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贪酒 > 第69章

第69章

遇上一些穿着宫装的宫女或者太监,皆会停下来给他们行礼。 虽然华丽巍峨,却也是高墙耸立,也不怪别人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 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偏偏有不少人想要挤破脑袋的进来,这世人的心,还真是捉摸不透。 进了宫门走了许久,软轿终于在一座宫殿前停了下来,宫人们小心的将软轿放在地上。 文瑶在宫女的搀扶下下了软轿,看着面前的宫殿,殿门上大大的写了三个字,仁寿宫。 朱公公先进去禀报,福王妃就带着李逸和文瑶落后了几步,那边朱公公禀报完迎了出来,他们也刚好到了门口。 “太后娘娘请王妃和世子还有文姑娘进去。”朱公公恭敬的站在一旁等着。 “走吧,带你见见太后娘娘。”福王妃直接掠过儿子,牵着文瑶的手就进了宫殿。 “母后,儿臣来看您了。” 第449章 原来,是因为这个。 福王妃人未到声先至,屋内的皇太后还没见到人呢,就听见了福王妃这爽利的声音。 文瑶从最初的打量直到进了殿内便低下了头,眼睛也没再乱看,只能看见不远处的软塌旁的一双腿,还有旁边站成两排的宫人的脚。 皇太后笑着,嗔了一句:“哀家就知道,你肯定会跟着来。” 福王妃牵着文瑶到了跟前,笑着回:“瑶瑶第一次进宫,儿臣怎么也得跟着来看看。” 文瑶赶紧下跪行礼:“臣女文瑶,给太后娘娘请安。” 皇太后坐直了身子,看着她:“起来吧。” 不等宫女上前扶,福王妃就把文瑶给拉了起来。 皇太后打量了文瑶一番,开口:“把头抬起来。” 文瑶这才抬起头,皇太后在看她,她也在看皇太后,这个原书中颇有手段却又慈善的老太太。 原本皇太后的命没有这么长的,若不是他们的出现改变了书中的结局,只怕这会皇太后已经是一捧黄土了。 皇太后也在打量文瑶,看着这丫头十二三岁的模样,想到自己之前吃到的那些点心,极为的合胃口,加上文大夫之前给她调理的时候多次提到这药膳多是这个妹妹给他启发,所以哪怕没见过文瑶,皇太后对文瑶的印象依然很好。 “难怪你哥哥时常在哀家面前夸你,果然是个灵动人儿,赐坐。” 皇太后一声令下,立马有宫女搬了椅子过来,就放在软塌下首,上面还铺了软软的垫子。 从头到尾被忽略的李逸只能自己上前行礼问好。 “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皇太后这才把目光落在李逸身上,瞧着瘦了,但是身高抽条了不少,肤色也瞧着黑了些,但是比以前瞧着精神多了。 皇太后的眼底立马涌上疼爱:“快过来让皇祖母瞧瞧,你这一走就是几个月,当真是让皇祖母担心死了。” 皇太后拉着李逸在自己身边坐了下来,看他的眼神里满是疼爱。 李逸对皇太后也满是孺慕之情,这是最疼爱他的祖母。 文瑶老老实实乖乖的坐着,等皇太后和李逸叙旧,聊了一会,李逸才给皇太后使了个眼色。 皇太后这才反应过来,光顾着孙子了,把人家小姑娘给忽略了。 “丫头,之前哀家吃的那些点心,逸儿说都是你亲手做的?”皇太后一脸慈祥的问道。 文瑶下意识的想起身回话,被皇太后给拦下了:“就坐着吧,这里也没有外人,不用管那么多规矩。” 文瑶老老实实坐下了,回:“回太后娘娘,是臣女做的,太后娘娘喜欢是臣女的福分。” 李逸瞥了一眼文瑶,偷笑。 这规规矩矩的模样,和她在家的时候还真是完全不一样,想来定是装的很难受吧。 文瑶要是知道他在想什么,肯定要瞪上他几眼才行,能不懂规矩吗?这位可是这世上最尊贵的女人,动动手指头他们一家都要杀头的,她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这位面前放肆啊。 福王妃跟着道:“母后,您是不知道,昨儿个王爷回去说让逸儿今天带瑶瑶进宫,瑶瑶今天一大早天不亮就起来准备了,给您又做了好些点心,都是儿臣没见过的。” 皇太后眼睛一亮,这年纪大了就喜欢吃点这些小点,只是文大夫走之前交代了,她得忌嘴,所以好些时候没有好好吃过了,如今听见能不高兴吗? “是吗?那赶紧拿上来给哀家瞧瞧。” 福王妃拍了拍手,一直守在门外的宫人们立刻拎着食盒进了屋子。 没过多久,桌上就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点心,瞧着又好看,闻着也香甜,将皇太后的口水一下就勾出来了。 “母后,儿臣扶您过去尝尝?”福王妃起身,文瑶也赶紧跟着站了起来。 福王妃扶着皇太后来到桌前,看着这些点心,皇太后就觉得自己胃口大开,就是全吃完都行。 但是想到文俊的叮嘱,不由的觉得惋惜::“可惜文大夫离京前叮嘱过哀家,不能多吃甜食。” 文瑶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其实,臣女的哥哥跟臣女说过太后娘娘的情况,所以臣女没放多少糖,多吃些也没事的。”而且她偷偷换成了木糖醇,问题不大。 皇太后一听,那叫一个高兴,在福王妃的伺候下,将每种点心都尝了一遍。 这段时间她依然按照文俊留下的药膳方子调理身体,已是许久没这么敞开了吃过了。 而且这丫头的一手厨艺也不知道是哪里学来的,这点心做的极为合她的心意,难免就多吃了几块。 看着皇太后吃点心一脸满足的模样,文瑶终于知道福王的吃货属性到底是随了谁了。 皇太后那叫一个心满意足,恨不得让文瑶每天都做点送进宫来,或者是将这丫头直接留在宫里小住几日。 正当皇太后准备问问文瑶愿不愿意的时候,外面的太监忽然进来禀报,说是三公主来给太后娘娘请安了。 “和安来了,她今日怎么进宫了,快让她进来吧,正好,也让她尝尝这些点心。”皇太后笑着道。 和安公主虽然不是她亲生,却打小对她敬重,不争不抢的性子也颇为得她心意,更何况驸马的死,也是当年为了皇帝的皇位留下的旧疾,对三公主,皇太后心里有愧,自然比旁人更疼爱一些。 很快,三公主被宫人请进了屋,一身素色宫装,虽不如福王妃那般华贵,却衬得她整个人十分柔和。 “儿臣参见母后。”三公主行了礼,又看向福王妃,喊了一声:“王嫂。” 福王妃笑的真诚:“你来的可真是时候,这刚送进宫的点心,快尝尝。” 三公主微微一笑,很是温柔:“我可是专门来找王嫂的,我去了王府,没遇见福王兄,没瞧见睿儿,他们又说你进宫了,我就跟着进宫了。” 皇太后一脸好奇的嗔道:“哦?哀家还以为你是专程来看哀家的呢,原是来寻你王嫂的。” 福王妃也问道:“怎么了?” 三公主满是无奈:“母后有所不知,之前逸儿带着睿儿一起去了云雾镇,这都回来了睿儿还天天赖在福王府不肯回家,儿臣这是抓儿子来了。” 皇太后看向福王妃,福王妃摊了摊手笑的欢快:“母后别看儿臣,睿儿现在每日和文家几个孩子在一起,比以前可懂事了不少,也不愿回家,儿臣总不能撵他回去,怎么?他们几个都不在家?” 三人说说笑笑,谁也没注意到一直和李逸站在一边的文瑶从三公主进来之后,整个人都石化在了原地。 脑海中陡然想起哥哥提到三公主时的欲言又止。 原来,是因为这个。 第450章 妈? 文瑶的目光一直在三公主身上,脚步更是下意识的想往前走。 李逸一把拉住她,神色满是担心。 “瑶瑶,你怎么了?” 文瑶一愣,回过神来时才发现脸上冰冰凉凉的,伸手一摸,竟有水渍。 她哭了? 怕被她们看见,文瑶赶紧背过身,李逸也跟着转身迅速掏出手帕递给她,神色之间满是担忧:“你?” 文瑶接过手帕擦干净眼泪,笑了笑:“我没事。” 可她还是忍不住朝三公主看过去。 只一眼,便挪不开。 脑海中已经模糊的记忆慢慢变得清晰,渐渐的和眼前的人重叠,文瑶只觉得喉咙里堵得慌,鼻头满是酸涩。 她好想问一声: 妈妈,是你吗? 虽然文瑶极力掩饰,还是被三公主发现了。 她看向文瑶,眼底满是好奇,柔声问道:“这位姑娘是?” 文瑶的眼泪差点就没憋住又流了出来,好在她极力的克制才不让自己失态,但是看三公主的眼神,却满是眷念和不舍,还有极力的克制。 福王妃一听,赶紧牵过文瑶的手,将她带到自己身边给三公主介绍:“皇妹,这就是你皇兄时常提起的文瑶,睿儿跟着逸儿去云雾镇,便是住在她家,你可得好好谢谢人家。” 三公主这才恍然大悟,笑的温和:“原来是文姑娘,睿儿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不麻烦。”文瑶就这么看着她,小声的回了一句,甚至还有些结巴。 李逸看了一眼文瑶,又看看三公主,眼底有着不解。 瑶瑶,不对劲。 三公主也觉得很奇怪,这丫头的眼神,总觉得像是认识她一样,只是当着太后和福王妃的面,三公主也不好多问什么,只是问了一些他们老家的事,还有关于关晟睿的事情。 自从三公主来了以后,文瑶就乖乖的坐在福王妃旁边,安安静静的听着她们聊天,时不时的三公主问一句,她便乖巧的答一句。 乖巧的模样不似装出来的,和刚才见到太后时的模样完全不同,李逸还是头一次见到这般乖巧的文瑶。 太后留了几人用膳,文瑶更是主动揽下了做饭的事,说是让太后和三公主还有福王妃尝尝她的手艺。 三人都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唯有李逸发现文瑶那时不时落在三公主身上的目光。 这顿饭文瑶似乎做的很用心,几人吃的赞不绝口,皇太后更是想留文瑶在宫里多住几天。 文瑶想到他爹,这件事必须得让他爹知道。 “太后娘娘,臣女才进京,爹和弟弟他们都刚到,怕是有些不适应,等臣女安顿好了,再来陪太后娘娘可以吗?”文瑶小心翼翼的问道。 福王妃也帮腔:“是啊,母后,您要是喜欢吃瑶瑶做的东西,瑶瑶只要做了,我便让人送进宫来可好?” 皇太后也不好勉强,只能点头:“那就算了吧,等瑶瑶适应了京城的生活可要经常进宫来陪陪哀家。” 文瑶赶紧行礼:“臣女遵旨。” 时辰不早了,皇太后年纪也大,过了中午便开始乏了,福王妃便带着李逸和文瑶告辞,三公主也正好跟着去福王府接儿子,几人便离开了皇宫。 一路上,福王妃和三公主走在前面说说笑笑,文瑶和李逸就走在后面。 看着身边的小姑娘一路低垂着脑袋,时不时的偷看一下前面的人,李逸终究是抵不住好奇心问了一句:“瑶瑶,你认识三姑姑?” 文瑶脚步一顿,看了三公主一眼,摇了摇头:“不,不认识。” 李逸蹙眉,瑶瑶有心事。 但是看起来,她好似不愿意多说。 李逸也没再问了,几人回了福王府,才从下人口中知道福王带着文修易找朋友玩去了,至于几个小的,被关晟睿带着去逛京城去了。 “这孩子真的是……”三公主对这个小儿子也满是无奈。 福王妃倒是宽心的很,笑道:“都有府上侍卫跟着,睿儿对京城又十分了解,怕什么,几个孩子都不大,正是贪玩的年纪,出去玩玩也没什么。” 三公主没接到儿子,也只能无功而返了。 听她告辞,福王妃还挽留了一番:“现在时辰也不早了,我估计他们一会就能回来了,不如多呆一会,陪嫂子说说话。” 文瑶也偷偷的看着三公主,心里希望她能多呆一会,只是她现在已经冷静了下来,强压下自己心底的情绪,让自己看起来很正常。 谁知三公主却拒绝了:“不了,改日再来陪嫂子吧,公主府还有事等着我呢,睿儿既然不想回家,就让他在这待着吧,只是这样就给王兄和王嫂添麻烦了。”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都是自家孩子,你也是的,别整日的将自己关在公主府,多出来走动走动,过段时间王爷要设宴给文大人接风,我这边也会安排女眷,你到时候记得来给我搭把手。”福王妃直接说道。 三公主似乎有些犹豫:“这……” “什么这啊那的,就这么定了,驸马都死了这么多年了,你还把自己关在公主府做什么?听我的,还有,你都多少日子没穿过艳丽的衣裳了,接风宴那日你可不能再这么素净的来了。”福王妃看着三公主身上的装束,这哪里有个公主的样子,还是皇帝最疼爱的公主。 怕是走到外面,随便一家的贵妇都能将她给比下去了。 三公主到底是拗不过福王妃,只能应下:“知道了,王嫂,我到时候一定来。” 福王妃这才满意的笑了笑:“那可说好了啊,我送送你。” 文瑶赶紧跟上:“王妃,我也去。” 文瑶乖乖的跟在福王妃身边,将三公主送到门口,看着她上马车。 文瑶的目光也久久没有收回来。 “丫头,看什么呢?”福王妃好奇的问道:“今日我都瞧见你偷看三妹几回了。” 文瑶一下红了脸,不好意思的说道:“我,我就是觉得三公主长得好看,就多看了几眼。” 福王妃微微想了想,好像也没毛病,三皇妹确实是一众公主当中比较出众的,即使上了年纪也没改变多少。 “原来是这样。”福王妃点点头:“确实,三皇妹想当年可是京城的美女之一呢。” 第451章 您得稳住啊。 三公主刚走没多久,福王妃和文瑶甚至还没走到前厅,就听门房那边喊着王爷回府了。 福王妃只能带着文瑶掉头迎了出来。 文瑶看了一眼自家老爹,无奈的叹了口气,早点回来多好,早一点点就能遇到了。 “干嘛去了这是,一身酒味儿。”福王妃走进了才闻到两人身上的酒味,嫌弃的拉着文瑶往后退了两步,挥了挥手。 “啊?”福王见她这样,赶紧抬起袖子左左右右的闻了闻,道:“还有味儿啊?我可是特意和文兄又出去溜达了一圈散了些酒气才回来的。” 文修易也抬起自己的衣袖闻了闻:“没有酒味啊。” 福王妃没忍住翻了个白眼,嫌弃道:“喝了酒的人自己哪能闻得到酒味。” 说完,便叫来下人让把两人各自送回屋休息。 一边还和文瑶吐槽:“真是一点不让人省心,我就猜到他肯定带你爹去找他那帮狐朋狗友吃吃喝喝去了。” 文瑶想到书中对福王的描述,还有他那几个至交好友,心里发笑,这人呐,交朋友怎么也得有个共同爱好,这几位的共同爱好,可不就是和福王一样,就好这口腹之欲么。 好在与福王交好的这几人,虽然官职爵位并无什么实权,但至少在京中颇有些威望和名声,为人也正直,否则也不能和福王玩到一起去。 文修易不喜争名夺利,走到今天这一步,也只是为了能让自己发挥所长,能让百姓吃饱饭,他对权势从来就不是那么在乎的,和这些人结交,无需用太多心眼,最适合文教授了。 想到今天的事,文瑶觉得还是得去找文教授通个气,不然的话哪天要是让他突然遇到三公主,到时候闹出点乌龙出来就完蛋了。 “王妃,我去看看我爹。”文瑶做出一副担心文修易的样子说道。 福王妃点点头:“去吧去吧,你今天也累坏了,去看看你爹然后回院子休息吧,我派人找找那几个小子去,这是跑到哪玩去了,现在还没回来。” “嗯,多谢王妃。”文瑶微微行礼,便带着明月往文修易的院子去了。 此时文修易已经被下人伺候着洗漱完,换掉了身上沾了酒水的衣裳,正坐在桌子前喝茶,醒酒。 他也不是很困,喝的也不多,主要都是福王和另外几个人喝的,喝喝茶便能醒了。 “爹。”文瑶在门外喊了一声。 文修易放下茶杯:“诶?闺女,你咋来了?” 文瑶进了屋,然后看一眼外面,吩咐明月:“你在门口守着吧,我和我爹说点事情。” “是,小姐。”明月立马行礼退了出去,还顺手关上了房门。 文修易那半拉拉的醉酒也醒的差不多了,一头雾水:“咋了?进宫出事儿了?” 文瑶看了他一眼,心里叹气,何止是出事儿哦,出大事儿了。 “爹,那什么,你还记得我妈么?”文瑶在文修易对面坐了下来,见他杯子空了,还顺势给他续了茶水。 文修易听见这话便嗔了她一眼,道:“你妈那是我辛辛苦苦追来的,就算她不在了这么多年,我也记得清清楚楚的,可惜咱们穿来的时候是魂儿,不然的话爸钱包里还放着和你妈结婚时候的合照呢。” 想到这个,文修易就觉得可惜,倒霉摔下山已经够可怜了,闺女儿子都跟着嗝屁了不说,就连老婆的照片也带不来这里,哎。 文瑶不知道该怎么跟文修易说这件事,从她今天一天的观察,三公主是他们妈妈穿越的可能性几乎是零,行为习惯什么的看来,这就是个土生土长的古人。 但是却和他们现代的妈妈长得一模一样,上次大哥回家跟她欲言又止,就是因为这个吧。 皇太后疼爱三公主,三公主经常进宫,所以大哥肯定是早就见过三公主了的。 但是他为什么不跟自己直说啊,要是直说,她还能早有准备,也不至于今天失了态。 李逸今天问了两回她怎么了,也不知道李逸看出什么来没,可千万别啊。 “喂喂喂,嘛呢?好好的怎么提起你妈了?”文修易见她走神,便抬手在她面前挥了挥。 文瑶回神,看着文修易,满是无奈的深深地叹了口气,过了一会才开口:“爸,我告诉你,你可千万要稳住啊。” 文修易被她这话给吓了一跳:“咋?你哥出事儿了?” 文瑶一愣,随即:“呸呸呸,坏的不灵好的灵。” 文修易:“呸呸呸。” 呸完了才又问道:“都是你这丫头,吓死我了,说吧,咋了?你爹还能有稳不住的时候?” 文瑶笑了。 “我看见妈妈了。” 文修易松了口气:“你这丫头,被你吓一跳,我还以为你哥出什么事了……不对,你说你看见谁了?” 文修易从最初的没反应过来,到后面直接站了起来,还撞翻了屁股底下的凳子,就连桌上的茶杯都打翻了。 文瑶赶紧窜起来躲开了桌上流下来的水,一边道:“这就是您说的稳得住啊。” 文修易却忽然上前抓着她的手,问道:“瑶瑶,你刚才说什么?你说你看见谁了?” 文瑶抬手拍开他抓着自己手腕的手,道:“我妈,我看见我妈了,不过,那应该不是我妈,只是跟我妈长得一样,我试过了,我做了我妈之前最拿手的一道菜,就是你教我的那个,我学了好几年才做出我妈做的那个味道。” 文修易连连点头:“然后呢?” 文瑶摊手:“吃了没反应,刚开始我也以为我妈跟咱们一样跑到这书里来了,后来仔细想想,我妈多少年前就走了,那时候还没这本书呢,所以啊,只是长得像。” 文修易的眼神慢慢的暗淡了下去,叹了口气把板凳捡起来坐了回去:“哎,我就说嘛,这世上哪有这么多死而复生。” 文瑶拿来帕子,将桌上的水擦干,又给文修易重新倒了杯茶,才在他对面重新坐下,撑着脑袋道:“我跟您说,本来我都快忘了我妈长啥样了,毕竟我妈走的时候我才上小学呢,但是今天一瞧见三公主,我脑子里我妈的模样一下就清晰了。 像,是真像。” 文修易这时才反应过来:“你说谁?三公主?关晟睿他娘啊?” “嗯呐。” 文修易仔细的回想了一下,才感慨道:“难怪呢,我就觉得这小子看着眼熟。” 第452章 没收到消息 都说儿子随妈,关晟睿那张脸可不就是跟文俊小时候长的有几分相似么。 他们在这的两年,早已经习惯了现在的容貌,乍一看关晟睿,虽然觉得面熟,却怎么也不会往那方面想。 文瑶说完,便嘀咕道:“你说我哥也真是的,咋不跟我说清楚嘛,害我今天差点丢脸。” 文修易看看她,开口:“咋滴?你直接喊妈了啊?” 文瑶嫌弃的看了他一眼,指了指自己:“你闺女我看起来有那么蠢吗?”就是没忍住哭了,但是这可不能告诉文教授,不然他能笑话她几个月。 文瑶说完,见文修易若有所思的模样,突然道:“爹,您可得注意点啊,那可不是我妈,那是安南的公主,皇帝最疼爱的妹妹,咱家一家老小几十口人呐。” 文瑶担心的是文修易想念她妈,万一错把三公主当她妈,闹出点什么乌龙出来,得罪了三公主得罪了皇帝。 文修易却不以为意的摆摆手:“放心放心,你爹我心里有数。” 文瑶这才放心下来,让他好好休息就走了。 文瑶一走,文修易才变了脸色,深深地叹了口气,神色悲伤:“媳妇啊,要是你多好啊,咱们一家四口又能在一块儿了,哎。” 可就像他说的,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死而复生。 他现在也已经看开了,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照顾好两个孩子,看着他们长大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也算对得起老婆的在天之灵了。 虽然喝了茶和醒酒汤,但是酒劲真的上来文修易还是有些顶不住,避免发酒疯,那就睡觉去吧。 他果断爬上床,呼呼大睡。 因为第二天要上早朝,所以晚饭的时候福王妃是怎么都不许他们俩再喝酒了。 文修易这才知道明天还得跟着福王去上朝。 “我也得去啊?”文修易是十分不想去啊,电视上看来那些上朝的场景,往那一站,都不能动,一站几个时辰,上厕所都不能去,谁顶得住。 听说很多人为了中途不上厕所,早上上朝之前都不吃不喝的。 饿着肚子去?上完了早朝,宫里管饭吗? 揣着一肚子的疑惑,文修易翻出他那从来就没穿过的官服,跟着上了福王的马车,两人晃晃悠悠的天还没完全亮就朝着皇宫去了。 到了宫门口,已经陆陆续续有不少马车停在宫门前,排队下车了。 福王的马车可不用排队,直接从旁边就走过去了,径直到了宫门前。 当福王走下马车,周围站着的官员们立马就停下说话的声音齐齐的朝福王行礼。 这才看到福王的后面又跟着走下来一个官员,瞧着身上的官服,才七品? 什么时候七品官也能来早朝了? 察觉到众人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若是换做旁人,只怕早就已经开始慌了,但是文教授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一脸淡定的下了马车站在福王旁边。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赶紧行礼,打招呼,虽然不知道对方怎么称呼,但是抱拳笑一笑的,还是可以的。 “哎呀,王爷,文兄,你们先到了啊。”只听一声爽朗的笑声,一辆马车停在福王马车后面,从马车上走下来一个也是身材发福的中年男人。 笑呵呵的就朝着福王走了过去,旁边的官员微微让开了位置,打招呼:“荣安伯。” 荣安伯年过五十,生的一副富态,祖上跟着开祖皇帝立下过汗马功劳,只是后来不想功高盖主,便讨了个无实权的伯爵封号,世袭罔替,基本上只要荣安伯府的后代不做什么伤天害理违反朝廷律法的事,就能这么当米虫一辈子。 知道的时候文修易还挺羡慕的,这样多好啊。 荣安伯的加入,就成了三个。 看荣安伯和福王都和文修易说说笑笑的,其他官员就更加好奇了,这七品芝麻官,到底是个什么来路。 后来的永宁伯和永昌侯来了,刚好,凑成了五个。 “请问,是文大人吗?” 突然,五人身后传来询问的声音,几人便齐刷刷的转身看去。 来人赶紧行礼:“下官见过王爷,永昌侯,荣安伯,永宁伯。” 福王看见来人,笑了笑,开口:“呀,金大人啊,你儿子还在本王府上呢。” 金?儿子?金修宜他爹啊?金大夫说他叫什么来着?对,金彦。 文修易一下就猜到了来人的身份。 金彦颇为不好意思,笑了笑:“给王爷添麻烦了,今日下了早朝下官就去将宜儿接回家。” 福王摆摆手:“不用不用,孩子多,热闹,而且他也不一定愿意跟你回去,就放本王府上吧。” 金彦:“这……那就听王爷的吧。” 说完,金彦看向文修易,笑了笑:“文大人,早就听家父提过文大人,今日可算是见到了,家父和犬子在云雾镇,多给文大人添麻烦了,改日下官做东,请文大人吃顿便饭,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荣幸。” “光请他一个多没意思。”一旁的永昌侯笑道。 金彦立马又道:“那王爷和三位侯爷可否愿意给下官一个面子。” “好说好说。”几人笑道。 金彦微微一笑:“那就这么定了,也不用改日了,今日下了早朝可好?下官现在就派人去酒楼定位置。” 结果两伯一候微微蹙眉:“今天啊?今天怕是不行。”今天他们可是和福王约好了,上他家尝尝那丫头的厨艺,到底有没有福王吹嘘的那般好。 福王一听,干脆道:“今天他们说好了上本王府上,这样吧,金大人下朝之后就跟我们一起吧,对了,派人去跟金大夫说一声,请他一道上王府去。”说完,福王神秘一笑:“嘿嘿,这次文兄来京,可是带了不少第一酒。” 果然,几人听见第一酒时眼睛都亮了。 几人自成一团,说说笑笑,旁边的官员虽然好奇,却也不会凑这个热闹,只是在他们言辞之间猜测文修易的身份。 唯有不远处站在几个官员身后微微侧身看着文修易的孟德差点就将手心的肉给扣破了。 这个废物居然来了京城,他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第453章 上朝 孟德当然收不到消息,毕竟皇帝可是悄悄咪咪的就让桂公公去把人给带回来了,根本就没通知下面的官员,他要的就是打的这些和他唱反调的官员们一个措手不及。 时辰一到,宫门大开,官员们排好队陆陆续续的开始进宫早朝,王爷和其他侯爵是不需要去官员那边排队的,他们有单独的入口。 文修易看看那边排好的队,犹豫了一会问几人:“我过去排队去?” 谁知福王却直接拉着他就往自己这边走,一边走一边道:“排什么队,你跟我们一道走。” 其他人点头:“就是,跟他们有什么好排的,走走走,今儿个咱们几个就站一块儿,反正文兄你的官职低,也不用去前面。” 就这样,文修易直接就跟着他们走了这边的通道,可把那边的官员们给惊呆了。 更加好奇这人的身份。 到了朝堂,大家按照自己的位置站好,文修易站在队伍的最末端,往前看去,全都是比他官职高的官员,只好缩缩脖子待在靠近门口的位置。 福王和几个伯爷侯爷的位置是靠前的,本想带着文修易一起过去,被文修易给拒绝了,他一个七品芝麻官,首先得摆正自己的位置,这门口挺好,通风,不然这一身厚厚的官服,不得把人给热死。 很快,随着太监的一声高呼,皇帝从后殿走了出来,上了金銮殿,坐在了龙椅之上。 他目光落在福王的身上,福王朝后面努了努嘴,皇帝这才在众多官员之间扫视了一圈,最后在靠近门口的位置找到了正在四处打量的文修易。 看他一脸轻松,还有心情参观金銮殿,皇帝差点没笑出来。 随着朝会开始,便有官员开始进言,不是找户部要钱户部不给,就是户部哭穷,要么就是参哪个官员行为不端,文修易站在最后头,听着这些大臣们像是在菜市场吵架一般,你怼我一句,我不吐脏字的骂你一句,整个人都惊呆了。 电视剧里那些早朝,不都是各种国家大事吗?怎么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皇帝也是一脸的不耐,天天翻来覆去的都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互相盯着恨不得抓住对手的狐狸尾巴,若是他们将这些心思放在民生上面,何愁安南不富兴。 等到他们吵够了,皇帝才面色阴沉的开口:“吵够了吗?整日都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们平日里很闲吗?” 一句话,满堂安静,谁也不敢再吱声了。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懒得再看他们,而是瞥了福王一眼。 福王立刻收到信号,站了出来。 “臣弟有事启奏。” 皇帝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坐好,开口:“准奏。” 福王立刻恭恭敬敬的行礼,开口道:“禀圣上,不知圣上可还记得去年臣弟外出时无意间发现民间有人种出新粮之事。” 皇帝幽幽开口:“朕当然记得,此人种出新粮,可谓是安南之福,朕还特封他司农一职,专门负责新粮之事。” 福王立刻道:“陛下,臣正要禀报此事,陛下当时给了为期两年时间,命此人务必要种出新粮,以便日后普及。” 皇帝点点头:“是,朕是说过这话。” 福王一激动,扑通一下跪了下去,开口:“禀陛下,如今只过一年,新粮便已经迎来大丰收,臣弟觉得,无需两年,今年便可开始普及新粮了。” “此话当真?”虽然早就知道,但是再次提及,皇帝还是忍不住的激动,身子都往前倾了不少。 福王刚要开口,便有大臣站了出来,开口道:“陛下,臣有话说。” 皇帝早就料到会有人站出来逼逼赖赖,所以他才让文修易闷声干大事,再悄悄把人弄到京城,就是为了拿出结果直接堵这些人的嘴。 此时有人反对,皇帝也不急,直接问道:“爱卿有何话说?” 站出来的大臣看了看福王,这才开口道:“陛下,臣觉得新粮之事只怕还得从长计议,姑且不说这新粮是不是适合所有人吃,就是要让百姓接受也需要一段时间,臣觉得此事急不来。” 说完,这人顿了顿,又继续道:“而且,谁能知道那位司农,是不是在忽悠陛下和王爷呢。” 福王笑了,冷笑着开口:“苟大人,本王还没说这新粮的产量几何呢,苟大人怎么就知道那司农是忽悠陛下和本王的?” 这人他认识,户部的,天天嚷嚷户部没钱,自己家却富得流油,底下的庄子好几个,国库需要粮食,有时候北境战事吃紧,粮草不够便会从民间筹集,这个时候就是这些人赚的满盆钵的时候。 如今有了新粮,按照文兄的说法,此物在北境也是能生长的,虽然产量可能不如南边,但关键时刻也是能顶上一段时日的。 只是这样一来,那些人囤在手里,想要从国库捞钱的粮食可不就卖不出去了。 他们不就急了。 真该死。 但凡他提得动刀,就给这些狗东西的脑袋全砍了。 福王懒得理他,今天就是为了带文修易来露个脸,顺便让这些人知道,往后想薅国库的银子,没那么容易了。 他再次看向皇帝,开口道:“陛下,这新粮的产量几何,不如就让文司农亲自给陛下说吧。” 皇帝装作一脸惊讶:“哦?文司农何在?” 文修易早上起得早,又在最后一排,前面他们在吵架的时候他就有些昏昏欲睡了,这会被皇帝点名还没注意是点的自己。 直到他身边的另外一个看起来很小的官轻轻的推了推他,小声问道:“你是文大人吗?文大人,陛下叫你呢。” 文修易这才回神,赶紧站出来。 “臣,文修易,参见陛下。” 就这么在大门口,跪下了。 要不是这大殿特殊的传音,只怕他在这说话皇帝都听不见。 皇帝嘴角抽了抽,这人怎么站那么后面。 “文爱卿,上前回话。” “谢陛下。”文修易磕了个头,起身走上前,在福王旁边重新跪了下去:“臣,文修易,参见陛下。” 还没等皇帝问话呢,吏部尚书坐不住了,他手底下也好几个庄子,每年从国库都能弄到不少钱,要真有什么新粮,那他今年囤着准备冬天卖给户部的粮食咋办? 他果断站了出来开口道:“陛下,七品以下官员无召不得进宫,更无资格参加朝会,这位司农大人这是在无视本朝律法吗?” 文修易:“……” 皇帝:“……” 福王:“……” 玩这么大吗?上来就扣帽子。 但是福王会让他们得逞吗?显然不会。 福王也不跪了,直接站了起来,一手叉腰直接道:“咋滴吧,人是本王带进宫的,你还能参本王一本吗?你们谁要是有人家一半的本事,能种出来那么多粮食,别说七品官职了,就是你们那些没有功名的后代子孙,本王都能带着来上早朝。” 第454章 受得起,受得起 吏部尚书被福王呛得满脸通红,又不敢跟他红脸,谁不知道福王是陛下最疼爱的弟弟,就是他们全错了,福王都不可能有错,就算福王犯了错,那也只是轻飘飘的一句惩罚就结束了。 这会被福王这么一怼,吏部尚书脸色是又急又怒还无可奈何。 福王冷笑了一声,就这么转了一圈,每个人都看了过去,最后说道:“人,是本王带进宫的,诸位要是有什么意见,就冲本王来。” 借你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哼。 福王一声轻哼,都懒得理他们。 大殿里沉默了几秒,有人说道:“陛下,哪怕是福王爷也不该无视本朝律法。” 有人带头,其他人赶紧跟着:“是啊,是啊。” 文修易此时就低着头,他知道,还不到他开口的时候。 福王被他们都气笑了。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要跟皇帝对着干,当即便有人站出来说道:“各位大人此言差矣,本朝律法虽然规定七品及以下官员无召不得入宫,但也说过,若有大功之人,自是能上殿的,刚刚王爷也说了,文大人种植新粮有功,如何不能上这大殿?” 立马一群人跟着行礼:“臣等也觉得并无不可。” 皇帝早已经习惯他们你争我抢,这也是皇帝乐见其成的事,毕竟任何时候都需要牵制。 皇帝微微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说法。 福王继续指着那些反对的大臣开口道:“你们,谁家如果能一年之内种出几百万斤粮食,哦,不是全国,是一个县,一个县!!!听懂了吗?一个县!本王立马就把这福王的位置让给他做。” 嘶! 福王的话一出,大殿一片沉寂,不少人都发出了低低的抽气声。 几百万斤粮食,一个县?这怎么可能。 皇帝差点没憋住笑,这个弟弟,真的没白疼,当然了,他也不可能真的把福王这个位置给旁人坐,毕竟谁也不是他的亲弟弟。 但皇帝还是配合道:“福王,你说的是真的?” 福王对皇帝行礼:“是真是假,陛下派人一查便知,陛下,不如问问文大人,今年云雾镇的产量,到底几何?” 皇帝直接看向文修易,问道:“文爱卿,你说。” “是。”文修易行了个礼,然后回道:“回陛下,三种新粮,土豆,红薯,玉米,玉米还未到收成,产量暂时未知,但是红薯和土豆今年上半年收成是一百八十二万斤,另外,臣研究的水稻种植收获成效颇丰,这是水稻的产量记录,还请陛下过目。” 文修易说完,从怀里掏出一个写好的折子,双手举过头顶。 “快,呈上来。”皇帝神色激动,都快坐不住了,哪怕再次提及,他还是忍不住的激动。 而众臣在听见文修易所说的半年收成一百八十二万斤时,所有人都沉默了,无论是反对的,还是支持的,此刻都沉默了。 沉默过后是激动,为首的便是那些武将,还有许多年迈的老臣。 有人忍不住询问文修易。 “文大人所言可属实?当真半年产量一百八十二万斤?” 文修易看了问话的老臣一眼,此时满头白发,老态龙钟却精神抖擞,此时看着他的眼神里满是激动。 福王在他耳边低声道:“此人是殿阁大学士,陈阁老,三朝元老了。” 文修易点点头:“下官不敢乱说,若大人不信,可派人前往云雾镇查看。” 陈阁老一个踉跄,险些没站稳,随即快步走出来,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对皇帝道:“陛下,此乃我安南之福,安南之福啊。” 皇帝这会也已经看完了折子,看了一眼陈阁老,既然陈阁老站出来了,刚好趁着这个机会,给文修易弄个封赏,省的这些人再叽叽歪歪的。 当即,皇帝将手里的折子递给了身边的太监,吩咐道:“将折子给陈阁老和诸位大臣都看看。” 太监将折子拿了下去,第一个递给了跪在地上的陈阁老。 陈阁老打开,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激动,双手都止不住的颤抖,皇帝生怕这老头在大殿上一个激动嗝屁了,赶紧给弟弟使眼色。 福王连忙走过去把人给扶起来,顺便安抚道:“阁老,你可千万别激动,冷静,冷静啊。” 陈阁老颤抖着不敢置信的看了看福王,又看了看皇帝,皇帝对他点了点头。 陈阁老瞳孔一缩,皇帝点头,那就代表这些数据是经过皇帝核实了的。 “老夫顶得住。”陈阁老冷静过后,推开了福王的手,然后看向文修易。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下,已经七十多岁的老阁老就这么对着文修易跪了下去。 “文大人,请受老夫一拜。” 文修易哪敢受啊,赶紧爬起来跑过去一把把人给拖住,没让陈阁老的膝盖落在地上。 “阁老大人,下官受不起啊,您起来起来。” 陈阁老一手拿着折子,一边痛哭流涕:“受得起,受得起啊,文大人解了我安南之困啊。” 这一幕可是把其他人都给弄懵了。 福王趁机在陈阁老耳边小声提醒他:“阁老,咱能先不激动不,还有不少人想使绊子呢。” 陈阁老一顿,脸色瞬间就变得严肃了起来。 不用人扶,自己就站好了,眸色也沉了下来,将手中的折子举了起来,冷声道:“除新粮之外,文大人种出的稻种,一号亩产四百三十六斤,二号稻种亩产五百零七斤,三号稻种亩产七百一十四斤,四号稻种……” 陈阁老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成功看到所有人变了的脸色。 水稻的产量,一直以来都是安南最大的问题,产量不高,百姓拥有的土地量少,种出来的大米产量层次不齐,而大多数好的土地都掌握在富人或者达官贵人的手中。 百姓本就艰难,一年辛辛苦苦下来,收成没有多少,还要交税,剩下的也仅仅只够糊口。 本以为有新粮能改善百姓的生活就已经是惊喜了,却不想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终于,陈阁老开口说出了最后一串数字。 “四号稻种,亩产九百八十斤。” 第455章 文昌伯还是文昌侯 大殿上再次响起了抽气声,一片哗然。 深藏功与名的文修易被众人注视着,还有些心虚呢,毕竟高产的稻种是从闺女那薅来的,真正本土的稻种一号和二号也就提高了一点点的产量。 有人小声议论,说着这怎么可能。 很显然,这样的结果很多人都不相信的。 毕竟他们虽然不种地,但是谁家手底下没有几个庄子?产量几何他们又怎么会不知道。 这哪里是高产,这是翻了一倍啊。 皇帝看着这些人一个个的被怼的无言以对,心情那叫一个爽。 甚至有武将已经开始跟文修易套近乎了,要不是大殿之上不敢太放肆,他们恨不得现在就把文修易给围起来。 这哪里是七品小芝麻官,这是爹。 一时之间,所有人看文修易的眼神都变了,只怕这位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成为京中新的新贵了。 站在文官行列里的孟德看着这一幕,目光阴沉,一直没有说话。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当初瞧不起的废物,如今却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 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冷笑,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好了。”皇帝沉稳的声音一出,大殿上立刻就安静了下来。 皇帝看着文修易,又看了看文武百官,缓缓开口道:“你们也不必怀疑文大人所言的真实性,因为,福王世子这半年,一直都在文家。” 也就是说,文修易说的是真的,他们可以编,福王世子可不会编。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不敢再开口,那些一直和新粮推广唱反调的大臣也都闭上了嘴,毕竟能站在这大殿上的人都不是傻子,很明显皇帝就是故意的。 之前新粮刚出的时候就轻飘飘的带过,只是象征性意思意思的给了个七品芝麻官,之后便再无动静,原来是在这等着他们呢。 说完了,皇帝才看着文武百官,问道:“众位爱卿,觉得朕该如何嘉奖文大人才是。” 陈阁老第一个站了出来,行礼道:“陛下,文大人的贡献,理应加官进爵,一个七品司农,属实配不上文大人之功啊。” 武将那边一听,立马跟着行礼:“臣等附议。” 文臣这边,大多数都还是和皇帝穿一条裤子的,当即也开口:“臣等附议。

相关推荐: 高武偏要修个仙   绑定神豪系统后,假名媛不装了      孤芳自赏【校园】   我写过的虐文主角都来找我了   淫巧集   突围(abo)   楚东恒华悦然   嫖尽反派(西游)   娇气小祖宗,禁欲大叔拿命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