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 “如果城阳公主今晚没有宣召你,不如留在老夫的府邸,我们喝杯酒压压惊?” 杜荷微笑着说道:“陈国公所邀,小侄莫敢不从。” 他虽然是驸马,但是他平日里并没有跟妻子城阳公主住在公主府。 而且他想见城阳公主,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过去相见,而是要得到城阳公主的宣召,他才能过去公主府侍寝。 正是因为如此,大唐的文武大臣才让嫡次子尚公主,而不是让嫡长子尚公主。 ... 东宫。 承恩殿内。 李承乾盘腿坐在床榻上,心里一直想着交代杜荷的任务,不知道他们有没有除掉贺兰楚石这个叛徒。 就在这时,太子妃苏婉从后面环抱着李承乾的脖子,她温声细语说道。 “殿下,现在天色已晚,为何还不歇息?” “您明早还得上朝听政,得早些歇息明日才不会困乏。” 她知道夫君有烦心事,但是她并没有选择多嘴,因为夫君一直都不允许她插手东宫政事。 感受到后背传来的柔软,以及闻到苏婉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体香,李承乾的心里一阵心猿意乱。 他轻轻地抓住苏婉洁白的双手,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说道。 “夫人,我们歇息吧。” “春宵一刻值千金,我们夫妻多年没有同房,现在得好好弥补回来才行。” 听到李承乾的话,苏婉的脸上顿时染满红霞。 她低声说道:“殿下,臣妾给您宽衣。” ... 翌日。 辰时初。 天地还一片灰暗时,穿着朝服的李承乾,便乘坐步辇离开东宫。 住得远的官吏,他们需要在卯时初(凌晨五点)出门,而李承乾所在的东宫就在太极殿旁边,所以他可以晚一个时辰出门。 太极殿大门口。 一群穿着紫袍官袍的三品重臣,以及一大群穿着绯色官袍的四五品官吏,他们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 太极宫举行的例常朝会,只有五品以上官吏,才有资格参与。 就在这时,后方传来一声大喊。 “太子殿下到!” 众人纷纷转身,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只见穿着一身赭黄色袍衫,头戴九梁冠,脸色威仪的李承乾,乘坐步辇朝他们快速靠近。 朝臣脸色微微一顿,随即纷纷作揖行礼道。 “参见太子殿下!” 这帮大臣行礼的时候,脸上充满异样之色。 这几天关于太子谋反一事,反转实在太多了! 他们原本以为太子因此会被废,没想到太子和陛下见上一面后,竟然让陛下改变了主意。 而且众大臣发现李承乾今日有些不一样,双目看起来无比的清明。 李承乾看了一眼密密麻麻的朝廷重臣,随后挥了挥手说道。 “诸位不必多礼。” 等众大臣回礼后,李承乾的目光也在这些人的身上扫了一遍。 身穿紫袍,三品以上的大臣不少。 司徒长孙无忌、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尚书右仆射高士廉、特进李靖、特进萧瑀、中书令杨师道、兵部尚书李绩、工部尚书杜楚客、御史大夫马周等人。 至于滚刀肉程咬金,他这会担任幽州刺史,为大唐提防北方的游牧异族。 而尉迟恭这蛮子,他在今年的二月初辞官,提前过上退休的悠闲生活。 看着这帮群星璀璨的大唐臣子,李承乾既眼热又无奈。 大唐的文武大臣虽多,可他们全都是李世民的心腹大臣。 在他登基当皇帝之前,这帮人都不会成为他的心腹,因为换做任何一个皇子登基,他们都能继续保留富贵。 只有侯君集这种有野心的臣子,才会支持跟他谋反。 因为他私下给侯君集许诺,待他登基以后,封侯君集为三公之太尉,执掌天下兵马。 李承乾看到站在角落的于志宁,发现他的脸上充满怨气,于是摇了摇头暗忖道。 “这老小子,估计被我昨日气个半死。” 别看于志宁在批评他的时候一套一套,可要是被自己怼几句回去,他就会气的一佛升天二佛出窍。 这大概就是,我说你的时候笑嘻嘻,但是你说我的时候就无语。 就在李承乾愣神中,跟前的大门轰然打开。 只见一名年老内侍,他走出来高声道。 “陛下已至,请太子殿下和诸位朝臣进殿!” 李承乾率领从步辇上走下来,随后在文武百官的瞩目下,一瘸一拐地走进太极殿内。 而其他大臣则根据官职的高低,先后跟了进去。 大唐举行的朝会,文武百官并不是站着上朝,而是坐在两侧的蒲团上。 大臣们手中的笏板,则记录着当天要汇报的事情,以免因为记不住而闹出笑话。 朝会开始后。 三省六部和九寺五监的主官,他们按照既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汇报本部门的大小事情。 李承乾这个太子全程都在听,并没有发表任何一言。 各部主官都汇报完后,大理寺卿孙伏伽,持着笏板出班启奏道。 “启禀陛下,齐王府谋反一案,大理寺已经彻查清楚!” “参与谋反主罪者45人,从罪者108人!” “谋反主罪者主要为齐王府官吏,他们分别是齐州长史阴弘智,齐王府幕僚燕弘信、燕弘亮、昝君谟、梁猛彪...以及东宫卫士纥干承基!” 第11章 当孙伏伽提到纥干承基的时候,文武百官纷纷把目光看向李承乾,脸上全都带着莫名的神色。 太子的卫士跟随齐王谋反,还真有意思! 孙伏伽接着禀报道:“陛下,谋反乃十恶不赦之首,犯主罪者当处以极刑,以震慑天下诸王!” “齐王乃罪魁祸首,当下令处死!” 虽然齐王李祐的谋反是一场闹剧,从谋反到被平叛,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 可他起的这个头却很不好,如果不处死李祐,则天下诸王会纷纷效仿。 试想一下,造反不用死,而成功了却能当皇帝。 这种好事谁不想试一试? 对于孙伏伽建议处死齐王李祐,一众文武大臣并没有任何一人站出来求情,甚至脸上连一点怜悯之色都没有。 李祐嚣张跋扈,行事无法无天,就连齐王府长史权万纪都被他下令射杀。 对于这样的皇子,哪个臣子会同情他? 况且朝臣并没有人和李祐有利益挂钩,因此朝臣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沉默片刻。 李世民脸色凝重说道:“可!” 等孙伏伽坐下来后,李世民朝站在一侧的内侍挥了挥手,让他宣布处置逆贼的圣旨。 内侍连忙走到御台一侧,随后展开圣旨朗声念道。 “大唐皇帝令,齐王李祐,大逆不道,聚兵谋反,规反天常,即日起废为庶人,赐死于太极宫内侍省!” “大唐皇帝令,齐州长史阴弘智,齐王府幕僚燕弘信、昝君谟...东宫卫士纥干承基等45人,悖逆人理,罪不容恕,即刻押去东市处以极刑!” 听到李祐被下令处死,李承乾的脸色微微一动。 说起来李祐谋反完全没有动脑子,他在舅舅和涿郡燕氏的支持下,就敢公然在齐州聚兵谋反。 李世民下令让李绩率领九州府兵,前去齐州平叛。 还不等李绩率兵赶到齐州,李祐和一众同党,就被齐州兵曹杜行敏率领部曲抓住。 这谋反造的,完全是典型的失败案例。 而且要不是李祐提前谋反被杀,他和侯君集、杜荷等人的谋划,说不定也不会这么快就暴露出去。 至于能不能发动宫廷政变成功,说实话很难! 内侍打开第二封圣旨,接着朗声念道。 “大唐皇帝令,阴德妃教子无方,其弟谋逆,即日起降位为昭仪。” 后宫中,地位最高的是四位正一品的夫人,封号由高到低分别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 而昭仪属于九嫔之一,为正二品。 等内侍收起圣旨退回一侧时,文武百官十分默契地站起来,一齐朝李世民躬身行礼道。 “陛下圣明!” 李世民朝文武百官挥了挥手,等他们都坐下后,他这才脸色严肃说道。 “诸位爱卿,纵观历朝历代,有几个君主能让臣子一起享天下?” “这些年,朕给予你们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可还是有人贪得无厌,怂恿和勾结皇子造反!” “这一次齐王结党谋反,朕只处置罪首者,下一次便是夷三族!” 李世民说完后,他凌厉的目光在群臣身上划过,最后停留在李承乾的身上。 文武大臣被李世民盯的心里发毛,他们纷纷低下头,不敢和他的眼神对视。 而李承乾则保持脸色淡然,他还朝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 一副我觉得你说得对的样子。 “呃...” 李世民的脸色微微一顿。 他说的这番话,本意是想敲打太子,没想到他竟是这副反应。 沉默数息。 李世民转移目光,接着朗声说道。 “这次的齐王谋反案,有不少官吏立下功绩,朕要给这样的臣子嘉奖!” “除此之外,朕也对一些官职进行调动,也一并再次宣布出来吧!” 随着李世民的话语落下,文武百官再次把目光看向李承乾。 这帮老油条心里十分清楚,陛下的第二句话,绝对是针对太子结党一事,而且处置的也是亲近太子的官吏。 众官吏看到李承乾的脸色依旧,他们心里顿时充满疑惑。 “为何太子如此淡定?” “难道他已经放弃挣扎了?” 就在这时,内侍再次持着圣旨走出来,随即朗声念道。 “大唐皇帝令,齐州兵曹杜行敏,铲除奸邪,稳固社稷,擢升为巴州刺史,封南阳郡公!” 哗啦。 大殿内顿时响起一道哗然声。 杜行敏这个从七品下的兵曹参军,一跃升任为正四品下的下州刺史! 这官职升任的幅度,也太大了吧! 足足连升14级啊! 而且受封的南阳郡公爵位,更让人眼热! 大唐的爵位共分九级,国公在第三级,而郡公则位列第四级。 一步登天! 获得爵位后,小小的兵曹杜行敏,正式迈入世家的行列! 相信陛下对杜行敏的奖赏传出去,以后但凡有藩王想谋反,麾下的士卒都会争先将其平叛立功。 李承乾的眉头也微微一动。 这个奖赏可真不小啊! 看来李世民为了防止藩王谋反,这次是下了血本。 等文武百官的声音小一些,内侍接着朗声念道。 “大唐皇帝令,革除侯君集吏部尚书一职,改任为幽州刺史,都督幽、易、檀、燕四州军事!” “大唐皇帝令,革除程咬金幽州刺史一职,转任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宫城北门驻军,加镇军大将军!” 这一道诏令很有意思,李世民把侯君集外放到地方担任刺史。 而把程咬金这个心腹爱将召回长安,并让他驻守皇城。 其目的不言而喻,那就是提防皇子发动宫廷政变! 顿了顿。 内侍接着大声念道。 “大唐皇帝令,革除杜荷尚乘奉御一职,擢升为屯田司郎中!” “大唐皇帝令,革除李安俨左屯卫中郎将一职,转为齐州折冲都尉!” 李世民十分果断,他一口气把杜荷和李安俨两人踢出皇宫,彻底断掉李承乾发动宫廷政变的可能。 大殿下方。 韦挺、杜楚客、刘洎和柴令武等魏王府党羽,他们看到太子麾下的势力被削弱后,脸上全都露出兴奋之色。 没有这帮党羽的协助,太子拿什么跟他们斗? 看来魏王殿下当太子的日子,不远了啊! 第12章 李承乾感受文武百官的瞩目,他的脸色依旧保持着淡然,心里也没有太大的波动。 既然不走宫廷政变这一条路,他麾下的党羽被拆散,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而且李泰的势力太强,也并非是一件好事。 毕竟李世民今年才45岁,要是李泰麾下的势力大到威胁李世民的政权时,就是李泰挨收拾的时候。 就在文武百官心思各异时,李世民转头对李承乾询问道。 “太子,你对朕的任命,有何不同看法?” 听到李世民的话,太极殿内顿时陷入沉寂之中。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在李承乾的身上。 李承乾撑着身子缓缓站起来,他好像一个旁观者一般,脸带微笑地朝李世民作揖行礼道。 “儿臣并无异议,陛下圣明。” 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随后转头看向朝臣,语气略带疲惫说道。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启奏?” 沉默了十余息,都没有任何一名官吏站起来说话。 于是李世民捏了捏眉心,挥了挥手道。 “今日朝会便到此,退朝。” 李世民从御台上站起来,在内侍的跟随下,往太极殿的东厢房走去。 文武百官纷纷站起来行礼道。 “恭送陛下。” 李承乾也没有在太极殿内多待,他缓缓站起身,在百官的瞩目下慢步向大殿外走去。 群臣再次行礼大喊。 “恭送太子殿下。” ... 李承乾回到东宫后,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侍从把关于称心和突厥人的东西,全都清理掉。 这些东西留在东宫,看着膈应。 回到后院看了一会李象和李厥的学业后,李承乾便去明德殿写写画画。 自从纥干承基检举他谋反以来,李世民便剥夺了他处理朝政的权力,正好让他闲下来,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很快便到了晌午。 而李承乾身前案几上的纸张,则画了一个曲辕犁的图片,以及一推拼音的字符。 大唐的官话发音,跟后世不完全一样,但是调整起来也不难。 就在李承乾沉迷其中时,亲卫张师政走进来轻声禀报道。 “太子殿下,杜驸马求见。” 听到杜荷过来,李承乾的脸色微微一动。 他朝张师政下令道:“把杜荷请进来吧。” “让食官署准备两份膳食,孤在明德殿内宴请杜荷。” 食官掌饮膳和酒醴,跟殿中省麾下的尚食局职责一样。 只是一个负责伺候太子,一个负责伺候皇帝。 “诺!” 张师政应了一声,随后大步离开。 不一会,脸色复杂的杜荷走进来,并朝李承乾抱拳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挥了挥手,随后低声道:“事情办完了吗?” 杜荷微笑着回道:“回殿下,书信已烧毁,贼子酒醉后,死于平康坊内!” “大的危机已经解除,接下来侯君集可能会有一些小麻烦。” 接着杜荷走到李承乾的跟前两步,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相关推荐:
镇痛
绝对占有(H)
痞子修仙传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凄子开发日志
取向狙击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云翻雨覆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