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有样,饶是手心被磨得通红疼痛,七皇子还是忍着,认认真真的学着。 中午罗氏会带着文瑶来给他们送饭,吃过饭休息一会又要继续干活,一直到傍晚太阳落山。 回到家里,众人早已累趴。 七皇子手脚都在抖,默默地待在角落。 “小七。”三公主来到他身边,关心的看着他。 七皇子赶紧起身:“三姑姑。” 三公主拉着他坐下,从袖子里摸出一个药瓶,是文俊给她的。 “小俊给了伤药,来姑姑给你上药。”三公主柔声道。 七皇子双手颤抖,却咬着牙忍着摇摇头:“姑姑,我没事的。” 三公主却拉过他的手,只见手心早已经磨出了水泡,有些地方都破了皮,瞧着红肿。 三公主一边小心的拿起药膏给他涂抹一边道:“觉得苦吗?” 七皇子摇头。 三公主又道:“其实这样的生活是百姓们每日都要经历的,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的便是地里的粮食能够多长一些出来,你长在深宫,从未见过这些,也从未吃过这些苦,往后慢慢就习惯了。” 七皇子沉默的低着头,看着手心的伤,任由三公主一点点的给他上药。 在宫里,从未有人对他这般好过,就连身边的宫女和照顾他起居的嬷嬷也不如这般尽心,他们只觉得让他活着就成了。 三公主的动作很轻,药膏抹在手上冰冰凉凉的,瞬间就不觉得疼了。 “多谢姑姑。”七皇子道谢。 三公主一笑,抬手摸了摸他的头:“这里不是京城,没有人盯着你,也没人会挑你的错处,你还小,不该这般老成。” 接触了这段时间,三公主发现自己这个侄子不是一般的沉默寡言,那双眼睛总是让人觉得心里压着许多的事,哪怕他隐藏的再好。 不远处的文修易和文瑶看着这一幕,交头接耳:“爹,咱们还干掉他吗?” 文修易嘶了一声,伸手戳了戳文瑶的脑门:“干掉什么干掉。”文修易摸了摸下巴,又补了一句:“你说,大头和谢安翊他们都让咱们掰正了,七皇子是不是也行?” 文瑶惊呆了大嘴:“咋滴?你还想培养个贤主出来啊?” “也不是不行啊。”文修易摸着下巴说道。 文瑶想了想,原书里男主虽然有些事做的过分,可说到底就是立场不同,好与坏,不就是立场的不同吗?原书里,他也确实是个明君,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文瑶看不上的,一直都是女主的手段,自私自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这还真是让人纠结啊。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文修易叹了口气,人都住到他家来了,想那么多干什么呢? 晚上吃过晚饭,众人累的回屋睡觉,七皇子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房间刚刚躺下,只觉得两只手臂和两条腿都不是自己的了,一点也不想动。 他能撑到现在已然不易,也不知道明天能不能起得来了。 想到这,七皇子就暗恨自己在宫里的时候没有多加锻炼身体,不然的话也不会这么弱了。 “睡了吗?”忽然,敲门声拉回了懊恼中的七皇子的思绪。 他艰难的翻身下床打开门,就见大头站在门口。 “没呢。”七皇子看着这个比自己小却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少年,有些羡慕,若是他也如大头他们一般身强体壮该多好。 大头点点头:“那你回屋等一会,我马上回来。” 七皇子虽然不解,却还是乖乖等着大头回来。 没过多久大头就回来了,手里拎着一桶水,旁边还有关晟睿拿着个盆,正在和谢安翊金修宜他们打打闹闹的过来。 进了屋,关晟睿把盆放下,大头拎着桶就往里头倒水。 水是热的,还冒着烟。 谢安翊按着他的肩膀,将他扭到盆的那边坐下,然后道:“赶紧脱了鞋袜把脚放进去,不然你明天没法走路。” “啊?” “啊什么啊?赶紧的啊。”谢安翊说着竟要上手。 七皇子赶紧躲开,自己迅速脱了鞋袜,把脚放进了盆里。 “嘶!”只是脚刚放下去便烫的他差点跳起。 金修宜一个眼疾手快,将他的脚给按了回去。 “可不能动,这水温不烫,只是你脚今天被磨了一天,本就敏感,所以才会觉得烫脚,适应了就好了,这可是瑶瑶姐姐熬了半天的药汤,你要是洒了可就全浪费了。” 第588章 改变 一个按着肩膀,一个按着脚,愣是没让七皇子把脚从盆里拿出来。 他烫的脸都扭曲了,但很快就发现,不那么烫了,也不知是适应了还是确实不烫。 金修宜松开他的腿:“咋样?我说了不烫了吧,不信你自己拿手试试。” 七皇子伸出手,想到三姑姑给他抹了药,又收了回来,脚上确实不烫了,而且这么泡着还挺舒服的,酸痛就好像消失了一样。 几个少年一人拉了个凳子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我们知道你干不来农活,可爷爷说了,家里每个人都得下地干活,我刚来的时候也跟你一样,什么都不会,还是大哥开了药,瑶瑶姐姐亲自熬了给我泡了,才好些,咋样?是不是舒服多了?”关晟睿说道。 七皇子点头。 但七皇子还是不明白,犹豫了一会开口道:“可家中已经不缺仆从,为何不让他们干?” 大头看了他一眼,道:“因为爷爷说了,不能忘本,你说的没错,家中奴仆成群,确实很多事情都可以让他们去做,但我们家的情况不一样。 我们原来就是乡下泥腿子,凭借自己的本事走到这一步,不管外头多风光,都不能忘了本,这是文家的规矩,也是爷爷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你以为艰苦难做的农活,却是古桐村所有人,天下百姓每日都要重复的事,而大家都只是为了能让日子过得好一些。 而且,唯有感受过底层的生活,才知生活的不易,才能更多的了解民生,让自己以后能做的事更多。” 大头顿了顿,又道:“民生,不是奏折上写几个字,话本里写上几个故事就能概括的,是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的。” 说完,大头也不管七皇子有没有听进去,起身来到他身边,捏起他的肩膀。 “我给你捏一捏吧,这样明天不会很疼。” 大头仔细的给他捏着左边,金修宜见状就给他捏起了右边的手。 七皇子不觉得他们这样是在伺候自己,而是心下感动他们这般照顾自己。 泡完了脚,几人又说了一会话就该回去休息了,毕竟明天又是忙碌的一天。 七皇子见他们要走,忽然大着胆子开口:“明日,我能和你们一起练功吗?” 大头他们虽然回了古桐村,但每天还是要早起一个时辰跟着巡风练功,刮风下雨雷打不断,已经养成了习惯。 七皇子是客人,所以才没让他跟着。 大头看看他,开口:“练功很苦的,你要不怕,明天早上我们叫你。” “好。”莫名的,七皇子就很开心。 晚上躺在床上,虽然还是很累,可手和脚好像都不怎么疼了,躺在暖和的被窝里没一会七皇子就睡着了。 竟比在宫里的时候睡的还要香。 早上他是被几个少年从被窝里挖出来的,拉着他换了衣服,梳了头发,又去井边打水洗脸。 石嬷嬷早已经习惯了,但瞧见他们让七皇子也拿冷水洗脸,便赶紧叫停:“七……七公子还是用热水洗漱吧,这寒冬腊月的天冷,怕你受不了这冷水的刺激。” 七皇子看看其他人,手上的帕子冰凉,冻的手指有些疼,但他还是咬牙忍着,对石嬷嬷道了谢:“多谢嬷嬷,我和他们一样就好,我能行。” 石嬷嬷见状也不好说什么。 等到几个少年洗漱完毕跑去后山山脚开始练功,石嬷嬷才将这事儿禀报给了三公主。 三公主沉默了一会,才说道:“往后不用管他们,大头和睿儿他们如何,就待他如何吧,不用特殊对待了。” 石嬷嬷见主子都允了,便行礼应了声是。 如果七皇子不是皇子,他们定然不会这么小心翼翼的,他和家里的这些孩子还是有些不太一样。 可既然三公主都这么说了,那往后就一视同仁吧。 巡风带着这几个徒弟,瞧见七皇子也跟来了,虽然奇怪,却也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让七皇子加入到了练功的队伍里。 他和大头他们的进度不同,就跟着村里的其他孩子们一起练,首先就要围着山脚的小校场跑步。 几圈下来,七皇子额头已经出了细汗,瞧着满是疲惫,可他依然坚持着。 他在宫里也是需要学骑射的,基本的防身功夫也是要学的,只是他不受宠,能分到的资源不多,武师父教的也不会太仔细,一切只能靠自己。 可和他今日的训练比起来,宫里那些武师父教的,简直就是小儿科了。 一个时辰练功结束,少年们赶紧回来换衣服洗漱吃早饭。 文老汉准时准点的出现在家门口喊他们跟上。 几人麻溜的拿着自己的工具跟了上去。 “要是脚疼就跟爷爷直接说,去旁边歇会,知道不?”关晟睿小声的交代七皇子。 七皇子看看文老汉的背影,嗯了一声。 不过,他还是坚持下来了。 到了晚上,腿脚和手已经不像前一天那样疼了。 今天过来给他擦药的是文俊,三公主忙别的去了。 文俊小心的给他擦了药膏,还用专业的手法给他推拿了肩膀和手臂,那种不适感很快就消失了。 临睡前又被大头他们压着泡了一次脚。 就这样,接连七天下来,地里的活也干完了,七皇子整个人不光黑了一圈,就连手心都起茧子了。 看着镜中的自己,七皇子自己都险些没认出来。 虽不如从前白净,但瞧着却比以前精神了许多。 又过七八天,古桐村下起了雪。 柔软轻盈的雪花,纷纷扬扬落下,像极了鸭绒厂那些精挑细选的鸭绒,一片片的落在地上,化开,留下一点痕迹。 那些来不及化掉的,就慢慢的堆积了起来,没过多久,整个古桐村都变成了银装素裹的模样。 文家的大门被敲响,门房打开,就瞧见外头以铁牛和李二虎为首的少年们头戴帽子,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有的手里拎着东西,有的背后还背着背篓。 门房赶紧将几位少爷喊了出来,就听见铁牛大声招呼几人:“下雪了,我们去后山山脚烧土豆吃啊,运气好还能捡着兔子烤了吃,去不去,家伙事都带了。”说着还晃了晃手里套兔子用的绳索。 几个少年马上回去跟长辈说了一声,这次倒不用他们喊,七皇子自己就摸了帽子戴上跟了上去,还主动帮村里的少年们拎着东西。 第589章 少年围炉 雪还在下,漫天的雪花四处飞散飘舞,落在地上将大地点缀。 山脚下,少年们找来粗壮的棍子埋入土中,搭了个简易的草棚,里面篝火燃烧,一群少年围着篝火席地而坐,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好不热闹。 “我娘知道我们要出来玩,特意宰了两只鸡,都清洗干净了。”有人从背篓里掏出两只洗干净的鸡,晃晃悠悠高兴不已。 另一少年将背篓里的土豆倒在地上,挑挑拣拣,然后扔入篝火之中,土豆如今是每家每户最不缺的东西了。 也有少年带了鱼,带了鸭,还有的带了两条肉,还有的带了排骨。 大头也带了东西,只不过没那么大,只是一个小小的包袱装着,打开竟是些瓶瓶罐罐。 其他人瞧见这瓶瓶罐罐,眼睛都亮了。 七皇子看的一愣一愣的。 论价值,大头带的这些远远不及其他人,可却没有人说什么,反而瞧着高兴。 “有了这些,今天的野炊才算来对了。”铁牛熟练的拿走那些瓶瓶罐罐开始忙活。 “我爹前几天在山上下了套,我去看看有没有掉陷阱里的。”李二虎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扛着绳子就要上山。 有两个人见状跟他一起去,三个少年脚步飞快的往山上跑去。 一群人分工明确,没多一会篝火上就烤上了他们带来的鸡鸭鱼,碳灰里还埋着土豆。 香气慢慢的就出来了。 没多一会李二虎三人也回来了,手里头拎了只兔子,两只野鸡。 “还真有。”李二虎嘿嘿一笑,从鞋子里就拔出一把匕首跑到远处去处理兔子了,水是他们用雪化开烧开的水,清理完了拿回来交给铁牛。 由他掌厨。 忙活下来,少年们终于坐下来一边烤火一边聊天了。 “今儿个都在,我有个事跟大家说。”李二虎突然开口,将所有人的视线都吸引了过去。 他们十几个人,从小在古桐村长大,小时候哪怕有摩擦,但自从近几年文家将古桐村扭成一股绳之后,关系就越来越好了。 李二虎从前是村里的混不吝,经常仗着自己人高马大的没少欺负人,就连大头也是被他欺负过的。 可现在,都不一样了。 见大家看着自己,李二虎突然就有些鼻头酸涩,但还是忍着说道:“我跟我爹和我娘说好了,过了年,我就去北境参军,去找文发哥。”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惊讶了,包括大头等人。 “你娘答应了?”大头问。 他记得二虎娘最是疼爱二虎,平日里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摔了,哪怕都这么大了,还是心肝宝贝似的,比他哥还受宠。 之所以惊讶,是因为二虎娘居然会同意李二虎去参军,还是去北境那么远的地方。 李二虎笑了笑,一边手拿棍子扒拉篝火灰堆里的土豆,免得烧糊了,一边解释道:“答应了,起初是不答应的,但是经不住我软磨硬泡,而且我跟她说了,我是去挣前程的,老是待在村里,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我不想像我爹一样,以后拿着把杀猪刀过一辈子。” 少年们沉默了。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总觉得在古桐村长大,然后继续这里的一切,就好像是命定的一般。 但是李二虎这番话,却让他们重新陷入了沉思。 当然,也有一心求稳的人。 “可是这样不也挺好的,现在咱们村的日子比其他地方的日子都要好过的多,我娘说了,家里再攒几年,就能重新把房子翻盖一下了,等我长大了,再给我找个媳妇,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其中一人说道。 李二虎看了他一眼:“那是你的想法,我反正是想出去闯闯的。” 一直沉默的七皇子突然开口:“参军很苦,而且不小心会丢了性命。” 李二虎一顿,然后道:“我知道啊,但是有句话叫富贵险中求。” 实际上谁也不知道,早在几年前北境派人从古桐村拉走酒精,那时候李二虎看见那些骑在马上的将士们,心中便已经萌动了要去当兵的念头。 后来村子变好了,家家户户的日子也都好过了,还成了文瑶的封地,北境的情况也比从前好了不少,朝廷不征兵了,他就一直没有机会。 跟着巡风和王钊他们学了几年的武功,如今不说多厉害,可基本的自保和招式都会了。 那一日,他听见了文二婶和他娘说话,知道文发哥如今在北境挺好,这才起了心思。 坚持了半个月,终于是忍不住和家里人开了口。 起初二虎娘和李三是不同意的,可李二虎坚持,两口子在舍不得,也只能同意。 李二虎见气氛有些凝滞,便打着哈哈问道:“你们呢?你们打算以后干什么?” 少年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我想多买几亩地,跟着文叔学种庄稼。” 另一个人,脸色微红:“我,先生说我还算有天分,打算好好读书,拼一拼考取功名,就算将来考不上,多读些书也能多点选择。” “嘿嘿,我就想好好养鸭子。” “我也想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报效朝廷。” 这慷慨激昂的一句逗得少年们哈哈大笑,李二虎看向铁牛,问:“铁牛,你呢?” 铁牛挥了挥手里的棍子:“我啊,我想当个大将军。” 众少年笑作一团:“哈哈哈哈哈……就你还想当将军。” 铁牛切了一声,开口道:“本来二虎不说我也不打算说的,但是他都说了,那我也不怕告诉你们,我娘也答应了,让我过完年去参军,只是之前是准备去找孟大人问问的,既然二虎说要去北境找文发哥,那我也去北境。” 李二虎一听,当即搂了他的肩膀:“好啊,那咱俩到时候一路。” 众人笑作一团,李二虎搂着铁牛,看向大头:“大头,你呢?你以后想干嘛?” 铁牛闻言忍不住用胳膊戳了他一下:“你说的屁话,大头现在是小侯爷,他以后长大了当然是当侯爷了。” 第590章 资格是自己给的 李二虎嘿嘿一笑,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哎呀,我给忘了。” 大头看着篝火,缓缓开口:“爵位是爵位,功名是功名,这爵位是我爹挣来的,我想凭自己的本事给自己挣。” 众人一听,连连夸赞:“大头,你这么聪明,你可是咱们村最聪明的人了,你肯定能行。” 另一人点头:“对啊,我娘说了,你以后肯定能考状元。” “我娘也说让我跟你学呢。” 大头几乎被村里人当成了少年们的模板,学习的对象,这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金修宜,你呢?以后要跟金大夫一样当大夫吗?”李二虎看向金修宜,这个他不打不相识的小伙伴。 金修宜耸了耸肩:“我还是算了吧,我就小时候跟着我祖父看了几本医书,虽然我也挺喜欢学医的,但是现在不是有文大哥在了嘛,我祖父也顾不上我,就不学了。” 众人听他这么说,都看着他。 “那你以后干啥?” 金修宜仔细的想了想,开口道:“瑶瑶姐姐不是说知识改变命运吗?我想让天下人都能读书识字。” 哇。 少年们都齐刷刷的响起了惊叹声,看金修宜的眼神都透着崇拜。 “会很难。”七皇子幽幽开口,阶级的问题存在已经千百年了,不可能会因为一句话而改变,读书改变命运,确实,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可真正能读的起书,最后考取功名的人寥寥无几。 大家都觉得读书是出路,可最后能坚持的,又有几个,不仅仅需要财力支撑,读书那几年的光阴也是要算进去的,许多人家可能穷极一生,一家人节衣缩食才能供出一个读书人,最后无功而返的又有多少。 金修宜却只是笑了笑:“这话先生也说过,难肯定难,但是这世上难的事多了去了,总要有人克服这个困难才行啊。” “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依靠读书改变的,天下学子多少,又有几个能考上功名,最后光宗耀祖。”七皇子继续道。 并不是他要泼冷水,而是世间之事都是如此。 金修宜看着他:“谁说读书一定要考取功名的?” 七皇子一愣。 金修宜指了指周围的小伙伴:“他们,不也在读书吗?可他们以后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参加科举啊,读书,只是为了让人增长学识,而科举,并不是读书唯一的出路啊,还有很多的路可以走。 同样一件事情,读了书和不读书做起来,那肯定是不一样的,哪怕你在外给人做个长工,读书识字是不是拿的工钱都要比旁人高一些? 就像大胖家里,养鸭子养大鹅,那要学的东西是不是也很多,记录鸭子的生长,每一笼鸭子大鹅的生长周期是多少,这些不都是读书之后能用得上的东西?” 七皇子愣住了,这么多年对读书的概念,在这一刻被金修宜破开,仿佛打开了一个枷锁,一个专属于读书人只有科举一条路的枷锁。 “嘿嘿,我说的是不是很有道理?”金修宜见他这个脸色,凑上前笑嘻嘻的说了一句。 七皇子点点头,他反驳不了,金修宜说的,很有道理,若有人读书是为了科举,那是不是也能为了别的目标?就像村子里的这些少年一样,为了他们自己将来所做的事,为了能让自己多一分的学识和见解。 “那你以后是不是要开学堂啊?”刚刚那个说先生说他有天分的少年问。 金修宜点头:“嗯,我是这么想的,开一间学堂,一间谁都可以读书识字的学堂。” 那少年极其兴奋:“那以后等我长大了,我来给你的学堂当先生。” “好呀。” 众少年一起大笑,李二虎又看向谢安翊:“谢安翊,你呢?” 谢安翊搓了搓两个手指嘿嘿一笑:“我啊,我想跟我娘学做生意,以后赚很多很多的钱,然后帮金修宜一起开学堂,开满整个安南。” 大家都不觉得他在说笑,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娘是真的很有钱。 大家又问关晟睿,关晟睿很简单,以后大头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大头要当官,那他就当官,大头要做生意,那他也做生意。 大头无语的看了看这个哥哥,满是无奈。 最后每个人都说了自己将来的梦想,李二虎看向了七皇子,这个大头他们带回来的亲戚。 村里人没人知道七皇子的身份,只知道他是文家的亲戚,都叫他小七。 “小七,你呢?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我?”七皇子指了指自己,他不知道。 可是当他对上所有人的目光时,一个念头突然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他,想实现大家所说的一切,想让他们的梦想都成为真的,而他很清楚,他是有资格为了他们的这些努力,去争一争的,哪怕这个资格很小,机会很渺茫,甚至一路荆棘,更可能他根本就走不到那一天。 他害怕自己这个念头,可看到少年们看向自己灼灼的目光,七皇子忽然就多了一丝勇气。 见他不说话,大头也担心让他有了心理负担,便岔开了话题:“土豆是不是熟了。” 李二虎秒懂,赶紧扒拉起来:“哎呀呀,差点都忘了,赶紧的,簸箕簸箕,把上头的焦灰筛了,蘸上瑶瑶姐弄的辣椒面,可好吃了,馋死我了,你们不在家的时候,我娘做的那个辣椒面压根就不是这个味道。” 众人嘻嘻哈哈的去抢救柴火灰堆里的土豆。 大头看了一眼一旁的七皇子,小声的说了一句:“你不要有心理压力,大家,没有恶意,他们只是不知道你的身份。” 七皇子看着他清明透亮的眼睛,点点头:“我知道。” “嗯。”大头只是嗯了一声,没再多说。 七皇子突然在他旁边小声的说了一句:“我想让大家都变得更好,想要所有人都能吃饱穿暖都有书读。” 大头拿着棍子的手一顿,开口:“那你就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 七皇子小声开口:“可我现在……连争的资格都没有。” 大头看向前方的火堆:“资格,从来都是自己给的,你不争,你怎么知道自己没机会。” 七皇子一惊,猛的看向他。 火光照映在大头脸上,小小的少年明明比自己还小一些,可此时大头的脸上却是从容的,淡定的,仿佛刚才那话不是从他口中说出一般。 在他的惊讶中,大头递了个剥好的土豆过来:“吃吧,一会凉了就不好吃了。” 多年后,七皇子依然清晰的记得今天一群少年坐在一起大谈梦想,大家也一直都在为了今天说下的话努力着。 而那时,他们已然分别,天南地北,却再也没有机会像今天这般围坐在篝火旁,畅所欲言。 第591章 迷失在一声声姐姐里 从山脚回来,七皇子就回了自己的房间,看起来心事重重。 “他咋了这是?”关晟睿不解的问大头。 大头看着他紧闭的房门,微微摇头:“许是有些事想通了吧。” “啊?”关晟睿一头雾水,但是看大头转身走了,自己也连忙跟了上去,像个粘人精。 大头也任由他跟着。 晚上,大头找到文瑶。 “姐姐,我能进来吗?”大头在门口询问,十分懂礼。 文瑶盘腿坐在软塌上,正在抄故事。 听见大头的声音,眼睛都亮了。 她的苦力来了。 “进来进来。” 大头进了门,犹豫了一会,将房门给关上了,来到软塌前自觉的脱了鞋子爬了上去在文瑶对面坐好。 文瑶挑了挑眉,放下了手中的笔。 大头宠溺的叹了口气,自觉的将左边的书和右边的手抄本拿过来,摆到了自己的面前,核对上面的内容,继续抄写。 文瑶嘿嘿一笑,撑着脑袋看着他,问道:“咋了?找姐姐有事?” 瞧瞧她家大头,多乖啊。 “嗯。”大头手不停,能一边和文瑶说话却一能一字不错的将书上的内容抄到手抄本上去。 “说吧,啥事儿。”文瑶对大头,几乎是有求必应。 大头一边抄,一边问:“姐姐,你有那种讲治国论的书吗?” 之所以找到姐姐,是因为姐姐和爹还有大哥的很多想法都很超前,从他们口中大头大概猜到,爹和哥哥姐姐肯定来自一个比他们现在更好的地方。 所以,问姐姐肯定没错。 文瑶眯了眯眼,问道:“你要那种书干什么?” 大头抬起头,眼巴巴的看着文瑶:“姐,有吗?” 软软糯糯,让人拒绝不了。 文瑶这心被狠狠地戳了一下,面对呆萌的弟弟,恨不得他要天上的星星都给他摘下来。 空间里应该能找到这样的书,但是文瑶还记着自己的秘密不能让人发现,所以想了想说道:“那我得找找,我找到了给你?” 大头咧开嘴一笑:“好。” 文瑶见他这个笑容,没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小脸,大头还往前凑了凑,能让文瑶捏的更舒服。 大头写字很好看,抄书的速度也很快,一边抄还不忘一边看,看了就记住了。 要说,大头这记忆力是真的好,抄到后面大头索性自己先看一遍,然后埋头继续写一遍。 直到明月来催促文瑶和大头该休息了,大头才意犹未尽的收笔。 主要是,姐姐每次拿出来的故事,都很好看,让他很想继续看下去。 似乎看出他心中所想,文瑶直接道:“拿回去看吧,最近王快嘴在讲别的故事,这本不急。” 大头喜笑颜开:“谢谢姐姐。” 等把大头送走了,文瑶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这小子为什么找她要书?他就这么确定自己能找到? 不过转念一想,一直以来大头想要什么,只要跟她说了她就给他弄来,可能在大头心里,自己这个姐姐是无所不能的吧。 文瑶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她果然是亲亲大头最无所不能的姐姐,打发走了明月往床上一趟就钻进了空间给大头找书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哪怕是下雪少年们也没耽误练功,而且自从得知铁牛和李二虎要去北境参军,大家练的更卖力了。 巡风也知道了这件事,便将李二虎和铁牛单独拉出来教了他们新的招式,关键时刻,或许能保命。 铁牛娘和李二虎家里人知道这事儿,拎了好些东西上门来感谢巡风。 大头找过文瑶第三天的时候,文瑶就把大头叫来自己的书房,将书给了他。 《治国策论》、《一个国家的强盛之路》、《君主之道》(瞎掰的书名,别较真。)好几本,原本还有史记的,犹豫了一会还是决定还是不给大头了。 “姐姐真厉害。”大头看到这些书,随意的翻了两页便眼前一亮,乖巧的道谢。 文瑶得意的一笑:“嗐,谁让你是我的宝贝弟弟呢,但是这些书很难找,你自己看看就行了,别让别人知道,知道吗?” “嗯嗯,这是我和姐姐的秘密。”大头点头。 文瑶的心都要化了,迷失在一声声的姐姐里,丝毫不觉得哪里不对。 大头不出门了,不管其他人怎么喊他出去玩,他都不去了,只待在书房里看书,累了就出来在院子里活动筋骨。 其他人见他这样,也不出去玩了,跟他待在书房里陪着他一起读书。 他们在,大头不方便再看姐姐给的那些书,只好等晚上睡觉之前再看。 日子就这么一点点的过去,直到新年来临。 少年们又成长了一岁,越发的成熟稳重了,而且今年摆桌写对联的人还多了几个。 不光是古桐村的村民跑来写对联,就连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也拿了红纸求上门,毕竟他们的孩子都在这边上学,也知道古桐村的小先生们每年过年都会给家家户户写对联。 今年能写的人多了,就算其他村子的人来也忙得过来。 大家也都写出了经验,写到最后竟然还弄起了一个小小的比赛,看谁写的最多最好,然后请了邱老先生来做裁判。 邱志的叔父曾经也是京中让人敬佩的大儒,邱志的父母过世之后便和这个叔父的关系最好,邱老先生也很疼爱这个侄子。 来了古桐村之后,邱老先生被这里的安静和谐吸引,决定不回去了,就在这里养老了,他学识高,年岁长,成了村里学堂的校长。 这个称呼还是文瑶给他起的。 有邱校长当裁判,最终写得最好的前三名每人得了一斤猪肉。 还是二虎爹杀了年猪给他们挑的。 结果就是三条猪肉都进了文家。 罗氏又添了一些,让文瑶做了一大锅红烧肉,给学堂里另外两位先生送去,让他们带回家过年,邱老先生反正是在他们家过年,就不用准备了。 两位先生得了文家准备的节礼还有红烧肉,又得了村里各家各户送的年货,被文老汉安排马车送回了家,学堂便正式放假了,等年过完,过了十五,十六正式重新开学。 第592章 离别 古桐村到处都洋溢着新年的欢快气氛,欢声笑语,每家每户都挂上了红灯笼,远远看去,一片白茫茫之中飘扬的红色,格外的艳丽。 为了守岁,所有人汇聚一堂,或是打牌,或是玩烟花,或是下棋,好不热闹。 院子里,谢安翊几人在玩文瑶做的烟花,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笑脸。 邱志不知何时来到七皇子身旁。 原本开心的看着大家玩烟花的七皇子察觉到身边有人,扭头便看到了邱志。 “先生。”对这位当世大儒,七皇子是敬佩的,也知道很多人想要求得他指点都很难,自己自然也曾奢望过,只是没想到,自从和关晟睿和大头在一起之后,奢望也成了现实。 邱志不仅会指点他的课业,教的东西也都是他在宫中那些大学士身上学不到的。 邱志看着大家热热闹闹的场景,低头看他,问:“喜欢这里的一切吗?” 七皇子点头:“喜欢。” 短短月余,却比他在宫中生活几年过得还要开心,七皇子极其珍惜现在的日子,因为他清楚,这样的日子过一天,便少一天。 邱志看着这些,微微一笑:“我也喜欢。” 两人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邱志才重新开口:“过年本就是玩乐的日子,所以这三天你便安心的跟大家一起过年,从初三开始,每日到我那里听课两个时辰。” 七皇子一愣,一脸不解:“先生?”他是不是听错了?邱先生竟要单独给他授课? 邱志看着他:“怎么?你不愿?” 七皇子连忙摇头解释:“没有没有,我愿意,多谢先生愿意教导我。” 然后他又问:“大头他们和我一起吗?” 邱志摇头:“不,他们的课是他们的课,你的,是你的。” 邱志没有明说,只是说完这句话就转身走了,回去和金大夫跟文修易他们喝酒去了。 该说的,他都说了,该给的机会他也给了。 那日大头单独找到他,父子俩在书房里聊了许多,邱志最终决定教导七皇子。 这一切七皇子都不知道,他只知道,得了邱志的教导,他的机会又多了一分。 这是他从前没有想过的事,可那天少年们的笑脸和志向每每夜深人静时总会出现在他脑海中。 看着这里的每一个人的面孔,七皇子忽然内心变得坚定。 或许,他并不是没有机会。 三天的年很快就过去了,每日疯玩的少年们也发现了不对劲,因为,七皇子不跟他们一起玩了。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跟在大头和关晟睿的身后,因为他变忙了。 每天早上不光要起来和他们一起练功,巡风会单独将他拎出来教导,练完武功还要去邱志那里待上两个时辰,哪怕从邱志那里回来,他也会待在大头的书房里写东西,有时候一待就是一天。 偶尔大头会去陪他一起,有一次谢安翊还听到他们两人在书房里起了争执,可争论的东西谢安翊听不懂,本以为他们是在吵架,结果出了书房,两人又好像争执没有发生过一般,又重归于好了。 谢安翊曾好奇过他每天都在写什么,可每次想去看的时候都被大头给叫走了,后来便不再问了。 他们还和以前一样,可就好像无形之中,有些东西变了。 年后一月有余,寒冬逐渐褪去,万物开始复苏,文修易变得忙了起来,每天都要去地里。 京城送来的玻璃到了,村里人又开始忙了起来,在试验田那边开始盖房子,用上了从京城送来的玻璃。 文修易说,那是他的实验基地。 又过半月,文俊和夏兰心要离家前往苗疆。 “大哥,这是我去苗疆时认识的朋友的地址,你和大嫂到了之后就去找他,这是信物,你将这封信和信物交给他,他会照顾你们的,苗疆不比我们中原,他们许多风俗和我们不同,这本游记是我曾去苗疆时写下的,你也带着。” 临行前,关晟斌将自己从苗疆带回来的东西和游记都给了文俊,只求他在苗疆平安。 文俊作为现代人,当然知道不少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和汉族不同,也提前让文瑶从空间里给他弄了书看过,但是面对关晟斌的好意和关心,文俊还是很感动。 “嗯,谢谢你,大哥走了,你就是家中最大的,要照顾好爹娘和弟弟妹妹们。”文俊对这个便宜弟弟还是很好的。 关晟斌突然就感觉自己多了一份责任,连连保证自己一定会照顾好爹娘和弟弟妹妹。 文修易对这个儿子离家显然已经习惯了,只交代了几句就去忙他的实验去了,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不放心了,毕竟现在儿子身边多了个武功高强的儿媳妇。 文瑶从空间里弄了一些应急用的东西,给文俊放在了包里。 挑了个天气好的日子,夫妻俩带着两个侍卫和夏兰心的一个丫鬟出发前往苗疆。 少年这边,李二虎和铁牛也给众人道别,他们这次会和文瑶的商队一起北上,路上多了几分安全和保障,倒也让家里人放心了不少。 离开前,村里所有的小伙伴都来送了,包括忙碌的七皇子。 “这些是我大哥做的伤药,你们收好带上,这一包是给我四哥的,你们帮我带给他。”大头交给两人三个包袱,里面放着的都是文俊准备的伤药和一些应急的药品。 李二虎和铁牛收了东西,看看这些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们,所有人都红了眼眶,目光灼灼的看着他们。 饶是心性坚定,两人还是吸了吸鼻子,压下鼻尖的酸涩。 “好了,我们要走了,你们等着我们回来。” 有爱哭的少年早已经呜呜呜地落起了眼泪,李二虎和铁牛不再看他们,而是看向大头几人。 “你们保重。” 几人点头:“保重。” 看着两个少年翻身上马跟着商队离开,少年们终究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二虎娘和铁牛娘更是哭的泣不成声。 马背上的二人听着身后传来的哭声,咬咬牙,头也不回的加快了速度。 这一别,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了。 直到再也看不到他们,大头才看向身边的七皇子,开口:“你也是时候该回去了。” 七皇子知道他在说什么,咬了咬牙,饶是心中不舍,却还是应下了:“好。” 第593章 要走了 又过了月余,春暖花开,文家众人突然被通知七皇子也要回京城了。 “怎么突然要回去了?” 文家众人都有些惊讶,毕竟这孩子在他们这呆得好好的,也没见京城那边来消息催,本来就是个不受宠的皇子,在哪不都一样嘛。 七皇子听到文老汉这下意识的一问,还有那语气里的不舍,心下感动。 在文家的这段时间,他真正的感受到了被疼爱的滋味,若非要为以后得路争一争,他是真的不想回去的。 他,真的很喜欢文家,喜欢文家的人。 “是啊,文爷爷,我得回去了。”七皇子也很不舍。 文老汉看着他,多好的孩子啊,身份那么尊贵,跟着他们却半点没有傲气,除了一开始的不自在,后来文老汉是真把这孩子和自家孩子都看作一样了。 一想到他就这么要回去那冰冷冷的宫里,还挺心疼。 罗氏再了解文老汉不过,一看他这样就知道这老头子的老好人老毛病又犯了,她也舍不得,可这孩子,跟他们不一样啊。 他的路,从来就和他们这些人不一样的。 “什么时候走?”罗氏问。 七皇子下意识的去看大头,却见大头乖巧人畜无害的坐在文修易身边,俨然和他面前的大头完全不是一个样子。 七皇子默默地收回目光,他是想多呆一段时间的,不光是因为贪恋文家的温暖,更多的是想跟邱志多学点东西。 邱志教他的,大头给他看的,都是他在京中学不到,其他兄弟和妃子不想让他学到的。 “过几天吧。”七皇子下意识的想拖延,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吧。 然而不等他拖延,四五天过后,京城来人了。 专门来接七皇子的。 曾嬷嬷认出来接人的是皇后宫里的大太监,再看他们对七皇子恭恭敬敬的模样,心中大概也猜到了。 再看七皇子,似乎还不清楚这代表了什么。 但这段时日的相处,曾嬷嬷也知道七皇子是个不错的孩子,若皇后娘娘真的选了他,只要娘娘真心待他,想来这孩子会记得皇后娘娘的恩情的。 三公主也没想到会是皇后的人来接七皇子回去,震惊之余也很快就释然了。 宫中之事,历来如此,惊讶,却在情理之中。 好在小七这孩子心性确实不错,皇嫂应当是没选错人的。 七皇子和宫里的人见了面,让他们回云雾镇去休整几天,再给他几天时间和文家人道别。 来人受皇后娘娘授意,自然会听七皇子的安排,反正也不着急这一天两天的,他们刚好休息休息,而且曾嬷嬷也在这,出不了什么乱子。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来,又浩浩荡荡的走了。 文家却陷入了一种奇奇怪怪的气氛之中,毕竟人都是有感情的,更何况朝夕相处了这么些日子。 就算是吃饭时,都比平时安静些。 七皇子能感受到气氛的不同,可他也没办法,他真的得回去了。 临别前一夜,几个少年待在院子里。 谢安翊拿出一个荷包,塞到了七皇子手里。 “什么?”七皇子一头雾水的看向谢安翊。 谢安翊深深地叹了口气:“这里头有五百两银票,我自己攒的,你带着,这段时间我们不在京城,你一个人在宫里,遇到事情也好方便打点,我给我娘写了信,你有事就派人去文昌侯府找她,她会帮你的。” 末了,谢安翊还补了一句:“虽然可能不大能帮上,但是我娘不缺钱,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她都能帮你解决了。” 七皇子握着荷包的手一紧,刚要推辞,就被大头按住了手:“拿着吧,我们回去怕是还有一段时日,你留着应急。” 七皇子只觉手中的荷包千斤重,握紧点头:“嗯。” 金修宜掏出个瓶子:“这里头是我从祖父那偷来的药丸,大补,我祖父用了很多珍稀名贵的药材做出来的,统共就做了十颗,我给你偷了两颗,你留着防身。” 少年们惊呆了。 “你居然敢偷金大夫的东西。”谢安翊惊道。 金修宜耸了耸肩:“大不了挨顿骂。” 众人:“……”要是金大夫知道了,怕是不止要挨骂,那肯定一顿打是少不了的。 关晟睿见他们都送了东西,自己却什么都没准备,一咬牙干脆将皇太后之前送给他的一块玉佩给扯了下来,挂在了七皇子腰上。 “表哥没什么东西给你的,皇外祖母最疼我,这是她之前送我的玉佩,给了我个承诺,能拿这玉佩在她那换个要求。” 七皇子张了张嘴,皇太后给的玉佩,答应的要求,那是针对玉佩吗?那是针对的人啊。 他拿了,又有何用。 只是关晟睿如此,他不好拒绝伤了他的心。 “谢谢表哥。” 最后轮到大头了,大头只给了他两个字:“保重。” 他要给的,之前已经给过了。 “嗯。”七皇子和他深深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其实大头还是有些担心,毕竟七皇子回去他们不回去,独留七皇子一个人在京城的话,难免会和女主有所牵扯,哪怕七皇子现在的心性被他们改变,可这两人之间的牵绊怕是没那么容易斩断。 自己该做点什么,才能避免这一切的发生呢? 可爹和姐姐现在都不忙着回京城,两人一个忙着种地,一个和李大哥似乎在忙着折腾别的什么东西,他总不能自己跟着回京城,怕家人会担心。 等只有两人的时候,大头对七皇子道:“你此番回京,既然决定争一争,就该有个方向,不能太出锋芒,但是又要陛下注意到你,这样还有个坏处,便是除了陛下之外,恐怕还会
相关推荐:
江城雾(叔侄1V1)
gl人妻的爱
七零寡妇再嫁[穿书]
人间四月
小傻子被偏执反派盯上后
旁人栽树我乘凉
[师生] 年下 sex
被雨林野兽圈养的日子(H)
[红楼同人] 红楼之满园春色
骨中骨_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