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从正阳门下开始 > 第143章

第143章

众人自然都知道富弼所谓“患难之交”是什么意思,当年夏竦陷害范仲淹一派,就是从富弼入手,命其婢女伪造石介为富弼撰写废立诏书,诬蔑富弼欲行“尹霍之事”。 赵顼淡淡一笑,道:“公可谓用心良苦者。” “不敢,臣是为国家爱材。” 赵顼点点头,又问道:“高丽使者求救,富公可知此事?” 富弼欠身道:“臣傍晚方到汴京,便由万胜门悄悄入城,此事却是不知。” 文彦博见皇帝目视他,忙说道:“高丽二王子在辽东为耶律信所败,遣使来华,请大宋相救。使者提出三个要求:其一,请大宋出兵燕云或者对辽国施加压力,防止契丹人在开春后反攻高丽;其二,请大宋停止向契丹卖武器,特别是震天雷,同时以更优惠的价格卖给高丽可装备两万军队的武器、盔甲以及震天雷,并允许高丽国用来五年时间来偿还这笔债务。其三,请求大宋海船水军派军驻扎江华岛等高丽港口……” “且慢。”富弼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问道:“高丽请大宋驻军?江华岛在何处?可有高丽地图?” “江华岛之位置,大约在高丽的开京与扬州之间,与礼成江隔海相望,是开京出入东海之门户。” “这……”富弼愕然道:“文枢使的意思,是说高丽国请大宋在其咽喉之地驻军?” 不仅仅富弼,连吕惠卿、司马光、韩维都觉得匪夷所思。高丽国王莫非老糊涂了? 文彦博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 “为何?” “我问过唐康与秦观。二人以为这是高丽国国原公王运因为辽东失利,在国内陷入危机,希望可以借大宋之驻军以自固。若大军在江华岛附近驻军,则必然可以威慑其国内的反宋势力,而只要高丽国持亲宋之国策,则王运之位置就会巩固。本来此事当先问薛奕、张商英与蔡京之意见,但是此事只怕不能久拖,久拖恐高丽国倒向辽国,反坏大事……” “朕亦问过王贤妃,所言亦大抵如此。朕揣测高丽国之意,无非有二,一是借此向辽国宣示其与大宋之关系;一是王运要借大宋之军威自固。” 文彦博道:“陛下所言甚是。此事于大宋有利无弊。大宋海船水军巡弋于杭州与高丽之间,原就急需在高丽有一个海港休养。唐康与秦观又道高丽之东,与日本国之间,有一大岛,若海船水军能扼据此岛,太平无事,可以据此补给;一朝有事,东可进攻日本国,西可割断高丽与日本国之联系,抄掠高丽之后方。此时高丽有求于我,不防借机向高丽索要此岛,只说维护高丽与日本国之间航路安全所必须便是。” “富公以为如何?”赵顼将目光转向富弼。 富弼思忖了一会,欠身道:“臣以为两国之交,以利害为先,信义次之。高丽与大宋,无论从利害信义,都不能弃之不顾。高丽若亲宋,则辽国有腹背之患,此国之大利。今其有求于我,不便断然拒绝,恐其绝宋亲辽也。但出兵燕云自是不行,遣一使者往辽,请辽国息兵,则无不可。至于武器,可以卖武器,不可以卖盔甲,东夷非信义之邦,日后他要背信弃义,是养虎成患。若其定要买,可以卖纸甲与皮甲,铁甲我大宋自用尚且不够,哪有多余卖给他们?至于驻军,不妨许诺。东方海岛,我大国不好乘人之危,强要他的,不如便用一千枚震天雷买下他的岛,亦不使大宋背上趁火打劫的恶名。” 赵顼却有几分心疼,道:“区区一海外荒岛,似值不得这许多。朕以为八百枚震天雷便够了。停止出售给辽国震天雷却是断然不行的。若不卖给辽国震天雷,辽国焉能卖给大宋马匹?” “陛下英明。”富弼此时侃侃而谈,早就把当年奉劝皇帝“二十年不谈兵事”的立场抛到了九霄云外,“辽国亦虎狼之邦,难言信义。臣在洛阳,亦耳闻辽人战绩,辽主亦可称英主。将震天雷卖给辽人,一要防他仿制,二要防他有朝一日,用来对付我大宋。” 吕惠卿笑道:“韩国公不必担心,此事朝廷早已防到。只是辽人若不知道火药配方,要仿制也是千难万难。” 赵顼也笑道:“苏颂与沈括前几日上表,道兵器研究院将于二月初一再次试验新武器,威力巨大,远胜震天雷与霹雳投弹。若试验成功,则开封城墙就需要改建了。朕打算到时候扩建开封城,把白水潭一带,括入城墙的保护当中。不过眼下,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先解决了。” 他此言一出,众人皆知终于谈到正题,尽皆肃然,屏声静气的听皇帝说话。 “数日以来,朝廷中请立储君的呼声不断,而其中颇有可玩味者。”赵顼淡淡地说道,一面指了指旁边一个堆满奏章的案子,“不到十天时间,朕这里请立储君的奏折共计有八十二份。压力不可谓不大。” 吕惠卿见皇帝的目光移到自己身上,忙接过话来,道:“这八十二份奏折中,分别有两种用词,一种是请皇上早立太子,一种是请皇上早立国储。”众人虽然早知道要谈的内容,听到这里,心中还是尽皆凛然。“太子”与“国储”,含义并不相同,太子自然是国储,但国储却未必是太子,故凡请皇帝立太子的,十之八九,必然是不明真相的朝臣,不过为了国家社稷考虑,进此忠言;而请立“国储”的,其用心就很难说了。又听吕惠卿说道:“臣这几日无论在尚书省或是在府中,百官来见臣,请求臣督促皇上立储君的,不下百人。臣正言相告,道皇子已为尚书令,上意已明。闻此言而退者,约有一半,另有一半,或谓名不正而言不顺者有之,更有一些人,却是出言放肆,说些什么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之类的混话……” 除了富弼之外,其余三人都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但是三人都与吕惠卿不和,却没有人应他的话。文彦博看都不看吕惠卿,只向富弼说道:“朝中有些别有用心之人,与一些不明真相的官员,搞了个联名上书,连两府官员中,亦有附和者。” 富弼脸上肌肉一动,问道:“联名上书的臣子,官衔最大的是谁?” “联名上书的都不足道,倒是朝中另有一人,虽未联名上书,却是言辞恳切,持论甚坚,屡次上书让朕早立储君,政事堂移书相问,谓皇子已为尚书令,何必再兴事端,他却道中外疑惧,一尚书令不足以安人心。”赵顼脸上带有一丝讽刺的笑容,语气几乎有点刻薄了。 富弼欠身问道:“敢问陛下,此人是谁?” “便是朕的御史中丞蔡确蔡大人。” 一直不曾说话的司马光忽然欠身说道:“陛下,臣以为此时不宜下定论。蔡确的奏折,臣亦读过,彼虽然首倡立储之说,但是却恪守御史中丞的本分,并未与百官联名上书,也不曾言及不立皇子。不过是劝皇上早安人心而已……” 赵顼望着司马光,诧道:“卿向来不喜蔡确,为何反为他说话?” 司马光朗声回道:“臣不喜蔡确是实,若以臣之本心,以为蔡确非正人,宜当窜之远方,不可置于朝廷当中。但是臣亦不愿蔡确非其罪而受责,此有伤陛下之明。” 赵顼冷笑道:“卿言虽善,然狡黠者正赖此得脱。” “陛下。”司马光掀起衣襟,跪了下来,恳切的说道:“昨日范纯仁见臣,言及刑法。范纯仁谓:圣人之法,宁使恶人得脱,不使善人枉死。又谓治天下之道亦如是。臣一夜未眠,翻读经史,又读石越诸书,竟于石越书中发现,此理石越早在书中言及。可知天下材智之士,所见略有相同。陛下若仅以臆测而罪大臣,蔡确一人之荣辱何足道哉?只恐有伤陛下之明,更使朝中大臣疑惧。” 吕惠卿冷眼旁观,心中暗骂一声“迂腐”,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若依司马光所言,未免姑息小人。此等事情,若真要事迹明晰,则有失朝廷之体面,而当事者除自尽之外,更无颜立于天地之间。于陛下之仁德有碍。” 赵顼点点头,道:“朕不过杀鸡骇猴,无意大兴事端。蔡确虽然言辞闪烁,但其心已不可问。只须将其窜之远方,便足以使朝廷安静

相关推荐: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盛爱小萝莉   鉴昭行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突然暧昧到太后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云翻雨覆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醉情计(第二、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