位的原因, 几乎看到这个数据的第一时间,主观意识还没有给出回应,潜意识就已经让星光感觉这个仅持续了七秒的数据有些异常。 如此短暂而微弱的信号,还淹没在大量噪音信号中, 还是在这儿即将换班的时刻, 如果是正常的群体文明中个体,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一样忽略掉了这个信号。 或许直到后方的研究,对相关基础数据进行筛查研究时,才能够发现。 但虫族化的人类文明,特点就是……不会在真正结束这次工作前懈怠下来,始终保持着认真。 这或许应该说是一种,不是巧合的巧合,一种看似巧合的必然。 星光立刻手动将这段特殊信号标注了出来, 然后调出更多数据,判断出了这段特殊信号的来源。 可能是这个信号来源实在是太近了,至少相对于宇宙的尺度来说太近了。 几乎没有怎么费功夫,星光就确定了,这段特殊信号,来自于正和他们擦肩而过这个行星系内部。 从数据强度上来说, 这段特殊信号不像是对着他们发射的。 而是正常活动和扩散过程中,被他们的仪器捕捉到了。 紧跟着,第一时间,通过通讯系统,星光就将发现这段特殊信号的事情通告了飞船上其他所有人。 哪怕这段信号意味着什么看起来还没有确定,哪怕这看起来,只是星光的主观猜测, 但对于整个群星一号飞船上的人们来说,也没有花费什么决策时间, 紧跟着,人们将飞船所有可能用得上探测设备,对准了正在掠过的这个行星系内部, 试图捕捉到从这个行星系内部,溢出来的第二段类似的特殊信号, 在各探测设备的智能程序中,人们也将这段信号的所有特征点标注了出来, 让各探测设备再捕捉到时,就会触发警报。 飞船上的研究员们,也开始针对这段信号本身,集中进行研究。 当然,也没忘了经过蔺先生,将这段信号的内容,通告给后方母星, 有母星更强大的科研力量,一起尝试对这段信号进行分析——蔺道在冬眠时,也不影响他对于人们的感应。 …… 时间过去两个月,来到了当年的十月末, 8月时捕捉到的特殊信号依旧是群星一号捕捉到的唯一特殊信号。 这段只维持了的七秒钟的信号,似乎就只是宇宙以一种未知的形式,给人类文明开得玩笑。 可能它就是宇宙中发生的一个偶然,就像是那些脉冲星信号那样……并不是人类文明所期望的那种,文明活动迹象。 而且,这里,距离人类的母星,太阳系太近了, 五,六光年的距离,放在银河系的尺度下,也相当于门对门, 如果这里真得有地外文明活动的迹象,以人类文明此刻的探测技术,应该更早时候就能够观测到一些蛛丝马迹。 不过, 在集中了大量相关领域的研究员们对那段捕捉到的唯一特殊信号进行分析过后, 一众研究员们虽然没有破解出这段信号所代表的内容,毕竟这段信号实在是太短了。 但都一致的做出了和先前星光相同的判断。 他们依旧认为这段信号是特殊的,即便是真得是宇宙中的一个偶然,这个偶然本身也已经足够令人感兴趣了。 那么, 对于此刻的群星一号来说,就面临着一个选择。 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继续沿着既定的,从该行星系擦肩而过,同时,在还未远离这个行星系的20年时间里,继续抓紧时间,对准这个行星系内部, 持续监测该行星系内部是否有新的特殊信号传出。 亦或是做其他选择。 群星一号和人们的选择是——直接转向。 …… 为了一次单独的,孤立的,偶发的信号,就直接调整原本将持续千年的航行计划, 这似乎有些大动干戈。 毕竟现在唯一的佐证,就仅仅是那一小段不知道什么意义的特殊信号, 从统计领域的置信度上,这种无法再重现的现象,置信度似乎都不过关。 但对于虫族化的人类文明来说, 还有个优点,就是信任。 对于星光的判断,后方一些研究员们的判断, 群星一号上的人们有着基础的信任, 这种信任放在科研领域,并不是说不质疑, 而是说,不忽略。 如果说,这个此刻群星一号正擦肩而过的行星系内真得有什么。 那真是只能算他们倒霉。 对于其他‘正常’的文明来说, 在该行星系本身就不是航行计划途径地的情况下, 仅仅捕捉到一次,算是有些特殊的简短信号,而此后再没有任何可重复的特殊现象,异常现象被发现的情况下, 大概顶多有一些怀疑,但直接凭此改变先前航行计划,基本是不可能的。 毕竟,这还算是节外生枝了,这种未知的地域,本身就意味着风险。 但,谁让此刻遇上的恰好就是虫族化的人类文明。 这种孤例,就已经足够群星一号直接转向了。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要的就是‘节外生枝’,哪怕这次转向最后什么也未曾发现,完全没有实际意义, 对于人类文明,对于群星一号的所有人也没有关系,他们不在意这种牺牲。 只希望为蔺先生找到一些,蔺先生肯定感兴趣的东西。 某种程度,这似乎有些不讲武德, 相当于在原本道路上走着走着的时候,在隔着老远的地方瞥见一点模糊不清的影子,人类就直接径直冲了过去。 但此刻, 人类文明就是这样决定了。 …… 当天,群星一号上的船员们,就像蔺道叙说了希望重新启动群星一号的推进系统, 将群星一号减速之后,转向进入到现在擦肩而过的这个行星系。 蔺道,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的。 他同意了群星一号船员们的决定。 倒是没有立即直接‘跳’到群星一号上,不过也不时关注着群星一号那边的情况。 而群星一号,在得到蔺道的同意过后,开始执行减速转向流程。 减速流程进行起来,倒是没有花费加速那么长的时间, 但前后也花费了九个月的时间,让原本8%极限速度衰减到了1%光速不到, 减速的过程中,群星一
相关推荐:
强开初蒙(艳妻系列之一)
玻璃糖(BG短篇集)
韩娱之只能靠性爱维持生活(BL)
俏丽小污女
月与山丘(真骨科,1v1)
蜂巢[末世]
末世后人鱼搁浅
0852
迷乱情欲
万人嫌真千金不做恶毒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