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事儿告诉了三公主,三公主便让他们不用管了,几个孩子查到这个地步已经是不错了。 至于后面的事,就不该是他们这些孩子该管的了。 —————— 这是三公主第一次自己约文修易见面,文修易还特意打扮了一番才来见三公主。 两人约的是一家酒楼,不过这是福王妃名下的产业,倒也不怕有人再传出什么不好的话。 “文昌伯,坐。”三公主将文修易迎了进来,两人在桌边坐了下来。 “公主,是有什么事吗?”文修易双手在膝盖上搓了搓,问到。 三公主给他倒了杯茶,哪怕到了现在,看到三公主这张和老婆一模一样的脸,文修易还是会有些恍惚,愣了一会才道谢,接过了茶杯。 “对了,我听睿儿说大头被柳氏关起来了,他没事吧?”三公主问道。 “啊?”文修易摸着茶杯,点点头:“嗯,没事,倒也没有为难他。” 三公主也点了点头:“那就好。” 两人之间又沉默了下来,文修易正想着该找点什么话题的时候,就听三公主说道:“几个孩子这次处理的不错,能查到那么多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点文修易还是很认同的。 “是啊,这几个孩子,别看年纪小,一个个的真的遇到事还是很聪明的。” 三公主听见他这么说,笑了笑:“聪明的是大头,看似几个孩子一起查出来的,实际上都是大头安排,他们几个照做,要我说,大头这孩子才是真的聪明。” 也不怪柳氏在他那里讨不到好。 看着文修易,三公主心底叹了口气,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后面的话。 文修易也察觉到了三公主的欲言又止,便直接道:“公主,是不是还有别的他们没查到的东西?” 三公主无奈的叹了口气,点点头:“这件事本该到此为止,毕竟流言没有扩大,于我们也没有什么影响,只是,我觉得这件事还是要跟你说一声的好。” 文修易一脸奇怪:“什么?” “流言虽然是从李大人家中传出,但是那天,孟夫人去李家做过客,我私下里召见过李夫人,她告诉我,那日孟夫人去找她玩,无意间说起在街上看见我和你上了同一辆马车。 李夫人这人对这些京中的八卦特别的热衷,虽然孟夫人没有多说,但她还是很好奇,难免多注意了我们两家,两个孩子与你们家的孩子交好,时常还会住在文家,这才让她联想了许多。” 说到这里,三公主顿了顿,犹豫了一会才继续说道:“至于说你攀附权贵,巴结我的话,李夫人说她从未这么说过,她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文修易见她不说了,抬起头来看向她,发现三公主的脸颊似乎比刚才红了些,文修易也一愣。 三公主声音明显小了很多,继续说道:“她说,她只是好奇你我二人之间的关系而已,从未诋毁过文昌伯。” 而且,她寡居,文修易也是独身一人,就算有什么那也算是一段佳话。 这是李夫人在她面前说的实话,也是她和丫鬟聊天时说的原话。 只是后面这句,三公主没有说出来。 文修易的脸色有些不好,如果不是李夫人说的,那诋毁他的那些话,要么是旁人猜测,要么就是有人故意将话题往这方面引了。 只怕那个李夫人也只是被人给当枪使了。 “此事事关柳氏,她到底是三个孩子的生母……” 文修易深深地叹了口气,起身给三公主行了个礼:“原来是在下连累了公主,实在是对不住公主。” 三公主也跟着站了起来,道:“文昌伯,没什么连累不连累的,我们这样的情况,陷入舆论也是没办法的事,所以这些年我都是深居简出,很少出席人多的场合。” 若不是福王妃这次非把她拉出来,她恐怕会一直这么下去。 文修易却很是愧疚,到底是自己连累了三公主,无论如何这烦恼都是自己给人家带来的,说到底,这心里过意不去。 两人重新坐下,同时叹了口气。 只是这叹气的原因却不同。 三公主叹息,是觉得柳氏到底是文俊文瑶和大头的生母,不管怎么样都要顾虑一下三个孩子的感受,只怕这事文昌伯也只能这么算了。 文修易叹息,是觉得自己连累了三公主,但是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补偿人家。 回家路上,文修易一直都在想这个事情,一到家就问下人文俊和文瑶在哪。 结果两个一个都不在家。 “大少爷和少夫人出去了。”石嬷嬷如实回答。 虽然还没过门,但文昌伯府的人现在都已经改口喊夏兰心少夫人了,就算她来文家,也是这么喊,夏兰心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的应下。 罗氏见她落落大方,满意的不行,管京城那些人怎么说的呢,她就觉得兰心这样的长孙媳妇不错。 至于文瑶。 石嬷嬷又道:“蓉蓉小姐在铺子里,郡主和世子出去了,说是要去钢厂,不到晚上可能回不来呢。” 文修易一下心梗了。 儿子有了媳妇,就是女儿也小小年纪就被人惦记上了,还有一个义女嘛,虽然没伴儿,可钻钱眼里。 文修易刚准备去找小儿子寻求点安慰,就看见大头和谢安翊穿戴整齐准备出门。 “你们俩又干嘛去?”文修易有点受伤,连小儿子都要抛弃他了吗? 大头是知道哥哥姐姐出了门的,见自家爹这幅模样,大头还有些犹豫,但想到和金修宜他们约好的,到底还是决定晚点再回来陪爹爹。 “爹,关大哥今天约了朋友要去游湖,叫我们一起去玩,晚上就不回来吃饭了哈。” 第542章 怎么补偿? 文修易受了一万点伤害,跑去后院找罗氏。 “娘,儿子回来了。”还没进门呢,文修易就喊上了。 结果石嬷嬷急忙赶过来,行礼道:“老爷,老夫人被永昌侯夫人接走了,说是几个老姐妹约着打麻将。” 永昌侯府和文昌伯府结了亲家,两家来往自然就密切了些,侯夫人偶尔也会带着孙女过来,结果那天碰上罗氏她们无聊凑在一起打麻将,这可把侯夫人一下给吸引住了。 厚着脸皮找文瑶讨了一套麻将,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动不动就把罗氏叫上,去找其他人打麻将。 文修易捂着胸口,很受伤。 所以阖府上下,只有他一个人孤零零呗? 石嬷嬷见他这样,无奈的摇头叹气,想起老太太现在时不时的守着他们念叨,担心文修易以后老了身边没有个知冷知热的人,苦恼现在儿子都要成亲了,他却不考虑再娶的事。 确实啊,如今家里几个主子都出去了,老的小的都有伴儿,就是老爷一个人,孤苦伶仃的。 “要不,您去隔壁找福王爷玩?”石嬷嬷道。 也就福王爷这个时候能搭理他们家老爷了。 文修易轻轻哼了一声,背着手走了,出了大门直接右拐,往福王府去了。 他自己找人玩。 ———————— 直到傍晚,出去玩的几人才陆陆续续的回来。 最先回来的是文俊,一回来就看见文修易一脸郁闷的坐在前厅里,也不让人点灯,就这么坐在那。 “爹,你干嘛呢?”文俊抬脚进门,好奇的问了一句。 文修易看了一眼儿子,这谈恋爱了就是不一样了哈,红光满脸的,那张常年冷着的脸都变柔和了,就是说话的语气都变得比以前温和了不少。 “等你们啊,干嘛。”文修易傲娇的哼哼道。 文俊嘴角抽了抽,在他旁边坐了下来,摸了摸文修易的茶杯,发现茶水都凉了,看来他爹在这坐了不少时间了。 “其他人呢?”文俊问道,他出门的时候,其他几个不都在家吗? 文修易坐了多久,石嬷嬷就在这边陪着他等了多久,见状小声的在文俊耳边低语了几句。 文俊一顿,再看看自家老爹的脸色,差点没憋住笑出声。 “那什么,嬷嬷,你快派人去看看,他们几个怎么还不回来。”文俊道。 “是。”石嬷嬷动了动自己有些发麻的脚,慢慢的挪了出去。 第二个回来的是邱蓉蓉,一进来就看见文修易和文俊都在前厅,本来准备直接回去算账的,还是过来打了声招呼。 “爹,小俊,你们干嘛呢?” 文俊朝文修易的方向使了个眼色,邱蓉蓉一愣,这才发现文修易的脸色有些不对。 她缩了缩脖子,赶紧又道:“那什么,爹,我还有账本没看完,我先去算一下帐哈。”这一看就是有事,自己还是先溜的好。 说完就溜。 文修易气鼓鼓:“账本账本,整天就是账本,你还记不记得你还有个儿子。” 门外邱蓉蓉的声音传来:“记得记得,不是还有您管着呢嘛。” “这这这……”文修易抬起手指着门外,话都说不利索了。 文俊扶额:“爹,你知道你现在像啥嘛?” “像啥?”文修易没好气的问道。 “更年期。”文俊憋着笑说道,这症状还真像。 文修易气的咬牙切齿:“臭小子。” 又过一会又有人回来了,不过不是主子,而是永昌侯府的下人。 “伯爷,我家老夫人让小的来说一声,文老夫人今天在侯府用晚膳了,让你们不用等她。” 文瑶是天黑的时候回来的,一回来就看见前厅里的父子俩。 “嘛呢?”文瑶蹦蹦跳跳的进门一脸好奇。 文俊给她比了个口型:更年期。 文瑶一脸惊讶,小嘴呈o型,挤了挤眼睛:这么早就更年期了啊? 文教授这个身体年龄,还不到四十呢。 文修易瞪了挤眉弄眼的兄妹俩一眼,看向文瑶没好气的说道:“以后少跟李逸那小子出去。” “啊?”文瑶塞了个点心到嘴里,问道:“咋?他惹你了啊?” 文修易:“……”这倒没有,不对,惹了。 再看这丫头没心没肺的模样,文修易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别本来没什么,被他一说反而变得有什么了。 闺女儿子都回来了,文修易直接让明月他们退下,对两人道:“今天三公主找我了。” 兄妹俩对视一眼,文瑶直接阴阳顿挫的说道:“公主找您,您还臭个脸?老文同志,您怎么回事儿。” 文修易本来气鼓鼓的脸被她这洋腔怪调的话给逗的破了防。 一笑过后,文修易低声将三公主找他的原因给说了。 “那柳氏我们就先不说了,就说这事儿,到底是我连累了人家三公主,你们说,我要不要做点什么,补偿一下人家啊?”文修易并不关心柳氏到底要如何,这个女人,他以后见一次骂一次。 他现在担心的是会不会连累了三公主,给人家公主添麻烦,而且,这人好不容易愿意走出家门了,别因为这事儿给人家整的又深居简出的,她还那么年轻,不该关在宅院里一辈子。 文俊对这种事本来开窍就晚,这会更是帮不上什么忙,倒是把文修易当初教他的和追夏兰心的招数说了一下。 文修易慌张瞪眼:“去去去,不一样,这哪能一样。” 文瑶摊了摊手:“没啥不一样的啊,哄女孩子,补偿女孩子,无非就这么几种,要么发红包,要么送礼物,要么请客吃饭看电影,哦,不是,看戏文,这里叫看戏文。 发红包肯定不行,不然人家公主还以为你有病。 请客吃饭看戏文就更不行了,你们俩这流言蜚语咋传出来的您忘啦?” “那,送礼?送啥?金银珠宝的她也不缺啊。”文修易摸了摸下巴。 文瑶:“您等会啊,我给您找找去。”文瑶起身将门一关就进了空间。 再出来时手里就拿了个古色古香的镜子,但和普通的铜镜不同的是,这是一面外面古色古香的外框,里面是工业镜子,能把人照的清清楚楚的那种,配套的还有一个小镜子,精致小巧方便携带。 “送这个,保证喜欢。”文瑶将东西和礼盒往他面前一放,挑了挑眉,这个时代的铜镜,打磨的再光滑照的再清晰都会蒙上一层灰蒙蒙的东西,哪有这个照的清楚。 她之前在古桐村的时候就琢磨做玻璃和镜子的事了,这个时候拿出来也不会很奇怪。 而且时机也差不多了,她可没忘了,原书里女主可是利用玻璃和镜子狠狠地赚了一大笔。 第543章 合心的礼物 公主府 “娘,娘……”关晟睿一回来就直奔三公主的院子,一边跑还一边喊。 三公主房里的嬷嬷急忙迎了出来。 “小公子,你慢点。”一副生怕关晟睿摔跤了的架势。 关晟睿嘿嘿一笑,抱着个盒子进了三公主的房间。 “娘,我来给你送东西了。” 三公主看到小儿子咋咋呼呼的模样,嗔怪的瞪了他一眼,将目光落到了他手里抱着的盒子上。 “这是又上哪淘气了?”三公主问。 关晟睿将盒子往桌子上一放:“没淘气,我刚从文叔家回来。” 三公主似乎已经习惯了两个儿子成天的赖在文昌伯府,无奈的叹了口气,但还是说道:“你们时常去文昌伯府叨扰,切莫捣乱,要听话,知道吗?” 她反正已经拦不住了,索性就不拦了,文家人良善,多接触也没什么不好的。 “知道了知道了,娘,这是文叔让我给你的,他说他不方便来我们家,怕再给娘惹麻烦,所以拜托我给带回来了。”关晟睿拍了拍面前的盒子,想到瑶瑶姐姐交代的要轻拿轻放,拍的力气便收了收。 三公主倒是一愣:“文昌伯让你送来的?” 关晟睿点头:“嗯呐,娘,我东西送到了,我就先走了啊,我去找我哥。” 说完行了个礼就跑了。 “睿儿。”三公主还没来得及多问,关晟睿就已经跑没了身影。 看着面前的锦盒,三公主有些犹豫是打开还是不打开。 “公主,不妨打开看看吧。”三公主身边的老嬷嬷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 她也心疼公主啊,若文昌伯真是个好的,或许…… 三公主又叹了口气,这才着手打开盒子。 当看到里面的东西时,三公主都吓了一跳。 实在是,太清晰了,都将她吓了一跳。 身旁的老嬷嬷也吓了一跳:“这是?” 两人平静了一下,才仔细端详盒子里平躺着的东西,看起来是一面镜子,可是他们从未见过这般清晰的镜子,将房梁上的景象照的一清二楚。 三公主犹豫了一瞬,将镜子从盒子里取出,待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时,差点惊呼出声。 她身后的老嬷嬷就没这么淡定了,激动的指着镜子里的三公主道:“公主,这……” 三公主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发丝清晰可见,就连脸上的毛孔都看的一清二楚,她不由的凑近了些,镜子里的人随着她动也跟着动。 “我的天呐,这是一面镜子?”老嬷嬷惊讶的说道,啧啧称奇。 三公主也觉得很神奇,她从未这般清晰的看过自己的模样,此时倒映在镜子里,就连眼角的微细皱纹都能看的一清二楚,只这一下,三公主就喜欢上了这个礼物。 “公主,还有呢。”老嬷嬷眼尖的发现盒子里还有一个,便提醒了三公主。 三公主小心翼翼的将大镜子放到桌上,这才拿起里面小巧只有掌心般大的东西,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可以打开。 打开之后,老嬷嬷又是一声惊呼。 “天啊,这也是镜子?做的这般小巧。” 三公主看了看,打开之后有两面镜子,一面是正常的画面,但是另外一面,显然她的脸被放大了些,三公主又仔细看了看,这才确定这竟是一个双面镜,一面将人照的正常,一面能将人放大。 三公主眼底的惊艳和喜爱藏都藏都藏不住,拿着镜子照了半天。 老嬷嬷在一旁感慨:“公主,这镜子做的这般精巧,文昌伯当真是有心了。” 三公主这才回过神来,这东西,是文昌伯送来的。 不知为何,脑子里就出现了那个儒雅的身影,三公主的脸色不由的微微泛红。 若是从前,老嬷嬷站在三公主的背后,哪怕对着镜子也不可能将三公主脸上的表情看的真切,可在这镜子的照映下,竟将三公主脸上的红晕看了个一清二楚。 三公主似乎也反应过来,赶紧将镜子往胸口一贴,挡住了老嬷嬷的视线。 老嬷嬷愣了一下,才笑了笑:“公主,老奴都瞧见了。” 三公主洋装温怒的嗔了她一眼,眉眼娇俏,眉目传情。 老嬷嬷心中感慨,多少年了,多少年没在公主脸上看到这样的表情了。 公主啊,她看着长大的公主,到底还是太苦了些。 “嬷嬷,这礼物这般贵重,文昌伯这是何意?”三公主再次将小镜子拿在手上,忍不住照着自己的脸,还伸出手摸了摸,没想到她脸上都有这么多的皱纹了吗? 到底是老了。 老嬷嬷眼尖瞧见盒子里似乎还有一封信,便提醒三公主:“公主想知道,不如自己看看。” 说着就将信拿了出来。 这信藏在摆放镜子的锦缎下方,若不仔细看,还真的看不见。 三公主将镜子放回盒子里,打开了信,看到上面的内容,三公主脸上的红晕越发的深了些。 “公主,伯爷怎么说?”老嬷嬷好奇的问道,她老了,眼神不好,只能看出文昌伯的字写的不错,至于写了什么,她不凑近也瞧不见。 三公主看完了信,小声的说道:“文昌伯觉得这次的事连累了我,心中忐忑,所以特意送了这小礼物来哄我开心。” 文修易是真的这么写的,其实就是文瑶张嘴,文修易自己写,写完之后虽然觉得有些不对,但是文瑶说了,可不就是送礼哄三公主开心吗?她开心了是不是就不介意被他连累了。 虽然但是,文瑶说的好像有道理,文修易就没改,就这么将信和礼物一起让关晟睿给带来了。 老嬷嬷一听就笑了:“这文昌伯倒是个心细的,也有心,这礼物老奴瞧着送的极好,老奴可许久没见公主这般开心的笑过了。” 三公主脸一红:“嬷嬷,我不是每日都在笑。” 老嬷嬷摇头语重心长的说道:“不一样。” 平日里的笑,总是带着点悲伤和无奈,今日的笑,却是发自内心的,她活了这么大的岁数,看得明白。 三公主被她的话说的一愣,看着手里的信也有些怔愣,一时之间让旁人看不出她在想什么。 第544章 送行 原本这般贵重的礼物三公主是想退回去的,可是看到那镜子又喜欢的不行,纠结时老嬷嬷干脆劝道:“公主,这也是文昌伯的一点心意,若是退回去恐怕是不好,而且老奴也看的出来公主很喜欢,便留下吧,左右文昌伯也不是外人。” 三公主摩挲着镜子,到底还是舍不得送回去。 “那,我写封信谢谢文昌伯?”三公主问老嬷嬷。 老嬷嬷笑了笑,点点头:“理应如此,或许公主还能准备点回礼。” “啊?那嬷嬷,准备点什么好?” 老嬷嬷陪着她,耐心的去挑了。 第二天文修易就收到了三公主的回礼。 实在是三公主不知道回点什么好,送男子的礼物属实有些难挑,若是挑不好就容易产生了误会。 最后在老嬷嬷的提议下,三公主挑了一条嵌了红宝石的腰带,京中常见的款式,倒也不会打眼。 原本三公主还觉得不妥,送男子腰带,若是让人知道了,只怕是又要有难听的话传出来。 老嬷嬷倒是看得开:“文昌伯绝不是那种会乱说的人。” 三公主这才放心下来,将东西装好,又让老嬷嬷亲自跑了一趟,交到了文昌伯手上。 老嬷嬷存了些私心,将礼物送到时借着和曾嬷嬷的一点交情多留了一会,就是想看文修易收到回礼时的反应。 当看到他欢天喜地的将回礼拿出来,还宝贝似的给女儿和儿子炫耀,老嬷嬷的嘴角就没放下来过。 这文昌伯,说起来倒是个不错的,人品各方面都不错,虽说从前糊涂了些,可现在看来,能将三个孩子教的这么好,定不会像那些人说的那般,烂吃烂赌,怕是有心人故意要毁了文昌伯的名声。 而且两位少爷也很喜欢文昌伯,她看的出来。 到底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公主,托大一下,三公主就像她自己的孩子一般,她自然想看着她将来幸福,而不是虚度此生。 收回心思,老嬷嬷才告辞离开。 文修易那叫一个高兴。 “爹,收一收,收一收,您这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大大咧咧的坐在椅子上说道,简直没眼看。 曾嬷嬷和石嬷嬷在一旁偷笑,曾嬷嬷倒是读懂了三公主身边老嬷嬷的眼神,再看文修易时,眼神就多多少少都带了些考量了。 若是这二人能走到一起,倒也不错。 文修易显摆完了,才将腰带放回盒子里仔细的收好,这才跟儿子闺女宣布自己要走的事。 “我拖了太久了,一件事接一件事的,再不回去赶不上了,所以我明天就回村里,你们呢?咋说?”文修易问道。 文俊最近跟着金大夫时常和太医院的太医们打交道,还有刚订婚的女朋友,当然要留在京城。 文修易也无所谓:“你留在京城也好,家里有个什么事你这个当哥哥的也能顶一顶,你呢?”文修易看向女儿。 文瑶摆摆手:“不回,我最近在和卓叔研究玻璃的事儿,爹,您自己回去吧。” “哦。”文修易一听这个理由就只是哦了一声,稻子重要,玻璃也重要,他的暖房,他的实验室,可都指着闺女了。 罗氏一听文修易要回去了,虽然有些舍不得刚交的老姐妹们,但到底家里还有一大家子的人,罗氏便表示自己跟文修易一起回去。 “娘,我这次回去怕是要赶路,您不是和侯夫人她们玩的挺好的,不如多玩一段时间?回头让瑶瑶他们派人送您回去?”文修易道,实在是怕老太太一路上赶路受不了,虽然大多数都是走水路。 罗氏却摆摆手:“不了,家里还有一大家子人呢,再不回去你爹怕是要翻天了,你爹这人耳根子软,我不回去盯着,万一被村长他们一忽悠,又要给村子盖个什么东西的,可拦不住,而且文农的婚事临近,你二弟妹那个人你还不知道吗?心大的能装下一头牛,我不回去盯着我不放心。” 文修易腹诽,您二老盖的还少吗? 不过罗氏说的对,文农的婚事也是个重要的事。 就这样,母子俩搭伴上路倒也有个人说话,不至于太无聊。 除了杜嬷嬷和明兰,文修易又从府上挑了两个能干的丫鬟跟着老太太回村里去伺候,剩下的人就留在京城,等到文农婚期快到时再一起回村里去。 知道罗氏要走,永昌侯夫人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儿媳妇和夏兰心跑来了文昌伯府。 “怎么突然就要走了?我们还约好了过两日带你去城外烧香呢。”永昌侯府拉着罗氏,很是舍不得。 原以为罗氏只是个普通的乡下老太太,又没读过书也没受过正经的大家闺秀培养,永昌侯夫人生怕她在京城吃了亏,所以干什么都会带着她,教教她京城的这些为人处世。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老太太,有时候看问题的角度和发表的看法,让她这个从小受着世家大族培养的大家闺秀还自愧不如。 永昌侯夫人是真的喜欢这个亲家老太太。 “没办法,家里还有一大家子人呢,这解决了文俊的事,我这心里也放下一块大石头了,往后就是一家人,有的是机会再来,别难过。”罗氏拍拍她的手,像哄家里孩子们一样的哄道。 永昌侯夫人再舍不得,也只能放罗氏离开,只是那礼物是一车一车的送,本想轻装走人的母子俩后头又多了两辆马车,都是永昌侯夫人连夜让人准备的京城的特产和一些礼物。 除了她,另外几家经常在一起打麻将的老太太都派人送了东西过来,虽然人到不了,却也算是给罗氏践行了。 文修易看自家老娘都比自己有人气了,只能无奈叹气。 好在他还有福王这个好兄弟。 “京城你放心,有我照顾几个孩子,你放心的去吧。”福王拍拍文修易的肩膀道。 文修易嘴角抽了抽,这话怎么感觉像是他要去死似的。 “好了,时辰不早了,我们得走了,不然赶不到码头了,娘,走了。”文修易喊罗氏。 罗氏这才依依不舍的和老姐妹们告别,跟着文修易上了马车,文瑶他们麻溜的上了后面的马车,送老爹到码头。 只是一行人刚刚出城门,才走一里路,就瞧见路边上一个小萝卜头蹦跶。 “文叔文叔,这里这里。” 第545章 意外的人 关晟睿就这么站在路边,一蹦一跳的跟他们挥手。 车夫只能停下来。 “老爷,是关小公子。” 文修易一听就掀了帘子,一看还真是那小子。 “你在这干嘛呢?”文修易问道,难怪他说怎么早上没看见这孩子来送他们,感情跑到这来了。 关晟睿嘿嘿一笑:“来送你呀,文叔,我娘在那边亭子里。” 反正周围也没人,关晟睿就没刻意避着,直接指了指不远处的凉亭,只见凉亭旁边停了一辆马车,亭子里正站着一个人。 文修易心头一暖:“那什么,你们在这等会,我去去就来。” 说着就跳下了马车,整理了一番衣服往那边去了。 落后一辆马车的罗氏好奇怎么停下来了,掀开帘子想问问,就看见儿子往那边去了。 “你爹干嘛去呢?”罗氏问了一句。 文瑶探出脑袋,眼尖的瞧见了文修易去的方向。 “奶,亭子里有人。”文瑶好心的提醒老太太。 罗氏眯着眼睛看了半天,这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这么远只能看见是个人站在亭子里,但是是谁却看不清楚了,只能看到是个女人。 “女的?谁啊?”不会是柳氏吧? 罗氏的脸色沉了下来,文瑶就知道她想岔了:“不是我娘,奶,你再仔细瞅瞅。” 罗氏又眯着眼睛看了看,这才发现身量和柳氏不一样,和大儿子站在一起,瞧着比柳氏高一些,只是她实在是看不清是谁。 然后就看见关晟睿从他们马车旁边跑了过去,她没记得这小子跟着的啊。 忽然,罗氏猜到了些什么,小声问文瑶:“亭子里的不会是三公主吧?” 文瑶只是嘿嘿一笑,扒拉着车门往那边偷看。 文修易到了亭子里,看到三公主居然在等他,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公主,你咋来了?” 三公主莫名的有些脸红,但还是说道:“听说你今天就回去了,我不方便去文昌伯府,所以就来这等着,送送你。” “啊?”文修易呆头呆脑的啊了一声,才笑道:“哈哈,是,今天回去了,季节不等人,早点回去早点开始育苗。” 说完,文修易偷偷看了一眼三公主,又补了一句:“多谢公主来送我。” 三公主捏着手帕,莫名的觉得有些紧张,但她还是说了一句:“那就祝文昌伯一路顺风了。” “嗯,借公主吉言。”文修易应了一声。 两人对视了一眼,又一起移开了视线,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尴尬和沉默起来。 三公主试图打破沉默,便说了一句:“听睿儿说古桐村是个极好的地方。” 文修易点点头:“是啊,乡亲们比较淳朴,风景也挺好,有机会公主可以去玩。” 三公主微不可见的点点头:“嗯,早就听说你和那边的县令弄了个什么生产队的生产模式,我早就很好奇了,找机会,一定去看看。” 虽然这个机会,很是渺茫,但三公主还是开了口。 文修易面露喜色:“好啊,到时候公主要来,就派人通知我。” “好。” 过了一会,三公主才看了一眼那边等着的车队,开了口:“那什么,时辰不早了,文昌伯还是早些出发吧。” 文修易愣了一下,然后应道:“啊?哦,好的,那,我就先走了啊。” “嗯。”三公主小声的嗯了一声。 文修易这才慢慢吞吞的往外挪,就听见三公主又道:“你送的镜子,我很喜欢。” 文修易心情瞬间晴空万里,憨笑道:“喜欢就好,喜欢就好。” 等文修易回了车队,三公主依然还站在凉亭里,她深深地叹了口气,对身边的嬷嬷说道:“去将睿儿喊回来吧,别耽误了文昌伯的正事。” 老嬷嬷应声,派了丫鬟过去,没一会丫鬟自己回来了。 “公主,小公子说他跟着文昭少爷他们去码头送文昌伯,让您先回去。”丫鬟恭敬道。 三公主无奈叹气,看了那已经开始继续启程的车队,点点头:“那我们也回吧。” 只因二人之间的传言,所以三公主没办法去文昌伯府送行,生怕再被人看见又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来,所以只能带着小儿子在这里等着。 本有顾虑,如今文修易走了,她这心里又觉得怪怪的。 算了,左右两人不过萍水相逢。 “走吧。”三公主在老嬷嬷的搀扶下上了马车,从文修易他们相反的方向走了。 前头的马车上,文修易和文俊待着,也不吱声,也不跟儿子说话,就这么一个人待着,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罗氏和文瑶的马车里可热闹了,老太太那点困倦和马车颠簸带来的疲惫都消失了,一门心思只想从孙女的口中知道儿子和三公主的事。 “奶,我爹和三公主真的啥也没有,您就别瞎猜了。”说完,文瑶小声的嘟囔了一句:“只是现在啥也没有,万一将来有了呢。” 说是小声,可罗氏还是听见了。 罗氏那眉头都能夹死苍蝇了。 “这,你爹他……”也配? 到底是亲儿子,这最后两个字罗氏到底还是没说出口,可是那脸上嫌弃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人家公主多尊贵的人。 “这话跟别人可不能瞎说,听见没?”罗氏耳提命面叮嘱文瑶。 文瑶小鸡啄米点头:“知道了知道了,奶。” 罗氏这才放心下来,但是放心下来之后老太太又难免去想。 这三公主寡居,大儿和离,年岁上嘛,很挺般配,三公主虽然身份尊贵,可没有半点盛气凌人,反倒和和气气的,和家里的几个孩子关系也好,关键是她的两个儿子跟自家孩子,也处的挺好。 抛开公主的身份,罗氏看他们是怎么看怎么合适。 虽然罗氏嘴上嫌弃文修易,可这心里到底还是觉得儿子争取争取,或许还是有点机会的。 就这样,一行人将罗氏和文修易送上了船,因为赶时间回去,所以并没有等到第二天早上再出发,反正夜里也是要行船的,干脆傍晚到了就直接上船了,这样能缩短一天的路程。 文修易叮嘱文俊照顾好家里的几个娃,就带着罗氏登船走了。 第546章 心思 一转眼文修易已经走了一个多月了,天气渐暖,羽衣阁的衣衫也都换上了精致的春装和夏装,许多款式都是文瑶画图,邱蓉蓉去找人做的。 虽然天气渐暖,可羽绒服工厂的订单依然源源不断,不少人都提前下了订单,所以这个时候没有人能闲下来。 文瑶这个月几乎天天和李逸往炼钢厂跑,没事就和李逸进宫找皇帝,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忙活什么。 直到羽衣阁出现了一面全身镜,雕刻了精美的花雕框里包着镜子,能将人照的十分清晰,换上漂亮的衣裙和发髻,往镜子面前一站,能将整个人清清楚楚的一览无余,就连脸上的皱纹和皮肤上的毛发都清晰可见。 一时之间,来往羽衣阁的客人一天之内翻了好几翻,许多人不是为了来买衣裳,就是为了来照一照这个镜子。 生意火爆的,邱蓉蓉每天账本算盘不离手,数银子都能数到手软。 除了羽衣阁,这样的镜子还有好几块,一块在太皇太后的宫里,一块在皇后的寝宫里,一块在福王妃的房里,一块在三公主的房里,就连永昌侯府夏兰心的闺房里都有一块。 也因为这个镜子,皇帝是天天往皇后宫里跑。 后宫的嫔妃们不敢往太后跟前凑,就每天变着法的来给皇后请安,为的就是照一照那清晰的镜子。 皇后是烦不胜烦却又没办法,因为文瑶说了,暂时就做出来这么几块,都给她们了,而且这只是初成品,她和卓义还在改进。 之前经常和李逸进宫找皇帝,就是为了让他偷偷派人去找做镜子的材料。 当然,这镜子卖了钱,也是要跟皇帝分的。 不过文瑶无所谓,只要玻璃做出来了,她足够赚的满盆钵,分一点给皇帝也是在给国家的建设做贡献嘛。 为了避开那些明面上来请安,实际上都是想来照镜子的嫔妃,皇后干脆时不时的就躲到了皇太后那里去。 作为这天下最尊贵的两个女人,又是婆媳,之前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矛盾,但自从皇太后这次生病被治好了之后,整个人也没了从前的强势,皇后也不想和一个老人家计较,两人之间的矛盾倒也渐渐的就翻篇了,如今又有文家作枢纽,倒也真的将两人的感情更近了一分。 福王妃和三公主也时不时的会进宫陪皇太后,几个女人坐在一起,聊的无非就是那些话题,特别是文瑶这镜子,稀罕劲还没过呢,时常会被提起。 皇后心思细腻,发现三公主似乎并不惊讶,追问之下才得知在文瑶送她们这些镜子之前,三公主早就已经收到了,也早见识过这玻璃镜的神奇,所以也不觉得奇怪。 几人追问之下,才得知是文修易送的。 听了三公主说的来龙去脉,福王妃和皇后笑的一脸揶揄,将三公主笑的恨不得脸红的找个地洞钻进去。 倒是皇太后淡定了许多。 “这文昌伯是个好的,也有心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皇后和福王妃这妯娌二人对视了一眼,都齐齐的给三公主使眼色。 那意思就是,瞧见没,母后都认可了。 三公主被两人闹了一个大红脸,无奈的解释她和文昌伯真的没什么。 福王妃原本就存了点撮合的心思,干脆就趁着今天给捅破了。 福王妃笑呵呵的开口,用哄着的语气说道:“母后,文昌伯人品才能各方面都是上乘,家中三个孩子更是一个赛一个的有出息,最主要的是,哪怕到了京城,也没和他那前妻纠缠不清,可见人确实是个不错的,而且斌儿和睿儿这两个孩子和文家投缘,和文家几个孩子更是处的跟亲兄弟似的,母后,难道您就不觉得这是冥冥中的缘分吗?” “王嫂!”三公主没忍住娇嗔了一声。 福王妃打趣的看着她,靠在皇太后的肩膀上打趣:“母后,您瞧,三妹这是害羞了呀。” 就连皇后也帮腔道:“是啊,母后,儿臣也觉得弟妹说的不错,三妹的驸马都去世这么多年了,身边是该有个知冷知热的人才是,而且文家三个孩子对三妹都十分敬重。” 作为主角的三公主从开始的羞涩到现在只剩无奈的看着两个嫂子,道:“二位嫂嫂就不要再拿我说笑了。” 皇太后看着她,也是叹了口气,说道:“你嫂嫂她们说的也没错,驸马都去世这么多年了,你也该考虑考虑自己的事了。” 三公主的脸色变了变:“母后。” 皇太后抬手打断她,道:“好了,你嫂子她们也只是提一句,愿不愿意的还是得看你自己,总之,有好的,别错过,不然将来后悔的是自己。 你虽不是哀家亲生的,却也是在哀家跟前长大的,哀家不希望你将来后悔。” 三公主一顿,喃喃的喊了一声:“母后。” 福王妃还想再说,被皇太后一个眼神给制止了,有些话适当的提点便可,说得多了反而不好,更何况是感情这种事。 有些事,得她自己想明白才行,否则旁人就是说破了天,她不愿,也没办法。 三公主恍恍惚惚的回到家,没瞧见两个儿子,一问才知道又跑去文家了。 三公主有些恍惚,她多问了一句:“怎么又去文昌伯府了?” 这个下人还真知道。 下人恭敬的笑着回答:“说是快清明了,南康郡主和福王世子带着几位公子去山上弄了不少艾草,带着他们做青团呢,小公子说了,做好了要带回来给公主尝尝。” 三公主只是一愣,没想到这么快就清明了,若是往年她早早的便准备祭拜亡夫的事,今年却不想还要旁人提醒才知道清明快到了。 下人见她神色有些不对,便试着问道:“公主,要去将两位公子叫回来吗?” 三公主摇摇头:“算了,随他们去吧,对了,吩咐厨房做点精致的点心送去文昌伯府。” “是,公主。” 三公主回到房里,将下人都打发了,只自己一个人坐在妆台前,面前是文修易送来的镜子,镜子里的人面容精致,可若细看便能看到眼角已经有了淡淡的细纹。 三公主看了一会镜子,忽然抬手从头上摘下一个发簪拿在手里,过了许久,才轻轻的用丝帕将发簪包了起来,放进了妆匣最下面的抽屉。 看着静静的躺在妆匣里的发簪,略微犹豫片刻之后,便将抽屉给关上了。 第547章 敏感的小孩 文昌伯府里,现在的厨房乱成一团,下人们不是在窗户上趴着,就是在门口探头探脑的看。 “关晟睿,你能不能不要把面粉弄到我身上!!!”金修宜大叫着躲开旁边的人,脸上神情满是嫌弃,恨不得现在就把身上这件衣服给脱下来扔了。 他已经尽量避开了,还是被弄了一身。 啊啊啊啊啊! 看到金修宜那快要破防的表情,文瑶几个在旁边哈哈大笑。 原本好好一起长大的几个少年,不知道怎么长着长着,一个个的就变了,金修宜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得了洁癖,身上的衣裳只要沾了一点脏就要马上换掉。 关晟睿本来是不小心的,但是看他这样退避三舍的模样,便起了逗弄的心思,沾满了糯米粉的手一个劲的往金修宜那边伸。 金修宜只能躲,一边躲一边喊着你不要过来,你滚开啊。 两个人在厨房里你追我赶,好不热闹。 另外一边,夏兰心搓完了一个青团,放在手心,又拿另外一只手伸出手指戳了戳,软软的,很是好玩。 “这就行了?”她问。 文瑶嗯了一声,往蒸笼的方向努了努嘴:“放进去蒸熟就好了。” “哦。”夏兰心默默地把青团放进蒸笼里,又开始搓下一个。 两人旁边是李逸和文俊还有关晟斌,比起那几个,这三个就安静多了,安安静静的干活,做好一个往蒸笼里放一个。 一个下午下来,文瑶他们这边做了不少,小少年们那边只做了他们的一半,全玩去了。 第一笼青团出锅,曾嬷嬷就带着石嬷嬷分别用食盒给装好,一盒送到隔壁福王府,一盒送到永昌侯府,一盒由曾嬷嬷亲自送进了宫里。 曾嬷嬷出门时还和公主府的下人碰了个正着,得知是三公主让他们送点心过来给几位公子和小姐的,曾嬷嬷笑了笑没说什么,只是让人把人带进去,便脚步不停地进宫了。 一进宫,曾嬷嬷就将这事儿跟皇后说了。 “看来三妹这是想开了。”皇后也很高兴,打开食盒,看到里头的青团,一个个色泽鲜亮,看起来就很好吃。 “娘娘,老奴就先回去了,太后娘娘那还得麻烦您跑一趟。”曾嬷嬷行礼道。 皇后看着如今脸上多了几分慈祥,眉眼也变的柔和的曾嬷嬷,是打心眼里替她高兴,看来当初自己给曾嬷嬷选的文家没选错。 皇后让曾嬷嬷等了一会,让人拿了许多赏赐,让她一并带回去。 曾嬷嬷又跪下给皇后磕了头,替几个小主子谢了恩,这才带着赏赐出宫回了文家。 等到所有的青团都做好了,再看时辰,做晚饭只怕是也来不及了。 “要不今天吃火锅吧。”文瑶提议道,也不用太麻烦,菜洗洗切切就好了,锅底都是现成的,也不用可以熬汤了,直接用清水煮了也行。 文瑶的提议得到了一众人的赞同,就连府里的下人们也高兴不已。 此时他们十分的庆幸自己被福王挑选到了文昌伯府,不说主子们脾气都好,就说府里的伙食,那绝对是其他府上比不了的,毕竟他们郡主的厨艺,可是比宫中的御厨还要好的。 金修宜一听吃火锅,第一个就站起来主动道:“我回家接我祖父。”说完就急急忙忙跑了。 关晟睿哈哈大笑没心没肺:“他肯定是着急回去换衣服。” 关晟斌无奈的伸手戳了他的脑门子一下:“你没事惹他干什么?明知道他爱干净,小心以后他们不带你玩了。” 关晟斌是真的担心,有时候他和文家众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有一种自己是外人的感觉,虽然大家对他们兄弟俩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他就是总觉得,自己跟他们好像隔了些什么。 他羡慕这些少年们之间的相处,也担心弟弟的没心没肺会让他们不喜欢他们了,总之,做什么都带了些小心翼翼。 关晟斌声音虽然不大,可文瑶和文俊还是听见了,兄妹俩对视一眼,挑了挑眉,这小伙子好像有点太敏感了。 文俊悄无声息的拍了拍大头的后背,给他使了个眼色。 大头看了看关家兄弟俩,片刻便明白了,他推了一把谢安翊:“你去铺子里叫蓉姐姐早些回来,说晚上吃火锅,我去喊义父。” “啊?哦,好。”谢安
相关推荐:
美男无三小路用
赤色裸梅(NPH)
夏夏日记
狼性失禁
狛犬(H)
绿茶病美人鲨疯了[快穿]
面具(NP 追妻火葬场)
勾股定理(H)
(西幻)旧神与新神(np)
女王的小鲜肉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