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奇。 “我知道瑶瑶那丫头有本事,没想到本事这么大,连醉仙楼的生意都能做。”小罗氏想到当初柳氏还在的时候,文瑶那唯唯诺诺的模样,和现在真的是完全不一样了,看来这亲娘走了,让这姑娘一夜之间就长大了。 “晚上等阳儿他们回来,跟他们把这事儿说一下,你在家也没事,不如跟着我过去干活,娘慢慢把这酱菜的手艺教给你,也算是咱家的一种传承了,这可是你们外婆传下来的手艺。”小罗氏拍了拍儿媳妇的手温柔的说道。 蒋月娘点点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崇拜焦阳,自然也会好好的为这个家努力,婆婆既然想干自己的事业,那她便在旁边帮忙。 文瑶和罗氏回到家没多久,文修易和文老汉也回来了,两人脸上都堆满了笑容,那模样一看就是事成了。 “成了这是?”罗氏问。 文修易把从衙门拿回来的地契交给罗氏:“娘,弄好了都,村长听说咱家要把后面那小荒山和荒地都买了,想也不想就答应了,还赶着他们家牛车直接进城帮我们办了手续,交了银子,现在这地和小荒山已经是咱家的了。” “多少钱?” 文修易:“荒山一百两,后面从咱家地连着一直到平江支流那一大片荒地,总共二十亩,八十两银子,总共一百八十两,给了办手续的文书二两银子的好处,给了村长一两银子请茶钱,总共花了一百八十三两银。” 这价格倒是不贵,罗氏翻了翻地契,她不认识字,但是却认的上面的印记,挑了挑眉:“村长这么积极?” 文老汉在旁边敲了敲自己的烟杆,接话道:“能不积极吗?那腮帮子都快咧到耳朵根了,说是让咱家发达了,也别忘了扒拉一下村里。” 罗氏撇撇嘴,原来目的在这呢。 “你们跟他说了咱家要干嘛了?”罗氏问,别还没开始就把消息给透露出去了。 文老汉斜了她一眼:“我和老大有这么傻吗?” 罗氏不语,只是冷笑。 文老汉和文修易:“……” 罗氏懒得再看他们,把地契往文瑶手里一放:“收好了。” “好勒。”文瑶很不客气的把地契揣了起来,实际上是扔进了空间里。 等文瑶收好了,罗氏才对爷俩说道:“村长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想什么我会不知道?在咱家弄起来之前,这事儿不能传出去,至于他说的扒拉一下村里,到时候再看吧。” 丢下这话,罗氏就走了,她是个记人情的人,可也忘不了家里被文修易拖累时那些人的冷言冷语和落井下石。 当初文修易中了秀才,他们上赶着讨好,文修易开始学坏,败了家里,就开始落井下石,恨不得将他们家给踩进泥里。 要不是她和二儿媳泼辣的性子,早就不知道被人欺负成什么样了。 人言可畏啊。 可现在,看他们家好了,又开始上赶着来了。 当然,罗氏并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那些一如既往的对他们家好的人,罗氏是记着的。 “老大,这几天你把池塘的位置和大小定下来,趁着这段时间把池塘先挖了,再请几个人把荒山上给拾掇拾掇。”罗氏道。 文修易点点头:“娘,放心吧,爹都安排好了,明天就有人来咱家干活了。” 罗氏瞥了一眼文老汉,后者得意的昂了昂头,他是谁,他可是一家之主,当然得安排妥帖了。 破天荒的,罗氏没有损文老汉,而是说道:“老大,既然你们搬回来了,你们原来老宅住的那间屋子,我准备用来做我的大酱作坊,你没意见吧。” 那房子文修易他们分家出去之后就给家里的几个小的住了,只是后来文修易他们盖房子搬回去,几个孩子又回到了父母那边去住,现在文修易他们搬走了,原本是准备把几个孩子再给搬回去的,可现在没有合适的地方做作坊,就只能继续征用了。 文老汉看她:“那孩子们住哪?” 罗氏瞪眼:“现在不也能住?先将就住着,等赚了钱再加盖两间就是了。” “哦。”文老汉没再说什么。 倒是文修易想了想,说道:“娘,不如让文进和文发跟大头住到这边来,平时三兄弟一起读书也方便。” 文瑶跟着帮腔:“奶,让娣和英也搬来跟我住吧,我们仨还有伴儿。” 罗氏拍了她一巴掌:“那是你姐,整天娣啊娣的。” 文瑶嘿嘿直笑。 罗氏想了想:“这会不会不太好。”毕竟外面都在说她现在大儿子发家了,又上赶着贴大儿子,要是再把孩子们搬过来住,那岂不是会更让人笑掉大牙。 可那家里现在住的确实有点紧了。 罗氏很纠结。 文修易才不会管这么多,直接道:“他们三个住一起,还能互相监督学习,文进我不担心,文发有大头和小俊盯着,终归是要好一些的,而且这边安静,对他们学习也有帮助。” 罗氏松动了。 “那行吧,那就让文发和文进住过来,你和小俊可得盯着点。” 文修易嬉皮笑脸的:“您就放心吧您勒。” 第145章 水车 三希望回来时,另外两个的东西都已经被他们娘给搬到了新房子这边。 “以后你们俩就跟你们大哥住一起,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就直接问你们大哥和你们大伯,但是先说好,你们俩要是耽误了你们大哥学医术,看我怎么收拾你们。”罗氏把两个孙子往新房子一扔,交代了两句就不管了。 文进和文发风中凌乱,怎么上了一天学回来,就搬家了。 不过,住新房子诶,真好。 既然两兄弟都搬过来了,干脆就连文英和文娣也给送过来了,反正债多不压身,老宅的人现在也学会摆烂了。 地契拿到手之后,文修易和文老汉就开始带人开始挖塘了,这塘是好挖,但是这边的地理位置偏高,平江支流那边的地理位置矮一些,这水怎么引过来又成了问题。 总不能挖深渠,那样不说耗费的人力物力,如果渠上没盖好的话,要是有小孩掉下去可不得了。 文修易灵机一动,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里开始写写画画,然后拿着图纸又去找了张木匠。 “文大哥,这是?”张木匠看着图纸上的东西,对于文修易现在画出来的这些东西他已经见怪不怪了,毕竟之前的曲辕犁可是让他赚了不少钱。 虽然已经有人模仿出来了,可他的生意依然是最好的,定的人也多。 “水车,这个比曲辕犁要复杂一些,而且得上我家那边去现场做现场调整,你能行不?”文修易担心的就是这点,毕竟张木匠也是要赚钱的,当然,真做好了他也不会亏待了张木匠就是了。 张木匠哪里会说不行,当即就答应了,把手上几个曲辕犁给做好就不接单了,专门给文家做这个水车。 文修易蹙眉:“那会不会耽误你做生意?” 张木匠将图纸收好,嘿嘿一笑:“文大哥,你这就跟我见外了不是,什么事也没你家的事重要啊,你放心,我这几两天就把手上的活儿给做完上你家去。” “行,不着急,反正挖塘还得好几天呢,那我就先回去了。”文修易打完招呼,就架着牛车回去了。 一回来就跟文老汉说引水的事解决了。 “咋解决的?”文老汉好奇的问。 文修易看着这一片已经冠上他们家姓的地,满是感慨,这么大片的地,搁原来那个时代,可到不了个人手里,真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便利。 收回思绪,文修易答:“弄几个水车就行了。” “水车?那是个啥?”文老汉一脸莫名。 文修易也不知道怎么解释这个,让他没想到的是这里居然连水车都没有,那那些离河边远的地,灌溉都是咋弄啊? 不过到目前为止,文修易还没看见这个地方有人种水田的,大多数都是旱地,种麦子,水田也有,但很少。 说到底,还是灌溉不方便导致的。 “我也跟您老解释不清楚,等张木匠来做出来了您就知道了。” 文老汉虽然满是好奇,却也没再追问了。 接下来的日子,文老汉每天就是一大早就拎着他那根烟杆出门,不是在地里转悠看庄稼长得怎么样,就是在规划出来的水塘旁边看他们挖塘。 不得不说,这些人干活是真的勤快,这才十来天的功夫,已经挖了大半,眼看就要完工了,现在还没放上水,远远看去就是一个巨大的坑。 挖出来的土也都没浪费,全都挪到了旁边的荒山上。 “文大叔,又来盯着我们干活呢。”有人看见文老汉,远远地就跟他打招呼。 文老汉背着手,笑道:“什么盯不盯的,你们干活我放心,放心哈。”嘴上是这么说,可那嘴角的笑容却是怎么都按奈不住。 文老汉从来没想过,自己也会有这一天。 围着大坑转了一圈,文老汉又去地里溜达了几圈,看着地里的麦子果然比往年长得还好,便忍不住的蹲下来仔细的看了起来。 心中感慨万千,这一大片,全都是自己家的啊,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也不知道坐了多久,身后突然响起一道声音。 “爹,您瞅啥呢?” 文修易突然出声把文老汉给吓了一跳。 “嘛呢嘛呢,想吓死你爹啊。”文老汉没好气的瞪了文修易一眼。 文修易在他旁边坐了下来,看着这一片绿油油的天地,笑了笑:“爹,咋样?还满意不?” 文老汉嘴角上扬,心情很好。 “满意,满意。” 说完,他扭头看向文修易,开口问道:“老大,你是咋知道这么多的啊,往年也没见你提过,不然的话咱们家的收成只怕早就已经翻了好几番了。” 文修易嘴角抽了抽,往年,往年他也没来啊。 “这不是以前糊涂嘛,心思没放在这上面。”文修易只能找个理由推脱。 文老汉也似乎想起了以前的事,眉头微微一蹙:“行了,过去的都过去了,以后可不能再犯糊涂了。” “是是是,肯定不再犯了。”文修易连忙应和,心里松了口气。 父子俩坐了一会,文修易把文老汉给拉了起来,带着他往河边走。 “张木匠第一个水车快做好了,我带您瞧瞧去?”文修易道。 文老汉嗯了一声,跟着他往河边去。 离河边不远搭了一个临时的窝棚,这会张木匠就带着自己的另外一个弟弟正在干活,旁边摆着一个放倒的水车,还没完全做好,还有几个零件得组装上去。 “文大哥,文大叔,你们来了啊。”张木匠看见两人,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迎了上来。 “忙着呢啊。”文老汉背着手看了一眼,张木匠嘿嘿的笑了笑。 文老汉跟张木匠和他弟弟打了招呼,便去看那个水车去了,围着转了几圈也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来。 不过儿子说这个东西能引水过去灌塘和地,他就信。 “张望他爹啊,这还得多久才做好啊?”文老汉问道,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水车的用处了。 张木匠给文老汉拿来一个凳子让他坐下,这才说道:“快了快了,还有几个零件还得再改改,文大哥说了,这水车往后要用的日子还长着呢,可不得做结实些。” 第146章 一起准备就绪 文老汉点头,是这么个理。 父子俩坐了一会,为了他们家的进度也不能耽误张木匠干活,便晃晃悠悠的又走回去,沿着走的路正好是文修易规划好的水渠的路线。 回头看了看,从他们家水塘的位置到河边,坡度得差了半个人这么高,如果不用挖深渠就能把水引过来,确实方便很多啊。 往后几天文老汉每天都按照这个路线去地里转几圈,罗氏和小罗氏也忙活了半个月,终于是把她们的大酱小作坊给投入了使用之中。 一回到家,文老汉就能闻到一股大酱的味道,现在只要一进家门就能闻到大酱的味道,一天两天还行,天天这样,谁也受不了啊。 每天羡慕的看着孙子孙女们住在文修易家,文老汉这心里实在是痒痒得很,他也好想去住住自己的新屋子啊。 不过这个念头一起来,脑子里就不自觉的闪现罗氏皮笑肉不笑的表情,文老汉就赶紧的把这个念头给甩出脑袋去。 “呀,姐夫回来了啊。”小罗氏从作坊里出来看见文老汉就跟他打了声招呼。 罗氏听见声音出来,看了他一眼,见他眉头拧成一团就知道这老头子在想什么,哼,不就是嫌他们家现在大酱的味儿大。 “咋样了?”罗氏问的是今天水车下水试水的事,知道老大一直在弄这个水车,到底行不行的罗氏也没去看过,实在是,她很忙。 邱蓉蓉让大头带信回来,让她准备五百斤的大酱,哪里还有功夫去操心他们这个,那可是十两银子。 文老汉想到老大做的那个东西,没想到还真的能行,在河道里找了个水流小的地方,挖了个小渠,把水车装上去,有水流带动那水车就转起来了,一边转还一边把水给舀了起来,等转到另外一边的水渠里时,那水又倒出来了。 当时旁边还有不少来帮忙搬水车的人,都在说文修易这水车做的巧做的妙。 文老汉把当时的情况跟罗氏和小罗氏说了,两人都觉得有些可惜,她们没能亲眼看见水车转动的激动时刻。 不过水车什么时候都能看,这钱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赚的。 “张木匠还在带着人赶工呢,老大说了,从河边到水塘那边,这样的水车至少得支起来三个才行。”文老汉说道。 罗氏问道:“那水渠从地里过吗?那以后浇地什么的是不是方便多了?” “嗯。”文老汉点头,那可不,那可不是方便了一点半点啊,没想到老大这脑袋里还装了这么多东西。 罗氏没再问了,而是说道:“你这会没事,上村子里转转去,再问问谁家有豆子的,就说咱家收,如果家里亲戚啥的也有种了豆子要卖的,都能送来。” 文老汉一听就是一愣:“还要豆子啊?”还让不让人呢活了。 罗氏推了他一把:“让你去就赶紧去,哪来这么多话,你可别忘了,咱俩现在可是一分钱的棺材本都没有了,就指着这些豆子赚回来棺材本了。” 一听是棺材本,文老汉老老实实的收豆子去了。 文老汉一走,小罗氏就好奇的问:“大姐,咱们的豆子不是收的够了吗?” 罗氏往外看了一眼,看到文老汉已经走远了,还远远地瞧见有村子里的人跟他打招呼才说道:“你姐夫受不了这大酱的味道,让他出去转转让家里的味道散散。” 老夫老妻这么多年了,罗氏对文老汉可太了解了。 小罗氏一脸揶揄的看着罗氏,趁着没人,便厚着老脸打趣道:“姐,这么多年了,你跟姐夫的感情还是这么好。” 哪怕一把年纪,罗氏还是被妹妹给闹了个脸红,瞪了她一眼嗔道:“赶紧的干活吧,把今天做好的都封坛,晚上让老二老三搬到地窖里去,闷上一个月就能用了,邱老板那边还等着要呢。” 没办法,这批大酱就算再快也得一个月才能做好,邱蓉蓉来要大酱的时候她已经把家里的存货包括小罗氏那边的存货都给贡献出来了,几大坛也只堪堪凑了三百斤。 邱蓉蓉再三叮嘱,往后这大酱用的多,让罗氏一定要多做一些才行,这些罗氏都记着呢,这段时间可把她给累坏了。 她和小罗氏现在个间隔十天就做一次,每次做个五百斤,这样一来上一批做好了,拉去用,用的差不多了下一批也就跟着好了,能接得上。 从这小作坊弄好到现在,她和小罗氏都已经做了一千斤大酱,全放进地窖里了。 等到文老汉回来的时候,家里味道都散的差不多了,这才让他舒服了一些。 文修竹和文修庆忙活了大半天,才将罗氏他们做好的大酱都搬进了地窖,文修竹又赶着牛车把小罗氏和蒋月娘给送回崔家。 经过这大半个月的准备,邱蓉蓉的烤鸭店也重新改换门头,重新装修,要准备开张了。 这段时间文瑶几乎是天天往城里跑,云雾烤鸭店里,从装修,到后厨的培训,包括跑堂的伙计,还有专门帮客人片鸭子的伙计,全都是文瑶一手培训的。 满打满算准备了这二十来天,可算是要准备开业了。 谢玉山也是在云雾烤鸭店即将开业的时候才知道这间铺子也是自家媳妇的,气得他跑去质问邱蓉蓉,为何开铺子这么大的事也不告诉他,邱蓉蓉现在是谢家妇,这铺子理应记在谢家名下才对。 若是从前,邱蓉蓉听见这话说不定就言听计从了,可是现在,她压根就懒得搭理谢玉山。 直接一句话就给堵回去了。 我花我邱家的银子开邱家的铺子,跟你们谢家有什么关系? 邱蓉蓉把这事儿学给文瑶听的时候,姐妹俩在云雾烤鸭店二楼的包间里笑的前仰后翻。 “你是没瞧见他那副嘴脸,真是吃相太难看。”邱蓉蓉现在提起谢玉山,也是一脸的厌恶。 还想染指她的生意?做梦去吧,她现在就想等着云雾烤鸭大卖,最好是来个大火爆,到时候谢玉山的脸色肯定很精彩。 她居然有些迫不及待了。 第147章 烤鸭店开业咯 有醉仙楼的推广,旁边的云雾烤鸭店早早地就传遍了云雾镇的大街小巷,就连周边城镇的人都听说了,云雾镇上要开个烤鸭店。 至于这烤鸭到底是什么,反正据从醉仙楼抢到试吃名额的人说,那可是人间极品鸭,能吃上一口,那绝对是一种享受。 文瑶和文家众人混迹在人群里听着旁边的人议论,听到这离谱的描述,也是嘴角抽了抽,这肯定是邱姐姐派出去的人造的势。 现在反倒是文瑶紧张了,万一烤鸭推出没有让人们那么惊艳可怎么办啊。 “爹,我突然有点慌。”文瑶只好扯着文修易咬耳朵说悄悄话。 文修易正看热闹呢,今天云雾烤鸭店开业,还请了人在门口表演,原本邱蓉蓉是让他们去醉仙楼上坐着看热闹的,但是罗氏没好意思再占邱蓉蓉的便宜,而且在楼下挤在人群里更能感受到这种气氛。 耳边全是叫好声,闺女这话要不是贴着他耳朵,文修易都没能听清楚。 “慌啥?”文修易脑袋伸的老长往前面看,时不时的跟着喊一声好,再卖力的鼓掌。 文瑶看着热闹的人群,道:“我就是觉得邱姐姐把烤鸭吹的太好了,怕让大家失望。” 文修易听见这话就不鼓掌了,也不看热闹了,而是看着自己闺女,从小到大,他还从来没有在闺女的脸上看到过这样略带彷徨的表情,这可不像他闺女啊。 “瑶瑶,你要对你自己的厨艺有信心,你信爹的,你这烤鸭跟原来咱们吃的XXX的完全没有区别,你爹这嘴,你是知道的,被你养叼了了的,好不好吃那是一口就尝出来的,你放心吧,你这烤鸭绝对会成为这云雾镇的一大特色美食,指不定几百年几千年以后,就不流行XX烤鸭,而是云雾烤鸭了。”文修易说道。 文瑶呸呸呸了几声,连忙说道:“那可是大罪过了,幸好咱们这是掉进书里了,不然会被骂死。”(哈哈,北京烤鸭YYDS) 见闺女脸上有了笑容,文修易也放心了。 “快看,你邱姐姐出来了。”文修易指了指店门口,果不其然,邱蓉蓉今天一身华贵的衣服,干净利落却又不失让人眼前一亮,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看着前来围观的人们。 表演也结束了,现场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邱蓉蓉站在台阶上朗声开口:“今天,是我们云雾烤鸭开业的日子,承蒙各位捧场,今天所有的烤鸭全都八折销售,可以在店吃,也可以打包带走,我就不多说了,想必诸位都等急了,我宣布,云雾烤鸭店,正式开业。” 随着她话音落下,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那些早就对烤鸭向往的人一窝蜂的想往铺子里冲,结果还没进去呢就被烤鸭店里出来的几个壮汉给拦住了去路。 邱蓉蓉退回了铺子里,此时她从邱家找来的另外一个掌柜站在门口,笑呵呵的说道:“今天咱们开业,考虑到人比较多,所以大家排好队啊,一个一个来。” 有那几个壮汉在,到也没有人敢惹事,很快门口就排起了长龙。 文瑶他们还没退出人群,就看见巧燕挤来挤去的靠近他们。 “瑶瑶小姐,夫人请你们进去。”这人太多,巧燕挤的脸上都有了细汗。 文瑶看了看文家众人,一个没少,就领着众人跟着巧燕进了醉仙楼。 两个酒楼的后院都被打通了,他们也不去烤鸭店那边凑热闹,直接上了醉仙楼的三楼包间。 “都说让你们上来等着,非要在底下,被挤来挤去的感觉怎么样?”金大夫和邱掌柜他们早早的就到了这里,只不过刚才一直在楼上看着并未下去。 罗氏理了理身上的新衣服,感慨道:“也没想到人会这么多,幸好你们没下去,大头他们呢?”罗氏环顾一圈,没看到三希望。 三希望是被邱掌柜去书院接来的,连带吴院长现在也在这间包间里,只是没跟他们下去挤。 邱掌柜道:“谢安翊领着他们去后厨看烤鸭去了。” 巧燕招呼众人落座,就开始让人上酒上菜,过了一会邱蓉蓉才姗姗来迟。 “不好意思各位,来迟了,主要另外几个包间还有别的客人,先去招呼他们了。” 邱蓉蓉先是赔了罪,这才挨个给长辈行礼打招呼。 “我刚才看见县太爷也在?”邱掌柜问。 邱蓉蓉点头:“在呢,就在隔壁的隔壁的包间里,翊儿他爹正在招待。”想到谢玉山那震惊却又拿她没办法,不得不强忍着想对她发作的怒气招呼县太爷的表情,邱蓉蓉心里就痛快。 没过多久,一个伙计就进来在邱蓉蓉耳边低语了一句,邱蓉蓉的眉头微不可见的蹙了蹙。 “邱姐姐,怎么了?”文瑶问。 邱蓉蓉看了金大夫和邱掌柜一眼,这才说道:“县太爷说想过来拜见一下金大夫和邱先生。” 邱掌柜问出县太爷是不是也在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了,听见这话便放下和吴院长碰杯的杯子,淡淡道:“无妨,请他们过来吧。” 文家众人一脸懵。 县太爷? 要来了?他们要见到县太爷了? 还是罗氏最先反应过来,开口道:“要不我们先回避一下。”他们一家泥腿子,在这也不合适啊。 “不必。”邱掌柜只说了这两个字,便对邱蓉蓉道:“蓉蓉去一趟,请县太爷。” 该有的礼数,邱掌柜还是会有的,哪怕不待见谢玉山。 邱蓉蓉行了个礼退了出去,没过多久就带着县太爷回来了,还有厚着脸皮跟着的谢玉山。 一进门,县太爷就直奔金大夫和邱掌柜去了。 “金老太医,邱先生,没想到还能在这碰见你们,下官有礼了。” 文家众人目瞪口呆的看着县太爷对金大夫和邱掌柜卑躬屈膝的模样,差点没控制住脸上的表情。 邱掌柜已经带上了职业假笑,抱了抱拳:“大人客气了,如今我和金老不过是一介平民,当不得大人的礼。” 第148章 还是吃饭吧 “当的当的。”县太爷笑的一脸谄媚,不在京城又如何,一个的儿子在翰林院任职四品官员,一个虽然辞官归田,可学子遍布天下,就连京中那些贵人都时不时的会来探望他。 年前那位来的时候,他可是三求四求才见上一面,可人家在邱志家里一住就是那么久。 趁着几人寒暄的时候,文瑶偷偷打量了一番他们这里的县太爷,咋说呢,看起来确实充满了圆滑和世故,大腹便便想来也没少吃,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个好官了。 原书里也没有对这个县太爷的描述,文瑶还真的对不上号。 瞧见清风书院的吴院长也在,县令也客气的打了招呼,当他的目光掠过文家这边时,很明显的感觉到这位县太爷愣住了。 也是,他们虽然都穿了新衣服,可是这一身打扮一看就和醉仙楼根本不搭。 果不其然,县太爷看了他们一会尴尬却又客气的问道:“这几位是?” 文家众人紧张ing。 邱掌柜大大方方的介绍:“家中亲戚,这二位是在下的叔婶,他们家长孙如今就跟着金老学医术。” 被点名的文老汉和罗氏微微一笑,对县太爷笑了笑,紧张的连行礼都忘了。 这一幕落在县太爷眼里,心下倒抽了一口凉气,这邱志的亲戚,难怪这般气度。 “原来是邱先生的长辈,下官失礼了。”县太爷对文老汉和罗氏抱了抱拳。 文老汉觉得自己心跳都快了,县太爷给他行礼。 罗氏更是慌得不行,除了笑,还是笑,毕竟手脚都有些不听使唤了。 邱掌柜看出文家众人的不自在,心中叹了口气,为了文家人能好好吃顿饭,只怕今天他们得走一趟离开这间包房了。 “既然今天碰到陈大人,择日不如撞日,不如我们几个老家伙借着蓉蓉开业的光,也小酌几杯。”邱掌柜道。 陈县令面上一喜,求之不得啊。 “那可太好了,正好下官那边就下官和谢老爷两个人,邱先生和金老,还有吴院长能赏脸可就太好了。” 邱掌柜和金大夫对视一眼,对方点点头,邱掌柜这才看向邱蓉蓉:“蓉蓉,那你招呼好瑶瑶他们,我们去和陈大人喝几杯,将你这醉仙楼最好的酒上来,今日定和陈大人不醉不归。” 邱蓉蓉连忙行礼应是:“是。” 只有谢玉山还处在状态外,刚才邱志叫邱蓉蓉什么?蓉蓉?这般亲近的称呼? 邱掌柜瞥了一眼谢玉山,看他眼珠子转的就知道在打什么主意,心中冷笑一声借着和陈县令解释说道:“陈大人今日是来尝云雾烤鸭的吧?” 陈县令点头:“是啊,早听说醉仙楼隔壁要开一家云雾烤鸭,下官早就对这烤鸭的滋味好奇不已了,今日便来了。” 邱掌柜哈哈大笑:“那大人今天可有口福了,那烤鸭正是我这两个不争气的侄女给弄出来的。” 陈县令挑眉:“侄女?”不是他想的那样吧。 就听邱掌柜道:“是啊,瑶瑶,来见过陈大人。” 文瑶应声上前屈膝行礼:“文瑶见过大人。” “我这侄女可是家里的小能人,这烤鸭就是她研究出来的,另外一位侄女嘛,便是这醉仙楼的老板了,蓉蓉啊,你也来。”邱掌柜看向邱蓉蓉。 邱蓉蓉知道,邱掌柜这是要给自己撑腰了,连忙过去行礼:“大人。” “谢夫人?”陈县令惊讶。 邱掌柜毫不客气的说道:“这丫头远嫁至此,又和我家瑶瑶关系好,又与我是本家,我便认了这丫头做侄女,往后还望陈大人多多照拂才是。” 陈县令是谁?官场人精,听这话就明白了,当即笑道:“原来如此,邱先生放心,往后这醉仙楼若是有人敢闹事,邱老板可直接去县衙找本官。” 邱蓉蓉又是一礼:“那便先谢谢大人了,一会我便让伙计将最好的酒送到大人您的包间去,另外再上两只鸭子,让大人尝尝鲜。” “好好好,那本官就不跟邱老板客气了,邱先生,金老,吴院长,请。” “请……” 几人相携走了出去,谢玉山走在最后,他还在震惊刚才邱志说的话,不敢置信的看着邱蓉蓉,想质问,但是看到后面的文家人,谢玉山压低了声音问道:“邱先生认了你当侄女?这么重要的事你为何不说?” 邱蓉蓉冷笑,毫不客气的回视他:“妾身是想着这不是什么大事,便没告诉老爷,怎么了吗?” 谢玉山差点气死,这还不是大事?邱志认了邱蓉蓉当侄女,那让他收自己的儿子当弟子那不是一句话的事嘛?偏偏这个女人居然提都不提,搞得他现在才知道。 前面陈县令见他没跟上来,已经停下来看了,谢玉山这才压低了声音冷声道:“哼,晚上回去再说。” “老爷慢走。”邱蓉蓉屈膝行礼,不卑不亢,至于谢玉山想算账?那也得看他现在配不配了。 陈县令一走,文家众人终于放松了些,只可惜邱掌柜和金大夫他们也走了。 “吓死我了,我的天,县太爷刚才给我行礼来着。”文老汉跌坐在椅子上,一阵后怕。 罗氏也松了口气慢慢坐了下来,头上都冒冷汗了。 “瑶瑶啊,刚才那是县太爷吧。”罗氏拉着文瑶的手问道。 文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点点头:“是的,奶,那就是我们的县太爷,刚才他给您和爷行礼了。” 乖乖,文老汉和罗氏觉得自己这一天天过的,也太惊悚了。 邱蓉蓉让人把包间的门一关,大大方方的坐了下来,说道:“爷,奶怕什么,他再是县太爷,在金老和邱先生面前也得矮上一个头,特别是邱先生,他视你们为长辈,哪怕是县令也不敢轻视你们的。” 文老汉和罗氏对视了一眼,他们知道邱志的来历大,没想到真的这么大,连县太爷都要对他卑躬屈膝客客气气。 为了缓解众人刚才的惊吓,邱蓉蓉让人赶紧上了菜,还片了两盘烤鸭上来,看到满桌好吃的,众人的心情才得以缓解了一些。 文老汉缓过劲来之后眼珠子就滴溜溜的转着,罗氏看着他这样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直接道: “我告诉你啊,回村子之后可不能把县太爷给咱们行礼这事儿说出去,人家再怎么样也是个官,真知道了咱们的身份,心里恐怕就不会不高兴了,你要是再把这事儿说出去丢了人家的面子,小心人家找咱们算账。” 还想跟老伙计们小秀一把的文老汉:“……” 嘚,他吃饭。 第149章 地里没见过的庄稼 正如邱蓉蓉一开始所想的,烤鸭一出,瞬间掀起了云雾镇和周边城镇的一股烤鸭风,每天烤鸭店里的鸭子全都被一售而空,预定的单子更是接到手软。 文家这边,随着三架水车落成,开渠灌水那天水渠旁边站满了来看热闹的村民。 “去看看那边准备好了没有。”文老汉支使小儿子。 文修庆只能吭哧吭哧的往水塘那边跑,确定那边可以了之后又跑回来,气喘吁吁的点头:“爹,大哥说好了,让你开闸。” 文老汉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向水车,将水渠的阀门打开,水车顺着水流开始转动,那一层层的水就这样转进了水渠里,顺着水渠往下淌。 到了第二个水车的位置,水流带来的冲力让水车转动,水又继续往下一个水渠淌下去。 水渠边上,村民们和文老汉跟着水流,一点点的走回水塘,看着那些水最终汇入硕大的池塘,水流也越来越大。 这么大的水塘,灌满水恐怕得好几天了,但就算如此,文老汉的心里还是很高兴。 “文大叔,这往后我们能从你家这水渠里打水浇地不?”有村民问道。 毕竟从前要浇地,打水都得去水边,远不说,来回的折腾人啊。 文老汉大大方方的摆了摆手:“你们想打就打吧,这水渠建好可不就是为了方便大家的。” 文老汉话音落下,现场一片掌声和叫好声,村长更是笑的见眉不见眼的凑过来,笑呵呵的问道:“叔啊,你们家这水车还怪方便的哈。” 这省了多少人的事啊。 文老汉现在可是学聪明了,直接道:“村里如果要建水车,找张木匠就是了,不过人家张木匠可不白干活。” 村长嘿嘿一笑,尴尬的点点头:“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文老汉不再理他,而是走到大儿子身边,看着那些水流入水塘之后连个影子都不见,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 “老大,这能行吗?这水万一续不起来怎么办?”文老汉担心的正是这点。 文修易摇摇头:“不会的,只是时间的问题,等着吧,正好这几天娘他们不是在找鸭苗嘛,等鸭苗找好就差不多了,爹,这水塘挖好了,得盖鸭圈了啊,您安排好了吗?” 文老汉:“这还用你说,你娘恨不得天天见光就催我这事儿,这水渠弄好了,后面从荒山上砍树就开始盖房子了。” 文老汉心下感慨啊,现在的日子是他怎么都没想过的,虽然兜里是空的,但是他这心里就是踏实啊。 围着水塘转了一圈,看着塘里已经开始有了湿润感,也能隐隐瞧见水光了,文老汉的心也放下来了,远远看着自家那几块种了文修易拿来的那些种子的地里站着几个人,文老汉一下就急了。 “干嘛呢干嘛呢?赶紧从地里给我出来。”文老汉指着那边大喊。 人们这才看到那边站了几个人,文老汉赶紧推开其他人小跑了过去,站在边上大喊:“赶紧出来,干嘛呢?” 地里几个人只是好奇这地里都种了些什么,全是他们没见过的,没想到被文老汉给发现了,被这么多人围观,瞬间尴尬不已,急忙从地里出来。 “小心点,别踩了我的苗。”文老汉真是气死了,这些东西他那大儿子宝贝的跟什么似的,要是踩坏了他不得炸毛啊。 几人尴尬的出来,文老汉劈头盖脸就骂:“哪有人跑到人家地里去祸祸庄稼的?你们想干嘛?” 几人都是村里人,知道文家现在跟他们不一样了,而且家里也都有人在文家做事呢,赶紧解释:“文大叔,不是的,我们就是好奇这地里种了啥,没见过,就看了看,没踩着苗,你放心,真没踩着。” “种啥跟你们有关系吗?有什么好看的。”文老汉撇撇嘴道。 几人神色尴尬,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倒是有人发现了问题所在,看起来文老汉对这地里种的东西很是宝贝的样子,难道这就是文家发家的秘密? 有人眼珠子转了转,就问道:“文大叔啊,你家这地里种的啥啊?咱们都没见过,难不成是什么宝贝不成?” 文老汉看了一眼说话的人,心下一沉,这人心术不正,可不是什么好鸟,便淡淡道:“什么宝贝不宝贝的,就是普通庄稼,换你你不急啊,这庄稼踩坏了谁都心疼。” 说完,似乎不想让人再问这地里的事,文老汉看了一圈看热闹的人,道:“这水也放上了,大家该干活的就干活吧,等我家塘里的水灌满了,你们想挑水浇地的就上渠里挑,都散了吧,散了吧。” 大家见没什么热闹可看,便三三两两的散了,但还是有几个人临走前若有似无地看了看种了土豆和玉米的那几块地。 等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一大家子,文老汉蹙眉看了看三个儿子,犹豫了一会又只看了看二儿子和三儿子,道:“一会让盖鸭棚的人先在这边盖个棚子,往后这段时间老二老三,你们俩轮流住在这边,看着地。” 文家众人一愣,文修竹和文修庆更是一脸莫名,文修易问道:“爹,出什么事了?” 文老汉叹了口气:“咱家这段时间太挑眼了,怕是有人盯上这地里的东西了。”说着把刚才有人跑到地里的事跟众人都说了。 罗氏脸色一沉,骂道:“这些个瘪犊子的玩意儿,成天就想惦记别人的东西。” 文修竹和文修庆也明白过来,他们都知道这地里的东西对大哥有多重要,点点头:“嗯,爹,我们肯定看好了。” 文修易的眉头却是拧的紧紧地,看了两个弟弟一眼,道:“爹,家里还一大堆事情呢,老二老三自己也有自己的活儿要干,哪能让他们成天守着这两块地。” 文老汉瞪了他一眼:“那你来?”要不是这个瘪犊子的玩意儿要种这些东西,他至于支使两个儿子来给他看着吗? 文修易也知道,这突然出现的东西,加上他们家这段时间的变化,被有心人盯上那是肯定的,只是让两个弟弟来受这个罪,文修易是真的有点于心不忍。 第150章 没监控就找人来看吧,不然咋办 文修易头疼,可是现在这个时代,又没有个监控啥的,除了人力没别的办法了,要是有人偷苗倒不是什么要紧事,但是这苗被偷了,他们种不活可不就是浪费了?多可惜啊。 没办法,文修易只能道:“爹,那也不能光让二弟和三弟来,我们仨轮流守吧。” 文修易这话一出,文老汉还没吱声呢,两个弟弟不干了:“大哥,你是读书人,而且家里养这些东西还指望你呢,我们俩轮流守就行了,你可干不来这个。” 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文修庆也被蔡氏扯了扯袖子,说道:“是啊,大哥,有我跟二哥呢。” 文修易更愧疚了。 “那哪行,我们是三兄弟,没道理我享福你们受苦。” “没事的,大哥,我们习惯了。” 三兄弟你争我抢,相敬如宾,要是以前,文老汉和罗氏指不定多高兴呢,但是现在…… “行了,都闭嘴吧,都来看这两块地,家里的活不干了?你们指望老二媳妇和老三媳妇伺候那么多鸭子?还是指望老娘能自己把那些大酱搬到地窖里去?还是说老大你能肩扛手提的?” 罗氏一开口,三人瞬间就闭嘴了,就连其他人都下意识的放缓了自己的呼吸声,生怕惹了老太太生气。 罗氏瞪了几人一眼,看向文老汉,叹了口气:“王永王元哥俩是不是在家呢。” 文老汉一愣,点点头:“嗯。”自从老王媳妇走了以后,两个外面赚钱的儿子就回来了,之前他们拼了命的赚钱,就是为了老王媳妇那病恹恹的身体,现在人走了,他们也得把自己的日子过起来了。 现在他们兄弟俩也不敢把老王一个人放在家里,就在家里守着,种他们的那一亩三分地,偶尔进城打打零工,文修易他们盖房子的时候兄弟俩都来干活了,离家近还有工钱赚,挺好的。 这次挖池塘,文老汉也请他们了。 “一会去问问老王,他们家地之前给他媳妇看病都卖光了吧,你去问问他,愿不愿意让王永和王元给咱们家干活,也不用干啥,就是收拾这些地,看好这两块地里的东西。” 说完,罗氏看向文修易,问道:“老大,要是请你王叔家两个儿子来帮你照顾这些地,你能开多少工钱?” 文修易不懂价格啊。 “娘,您说多少就多少。” 罗氏想了想,“村里人给人家做长工,农忙的时候一百文一天,现在也不是农忙的时候,给他们一人一月开一两银子的工钱,你看行吗?” 兄弟两个,就是二两,守着老大这些宝贝疙瘩,不贵。 可不就是宝贝疙瘩,听老大那意思,这地里的东西如果种出来了,往后他们家就不缺粮食了,往长远了想,往后恐怕他们整个村子都不缺粮食了。 文老汉没想到老婆子会给出这么个主意,面上一喜,脸上笑着:“我这就去,我这就去问问去。” 罗氏看着他的背影,嫌弃的瞪了一眼,她不是不赞成文老汉扒拉一下这些年轻时候的好兄弟一把,只是也得看看自家的情况量力而为。 如今他们家条件越来越好了,能帮,她也乐意帮一把。 最重要的,也得他们值得她帮才行,王永和王元是她看着长大的,两兄弟又孝顺又肯干,不然的话也不会倾家荡产的给老娘治病,要不是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怕是还有的熬呢。 “行了,回家吧,也不知道这水什么时候才能蓄满。”罗氏哼哼一声,夹着文瑶的手就往回走。 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看了一眼两个儿子:“老二老三,你们在这待着,看着点。”说话时眼睛瞥了一眼远处的地。 那些瘪犊子的东西,别真的来偷她的苗。 兄弟俩只能留下,顺便去地里除除草什么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能从水渠里舀水来给干的苗浇浇水。 文老汉马不停蹄的去了老友家,把自家媳妇这话一说,老友那感动的差点就给文老汉给跪下了。 “行了行了,老王,咱俩谁跟谁啊,而且王永和王元这俩孩子我放心,他们婶儿说了,一人一个月给一两银子的工钱,就照顾那几块地,别的也不用他们干,只是老王啊,有个事儿我得跟你说清楚了。” 老王头现在红着眼眶,拉着自己的好兄弟坐了下来,压下心里的感动问道:“你说,你和老嫂子能给这俩孩子机会,是他们的福气,别说几块地了,就是家里的活使唤他们干也是行的。” “那倒不用,家里现在忙得过来,就是吧,有两亩地里种了些东西,是我家老大从别处寻来的珍稀苗子,可不能让人祸害了。”说着就将今天水渠上的事儿跟老王头说了。 老王头一听,立刻气呼呼的拍了一巴掌腿,文老汉看了一眼,都替他疼,就听老王头道:“这些人,就是见不得旁人好,这要是真让他们祸祸了这些苗,那多可惜啊。” 说完就拍拍胸脯保证道:“文大哥,你放心,从今天起我就让他们哥俩住在地里,好好给你们守着,绝对不让任何人有机会碰那些苗一下。” “别别别,也不至于哈,让他俩轮流就行了,家里还是得有人照顾你。”文老汉还是蛮同情老王头的,明明比他小了几岁,却看着比自己还老。 说到底,都是熬的。 老王头却怎么也不肯听,让孙子赶紧跑去他们家仅剩的那亩地里把两个儿子和儿媳妇都给叫回来了,当着文老汉的面就把这事儿说了。 王元和王永一听
相关推荐:
老鹰吃樱桃
赊账包养(gl百合)
末日了,但还要上学(NPH)
钓鱼直播间
不死的我速通灵异游戏
都市医王
时教授的小仙女_御书屋
贵女多娇
拯救美女黄蓉
狌奴攻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