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他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藏在宽大袖袍里的双手,紧紧地捏成了拳头,胸膛也剧烈地前后起伏。 这一刻他心里更加坚定,要把魏王扶持起来。 过了小半刻钟。 马周带着一大群人走进来,而且这帮人还扛着桌子、雕版、宣纸和各种工具。 等司经局的人把雕版排好以后,马周朗声禀报道。 “陛下,印刷术分为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 “雕版印刷适合印刷固定的书籍,只需要做好一个雕版,便能大量快速印刷。” “而活字印刷适用面更广,不仅能印刷固定书籍,也能印刷各种临时性的官文。” 接着马周把印刷术的原理,跟李世民和朝臣介绍了一遍。 听完以后。 李世民直接挥手道:“马周,把印刷术展示出来,朕要看看具体的效果!” “臣,遵旨!” 马周拱手行礼后,随后转身对司经局的一众官吏说道。 “开始吧。” 在李世民和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司经局的官吏压制住内心的紧张,熟练地拿着宣纸印刷起来。 看着司经局的人快速印刷,一众官吏纷纷直起身子。 走在靠后位置的人,甚至还站起来仰着头观望。 盏茶功夫后。 司经局的人齐刷刷地停下来,然后把印刷好的书籍进行现场装订。 没过多久,马周朝李世民说道。 “启禀陛下,已经印刷好20册《千字文》,50份《贞观犁制作流程》。” “请陛下过目。” 李世民朝侍从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去拿印刷好的书籍。 文武百官亲眼目睹了印刷的过程,他们惊讶地议论道。 第74章 “印刷的这么快?” “也不知道字迹清不清晰!” “如果字迹清晰,太子殿下革新出来的印刷术,绝对是利国利民的神物!” 御台之上。 李世民翻阅刚印刷装订好的《千字文》和《贞观犁制作流程》,他看到上面的字迹无比工整清晰,脸上顿时充满激动的喜色。 “好!” “太好了!” 李世民兴奋地说完后,接着朝内侍挥了挥手道。 “拿给诸位爱卿看一看。” 等文武百官拿到印刷好的书籍后,他们的脸上也露出跟李世民一样激动的表情。 这印刷出来的文字,比手写还要工整大气。 最为关键的一点,印刷速度快,而且也不担心会写错字! 等文武百官都看了一遍后,他们纷纷持着笏板站起来,并朝李世民和李承乾躬身行礼道。 “恭贺陛下,喜得印刷术神物!” “太子殿下贤明!” 听到文武百官恭维的话,李承乾的脸色依旧保持着淡然。 这还只是开始,后续还会陆续弄出马蹄铁、造纸术和钢铁冶炼等东西,彻底宣扬他的贤名。 人群里,魏王府的一众幕僚,他们的心情无比深沉。 虽然他们早已做好心理准备,可印刷术的效果还是超出他们的预期。 而且像太子弄出来的贞观犁和印刷术,都是直接有利百姓和士子的东西,能够直接获得巨大的声望。 魏王主持编纂的《括地志》,百姓和士子根本体验不到其妙处。 等众人的声音稍小一些,尚书右仆射高士廉朗声说道。 “有了印刷术,大唐的书籍便会如雨后春笋冒出,大唐的文化教育将会更加璀璨!” “贞观之治,将会是一个盛世!” 大唐虽然繁荣,但是能读的起书的人,仅限那些官绅世家之人。 究其原因,那就是读书人少,且抄写书籍很慢,导致书籍的价格昂贵。 以四书里的《孟子》来说,全书共34685字14卷。 让书生抄写一卷书的价格是1000文,抄完14卷书需要14000文。 而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也才2000文而已。 用七年的总收入,才能换来《孟子》全书,普通的百姓哪买得起书呢? 这还不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一大堆书籍。 全部买下来,少数也要数十万文。 现在有了印刷术,便能大大降低书籍的价格,到时候普通百姓也有机会买的起书。 其余一众文武大臣纷纷附和。 “恭贺陛下,即将开创盛世!” 听到文武百官恭贺的声音,李世民的欣喜地仰头大笑。 开创盛世,这是每一个君主毕生的梦想。 特别对于李世民这种颇有武功建树,但是缺少文治的皇帝,他更加渴望在文治上立下功绩。 就像汉文帝一样! 李世民把目光看向一侧的李承乾,眼神里带着欣慰、满意和骄傲之色。 “太子,你做的非常好!” “朕很满意!” “为了支持你继续做出利国利民之物,朕赏你万金,布帛万段!” 文武大臣听到陛下的话,他们的嘴巴张的老大。 万金折合为10万贯,布帛万段其价格也约为3000贯。 李承乾微笑着应道:“儿臣,谢陛下赏赐。” 他现在要组建自己的班底,正是需要钱财的时候,因此并没有拒绝金银财物的赏赐。 第75章 李世民接着转头看向马周,并朝他喊了一声。 “马周。” 马周连忙应道:“臣在。”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这一次朕把你的功劳先记下,等你把拼音注释做出来后,再一并给你赏赐!” 听到陛下的话,马周的脸色微微一喜。 既然陛下现在没有赏赐他金银财物,那就意味着陛下将会赏赐给他爵位! 爵位是他毕生的追求,也是他迈向士族的门槛。 马周收敛心神,语气略微激动应道。 “臣,遵旨!” 接着李世民转头看向司经局的一众官吏,并朝吏部侍郎崔勖下令道。 “崔勖,司经局的属官研制印刷术有功,吏部要尽快定出赏赐!” 像皇子和朝中大臣的奖赏,李世民都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赏赐。 而对于底层的官吏赏赐,则需要吏部进行评测功绩,然后根据奖赏的规定,再赐予相应的奖赏。 崔勖恭敬应道:“遵命!” 司经局的一众属官脸色激动地通红,他们恭敬地行礼道。 “谢陛下隆恩!” 李世民朝他们挥了挥手,示意司经局的人把桌子和雕版等东西拿下去。 沉默片刻。 李世民对房玄龄下令道。 “房玄龄,你们尚书省要尽快掌握印刷术,然后甄选科考的书籍印刷。” “朕要天下士子都买得起书!” 因为现在纸张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所以书籍的价格不会马上降的很离谱,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过只要书籍的价格是原来的三成,寒门以上的士子就能轻松拥有。 房玄龄朗声应道:“臣,遵旨!” 他身为尚书左仆射,执掌尚书省的大小事宜。 尚书省是大唐最高的行政机构,所有政令的执行,都是由尚书省来完成。 除了六部以外,尚书省还监管将作监、都水监和军器监等部门。 李世民又说了一些大小事情,随后站起来说道。 “今日朝会到此结束,退朝。” “太子随朕去紫宸殿。” 说着李世民朝一侧的东厢房走去,而李承乾也紧随其后,脚步一瘸一拐跟着离开。 文武百官纷纷站起来行礼道。 “恭送陛下,太子殿下。” 虽然太子现在还瘸着脚,可他的背影在百官心中,却是从未有过的高大。 魏王府的一众党羽并没有在太极殿多待,他们神色匆匆地离开。 司徒长孙无忌也是一样,他也脸色复杂地走出太极殿。 ... 紫宸殿。 李世民坐在胡椅上,他单手捧着千字文认真翻看,还时不时地点着头。 而李承乾则坐在下首位置,神色淡然地喝着茶汤。 过了片刻。 李世民将手中的书卷放下,他目光疑惑地看着李承乾询问道。 “承乾,你是如何想到印刷术?” 他对李承乾的培养,除了帝王之术以外,就是君子六艺。 像格物一道,从未有过涉猎。 朝廷一众大工匠都做不到的事情,没想到承乾在短短两月时间内,只是依靠东宫的几个属官,便将其做了出来。 实在让他有些难以置信! 第76章 李承乾拱手回道:“回父皇,儿臣从拓印中获得灵感,然后加以改进。” “说起来印刷术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只是从未有人进行尝试而已。” 听到李承乾的这个回答,李世民微微摇了摇头。 他轻声说道:“承乾,印刷术可不简单,单是雕刻反字就难倒无数人。” “而且千百年来都没有人想到这种印刷方式,可见其并非容易之事。” 很多东西看着简单,可换做自己去尝试,照葫芦画瓢都不一定能做出来。 就拿书法来说。 像褚遂良写的楷书,起笔露锋,空灵飞动,看似很简单。 可换做一个人临摹去写,完全写不出来那种意境。 李承乾微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言。 安静了一小会。 李世民语气带着期待问道:“承乾,朕叫你过来,是想问问你对造纸术有没有涉猎?” 顿了顿。 他继续说道:“现在虽然有了印刷术,能加快书籍的印刷,可纸张的产量是个大问题。” “如果不能降低纸张的价格,书籍的价格依旧会居高不下!” “到时候世家的力量会越来越强,而百姓更难有出头之日。” 当前掌握的造纸术,虽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可是纸张的产量却非常低。 即便1000文一卷书的价格,降低到300文一卷书,百姓们依旧买不起书籍。 而最终的受益者,则是那帮门阀世家之人。 李承乾心里也清楚这一点,他低头沉思片刻,随后朝李世民拱手道。 “父皇,儿臣愿意尝试革新造纸术。” “不过儿臣对造纸术研究不深,需要有造纸经验的人,来协助儿臣来完成。” 造纸术比印刷术难很多,需要有专业的工匠协助才行。 否则就是漂白这一项,便能把李承乾难倒。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承乾,朕会派几个擅长造纸的工匠到东宫,让他们接受你的差遣。” “你以处理国事为主,造纸术当做辅助的任务即可。” 朝廷设置的少府监、将作监和军器监,管理各类官手工业生产。 精通各种手工活的巧匠,在这些部门里面都有。 只不过有能力的大匠,少之又少。 李承乾拱手道:“父皇,还请您再调派几个铁匠到东宫,儿臣也想在冶炼一道做一点事。” 东宫有工匠,但是跟朝廷的相比,能力差了不少。 后续锻造马蹄铁和炼钢,需要有大本事的大匠协助。 李世民没有丝毫犹豫,他点了点头道。 “朕允了!” 紧接着李世民又和李承乾聊了一会天,随后挥手让李承乾回去处理政务。 等李承乾的身影消失在大殿外后,李世民接着把目光看向手中的书卷,脸上逐渐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承乾开窍了。” 随着李世民的呢喃声落下,大殿很快陷入安静。 ... 下午。 李承乾正坐在明德殿内批阅奏疏,一大群内侍把金银和布帛拿了过来。 为首的内侍走到李承乾跟前,恭敬地行礼道。 “启禀太子殿下,卑职受陛下之令,携带万金和布帛万段前来,请殿下接收。” 李承乾点了点头,随后派张师政把太子家令颜育德叫了过来,并让他清点金银和布帛入库。 清点完后,李承乾也对食官署下了一道命令。 “今日设宴,东宫之人同乐。” 第77章 半刻钟不到。 太子因功获得巨额赏赐,下令在东宫内设宴大举庆祝的消息,很快传了开来。 这还是太子入主东宫以来,第一次因为立功而获得赏赐。 所有东宫的属官和婢女,心里欣喜不已。 后殿。 苏婉捧着一卷印刷出来的《千字文》,看着上面清晰工整的文字,她的心里充满了惊讶。 这是太子研制的印刷术? 她当了8年的太子妃,从未看过太子在格物一道展现出天赋。 “难道太子得仙人指点?” 苏婉的脑海里,顿时出现这个念头。 因为除了有仙人在梦中指点太子,她想不到其他合适的解释。 就在苏婉发愣的时候,婢女冬雪走过来恭敬行礼道。 “夫人,膳食已经做好,太子殿下叫您移步明德殿。” “厥公子和象公子,他们已经过去了。” 今天太子宴请东宫众人,她作为太子妃,肯定也要出席宴席。 “嗯。” 苏婉点了点头,随后快步往明德殿走去。 ... 短短两天时间,太子革新出印刷术的消息,再一次在长安流传开来。 这一次激动的并非普通的百姓,而是那帮穿着长袍衫的士子。 长安城的酒肆和青楼内,平时高谈阔论的士子,现在全都把话题放在印刷术上。 “大家都听说了吧?” “太子革新的印刷术,在短短盏茶功夫便印出10本《千字文》!” “往后书籍的价格,定然会大大降低!” “没想到我们一直认为不能扛重任的太子,竟然屡次革新出利国利民的神物,我们全都看走眼了。” “太子真乃贤明之君!” “...” 虽然夸赞李承乾的声音很多,可也引来了一些书生的不满。 像那帮以抄书讨生活的穷书生,他们得知印刷术的威力后,心里全都充满悲观的情绪。 “哎~” “太子殿下革新印刷术,砸的是我们的饭碗啊!” “有了印刷术,我们以后便会断了生计,这可如何是好!” 抄一卷书能获得1000文,这些寒门子弟凭借抄书,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现在印刷术问世,虽然他们还能找到抄书的活,可价格肯定没有1000文那么丰厚。 这些担忧的声音极少,在海量夸赞的声音中毫不起眼。 ... 和东宫喜气洋洋的氛围不同,武德殿内的氛围,既严肃又压抑。 伺候李泰的一帮侍从,他们做事比平时更加小心谨慎,生怕做错一点事会遭到魏王的惩罚。 大殿内。 “砰~” 黑着脸的李泰,把一个精美的陶瓷瓶砸碎,随后咬着牙沉声骂道。 “可恶!” “为什么上天老是眷顾李承乾!” 随着印刷术的问世,李泰变得愈发急躁。 这些天他去陪父皇聊天,发现父皇对李承乾的表现越来越满意。 这样下去还得了?
相关推荐:
盛爱小萝莉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致重峦(高干)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大胆色小子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数风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