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巅峰肉身 > 第118章

第118章

脸上头上都是灰土,整个人都没法看了,但是也巧妙的遮住了本来面目。 再加上这帮工地的大老粗根本就不看综艺节目,导致了这些人压根也不认识他。 于是,韩涛索性抛开一切,加入他们。 东北人骨子里就有种血性和豪爽,所以这种场合下, 反而让他充分发挥了先天优势。 一边吃一边喝,一边吹牛逼。 同时,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自己算过关了吧? 第215章 毛骨悚然!陈锋跟院士聊上了? 轧钢厂。 午饭时间。 副厂长总算松了口气。 一上午没出任何纰漏,还行。 钢厂食堂。 陶一伦已经打完了饭菜,随便找了一桌人相对比较多的大桌坐下。 吃还是不吃? 这一桌有男有女,男的居多。 一边吃一边聊,热火朝天的。 陶一伦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稳妥一点的,暂时先不吃饭,装作低头看手机,可以混过去。 另外一种就是冒险点的。 摘下口罩吃。 就把自己当个普通工人。 他这张脸应该还不算太引人注目,尤其是没化妆,穿着工服,闷头吃饭应该不会太显眼。 衡量了一下,陶一伦决定冒险。 想要拿高分,必须富贵险中求 。 自己诠释的越像,最后胜出的几率就越大。 于是,陶一伦坐下后,低着头摘掉了口罩,拿起筷子闷头开吃。 刚吃了两口,突然感觉身旁有古怪。 愣怔的扭头看了一眼。 身旁。 一个胖胖的大姐正呆呆的看着他呢。 糟糕! 陶一伦心中一凉。 紧接着就见到胖大姐整张脸像是要炸开了一样,眉毛倒竖,双眼圆睁,一声尖叫:“呀,陶一伦。” 陶一伦:“……” 完蛋! 好巧不巧的,居然碰上了一个粉丝。 …… 研究所里。 食堂。 陈锋一个人坐在角落处。 桌上放着一份蛋炒饭。 旁边是笔记本。 他一边吃饭一边用笔在笔记本上继续写写画画,似乎在推导什么公式。 因为饭点食堂是固定考核点,所以食堂里早就安装上了隐蔽的摄像头,需要拍摄他的状态。 行政楼的会议室里。 宣传科长陆俊仍然坚守阵地呢。 身边那些节目的死忠粉们也没走,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份盒饭,一边吃饭一边监控陈锋的状态。 一上午时间过去了。 所有人都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从直播屏幕上看,感觉陈锋就像是个研究员一样,他的行为模式和眼神动作完全没有明星艺人的感觉。 非常朴实。 朴实的离谱。 最最离谱的是,陈锋在笔记本上记录的那些东西。 未免也太专业了。 不管是听报告还是报告会结束后,他自己回到办公室里写总结,反正让人看不出破绽来。 所以陆俊跟这些观众评审也卯上了。 全程死盯。 就想看看陈锋还能演到什么地步。 此刻。 他在食堂里吃饭。 那个边吃边写笔记的感觉,真像是所里某些老知识分子。 就在陆俊百思不得姐,闷头啃鸡腿的时候,身旁突然有人一声惊呼:“我天,大所长来了。”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的凑过来。 “我去,大所长带什么人来了?” “不会是领导视察吧?” “不像,那个白头发的老爷子是谁啊?” “陆科长,认识吗?” 陆俊也伸脖子凑过去仔细看了两眼,紧接着浑身一震:“糟糕,方院士来了?” “啊?陆科长,那个是院士?” “方院士?方成民吗?” “是他?” “方院士来了,会不会给咱们做报告啊?” …… 众人都激动的不得了。 基本上每一次有院士到所里来都会做报告。 而他们带来的,绝对是最新资讯和最尖端的科技方向。 所有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 同时。 直播画面里。 大所长和方院士一伙人也慢悠悠的往食堂里面走,边走边聊天。 沿途不少吃饭的老研究员都起身打招呼。 很快,这一行人就经过了陈锋的身旁。 陈锋无动于衷。 依然闷头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 眼看着一行人从他身边就过去了。 可是走过没多远,这一行人突然停住了。 就见到那个头发花白的老院士转身又退了回去,一直退到陈锋的身旁,低着头在看。 那一刻,陆俊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搞啥子? 老院士怎么突然去看陈锋写的东西? 陈锋在写啥? 不会是啥反动标语吧? 其他人也都吓了一跳,纷纷惊呼 。 “糟了,陈锋被发现了吗?” “陆科长,大所长是不是还不知道这个事呢?这是你私下里接的活吧?” “被发现了吗?” “要是被院士发现了咱们所还找个演员进来搞活,会不会发飙啊?万一给捅上去可就糟了。” “嘘,别特么说了,陆科长汗都下来了。” “关键是,陈锋到底在写啥?” “不对劲,方院士的样子不像是愤怒的表情,反倒像是很惊讶。你看,他一直在盯着看呢。” …… 陆俊也看出来了。 方成民肯定不是看到了什么让人生气的东西才停下的,他显然是被陈锋写的东西给吸引了。 陈锋到底在写啥? 由于有人聚在陈锋身旁,所以暗中控制拍摄设备的工作人员也开始切换镜头,并且慢慢拉近镜头。 直播画面一点点聚焦。 再一次聚焦到了陈锋的笔记本上。 当众人看清楚他写的东西后,一个个再一次瞠目结舌。 WTF? 他居然在推导量子物理公式。 而且用的就是傅里叶变换公式在进行推导。 观众评审里面有几个精通量子物理学方向的,只看了几眼就脱口惊道:“他推导的是混沌物理方向的东西 。” “啥?混沌物理?” “混沌现象?” “不是吧?那可是非线性量子物理学里最晦涩难懂的学科了。” “老徐你开啥玩笑。” “卧槽,我说的是真的。绝对是混沌力学模型。看他推导的步骤相当清晰了,我怀疑他已经快要推导出结果了。” “……” 所有人都沉默了。 陆俊感觉一阵头皮发麻。 之前看陈锋在早会上总结老教授的报告就已经感觉很吃惊了,没想到现在陈锋居然在推导量子物理学的相关公式。 这是个演员? 突然,众人再次见到了让人震惊的一幕。 方成民院士居然坐在了陈锋的对面,而且开始跟他对话。 连大所长都一脸懵逼的站在旁边。 周围也聚拢了不少人。 然后,就见到陈锋跟方成民聊的有来有往的,时不时的指着笔记本上的公式进行讨论。 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 怎么肥事? 今天的打开方式不对? 一个娱乐小明星,新人小演员,居然跟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聊的有来有往的。 他们在聊啥? 第216章 悟性逆天属性 食堂里。 陈锋多少也有些意外。 没想到自己在笔记本上随便推导的一些公式居然吸引到了一个老院士驻足观看。 甚至还坐下来跟自己讨论。 当初他刚选中研究所这个场景,拿到了科学家这个角色的时候,系统就给了体验信息。 激活了一个‘悟性逆天’的属性。 这个属性挺吓人。 早例会的时候。 陈锋听一个老教授在那儿讲报告,讲的是关于大气环境治理的一些相关技术和咨询。 听着听着, 陈锋的‘悟性逆天’属性就启动了。 结果从老教授的报告里就领悟到了一种技术,叫‘混沌效应’,并且由此衍生出了后续一系列的完整项目。 陈锋第一次接触这种感觉。 于是就被吸引了。 这一上午,他一直在笔记本上推导混沌效应的公式,利用‘悟性逆天’的属性来简化一个核心公式。 只要简化成功,有了这个公式,他就可以打造出一种大气湍流影响设备。 中午吃饭的时候。 其实陈锋已经彻底忘掉了节目规则,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那种忘我的开发过程中。 没曾想,他在笔记本上的东西把路过的老院士给吸引了。 …… 饭桌两侧。 方成民跟陈锋简单聊了两句。 他不认识陈锋,也从来不看什么综艺节目。 但是他经过时发现陈锋很认真的在笔记本上推导公式,本来方成民挺欣慰的,能看到这么年轻的研究员在吃饭的时候还辛苦工作,很值得称赞。 所以他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结果当他看清楚陈锋在笔记本上推导的东西时,立马就被吸引了。 陈锋推导的是量子力学方面的东西。 而且相当高深。 方成民是个资深的老院士,知识面相当丰富,所以忍不住停下脚步,驻足观看了一会。 结果越看越心惊。 陈锋用的所有公式都是量子力学中的公式,推导的方程式类似于混沌理论方程式。 这一发现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要知道,混沌理论即便是在量子力学当中,那也是相当晦涩难懂的知识。 几乎很少有人去碰这个领域。 因为学不好。 想搞懂混沌理论,你不但要精通量子物理学,甚至还要精通数学,缺一不可。 很明显,眼前这个年轻人两者兼备啊。 于是方成民坐下了。 他这一坐,把随行而来的其他人都吓了一跳。 尤其是大所长姜林。 因为怎么看陈锋都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 所里这么年轻的研究员,可能也就是个助理研究员级别,他写啥了能把一个院士给吸引过来? 姜林也不认识陈锋。 这些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几乎都是每天沉浸在科研世界的海洋里。 就算看电视上网,也只是看看新闻就完事了。 根本没人关注综艺节目。 所以,谁也不认识陈锋。 再加上方成民主动坐下,甚至还跟陈锋攀谈起来,这让周围跟随的众人面面相觑。 …… 方成民坐下后,陈锋这才恍然回神。 抬头看了一眼。 又看了看旁边这群人。 一个都不认识。 陈锋还暗自琢磨呢,干嘛的这些人? 所里领导? 难道发现自己的身份了? 一旦身份过早败露,那就挑战失败了。 结果他正琢磨呢,对面的方成民先开口了:“你好,小伙子。我能不能问问,你在笔记本上推导的是关于哪方面的公式?” “你好。” 陈锋点点头。 虽然不知道对方是个啥人物,但是从旁边这些跟随的人毕恭毕敬的态度就知道,这老爷子肯定不一般。 所以陈锋也是全程代入科学家的角色,很谨慎的说:“我推导的是混沌物理学的公式。” “混沌物理学?” 方成民眼神一亮,知道自己没看错。 他又问了一句:“小伙子,这是做什么项目呢?” “哦,还没做项目。” 陈锋淡淡一笑:“我自己琢磨的一个点子,是关于治理大气湍流的一种设备吧。” “哦?治理大气湍流?” 方成民眼神更亮了。 要知道,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这已经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了。 有些灾难性的难题迫在眉睫。 比如全球平均气温不断升高,这就导致南北两极冰川在加速融化。 冰川的融化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海平面不断上升,而且极地冰川下面冰封了亿万年的古老病毒可能都将面临要破封而出的危机。 同时,世界各地次生灾害不断。 大气环境治理早就应该提升日程了。 只是,用什么手段治理是个难题。 到今天为止,全球各国也没提出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包括西方鹰酱国。 所以方成民一听陈锋的点子是关于治理大气湍流的,同时又用到了混沌效应这种技术,这就让他更有兴趣了。 闻所未闻。 这个年轻人到底想到了什么点子? 没准是个创新呢。 于是,方成民很诚恳的开口问道:“小伙子,能不能跟我说说你的想法,你想利用一种什么手段来治理大气湍流呢?” “呃……” 陈锋迟疑了一下。 这是科研人员的标准反应。 因为还不知道对方的身份,怎么能随便把自己创新的点子说给外人听。 这时,一旁的大所长姜林突然说话了:“你是哪个科室的研究员?没事,你说吧。你对面这位是国家科学院院士方成民方院士。” 陈锋一惊。 院士? 我擦! 自己对面居然坐了个院士。 陈锋心里也是啼笑皆非。 行吧。 为了诠释的更像一点,规则要求了自己得跟个别人沟通交流一下。 所以,陈锋也没再犹豫,而是恭敬的说:“方院士,我的想法不太成熟。如果您想听,那我就说一下。您多指导。” “呵呵,不敢不敢。” 方成民连忙摆摆手。 这是真话。 院士虽然知识储备非常丰富,但也不是万能的。 方成民不是量子物理这个领域的专家,他也不可能什么都懂。 指点什么的都是客套话。 这时,陈锋也没再犹豫,而是侃侃而谈起来:“方院士,我的想法来自于混沌效应对大气湍流的一种影响。” “众所周知,全球的大气湍流系统其实也是一种混沌系统模型。” “这个论点早在‘蝴蝶效应’提出来的时候就被证实了。” “所以,假如我可以打造一台设备,是不是可以利用混沌效应来影响大气湍流。” “比如我在实验室启动设备,在大气湍流之中引发小小的扰动,继而在西北沙漠干旱地域掀起一场狂风暴雨?” “又或者在南方海域阻挡超强台风的生成?” “又或者,改善全球气温,降低平均温度,延缓极地冰川融化的速度?” “通过我的计算,这种目的应该可以实现。” “我通过超大功率的脉冲激光器当钥匙,让激光器按照指定方式和强度射进大气湍流中,造成扰动。” “只要我的模型和解析公式是正确的,那么激光产生的大气扰动就一定能在目标区域生成强烈的天气活动,比如雷霆风暴和飓风暴雨。” “方院士,这就是我的想法。” 对面。 方成民一脸震惊。 这个想法,未免也太超前了…… 第217章 我也是靠运气 食堂里。 陈锋跟方成民整整讨论了两个多小时。 讨论到后来,整个食堂都没有吃饭的人了,全都聚拢跟在周围。 所有人都听说了方院士来了,而且跟一个小研究员在那儿讨论技术讨论了一中午。 大家全都好奇。 所以就造就了食堂里盛况空前的场面。 行政大楼里的监控室里。 副所长陆俊已经彻底傻眼了。 这是个啥情况? 陈锋跟方院士聊了这么久? 简直匪夷所思。 现在的陈锋,从头到脚都是所里研究员的感觉,你根本看不出破绽。 尤其是他在跟方成民院士讨论技术的时候。 目光直视方院士的双眼。 每次解释都是全神贯注,认真回答。 这叫演戏? 不可能吧? 陆俊和整个观众评审团全都麻爪了。 就这样,两个多小时后,方成民连饭都没吃,当场要了陈锋的电话后,起身匆匆离开了。 大所长姜林等人赶紧陪同。 所有人都神情凝重。 好像发现了什么重大情况一样。 陆俊看着偷拍画面,实在忍不住,给伴随在大所长身边一个同事打去电话,询问一下情况。 等沟通完毕后,彻底宕机了。 身边的小职员纷纷催问:“陆科长,到底什么情况啊?” “是啊,陆科长,你问到啥了?” “他们怎么回事?” “现场有啥重要事情决定吗?” “喂,陆科长,你这是什么表情啊?” …… 众人七嘴八舌的,把陆俊的魂儿终于给勾回来了。 他神情古怪的看着身边那些小研究员们,缓缓说道:“那个……陈锋,提出了一种……模型。” “一种可以治理大气湍流的技术模型。” “叫天气控制模型。” “以混沌效应为理论基础,据说可以影响到整个大气湍流,以达到治理大气环境的目的。” “这个模型,方院士觉得……可行。” “他觉得可行。” “现在,方院士已经赶回去准备合作计划了。” “跟咱们所合作。而且听说,就这个项目计划,如果真申请下来,可能资金会达到数万亿水平。” 周围的研究员:“……” 这tm是天方夜谭吧? 一个小演员? 跟院士达成了合作? 你让我们这些正经的研究员脸往哪儿搁? 一时间,所有人都emo了。 到底出了啥问题? 难道连院士也被节目组给收买了? 在做戏吗? …… 中午的环节过去了。 五强选手中,小阿伊和陶一伦被识破真面目,所以直接无缘三甲,已经提前打道回府。 下午。 余芷文继续当她的收银员。 韩涛也继续在工地推沙子搬砖。 陈锋继续在办公室闷头研究项目。 到了三点四十左右。 陈锋意外被大所长姜林给叫走了,叫去了所长办公室。 那里可没有摄像头。 于是,拍摄中断。 节目组的负责人跟副科长陆俊紧急赶往所长办公室,一路上都在祈祷可千万别出岔子。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姜林并不是发现了陈锋的身份。 而是跟他讨论项目的事。 问的那叫一个详细。 俩人足足谈了一个半小时后陈锋才被放出来。 出来的时候,姜林兴奋的不断拍着陈锋的肩膀,一直在鼓励他全身心投入这个项目,一定要把报告拿出来。 知道结果的陆俊和节目组负责人这才松了口气。 …… 下午五点钟。 外拍结束。 顺利混到最后的陈锋等三人长出一口气。 当三个人在节目组的人配合下,站在镜头前揭开身份后,周围简直一片惊呼声。 超市里的员工尖叫不停。 纷纷凑过去跟余芷文合影留念。 工地上倒是没这么热闹。 那些大老粗虽然觉得挺有意思,但是并不会像普通追星的人那样上赶着合影拍照。 只是无限感慨的跟韩涛握手分别。 有些老人还一脸欣慰的告诫他,年轻人多努力多上进,千万不要学工地的工人们,只能出苦大力赚那点辛苦钱。 韩涛一一点头,虚心受教。 研究所里。 陈锋的粉丝可是真不少。 几乎所有年轻的研究员都兴奋吵嚷着希望能跟他合影拍照,甚至索要签名留念。 只是,大所长姜林傻眼了。 综艺? 那陈锋提出的模型呢? …… 晚上六点多。 五强选手回到市演播大楼。 晚上八点整准时开启现场直播。 揭露最后三甲排名。 至于第四名第五名已经由观众评审打分完毕。 综合考量,小阿伊的食堂‘阿姨’效果要比陶一伦的轧钢厂工人要诠释的更形象一点。 所以,小阿伊排名第四,陶一伦第五。 陈锋,韩涛和余芷文就是最后全国总决赛的三甲。 与此同时。 节目组终于全网直播了重金请来的三位殿堂级老艺术家,他们分别是影视圈的老艺术家‘活佛济公’游老先生,相声界的老艺术家冯老师,乐坛的艺术家韩老师。 三位重量级人物。 最终的三甲排名将会由他们仨正式宣布。 而考量的依据就是白天三个人在各自的体验环境中的表现。 …… 后台处。 陈锋等三人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就等着直播开始。 等待的过程中,三个人也气氛轻松的闲聊起来。 反正已经是三甲了,谁排第一他们三个还真不在乎。 尤其是余芷文。 她从很早就已经放弃了争夺冠军的想法,一路参与到现在,纯粹就是为了玩而已。 结果没想到,阴差阳错的,居然混到了三甲。 也是没谁了。 韩涛也直言,他根本没信心争夺三甲。 之前他一直觉得楚甯和小阿伊这种都是冠军强有力的争夺者,后来又加上了超级黑马陈锋。 所以,三甲他都不做希望。 谁曾想,十进五的比赛就把楚甯和许诺这种资本重金力捧的大热门人物给刷下去了。 今天的体验更是幸运。 韩涛所在的工地都是出苦大力的工人,工作异常辛苦,所以根本没人有闲心去看综艺。 因此,就算他露脸了也没人认识。 结果他赢麻了。 最后,韩涛看着陈锋和余芷文笑道:“所以,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这次,我赢在运气上了。” “我也赢在运气上了。” 余芷文也笑了。 随即俩人同时看向陈锋。 陈锋眨了眨眼:“我也运气挺好。” “你扯淡。” 韩涛一脸恶寒的看着他:“我听说你跟院士在食堂里坐着聊天了?” 余芷文也夸张的说:“锋哥,听说你还会推导什么量子物理学的公式呢?” 陈锋:“……” 第218章 戏假成真 晚上八点钟。 《演员是什么》最终收官战,全国总决赛第二节盛况直播。 现场的观众更火爆了。 由于多了三位殿堂级老艺术家的加盟坐镇,所以直播平台在线人数直接破亿,热度空前。 直播平台上。 还没等开始直播呢,网友们的评论就炸锅了。 …… 网上讨论异常火爆。 直播镜头中。 盛况空前的直播现场已经燃起来了。 主持人隆重介绍三位老艺术家。 已经年过九十的游老先生依然精神矍铄。 他的眼神异常的亮。 一如当年他演济公活佛的时候,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嬉笑怒骂游戏人间。 只把慈悲渡众生。 游老先生坐在三位评审席的中间位置。 接着是大长腿冯老师。 一入场就是经典的那句话‘我想死你们啦’,瞬间掌声轰鸣。 最后进来的是韩老师。 人气跟热度都有了。 三位老艺术家落座后,三个人分别单独发表一番感言。 无外乎是祝贺节目成功之类的。 寒暄完毕,白天拍摄的五个单位的相关群众评审以及带队负责人也坐在了大众评审席上。 最后是五强选手入场。 陈锋等人站在舞台中间,现场欢声雷动。 …… 全场安静后。 主持人走个过场,接着把无缘三甲的小阿伊和陶一伦的成绩率先公布出来。 小阿伊第四,陶一伦第五。 随后,全场一黑。 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两个人白天的拍摄场景。 先是小阿伊的食堂‘阿姨’形象。 她虽然很努力的想要展现那种彪悍一点的形象,但可惜她太精致了。 就单单小手臂一露,那嫩白的色号就比其他食堂阿姨白了好几个号。 再加上她眉眼精致漂亮,就算素颜,就算没画眉,可是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就让人忍不住多瞄两眼。 所以瞄多了,自然就被人认出来了。 陶一伦还算凑合。 一身工装其实也像模像样的。 但是在食堂吃饭时,他摘下了口罩,打算混过去,结果无巧不巧的,身旁坐着的胖大姐居然就是他的死忠粉。 最终一嗓子葬送了他的三甲之路。 假如他一直戴着口罩

相关推荐: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桃源俏美妇   乡村桃运小神医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白日烟波   顾氏女前传   NTR场合_御宅屋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鉴宝狂婿   树深时见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