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他伸手拍了拍谢珏的肩膀。 “父亲,皇上怎么样了?”谢惊春出声问道。 秦九微此时也抬头看向他。 谢砚礼抿了下唇,还是决定如数告诉他们。 “皇上醒过来了,不过……伤得太重,寿数只剩十年。” 听到这句话,众人脸上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 最为震惊的还是谢惊春,他眉头紧紧皱起。 十年…… 他虽还没入仕,但比弟弟们要大。 政事上的事,还是知道一些的。 皇上一旦驾崩,朝廷定然会不稳。 宫中孟妃虽怀孕,但不知男女…… 和他不同的是,谢景的神色平静无波,一言不发。 垂着眼静坐着。 第416章 沈夫子回来了 皇上去世,朝廷自然会不稳。 但与此同时,谢景的心中却隐隐松了一口气。 皇上寿数不久,也挺好。 他觊觎他的母亲,想要破坏他们的家,就该死! 秦九微听得毫无波澜。 她更关心谢砚礼吃饭没有。 “你在宫中用过膳了吗?”秦九微抬眸看向他。 “今日小厨房刚包了些虾仁馄饨,我让她们留了些,还有蒸好的雪梨羹,甜而不腻。厨房的陈嬷嬷还特地做了酥炸芋头丸子。” 谢砚礼听得不由暗笑,他哪里吃得了这么多。 但与此同时,心中也泛起一些暖意。 压抑一天的心情,总算放松了些。 “那就按你说的办。”谢砚礼抬眸,眼神温柔地看向她。 秦九微也轻轻弯唇。 翌日,皇宫,太和殿。 朝臣们按序站立,等待皇上到来,一如往常。 但等了很久,都不见皇上出现。 正在众人疑惑之时,元喜从殿后走出。 他行至殿中正位,躬身行礼,接着用清亮的嗓音宣道。 “奉圣上口谕,皇上感染风寒,需静养调理,这几日暂不早朝。” 元喜宣完口谕,躬身退下。 他离开后,大臣们立刻开始出声议论。 彼此间的目光都透露出几分担忧和不安。 其中一位御史上前,朝谢砚礼拱手行礼后问道:“世子爷,皇上是否出了什么事?为何忽然感染风寒?” 旁边的几名大臣也附和起来。 “这事太过蹊跷了,皇上素来身体康健,这般突然停朝,叫人着实忧心。” 谢砚礼目光扫过殿内诸臣,沉声道:“皇上确实有些不适,太医已在诊治,几日后便能恢复,各位毋需担心。” 见他如此坚定,众臣虽仍心存疑惑,却不敢再多问,只得拱手退下。 大臣这里,便如此稳下了。 —— 文渊阁内。 谢砚礼端坐案前,面前是展开的奏折。 此时,门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紧接着是太监特有的尖细嗓音:“世子爷,内务府的钱公公来了。” “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一个白胖的太监走了进来,步伐轻快,面上堆着惯常的恭敬笑意。 他躬身行礼后,低声禀道:“世子爷,奴才是来请示,莫青葵的身后事。” “皇上遇刺的事情已经瞒下来了,对外只说是染上急病暴毙。因此,行刺的莫青葵,该如何处置便成了问题。” “不知道,是按照妃嫔的规格下葬,还是依刺客身份处理?” 谢砚礼目光从面前的奏折上移开,“这件事问过皇上了吗?” “回世子爷,皇上现在正在养病,不见人,所以奴才才斗胆来请示您。” 谢砚礼指尖在书案上敲了下,眼底浮现出一抹冷意。 之前在崖底时,莫青葵曾想杀秦九微。 这件事他没有发作,不代表他不记得。 谢砚礼眼神微微一暗,语气中透着冷意。 “明面上,以妃嫔的身份下葬,让人无可指摘。至于她的尸体……” “棺椁空着,尸体丢到野外,任野狗啃噬。” 钱公公心头一震,但不敢多言,只能低头应道:“是,奴才明白了。” 至此,前朝后宫,明面上刺杀的事算是遮掩过去了。 静远书院。 讲堂的木窗半开着,映得屋中微微发亮。 谷夫子讲完,抬头看了谢景一眼。 “沈夫子明日便回来,正好,你可以带你弟弟来一趟,见见沈夫子。” 谢景手中的毛笔顿了顿,眼底浮现一丝光亮。 “学生明白,多谢夫子。” 谷夫子笑道:“不用谢我,沈夫子听说有人想学习珠算和商学,开心得不行。一听到这个消息,连那边的事情都顾不上了,立刻就赶回来了。” 谢景也不由弯唇。 这样看来,沈夫子是一个不错的老师。 —— 晚膳时分,清澜院灯火通明。 一家人围坐在长桌前,饭菜香气四溢。 谢景抬眼看向谢珏,淡声道:“沈夫子明日就回来了。” 他必须要在当众说出来。 这件事不能再瞒着父亲母亲。 这是大事,他们必须要知道。 谢珏闻言睁大了眼睛,语气中透着明显的喜悦。 “真的?那真是太好了!” “沈夫子?是哪位夫子?”秦九微放下手中的筷子,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 “沈夫子是静远书院的一位夫子。”谢景耐心解释起来。 “他擅长珠算与经商之道,因为现在已经无人学习这个,他便离开书院,云游四方,最近才回。” 秦九微眉头挑起,心中隐隐察觉出有些奇怪。 “母亲。”谢珏放下小勺子,眼睛亮亮地看向秦九微,小声道:“其实,其实我想去静远书院学算术。” 他一边说,一边上前拉住秦九微的袖子。 “现在这个先生根本不会教珠算,我很不开心。” “所以我才让二哥哥帮我问问谷夫子,书院里面有没有擅长珠算的夫子,这才知道了沈夫子。” “我想去跟他学算术,不然再这么下去,我的算盘都快生锈了。” 谢珏小心翼翼地又朝秦九微身边挪了几分。 “母亲……您不会生气吧?” “我擅作主张,没有告诉母亲就去让二哥哥问谷夫子……” 他说着,低着头搓着自己的衣角。 他其实也是第一次自己主动行动,去做事。 不知道母亲会不会觉得他不听话…… 第417章 带了一个奶娃娃过来(加更) 秦九微看着他那副小心翼翼的模样,不由轻笑。 伸手摸了摸他的头,语气里带着些许宠溺。 “母亲怎么会生气呢?你喜欢学珠算是好事,能想到自己去找门路,也是好事。” 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 要学会自己处理,解决,安排事情。 心里会有一丝怅然和不舍。 感慨之余,更多的是对他的祝愿。 谢珏听了立刻松了一口气,点头道:“嗯,我下次一定会先告诉母亲的!” “你不用先告诉我,只要是你自己思考,决定要去做的事情,就去做,出了什么事情,我跟你父亲为你兜着。” 秦九微可以放心跟谢珏这么说。 她了解他,他本性善良,不会做出恶事。 谢珏听到这句话,愣了一下,眼睛里闪动着一点亮光。 他用力点了点头,“母亲,谢谢你。” 秦九微看着他黑亮亮的眼睛,心中不禁软了几分。 她夹了一块软糯的豆腐到谢珏的碗里。 “好好吃饭,先不要想这些,今天晚上睡好一点,明天去了,才有精神见沈夫子。” 谢珏立刻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母亲。” 随后他立刻埋头吃饭,小脸鼓鼓的,嘴里塞满了饭菜。 含糊不清地说道:“真好吃!” 桌上人见状,不由轻笑起来。 徐宅。 书房内,徐清正坐在书案前,手里执着一支毛笔。 “再看这一句。”徐夫子坐在一旁,低头指着书卷上的一行字,细细教道。 “对仗要工整,字句要押韵,慢慢来,不要着急。” “是,父亲。” “你按照这个,自己写一句。” 片刻后,徐夫子走近看了看,摇头。 “这句的对仗还算工整,句意却有些不顺畅,重写。” 徐清唇角抿着,有些不悦。 徐夫子温声道:“诗句要做得出色,得花更多心思。清儿,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别急。” 他看着桌上的诗,思绪不由就飘远。 “谢景对诗句的理解就很透彻,真是难得,小小年纪,竟有这等才情。” 这话让徐清停住了笔,“谢景就那么厉害?你总是夸他。” 徐夫子轻叹一声,“清儿,谢景的长处并不只在于他背得快,而是他能从经史中读出别人读不出的东西。” “他的思路清晰,解题巧妙,作诗更是用词精当。这是你目前还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徐清听着父亲对谢景的连番夸奖,脸色渐渐变得阴沉。 手中的笔越握越紧,墨迹在纸上洇开了一小片。 心底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怨恨。 翌日。 一大早上,清澜院就开始忙碌。 秦九微站在正堂内,细细叮嘱着丫鬟侍从:“再去检查一下书箱,笔墨纸砚不要忘带。” “马车可备好了吗?再去看看。” 小荷打开谢珏的书箱,仔细看了看。 “少夫人,都齐了。” “嗯,那就好。”话语刚落,秦九微的神色不由一变。 “珏哥儿去哪了?” 谢景和谢惊春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 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秦九微抬起头,就见谢珏从外头跑进来,小脸上带着急色。 “母亲,我差点把这个忘了!” 谢珏气喘吁吁地跑到秦九微面前,将玉算盘高高举起给她看。 他的眼睛亮晶晶的。 这可是母亲送给他的生辰礼物,也是他最宝贝的东西,可不能忘带了! “竟把这个给忘了。”秦九微不由失笑。 她转眸,吩咐侍女把玉算盘装到书箱里。 夫子收学生,自然是要考核的,就只不知,沈夫子会考谢珏些什么。 还是都带着好。 见一切准备妥当,秦九微缓缓舒了一口气。 谢砚礼此时眉头忽然一皱。 走到她身边,伸手搂住她的腰,“我们好像都忘了一件事。” 秦九微转头看向他,疑惑道:“什么事?” “那个假夫子。”谢砚礼正色道:“谢珏今日去静远书院,不知何时回来,这件事自然不能让他知道。” 秦九微听后,神色也严肃起来。 这假夫子,是一定要留下的。 顺着他,也能找到其他线索…… “今天先让他休息一天,明天再从长计议吧。” 秦九微转头,吩咐侍女去告知他。 谢珏将书箱合上盖子,拍了拍手,歪着头问道。 “父亲母亲,你们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母亲就不去了,你一个人去就好。”秦九微轻声说道。 “去见见沈夫子,好好表现,记得听夫子的话。” 她语气中满是鼓励。 这是谢珏第一次外出。 他必须要试着迈出这一步,以后才能走得更稳更好。 好在,这一次有谢景陪着。 总归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谢砚礼出声道:“我等会要去文渊阁。” “好吧,那我就跟二哥哥一起了。”谢珏听了,嘴巴微微一撇。 秦九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嗯,乖乖听你二哥哥的话。” 一个时辰后。 谢景和谢珏乘车一路行至静远书院。 车夫将车停在山脚,兄弟二人下车后。 走过长长的青石小路,一座古朴的书院坐落在山腰。 四周围绕着一片片修竹。 书院正门匾额上书有“静远书院”四个大字,字迹遒劲
相关推荐: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小白杨
差生(H)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