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下来。” “臣只恐有朝一日,陛下若发现蔡确无辜,心中难免后悔。”司马光徒劳的反对着。 富弼与文彦博顾视一眼,目光稍触即分。二人都知道皇帝的心意早决,认定了蔡确是昌王收买的人;而吕惠卿急欲将蔡确定罪,无论蔡确是不是无辜,这个并不怎么得人心的御史中丞,已是难逃被贬黜的命运。富弼与文彦博却不似司马光那么“迂腐”,二人绝对没有兴趣替蔡确辩护。果然,便听赵顼断然说道:“卿不必多言。明日朕即降诏,让蔡确去凌牙门做都督,以邓润甫代之为御史中丞,以许将为翰林学士兼开封府尹。” 在场之人,富弼是致仕的老臣,皇帝不问,不便发表意见;而韩维则无可无不可。吕惠卿、文彦博、司马光是宰执,对于负责监督自己的御史中丞的任命,更是不便反对。但是这三个人心中都不免要暗暗苦笑,许将这个状元郎倒也罢了,邓润甫这个御史中丞,却是王安石当年一手提拔的人物,与御史台的许多御史关系密切,比起蔡确来,只怕是毫不逊色。但是此时众人却顾不及这许多,便听吕惠卿说道:“既然此事已解决,那么前去召各老臣入京的使者,是否也可以追回?以免惹人猜测。” 赵顼点了点头,道:“如此亦好,免得累他们往返劳累。”他当初如此大张旗鼓,一是为了制造假象,同时也是不知道昌王究竟有多大能量,最重要的是借元老重臣的威望,来对抗可能来自宫中的压力。此时见跳起来的人物,原来不过如此,而宫中也十分平静,自然也不愿意搞得惊天动地。富弼与文彦博却又是愣了一回,本来这句话是文彦博要说的,没料到吕惠卿倒抢先说了。富弼与文彦博都不愿意这件事久拖不决,二人担心万一王安石入京,皇帝忽然有了别的想法,那就比起一个昌王来要糟糕多了。这也是二人反而支持吕惠卿早点拿蔡确做替罪羊来敲山震虎的原因,二人没有想到的是,吕惠卿竟然比他们更加积极主动。 九百八十里之外。潼关。 站在潼关之外,仰望这天下雄关,石越不由想起张养浩的《山坡羊》。他下了马车来,慨然吟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好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个三十来岁的灰衣汉子骑着一匹河套马从潼关方向缓缓而来,一面呛声吟道:“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依稀却正是石越刚刚所吟之曲子。 石越心中大感骇异,须知道这张养浩是元朝人,这曲《山坡羊》石越以前并未写出来过,当时之人,自然不可能知道。那么此人必是刚刚从自己口听到的,但是那人眼下距自己的距离,少说也有二百步,他吟词的声音远不及对方之洪量,对方能听得清清楚楚,显然是听力过人。只见那人到了石越车驾之前五十步左右,便勒马停住,抱拳问道:“不知是哪位官人车驾在此?” 石越定睛打量此人,见他身材魁梧,剑眉入鬓,星目生辉,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洒脱,不由暗暗赞了一声,高声回道:“在下石越。不敢请问足下尊姓大名?” 那人听到石越之名,不由吃了一惊,诧道:“可是新任陕西安抚使石大人?” 石越微微一笑,回道:“正是石某。” “草民史十三,不料今日得见石学士。”史十三早已跃身下马,大礼参拜。 石越却并不上前相扶,只是远远抱拳还了一礼,道:“足下亦非常人,不必多礼。” 史十三起身凝视石越,笑道:“久仰学士的大名,刚才一词,牌调新鲜,想是学士所作新曲。那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实有佛子之大慈悲心。” 石越叹道:“自古以来,治乱循环,朝代更替。大凡一代之亡与一朝之兴,帝王将相或有得意者,有失意者,惟百姓只有一个‘苦’字。所以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以万骨枯而换一将成,用千万百姓的生命与鲜血来换取一姓之权力或是某种志向,表面上说起来,人人都是冠冕堂皇,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究其实,本质上又能有什么区别?天下凡可置百姓生命安宁于不顾者,又岂能指望他得势之后真能为百姓着想?” 史十三双目炯炯,赞道:“学士高见,非贤者不能及此。” 石越苦笑摇头,指着不远处的潼关城池,道:“这一座城池,不知见证过多少中国人的鲜血。” “在下虽山野鄙民,亦曾读过学士《三代之治》诸书,以学士之材智,想来有办法让天下不再流血。” “我亦不过一平常人。若能以一己之力,让大宋脱此治乱循环之怪圈,使中国少流血,多太平,于愿已足。”石越说到这里,不由触动怀抱,慨然长叹。其实说起来,要实现他的理由,百姓同样会要有巨大的牺牲,只不过石越与旁人的不同,是他对于这牺牲,绝不会认为是理所当然而心安理得。 史十三顾视石越良久,忽然叹道:“久闻石学士之名,不料竟有此慈悲之心。三秦传闻,学士知杭州,兵锋及海外;学士抚陕西,烽烟起西北。自元昊以来,陕西父老,苦于西事久矣……” 潘照临此时已到石越身边,听到史十三的话,不由冷笑道:“欲罢西事,当先灭西夏。若李氏不亡,陕西百姓欲求安宁而不可得。” 史十三的目光扫过潘照临,却停留在石越脸上,问道:“此亦学士之意?” 石越却不愿意和一个萍水相逢之人谈及此军国大事,只淡淡回道:“军国大事,非一地方守臣所能决断。自有朝廷决之。”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史十三喃喃说道,忽然纵声笑道:“西夏闻学士来陕,坐立不安,竟密遣刺客数十购学士首级,我本以为此辈杯弓蛇影,草木皆兵。不料竟是冤枉了他们!” 他此言一出,石越倒还罢了,潘照临却是脸色一变,厉声问道:“阁下何由得知?”侍剑早已摘弓搭箭,瞄准史十三。众护卫亦纷纷取弓在手,围了上来。石越见史十三脸色从容如常,毫无惧意,忙举手止住众护卫,道:“他并无恶意。” 史十三笑道:“学士不可过于轻信生人。学士的首级,值三千两黄金,来刺杀学士的人不绝于道。在下本来也是个刺客,不过见到学士之后,却改变了主意。望学士能善自珍重。” 石越没想到史十三自承是西夏的刺客,一怔之下,竟生了好奇之心,问道:“足下是宋人还是夏人?” “自然是宋人。”史十三笑道:“那来刺杀学士的刺客,只怕十之八九,都是宋人,都只是为了三千两黄金罢了。不过学士亦大可放心,只要严加防范,擒杀几个刺客,枭首于辕门之外,那别的刺客,自然也就退了。黄金自然招人喜爱,但是性命却更加要紧,我等既不忠于大宋,更不会忠于西夏。” 潘照临悠悠道:“端的是好计谋。那在下倒有个不情之请。” 史十三笑道:“既是不情之请,就不用说了。你无非是想借我的首级一用,来震骇刺客。但我却非常爱惜自己的性命,这是断然不肯的。” 侍剑冷笑道:“这只怕由不得阁下。” “不得放肆。”石越喝道,一面向史十三抱拳道:“大好男儿,不能为国家效力,实是可惜了。但是阁下报警之高义,在下亦不至于恩当仇报。请!” 史十三脚尖一点,跃上马背,稳稳坐了,笑道:“多谢学士,后会有期。”说罢双腿一夹,一阵黄尘往洛阳方向去了。 “此人亦是豪杰也。”石越望着史十三远去的背影,叹道。 “公子不当放了他。”潘照临不以为然地说道,“我看他身手非凡,若能取他首级,后面的刺客必然知难而退。” “我岂能为不义之人?”石越不悦的说道,“先入关吧。今晚便在潼关歇息。” 自从邂逅史十三之后,石越一行便加强了戒备,并且路上也不再耽搁,从潼关到长安,不过三百里路程,全是
相关推荐:
小白杨
总统(H)
吃檸 (1v1)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凄子开发日志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蔡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