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比如,有的夫子喜用讲故事的方式阐明治国之理;有的则用天文、地理、兵法实例,启发学生从实际中总结规律。” “听起来很有意思!”谢珏眼睛亮晶晶道。 他也想去静远书院了! 他喜好珠算,之前钟先生在的时候,每日半天学习经史子集,半天学习珠算。 可现在这个夫子,是个笨蛋! 根本不会珠算! 每日只让他学习经史子集。 问他珠算,结果算得还没他厉害呢。 他准备另寻名师! 不过这个事情,要等差不多的时候再告诉母亲。 母亲为他筹谋许多,还有侯府那么多事情要操心。 他不能事事都麻烦母亲。 他已经五岁了,不是三岁小孩了! “二哥哥,静远书院有算数比较厉害的夫子吗?” 谢景看着他,立刻就明白这小子在想什么。 不由含笑道:“这个我不知道,我可以帮你问问。” 静远书院没有明确的招生标准,一切都看夫子们的意思。 若有一个夫子愿意收你为徒,就可入静远书院,之后就能接受其他夫子的教导。 谢珏是他的亲弟弟,他自然会为他多考虑。 若他年纪这般小,就能进静远书院,日后的前途便可不用操心了。 不过难办之处也在此,他年纪太小了。 不知道会不会有夫子愿意收他。 这一切还要等他明日去问问谷夫子再说。 “你们说什么呢?”一道清亮好听的声音响起。 秦九微迈步走进堂内。 “母亲!”谢珏立刻出声唤道,声音脆生生的。 谢景也跟着温声唤道:“母亲。” 秦九微含笑走近,身后跟着两个侍女。 一人手中拿着托盘,上面摆放着三个琉璃杯,杯中液体澄澈,杯口还嵌着细碎的冰片。 另一人则拿着一盏小碗,里面装着晶莹剔透的蜜渍果肉,清甜的香气飘散在空中。 冰饮端到几案上,碗盏叮咚碰触一声,清脆悦耳。 谢珏的眼睛立刻亮起。 “哇!是冰诶!” 秦九微轻笑,“现在天气虽然还没有到盛夏,但也热得让人难受。我便提前命人开启了冰窖,取出些冰来。” 谢家是大族,自然是有冰窖的。 只不过往年并不会如此早开启冰窖,但现在侯府由秦九微做主。 什么时候开,自然由她说的算。 谢珏欢呼一声。 秦九微把冰饮递给他们,一人一杯。 谢珏捧着琉璃杯啜了一口,立刻露出满足的神色。 “好甜,好清凉!母亲,二哥哥,你们也快试试!” 谢景举起一杯,用过后轻轻点头,温声道:“确实不错。” 母亲在吃食方面一向很有心得。 谢珏看向桌子,发现这里只有三杯,不禁问道:“用不用给大哥和父亲留一些?” 第410章 冷冷地看着谢景 秦九微闻言放下琉璃杯,笑着摇了摇头。 “不用,你大哥和你父亲的份,早已留好了,就在小厨房冰着。等他们回来,便能直接用上。” 谢珏点头,随后更是吃得不管不顾。 一杯冰饮很快就被他用去大半。 秦九微无奈轻笑,拿出帕子为他擦了擦下巴。 一刻钟后,谢景将杯中最后一点冰饮用完,放下杯盏,缓缓站起身。 “母亲我吃得差不多了,我要出去一趟,谷夫子交代的,要买一本书,我还没有买。” “让下人们去便是,天气这般炎热,你何必亲自跑一趟?”秦九微抬眸看向他。 谢景摇了摇头,“这本书并不好找,下人们去未必能找到。我亲自去一趟,才更稳妥。” 秦九微无奈地叹了口气,“既然如此,那你快去快回。” 她转头对身边的侍女吩咐道:“去叫车夫套好车,送二少爷过去。” —— 文瑞堂。 这里是京城最大的书肆,门前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谢景在书肆的一处角落慢慢翻找,目光专注。 手指拂过书架上的封脊。 这个角落摆放的多是藏本,或许能找到他要的那一本。 谢景目光在一处凝住,手指伸过去。 此时,耳边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谢景?” 他转身望去,只见一位中年文士站在身后,身着深色长袍,面容清癯。 谢景认出,是他之前在梧桐书院的夫子,徐夫子。 徐夫子知道谢景从梧桐书院退学了,世子夫人亲自派人来说了这件事。 梧桐书院自然很快处理完。 随后就把谢景的名字从学生名册上划去。 大晋并没有统一的学籍管理,梧桐书院也并非官学。 所以谢景离开后去哪,他并不知道。 徐夫子不由出声问道:“你如今不在梧桐书院,是在家中自己请夫子吗?” 世家大族,大多如此。 很多都有自己的家族学堂。 徐夫子想,谢景或许也是这样。 谢景拱手想要开口,旁边一个声音不疾不徐地插了进来。 “梧桐书院器小难容,恐怕留不住大才,另有高就也是情理之中。” 说话的是徐夫子的儿子徐清。 徐清斜靠在书架旁,目光中带着一股轻蔑。 他冷冷地看着谢景。 他最讨厌的,就是谢景这副装模作样的伪君子模样。 自负得让人厌恶! 不过只是个稍稍有些才学,却总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仿佛天下人都不入他的眼一般。 每次夫子们当众夸赞他时,谢景脸上就会出现一副淡然的表情。 分明就是一个伪君子! 谢景闻言,微微蹙眉,却未作声。 徐夫子轻咳了一声,回头瞪了徐清一眼:“清儿,不得无礼!” 徐清心中冷哼,但到底没有再开口。 徐夫子再次转向谢景,目光柔和了几分。 “既然离开了梧桐书院,想必另有自己的安排。若你需要帮忙,尽管开口。” “多谢夫子关心。虽然离开了梧桐书院,但仍在潜心学问,不敢松懈。” 徐夫子点了点头,又问道:“你今日在这书肆找什么书?” “《周易虞附解》。” 徐夫子目光一动,“《周易虞附解》?” “此书不是当年谷夫子亲手校订的那本吗?他后来还专门讲授过其中的一些篇章。” “谷夫子才学高绝,曾在梧桐书院讲过几节课,字字珠玑,实在是让人受益无穷。” “只可惜他后来深居简出,再未公开讲学。这些年来,他很少再收学生,俨然隐居一般,想拜入门下,愈发不易了。” 谢景垂着眸,没有开口。 “谷夫子不收学生了,别人也就只能靠书本慢慢琢磨了。但有些东西,只靠自学,难免差了些精髓。” 徐清冷冷看着他。 谢景自诩聪明,真以为靠自学,就能学会吗? 恐怕到最后,连谷夫子万分之一的真传都得不到! 谢景抬眸淡淡看了徐清一眼。 随即目光移回徐夫子,语气平静中透着恭敬。 “夫子说得极是,这本书确实不易寻,学生想多了解一些,所以才特意前来找一找。” 谢景直接把徐清忽略,丝毫不理会他。 他入读静远书院的事情,除了家里人,知道的人并不多。 谷夫子和静远书院早已避世。 不可能会出来说。 他也无意暴露。 更不想为夫子和静远书院招惹什么是非。 安静读书便是。 谢景拱手,语气平和道:“夫子,家中还有事,学生就先告辞了。” 随即转身,朝书肆外走去。 徐清瞪大了眼睛,盯着他的背影,气得手心都攥得发白。 翌日,静远书院。 谷夫子讲学结束,“这一段,可还有疑问?” 谢景轻轻摇了摇头。 夫子讲得很好,他并未有什么疑惑之处。 谷夫子见状,抬手将书卷合上。 见他要走,谢景立刻出声唤道:“先生。” 谷夫子回头看他,眉头挑起,似在发问。 谢景拱手行了一礼,“学生想问一件事,静远书院是否有专擅珠算的夫子?” 谷夫子捻着胡须思索片刻,随后答道。 “静远书院曾有一位极擅珠算的夫子,名唤沈元恪。他不仅精通珠算,还深谙经商之道。” 第411章 莫青葵梦到前世(加更) “如今学子们都一心钻研经史子集,志在科考,鲜少有人在意珠算和经商之道。沈元恪逐渐淡出讲学,已近十年不再收弟子。” 谢景眉头微动。 “这位沈夫子,如今还在京中吗?” 谷夫子摇头,“他早已不在京中,如今他常年云游,时常在外地小住,管理他开设的铺子。” “你为何会突然问起这个?” 谷夫子目光落到谢景身上。 谢景抬眸答道:“家中有一个小弟,名叫谢珏。” “他年纪虽小,却在珠算上颇有天分。我想着,若能找到一位擅长珠算的夫子,或许能为他指点一二,让他的才能得以发挥。” “原来如此。”谷夫子颔首,“你既开口,为师自然会帮忙,我会写信给沈元恪,让他回来一趟。” “但他愿不愿意收徒,就看你这个弟弟的造化了。” 谢景立刻起身,深深一揖,语气恳切:“多谢夫子成全,学生感激不尽。” —— 皇宫,御花园。 繁花似锦中,一个瘦弱到极致的身影不合时宜地出现在角落。 莫青葵身影有些佝偻,步履比从前迟缓了许多。 自从她被贬,那些个太监侍女,各个欺辱她,每天只给她两碗稀粥和咸菜。 开始时,她因此暴怒,把所有的送来的吃食全都打碎一地。 可后来,她实在饿得受不了。 那些往日里她瞧一眼都嫌恶心的东西,现在却吃得一点不剩。 她还穿着被贬时的衣服,袖口和裙边早已磨损。 发饰上也孤零零的,所有的金饰珠宝都被侍女们悄悄偷走了。 只剩下一根不值钱的银簪,被她拼命保了下来。 莫青葵站在一棵树后,目光定定落在远处的荷花池畔。 池边站着一位身穿华丽绣衣的女子,头戴珠翠流苏,明光摇曳,衬得她越发美艳动人。 周围人唤她,“孟妃娘娘。” 原来,这就是孟妃。 莫青葵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 孟婉清此时正微微侧身,手执纨扇,嘴角噙着一丝浅笑。 她身后围着一群侍女,个个开口奉承。 “孟妃娘娘,这池荷花还不如您的一半娇艳呢。” “可不是?太后娘娘最喜欢咱们孟妃娘娘这般的女子了,前些日子还特意提到,要给主子您送些江南的名贵药材。” “皇上也挂心着呢,那日册封礼后,皇上还特意问了您身子调养得如何,分明是把您放在心尖上。” “孟妃娘娘肚子里啊,那可是龙嗣,皇上怎么可能会不在意?” 孟婉清听了这些话,并不多言,只低头抿唇轻笑。 莫青葵站在不远处,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身上的衣角。 她的视线模糊,泪水不知何时盈满眼眶。 眼泪一滴滴滑落,顺着脸颊滴到手背上。 原来那些侍女们说的都是真的。 是真的! 昨天听到后,她仍不肯相信! 她不肯相信高显真的不爱她了! 竟然真的和别的女人有了孩子! 他曾经说过的啊,他说,他的孩子,只会从她的肚子里出来! 那些话她一字一句都记得! 可他真的宠幸了别的女人!真的让别的女人怀孕了! 他该死!他该死! 几乎是瞬间,昨天脑
相关推荐: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天下男修皆炉鼎
[快穿]那些女配们
屌丝的四次艳遇
云翻雨覆
突然暧昧到太后
致重峦(高干)
捉鬼大师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