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经过电梯厅的时候,她看到一幅易拉宝,上面赫然印着单峰的半身职业形象照,正难得和蔼地对着空气微笑。照片下面跟着一连串他的学历和头衔,以及一则糖尿病引起男科问题的广告,说是最新的研究,专为二型男患者减重,改善性生活障碍。 哪怕是在这绝望的一天,凌田仍旧觉得好笑,原来那位非说她 ED 的医生还真是专业看 ED 的。 走进示教室,里面已经坐着两个人,正是隔壁病房那个喊着要上吊和跳楼的中学生,名字叫季元。他妈妈也跟着来了,陪坐在旁边。 艾慕,季元,凌田,统共加起来只有三个病人。 凌田以为还要等,但辛勤在身后关了门,让她找位子坐下,自己站在白板前。 这回是上课,他没戴口罩。 凌田总算把他整张脸看了个完全,她的第二版犯罪嫌疑人画像没成功,人家确实是按比例长的。甚至比她第一版的想象还要更好一些,下颌线条清晰但不锋利,轮廓流畅,真是她曾经想画,却没能画出来过的那种。淡颜系的人像总是要比浓烈有攻击性的更难描摹,无论用文字,还是笔触。 哪怕是在这绝望的一天,凌田仍旧职业病上身,在脑中按照他的样子打了个线稿,颅顶,脸型,骨骼的走向…… 直到他开口说:“今天叫你们几个一起过来,是因为大家都是一型,也都是年轻人,有研究表明,多跟病友交流,能够增强康复的信心。” 凌田在心里接了下半句:所谓增强康复的信心,是不是让我们知道不光自己一个人倒霉? 她自觉好像黑化了,随时随地嘲讽值拉满。 旁边坐着的小孩哥却又被勾起伤心事,忽然悲从中来,一下趴倒在桌上,一边哭一边唔哩吗哩地喊:“我完蛋了,为什么就我这么倒霉?凭什么啊啊啊啊?!!为什么不是某某某、某某某和某某某,他们都在集训,就我要在这里?!!” 他妈妈赶紧安慰他,又跟这屋里其他人解释,说他们家小卷发病住院之前正在备战一个全国奥数比赛的省预赛。 凌田刮目相看,原来小孩哥还是个理科学霸,只是这不连预赛都还没进嘛,好像也不是很可惜。 辛勤却挺懂行,也过来安慰季元,说:“那个比赛基本都是高中生参加,你初中就能去,真的很厉害,比其他人多好几年时间,等恢复好了有的是机会。” 季元却不领情,抬头冲回去:“你参加过啊?” 言下之意,你什么档次,来给我上课? 不料辛勤还真点了点头,说:“对啊。不过不如你,我高二才参加的。” 季元不是很信,挂着眼泪鼻涕继续问:“拿名次了吗?” 辛勤又点了点头。 季元更不信了,说:“那你怎么学医啊?” 言下之意,脑子不太好才会学医,各种意义上的。 这话其实挺冒犯,但辛勤却笑了,像是领会到了其中的幽默,说:“就是……喜欢吧。” 季元还没完了,说:“拿名次就能保送清北,干嘛选上海的学校,医学院排名也不是第一啊。” 辛勤仍旧笑着,不急不躁地说:“因为想跟这里的一个导师。” 凌田听了却在腹诽,啧,单峰吗?居然高中就粉上了,怪不得这么忠心耿耿。 季元收了泪,直接求证,问了“辛勤”两个字怎么写,参加的哪一届比赛,拿出手机开始搜索获奖名单。虽然时隔多年,还真让他搜到了,手指点着看下来,在一等奖那一栏里找到一个“辛勤”,名字后面跟着学校和年级。 “哟,杭二的。”季元说,大概算是他们理科竞赛圈子里常见的几个学校之一。 凌田继续腹诽,哦,原来是浙江孝子啊,考上海的大学,在离家 200 多公里的一线城市工作,听父母召唤可以随时回家的那种,跟留在本省的一流孝子比起来差一点,只能屈居二流。 她这头想着,季元倒是认可了这位“小医生”的智商,从而确认他有资格给自己做宣教,不说话了,抬头看着他,等着听他讲。 辛勤说:“要是没问题,我们就开始了?” 没人再有异议,他转身拿了支蓝色水笔,在白板上画了一个一头圆圆的,一头长长的,还翘起来的东西…… 艾慕老病号了,全程挂机,在旁边低头刷着短视频,不时吃吃笑。 凌田看得目瞪口呆,在心里说:你,这,是,在,画,什,么,玩意儿啊?!不会是要讲你导儿的研究方向《糖尿病对男性勃起功能的影响》吧?可是我跟艾慕为什么要听这个?就算你讲给小孩哥听,是不是也太早了点啊啊啊?! 一连串的疑问在心中咆哮而过,她问不出口,辛勤倒已经画完了,转身对他们说:“这是我们的胰脏。” 凌田一下尬住,默默对自己说:好吧,是我的心脏。 早上好 喜欢看小凌内心OS弹幕!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笑死了!之遥好幽默! 凌田你满脑子黄色废料 哈哈哈,是我的心~脏~ 早早早~换封面了耶 刚想到,这个名字甜蜜一生还有是和糖尿病相伴一生的关联吧…… 哈哈哈哈哈哈 小凌好可爱啊!考浙大留杭州的确实是我们浙江第一孝子! 哈哈哈哈哈哈,晴子好暖啊,以后有晴子督促凌田,凌田真幸运呀! 太好看啦 画完胰脏,辛勤换了一支红色水笔,在中间添上枝状的胰管,又在管道周围画上一个个小圈,代表胰岛。 他就用这个图,给他们讲了胰岛素的来源和作用,解释了一型糖的发病原理。 凌田起初还保持着嘲讽状态,听到他说,胰岛里的贝塔细胞分泌胰岛素,就像钥匙,帮助葡萄糖打开进入细胞的门,是人体获得能量的关键。 她心里想:嗯,贝塔细胞,就是单峰说的那种被她自己的免疫系统攻击完了的东西呗。 又听到他说,在健康状态下,贝塔细胞可以根据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分泌适量的胰岛素,使得血糖相对恒定地保持在每升 4 到 7 毫摩之间。但一型糖病人没办法实现这种自我调节,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无法被吸收,身体只能分解脂肪和肌肉组织的蛋白质来维持运转,制造出酮体,使得血液过酸,最后发展成酮症酸中毒。 她又在心里想:没错,正是在下。 那感觉恍若回到中学生物课堂,她怀疑自己随时可能开始习惯性走神。 但辛勤就是在这时候对他们说:“很多人觉得,糖尿病都是因为生活方式有问题才得上的。有些患者也会这样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没有好好运动,好好休息,所以才得了这个病。但其实并不是,尤其一型糖,发病原因在医学界都尚不明确,可能只是因为一次感冒发烧,免疫系统就出了问题。先有了这个病,身体总是处在饥饿和脱水的状态,所以才会特别需要甜的水分多的食物,造成饮食不规律的现象。” 凌田终于被这段话戳中,因为她真的这样想过!她看向辛勤,他也正看她。他的眼睛还是很好看,目光温柔带笑,干净又善意。但这一次,她似乎看到了更多东西。她忽然觉得他是知道的,上午在病房里单峰的那番话对她打击有多大。 但旁边季元也正在对他妈妈说:“你看吧,你还怪我,说是我喝可乐喝出来的……” 好吧,凌田又想,也许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遇到过,在内分泌科做医生,一定见得太多了。 讲完原理,辛勤给他们放了一段视频。 先从一型糖尿病还是一种不治之症的年代说起,当时的患者要是丧失胰岛素分泌功能,几个月便会发展到酮症酸中毒,然后很快死去。 直到 1922 年,胰岛素被发现,提纯,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一型患者的生存状况便彻底改变。 再到 1948 年,美国乔斯林糖尿病中心开始颁发奖章给患病 25 年且血糖管理良好的患者,结果发现这个年限定得太短,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先后设立了 50 年、75 年、80 年的奖章。 时至今日,大约有一半一型患者的预期寿命与正常人无异。 凌田看着那些老照片和黑白新闻影片的片段,图像中有一百年前的科学家,有他们的实验动物小狗和小牛,有第一批接受胰岛素注射的小病人在治疗前后的对比图,还有许多拿着乔斯林奖章合影的老人,一百年的时光就这么瞬息流过,还真让她感到几分感动和鼓舞。 但旁边季元已经在算账:“每天三短一长,四针胰岛素,至少测两次血糖,一年就是 2190 针。也就是说,如果我活到 80 岁,总共要扎 142,350 针。
相关推荐:
妙拐圣僧
凡人之紫霄洞天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掌中之物
女儿红
逆战苍穹
[综漫] 成为叛逆咒术师后攻略了哥哥同期
他来过我的世界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