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贪酒 > 第85章

第85章

要求秋天下场考秀才,所以这段时间的学业也是最重的。 三公主这次出行本就没带几个人,除了自己近身伺候的一个丫鬟和老嬷嬷,就只有两个儿子。 两个儿子有邱志管着,老嬷嬷和曾嬷嬷是老交情了,到了文家也入乡随俗,平时跟着干点力所能及的活,丫鬟也是个眼里有活的,每个人似乎都能找到自己的事做,也不存在在这里必须要有人伺候的事。 起初三公主还有些不习惯,渐渐的就觉得这样挺好的。 她已经从不敢出门到了现在这样,自己一个人就能去村里溜达了。 见到文修易,三公主也多了几分坦然。 顺其自然吧。 “文昌伯这是要出去?”三公主主动问起打破了两人之间的沉默。 文修易啊了一声,然后点点头:“嗯,去试验田看看。” 三公主知道文修易那些试验田,其实她去过几次,只不过每次都是远远地站着,看地里忙碌的身影。 其实,她也很想看看那些地里的稻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我能一起去吗?”三公主主动道。 文修易先是一愣,随即高兴的点头:“行啊,正好带你去看看我培育的新品种。” 提起自己擅长的领域,文修易整个人都散发着光芒。 三公主浅浅一笑,感觉眼角都在上扬,她晃了晃手里的篮子:“我去把东西放厨房。” 文修易立马狗腿的接过:“我去我去,你在这等我。”说完就拎着菜篮子一路小跑送去了厨房,然后又跑出来笑呵呵的开口:“可以走了。” 三公主看了他一眼,低头轻轻的嗯了一声。 两人就这么并排往试验田走去,一路上文修易时不时的偷偷看看三公主,偶尔两人视线碰撞时又脸红着尴尬的挪开。 像极了文修易他们年轻时的那个年代,年轻男女哪怕对视,都会脸红。 这一路过来,文修易只想着让这条路再长一些。 但终归会到头。 “先生。” 站在试验田旁边,在田间忙碌的文修易的学生们赶紧起身行礼打招呼。 三公主看着这些和平日里所见学子完全不一样的‘学生们’。 文修易给她解释:“这些都是我和老陈跑遍了云雾镇底下几十个村落挑选出来的种地的好手,别看他们一个个五大三粗的,在种地这件事上,个个都是好手,也能举一反三,有时候我说的东西他们一听就懂。” 说完,文修易顿了顿:“就是可惜大多数的庄稼汉都不识字,他们还是跟着我以后才开始学着读书认字的。” 说白了,就是这个时代的阶级制度害的,穷人读不起书,富人又看不起不读书的人,久而久之,这样的两极分化也就越来越严重了。 三公主看看他,问:“你还教他们读书识字?” 文修易点点头:“教啊,这么多试验田,总不能全靠我自己一个人啊。 在我这,最基本的就是识字,我告诉他们,他们必须严格的记录下来每一株实验稻的数据,这样才能有对比,只有有对比,才有机会找到问题出在哪里,再去解决它。 想要种出好稻,靠的是几代人的不停积累,这才哪到哪啊。” 看三公主似乎很有兴趣的模样,文修易大手一挥:“走,带你下去看看。” 说着就率先走上了田坎,三公主抬脚跟上,好在她现在已经换下了复杂的罗裙,穿着简便的普通棉衫,脚上的绣鞋也换成了方便走路的棉鞋,不然还真没办法跟上文修易的脚步。 文修易领着她慢慢走过一块块试验田,每到一个地方就给三公主介绍一下这田里种植的水稻种类,特性,还让学生将自己的记录拿来给三公主看,仔仔细细的跟她说里面的区别。 三公主似懂非懂,却还是认真的听着,时不时失神的看着文修易,看着这个看似泥泞却散发着无限光芒的男人,眼底满是崇拜和敬佩。 福王兄说文昌伯是个心怀大义的人。 而现在她觉得,他何止是心怀大义,他才是真正的实打实为百姓做事的人。 百姓,图的不就是个吃饱穿暖。 而文家,似乎一直在这条路上努力。 两人就这么在田坎上走着,微风拂过稻田,稻子们随风飞舞,掀起一层又一层的稻浪,空气中青草香夹杂着泥土的味道随风扑入鼻息之间,让人的心情随着这里的广阔也渐渐变得心旷神怡起来。 文修易一边走一边给三公主展示自己‘打下的江山’,也没注意到身边的人,直到三公主一个不小心,似乎踩到了石头发出一声惊恐的叫声。 “啊。” 文修易身体比脑子反应更快,在三公主马上摔到前把人给拉住了,这一下两人的距离就变得很近很近。 地里的学生们瞬间瞳孔瞪大,下一瞬所有人都默契的低头弯腰恨不得把自己藏进稻田里。 “没事吧?崴到脚了?”文修易关心的问道。 三公主脸上都快烧起来了,她连忙往后退了退,磕磕绊绊的回答:“好,好像是的。” 文修易可不敢有半点耽搁,赶紧扶着三公主回到家,要不是于礼不合,他都想直接把人给背回来了。 一回家就赶紧把抄书的大儿子给拎来了。 好在三公主只是稍微崴了一下,并没有伤筋动骨,就是有些红肿,休息两天就好了。 罗氏他们听到消息赶来。 确定三公主没事之后,罗氏就伸手拧住了文修易的耳朵:“你说你,没事带公主去什么田坎上,那田坎我们常走惯了的人不小心都能崴一下,你说你还有什么用。” 罗氏那叫一个恨啊!! 特别是听说文修易是扶着三公主,让人家自己走回来的,罗氏就更恨了!! 第555章 文教授真是个人才 “娘,我错了,我错了。”文修易跳脚认错,一边还不忘偷看三公主的反应。 看到她被自己这副模样逗笑了,干脆也不躲了,任凭罗氏就这么拧着耳朵转圈。 “废物。” 罗氏最后骂了一句,松开了文修易的耳朵,一边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一眼,才来到三公主面前担心的问道:“公主,怎么样?要不要让小俊再好好看看。” 三公主本来就没什么大事,只是从来没走过这样的路,一个不小心被石头绊了一下,这会文俊给她用药酒推揉开已经不疼了。 面对老太太的关心,三公主脸一红:“婶子,我真的没事,不怪文大哥,是我自己要去看试验田的。” 罗氏依然心疼,无奈的叹了口气:“你下次要去看就让人跟着,那田里都是些五大三粗的老爷们,万一要真摔了身边没个人不行。” 三公主一派受教的模样点头:“嗯,我知道了。” 罗氏叹了口气,又瞪了一眼不中用的文修易,走之前还小声的又骂了一句废物。 等罗氏走了,文修易才委屈巴巴的问儿子:“你还是给你奶看看吧。” 文修易收好医药箱,头也不抬:“我奶的是心病,心病还须心药医。” 三公主愣头愣脑的问了一句:“婶子有什么心病?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吗?” 文俊眯了眯眼,笑了笑:“这个嘛……好像……” 文修易一脸惊恐的伸手捂儿子的嘴,一边对三公主道:“没什么,我娘她就是闲的,不用管她。” 一边还不忘瞪文俊。 文俊将他的手扒拉开,继续道:“好像也帮不上。” 说完,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文修易,对三公主点了点头:“公主这几天就别出门了,好好休息一下。” “哦,好。” 文俊拎着药箱走了,回去继续苦逼的抄书。 房间里立刻就只剩下文修易和三公主,还有她身边的老嬷嬷。 老嬷嬷的视线在两人身上来回动。 “文大哥,不用放心上,是我自己不小心,不怪你。”三公主道。 文修易一脸愧疚:“哎,是我考虑的不周,下次注意下次注意,那什么,你好好休息,我就先走了。” “嗯。”三公主点头。 文修易这才对老嬷嬷笑了笑,麻溜的跑了。 他一走,老嬷嬷才失笑道:“公主,文昌伯一家都很有意思。” 三公主脸上扬起笑容,很是认同:“是啊。” 不管是老的小的,文家有一种让人能完全放松下来的氛围,他们不会阿谀奉承,也不会谄媚讨好,他们是真的没将她和两个儿子当成客人来看。 “嬷嬷,这里真好。”过了许久,三公主才说了这么一句。 老嬷嬷的眼睛一亮,随即又是一脸欣慰,他们家公主,终于想开了啊,她也算对得起死去的主子,对得起太后娘娘了。 等到傍晚,上学的,出去溜达的的陆陆续续回来,关晟睿两兄弟才知道三公主受伤了,赶紧跑去关心自家娘亲。 在三公主再三说自己没事之后,两人的心才放下。 三公主看到和夏兰心在一起的文瑶,忽然想到了什么,就喊了一声:“瑶瑶。” “诶,来了。”文瑶麻溜的跑过去,一脸乖巧:“公主,啥事儿?” 三公主犹豫了半天,忽然问道:“瑶瑶,你们这里有什么称呼,是叫后妈的吗?” 文瑶差点没绷住。 “哈?啥?”她以为自己听错了。 三公主仔细想了想,早上文昌伯是叫她后妈吧?应当是没听错的。 得到肯定的答复,文瑶嘴角抽了抽,问道:“公主,你从哪听来的这个,唔,称呼?” 谁啊?难道除了他们一家三口还有别的穿越重生人士不成?还混到她身边来了自己也没发现? 不应该啊,要真有的话,不是自己拿出镜子的时候就该出来相见了吗? 三公主被她问的有些脸红,支支吾吾的把早上的事说了。 这下,文瑶绷不住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她想忍来着,可奈何忍不住。 文教授,人才啊。 对着三公主喊后妈。 三公主被她这一笑弄得更加无措了,文瑶也知道自己不能这样,赶紧收敛,但是那嘴角怎么都压不住。 她道:“公主,没事,我爹可能就是口误,也可能是你听错了,嗯,你听错了。” 三公主一脸怀疑:“是吗?” “嗯,是的。” 看文瑶这一脸坚定的模样,三公主也只好相信是自己听错了。 见她不再追问这个,文瑶陪着三公主说了一会话就直接随便找了个借口遁了。 这么炸裂的消息,她要赶紧去跟她哥分享。 很快,文俊的书房里就传来兄妹俩没办法抑制的哈哈大笑声,还有文修易那近乎咆哮的喊他们别笑了。 文教授恨不得自己找个地洞钻进去,以至于第二天看到三公主都不好意思面对她,只能躲着走。 三公主:“……” 就这么吵吵闹闹的,终于到了文农成亲的日子。 天还不亮文家就开始忙碌了。 村里帮忙的人也都及时就位,吹拉弹唱,抬轿子的人都安排好了,喜娘前一天夜里就住在文家的,第二天陪着李氏清点东西,千万不能有任何遗漏。 文农激动的一晚上没睡着,换上喜服愣是直愣愣的坐了一晚上,就怕把衣服给弄皱了。 兄弟几个见他那吓死人的黑眼圈,都惊呆了。 “农舅舅,你一晚上没睡啊?”谢安翊凑上前还拿手蹭了蹭,黑眼圈没蹭掉。 文农哭着一张脸求救的看向文俊:“大哥,怎么办啊?” 他今天可是新郎,顶着个黑眼圈出去像什么样子。 文俊无奈,只能让他们赶紧去厨房煮两个鸡蛋,然后一边给文农热敷又带按摩,这才稍微缓解了一些。 最后遮不住的,就找了文瑶拿了遮瑕膏稍微遮一遮。 文农看着镜子里自己那消失的黑眼圈,嘿嘿的对着文瑶直笑:“瑶瑶,你这东西好,回头给哥再弄些呗,小娇肯定喜欢。” 文瑶不着痕迹的收好:“就这么点了,下次再有我再给二嫂拿,改天我给二嫂拿点别的用用。” 第556章 文农成亲咯 文农傻笑:“好。”一声二嫂,让他脸上的笑容更大了。 等到收拾好了,兄弟姐妹几个才簇拥着文农出来,文家其他人看到今天打扮过后的文农,一个个的都挑了挑眉。 平时看他拿着锅铲系着围裙的模样看得多了,陡然看到这么俊朗的模样大家还有些不习惯。 见大家都在看自己,文农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一脸傻笑。 倒是喜娘在一旁吉利话不要钱似得往外说,将文农给夸的天上有地上无得。 直到罗氏出来,扫了一圈众人:“时辰差不多了,你们几个,跟着去接亲不许捣乱,听见没有。” 迎亲小队:“老祖/奶/罗奶奶,你放心,保证不捣乱。” 罗氏一脸慈祥的看着一群少年少女们,这里头有自己的孙子孙女,有世子有郡主,还有公主家的公子。 这迎亲队伍放在整个云雾镇,甚至整个坪洲府都是头一份了。 谁家能有这么大的阵仗? 随着喜娘一声时辰到,出发,吹拉弹唱组开始搞气氛,文农爬上系了红绸的高头大马,后面跟着迎亲队伍,轿子,和马车里跟着去接亲的少男少女们。 一路往码头去,路上还遇上了不少去文家贺喜的人,有那原本就想讨好了文家的就这么直接安排人跟着去接亲,也就导致还没到张家村,迎亲队伍就莫名其妙的多了好些人。 张家村今天也是张灯结彩,到处都挂满了红绸,家家户户都有,还有那高高的大红灯笼也是挂满了路上。 这些都是李氏出钱买的,并且各家各户都说了,婚结完了,这些个红绸红布红灯笼的,各家各户都能自己留着,沾个喜气。 文家这般大方,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坏了小娇,有羡慕的也有嫉恨的,多的是嫉恨她嫁的这般好的。 小娇家这边也有许多的宾客,张木匠一家,还有家里的族里的亲戚朋友都在这,帮着小娇家撑门面。 本来就是同姓,就算现在出了五服,那往上数都是亲戚,更何况张木匠家现在和文家的关系那么好,索性就认了小娇,当了娘家亲戚。 等敲敲打打的迎亲队伍到了张家门口,张家村的人都眼红死了,这十里八乡的,乡下人迎亲谁家能有这么大的阵仗啊。 那后头跟着的十几辆马车,怕是拉嫁妆也用不了这么多马车吧? 张木匠带着人堵在门口,好生为难了一番新郎官,才在不耽误吉时的情况下把人给放了进去。 接上新娘,后头那十几辆马车就派上了用场,新娘家这边的亲戚全都上了马车,几个人挤挤,全都坐着马车去文家吃席。 这其他人家谁有这待遇啊,都是跟在队伍后头走的。 有不少从前欺负过小娇祖孙俩的这时候都后悔的不行,再想要凑上去可就难了。 回到文家,走了过场,热热闹闹的席面就开始了。 村子里这边有李氏带着人招呼,至于那些高门大户和府城来的官员什么的,都去了文家那边,让文修易自己去招呼了。 除了几个熟人,其他人文修易那叫一个过目就忘,反正打招呼他就应,套近乎他就理,敬酒他就喝,就这么终于熬过了一天,客人送走了,文修易也倒下了。 三公主看着累瘫下连动都不想动一下的众人,就连几个平日里精力旺盛的小子都一个个变得蔫头蔫脑的嘴角抽了抽。 “石嬷嬷,你带几位少爷先回去休息,曾嬷嬷,让厨房准备的醒酒汤赶紧给文昌伯和其他喝了酒的人送去,瑶瑶,兰心,你们俩……”三公主看向文瑶和夏兰心。 姑嫂俩齐刷刷抬头可怜巴巴的看着三公主。 三公主叹了口气:“算了,你们歇着吧。” 等罗氏安排好了老宅那边过来的时候,发现这边已经被三公主安排收拾妥当了,就是家里的人也都安排好了,文修易和邱志金大夫这几个喝多的也都喂了醒酒汤睡了,就连老宅那边都收到了三公主让人熬的醒酒汤。 看着有条不紊没有乱糟糟的家里,罗氏再次感慨,这个家真得有个女人才行。 “公主,真是麻烦你了。”面对三公主罗氏又有些不好意思,虽然心里有点小九九,但是这八字还没一撇的就麻烦人家这么多事,罗氏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三公主倒是无所谓,她在家里都安排习惯了,左右不过是动动嘴的事。 “婶子,不麻烦,我就是动动嘴。”三公主腼腆一笑。 罗氏现在是越看越满意,只可惜三公主身份高贵了些,指定看不上她那不中用的儿子。 不过有人主事,罗氏也乐的清闲,主要是她也累啊,一把年纪这么折腾几回,她真的顶不住。 可一想到后面还有文俊的婚事,她就更头疼了,对方家可不像是张家一样,是普通人家,要安排的肯定更多。 她一想到这脑瓜子就嗡嗡嗡的。 所以第二天,文修易酒还没彻底醒呢,就被自家老娘从被窝里抓了起来,就这么坐在他床边和他‘谈心’。 “你到底对人家三公主到底是个什么意思?”罗氏打开天窗说亮话。 文修易揉着还有些疼的脑袋:“娘,您又胡说啥啊。” 罗氏抬手就想抽,想了想到底还是忍住没动手,而是问道:“你要是对人家三公主没意思,就保持点距离,然后老老实实的给我去相看,这家里没个女主人,乱成什么样了。” 文修易逐渐清醒,翻身下床穿衣服,一边道:“娘,您就别操心这事儿行吗?” 罗氏坐着不动:“我能不操心吗?我和你爹指不定哪天就入土了,你……” “呸呸呸,你和爹长命百岁,大喜的日子咱不兴说这个。”文修易赶紧打断她,还呸呸呸了三声。 罗氏心疼的看着大儿,叹了口气:“儿啊,娘看的出来你对三公主不是没意思,你要真喜欢,就主动点,不然错过了可真的没地儿哭去,娘也是为了你好,而且我看三个孩子也挺喜欢人家公主的,公主家两个孩子也挺喜欢你的,这不是天大的缘分嘛。” 文修易沉默了一瞬,这次倒是没否认了,只是道:“娘,我这……” 罗氏面色一凛:“你该不会还惦记着柳氏吧。” 罗氏都想好了,要是大儿敢点一下头,她立马就把柳氏之前还没和他和离就给他戴绿帽子的事告诉这个臭小子。 气死他! 第557章 看破不说破 文修易走在田坎上,脑子里都是罗氏说的那些话。 三公主长得像他老婆,可文修易一直以来都知道三公主不是他老婆。 喜欢吗?是有点的吧,只是觉得自己这样怕对人家三公主不公平,毕竟那张脸,确实和记忆中的人一模一样。 哎。 一旁跟着文修易的几个学生互相看了看,这已经是他们师父今天叹的不知道十几口气了。 “师父,你有心事啊?”有人大着胆子问到。 “啊?”文修易回神,有些尴尬:“没有没有。” 然后过了一会,又走神了。 就连其他人问他问题也是心不在焉的,文修易索性就摆烂了:“算了算了,今天就这样吧,你们做好记录,另外注意一下各块田里的水位,我自己走走,你们忙你们的去。” 学生们散了,文修易就自己一个人在田间瞎晃。 路上碰见几个轮值回家的和他打招呼。 文修易看着那人手里拿着的花,眯了眯眼,问道:“你这花哪摘的?还挺好看。” 那人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师父,前头山坡上,有好些呢,我瞧着好看,摘回去给我媳妇的。” 文修易这些学生,都知道跟着他有了大前途,不光每个月有月钱拿,还能学本事,所以基本上第一年自己在这,第二年就把家里人带过来了,在古桐村或是盖房子或是租房子就这么住了下来。 文修易挥挥手让他们走了。 自己溜达溜达的,不知不觉就到了那人说的地方,果然看到好几丛漂亮的花,五颜六色的很是好看。 文修易随手摘了一把,想到原来办公室那些小姑娘收到的花束,都是花花草草的搭配着的,就又摘了些好看的叶子和草配着。 就这么拿在手里,一大把还怪好看。 文修易美滋滋的拿着花往回走,脚下生风,脚步比来时都快了。 田间忙碌的众人看到他这样,都在偷笑。 能到这来的,谁不是种了十几二十年的地,大家说是文修易的学生,实际上年纪跟他差不多的大有人在,都是过来人,这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文修易乐呵呵的拿着花回家,这个点,家里没什么人,只有留在家里养伤的三公主和伺候她的老嬷嬷。 外头日光好,三公主坐在椅子上正在院子里做绣活,给兄弟俩多做几件好穿的衣裳,在古桐村,他们带来的那些锦衣华服一件也用不上了。 “公主在家啊。”文修易乐呵呵的进来。 三公主抬头看看他,手背在身后。 “文大哥。”三公主嗯了一声。 老嬷嬷看文修易似乎有话要说的样子,非常有眼力见的开口:“公主,老奴去给文昌伯倒茶。” 三公主点点头,老嬷嬷给两人行礼就离开了。 文修易慢慢吞吞的挪过去,三公主招呼他坐下,文修易也没坐。 突然,文修易从身后把花拿了出来,递到了三公主面前,磕磕绊绊的说道:“那什么,我去田里的时候瞧见的,怪好看就摘回来了,给,给你。” 三公主手里的针差点扎着自己,先是惊讶,然后脸刷的一下就红了:“送,送我的?” “嗯。”文修易说完,把花往她手里一塞:“我还有事,我先走了。”说完就跑了,同手同脚还差点被门槛绊倒。 “诶。”三公主伸手,相提醒他慢点,结果人已经跑不见了。 野花没什么香味,但是青草夹杂着嫩叶的清新味道还是能闻得到,三公主拿着花愣神。 一直在暗处偷偷看着这一幕的老嬷嬷适时的端着茶水走了出来,还装作惊讶的问道:“伯爷这是走了?” 三公主声若蚊蝇的嗯了一声。 老嬷嬷又‘惊讶’的发现了花。 “这花可真好看,公主哪来的花?”老嬷嬷笑的揶揄,是一点也没客气。 三公主脸更红了:“嬷嬷,你就别取笑我了,你去寻个花瓶来。” “是,公主。”老嬷嬷也不笑了,去寻了个花瓶装了水,三公主仔细的将杆子上的叶子都摘了,才放进花瓶里,又摆到了自己的房里,就放在那最显眼的地方。 经此一事,两人之间的气氛就变得奇奇怪怪的,家里人都在的时候,会时不时的偷看一下对方,若是正好视线对上了,又会赶紧挪开。 自以为别人发现不了的互动,实际上被多少双眼睛给盯着呢。 ———————— “哥,哥。”关晟睿探头探脑的在书房外面喊关晟斌。 关晟斌年纪和樊子毅文进差不多大,所以几个少年被邱志安排在一起学习,哪怕从学堂回到家里也是要在书房温习功课的。 关晟斌看了看弟弟,又看看一旁的樊子毅和文进。 “我出去一下。”放下笔,关晟斌出了书房,就被关晟睿神神秘秘的拉着走了。 到了没人的地方,关晟斌一脸你最好有事的表情看着弟弟。 关晟睿神神秘秘的左右看了看,才说道:“哥,我发现娘最近不对劲。” 关晟斌:“……”你才发现哦。 但他还是配合的问:“哪里不对劲了?” “娘在做鞋子,男人的鞋,但是不是我和你的尺码。”关晟睿小声道。 关晟斌一愣,随即抬手就一个栗子敲在了他脑袋上:“谁让你去翻娘的东西了。” “啊?我没有啊,我就是去娘房间里找娘,娘就摆在桌上呢,我看见了。”关晟睿很冤枉,他娘也没藏啊,他也没翻。 关晟斌想到弟弟的反射弧,无奈的叹了口气,问道:“睿儿,你想说什么?” 关晟睿挠了挠头:“我,我也不知道。” 身处京城那样的大染缸,哪怕他年纪小,该懂的该明白的都知道。 “我问你,你喜欢这里吗?”关晟斌问道。 关晟睿毫不犹豫点头:“喜欢啊,这里比京城有意思多了。” 关晟斌一笑,好巧啊,他也是。 “如果娘再嫁的话,你同意吗?”关晟斌知道自家小弟脑子不够用,拐弯抹角不如直接问。 关晟睿愣住了。 他不知道。 关晟斌又问:“如果这个人是文叔呢?” 关晟睿的眼睛肉眼可见的亮了。 第558章 这门婚事我不同意!! 关晟睿第一时间去找自己的小伙伴分享这个喜悦。 谢安翊炸了。 “什么?这门婚事我不同意!!!” 刚说完就被金修宜在脑门上拍了一巴掌。 “闭嘴,你不同意什么不同意。” 谢安翊哭了:“我不同意,呜呜呜呜,那我岂不是又要多两个舅舅。” 干嘛啊,明明都是一起的小伙伴,为啥就他辈分最小。 大头一直保持沉默。 金修宜赶紧扯了扯谢安翊的袖子,示意他看大头,然后谢安翊闭嘴了。 看看大头,又看看满脸兴奋的关晟睿,突然就有了些看好戏的恶趣味。 “小舅舅。”谢安翊捏着嗓子喊了大头一声。 大头嫌弃的看了他一眼,往旁边挪了挪。 关晟睿喜悦过后的理智回笼,突然就变得忐忑不安起来看着大头:“大头,我,我……” 大头转身就走。 “诶,大头。”关晟睿赶紧追上去,跟在大头旁边小心的解释着:“大头,你听我说。” “大头,你别这样。” “大头,我只是太高兴了。” 大头:“……”说了半天废话,一句也没说到点子上。 大头突然停了下来,关晟睿一个不小心撞了上去,又赶紧退开了。 大头眯了眯眼看他:“你想当我哥?” 关晟睿一愣,然后急忙说道:“我一定会对你好的,谁敢欺负你我第一个不放过他。” “哦。”大头继续走了。 关晟睿咬咬牙,追了上去,就这么跟在大头身边叽叽喳喳,大头也没撵他走,就让他这么跟着。 文修易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很忙了,云雾镇当时虽然送了很多土豆和红薯去京城和全国各地,但是他们也留了不少做种。 这个时候也到了要收成的时候,文修易和陈县令每天忙的脚不沾地,早出晚归,几乎在各个村子之间来回跑。 虽为盛夏,但中间会有一段时间是雨季的高发期,为了不让地里的土豆和红薯烂在地里,就得抢在雨季来之前先收上来。 确定时间差不多了,文修易才下令各个生产队开始收土豆和红薯。 古桐村则是他亲自带队,全村人一起出动,就连文老汉和罗氏都换上了平日里干活穿的衣服跟着下地,就连要参加考试的文进和樊子毅都必须停下学业下地干活。 村里学堂还因为这个放了三天收成假。 和其他地方不同,在古桐村,你不是读了书你就高人一等了,所有人在古桐村都是一样的,哪怕是学堂里的孩子。 学堂放三天假让学生们回家跟着下地干活,就是为了让他们知道父母的辛苦,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就连先生也会跟着下地干活。 清风书院的院长听说了这件事,直接让书院的学子们跟着来古桐村,跟着下地,跟着干活。 那几天,田间不光有忙碌的身影,偶尔还能传来朗朗读书声,竟是先生一边干活一边带着孩子们读有关粮食的诗词。 一袋一袋的土豆和红薯,不停的被大家搬到祠堂旁边的仓库,过称,记录。 陈县令在旁边牙帮子都要笑裂了。 “你说今年总该给我动一动了吧?”陈县令和文修易小声嘀咕。 去年文修易被招进京,他被留在了云雾镇,当时说的是自己的大造化在后头,所以他兢兢业业的又干了一年。 文修易手里翻着册子,一下一下的看记录,一边回答:“不知道啊,就算要调动怎么也得年底了吧?” 陈县令摸了摸自己那又长出来的胡子:“就是不知道会往哪调,不过嘛,我觉得调不调的,也无所谓了,在这挺好的。” 文修易翻册子的手一顿,歪头看他:“你不是一直梦想就是升官发财么?咋滴?看破红尘了啊。” “倒也不是。”陈县令背着手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去其他地方我还得拼政绩,一不小心就容易误入歧途,在这,这是瑶瑶的封地,我就是一辈子在这当个县令也挺好。” 他是看开了,从前那些官场的争强好斗什么的,在享受过了舒适圈之后,就不怎么想跳出去了。 而且可以说,云雾镇的繁华可是他和老文一手打造起来的,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了,如今谁不说云雾镇是个肥差啊。 自己养大的孩子徒手让给旁人来捡现成的,他其实是不乐意的。 所以啊,能不调就不调,他也不催,也不问,让户部的人全当他死了吧。 文修易点点头:“是这么个道理,只要你不干那伤天害理贪赃枉法的事,能干到退休。” “退休是啥?”陈县令好奇的问。 文修易:“就是到了一定的年龄致仕回家养老。” “哦,那我还有个几十年。” 可这样的政绩,上面怎么可能会不关注,不管跟陈县令有没有关系,到底他参与了,又是他管辖的地方。 换做那种贪心的,将所有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的也不是没有,陈县令一直以来往上汇报都是秉承着实话实说,自己该占多少功劳就占多少功劳,从不居功。 其实去年文修易被调往京城的时候,陈县令就该升迁了的,可当时的云雾镇,无论是新粮或是生产队的模式,都才刚刚开始没多久,还没有完全的稳定化,这个时若是换个不好的县令过来,容易出问题。 所以陈县令和文修易,必须有一个留在这里守着。 事实证明,皇帝这个做法是对的。 半个月后,全国各地的新粮产量如实上报,陈县令等了许久的调令也终于下来了。 本以为最多平洲府往上升一升,结果没想到调令上却直接将他调到了京城下属的一个县城,也就是文瑶他们每次来云雾镇都要经过的坐船的那个码头。 “所以,你是从这个码头,调到了另外一个码头啊。”文修易看完了调令,得出了这么个解释。 “去去去,会不会说话。”陈县令把调令抢回来,一边收一边说道:“调令是下来了,但是我暂时还不走,等有合适的人来顶替我的职位了我再走。” 文修易都笑了:“这还你说了算啊?” 陈县令嘿嘿一笑:“我说了当然不算,但是瑶瑶说了算啊,这是她的封地,归朝廷管也归她管,官员调配可是要经过她的,反正我不过去,那边的县令也走不了,那地方离京城那么近,是个肥差,兴许人家也不想走呢。” 第559章 被乌纱帽砸了 说到这个,文修易倒是真的想起来一个人。 “你说,小孟咋样?”文修易问道,孟文吏从一开始实行生产队模式的时候就被分到了古桐村。 这就像是当年下乡的干部,但是人家小孟那是真的干实事,跟着下地干活啥也没耽误,刚来的时候温文尔雅的书生,现在,大褂草鞋,瞧着跟庄稼汉也差不离多少了。 文修易又道:“与其让其他人来,咱们摸不清对方的脾性,不如提拔一个自己知根知底的,你觉得呢?而且这么多下乡的干部里,我觉得就小孟干的最好了。” 也有可能是因为孟文吏就在古桐村,什么消息都是一手的,当然也不排除他这个人就是个肯为百姓干实事的人。 如今孟文吏一家几口都在村子里安家了,虽然没盖房子,但是村长家房子多,就租了几间给他们一家几口住着。 孟文吏和媳妇,还有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大的在学堂读书,小的就让村长夫人带着,他自己媳妇也在羽绒服厂做事,也是个能干的,都被李氏提拔当了个小领导了,手底下也管着不少人。 陈县令摩挲着下巴,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 县令这个职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大多数都是科举之后那些没什么关系的进士才会被分配到这些小地方当县令,家里有点关系有点门路的都留在京城了。 像这种直接从县衙里提拔文吏上来当县令的先例也不是没有。 若上头真的没什么安排的话,文修易说的这个还真的可行。 “咱们找瑶瑶商量商量?”陈县令说道,现在这个地方做主可不光是朝廷了,郡主自己也是能做主的。 两人说干就干,让人去酒厂把文瑶给提溜了回来。 一进来两人就闻到了文瑶身上的酒香。 陈县令口水都要下来了。 “好久没喝第一酒了,晚上给伯伯弄两瓶带回去啊。”陈县令现在和文家人是一点都不客气。 “好啊,一会您走的时候去找老秦,让他给您打两壶。”文瑶对自己人一向大方。 陈县令嘿嘿直笑,那腮帮子都乐歪了,谁能知道,外面靠抢的第一酒,自己想喝的时候随时都能来打,这滋味,别提了。 文瑶问两人找她来干啥,文修易就把自己和陈县令商量的事跟她说了。 “陈伯伯,你这就要走了啊?”文瑶做出一副自己受伤了的表情,这人前几天还在说自己不走,在这养老了呢。 陈县令被她逗笑了:“哈哈哈,你这丫头,你们都去京城了,就把陈伯伯丢在这呗,那我也伤心了。” 文修易一脸无语的看着这两个人,几岁的人了还跟小孩儿似的。 “瑶瑶,我们叫你来呢,是跟你商量一下,我们觉得小孟不错,如果让他接替老陈的话,恐怕得你来操作操作了。”文修易说道。 文瑶对孟文吏的印象很不错,这是个为百姓干实事的干部,而且云雾镇现在是她的,云雾镇好了,她才能好。 “我觉得可以,孟大哥确实是个为百姓做事的好官,那就麻烦陈伯伯你写个折子,我来敲个章然后送去吏部,让他们那边赶紧把文书办下来,咱们到时候一块走,你还能喝上我哥的喜酒。”文瑶说道。 陈县令一拍大腿:“诶嘿,我就是这么想的,我晚上回去就写折子。” “行,那我走了啊,您要酒就自己去酒厂让老秦给你打。”说完人就溜了。 陈县令看着她的背影,一脸的姨母笑:“这孩子,不忘本心,性格还是这么好。” 文修易无声的叹了口气,主要是他们三个都来自现代社会,这种阶级分化的概念不是那么强,也没有什么人高低尊卑贵贱之分,所以跟谁相处都觉得融洽。 或许,这也是这些人喜欢他们家的原因吧。 既然已经选好了继任的人,那文修易和陈县令就不可能什么都不干。 陈县令当天晚上就回衙门写了折子,又来找文瑶敲上了郡主的印章,连夜派人送去了京城吏部。 至于孟文吏。 文修易也不让他去生产队那边跟着干活了,天天的和老陈把他带在身边巡查各个村落,美其名曰,带他看看其他生产队都是怎么干的,积攒一下经验,好更好的发扬古桐村。 孟文吏不疑有他,屁颠屁颠的跟着两人到处跑,殊不知一顶大帽子已经快要扣到自己头上了。 七月上旬,文修易带着众人抢种上了第一次的晚稻。 第一次试验阶段,文修易不敢种太多,而且是上一季的稻子收了之后立马就抢种的第二季,普通的地文修易不敢动,便将几亩上等地都种了,不多,却也能看出来效果如何。 在他身边是那些跟他差不多,也有比他还大的学生。 “师父,能行吗?我们种了这么多年的稻子,从来没试过种两季。”有人说道。 他们看着这一片片的地,不由的想,如果师父的两季稻真的种成了,那往后的产量不管晚稻的收成有多少,都是翻了一倍的产量。 若真是这样的话,他们多希望两季稻能种成功啊。 文修易现在自己也拿不准,云雾镇的冬天有时候虽然冷,但是冬天来得晚,想来应该是能行的。 “我过段时间要出发去京城,汇报这次咱们收上来的早稻的产量的问题,文俊也要去京城成亲,这边就交给你们了。”文修易交代他们说道。 几人面面相觑,他们其实心里也没底啊。 “师父,我们,怕是不行啊。” 文修易摇摇头:“没什么行不行的,你们只要按照我教你们的来,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只要不碰上天灾,这批晚稻,应该能成。” 众人蹙眉,心中暗暗祈祷千万不要有天灾。 天灾,庄户人家最害怕的事。 七月底,朝廷关于云雾镇县令的安排调令下来了,也就是说,陈县令自此就要离开云雾镇,去往京城……下属的城镇了。 而突然被乌纱帽砸中的孟文吏整个人都惊呆了。 第560章 人穷不能志短 “小孟啊,以后云雾镇就交给你了,好好帮郡主守着这片富饶的土地,也不枉费我和文昌伯提拔你。”陈县令将任命文书和官印交给孟承光,还鼓励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从前的孟文吏,从今往后就要改口叫孟县令了。 皮肤被晒得黝黑的汉子,没有一点文人墨客的模样,反倒是刚从地里干完农活回来的农夫,手里捧着乌纱帽和任命文书还有官印,这反差要多大有多大。 陈县令打量了他一番,小声道:“文大夫那好像有能让人变白的方子,你回头记得在他走之前去要一个啊,啧啧啧,你这……” 陈县令啧啧嘴,一甩手背在身后,叫上在县衙等着他的文修易哥俩好的去醉仙楼吃饭喝酒去了。 留下如今的孟县令在县衙大堂里,还回不过神来。 “大人。”焦阳作为大捕头,管着云雾镇如今几十个捕快,这会自然也被陈县令叫来交接工作。 他看着还在愣神的孟县令半天不动,只好上去提醒他。 “大人?大人!”焦阳拔高了音量,才把孟县令给叫回神。 “啊?” 焦阳无奈的叹了口气,看他这身打扮开口道:“大人,你先去后衙收拾一下吧。” 一个县令,穿成这样,不知道还以为他们县衙多穷呢。 孟县令这会也回过神来了,手里捧着的乌纱帽和官印不是做梦。 他当了县令? 还是陈大人和文昌伯亲自提拔,郡主盖了章去吏部讨来的,他一个文吏,没想到会有这样的造化。 高兴之余,孟县令想到这一个月来文昌伯和陈县令带着他各个村子的去,了解了各个村子的情况,美其名曰是带着他学习别人的优点。 搞了半天,是在明里暗里的交接工作? 这两人,怎么都不给他通个气啊,不然也不至于今天穿成这样就来了,而且村子里还有事呢。 一想到这个,孟县令才回过神来。 “哎哟,还有事没处理好呢。”他们急匆匆的把他叫来,他以为有什么急事,丢下手里的活儿就坐着马车来衙门了。 说完,他把东西往焦阳手里一塞,一边道:“焦大哥,我得先回去一趟,这些东西你先帮我收着,我明天正式过来交接哈。” “诶,不是。”焦阳看着走了的孟县令,嘴角抽了抽,这衙门里,还能有个正常人吗? 不过,他还是贴心的帮孟县令将东西送去了后衙,那里陈县令和他的家眷的东西都已经搬走了,等孟县令正式接管,就是他和自己的家眷住进来了。 伺候的人陈县令也带走了,所以焦阳临时叫了衙门里几个干杂活的婆子过来收拾了一番。 孟县令迷迷瞪瞪的回了古桐村,村长刚好从地里回来,瞧见他还打了声招呼:“孟大人好啊。” 村长乐呵呵的,对于孟承光当上这个县令,他是乐见其成的。 一来,孟承光一直负责的都是他们村子,跟他们村子的感情自然不一样,二来,文家就是古桐村的,孟承光沾了郡主的光才当上这个县令,对古桐村自然要优待一些。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看,小孟当这个县令,对他们来说都是最合适的。 孟县令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问道:“村长,你知道?” 村长点点头:“知道啊,陈大人和文昌伯说了,还让我挑个合适的人接手你现在手头上的事呢。” 孟承光一愣:“那你挑到了吗?” 村长摇头:“还没呢,不急,村子里现在读书识字的人多了,要记点什么东西我直接让他们来帮个忙就行,等秋天秀才的考试下来了,再找个合适的。” 这么好的事,要不是家里的小子们不争气,村长都想给自己家的孩子谋这个差事了。 虽然是在村里当差,可那也是正儿八经进了衙门编制的,拿的是衙门的工钱,待遇什么的都是和衙门里的人一样的,又能守在自己家门口,多好啊。 可惜。 村长这边惋惜,一边陪着孟承光去交接手头上的工作,临时找人接管一下,等找到合适的文吏再来顶上。 另外,孟承光一家四口也得搬到城里去了,住进衙门。 孟娘子一听自家相公居然从一个文吏一跃当了县令,震惊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这个惊喜来的太突然。 但是一听他们得搬到县衙去住,孟娘子一下就清醒了。 “我能不去吗?要不相公,你自己先住过去?”孟娘子直言不讳。 孟承光很是不解,这当了县令,去县衙住当官太太不好吗?当了县令,他的月俸多了,一个月能有二十两的月俸,到时候就请个婆子丫鬟在家里照顾她们娘仨,不是挺好? “为啥?”孟县令一头雾水。 孟娘子捋了捋耳后的碎发,道:“我在这干的挺好的,李婶还

相关推荐: 长渊青灯行   怯春情/为病弱皇兄进补   我登录了僵尸先生   爱妻是AV替身(1-2完结+后传)   健身小姐余婕   男欢女爱   这游戏怎么没完没了 NP   终极反派收集物语   明末之席卷天下   禁欲佛子?那她怀里的嘤嘤怪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