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马虎不得的,若是哪里做的不好,失了礼数,让使团的人看了笑话,回去禀告到皇帝那里,丢的是他们家老大的脸,她可不能干。 吃过早饭,全家人又互相检查了一番有没有遗漏的,才跟着村长一起往祠堂去。 罗氏和文老汉走在最前面,文瑶和文娣一左一右的扶着罗氏,身后跟着两个儿媳妇牵着文英,再后面是石嬷嬷和杜嬷嬷。 文老汉身后跟着三个儿子,文修易牵着大头,在后面是以文俊为首的文家男丁。 一群人迎面走来,等在祠堂旁边的村里人连忙让开了路。 看着如今大变样的文家人,不得不说,跟他们真的是不一样了。 祠堂今日大门敞开,就连挂在祠堂里的红绸都换了新的,村里的每个人都守在祠堂旁边,就连平日里玩闹的孩童都此时都安安静静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喧哗。 村长派了人去官道那边等着的,很快,就有人跑回来了,一边跑还一边喊着来了来了。 很快,众人就听见了敲锣打鼓的声音。 村长那叫一个激动,这可是古桐村几百年来的头一回。 “都给我让开,让开,别挡着路,都给我站远点,别惊了使团大人们。”村长扯着嗓门吆喝,村民们不用他多说,自觉的往外开始退,将祠堂门口的位置全都让了出来,而他们也迎到了村口。 随着锣鼓声越来越近,罗氏握着文瑶的手也越发的收紧了。 “奶,放松点。”文瑶安抚老太太,好奇心的驱使下,她早就忘了紧张是什么,只知道自己总算能见证一下这古代的圣旨了,那可是圣旨啊,那带回去都是国宝级的东西。 罗氏也不想紧张啊,可是她活了一辈子,头一次遇到这么大的事,能不紧张吗? 不光她紧张,文家其他人也紧张的不行,但都只能咬牙硬撑着。 来宣旨的使团果然阵仗很大,又是敲锣打鼓,又是官兵开道,一辆马车走在中间,前前后后跟了好些骑着高头大马的侍卫,后面还有举大旗的,那阵仗,真的是要多风光有多风光了。 巡风本就是皇家侍卫,不过不在当值,便没有换上衣服,这会安安静静的跟在文家旁边。 很快宣旨的使团队在村口停了下来,马车的门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两个人。 一个是他们都见过的陈县令,一个唇红齿白,带着小帽,手拿拂尘的人。 文瑶偷偷的看了一眼,这就是古代的太监啊。 陈县令和太监下了马车,村长赶紧和文家人一起迎了上去。 几人刚要行礼,就听见那太监开口:“请问哪位是文先生。”声音软软的,轻声细气,听起来还挺温柔。 村长赶紧让开,文修易也从文老汉身后走了出来,行礼。 “学生便是。” 太监打量了他一番,回了个礼:“福王爷让咱家给先生问好。” 一句福王,也算是告诉文修易这是自己人,不用太紧张。 果不其然,文修易悬着的紧绷的心松了不少。 巡风在旁边笑了笑:“桂公公,没想到是你来跑这趟差。”这话随意的一旁的村长心口都提起来了,陈县令更是尴尬的陪着笑。 谁知桂公公根本就不恼,回是笑着回道:“那是,这可是咱家跟其他哥几个挤破了脑袋抢来的差事。”说完上上下下的扫视了好几下巡风,道:“若是让统领大人看见你现在这模样,少不了就是一顿罚。” 巡风耸耸肩,无所谓,美食当前没人能控制的住。 周围这么多人看着,两人也不好过多的叙旧,桂公公看了一眼陈县令。 陈县令秒懂:“那什么,接旨的地方可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准备好了,大人,贵人,这边请,就在本村祠堂。”村长连忙恭敬的回道。 桂公公一甩拂尘:“那便走吧,去祠堂。”说完又对文修易点了点头:“文先生,晚些时候细聊,福王爷可是让咱家给你带了话。” “是。”文修易抱了抱拳。 两人重新回到马车上,到了祠堂。 一应全部准备完毕,桂公公恭敬的从马车里捧出一个精美的长盒子,一旁立马就有个小太监跑上前恭敬的接过捧好,好方便桂公公从里面将圣旨拿出来。 当那明黄的圣旨一路面,以文家为首,齐刷刷的就跪了一地。 桂公公那轻柔的声音陡然变得尖锐,便开始念。 文瑶跪在罗氏身边轻轻的靠着她,能感觉老太太的情绪,从一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激动,这会都快跪不住了。 文瑶赶紧悄悄的撑了一把,给罗氏使了个眼色:这个时候可不能倒。 罗氏掐了自己一把,让自己稳了下来。 文瑶再偷偷看文老汉那边,也是被文俊支着。 行吧,情况都差不多。 很快,圣旨念完了,弯弯绕绕各种溢美之词一大堆,文瑶就听懂了几个意思。 第一,给文修易封了个小官,从七品的司农。 第二,让文修易以云雾镇为例,改善百姓的种植方式,增收,两年为期。 第三,让文修易大力推广土豆、玉米和红薯的种植,也是两年为期,两年后将全国推广,种子嘛,他们云雾镇这两年就是用来囤种的。 第四,明令云雾镇县令全力配合,听文修易安排,若有情况,文修易可直接写折子递进京城,直达天听。 别看陈县令如今和文修易一个品阶,但是最后一条一下就把他俩的差距拉开了,一个有点事情得一层一层上报,一个可以直达天听,这区别,大了去了。 圣旨念完了,桂公公才笑呵呵的开口:“文大人,接旨吧。” 文修易好歹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恭敬的接下了圣旨,重重的磕了三个头:“谢主隆恩。” 看着手里的圣旨,文修易都不知道自己该说点啥了,种个地,咋就种着种着,种出个官儿来了。 第245章 免两年赋税 接了圣旨,所有人就都起来了,陈县令这时笑呵呵的看了一眼桂公公,直到桂公公点头才敢开口扬声道:“诸位,还有一个好消息,本官呢也收到了陛下的旨意,古桐村作为新粮产地,可免两年赋税。” 此话一出,现场直接炸了锅。 “多少?两年?” “天哪,我们真的能免了两年的赋税吗?” 村长看着这热闹的情况,生怕他们冲撞了贵人,立马出声阻止,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才恭敬的对几人行了行礼,问道:“贵人,陈大人,咱,咱们真的能免了两年的赋税?” 陈县令笑着点头:“那陛下的旨意还能有假,公文随后便会下发,你们且等着就行了。” 村长那叫一个激动,两年啊,两年的赋税,这足够改变他们古桐村的命运了啊。 “谢皇上恩典,谢皇上恩典啊。”村长扑通一下跪了下去就开始磕头。 村民们见状,也跟着跪了下去,一时之间谢皇上恩典的声音响彻了古桐村的上空。 桂公公满意的看着这一切,决定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给陛下禀报。 等到村长他们磕完了头,桂公公才开口:“都起来吧,咱家回去之后一定会将你们的敬畏之心转达给陛下的。” “多谢贵人。”村长又带着众人嗑了一个头,那叫一个真心实意。 然而他最感激的却还是文家,这一切都是文家,文修易给他们带来的。 罗氏看桂公公说完,大家都干站着,赶紧捅了捅文修易的腰。 文修易了然,抱拳道:“公公,陈大人,还有诸位大人也辛苦了,学生家准备了些简单的饭食,还请贵人和诸位大人别嫌弃,移步入席吧。” 桂公公一笑:“文大人,您现在可得自称下官了。” 陈县令也抱了抱拳:“是啊,文大人,你现在与我平级,无需这般客气了。” 文修易尴尬的笑了笑,这不是还没从角色里转换回来嘛。 “那桂公公,陈大人,请。” “请。” 文修易领着两人先朝着文家新院子走去,那边陈大厨他们都已经准备好了,村长眼巴巴的跟在后面,后面的村民们更是主动要求帮忙。 都被罗氏给回了:“行了,不够添乱的,家里早就准备好了,你们去帮忙,你们知道怎么帮吗?别回头得罪了贵人,我们也保不了你们,都赶紧回家去,该干啥干啥,地里的活不干了?” 众人一想,还真是这样,万一他们要是哪里出了错,到时候得罪了这些京城来的大人,那真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一众人做鸟兽散,只有村长留了下来,文老汉见状把自己的弟弟也留了下来。 文二爷现在紧张的要死,见到这些大官腿都是抖的,还想让他跟着去吃饭,他真怕自己吃不下去啊。 不过文老汉不让他退缩。 “你是修易他二叔,这是咱们文家的大事,你跑什么?跟着我,别怂。”文老汉说完,背着手领着文二爷就跟了上去。 文二爷弓着背,讪讪的跟在了后面,时不时的偷看一眼前面,原来这就是京城来的官啊。 到了新房,大门打开,院子里的桌椅板凳早就已经摆好了,陈大厨带着醉仙楼的伙计们忙前忙后,热火朝天。 文修易对桂公公和陈大人道:“桂公公,陈大人,这里是我爹娘的院子,让其他人在这里稍作休息,二位还请随下官去下官家里吧。” 两人没什么意见,桂公公下令让其他人在这休整吃饭就跟着文修易走了。 文老汉留下另外两个儿子在这招待,结果这俩人连话都说不利索,最后还是巡风出来救场。 “老太爷,您去吧,我陪着二爷三爷在这招呼。” 有巡风在,文老汉也就放心了。 文修易领着桂公公和陈县令进了自家的门,一回来文瑶就换了衣服钻进了厨房,罗氏和石嬷嬷等人在厨房里帮忙,文修易就负责招待他们。 坐定了,桂公公才开口道:“文大人,来之前福王爷特意交代咱家,到了这里可一定要给文大人和老太爷老太太问好。” 文修易笑着点头:“难得王爷惦记。” “来人。”桂公公朝外喊了一声,立马就有一个小太监跑进来等候吩咐,只听桂公公道:“你带着人去马车上,将福王爷让咱家带来的东西搬过来吧。” “是。” 小太监转身跑了,桂公公才道:“出发之前,福王爷让咱家给文大人带了些东西,说是他不能亲自来给文大人道喜,就让咱家代为将礼物转交了。” 文修易心底感动,这李福,真的够意思啊。 “多谢王爷,多谢公公。”文修易又是一阵官方道谢。 很快,小太监就带着人大箱小箱的搬了好些箱子进了院子,桂公公领着文修易过去,就在院子里将箱子给打开了。 只见里面文房四宝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应有尽有,看的陈大人羡慕了,看的村长眼睛都瞪大了。 和文老汉站在一起的文二爷更是差点站不住脚,幸好被文老汉一把给拎起来了。 “这是礼单,文大人核对一下吧,不然少了些什么,咱家回去可不好跟王爷交代。”桂公公将一份礼单交给了文修易。 文修易接过,也不可能这个时候清点啊,直接就将礼单给收起来了,道:“公公这是哪里话,不用点,不用点,各位,麻烦你们将东西帮个忙搬到库房吧,辛苦辛苦。” 文修易赶紧让人把东西搬走,这么多贵重的东西摆在这院子里,他都心慌。 几人又回屋去坐着喝茶聊天等文瑶准备,桂公公也是尽职尽责,询问了许多关于玉米和土豆还有红薯的事情,这些可都是要记下来回去禀报给陛下的。 文修易陪着他聊了一会,才想到免税的事。 邱蓉蓉那庄子上还种了不少呢,她这么照顾自己家丫头,自己是不是能做点什么? 思考了一番,文修易决定直接问,反正他就是个种地的,若是是惹恼了对方,大不了就是一句乡下人不懂这么多给糊弄过去。 “那什么,桂公公,陈大人,下官有个事情想问一下,若是有其他地方也在跟我们一起培育这三种新粮,那赋税也能免么?还是只免我们古桐村啊?” 第246章 当然要有福同享 桂公公挑了挑眉:“文大人说的是?” 文修易:“实不相瞒,小女有个好友……” 文修易这般那般的跟桂公公和陈大人说了邱蓉蓉那庄子里也在培育这三种新粮的事,当初粮种的来历还是扣在人家邱蓉蓉身上的呢,也不知道这事李福跟皇帝提了没。 桂公公听完,了然:“原来如此,文大人放心,咱家回去之后定会如实禀明给圣上,虽说这新粮是文大人种出来的,但谢夫人亦有发现之功,陛下圣明,定不会亏待了任何一个有功之人的。” 文修易松了口气的笑了笑:“那就麻烦公公了。” 远在谢家的邱蓉蓉突然打了好几个喷嚏,一旁的巧燕担心的看着她:“夫人,是不是受了凉。” 邱蓉蓉揉了揉鼻子,笑道:“不是,指不定是有人在背后念叨我呢。” 巧燕看她如今红光满面,早已经没了刚来谢家时的那种郁郁寡欢,也很是高兴,夫人能想开,那真的是最好的了。 只是想到了什么,巧燕的眉头微微蹙着,道:“夫人,真的不用管老夫人吗?” 这老太婆也不知道又作什么妖,昨日邱先生送小少爷回来刚好让她给看见了,就说夫人不孝,说他们家夫人苛待原配之子,有这般好的先生只让自己生的孩子独占,也不知道给嫡长子争取一下机会。 说的话反正很难听,夫人都只当没听见,当晚带着小少爷就去了文家,回来更是连安都懒得去请,一大早,那边就派人来说老夫人气的吃不下饭了,躺在床上起不来。 老爷来呵斥夫人,也被夫人给挡了回去,派人请大夫,补品什么的往那边送,反正要钱行,想要人脉想要关系,做白日梦去吧。 邱蓉蓉现在也不差这点钱养着这家人,只要他们别来触碰她的底线,就随他们去。 “管她干什么,生病了我也给她请了大夫,吃不下饭我也换了厨子,最多两天她就折腾不起来了,别忘了,那边下个月的银子还没送去呢。”邱蓉蓉嗤笑了一声,跟她斗? 不过也不知道瑶瑶那边咋样了,这样大的阵仗,邱蓉蓉是真的担心文瑶会应付不来。 好在醉仙楼的所有人都派过去了,应该是出不了纰漏的。 文家这边,没过多久文瑶就准备好了一大桌的饭菜,个个色香味俱全,光看那造型就能勾起自己的食欲。 文修易邀请桂公公和陈大人入座,看着这一桌的美食,桂公公都忍不住开口夸赞:“难怪王爷回去之后在陛下面前夸文大人的千金心灵手巧,那厨艺更是出神入化,如今见了才知道王爷所言非虚啊。” 文修易颇为不好意思,这李福也真是的,自己家夸夸么好了,怎么还夸到皇帝面前去了:“哎,王爷谬赞了王爷谬赞了,来,公公,满上,满上,今日咱们喝个尽兴。” 桂公公将拂尘交给身边的小太监收好,笑了笑:“那咱家就不跟文大人客气了。” 这两瓶酒,可是花了闺女好几千的成就点,不过,值了。 等到酒足饭饱,桂公公被小太监们扶着踏上马车的时候都还在和文修易称兄道弟的。 “文大人,咱家虽然是个阉人,但咱家也是个有血性的男儿,大人所做的,咱家替咱们安南国的百姓多谢大人了。” 文修易看着哭的泪眼婆娑的桂公公,叹了口气,应着他将人哄进了马车,又叮嘱身边的小太监把人给照顾好,才下了马车招呼陈县令。 “陈大人,那就麻烦你了。”文修易对陈县令抱了抱拳。 陈县令也是喝的满脸通红,不过他可不敢醉,只是这会已经开始迷迷糊糊了。 “文老弟放心,以后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文修易无奈的叹了口气,得,这位也是差不多了的。 等到把人全都送走了,看着浩浩荡荡的仪仗队走远,文修易才一下坐在了门槛上,松了口气。 “这一天天的,可累。”文修易揉了揉太阳穴,这里还突突突的疼。 文俊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他身边,递上一碗醒酒汤。 文修易想也不想的就喝了。 很快新房那边的陈大厨等人也收拾干净带着自己的家伙事告辞离开了,文瑶要给他们红包愣是一个都不收。 等把人都送走了,一家人一天悬着的心也就放下来了。 “爹,快把圣旨拿出来给我看看。”大头一下跑到文修易面前。 文修易指了指文俊:“找你哥要去,让你哥收着了。” 大头唰的一下又跑了,文修易无奈的嗔了一句:“臭小子。” 大头刚走,两个弟弟就一左一右的坐在了文修易旁边。 文修竹:“大哥,你终于当上官了。” 文修庆:“嗯,大哥真厉害。” 文修易看了看两个弟弟,看着他们和自己格格不入的皮肤和苍老的容颜,心中酸楚更甚,借着酒劲,一手一个就搂了两个弟弟的脖子,道:“以后,有大哥一口饭吃,就不会饿着你们。”豪言壮语说完还拍了拍兄弟俩的肩膀。 三兄弟凑在一处,又哭又笑的,也不知道在哭什么,在笑什么。 文老汉和罗氏到底还是没有去打断他们,只是默默地坐着,心中感慨万千,原本以为他们家完了,没想到老大的改变,一下又让他们家回到了最初梦想走的路,甚至比他们以前想的更好。 等到三兄弟闹够了,文修易才看向文老汉和罗氏,喊了一声拉回了两人的思绪。 “爹,娘,我有个事要跟你们说。” “啥啊?”两人一愣,这时候还能有啥事?可不能还要买地吧? 结果文修易却说道:“爹,娘,我打算把鸭棚和鱼塘的生意,给二弟和三弟,以后我就不管了,只管种地的事。” “啊?”文老汉啊了一声。 罗氏眉头拧了拧眉,想说你也没管过啊,不都是瑶瑶和她两个婶子在管。 文修竹和文修庆的酒劲更是一下就没了大半。 “大哥,你说啥?” 文修易看着两个弟弟,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认真的道:“往后,鸭棚和鱼塘的生意,就归你们两家自己了,赚的钱也全归你们,大哥不管了,大哥要专心种地了。” 他忽然一下,就找到了自己在这存在的价值了。 他就是为了这片土地来的。 第247章 那他们开多少合适? 文修易已经想好了,以后,他的重点就放在了改良这片土地上,一定要让这里的百姓也能够吃上饭,吃饱饭,这或许就是老天爷让他到了这片土地的最终目的。 他要对得起他身上这个官职,哪怕只是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 文修竹和文修庆完全没有想到自家大哥会忽然说这个,兄弟俩的酒都醒了大半了。 “大哥,你说什么胡话呢。”鸭棚和鱼塘赚来的钱他们俩虽然没摸到,但是大哥每次都给他们分钱的,都让家里的婆娘给收起来了,这才多久啊,就已经赚了他们之前从来没想过的数量了。 文修易却招手将儿子和闺女们都叫了过来,看着文老汉和罗氏还有两个弟弟郑重的说道:“爹,娘,这些年你们因为我吃了不少苦,儿子都记在心里。” 罗氏听见这话,悄悄歪过脑袋擦了擦眼角的泪。 文修易又道:“娘,我如今有了官身,真的不适合再挂着这些生意的名头了,不信你问石嬷嬷和巡风,他们懂得多。” 罗氏看向石嬷嬷,石嬷嬷行礼:“老夫人,老爷说的是对的,如今老爷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官身,朝廷是不允许官员做生意的。” 罗氏脸色变了变,石嬷嬷看了一眼文瑶,又补充道:“不过若是小姐名下,倒是对老爷没什么影响。” 文修易就看见自家老娘眼睛亮了,赶紧戳了戳旁边的闺女。 文瑶秒懂开口:“奶,可别再把这俩塞给我了,我还有酒厂,还有烤鸭店,还有奶茶店要管呢,还有这后面一大片山头,里头可有李逸的本钱呢,我要是管不好到时候李逸怪我咋办?” 巡风瞪大了眼睛看了她一眼,他家世子还记不记得这片山头上的果树还不知道呢。 罗氏:“……”这一家子到底什么毛病?哪有人把赚钱的营生往外推的。 罗氏看向文俊,文俊直接摊手:“奶,我没空。” 罗氏:“……算了,你好好跟着金大夫学医要紧。” 罗氏又看大头。 大头:“奶,我才五岁,而且义父说我将来要参加科举的。” 罗氏:“……” 罗氏看文修易那一脸看你这下咋说的表情,终究还是败下阵来,叹了口气: “算了,那就这样吧,你现在当了官,确实不太合适继续做生意了,既然你想好了,那就给老二和老三,我和你们爹就守着我们那大酱作坊,也不会惦记你们的。 但是,我丑话说在前头,你们要知足,知道你们大哥的好,得了鸭棚和鱼塘就别惦记别的,酒厂是瑶瑶的,后面山头也是瑶瑶的,河边那些地,是你们大哥给我们两老养老的,要惦记也得等我们将来蹬腿了再你们三兄弟自己去分。” 文瑶蹭到老太太身边挨着她:“奶,你和我爷一定能长命百岁。” 罗氏噗呲笑了一声:“那不成老妖怪了。” “嘿嘿,我乐意奶当老妖怪。”文瑶笑嘻嘻的说道。 罗氏嗔了她一眼,看了一眼三个儿子,这都是她生的啊,哪一个她不疼。 而且这件事文修易提了不止一次,她一直都知道这个大儿子是为了让另外两个儿子有安身立命的根本,这鸭棚和鱼塘赚的钱,他每次都会给两个弟弟多分一些,这些罗氏都看在眼里。 如今圣旨下了,老大这官算是当上了,石嬷嬷说的话她还是听的,这当官的不能做生意,若是让对头知道了,到时候给老大使绊子,那就坏了事了。 所以她也就不再阻拦了。 “小俊,你去取纸笔来。”罗氏喊了文俊一声。 文俊虽然不知道老太太要干什么,但还是听话的去了,等到纸笔拿回来,罗氏往文修易的面前一放:“老大,你读的书最多,你来写吧,立个文书,把我刚才说的话都写上,然后你们哥三个都签字画押,省得往后麻烦。” 文修易:“娘,不用了吧,都是自家兄弟。” “写。”罗氏不容他拒绝,直接把笔往他手里一塞,瞪眼道。 文修易看了看两个弟弟,两个弟弟这会是彻底的醒了,两人都手足无措的搓着手,李氏和蔡氏也被叫了过来,也知道了刚才的事,两人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高兴。 见拧不过自家老娘,文修易只能老老实实的写。 写完了还签了字,摁了手印。 罗氏又看向另外两个儿子,俩人也在老娘的注视下摁了手印,主要他俩也不会写字啊。 罗氏将文书收好,这才道:“行了,往后鸭棚和鱼塘那边的事,就你们两家自己商量着做主了,但是你们在做什么之前,得先俩问过你们大哥或者问问我问问瑶瑶,别一股脑的自己傻干,回头让人给诓了,听见没。” 李氏推了文修竹一把,文修竹没反应,她也只好笑着应道:“娘,您放心,我们肯定都听您的,听您和瑶瑶还有我大哥的。” 文老汉见老太婆都安排好了,才咳嗽了两声,道:“你们都说完了吧?说完了也该我说几句了。” 众人这才齐刷刷的看向文老汉。 “那什么,鸭棚那边一直都是老二媳妇和老三媳妇打理的,往后她们照看肯定没问题,但是鱼塘那边,是人家鲁伯一家照看的,往后这鱼塘跟你们大哥没关系了,你们要再想让鲁伯他们给你们干活,就得开工钱了。”文老汉道。 鲁伯一听,连忙开口:“老太爷,不用,不用的。” 文老汉抬抬手:“不一样,之前鱼塘和鸭棚都是老大占了大头,你们干活那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现在给了老二和老三,你们是老大的人,他们请你们哪有不开工钱的道理,老二老三,你们自己说是不是。” 文修竹和文修庆对视一眼,齐齐点头:“爹说的是。” 他们确实不能再占大哥的便宜了。 文老汉满意的点点头,这说明他和老婆子的教育没出问题,这哥俩还算是知道感恩。 文老汉又道:“多少工钱你们回去自己商量商量,再告诉鲁伯他们,要是开少了他们不愿意干了,你们也不许埋怨,那是你们自己活该。” 弟兄俩:“……”那他们开多少合适? 第248章 她要带你走,你跟不跟她走 最后兄弟俩抓耳挠腮的跟俩人的媳妇去旁边商量这工钱的事了,文修易憋着笑,搂着自己的宝贝儿子乐的不行。 “老大。”文老汉喊了一声。 文修易停住笑:“咋了,爹。” 文老汉深深地叹了口气:“爹也不知道这官好不好当,但是你记住了,咱们老文家是有骨气的,可不能当了官就忘了初心,把自己往高了放了,你能明白我的意思不。” 文修易抱稳了大头,点点头:“爹,我知道呢,您放心吧,我就想改善改善大家的情况,能用自己会的东西多帮帮大伙儿,收成好了,大伙儿都能吃上饭,吃饱饭,我就知足了,我没啥志向,我还担心您和娘嫌我不够上进呢。” “那不能,我和你娘求的也就是你们一个平安,安安稳稳的就行了,哎。”文老汉又叹了口气,才看向大孙子,道:“俊啊,领爷再去看看那圣旨去,回头我也好跟祖宗们说说,咱家现在也是有圣旨的了。” 文俊微微一笑,扶着老爷子去书房看圣旨去了。 罗氏嫌弃地瞥了他们一眼,跟文瑶小声吐槽:“你爷这人,德行。” 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 文瑶挨着老太太坐着,肩膀放在她肩膀上,看着这一家子,心底的满足都快溢出来了。 真好,一家人都好好的。 ———————— 文修易得了圣旨,那往后就是光明正大的推行新粮了,几乎每天都往地里跑。 陈县令来找过他几回,除了古桐村,陈县令治下可还有不少村子呢,如今文修易得了这司农的官职,那管的不就是这些地么,那可不能浪费了。 三天两头的,陈县令就来一趟,把文修易给叫走,弄的古桐村的村民们就跟自家宝贝被人抢了似的,一个个的紧张的不行,生怕这天大的好处让别的村子给抢走了。 其他村子倒是想抢啊,但是抢不走啊,不过也有不少人求到文修易的跟前来,也想跟着种新粮,不求能和古桐村一样能免税,只求能让大家吃饱。 今年肯定是不行了,不过文修易承诺,明年,明年只要是他们云雾镇的村子,都能领到新粮种。 哪怕到时候他们收上来的这些不够分,还有邱蓉蓉那庄子上的呢,她可是在这次麦收之后种了一庄子。 实在实在不够分了,还能让他闺女给做个弊嘛,这空间虽然说不能依赖,却也该用的时候就用嘛。 就这么过了半个月,有一天文俊回来突然将文瑶和文修易单独叫到了房里,告诉他们,金大夫的儿子给金大夫送来了信,说孟德告了假,说是要陪夫人回乡祭祖,按照送信的速度和他们路上走的速度,差不多这几天人就该到云雾镇了。 金大夫自从知道文家的事之后,就一直让远在京城的儿子盯着孟德的一举一动,这不,孟德前脚刚告假,后脚金大夫的儿子就给他送信了。 虽然不如李逸的信鸽快,却也已经用了加急,肯定是比人走得快的。 三人默默地坐在房里,这该来的一天终究是要来了,只是比起原书里记载的关于孟德和柳氏回来带走大头的日子,已经晚了不少时日,他们还以为是文修易受到陛下的器重,让那姓孟的和柳氏打消了这个念头了,没想到只是推迟了。 文瑶撑着脑袋分析:“按理说新粮这么大的事情,他们这些当官的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就连金修宜他爹都知道这新粮的事,那姓孟的咋可能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他们还要来这一趟,是真的回来祭祖还是另有所图了。” 文修易冷哼了一声:“反正想把大头带走是不可能的。” 文瑶看了文修易一眼,虽然不想打击自家老爹,但还是决定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爹,我们是知道这俩人什么德行,所以不想让他们带走大头,可大头自己不知道啊,那柳氏怎么说也是他亲娘,而且大头从前跟我们这娘的感情可是很好的,您别忘了,万一大头见到她,就不想跟她分开,自己跟她走咋办?” 文修易:“……”心里突然堵得慌是怎么回事。 文俊蹙了蹙眉,道:“爹,瑶瑶说的不无道理,关键还得看大头。” 文修易看了儿子和闺女一眼,小心翼翼的说道:“那要不,让大头去他干爹那住段时间,那孟缺德和柳氏回来要人,我们就说大头不在家?” 文瑶翻了个白眼:“那以后呢?万一大头以后回来听村里人说他娘回来过了,我们却不让他见,这小子脑袋瓜那么聪明,他会咋想?” 文修易急了,挠挠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们说咋办嘛,总不能看着你们弟弟往火坑里跳啊,那俩人什么样别人不知道,你们还不知道吗?” 文瑶和文俊当然知道,就是因为知道,才必须要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才行。 以前他们不管,现在他们来了,大头的人生路是绝对不能歪的,这要是再让大头的人生路歪了,就枉费他们三人来这走一遭了。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文俊看着愁眉不展的两人,忽然道:“我觉得,咱们得问问大头的意思。” “嗯?”俩人一起看向文俊。 文俊接着道:“咱们现在是一家人,之前不管遇到什么事,大头都是有参与权和决定权的那个,与其我们在这苦思冥想,不如直接告诉大头,让他自己做决定。” 文修易一脸茫然:“这,能行吗?” 文俊:“大头很聪明,我们一说他就能懂,有些事,我们替他做不了选择。” 文瑶二话不说,直接起身去后院把人给拎来了,大头还满头大汗,练功练的。 他小大人一般爬上凳子,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下去,才问道:“爹,大哥,姐姐,你们这是怎么了?” 文修易张了张嘴,犹豫了半天:“大头啊……” 文俊:“……” 最后还是文瑶直来直往的开口:“大头,爹收到消息,娘和她改嫁的那个人要回云雾镇,说是回来祭祖,但是我们觉得他们可能是冲着你来的,我问你,娘如果要带你走,你跟不跟她走。” 这小子的脑瓜子聪明着呢,原书里十几岁就开始算计别人的人,能是个傻子? 文瑶这一句话,直接给大头问得愣住了。 文修易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第249章 她要回来了吗? 大头一下就被文瑶给问懵了。 其实这一年过去了,大头对柳氏的印象已经变得很模糊了,他的记忆里充斥着文修易的身影,他背着他走路,他教他写字,他给他做饭,给他洗衣服,牵着他的手走在路上。 一桩桩一件件,都印刻在了大头的脑海之中,而柳氏留在大头脑中的记忆,却只停留在了她每日坐在床前郁郁寡欢,看他的眼神也透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直到现在大头才明白那个眼神是什么意思。 那里面有愧疚,又有嫌弃,又有无奈。 所以,他娘,要回来了吗? 呆愣过后,大头很快就平静了下来,问道:“她要回来了吗?” 文瑶嗯了一声:“不过不是回咱们家,是和她现在的丈夫一起回来,唔,回来给外祖扫墓吧。”其实是为了带走你。 大头陷入了沉默,文修易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但他还是不希望勉强这个孩子,只能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且就像他们平时的交流一般,说道:“头啊,爹不逼你哈,那毕竟是你娘,你如果有什么想法,你一定要告诉我们,咱们一家人好好商量,行不?” 大头看向文修易,过了一会才问道:“爹,你想让我跟我娘走吗?” 文修易再也绷不住,一个大老爷们眼圈红红的,哽咽道:“我当然不想啊,可那毕竟是你娘。” 谁知他在这伤感的要死,大头却直接从凳子上蹦了下来:“既然你不想那不就行了吗?我还以为什么事把我叫来呢,我得赶紧回去跟师父练武了,不能让金修宜和谢安翊超过我,我走了啊爹,大哥,姐姐。” 说完大头就往外跑。 文修易看着他一溜烟不见了的身影,喃喃问闺女和大儿子:“他,他这是啥意思啊?” 文瑶甚至有些想笑,他们在这担心的要死,谁知道当事人大头却根本就没把这事给当回事。 “他说他不跟我们那娘走,爹,你这下可以放心了吧。” 文修易还有些不信:“真的啊?” “真的真的,您就放一百个心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还能硬抢不成?那也得看她抢不抢的走啊,这段时间大哥,就辛苦你每日接送大头了,再加上巡风大哥,应该没事的。”文瑶说道。 这柳氏和孟德就算真的想弄个儿子回去,也不至于直接明抢吧。 不过以防万一,还是多做准备的好,文瑶决定了,一定要给巡风大哥多做几顿好吃的。 哎,可惜他们家就巡风一个会武功的,要是多几个该有多好啊。 想到这里,文瑶看向文修易突然问道:“爹,你当官了,那咱们家是不是也能找护卫啥的了?”总不能老麻烦人家巡风,人家毕竟是客人,将来还是要回京城回李逸身边的。 文修易现在可是有官身的人,只是没有个固定的办公场所,也不用去上班打卡,舒服惬意的他们都快忘了这人现在是个官了。 文修易对这古代官员的制度也不了解:“我也不知道啊,要不你问问石嬷嬷和巡风。” 文瑶:“行,我问问去。” 原本苦恼三人的大头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他们就没必要再杞人忧天,反正大头这小子机灵着呢,心里肯定有自己的成算。 谁知文瑶问了巡风,还被巡风好一阵笑。 “瑶瑶小姐,这护卫就算文大人不当官也能用啊,只不过文大人有官身,就可以找就像我这样的,能光明正大佩武器。”巡风还得意的拍了拍自己腰间的长剑。 “那上哪找?”文瑶追问。 巡风朝廊下的鸽子笼抬了抬下巴:“找我家世子啊,让他帮你搞定。” 文瑶摸了摸下巴:“这,不太好吧。”你还真是一点也不替你家主子省心啊。 巡风却无所谓的继续道:“这有什么不好的,文大人是我家王爷举荐上去的,让王爷再给要两个人来保护文大人也不是什么难事啊,你只管提,我家世子肯定能帮你解决。” 文瑶:“……”我真是替你家世子谢谢你。 不过,文瑶到底还是给李逸写了封信,再三检查过自己语气非常的客气,非常的懂礼貌,非常的有求人办事的那种态度之后,才把信鸽放了出去。 就是不知道李逸收到这封信之后会不会觉得他们太蹬鼻子上脸了。 哎,管他呢,实在不行,就多做点好吃的让巡风送去。 想开了的文瑶美滋滋的休息去了。 而想开了的文修易也重新投入了工作当中,现在都不用陈县令派人来喊了,自己就把工作给安排好了,今天去这个村子晃晃,明天去那个村子晃晃的,有时候一整天都不带回来的。 柳氏的马车停在古桐村村口的时候,正好是村里人起早去地里除草松土回来的时间。 对于停在村口的马车,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奇怪的瞥了两眼就自顾自的走了,他们连王爷都见过了,这马车看起来也就一般般,谁知道是哪家的,哪家的能大过王爷去? 马车上的人也没料到这些村民会是这样的反应,按理说他们从京城来的,这样小地方的人看到他们这马车不是应该好奇,崇拜,羡慕吗? 跟着柳氏来的有一个嬷嬷和一个丫鬟,那嬷嬷瞧见这,这些村民也没像夫人说的那般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啊。 柳氏也没想到,三十多岁的妇人正是年华正茂的时候,原本在文家罗氏也从未苛待过她,家里的粗活重活都是另外两个儿媳妇干,她整日的待在房里读书绣花的,自然养得好。 加上跟着孟德去了京城这么些日子,人也养的更年轻了,颇有些韵味。 只见她眉眼微微蹙了蹙,道:“直接去文家吧。” 那嬷嬷应了声是,让车夫按照柳氏说的路往文家去。 可当他们到了老宅门口,却只看见大门敞开,门上挂了个牌子,文家大酱坊。 嬷嬷愣了一下:“夫人,这?”这真是夫人原来的夫家?怎么是个作坊,夫人不是说是一家农户吗? 第250章 只管这般端着态度就行了 “夫人,我们真的没走错路?”嬷嬷问。 柳氏掀开帘子看了一下,这里确实是文家老宅,只是怎么变成了作坊了? “让车夫去问问。”柳氏吩咐道。 嬷嬷吩咐车夫去作坊打听,那车夫到了门口也没进去,只站在门口喊了一声:“请问这里是文秀才家吗?” 作坊里现在请了十来个人,都是村子里老实本分的妇人,这会大家都在干活,听见喊声就朝门口看了过去。 “你找谁啊?”杜嬷嬷上前打量了一番车夫,也看到了外面的马车。 车夫再问道:“请问这里是文秀才家吗?” 杜嬷嬷点头:“是,你找谁?”作坊是老太太的,也是文家的,这里也算是大爷的家了吧,她也没说错。 车夫得到了答复,也没再理杜嬷嬷,赶紧跑回马车旁给柳氏汇报,这里是文家。 杜嬷嬷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这人好没有礼数,再看那马车里的人,连帘子都没掀一下,摆这么大的谱,怕是来者不善。 很快那车夫又回来了,问道:“那文秀才在家吗?” 这次杜嬷嬷可没了好脸,直接沉声道:“不在。”说完,直接让旁边的人把大门就是一关,他们这作坊里多的是秘方,让人偷瞧了去咋办。 那车夫吃了个闭门羹,气得不行,一个乡下老婆子也敢跟他甩脸色。 柳氏没想到如今的文家变化这般大,还有那边的两座新宅,是什么时候搬来的?这村里难道搬来了什么富户不成? 可今天她是回来看孩子的,这文家的门必须得进去,不然见不到三个孩子。 犹豫了一会,柳氏让嬷嬷和丫鬟扶她下去。 “夫人,这万一他们冲撞了夫人,老奴没办法跟老爷交代啊。”嬷嬷道。 “没事,他问起来我自己跟他说,下车吧。”说着,柳氏就在丫鬟和老嬷嬷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好在大酱作坊这边一般不会有人来,还没人瞧见柳氏。 柳氏让车夫再去敲门,自己就在门口等着。 连敲了许久,里面传来杜嬷嬷不耐烦的声音:“都跟你说了不在,我们这是作坊,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来的。” 车夫就要发火,被柳氏制止,只听柳氏道:“劳烦婶子开个门,我是回来探亲的,想见见文家的人。” 门后的杜嬷嬷一顿,看了看院子里的众人,到底还是把门给打开了,一开门就看见一个光鲜亮丽的夫人站在门口,杜嬷嬷并不认识柳氏,微微蹙眉:“夫人找谁?” 可这大门一开,里面干活的人可就能看见外面了,大家好奇的看着柳氏,毕竟这城里的富家太太们打扮可真好看,可越看越觉得不太对劲。 “这是?这像是柳家娘子吧?”不知道是谁小声的说了一句。 其他人这才惊觉难怪自己看着人面熟,居然是柳氏回来了。 她们越看越像,就是柳氏,几个人活也不干了,擦干了手到门口看热闹,有人直接扬声道:“你是?柳家娘子吗?你回来了啊。” 柳氏被人认出,神色尴尬了一瞬,但很快调整好微微朝那人笑了笑,淡淡:“嗯。” “哎哟,真是柳娘子啊。”几人笑了起来。 可她们这笑容在柳氏看来却是在嘲讽她,嘲讽她当初和离离开,但是文修易那个废物,难道她不走是要留在这里跟着他过一辈子的苦日子,甚至可能被他卖掉吗? 想到这里,柳氏又觉得自己没有错了,她正了正神,问道:“几位嫂子,文家其他人去了哪里?这里怎么变成了作坊了?” 杜嬷嬷听得一头雾水,悄悄问身边的人才知道这原来就是柳氏,和老爷和离之后就去了京城享福的柳氏。 这下杜嬷嬷脸色更不好了,老爷和小姐大少爷小少爷这么好的人,老夫人和老太爷这么好的人,这柳氏是如何忍心抛下他们的?而且小少爷还那么小。 只是,这位毕竟是大少爷和小姐小少爷的亲娘,杜嬷嬷也不能太过分,只能收敛了神色不卑不亢的回道:“这里早就改做作坊了,是我家老夫人和老太爷的大酱作坊,如今老夫人和老太爷跟老爷小姐他们搬到了那边的新宅,这位夫人是要拜见我家老夫人吗?” 拜见?这老妇竟然用了拜见这二字,文家那个老太婆也配她拜见? 柳氏被丫鬟扶着的手一下就收紧,指甲都扣进了丫鬟的肉里。 丫鬟只能生生忍着疼,不敢声张。 柳氏被杜嬷嬷一句话给气的说不出话来,她身边的嬷嬷见状立刻开始护主。
相关推荐:
靡音(血缘 )
(西幻)旧神与新神(np)
横推无敌:从梦境加点开始
穿成恶毒女配后,公主她摆烂了!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江城雾(叔侄1V1)
被雨林野兽圈养的日子(H)
关于凌辱的那些事(H)
终极往事(H)
绿茶病美人鲨疯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