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 嬴政确实也有些无奈,就像之前无论是章邯还是蒙武,皆认为嬴政不立后,设计假死,实际就是暗中培养了赵凌。 而且这似乎是最合理的解释,不然嬴政假死就是个昏招。 嬴政本就不是沽名钓誉的皇帝,但王翦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还需跟王翦解释什么吗? 这个话题被直接选择跳过,嬴政华锋一转,道:“寡人听闻,赵凌登基的第一件事,便是下令后宫不得干政,王贲没得到任何的封赏,武成候对此便没任何的怨言?” “臣并无怨言。”王翦沉声道,“后宫不得干政,本就是好事!这一点始皇陛下比老臣的感受更加真切,王家势大,王贲若还得封赏,功高盖主,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样的话固然是没毛病的,但当着嬴政的面说出来,那可真就没将嬴政当皇帝看了。 嬴政并不恼怒,而是说道:“如此说来,武成候对赵凌这位新皇很是满意。” 王翦闷声道:“身为臣子,怎敢对皇帝不满?” 嬴政与王翦说这些,是真的很累,跟西文彦他们那些老家伙比起来,王翦才叫真的滴水不漏,问了他这么多问题,他的回答等同没有回答。 关键是王翦还敢阴阳嬴政,嬴政甚至还无可奈何。 “寡人听闻,赵凌曾去府上找过武成候,不知可曾说了什么?”嬴政如今关心的,还是赵凌的一言一行。 赵凌去武成候府见王翦,究竟说了什么,哪怕是嬴政的密卫也打探不到的。 嬴政唯一能确定的就是,王家对赵凌足够的忠诚,赵凌也征服了整个王家。 曾经朝中那些令嬴政都头疼的权臣,皆已被赵凌收复,王翦竟然还亲自去宫中劝谏太后,这要是换做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嬴政登记之后,依旧穷兵黩武,征匈奴、击百越,大修长城,这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怕后人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之前嬴政身边最优秀的公子便是扶苏了,但嬴政也很清楚,以扶苏的性子,那满口的仁义道德,能将他打下来的万世基业守住便已是极限,朝中的那些老家伙权臣成为扶苏绊脚石,扶苏多半是很难驾驭他们的。 所以嬴政不得不急,想在他这一辈将能做的事情都做完。 现在局势却完全不同了,根本无需再等一年,嬴政已经可以预见,大秦的确会在赵凌的统治下成就一片盛世。 王翦提到赵凌的时候,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来:“秦武帝向老臣提及当年昌平君之事,以此引出外戚问题,让老臣出面解决,也言明,当年李信伐楚失败,并非始皇之过,始皇陛下用人不疑,何错之有?” 嬴政重用昌平君,结果被昌平君背刺,导致李信伐楚失败,李信为嬴政背下了那口黑锅,朝中之人对此事讳莫如深,时隔多年,已成秘事,这件事年轻人多是不知的,赵凌是在章台宫翻阅往年文书才知道的。 “非寡人之过……”嬴政嘴里念叨着,却也暗叹了口气,这件事一直是他心中的刺。 昌平君是华阳太后的侄子,也是楚人,更是嬴政的表叔,在平定嫪毐和吕不韦之乱中,昌平君立下大功,嬴政曾给他丞相之位,嬴政也是因为对昌平君的信任,想着让楚人去管理楚地,这是嬴政对昌平君的信任。 结果却惨遭背刺,昌平君堵截了李信的归途,截断了大秦的补给,这才导致李信大军战败,数以万计的大秦将士命丧楚地。 什么用人不疑?他真的就一点错都没有吗? 可赵凌却能理解他,并且以此事向王翦点出外戚问题…… 嬴政面沉如水,但内心无比的欣慰。 这一刻,嬴政才感觉有一个儿子能理解自己的苦衷是什么感觉…… 他似乎并不是孤家寡人! 赵凌无论是身为皇帝,还是身为儿子,都令嬴政感到欣慰。 后继有人,真好! 第219章:至其父于死地而后人生 王翦能够很清楚地感受到,嬴政对赵凌也是很满意的,接下来说话也不再夹枪带棒,
相关推荐:
野玫瑰(H)
笨蛋美人勇闯无限流
微光之後 (ABO.BG.NP)(繁.简)
融化(伪骨科,1V1,年龄差)
裙下的暧昧(futanari)
恶果(骨科 1v1 甜H)
知易行难(NPH)
乾爹
开封府宿舍日常
苏婧在留学中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