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打算进城去看灯会,各家自己家一合计,这一年到头不就图个年过好嘛,今年他们的日子肯定是不会差了,所以都想着带着家里的孩子进城去热闹一下好了。 等到了十五那天傍晚,天快黑时准备出发,才发现一个村的人大半都穿着崭新的衣裳准备出门。 大家路上碰到,再看对方的打扮,突然就懂了,然后哈哈大笑起来,你邀我我邀你的,说说笑笑一起往村外走去。 文家因为早早的就提前进城去醉仙楼等着了,没碰到大部队,但是在逛灯会的时候还是碰到了村里人,这才知道村里大半的人都出来了。 得知大家都约好了时间一起回村,罗氏还说了一句到时候一起走,他们家有马车,到时候要是有年纪大的走不动道了还能捎上一程。 今年的灯会比起往年人好像特别的多,路上熙熙攘攘,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甚至偶尔还能听见几个路人议论生产队的事,还高兴衙门今年会给他们发新粮种,无不是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文瑶就是在这样热闹的氛围里,趴在醉仙楼的窗户旁,看着底下热闹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仰头看了看天,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 突然,楼下街上的人群里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下雪了。” 文瑶这才发现,黑漆漆的天空里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开始飘下了雪花。 文瑶伸出手,一片雪花落在她温热的手心,瞬间化为一滩雪水。 今年虽然冷,但是一直没下雪,倒是下过几场雨,然后就会变得更冷。 可一直到过年都没下雪,她还以为不会下了呢,原来是推迟了。 只是这个时候下雪,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第383章 担心家里的牲口 文瑶蹙着眉头看着天上飞下的雪。 文俊来到窗边,看着外面的雪也同样蹙眉:“这时候下雪了。” “是啊,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文瑶收回被风吹的冰凉的手,看了一圈包间里,只有他们兄妹俩。 “爹和爷爷呢?” 文俊回:“陈县令也在醉仙楼,爹他们被请过去喝酒了。” 许是外面下雪的消息传到了醉仙楼里,没过多久文修易就回来了,看到包间里的兄妹俩,疾步走了过来,小声道:“怎么这个时候下雪了。” 兄妹俩齐齐看他,他们也想知道。 文瑶是个乐观的性子,很快就缓过来了,道:“这冬天不下雪才不正常呢,有什么好奇怪的。” 父子俩一愣,是啊,冬天下雪不是很正常吗?北边三四月份还有下雪的呢。 这么一想,两人很快就把这事儿给抛诸脑后了,倒是文瑶好奇的问文修易怎么这会回来了,陈县令不是找他们喝酒吗? “喝不动了喝不动了,让你爷和老邱陪他喝去,这老陈也不知道什么毛病,稍微喝点酒那嘴碎的,叭叭的。” 文瑶和文俊一下没忍住笑出了声。 街上的人似乎因为突如其来的雪而变的更兴奋了些,父女三人在包间里享受难的的独处空间。 没过多久,出去逛灯会的众人也回来了,李氏和蔡氏扶着罗氏,后面跟着拎着大包小包的文修竹和文修庆。 果然,女人到哪里,逛街购物都是第一位。 罗氏进来没看见文老汉。 “你爷呢?” 文瑶指了指隔壁:“陈县令喊他们喝酒呢。” 罗氏微微蹙了蹙眉,叫了文修易一声:“老大,去叫你爹回家了,这天突然冷了下来,赶紧回去看看家里的鸡鸭牛的。” “诶,好。”文修易起身往外走,没多会就把醉醺醺的文老汉和半清醒的邱志给喊了回来,陈县令还东倒西歪的跟在后面,嚷嚷着继续喝,回去那么早干嘛。 罗氏现在完全已经没有陈县令是个官的概念了,听他叨叨就喊了陈县令身后的随从一声,道:“把你们家大人送回家吧,外面下雪了,天冷了别在外面冻坏了。” 随从赶紧上前扶住陈县令,连连点头:“是,老太太,大人,回家吧,夫人都来催好几次了。” “我,我不回家,我还能喝,叔,别走啊,我们接着喝,接着喝。” 文老汉也嘿嘿傻笑:“对对对,不回家,接着喝。” 三个儿子就肉眼可见的看见罗氏的脸色沉了下来,文修易赶紧给两个弟弟使眼色。 文修竹立马把手里的东西塞给儿子们,上前就把文老汉给背到了背上:“娘,走吧。” 罗氏这才点点头,清点了一下人头,招呼众人走。 邱蓉蓉招呼完其他客人来时他们正好要走,看他们这么多人,邱蓉蓉就说让再加辆马车送他们。 罗氏摆了摆手:“你忙你的,不用管我们,我们马车坐得下,我看天不对劲,你要是没什么事也早点回庄子上去,谢安翊……算了,我们领回去吧。” “奶,实在不行你们今天就在城里住下吧,我让人安排客房。”邱蓉蓉道。 罗氏摇摇头:“算了,这么多人呢,这都十五了,突然这么冷,也不知道家里的鸡鸭牛什么的有没有问题,得赶紧回去看看。” 罗氏都这么说了,邱蓉蓉也不好再劝,本来还想让卢掌柜给他们打包点吃的回去,都被罗氏给回绝了,家里什么都有,让她别忙活了,这才带着众人上了马车从后门离开。 到了城门口,古桐村的村民都等在那了,老远就能看到好些凑在一起冻的直打哆嗦。 罗氏看到好几个和小花儿年纪差不多的孩子被大人抱在怀里,脸色都冻的发白,便让石嬷嬷去把人都抱上马车,至于大人,就自己走吧。 几家带孩子出来的见文家这般仗义,道了谢便跟在马车旁边往回走,一路上风越来越大,温度也越来越低。 文瑶刚刚掀开车帘一股寒风就灌进了马车里,吹的她一个激灵,文英更是直接打了个喷嚏。 文瑶赶紧把车帘给放下。 “喝点热水。”文娣赶紧给妹妹递上水袋里的热水。 文英喝了一大口才觉得舒服一些,她揉了揉鼻子,嘟囔道:“怎么感觉今天比前段时间还要冷啊。” 文瑶也感觉到了,总觉得不对劲,但是书里的剧情,任凭她想破脑子也没想起来有这么一段。 毕竟现在的时间段,还没进入原书的男女主剧情里呢,只是存在原书里的大头的记忆里。 但是原书里这个时候大头都已经离开古桐村了,哪里还知道发生了什么。 因为都惦记着家里的那些牲口,所以大家走的也特别快。 还别说,动起来就感觉没那么冷了。 道路两边已经铺了薄薄的一层雪,这才下了多久啊。 等他们回到村子里的时候,那些没有去灯会或者留在家里的人都已经把家里的鸡鸭什么的都赶进了窝棚里,文老汉一路颠簸过来,加上冷风一吹,还有文俊趁着大家不注意喂了从文瑶那里拿来的解酒药,到村口人也半清醒了。 看到外面这天气,文老汉那还剩下的半点酒意也没了。 “坏了,牛。”文老汉着急着就要下马车去看牛棚里的牛。 当初李逸送来的那些乳牛,他们家这边已经没地方安置了,所以就放到了村子另外一边的空地,还给它们专门盖了牛棚,种了草。 这一整个冬天,这些乳牛都是养在盖起来的牛棚里的。 罗氏没和他们一辆马车,看见他们的马车在村口停了下来,便拢了拢身上的衣服跟着下了马车,就看见文老汉歪歪倒到的要往外走。 “你干嘛去?”罗氏一嗓子给文老汉喊立住了。 文老汉神色焦急,顾不上冷,说道:“这太冷了,我去牛棚看看牛。” 罗氏担心牛,更担心文老汉的身体,她看了一眼文俊:“小俊,文农,把你们爷送回家,老二,你喊几个人跟你一起去牛棚看看,老三,你去果园那边看看老赵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 第384章 后怕 李氏和蔡氏只想着她们的鸭子。 “娘,我们也去鸭棚看看。”两人说完,那几个在鸭棚干活的妇人就都跟了上来,几人连忙往鸭棚那边走去。 村长站在村口,见文家的人都安排好了,便让大家该回家的回家,别在这呆着了,把孩子给冻病了。 “婶儿。”村长找不到文老汉,只能凑到罗氏跟前喊了一声。 就这么在路边上站一会,身上都挂了雪。 罗氏拍拍掉,这才说道:“都各回各家吧,就是下个雪有什么奇怪的,兴许下到明天就不下了,哪有冬天不下雪的。” 村长张了张嘴,但是他长到这么大,也没见过十五以后还下雪的啊,不过罗氏说的也有道理,今年冬天莫名的来得晚,下雪下的晚也正常。 “那婶儿,你们也赶紧回家吧,我这就回去了。”村长打了声招呼就走了。 罗氏这才重新爬上马车赶回家里。 鲁伯和鲁婶是没去的,只让鲁江两口子和鲁河带着两个孙子孙女跟着去了灯会,所以罗氏他们一回来,鲁婶已经烧好了热水等着了。 罗氏干脆切了好些生姜丢了进去,重新煮了一大锅的生姜水,家里每个人都灌了一碗。 哪怕身上穿了羽绒衣,还是能感受到寒气。 文瑶趁着大家没注意,把文俊拉到了半边,然后偷偷掏了个室外温度计,兄妹俩就看见温度计里的液体快速的往下缩,在零下十五度的位置停了下来。 “我去。”文瑶惊呆了,难怪她说怎么这么冷,零下十五度,这谁顶得住啊,而且现在还不是深夜,若是到了半夜,这温度还可能继续往下降。 按照原书作者的设定,云雾镇这个地方应该是处于地图的中间位置,不南不北的,按理说应该不会这么冷才对。 这是剧情抽风了吗? 文瑶又赶紧找到文修易:“爸,零下十五度,温度恐怕还会往下降。”文瑶突然想起他们刚来的时候,一场大雪就要了一条人命,虽然是王奶奶身体不好被冻死的,但是那时候的气温,远没有现在的低啊。 文修易看着温度计上的数字,叮嘱文瑶:“找个地方把温度计藏起来,随时观察一下气温,我出去一趟。” 文修易回屋翻了个帽子带上,又穿了蓑衣就要出门。 “老大,你干嘛去?”罗氏赶紧追了出来。 文修易看了这一家子一眼,回道:“娘,我去村里转一圈,提醒一下大家今天可能特别的冷,让他们做好防寒,我王婶儿的悲剧,不能再重演了。” 罗氏刚想说他管那么多干什么,生生把话给憋了回去,只叮嘱道:“让穆离陪你去。” “诶,娘,你去看看我爹,他喝多了,别冻着。”说完,文修易就带着穆离出了门。 罗氏抬头看天,这雪有了越下越大的趋势,气的罗氏骂了一句便去找文老汉了。 文修易先是找到了村长,跟他说了自己的猜测,村长现在对文修易的话那是盲目的信从,当即就拿了自己平时有大事才会拿出来的大锣跟着他出了门。 挨家挨户的叮嘱他们今天晚上无论如何也要做好防寒,要是家里条件不好的,那就把炕烧热一些,别舍不得柴火,家里有孩子的一定要给孩子多穿些,别给冻生病了。 等两人把整个村子都转完,地上的雪也堆了有五六厘米厚了。 村长担心那些地。 “修易,这天不会影响咱们那些地吧?” 文修易摇摇头:“问题不大,村长,雪大了,你也回吧,我去牛棚那边看看我家老二,还得上果园去,这突然降温,那些果树冻不得,怕是得包起来。” 村长一听,连忙道:“你等会,把大伙都叫上吧,人多力量大。” 文修易犹豫了一会,到底没有拒绝村长的好意,他让村长帮忙招呼一声,自己则带了穆离去了牛棚。 牛棚里,文修竹和原本请来看牛的两个人已经带着叫来帮忙的几个人将牛棚的几个窗户都用木板给封上了,当初盖牛棚的时候,文老汉就心疼这些牛,所以盖的牛棚都是用砖盖的,这会反倒最能防寒,只要把透风的地方封起来,冷风进不来,屋里的温度就还行,不至于把牛给冻着。 那两个请来看牛的人房子就在隔壁,随时能照看。 文修易叮嘱他弄好之后就赶紧回家,自己则带着穆离又马不停蹄的往果林去。 老赵也发现了不对劲,刚想到主家这边找人帮忙,就看见村长领着一大群人,举着火把扛着稻草就来了。 他赶紧招呼大家上山,挨颗果树给用稻草包上树干。 原本天黑就该渐渐陷入黑暗和静谧的村庄,今天却格外的敞亮,几乎家家户户都亮着灯,后面的荒山如今的果山上更是四处透着亮光的火把,鸭棚那边也都是帮忙的人。 雪越下越大,到了后半夜,山上的火把才陆陆续续往下来,罗氏他们一宿没睡,看到火把逐渐近了,罗氏赶紧让石嬷嬷她们把大门打开,让文修易和村长跟村里帮忙的人进来。 前院的倒座早就收拾出来了,里面烧了炉子,将屋子里烘的暖暖的,罗氏把人安排进去,才赶紧让石嬷嬷她们将熬好的姜汤和准备好的吃的端过去。 没道理人家帮了他们这么大的忙,一顿吃的也舍不得给。 来帮忙的二十多个人,一人一碗热乎乎的姜汤下去,没想到喝完了姜汤,罗氏又让人给他们每人端来了一大碗煮好的汤面,那面上放着的肉切的厚厚的,一看就很好吃。 “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不够吃的厨房还有。”罗氏站在门口叮嘱了一句就回去继续煮面了。 另外一间屋里,是李氏跟蔡氏还有鸭棚干活的铁牛娘她们,也是一人一碗姜汤,一大碗肉汤面。 吃饱喝足了,才让他们赶紧回家,好好休息。 雪还在下,哪怕是半夜也已经是一片白光了,罗氏深深的叹了口气,她活了几十年,从来没有哪一年的冬天像今天这么冷过,大雪倒是下过几回,但是都没这么冷。 文瑶趁着这个空挡偷偷跑去了藏着温度计的地方,一看,果然,气温已经到零下二十度了。 这要是没有任何防寒措施的话,真的是会冻死人的。 也多亏他们提前回来了,该安排的事都安排好了,想到这文瑶才一阵后怕。 如果今天不是十五,他们没去看灯会,按照他们平时的作息,在下雪之前她奶就会催着他们回去睡觉了,到时候夜里温度骤降,她都不敢想。 第385章 变故 因为有所准备,所以这一夜虽然冷,但好在都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睡醒之后,从被窝里出来都能感觉到空气里的寒冷,文瑶里三层外三层的裹了一身,才敢走出房门。 悄悄去藏了温度计的地方一看,还是零下十几度,好在的是雪停了。 外面的路上铺满了雪,谁也不知道雪什么时候停的,走出去,没人踩过的地方已经没过了脚脖子到小腿了,哈出来的气也是瞬间就变成了白雾。 村长一早就起来来了文家。 “村长,吃早饭了吗?”文瑶看见村长便招呼了一声,一边让厨房里的石嬷嬷给村长也下一碗面条。 村长诶了一声,也不客气,问道:“你爷呢?” 文瑶指了指客厅,村长急忙走了过去。 大厅里,文家其他人正在吃早饭,见村长来了赶紧打招呼,村长闻着这香喷喷的面条香味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不过一想到自己一会也有就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叔,修易,这天突然这么冷,我这心里慌啊。”村长道。 文老汉这会已经彻底的清醒了,也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闻言也蹙了蹙眉:“这天气来的莫名其妙,以前也没碰到过,不过还好各家各户都有准备,让大伙注意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村长无奈的叹了口气,正好厨房那边石嬷嬷给村长的面条也煮好了,端了进来,村长客气了两句就吃了起来。 “爷,奶,爹,我去了。”文俊吃完,拿起旁边放着的斗篷披上准备出门。 “等会,我跟你一起。”文修易见状胡乱的吃完,喝了两口汤也跟着起身。 村长也不吃了,问道:“你们这干啥去?” 一旁罗氏解释道:“这么冷的天怕村里人冻出问题,我们让小俊去医馆拿点药回来备着。” 村长那个感动啊,差点就哭了,哽咽道:“叔,婶儿,村里有你们我这心就安了。” 罗氏嫌弃的看了他一眼:“赶紧吃,一会凉了,吃完了再说。” 村长这才呼啦呼啦的把一碗面吃完,就连汤都喝光了,见他吃完了,罗氏才问道:“你咋来了?” “哦,我就是来问问,这天突然这样,那厂房还盖不盖了。”村长道。 文老汉看了看外面,冷是冷了点,没下雪没下雨的,多穿点倒也不影响,这盖房子的进度可不能耽误了。 “盖吧,你张罗一下让大伙该干活干活,这厂房早一天盖起来大家也能早一天开工。” “诶,好勒,那我现在去通知大伙儿。”村长擦了擦嘴,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就起身离开了。 另外一边,文修易和文俊架着马车进了城,城里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路上的人都少了不少,就连摆摊的人都没几个了,就算是走在路上的人都冻的直打哆嗦。 文修易让穆离把文俊先送到医馆,自己去了衙门。 衙门里的众人也冻的直哆嗦,见到他来还不忘了打招呼。 文修易让他们进屋待着,自己去找了陈县令。 陈县令醉一夜起来没想到就变天了,冷的他把文家送他的两件羽绒衣都给穿在了身上,也就导致他再穿上官服就显得整个人很臃肿。 文修易打量了他一番,嘴里啧啧啧了几声:“一天不见,你长胖了不少。” 陈县令从桌子后面跳了起来:“关门关门关门,赶紧关门,你不冷吗?” “还行。”文修易的衣服里一件保暖的羽绒服,文瑶还给他加了一件防风的冲锋衣,倒也还好。 陈县令掀开袖子:“看,你们送来的两件我都穿上了,这个鬼天气,也不知道抽什么风。” 文修易也觉得奇怪,但是问了文瑶,文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书里没有这么一段剧情,毕竟这是大头离开了古桐村之后的事,看来只能兵来将挡寒潮来袭做抵抗了。 “派人去下面村子看情况了没?这突然降温肯定好些地方没做准备,怕……” 文修易欲言又止,陈县令却听出了他的意思,点点头:“早上起来发现不对就派人出去了,希望没什么大问题吧,只是老文,这突然降温对咱们种新粮不会有什么影响吧?” 文修易之前还能说问题不大,但是现在这情况,他也有点不知道了,这书里的世界,有点不按常理出牌啊。 两人一直在衙门等到出去查看情况的人回来,才知道这突然降温,确实有几个村子里有人没扛过去。 好在人数并不多,不然陈县令就要开始头疼了。 接下来几天,又稀稀拉拉的下了几场雪,温度也不见往回升,好在应对得当,倒也没有再死过人。 就这么持续了半个月,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今年这天气要坏事的时候,终于开始渐渐的没有那么冷了。 文瑶每天都在观察温度计的温度,全都记录下来,看到小本本上的温度确实开始升温了才终于放下了心。 又观察了几天确定温度不会再降,会越来越暖和的时候,文修易和陈县令这才动起来,开始着手准备春耕的安排。 可就在这个时候,北边却突然传来了消息。 看到从那边送来的公文,气的陈县令找来文修易,在衙门的书房里就开口不管不顾的破口大骂。 “这些王八蛋,这是诚心见不得我好啊?这些从西北过来的难民早在三个月前就往这边来了,他们竟然一路上压着消息,半点不透露到我们这,人现在都快到跟前了,这不是诚心坑我们吗?” 文修易也无语了,这些官员,什么叫他们自己也自顾不暇,云雾镇作为陛下亲旨的新粮培育地,想来是有足够的粮食安顿这些难民的。 西北大旱又接寒冬,西北的百姓没办法只能往南边迁徙,而云雾镇位处安南国的中间,是往南去的必经之地,从西北过来,沿途要经过好几个州县,而都三个月了,竟没有一个州县的官员提前给他们送信。 如今人已经到了隔壁的汾泸县,汾泸县的县令也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自己实在应对不了了才赶紧给陈县令写了信,让他想想办法。 第386章 你认识他女婿 当初皇帝下旨封官,让文修易和陈县令在云雾镇培育新粮,这件事在满朝文武中并不是什么秘密,而且旨意一旦下达,全国各地的州县都会收到消息。 毕竟他们也要提前做好推广新粮的准备,只是谁也没想到,居然会有人在这件事情上给他们使绊子。 从汾泸县县令的信里看到,往这边来的难民竟有万数,就算汾泸县那边再留下一部分,也有几千人要往这边来。 而且汾泸县县令给陈县令的信里还提了一句,这些难民不知道从哪里得来了消息,云雾镇有高产的新粮,到了云雾镇就能饿不死了,现在大多数的难民都是奔着云雾镇来了。 安南国皇帝宅心仁厚,对百姓厚待,对这种因为家乡受灾而迁徙的难民更是厚待。 若是有想迁徙到其他地方生活的普通百姓,只要有原居住地开的路引,盖了章,便能一路迁徙,到了目的地,若是想留下生活,只需要去衙门交了手续费,换了户籍就能留下来。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安顿难民是一项极其麻烦的事情,但是又不得不接收的情况下,当地的官员一般都会想尽办法的优胜劣汰,就是留下一部分人,让剩下人继续往其他地方去。 而这些留下的人,必然是被他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大多数都是有点家底,能用银子打点的,而且每个州县能接收的人数也有限,这就导致了有些人就算有钱打点也不一定能留下,最终都会被迫前往下一个地方。 然后无限循环,一层层的消化,最终分散这些难民,又起到了安置的作用,也避免了难民过多一座城无法全部接收导致暴乱的事情发生。 皇帝要的是国泰民安,要的是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只要能把人安顿好,解决麻烦,至于过程是如何的,说到底并没有多少人真正的关心。 可是现在,他们明显就被针对了。 数以万计的灾民现在全部奔着云雾镇来了,不说陈县令有没有那么多的地方安顿这些人,就是这些人来了,他们能坐视不理吗?能看着他们活生生饿死不成? 陈县令以前不觉得自己是个好官,尚且也做不到草菅人命,更何况现在他已经被文修易给洗脑了,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去造福百姓。 所以看到这封信的时候,陈县令才气成这个样子。 文修易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汾泸县的县令为人还不错,跑了几次云雾镇,和陈县令跟文修易也见过几次了,两人都还商量着今年开春开始种新粮的时候也分他一些。 看着暴跳如雷的陈县令,文修易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将文书放回桌上,把陈县令摁在了椅子上,给他倒了杯水。 “你先冷静一下。” 文修易的声音就像有魔力一般,让陈县令暴躁的心情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一杯温茶灌下肚,陈县令的气也顺了不少。 “这些王八蛋,不行,我一定要写折子参他们。”陈县令气鼓鼓的说道。 文修易看了他一眼,开口:“你写折子有什么用,你没看老杜信上说的,这些灾民是一路被安顿过来剩下的,他们并没有抗旨不尊,不安顿灾民,只是……” 只是跟这些灾民说了什么,给了他们怎样错误的引导,让他们全都奔着云雾镇来就不知道了。 文修易拍了拍陈县令的肩膀,安抚道:“现在该想的是这些灾民来了该如何安置的问题。” 陈县令摆了摆手,道:“能怎么安置,跟以前一样呗,等人到了,在城门口该发粮发粮,该救济救济,然后给他们的路引盖章,放他们过去,然后爱去哪去哪。 只是以前也没碰到过这么多啊,这么多人,得救助多少粮?咱们还有钱买粮吗?就衙门粮仓里剩的那些,怕是全搬出来都不够,要是都搬出来了我今年拿什么给衙门里这些人发俸禄。” “啊?这样吗?”文修易不太了解这其中的安排和流程,陈县令这才想起来他才第一年当官,便简单的跟文修易解释了一番。 “反正这么多年了都是这么干的,只是都多少年了也没碰到过这么多灾民迁徙的,衙门里倒是有卷宗,上一次这么多人迁徙还是战乱的时候……” 陈县令说道这里便顿了顿,胡乱的含含糊糊过去了,毕竟一个朝代的更迭,最后倒霉的不还是这些平头老百姓。 好在他们现在的陛下,是个仁厚的明君。 文修易叹了口气:“实在不行,咱们那些囤粮先拿出来应应急吧,总不能见死不救。” 陈县令张了张嘴,想说那是他们的命根子,那是他们的锦绣前程,但是一想,为什么培育新粮,不就是为了让百姓吃饱。 自己这个念头冒出来的时候陈县令都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自己一定是被文修易给洗脑洗多了,都觉得自己是个好官了。 “到时候看情况吧,现在人都还没到,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但是老杜那边也确实顶不住了,让他放人?”陈县令试探着道。 文修易点点头,不然能咋办呢?难道他们拒绝杜大人就能把人给塞回西北去了吗?不现实。 这么多灾民,明显就是有人故意引导他们往这边来的,如果他和老陈安置不好出了乱子,就等于给了别人参他们的把柄。 这种拿人命来做勾心斗角的筹码的行为,文修易是打心眼里唾弃。 晚上回到家,文修易也没隐瞒,把文老汉和罗氏,文瑶文俊和邱志叫到了一起,开了个小会把这件事说了。 末了文修易说道:“反正不管是不是有人故意针对我和老陈故意把人往这边引的,既然他们来了,我们就得接着,不光要接着,还得接的漂漂亮亮的,不能让人留下把柄。” 文老汉和罗氏面色焦急,听他这么说便担心的问道:“老大,如果真的有人故意针对你们,那这些来的灾民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啊?” 这…… 文修易也沉默了,他也不知道啊。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的听着的邱志却捋了捋他下巴上的那点胡须,开口道:“我若是没记错的话,北江府前年新上任的州府巩兴贤,是吏部侍郎潘永年一手提拔的。” 几人一愣,文修易想不起来他的罪过这么个人啊,下意识的就问了一句:“巩兴贤是谁,潘永年又是谁,我不认识他们啊。” 邱志看了他一眼,犹豫了一会才说道:“你不认识潘永年,但是你认识潘永年的女婿。” 文修易愣了片刻,突然反应过来了什么。 艹。 第387章 救灾 邱志看文修易的眼神,带着点同情,又有那么一丝丝的幸灾乐祸,把文老汉和罗氏都弄懵了。 只有文瑶呆愣在原地,过了一会才想起来,原书里,孟德的原配潘氏。 潘氏! 卧槽! 狗东西! “邱先生,这潘永年是谁啊?吏部侍郎,我儿从未去过京城,如何会得罪对方?”文老汉忍不住问道,主要是这么大的官,他们家老大什么时候得罪的啊? 邱志嘴角抽了抽,回答:“叔,文兄没有得罪过这个潘永年,而是……得罪了他的女婿,哎,孟德的亡妻潘氏,是这个吏部侍郎潘永年的女儿。” “什么?”两个老人家都激动的站了起来。 文修易满是无奈的挠了挠头,看了一眼闺女和儿子,俩人赶紧上前扶着两人坐下,文修易才说道:“爹,娘,你们先别急,这不还没栽嘛。” “栽了就晚了,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不早说?”文老汉气的要不是太冷了懒得脱鞋,非要脱下鞋来揍他一顿不可。 文修易摊手:“我这不是才知道。” 文老汉:“……” 邱志见状又继续道:“不过这孟德为了给文兄使绊子,能找巩兴贤来帮忙我是没想到的。” 三个现代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也没想到啊,毕竟都已经是前老丈人了,前老丈人的弟子还会帮他的忙也是离谱。 邱志又道:“早前我就跟你们说过,这个孟德善于心计,又颇有手段,哪怕如今潘氏已死,他和潘侍郎那边的关系也并没有断,而且虽然娶了柳氏,却对潘氏留下的女儿极好,潘侍郎那边看到他和柳氏如此,自然是欢喜的。 况且,这巩兴贤有潘侍郎提拔之恩,又知道潘侍郎器重这个曾经的女婿,这又不是什么大忙,只是一句话的事,自然是会帮的。 北江府位于西北,是往南来的必经之地,若是巩兴贤在那里就给灾民灌输了云雾镇这边的事,被逼的走投无路的灾民们自然为了一线生机,爬也要爬到云雾镇的。” “这个贱人!”罗氏忍不住骂了一句,但是一想到这人还是文瑶和文俊的娘,下意识的就看了他们俩一眼,见两人脸上都没什么表情才松了口气。 文瑶想过孟德和柳氏会找他们麻烦,却怎么也没想到,远在京城他们也能在这种事情上给他们找麻烦。 “爹,别怕,他们不就是想利用这些灾民让云雾镇乱起来嘛,那要是乱不起来呢?我看这些灾民到云雾镇来,未必是坏事。”文瑶突然开口,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邱志挑了挑眉:“瑶瑶,说说你的想法。” 文瑶点点头,这才继续道:“你们看啊,爹被圣上亲封司农,却不受吏部管辖,直接归陛下管,光这一点就已经成了多少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了,更何况爹和陈伯伯搞出来的这些,不管是生产队也好,还是新粮,触及的利益涉及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说到这,文瑶看了看他们,解释道:“其实有些事,就算我们不说,那些利益关系在里面,难道就能不存在了吗?” 邱志点头,笑了:“没想到,瑶瑶年纪小小,却能有这番的见识和见解,你继续说。” 文瑶嗯了一声,继续说道:“西北大旱接连大寒,这是天灾,避无可避,但是他们在这件事上做手脚,无非就是想把灾民全都弄到云雾镇来,还一路瞒着消息,就是想打我爹和陈伯伯一个措手不及,若是陈伯伯和我爹没有接住这一茬,我敢说,下一刻朝堂之上就有人弹劾我爹了。” “对。” 得到邱志的认可,文瑶胆子大了些,继续道:“他们不就是想看我们乱嘛,那要是我们不乱呢?” “瑶瑶,你说怎么做?只要能帮上你爹,咱家囤的那些粮食全都拿出来都行。”文老汉急忙说道,一旁的罗氏也跟着连连点头。 他们帮不上大儿的忙,只求不要连累大儿。 文修易差点就感动的痛哭流涕了。 文瑶看了爷爷奶奶一眼,心下感动,这就是家人。 其实她根本就不怕,别说万把灾民,就是再来多少她都不怕,有空间就是她的底气。 “我倒是觉得,他们这是把机会送到我爹和陈伯伯手里。”文瑶勾了勾唇角冷笑了一声,姓孟的想坑她爹一把,那也得看她爹会不会被他坑。 “机会?”文老汉和罗氏面面相觑,不理解为什么这还是机会,但是其他几人却已经反应过来了。 是啊,若是文修易将这些灾民全都安顿好了,解决了这次西北迁徙的事,陛下仁厚爱戴百姓,这就是大功一件啊。 而且,云雾镇要培育新粮,缺的就是人啊,不怕人多,就怕人不多。 想明白之后,文修易自己都笑了:“哈哈,这姓孟的怎么也没想到,想坑我却给我送了个立功的机会,回头见了他,真得谢谢他。”只是谢谢二字,文修易是咬牙切齿说出来的。 文老汉和罗氏也总算是听出点名堂来了,连忙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做?” 父女俩对视一眼,救灾的流程,他们熟啊,就算没有亲自参与过,但是上辈子,任何地方只要有点天灾人祸,国人立刻就会团结起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都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 “爹,娘,我现在要去找老陈,家里这边,你们听瑶瑶的,她说怎么做就怎么做,邱兄,就劳烦你在这边坐镇了,照顾好爹娘。”确定了思路,文修易直接起身离开,叫上穆离马不停蹄的找陈县令商量去了。 文修易一走,文老汉就迫不及待的问文瑶他们能做点什么。 文瑶道:“爷,你先找村长,把有灾民要过来的事情跟他说一下,然后让他通知下去,另外,不光是我们村子,周边的村子都赶紧通知一下,让大家这段时间尽量不要出门,出门也要结伴而行。 毕竟我们现在也不知道来的灾民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文老汉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些画面,起身就往外走:“我现在去找村长。” 第388章 送上门的功劳,不要白不要 在文瑶的安排下,村里人很快就知道了即将有灾民要抵达云雾镇的事,大家在片刻的慌乱之后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村长连忙按照文瑶的安排分派任务。 “从今天开始,每家出一个青壮,分为几个小队,十二个时辰倒班巡逻,若是发现村子周围有陌生人或者行迹诡异的人立刻敲锣示警。 第二,文大人说了,这些灾民都是逃难过来的,那是因为他们的家乡受了灾,活不下去了才会往外走,要不是被逼的没办法了,谁也不想背井离乡,所以他们也是可怜人,若是发现了,不要动手,尽量不要起冲突,尽量安抚。 第三,安抚的前提是保证自己的安全,若是对方蛮横不讲理或者是大凶大恶之徒,就不用客气。 第四,先把你们家里的粮食和钱都藏起来一部分,留下足够家里人日常开销的就行了,其他的,先放着吧,但是我提前跟你们说清楚啊,到时候文大人要是找咱们借粮,咱们可不能坐视不管,听见没?” 村长扯着嗓子站在高台上说道。 底下的村民们议论纷纷,村长一时有些气结,又继续道:“你们别忘了,要是这些灾民在云雾镇出了事,文大人和陈大人可是要被问罪的,他们要是被问罪了,谁带我们种地?谁带我们建产业?谁带我们赚钱?谁带我们种新粮? 一个个的,就只能看到眼前这点利益是吗?” 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就在这时,一直和文家不对付的李三站了出来,扬声道:“村长,护卫队我第一个报名,另外要是文大人要是需要粮食,只管上我家来搬,只要留一点不让我们一家人饿死就行了。” 李三长得五大三粗,又常年杀猪,凶起来的时候真的让人感觉有点凶神恶煞的,他就这么站在那,蔑视的看了一圈,冷哼了一声。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的居然是李三,就在大家惊讶的时候,文二爷跳了起来,狠狠地瞪了一眼抢了他第一的李三,喊道:“村长,还有我家。” “我家我家,我们也愿意帮文大人。” “还有我。” 陆陆续续的,不管是和文家关系好的,还是受过文家恩惠的都站了出来,站起来的青壮年也越来越多,最后只剩下几家还在犹犹豫豫的,他们是愿意出人巡逻,但是粮食…… 就在他们犹豫的时候,村长发话了:“好,一会报名的人上我家登记,然后让孟文吏给你们分配,五个人一组,巡逻的路线也会给你们安排好,其他人就先回家吧,赶紧把家里东西都收拾一下。 另外,这段时间记得拘着家里的孩子,别乱往外跑。” 古桐村是如此,其他村落虽然不能和他们一样,但是该通知的都通知了,也让大家早有个准备。 县衙这边,文修易找到陈县令就跟他说清楚了情况,末了,文修易抬起手拍了拍陈县令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老陈,是我连累你了。” 陈县令:“……”这人抽什么风? 他伸出手探了探文修易的额头:“这也没发烧啊,说什么胡话。” 文修易嘴角抽了抽,收起了刚才的感性,嫌弃道:“你到底听懂了没有?” 陈县令往椅子上一坐:“听懂了听懂了,哎,你说这姓孟的,怎么就能把这么大的功劳亲手送到我们手上呢,嘿嘿,我给你说,我这次要是办好了这差事,让圣上嘉奖了,我非得好好感谢他一下不可。” 文修易噗呲一笑:“咋?你现在又不慌了?” 陈县令耸了耸肩:“慌啥,反正都这样了,就像你说的,还不如好好把这事儿给办好了,又能捞个功劳,还能捞个美名,要是能弄点人才留下来,那就更好了,一举几得。 要我说,他们去什么南方啊,跟咱们在这种新粮不是挺好的,还能吃饱。” 说道这里,陈县令突然搓着手笑的贼兮兮的凑近文修易小声的说道:“你说我写折子要赈灾款该要多少啊?十万?二十万?” 换来文修易一个大白眼:“你就想吧,你这折子递上去,什么时候能到圣上跟前还不知道呢,能不能批下来那就更难说了,别怪我没提醒你啊,从老杜那边过来,最多三天灾民就到咱这了,你有这闲工夫在这想些有的没的,不如早点安排人手准备安置的地方。” 陈县令撇撇嘴,小声道:“那不还有王爷在,有王爷在,什么折子都能递到圣上跟前去。” 文修易先是眼睛一亮,随即又摇了摇头:“不行,咱们这次还真不能靠王爷帮忙,咱们得自己干出点什么来,才能堵住那些人的嘴。” 而且,李福为什么能活到现在,不就是他从不干政,自己不能总在这些事情上麻烦他,若是李福这个时候站出来站在他这边,就是给了孟德那些人的一个把柄,还是少给他惹麻烦吧。 “折子你先写了递上去,能要多少要多少吧,总比没有好。”文修易又补了一句,这公款还是得要的,就看能要来多少吧。 安置灾民的地方倒是现成的,城外就有大片的空地。 陈县令在和文修易商量好之后就直接下令,直接在城外盖了好多个棚子。 有专门熬粥的粥棚,有大夫专用的医疗棚,还有专门隔离有病的人的隔离棚,最后就是单独备上的一间母婴棚,这还是文瑶的主意,这么冷的天,屁大点的婴儿再冻上一冻,怕是熬不住,这才有了这间母婴棚。 三天后,陆陆续续的有灾民抵达了云雾镇的城门口。 然而迎接他们的,是紧闭的城门和站成两排的官差。 陈县令和文修易就站在城门上面,看着从路上渐渐向这边靠近的灾民,两人的眉头都死死的拧成了一团。 没有什么交通工具的这个时代,远行靠的就是一双腿,他们条件好些的还能有个板车,大多数人都是互相搀扶着,挑着扁担,站在城门上往下看去,一个个面色蜡黄,有些人的脸冻的青紫,瘦弱不堪,路队行的缓慢,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的渺小,疲惫。 见到这一幕,文修易忽然觉得喉咙梗得慌。 文修易趴在城门上往下喊了一声:“焦阳。” “大人。”焦阳抬头看着文修易,当着外面的人面,他都是叫文修易大人,从不喊大哥。 文修易又朝远处看了一眼,吩咐道:“你带着人,按照原计划行事。” “是。”焦阳到底是上过战场的,哪怕现在瘸了一条腿,那身上的杀伐之气还是在的。 只见他摸了摸腰间的佩刀,抬起右手招了招,立马就有一排官差跟着他迎上了朝这边来的灾民。 第389章 让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 原本还在试探着前进的灾民在看到焦阳带着官差往他们来的时候就吓得停了下来,不少人下意识的缩在了一起抱团。 焦阳带着人拦住了他们前进的道路,打量着走在最前面的一家子。 四五个青壮年护着老幼,看起来比其他家的情况要好的多。 焦阳收回目光,问道:“你们中可有能做主,主事的人。” 众人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只见那走在第一家的其中一个看起来和他差不多大的男人走了出来,抱拳行礼:“官爷,我们是西北过来的难民,准备迁徙到南方去,这是我们的路引。” 说着便掏出了自己的路引递了上去。 焦阳接过打开看了看,一一核对了上面的人数和姓名,才将路引还给他。 然后打量了他一番,问道:“你可能做主?” 焦阳再次问这个问题,男人愣了一下,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人,只见肉眼可见的所有人都朝他点了点头。 见到这一幕,焦阳心中也有数了。 他再次看向男人,等他开口。 男人的家人也在身后朝他点了点头,男人这才上前一步,行礼:“官爷,我们来到此处已然不易,还请官爷通融一下,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也能配合。” 焦阳看到他们这么多人,心中也是万分感慨,都是可怜人啊。 心中有了同情,焦阳说话也不自觉的柔和了不少,他缓缓道:“你们放心,我们大人并不打算为难你们,你们若想从云雾镇过或者是想留在云雾镇都可,只不过我们大人做了几点安排,需要你们配合。” 男人一听,连忙问道:“官爷只管吩咐,让我们做
相关推荐:
我们如何成为孤岛(异国,NPH)
公主的成人礼
混在yapoo当厕奴
睡错男主后我彻底开摆【NP】
救赎男主后死在他面前[快穿]
假正经(h)
女尊:娇养的疯批夫郎又翻车了
我家的祭司哪有这么温柔(H)
深夜女主持的性福生活
【都市神临】神临都市H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