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还是该干活干活,从明天开始,除了那十个人培训,其他人都得继续干活,当然,工钱还是按照之前的发,只是在彻底改成流水线生产之后,这工钱就按照之后的发了。 大会解散,还有不少人围在缝纫机旁边啧啧称奇,直到李氏喊了一声:“都不用干活了?” 众人这才散去。 第二天开始,罗氏便每天上午过来厂房教两个时辰的缝纫机,这十个人学的也快,原本定的三天时间,有人一天下来就已经能熟练的使用缝纫机了。 三天结束,十个人都已经能得心应手了。 自此,便开始分工了,有专门的人剪裁,然后她们十个人用缝纫机加工,后续填充,锁边都有专门的人做,这样一来,速度真的比之前快了不少。 而且蔡氏负责的质量监督检查下来,发现用了缝纫机之后,做好的衣服质量反而比之前更好了些,就算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后续的人工也能弥补上。 关键是,速度比他们之前快了一倍不止,这样一来,她们根本就不担心交不上订单了啊。 见识到了缝纫机的速度,邱蓉蓉唯一的感慨便是觉得他们这次的订单接少了。 但是转念一想,今年的订单虽然不多,但是今年卖出去的这些,只要将市场打开,明年她根本就不愁羽绒服卖不掉,她担心的是产量跟不上。 毕竟鸭子的消耗就那么多,鸭绒不够,就算有再多的订单也不够做。 就在邱蓉蓉考虑要不要专门为了羽绒服来养鸭子的时候,文瑶却提醒了她:“不光是鸭绒能做衣服啊,其实鹅绒的保暖性更好一些,只是咱们这养鹅的人不多,咱家鸭绒都是现成的,所以就用的鸭绒。” “鹅绒也行?是不是就是那种大白鹅?”邱蓉蓉问,她这段时间住在庄子里,庄子里也养鹅,不过她也只是远远地看过,毕竟那玩意儿听说很凶,会撵着人跑。 文瑶点头:“嗯,其实还有一种鹅,身上的绒毛比任何一种鸭子和鹅都要多,那种鹅的鹅绒用来做羽绒服,才是上等的填充物,只是,我也不知道哪里有。” 邱蓉蓉仔细的琢磨了一番文瑶的话,最后咬了咬牙:“你知道那鹅长什么样吗?能不能画下来?” 文瑶想,何止能画下来,能直接给你张照片啊。 只是照片不能给,不然太抽象了没法解释,但是从空间里弄到照片临摹一张出来还是没问题的。 等邱蓉蓉拿到文瑶画的大鹅,交代谢安翊在文家好好待着,就带着巧燕走了,这一走又是好久都没来过文家。 文瑶也习惯了这个姐姐现在一门心思搞事业,毕竟就过完年这几个月,这位姐姐除了刚开始的时候来看过鸭绒厂,后来大半的时间都待在府城,这次要不是文瑶跟她说要回来开大会,顺便提醒她一下她还有个儿子在文家,邱蓉蓉恐怕都想不起来。 听她的意思,最近还想开云底捞的分店,只是开在哪个城还没想好,文瑶能说啥,跟着姐姐赚钱,她不挑,就是这火锅底料炒起来实在是废手,还废她家里人,毕竟炒一次火锅底料,他们家和隔壁老宅就要遭罪了。 香是香,但是呛也是真的呛,炒一次能呛上好几天。 如今府城的云底捞生意火爆程度,那已经不能说用火爆来形容了,想要在云底捞订个座位,你起码得提前一个月,还不一定能抢到最新场的。 王快嘴更是都快被人拿银子给砸死了,试图将他挖走的人也不是没有,开出的价格超出了他们说书人有史以来的最高限度,但都被王快嘴给拒绝了。 不为别的,只为了他也想看到结局。 毕竟结局只有他小东家手里有,他跳槽了,不光要赔钱不说,还要得罪小东家,还损失了后面的精彩后续,反正现在赚的钱已经不少了,名也有了,他已经知足了。 这件事还是樊管事回来禀报给文瑶的,文瑶倒是觉得有人挖王快嘴才是正常的,毕竟这么好的故事和说书先生,肯定会有人来挖的。 只是她也没想到,王快嘴到现在也没说出去这剧本是出自她的手,看来这王快嘴心里也是个拎得清的。 文瑶并没有让樊管事去过多的干涉这件事,毕竟个人有个人的选择,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王快嘴若是不想在他们云底捞干了,也不必为难。 樊管事虽然觉得文瑶太过心善,但是想到,他不正是因为小姐心善,才一心效忠的嘛,便也没再多说,至于王快嘴那边,他得找个时间给王快嘴提个醒。 做人不能忘本,别忘了他今日的名气和钱财都是谁带给他的。 府城的事文瑶现在是一点都不操心了,但也没能因为这个闲下来,因为卓义给了她一个目前能解决却不好解决的麻烦。 “要煤?”文修易蹲在田坎上,面前的稻子都已经开始结穗了,他这几天天的就来看这几块试验田的情况。 他们家这一片地都让他给征用了,直接从河里引水灌溉,全部弄成了田,分了几块,分别种下了不同的稻种,目前长势最好的,就是文瑶给他作弊的这几块早稻。 而且看起来,产量要比其他的高很多。 文瑶赶紧四处看了看,发现他们周围没人,才给文修易做了个小声点的手势,点点头,道:“是啊,炼钢必须有煤,爹,你记忆全,你仔细想想,这个时候有煤吗?就这个时代的记忆,不是咱们那个时候的哈。” 第410章 看看这次是谁要倒霉。 文修易:“……”当他叮当猫啊,还能分段选择记忆的? 但是文修易还是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蹙眉道:“这玩意儿属于矿吧?现在的矿产可是都归朝廷的,私人开采是要砍头的。” “关键是有没有。”文瑶都快急死了,没有煤,还炼个屁的钢。 文修易摇摇头:“没听说过啊,要不,去问问你陈伯伯?” 文瑶想也不想,就把文修易给拉了起来:“那您赶紧去。” “现在啊?” “现在。” 文修易拍拍身上的土:“行吧。” 文瑶拉着文修易往回走,文修易还不忘叮嘱他那些学生好好盯着,一定要做好记录。 等到了家,让王钊架上马车就准备出发,李逸见父女俩急匆匆的要出门,下意识的就觉得有事,便问了一句。 文修易和文瑶对视了一眼,文瑶一拍脑门:“还问什么陈伯伯,这里有个更现成的人。” “嗯?”李逸一头雾水。 然后文瑶就把煤的特征描述给李逸,问他:“这个东西有吗?你知道吗?” 按理说皇帝那里既然有一把钢做的匕首,那这个世界应该有煤才对啊。 但是李逸回想了一番,却摇摇头:“我确实没听说过,瑶瑶,这个东西很重要吗?” 文瑶点头:“重要,如果弄不到,钢就炼不出来了。” 文瑶这么一说,李逸便意识到了严重性,他已经将卓义在炼钢的事禀报给了皇伯伯,若是不成,只怕皇伯伯那里要失望了。 想了想,李逸道:“我现在就书信一封,让我爹派人去找。” 文瑶蹙眉:“那是不是要很久。” 这个问题,李逸也不知道,毕竟从未出现过的东西,就算派人出去找,恐怕也需要很长时间,毕竟安南国这么大,想要专门找一种矿产很难。 李逸解释了一番,看了文瑶一眼,忽然道:“除非,能知道在哪里有这个东西。” 文瑶和文修易对视。 文修易:再做个梦? 文瑶:会不会太离谱。 文修易:这小子你说啥信啥,怕什么? 文瑶:…… 李逸就看见这父女俩在他跟前眉来眼去的,虽然看起来装作很隐秘很不刻意的样子,但是,他不瞎啊。 文瑶给文修易挤眉弄眼的:我不会让人给当妖怪给烧了吧? 文修易:不能吧。 文瑶:…… 这是亲爹吧?她不就是喜欢坑他嘛,啊啊啊,现世报这就来了。 但是如果等李逸派人去慢慢找,这漫无目的的,得找到什么时候? 文瑶咬咬牙,干脆豁出去了。 “那什么,那天我梦到炼钢的方法的时候,梦里教我炼钢的人好像有提到哪里能找到煤。” 李逸:?????他看起来就真的那么好骗吗? 好吧,骗就骗吧。 “真的吗?那瑶瑶你告诉我地方,我现在就写信让父王和皇伯伯派人去找。”李逸装作惊讶又惊喜的模样说道。 在李逸和文修易期盼的眼神中,文瑶突然卡壳了。 原来的世界,煤田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华北一带,特别是山西,那就是煤海,毕竟当年那么多的煤老板上了多少新闻,除此之外,就是西南那边了,但是……她不知道在这个地方山西是哪个方位啊。 “我可能需要舆图。” 李逸记得,每个衙门都有国家的舆图,当即就叫上文瑶和文修易,直奔衙门找陈县令。 陈县令这段时间是真的忙啊,忙的连跑去文家蹭饭的时间都没有。 生产队的模式虽然解决了村子的土地和新粮的分配问题,但是接踵而来的就是各种其他的问题了,特别是有些离得近的村子,总是会产生一些鸡毛蒜皮的矛盾。 而且,他的文吏们都被派到各个生产队去当文吏了,他衙门里的人就不够用了啊,想重新招一批人,可也没招到合适的,毕竟这衙门里的差事,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干的。 当下面的人禀报说福王世子和文小姐来了,陈县令赶紧从书房里一路小跑出去迎接。 文瑶和李逸他们却已经自顾自的进了衙门往书房来了。 陈县令赶紧上前行礼。 “陈大人免礼。” “诶,多谢世子。”陈县令这才站起来,问道:“你们咋来了?”快,叫他去吃饭,解救他! 结果就听见李逸道:“陈大人,你这里有舆图吗?安南的舆图,不是云雾镇的。” 陈县令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点点头:“有有有,就在书房的暗格里放着呢,世子现在要?” “嗯。”李逸点点头,看向文瑶:“瑶瑶,你看看具体在什么地方。” “好。” 陈县令看看李逸,又看看文瑶,心下猜的八九不离十,肯定是这丫头又捣鼓出什么东西来了,他那仓库里剩下的铁都让这丫头快给搬空了,现在城里那些铁匠铺的人来申请铁的用量,他都是省着又省的给。 写了折子上户部去要,结果石沉大海,现在也没收到回信,别说铁了,就是渣渣都没看见一块。 等陈县令拿出舆图铺在桌子上,文瑶立马就上前研究了起来,李逸在她旁边,给她解释每个地方的名字和由来,还有特点。 陈县令趁着这个功夫将文修易拉到一边,问道:“咋滴?我大侄女又有什么发财大计了?” “发什么财,炼钢的事。”文修易用胳膊撞了他一下说道。 “嘶,你不会轻点,我这几天都快累死了。”陈县令揉了揉自己的肋骨,往那边凑在一起的两个小脑袋看了一眼,啧了一声,偷偷瞥了一眼旁边神色淡定的文修易。 文修易觉得陈县令这眼神不对,微微蹙眉:“咋这么看着我?” 陈县令赶紧动了动眉毛和眼睛,回答:“没,没什么。” 然后又道:“炼钢的事,炼钢,啥?炼钢?” 见陈县令瞪大了眼睛,文修易赶紧捂住他的嘴巴,做了个嘘的手势:“闭嘴闭嘴,你要嚷嚷的所有人都听见是不是。” 文瑶和李逸听见动静扭头朝两人看了一眼,然后又默默地转回头继续研究舆图。 当没看见。 主要是,这一幕有点辣眼睛。 她爹捂着陈伯伯的嘴,陈伯伯一脸的惊诧,然后他爹空着的手还在嘘。 文瑶忍不住恶寒抖了抖身体。 鸡皮疙瘩起来了。 李逸看了她一眼,又往那边看了一眼,默默的收回了视线。 陈县令这边也冷静了下来,扒拉开了文修易的手,不敢置信的开口:“你别告诉我,这丫头弄走了那么多铁,就是为了炼钢?” 文修易点点头,算是吧,虽然大多数都拿来做缝纫机了,可那不是刚需嘛,他也不算忽悠老陈。 陈县令突然就笑了,问:“陛下知道不?” 文修易给了他一个白眼:“你觉得呢?”没陛下的准许,他们敢这么干? 陈县令笑容更大了,压着他的铁不给是吧?看看这次是谁要倒霉。 第411章 好多鹅,好多大白鹅 乐不可支的陈县令差点就笑出了声,他们救助灾民的事后来禀报上去,得了陛下的嘉奖,然后陛下就让户部给他们拨钱,结果呢,一查,诶嘿?他要钱的折子早就写上去了,但是户部一直以没钱压着,救助灾民的事,全是他们自己掏腰包,还有那些富商乡绅掏的钱。 这下好了,听说陛下震怒,给户部的人一顿好骂,虽然灾民们的安顿都解决了,但是陛下还是让户部给他们把钱给拨下来了。 为啥?因为陈县令为了大义,掏空了衙门,连衙门的人月钱都发不起了,不该补上吗? 补补补,户部的人立马就给钱补了,连带陛下的赏赐才送来的,他才踹在兜里捂热了。 这下好了,又压着他的铁不给,他就等着这些人倒霉吧。 “乐什么呢?”文修易问了一句。 陈县令凑到他耳边嘀咕了几句,文修易瞪眼惊讶,过了半晌才道:“那,他们是要倒霉了。” 其实也不能怪户部的人,主要是他们自从被陛下钦点种植新粮之后,动不动就管户部要钱,这不就是朝财务伸手一个道理吗?那些人是干啥的?是守着国库的,当然不会这么容易就让他们捞钱。 虽然吧,他们也确实不是为了自己,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倒也理解户部的那些大人。 只是额外的想到这里头有人故意给他们使绊子,给他们添堵,文修易又觉得让他们倒倒霉也挺好的,反正挨骂的又不是他,关他屁事。 那边,文瑶已经根据李逸的描述和方位的指点,大概找到了山西一带。 “应该就在这一带了,当地人肯定知道这个东西,派人去找应该容易。”文瑶对李逸道。 事不宜迟,李逸觉得这件事刻不容缓,点点头:“我这就写信给父王和皇伯伯,你们还有什么别的事要一起禀报的吗?” 李逸已经决定动用八百里加急把信送回去了,反正都送信去京城了,不能白白浪费这一趟。 李逸后面一句话是看着陈县令和文修易问的。 文修易想着,他的水稻还未见成效,而且现在有俩闺女赞助,他也不缺钱,便看向了旁边的陈县令,挑挑眉:“你刚不是还说有事吗?” 李逸看向陈县令。 陈县令那脸啊,刷的一下就变了,委屈的不行:“世子啊,下官苦啊。” 李逸嘴角抽了抽:“陈大人,事态紧急。”话外音,直接说吧,别耽搁时间了。 “哦。”陈县令立马收起委屈脸,开口:“衙门库房的铁都让你们薅完了,我没库存了,找户部要,户部没信儿了,这,世子,下官倒是无所谓,大不了就压着城里的铁用量,但是这耽搁了炼钢的大事……嘿嘿,你说是吧。” 李逸差点笑出声,长期混在一起,他们这点心思李逸哪里会不知道。 “我知道了,还借陈大人书房一用。”李逸笑着道。 陈县令那叫一个狗腿,做了个请的手势:“世子请,随便用,下官给您研墨。” 说完就开始研墨,李逸坐到书桌前,纸笔已经摆好了,提笔便开始写。 陈县令一边研墨还一边偷看,越看越觉得这说话告状也是一门艺术啊。 看看人家世子,只字不提户部不给东西,只是说,他们用铁量之多,恐会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本该自己解决,不给陛下添扰,奈何铁这个东西他们也不敢私自开采购买,无奈只能按程序申报。 什么叫按程序,按程序那没个一年半载的,就别想东西到手里了,这点皇帝比谁都清楚。 李逸又特别的说明他们炼钢之事已经有了眉目,现在需要一个特殊的东西辅助,唯有找到这个叫煤的东西,才能炼出钢,具体的方位也给出去了,剩下的就看皇帝怎么派人去找了。 写完了信,李逸拿在手里吹干了墨,才让陈县令找来八百里加急的信封,用蜡封好。 “下官现在就让人送去驿站。”陈县令恭敬的接过信件,那嘴角上扬的都快压不住了,屁颠屁颠的跑去找人送信。 现在信送出去了,剩下的就只能等了。 至于卓义那边,没有煤,他别说炼钢了,啥也干不了,没办法啊,只能继续帮文瑶他们做缝纫机。 吭哧吭哧,是越做越顺手。 才半个月的时间,就给文瑶的羽绒厂又做了二十台缝纫机,而且随着卓义和他的几个徒弟越发熟练,缝纫机的质量也越来越好了。 就在文瑶想着要不要点播一下卓义,让他研究研究锁边机的时候,消失了一段时间的邱蓉蓉出现了。 不光是她自己回来,还带回来一堆的。 大鹅? 当文瑶看到邱蓉蓉带来的另外一辆马车上面搬下来的大框里的东西时,整个人都是震惊的。 何止是震惊,她惊讶的差点把自己的舌头都给咬到了。 耳朵旁边全是鹅鹅鹅的声音。 邱蓉蓉见她呆愣在原地不动,伸手在她面前挥了挥:“醒醒。” 文瑶木然的扭过头看她,指了指从马车上还在往下搬的大鹅,问道:“蓉姐姐,你这出去一趟,找大鹅去了?” “啊。”邱蓉蓉点点头,把文瑶给她的图拿了出来,然后指着搬下来的大鹅们说道:“我看这些大鹅跟你画的都差不多,所以我就让人每种都买了几只回来,你看看,到底是哪一种?” 文瑶嘴角抽了抽,上去扒拉大鹅笼子,一边问道:“你上哪弄来的这么多?” “我回江南了啊。”邱蓉蓉回答的那叫一个理所当然。 文瑶看看她,竖了个大拇指。 她佩服邱蓉蓉的这种干劲,这是打算把羽绒服事业做大做强的节奏啊。 “行了,先别管我去哪了,你先看看这些大鹅,哪个是你说的那种?”邱蓉蓉上前挽着文瑶的手臂,将她带到大鹅的笼子旁边。 文瑶看着笼子里的大鹅,说实话,都长得差不多,她真看不出来有什么不一样的,但是仔细看的话,又能发现大鹅的品种不同,身上的毛色,绒毛的厚薄都不一样。 她之前给邱蓉蓉画的图是从空间里翻来的资料,实物,她也不认识啊。 就鸭绒和鹅绒来说,鹅绒的保暖性更好,但是鹅绒却没有鸭绒那么产量高,毕竟鸭子两三个月就能长大了,大鹅得养很久。 第412章 满脑子的鹅鹅鹅 不过,文瑶倒是想起来之前自己刷到过的一个新闻,就是关于活体取绒的,当时在国外闹得很大,对国内的鹅绒市场也有很大的影响,甚至还有不少人因此抵制羽绒服。 文瑶记得,当时评论区有很多褒贬不一的声音,有说家禽无所谓,也有人说这过于残忍,也有人说杀生不虐生。 文瑶自认不是冷血无情的人,所以活体取绒这种事,她不觉得自己能做得出来。 那到时候这么多的大鹅,杀了又该如何处理?哪怕她们自己有酒楼有火锅店,也消化不掉这么多大鹅啊。 文瑶努力回想脑子里和大鹅有关的美食,不自觉的就咽了咽口水。 邱蓉蓉见状打趣道:“咋?想吃大鹅了?那我让他们抓一只宰了,我们晚上吃。” “啊?不是不是,我刚才想了点别的事,蓉姐姐,这些大鹅我其实也分辨不出来品种,但是你看,毛多毛厚,而且颜色更白的肯定更好。” 文瑶指了指其中一个通体纯白,身上毛量明显比其他大鹅要多很多的大鹅说道。 邱蓉蓉连忙看向旁边连带着带回来的养大鹅的人。 那人恭敬道:“回小姐,这种大鹅名叫开县大白鹅,原是蜀地那边的,它长得快,和鸭子差不多,两三个月便可出栏了,而且这开县大白鹅的肉质要比其他大鹅要嫩,下的蛋也多,所以很多人养。” 文瑶听着这个名字,和她查到的资料就差了一个字。 开县大白鹅,开江白鹅…… 蜀地?蜀地不就是四川一带。 噢哟,这姐姐真的误打误撞找着了啊。 “就是它。”文瑶指着一笼的开县大白鹅眼睛发亮。 邱蓉蓉也是一脸的兴奋,找着了,这就好办了,她当即从袖子里掏出来一叠银票,数了两张五百两的递给了养大鹅的人。 “这些银子你拿着,今日先进城歇息一天,明日便让人陪着你回去,我不管你是带鹅苗还是带鹅蛋,总之,要把这大白鹅弄到这边来,只要在这边也养得好大白鹅,我肯定不会少了你的好处。”邱蓉蓉交代道。 那养鹅人恭敬的收下银票,行礼:“是,东家。” 等到马车上其他大鹅都搬到了地上,这人才带着其他人驾着马车离开了。 门口只剩下姐妹俩带两个丫鬟,还有一群不停鹅鹅鹅的大鹅们。 实在是这大鹅的嗓门一个比一个大,很快就把周围能听见这大鹅动静的人都给引来了。 罗氏在作坊是看见马车过来的,她本来以为是邱蓉蓉回来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就有看热闹的人跑到大酱作坊门口跟她说他们家门口多了好多鹅。 那鹅鹅鹅的,跟唱大戏似的。 所以罗氏从大酱作坊过来的时候,老远就看见邱蓉蓉和文瑶站在一堆大鹅中间。 还没走进,耳朵里就已经不停的开始鹅鹅鹅了。 “你们上哪弄来这么多大鹅?这是要干啥?”罗氏眉头微蹙,这是,要吃大鹅大餐了?弄这么多大鹅。 “奶。” 明月和巧燕赶紧行礼:“老夫人。” 文瑶和邱蓉蓉赶紧上前一人一边扶着罗氏绕到了大鹅们的前面。 罗氏嘴角抽了抽,这起码几十只。 文瑶只好赶紧这样那样的给罗氏解释了一番,虽然说的话不多,但是罗氏被着满地的鹅鹅鹅给吵的啥也没听进去,只知道这大鹅是邱蓉蓉找回来的,是为了找到更适合做羽绒服的绒毛。 想到这,罗氏便知道这些大鹅不能随便安置也不能随便宰了吃了。 “杜嬷嬷,你去鸭棚那边喊铁牛娘,让她叫几个人来把这些大鹅暂时先安置到鸭棚那边去,记得隔开啊,别影响了鸭棚里的鸭子。”罗氏吩咐道。 “是,老夫人。”杜嬷嬷应了一声,便往鸭棚那边走。 如今李氏和蔡氏都在羽绒服厂,鸭棚那边就提了铁牛娘当管事,现在就管着鸭棚,至于屠宰场那边,文家请了村里的老屠宰匠李三。 虽然两家之前有过一些过节,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上李三一家现在也已经改变了原本的做派,和村里人相处的也算和气。 更何况,李家世代都是做屠户的,所以由他来管理屠宰场是在合适不过了。 没过多久,铁牛娘就带了人过来,看到这些大鹅还愣了一下。 “婶儿,你们这是?”铁牛娘一头雾水,关键是这些大鹅,她看着都差不多,但是又好像不一样,至少跟他们村子里散养的那些大鹅好像又不太一样。 罗氏扶额,她现在只觉得被鹅鹅鹅给吵的头疼,看铁牛娘她们几个干活的妇人也满是同情,这几只大鹅她就受不了了,铁牛娘她们却每天要面对那么多的鸭子。 嘎嘎嘎和鹅鹅鹅到底谁更厉害? 罗氏被自己脑子里这莫名其妙的问题给惊了一下,她怎么会想这个? “你先把这些大鹅找地方安置一下吧,瑶瑶他们还有用,但是也要注意,别和鸭子放在一起。”大鹅那可是会追着人满村跑的存在,那是村霸,这么多的村霸…… 罗氏叹了口气,折腾吧,使劲的折腾吧。 铁牛娘她们推来了板车,很快就把大鹅们给全部挪走了,文家门口也恢复了宁静。 直到这个时候,李逸才从院子里走出来,他现在太阳穴还突突突的,满脑子的鹅鹅鹅。 但是文瑶和邱蓉蓉刚才的对话他听见了,看来,这大鹅的用处比起鸭子来说,更大一些。 见到李逸,邱蓉蓉微微屈膝行礼:“见过世子。” 李逸抬手:“在这里没有福王世子,只有李逸,蓉姐姐不必多礼。” 邱蓉蓉瞬间站好,那她就不客气了。 回过头继续挽着罗氏的手,一边给巧燕使了个眼色,一边对罗氏道:“奶,我这次回江南,带回来不少好东西,回家给您看看,还有我爹我娘,我祖母都让我给您和家里人带了礼物。” 几人一边说一边进了门,巧燕则带着人赶紧把马车上的东西往里面搬。 等到晚上大头他们几个放学回来,知道邱蓉蓉回来了,许久没见自己亲娘的谢安翊急忙跑去找邱蓉蓉。 第413章 赞助商,金主爸爸 谢安翊是真的许久没见到邱蓉蓉了,哪怕见了也只是匆匆一面,话都说不上几句。 这么大的孩子,说不想娘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更喜欢跟大头他们在一起。 见到邱蓉蓉,谢安翊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娘,你还要出门吗?” “啊?暂时不用,你要出门?”邱蓉蓉问道。 谢安翊连忙摇头:“那倒没有,我们也挺忙的。”他们的教育事业才刚刚起步,现在村里的孩子已经跟着他们读了一段时间的书了,每个人的水平也都慢慢的有了分别。 所以他们干脆就把他们给分班了,他和大头他们现在每个人都很忙,每个人都有几个学生,又要上学,又要上课,还要练功。 这么一想,谢安翊觉得,自己真的好忙啊。 邱蓉蓉见他小小的人儿说着说着就一脸愁容了,还以为儿子是遇到什么麻烦了,便直接问道:“咋了?最近缺钱了吗?” “啊?没有啊。”谢安翊回神,回答道,然后便跟邱蓉蓉说了自己这段时间到底有多忙。 邱蓉蓉听的是一愣一愣的。 “你们自己,办学?还搞了个小学堂?”邱蓉蓉惊呆了,这几个娃,最大的才十三,最小的才六岁吧。 谢安翊颇为自豪的点点头:“是啊,我们现在每个人都可忙了,不光是咱们村子里的,还有其他村子的小孩跑来跟着我们上课,娘,我是不是很厉害。” 邱蓉蓉愣了半晌才点点头:“厉害,我们翊儿真的长大了。”只是她这个当娘的,好像自从把儿子扔到文家之后,就不怎么管了,说起来,自己还真不是个好娘。 想到这,邱蓉蓉便想补偿补偿儿子。 “翊儿,娘这有些银票,你拿着,你们办学如果需要银子,你就只管跟娘开口。”邱蓉蓉思来想去,最大的补偿恐怕就是银票了。 谢安翊目瞪口呆的看着他娘掏出来的一叠银票, “……” 他是收呢?还是收呢?还是收呢?、 谢安翊到底还是没有抵挡住银票的诱惑,全收了,拿着就跑。 “娘,你自己坐会,我去跟大头他们商量商量。” 邱蓉蓉闻言纠正他:“那是你小舅。” 谢安翊头也不回的跑了:“是是是,小舅小舅,大头,金修宜,我娘说给我们掏钱办学。” 邱蓉蓉:“……” 文修易从地里回来就看见家里多了几个人。 “回来了?”文修易看着邱蓉蓉问了一句:“鸭棚那边突然多了一堆大鹅,你弄回来的?” 邱蓉蓉赶紧给文修易行礼:“爹。” 自家亲爹不在的时候,邱蓉蓉一般都是直接叫爹,自家亲爹在的时候才会叫一声义父。 “嗯,瑶瑶说鹅绒的保暖效果比鸭绒的好,我就回了一趟江南,找来了这些鹅,看看哪一种合适。”邱蓉蓉老老实实回答。 文修易对她们生意上的事情一向不参和,和邱蓉蓉也没有跟自家亲闺女那么随意,便点了点头:“嗯,这事儿你和瑶瑶商量着来就行了。” 邱蓉蓉应下,忽然又想起来一件事,赶紧让巧燕去将自己带回来的那个匣子拿来,一边对文修易道:“对了,爹,我这次回江南,我爹听说您在带着人研究水稻的产量,又听说朝廷不给钱,所以让我给您带了点东西。” “啊?”文修易一头雾水,直到邱蓉蓉把匣子塞他手里。 “这啥啊?你爹难道也懂种地的事儿?”文修易一边说一边打开了匣子,当看到里面的东西时,手差点没拿稳把匣子给掉地上。 “哎哟。”文修易赶紧稳住了手,这那是匣子啊,这就是个保险柜。 邱蓉蓉一笑:“里面是五千两银票,我爹还怕大额的您不好花,都换成了百两的,他说他就是个生意人,不懂这些种地的事儿,也就只能出点钱了,让您别嫌少,要是不够,再管他要。” 文修易:“……”就,离谱。 文修易把匣子盖上,还给她,摆摆手:“替我多谢你爹了,我们现在也没啥要用钱的地方,你爹挣钱也不容易。” 谁知邱蓉蓉却往后退了一步,避开了递过来的匣子,直接道:“货物出售,概不退换,这是生意人的规矩,哪有给出去的东西再收回的道理,爹,你拿着吧,也是我爹的一片心意,就当他支持咱们的水稻事业了。” 文瑶从厨房出来,就看见邱蓉蓉和文修易推来推去的,手上那匣子就跟烫手山芋似的,看起来谁也不想要的模样。 “爹,蓉姐姐,你俩干啥呢?”文瑶好奇的问。 邱蓉蓉听见文瑶的声音,宛如找到了救星,直接奔到文瑶身边,一边说道:“爹,我就是个带话的,东西反正交到您手上了,您要还,就自己去还给我爹吧,哦,对了,忘了跟您说,陛下要开海贸,我爹和我大哥跟我一块出的门,他们这会恐怕已经到了南边了。” 文修易:“……” 文瑶被这一声声我爹你爹的听的迷迷糊糊,好奇是什么东西能让文修易这么着急的还回去,就听邱蓉蓉道:“我爹给爹的银票,让爹安心研究水稻,朝廷抠门,咱们自己家不抠门。” 哦哟,赞助商,金主爸爸。 李逸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她们身后,冷不丁的问了一句:“什么朝廷抠门?” 两人都吓了一跳,邱蓉蓉更是脸色一白,和文瑶他们不同,她到底是土生土长的古人,虽然在文家呆的时间久了,也被文家的人影响了一些,但归根结底,还是个根深蒂固的古人,对皇权的畏惧那是与生俱来的。 这会被皇室的人听见她在背后说皇室的坏话,邱蓉蓉下意识的就觉得这下闯大祸了。 “世子……”邱蓉蓉开口想要解释,就听文瑶道:“你不是知道的吗?我爹说要研究水稻,写了折子想申请点资金,还被户部的人在朝堂上告了一状。” 这件事李逸确实知道,他父王也相信文叔,也找过皇伯伯,但是皇伯伯的意思是,他为文叔破的例已经够多了,朝中早已经有人对他们颇为不满。 若是这个时候他再强压着户部拨款,只怕对文叔他们更不利。 所以私下里皇伯伯跟父王说过,只要文修易有本事真的把水稻的产量给提上去,到时候他便会光明正大的将文叔召到京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给封赏,不仅有封赏,还会把之前他们自己填进去的窟窿,全给他们补上。 第414章 樱桃熟了 邱蓉蓉悄悄的扯了扯文瑶的袖子,文瑶则轻轻的拍了拍她的手回应。 文瑶其实知道邱蓉蓉在怕什么,实在是有时候李逸在他们家随意的,她都忘了这是个正儿八经的皇室子弟,还是皇帝的嫡亲侄子。 “无妨,且让他们多得意些时日。”李逸淡淡的来了这么一句。 这段时间他在文家,文修易的所作所为他全都看在眼里,地里也经常去,哪怕他不懂农事,却也能看得出来那些稻田里的稻子不同。 他相信文叔,也相信文家人。 见李逸这么说,邱蓉蓉才松了口气。 等到李逸走了,邱蓉蓉才小声的问文瑶:“世子什么时候走?他是打算就这么在文家长住了吗?” 文瑶耸耸肩:“唔,可能暂时没那么快。” “啊?” 文瑶小声的凑到邱蓉蓉耳边跟她说了几句悄悄话,邱蓉蓉的眼睛瞬间瞪大。 “嘘。”文瑶微微一笑,做了个嘘的手势,然后神秘的眨了眨眼睛,重新回厨房做饭去了。 这次,邱蓉蓉确实在文家多呆了几天,但也仅仅只是几天,在第四天的时候她就又重新上了马车去了府城,因为樊管事派人送信回来,说是火锅店新店的地址,选好了,需要东家们去看了之后再做决定。 邱蓉蓉一走,文瑶也没闲着,随着天气逐渐暖和,入了五月之后,果山上的樱桃就渐渐成熟了。 这可是她自己当初找李逸自己要的果树苗,还大言不惭的说将来赚了钱要跟李逸分。 要不是文老汉突然问他们山上的樱桃要熟了,问她想好怎么卖没,文瑶都把这事儿给忘了。 樱桃这个东西,可口,好吃,红红的,小小的,也很容易坏,李逸在京城的时候不是没有吃过,毕竟这些果树都是从他母妃的果园里弄来的。 所以当他跟着文家众人上山看樱桃的时候,看到樱桃树上挂着的那些比他们家果园里的樱桃要大了许多的红果果,整个人都是意外的。 他知道文家有文叔在,对于种植上的东西别有一番心得,但是也没想到区别会这么大。 京中果园的樱桃很小,而且吃起来有一点点的酸涩,但是文家这个,看起来却大了许多,又红,让人一眼便有了食欲。 这可是纯天然有机樱桃,文瑶可爱吃樱桃了,一个人能吃一棵树的那种,当即就忍不住从树上摘了就往嘴里塞。 罗氏手里拿着个小篮子,见她这样忍不住嗔了一句:“你也不洗一下。” 罗氏现在已经被文俊彻底的洗脑了,什么东西都要洗过在吃,要注意卫生,要防止生病。 文瑶又塞了一颗进嘴里,香甜的汁水和果肉瞬间在嘴里炸开,美滋滋的开口:“奶,你快尝尝,咱家樱桃真好吃。” 其他人见状也赶紧自己摘了点尝尝。 “诶?真的诶,这小果果可真好吃啊。”李氏第二个跟着文瑶学,随手摘了在手指上搓搓就放进了嘴里,还不忘给罗氏强推:“娘,真的,你快尝尝。”她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这种水果呢,头一回。 罗氏见她们都已经开吃了,也摘了个放进嘴里尝尝,眼睛一下就亮了。 真好吃啊,哪怕这段时间他们吃了许多好东西,却也是第一次吃到樱桃这样的水果。 德顺赶紧摘了几个小心的捧给李逸:“世子。” 李逸尝了一个,别说个头大小了,就是这味道都和他们家果园里的樱桃味道不同。 李逸的视线默默的看向前方林子里穿梭每棵树都要尝一下的小小背影上,若有所思。 “哎呀,你们少吃点,这都是要留着卖钱的。”文老汉看他们一个个的吃的这么欢,那心疼的哟。 果不其然,罗氏一听,这才反应过来,对啊,这果园里的果子都是要卖钱的。 当下也不吃了,也不摘了。 “行了,尝个鲜就行了,还吃起来没完了,瑶瑶,瑶瑶呢?又窜哪去了?”罗氏半天没看见,文瑶就不见了人影。 石嬷嬷只好提醒罗氏:“老夫人,小姐在前面呢。” 罗氏微微蹙眉:“没人跟着吗?这林子里路也不好走。” 石嬷嬷答:“明月跟着呢。” 罗氏这才放心下来,又喊了几声,文瑶可能听见了,终于回来了。 “奶,你喊我啊?” 结果罗氏一看,文瑶的篮子里都装满了。 “……” “你这些樱桃不是要卖钱吗?”罗氏问道。 文瑶有点心虚啊,她敢说她是自己喜欢吃吗? “这些是给大头和我哥他们摘的,晚上他们回来给他们尝尝。”文瑶给自己找了个很好的借口。 果然,提到几个孙子,罗氏的脸色缓和了不少,但还是嗔道:“既然要卖钱,就少吃点,这些可都是银子,你别忘了,这果园可不是你一个人的。”罗氏说着还给她朝李逸那边使了个眼色。 文瑶这才想起来自己当初说过的大话。 她还要给李逸分钱来着。 行吧,反正这么多呢,自己偷偷吃点,肯定没问题的。 就在这时,李逸缓缓开口:“文奶奶,樱桃这个东西极容易坏,它不像苹果和梨子之类的东西,能存放很久。”所以卖什么的,只能卖给本地的人,而且最好是当天采摘,当天运送到别人家里。 说完,李逸笑着看了一眼文瑶,当初文瑶想让他找樱桃的树苗时,他也想过这个问题,特别是文瑶大言不惭的跟他说赚了钱给他分。 也不知道文瑶知不知道樱桃这东西,不好储存和运送啊。 果然,李逸的话让罗氏和文老汉等人都陷入了呆愣之中,特别是文老汉。 “那这么多,而且这樱桃熟的这么快,可咋办啊?”不能放,不能储存。 他看着这大半山的樱桃树,忽然觉得这次怕是要赔了。 他花了这么多心思这么多心血,结果挣不到钱? 文瑶看了一眼自家爷爷那心疼的表情,忽然就内疚的不行,开口道:“其实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虽然这樱桃新鲜现摘的好吃,但是另外一种吃法,味道也是不错的,还能放很久。” 众人齐刷刷的朝她看了过来:“这果子,还能有别的什么吃法?跟你之前做果酱那样?” 文瑶笑嘻嘻的晃了晃手里装满的篮子,开口:“走,回家做给你们尝尝。” 第415章 樱桃罐头 要说这樱桃,虽然不容易保存和运输,但耐不住那么多人都喜欢吃啊,所以就有了樱桃罐头。 虽然味道上有些不同,但都好吃。 众人拎着一篮子樱桃回家,路上碰到村里人,看着这红彤彤的小果子,不少人都好奇的不行,纷纷询问这是什么?听说是水果,便有人询问能不能买一些带回家给孩子尝尝。 这樱桃的价格还没定,罗氏也没一口答应下来,只说这樱桃第一年结果,家里人还没商量好怎么个定价,等等下来了再通知大家。 不少人担心会很贵,到时候买不起,罗氏如今也看得开了,只道:“都是一个村子的,给你们肯定比外面的便宜,且等着吧。” 有罗氏这句话,不少人都放心了不少,罗氏说不坑他们就肯定不会坑他们。 回到家,文瑶留了一些给大头他们,便拎着剩下的带着罗氏进了厨房。 这樱桃罐头做起来虽然不难,但关键就是这冰糖和蒸的时间得掌握好,不然做出来的罐头也是不好吃的。 好在文瑶对做吃的那叫一个得心应手,因为她爱吃樱桃,每年樱桃上市的时候都是一筐一筐买回家,等到樱桃快下市的时候,为了能让自己以后也能随时吃到樱桃,这罐头她还真没少做,做好了往冰箱里一放,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文瑶他们在厨房做樱桃罐头的时候,李逸就坐在院子里吃罗氏给他洗好的樱桃,毕竟这果树都是他找来的,罗氏少了谁的也不会少了他的。 德顺一直在王府伺候,自然知道这个。 “世子,这含桃跟咱们王府的好像不一样啊。”德顺好奇的看着桌上的一盘,还咽了咽口水。 李逸倒也不是护食的人,毕竟山上还有那么多呢,这会他想的是,为什么文家种出来的和他们庄子上的不一样,口感好了很多,个头也大了很多,难道是地域位置不同? “你吃几个尝尝,对了,文家这个叫樱桃,虽然也是含桃,但是他们给名字改了,叫樱桃,往后别叫错了。”李逸道。 德顺眼睛一亮,立马把手在身上擦擦,小心翼翼的拿了几个放在手里,然后慢慢品尝。 “世子,跟咱们府上的真的不一样诶,好吃多了。”德顺尝了一个立马说道。 德顺依依不舍的把自己手里的吃完,也不敢再拿了,只是道:“可惜王妃和王爷吃不到了。” 李逸看了他一眼,是啊,这东西不好运送,快马加鞭颠簸之下更容易坏,想给父王和母妃尝尝,还真的没办法。 想到这,李逸看向厨房,只见厨房里雾气缭绕,文瑶和罗氏在灶台旁边站着等着,似乎在说些什么。 现下只能指望文瑶了,看她到底有什么方法能产期储存和运送这樱桃。 很快文瑶和罗氏就从厨房出来了,李逸看着她们迎了上去:“做好了?” 文瑶点点头:“等凉透了就可以了。” 罗氏陪着她折腾半天,作坊也没去,此时解下腰上的围裙,一边道:“你们俩自己等吧,我得去作坊看看。” “奶奶再见。”文瑶挥挥手。 李逸点点头:“文奶奶慢走。” 等了两个时辰,文瑶估计也凉的差不多了,才去厨房将做好的樱桃罐头拿了出来,小小的陶罐打开,里面是汁水泡着的红樱桃,看起来好像是没什么变化。 “试试。”文瑶递给李逸一个勺子。 德顺立马跑去厨房拿了一个小碗出来,又将罐头里的樱桃舀到碗里,才小心翼翼的放到了李逸的面前。 李逸舀了一个放进嘴里,入口先是甜水的味,将甜水咽下去之后,便是樱桃了,吃起来口感虽然不如新鲜的那么脆嫩多汁,樱桃的味道却还在,和新鲜的比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不错。”李逸尝过之后点头,又道:“京中那些达官贵人最是喜欢这些娇贵的东西,只是如今樱桃正是上市的季节,只怕这罐头不好卖。” 文瑶神秘的笑了笑:“那肯定不是现在卖啊,现在卖我不是傻么。”
相关推荐:
红豆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恶蛟的新娘(1v2)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乡村透视仙医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过激行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