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赵凌给每位儒生每月千百钱,还是俸禄,也就是承认他们是大秦的官员了。 虽然一月未到,没发俸禄,孔鲋竟然还敢说儒生们都是自掏腰包,那赵凌肯定得挑他的刺了。 还要召回门生以此为要挟? 不愧是怼天怼地的先秦儒学。 扶苏可是皇族,又是赵凌封的长安候,他们还一口一个竖子,根本就没把皇权放在眼里。 一群腐儒,不断强调以德化民,批判法家苛政猛于虎,实际上并无多大影响力,难怪嬴政会瞧不上他们呢。 想要儒家为尊,至少你得为皇权服务啊!这点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怎么可能玩得过李斯他们? 第122章:长安候,你这是乱来 孔鲋和淳于越等人已经吓得脸色煞白。 孔鲋慌忙上前,再次拱手道:“陛下!孔鲋断无此意!陛下莫要误会!” “呵?”赵凌冷笑一声,“看来孔老先生对朕所封博士御监一职甚是不满,与朕言谈,既不愿带上官职,甚至都不称臣,既然如此……” “陛下!”孔鲋已经麻了,连忙打断赵凌后面的话,“臣博士御监孔鲋绝无对陛下不敬之意,只是扶……只是长安候仗着陛下恩宠,竟然擅自更改儒家典籍,臣身为博士御监,实难容忍,故而才言语过激,望陛下恕罪!” 孔鲋实在怕赵凌一句既然如此之后就将他罢官,然后召回儒家门生,不再重用儒家,只能硬着头皮打断赵凌的话。 因为刚才赵凌挑他没有称臣,也没说官职的刺,谈及扶苏的时候,更是直接称其为长安候,再不敢直呼其名。 “噢?如此吗?”赵凌把接下来的话给收了回去,只是冷冷地看着孔鲋。 在赵凌看来,西汉董仲舒等人改善过后的儒家学说是可以用来稳固皇帝统治和教化百姓的,那也是可以成为大秦为维护等级秩序的政治工具。 就目前先秦时期的儒家学说,尚未成体系不说,单纯的强调“仁政”“民本”“礼治”,并无实践空间的理论学说。 不能用来巩固统治,要它何用? 冯瑜跟着扶苏编撰《万民典》,本就是赵凌授意,作为赵凌的得意门生,他完全可以发挥出董仲舒的作用。 只是这样的理论,如果由扶苏提出来,效果会更好一些。 扶苏之前就是儒家门生,他又是嬴政的长公子,赵凌封的长安候,虽无实权,但地位尊崇。 冯瑜一个籍籍无名之辈,提出如此划时代意义的言论,自然是会遭受一些非议。 很显然,冯瑜给扶苏说通了,扶苏也认可这样的做法。 只是这一次扶苏没能像之前那么刚硬,面对儒家的领袖,曾经的师长,提出在当今看起来离经叛道的言论,他也变得有些不够自信。 毕竟还未实践的东西,他又怎敢断言一定该这么做呢? 扶苏的眼界和才华都是上等,却是缺了嬴政那股子天下唯吾独尊的霸气。 孔鲋在赵凌的凝视下莫名的心慌。 赵凌登基之前,儒家被法家打压得体无完肤,在朝堂之上虽然也有不少门生担任博士,实际上根本没什么话语权。 如今赵凌算是给了他们儒家机会,若是惹怒了赵凌,之前的努力都有可能功亏一篑。 孔鲋只能小心翼翼地回道:“请陛下明察。” 赵凌不再问孔鲋,目光落在扶苏身上。 扶苏依旧儒雅谦逊的模样,相比方才口不择言,面对赵凌又战战兢兢的孔鲋,他更像是儒家的传人。 赵凌只是语气平淡地问道:“长安候,可有此事?” 扶苏仅仅只是犹豫片刻,目光与冯瑜短暂的接触之后,正色道:“陛下,臣以为当下儒家的学说并不适合大秦,若陛下欲以儒学教化天下,应与法家、阴阳家相融合。” 孔鲋闻言,激动地说道:“陛下,您听见了,擅改圣人学说,还与别家学说融合,此为人言否?融合之后,那究竟是哪家学说?” 扶苏说出他以为当下儒家的学说并不适合大秦时,孔鲋就想打断他说话了,但碍于赵
相关推荐:
散花天女
约炮后,我和她老公在一起了(H)
柔弱恶雌被流放?众兽夫舍命护她
太一道果
朵儿的红玫瑰
秘方
禁区 强制爱 1V1 斯德哥尔摩
听见死对头的心声后gl
军婚发糖:彪悍俏军嫂的八零年代
美女总裁的神级保镖